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会稽山修仙传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志忠在负责故事会,张伟有时候算是“友情演出”了,因为他们的积极性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去“论功行赏”。
……
又是星期六,今天来了新客人,就是上次在陈蔡碰到的吴老头,他还带了一个拖油**,与张伟同岁,叫吴校中,反正校中叫吴老头爷爷,张伟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就是爷爷与孙子的关系了。
校中除了比张伟胖了一点,别的就没有什么可以说了,高度与张伟相仿,长得十分的大众化。
客人的来意是不言而喻,目标就是龙隐草,可是当张伟想到等一下他们可能会有的失望,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悲伤。
不过张伟与校中是一见如故,巧的是他与张伟有共同的爱好,易经!
校中有一个骄傲的资本,就是对于药材是头头是道,搞得张伟头大。
“既来之,则安之。”这是张伟给予的评价,于是在一陈客套后,张伟就带着校中爷爷孙子出发了,而出于对龙隐草好奇的妹妹也跟了去。
沿路张伟介绍一些这里的闲闻趣事,校中被这里的牛郎织女传说与禹郎痴女传说弄混了,老是问到底是牛郎织女还是禹郎痴女,张伟的解释就是禹郎痴女与牛郎织女是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是一个是神仙的故事,一个是现实的故事。
而校中对于彭祖的故事则是将信将疑的,他还把一些药理知识用来宣传,比方说食草动物善于奔跑,而且还把这个与易经对应起来,草属木,对应人的四肢,哈哈这也可以联系,张伟无语了。
吴老头是一本正经的,也许算是有什么心思在心里吧,肯定不会如几个小孩子那样的收放自如的。
这次张伟带他们是从路上走的,反正就是到那个曾经出龙隐草的地方就是了。
“就是哪里,后来没有碰到过。”张伟边说边指着方道士曾经找到过龙隐草的地方。
吴老头眼睛睁得老大老大的,脚下如风,在走的时候还东张西望的。
张伟前几天刚刚来过,这里根本没有龙隐草了。
而吴老头不一样,他神神秘秘的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校中,你就与伟伟他们在这里玩吧,我到处去看看。”吴老头吩咐校中,同时也对着张伟友好的笑了笑。
“好的,你快一点啊。”校中有点害羞似的。
“放心吧,你自己去看看,我们就在这里等你。”张伟知道吴老头肯定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
“阿哥,你们说的那个草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是仙草吗?”张伟妹妹是一脸的好奇,不就是草吗,搞得如此稀奇,其实她是不知道,这样的草在吴老头与方道士眼睛里就是宝贝疙瘩,是无与伦比的,是无价之宝。
“那个就是普普通通的草啊,可是在内行人眼睛里,那是金不换的宝贝,它可以延年益寿,可以包治百病,你说是不是仙草啊!”张伟也算是给妹妹上课了。
“噢!有怎么好的草,以前你怎么不说。”妹妹似乎有点可惜,错过了如此好的机会。
“那是刻叶紫堇,可以入药,你们这里真的好,这些草药随便地方都有,我们哪里是很难找到的。”校中在兴奋的介绍着,说着还过去采药草去了。
张伟肺腑都充满傲气,我们这里可是“仙境”。
不过话又不能够说出去,就只有在心里笑他没“见过世面”了。
“地黄花,这个地方真的好。”校中笑靥如花,走进了蜜罐造出来的世界似的。
“哥哥!那些花都有用吗?”妹妹好奇了。
“刚才那个老头是卖药草的,在他们眼睛里,这些草就是钱。”张伟讲得非常生动,不过有点鄙视的样子。
“草也可以卖钱?”妹妹有点不相信了。
不过这个地黄,张伟知道,在开花的时候,张伟会去采它的花来吸,是从花的背后吸的,有甜味。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采地黄者》,诗云:“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张伟知道古人把这个地黄拿去换东西,而地黄在那个时候是马的补品。
而现在有的人就会把它当作药,如六味地黄丸啊什么的,就是以这个草作为主原料的。
校中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张伟想起那本书里的一些画,在背后看着校中,有时候问一下,不亦乐乎!
