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一处发出,阵地上传遍了为团长报仇的号声,热血的战士们,更是拼死向前,无惧生死,个个像疯子一样,到处去逮鬼子,要同归于尽。

    从早上到晚上,整个阵地都在拼杀着,鬼子仗着人多,不断地添油进来,中间发起了三次大冲击,差点把国军给冲出淳化镇的外围阵地。

    最后一次,也就是纪团长倒下的那次,被国军最后一口气给顶住了,甚至是给冲了回去了,天色已晚,敌我双方都拼得筋疲力尽。

    日军的预备队也用完了,连迂回到两侧不能成功的队伍也撤了回来,添油进中间的主阵地去。

    既然两翼打不开缺口,就像在中间开花,可照样打不过去,在方山那边也需要大量的兵力,所以,到了晚上,鬼子终于退兵了。

    这一仗,整整一整天没有停歇,打得昏天暗地;301团团长纪鸿儒重伤抬了下去,整个团的12名连长伤亡9人,排以下的伤亡1400多人。

    其中镇守淳化镇内的五营,无一生还,全团几近全军覆没,战斗力几乎损失殆尽。

    据守西山头阵地防止日军左侧迂回的七连,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三狗看到正面阵地在吃力,也派出二排、三排两个排去支援,结果这个两个排几乎全部牺牲,好在排长都活了下来。

    当年51师对此役的战报有云:

    十二月八日晨,敌由湖熟开到之生力部队约二千人,炮十余门,加入下王墅至淳化方面之战斗,同时以主力部队由上庄抄袭破口山,断我归路。

    其正面部队又在飞机、炮兵、坦克车掩护下向淳化猛攻,战况之烈,炮火之密,前所未有。然我宋墅、淳化之守军,虽在硝烟弹雨中仍拼死撑持,与敌肉搏冲锋,杀声震天。

    相持至下午九时,仍在淳化附近与该敌胶着中。是日,我三0一团代团长纪鸿儒负重伤,连长伤亡九员,排长以下伤亡一千四百余名。

    敌亦伤亡极重,尸横遍野;是役,我缴获敌战旗十三面,毙伤敌二千余名。

    ……

    由于日军的后续部队不断地开到,分进合击,日第114师团大部攻打51师302团所在的方山防地,由上庄抄袭破口山,淳化镇的守军再不撤退,将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

    当晚(12月8日)51师接奉到南京守军司令长官唐将军命令,放弃淳化、方山阵地,向江宁河定桥(不含)、麻田之线(南京南面秦淮河岸)转移。

    七连接到命令,连夜起营,于九日拂晓始安全脱离,进入新线阵地。其实也谈不上什么起营了,大家打了一整天恶战,走的时候几乎是在306团三营掩护下,被拖着走的。

    已经不能像以前撤退那样,先夜袭进攻冲杀一番,才马上偷偷撤退了,没力了。鬼子也没力了,远远望见国军撤退,就是没力追赶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军撤退了。

    不过在方山位置进