妹妹就拉着张伟的手,看得不知所措了。
张伟有必要学习一些药草知识的,要不然以后碰到有特殊意义的草,都会手足无措的,自己相信有龙吃了可以飞起来的草,也许自己也会去吃那个仙草的,了解一些知识,也是大有裨益啊。
当然张伟会给妹妹解释一些奇怪的事情,如草是天地之精华,人没有办法直接吸收天地精华,而可以通过一些草,就可以间接的吸收天地精华了。
还有会告诉她,龙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吃了一种特殊的草,就是说如果我们可以吃到这样的草,那么我们也可以飞起来,在张伟的蛊惑下,妹妹也就对草有兴趣了。
(本章完)
………………………………
第83章 认为自己有龙气了
校中忙了一会,就准备停下来了,因为附近好的药草,已经被他包揽了,一些差的就免提了。
于是大家就在石头上坐了下来,也是得益于天气好,有太阳,照得人有暖意。
有客人在,当然不能够冷落了客人的,张伟于是和校中聊起了易经,但是在聊天过程中张伟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校中口里的易经是生搬硬套的,或许是学习的环境不同?
不过校中头头是道的表述也是令张伟佩服的,是啊,人之所学各有所长。
“你认为在你听说过的人里面,谁的易经是最好的。”出于好奇,张伟就问了一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
“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所以我认为诸葛亮算是最好的了。”校中是不假思索的信口道来。
“诸葛亮的易经确实用得好,这与写诸葛亮的作者有很大关系,不过我认为用得最好的是***,因为他的易经是用在生活里的,甚至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他用了易经,比方他写的《矛盾论》就如同易经的阴阳论。”张伟其实就是说明了能够活用易经的就是最好的。
“易经太难懂了,如果不是爷爷有时候硬逼我学,我根本不想去看它。”校中的语气里有点怨气,这也难怪。
“是的,易经不是我们小孩子应该聊的,不如你给我们讲一讲你们哪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吧。”张伟说这个算是下套吗?应该不是吧。
“我们哪里属于西岩,人家都在说先有西岩,后有方岩(方岩在附近是个出名的风景点,有浙东第一山之称,因为哪里的方岩胡公菩萨比较出名)。
说的是西岩的风景其实还是很好的,其实与你们廖宅差不多的,山里地方不外乎一些奇怪的石头啊!岩石啊,还有就是花草树木,比方说我们西岩的龙潭,你们这里不也有龙潭吗!”是啊,在本地人眼睛里,就是仙境也是平常的,如人们常常说的仆人眼里没有英雄的道理是差不多的,作为英雄的仆人,或许很多事情都是仆人代理做的,而英雄做的就是指挥手下的仆人而已。
不过这个校中最有意思的就是非常爱好一些花花草草,刚才虽然已经见过他的专一了,可是现在还是三句不离本行,时不时的会对旁边的一些草进行分辨,还会教张伟兄妹二人。
同时会解释其中的作用,间接的还会说一些草与动物之间的联系,比方说草木利动物的手足,对于人来说多吃蔬菜之类的就利于人的动作灵敏度,这个与食草动物善于奔跑的道理是一样的,还会把食肉动物力气大来说明吃肉有利于肌肉的发达。
还打比方说为什么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好打仗,因为他们吃肉的,而南方的一些以稻米为主的就相对聪明一点。
听着校中一套一套的,张伟有点郁闷,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是的,一定就是这样的,看看那个吴老头,就知道什么叫痴迷了,对于花花草草的痴迷程度,张伟算是见识过了。
校中还说,其实某种时候植物与动物是可以转换的,如青藏高原的冬虫夏草,冬天是虫子,到夏天就变成了草,而且这种冬虫夏草就是天地间的一大宝贝,非常的补,还说明大自然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可以转换的。
张伟听说过冬虫夏草,可是妹妹没有听说过,就会感觉新鲜。
小孩子肯定会喜欢美味的,于是张伟就近的去搞了一点野水果来,可惜的是这个时候的水果真的少见,搞到了一点点藤李,不过现在的味道是最好的,主要就是一些以前比较难采摘的,而另外一些如本地叫肚大王的,酸酸的,有点类似于草的,张伟也带了一点回来,算是聊胜于无罢了。
不过作为山里人,能够理解彼此的难处,校中与张伟以及张伟妹妹就这样等着吴老头。
于是乎,张伟又操起了老本行,讲故事。
张伟讲故事,对于校中来说,十分新鲜刺激,看他津津有味的样子,张伟就又勉为其难的继续讲。
也许是因为听众太少了,张伟感觉提不起兴致。
这个时候妹妹竟然来讲故事了,她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孩子,每天与一匹野小马一起奔跑,有时候会拉着小马的尾巴跑,这个人的某些功能几乎与野马同化了,无论如何跑都不会感觉累。
到了几年后,孩子与马跑得不相上下,尤其是那个孩子拉马尾巴的力量非常大。
孩子可以随便的与马一起奔跑,而且一手拉尾巴的绝招使他成了野马王。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上将军卫青,在与匈奴的战争里,野马王是无往不利,而他的一手拉马尾巴的技术,让他在马战中有惊无险,而且在长途跋涉中,卫青将军坚持几天几夜都不会累。
这个故事给了张伟启发,自己常常在修炼潜龙在渊,自己是不是可以把这一招练成绝招呢?
潜龙在渊的本质就是蓄力,蓄势待发的同时,保持着超强的感应周围形势,而自己也可以散发某种逼人气势。
所以说潜龙在渊的本质就是全方位的警惕,全方位的见招拆招。
于是张伟就把意念感应加到潜龙在渊上面,自己在大脑里推演出先发制人的一招。
心里有底了,那么到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姐姐的某种拳术来创造出“致命”一击必杀技。
任何人与动植物都是老师,张伟自我提示着。
招的好处是精,而不在乎多?与打仗一样,兵在与精而非一味的多?这也算是一种领悟吧!
张伟自己认可了天地万物皆可为师了,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只要是合理的,就肯定有可取之处。
张伟感觉出了客人的无聊,而妹妹也有点兴索意懒的样子。
“聊将离索意说向古人豪。”,心里有傲啊!当然也没有说出来的那么豪气,心里的悟就是世界上最淡薄的水,可以是气体,可以是液体,可以是固体。
自己的心就是水,可以灵活的转变。
陈老头说浦阳江有龙气,自己常常练习潜龙在渊,张伟现在则认为自己有龙气了。
张伟只能从自己的状态里走出来,毕竟现在“三人行”,是一个团体吗?
在感觉到队友无聊的时候,张伟就带着他们挖起了那个小鳖。
当然就是挖起来玩而已,张伟根本没有想抓如此小的动物。
看着面前的小鳖,校中想了一个抓大鳖的策略。
(本章完)
………………………………
第84章 鳖冲出来了
看着张伟手里的小鳖,校中出了一个主意,是不是可以放掉小鳖,看它往哪里跑,或许可以寻找到大鳖。
是啊,这是一个小头鳖,抓了大鳖就是最好的美味啊,想想鳖的美味,这个时候不由的想起建华与金水,那个神捕在的话,大鳖肯定就是囊中之物而已。
反正又不会损失什么,有大鳖是运气,没有就是玩。
于是三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把小鳖丢得远一点,看它往什么地方跑。
小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同时手也不闲着,把那个小鳖丢得差不多十来米开外。
张伟三人远远的看着,只是想看小鳖去什么“神圣”的地方,目的是大的。
小鳖有点懵懂了,停在哪里呆了一会儿,应该是在辨别与确定自己该走的方向。
第一次那个小鳖向原来的地方爬去,校中马上就拿了木棍上去赶它,而且不是一般简单的赶,就是吓它个心惊肉跳的吓,终于小鳖的方向变了,向一几个人高的大石头下爬去,大石头下面会不会有大鳖呢?哎!就算有,怎么才可以抓到它呢?
“小鳖钻进去了,我们快过去。”在妹妹的叫声里,三个人一起动了,当围在几个人高的岩石下时候,发现石头下面连在地里,而一个一尺来宽的洞延伸进去,估计有2米深吧!
这时候三人都不知道怎样下手了,当然在他们的心里已经坐实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眼下要的是想办法,把如此深的洞里面把美味给捉出来,一时间三人是手足无措了。
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你们在干什么?”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吴老头回来了。
在听说了事情的真相后,吴老头放下手里的家当,张伟一看,那个竹箩都满了,就是不知道装的是什么,肯定是一些他中意的药草吧!
而这个时候的吴老头却是满心欢喜,或许他在这次的寻药草之路有什么意外之喜事,或许是因为眼睛面前的大鳖,反正现在的吴老头兴致勃勃。
有了吴老头的加入,那个土鳖应该就是盘中餐了吧,张伟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难道眼睛面前的老头,会比那个神捕金水差吗?
其实是真的比不上神捕,吴老头搞来搞去的就是没有办法,一会儿用木棒搅来搅去的,一会儿用水灌的。
到底行不行啊!张伟心里在鄙视,可是这种话也只能够藏在心里的。
“吴爷爷,要不我们用夜光子来试试。”张伟看在眼睛里,知道吴老头肯定没有办法抓那个鳖了。
“好的,也许那个夜光子可以把它药出来。”没有办法的吴老头竟然也认同了张伟的观点。
于是在张伟的带领下,三个小屁孩马上搞来很多夜光子,校中与张伟妹妹都是新鲜的夜光子,而张伟拿的是干的夜光子,(就是农民为了农作物,常常会把地旁边的花草清理掉,而清理出来的夜光子,几天后就是干燥的了。)张伟常常与一些小朋友一起用干的夜光子药鱼的,所以知道干的比新鲜的厉害多了。
夜光子药鱼(土话叫屠鱼)的原理就是,鱼喝了混有夜光子汁液后会因为身体奇痒而乱动,进而昏迷,现在用夜光子来药鳖,就是为了让鳖喝了混有夜光子汁液的水后奇痒而跑出来。
这个药鱼什么的一般都是夏天,现在的天气一般都是药不出鱼的。
因为季节的温度是鱼类动物活动的硬道理,而这里的水有温度,也许是地底下的水温比较高,还有就是气候反常,虽然已经初冬,偏偏这些天是特别的闷热,这就是有时候说的小气候吧!
如整个天下,为什么就只有在我们这片区域有香榧呢?同样道理,一些仙级草药或许就只有我们这片区域才会有?
想想如此多的大头鳖,为什么在我们这片区域会如此滋润,别的地方有吗?
就在大家拼命的往里灌夜光子汁液的进展下,里面的鳖熬不住了,里面的响动越来越大。
可是那鳖也是确实会熬,就是只在里面乱动,不肯出来,或许是有灵性的老鳖了,知道外面的危险,就是不出来。
张伟他们心都等得长了一块似的,这么墨迹。
这个时候吴老头好像大彻大悟似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在不远处找来了一种草,叫什么椒的草,混进夜光子里面,又一波的进攻开始了,终于里面的鳖熬不住了,冲了出来。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好东西,如我们这里的天然草药,只要用得好,连藏得如此深的鳖都可以药出来。
想象一下,曾经的龙是不是也败在了这片区域的人的药草手下?那么天下的某些强者,都可以败在名不见真传的药草的手下,什么是最强大的,就是会利用自然的人,懂得会利用一草一木的人!
所以说所谓的强大都是相对的,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如果破坏原来的环境,一些东西失去了,就会有更多的东西跟着失去,张伟不由得恨起了那些岛国人,来这里抢资源也就算了,可是破坏这片环境的生态系统就是丧尽天良了。
而幸好有老一辈的努力,补救了某些措施,现在的生态系统在恢复中。
而秦始皇曾经的泄王气行动,到底有没有对这片区域造成危害,张伟在猜测。
假如秦始皇的目的真的是这片区域的神仙势力,应该不是,应该是这里有什么特殊的东西令秦始皇害怕,所以才会以泄王气为借口,来这片区域闹腾?
这片区域绝对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天材地宝,张伟想着。
岛国人传说就是秦始皇派出去的道士的后代?或许也知道什么底细?
而那个狼崽子又偏偏跟到这片区域,他们雄抢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仅仅是药材,应该也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吧!
还有传说中的观音堂与观音菩萨有关系吗?
重要的是这片区域是自己的家,自己是这里的一分子,就有责任去保护这片区域的一切。
所以神仙家族的传承,自己应该争取起到自己的作用。
现在看到冲出来的鳖,张伟有了一种莫名的思索,环境就是这里一切的母亲。
(本章完)
………………………………
第85章 序幕中的小角色
“哇!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快抓啊!”妹妹激动的叫着,可是其中有三个是小的。
有一个估计3到4斤的就是不肯出来,看是看到了,应该还不到抓捕的时机,所以现在吴老头、张伟、校中都是小心翼翼的,机会或许只有一个,大鳖是狡猾狡猾的。
终于大的到了可以捕它的时机了,三个“杀手”虎视眈眈,同时悄悄地成3个方向接近大鳖,张伟眼明手快,用脚踩向大鳖,不偏不倚的刚刚踩住了,可是鳖还在动,难道是力气不够大,好在吴老头还算比较灵敏,用手把它抓了起来,同时用早就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了起来,这样的话就不怕它跑了。
“准备好啊,可能还有大鳖。”张伟是爱好预测的,因为刚刚测得一个大有卦,而且是5爻为动爻,所以预感还会有收获。
“要就再加点料吧,试试看就行了。”校中兴奋得生意都有点颤抖了,应该这样的场面以前没有碰到过吧。
于是3个小的就动手加料,吴老头放哨,随时随地的准备行动。
3个小屁孩不厌其烦的加啊加,吴老头一边做着嘘的动作,一边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动静。
“会不会没有了,抓了那个鳖到现在都过了有10多分钟了吧!”吴老头开始怀疑了。
“我想也应该没有了吧,这么长时间了。”应该是连锁反应,校中也动摇了。
“肯定还有,耐心一点,应该还有超大的。”张伟现在是易经爱好者,对易经的某些形象的卦是有心得体会的。当然对于张伟来说易经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自从那一次张冲被渔樵爷爷用易经预测出大致方向后,而且同时渔樵爷爷的那种自信满满的神仙样子,张伟就对易经的神奇是深信不疑了,刚刚自己预测的卦说明还会有,所以他必须相信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守,很多曾经的谋士,可以算到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而且会坚守着自己的预测,那么自己用易经预测出来了什么,难道不应该坚守吗?
“哥,你说的是真的假的,你怎么知道一定还会有啊!”妹妹也用怀疑的眼光瞟了瞟,一副不相信的神色。
“耐心等一等吧,最好再加一点料,如果真的没有的话也没有关系,假如等一下又抓一个更加大的鳖,你们想想看,是不是千年难遇的机会。”笑话了,张伟认为对于某些认定的事情,就必须有坚持的决心。
于是3个小屁孩又开始加料,张伟妹妹与校中是有气无力的,而张伟是全心全意的。态度决定一切啊,所以说最重要的是有心啊,张伟心里想的是有关于自己的道心问题,毕竟自己以前的一些什么龙道啊、龟道啊都算是到种了,而种子是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成长的。
“有动静了,好大啊。”妹妹在叫的同时,吓得远远的跑开了。
此时的吴老头好像精神哆嗦了一下,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校中的眼睛都直了,因为冲出来的鳖太显眼了。
张伟平静的看着眼睛面前的大鳖,比以前在白路口金水家碰到的还要大很多,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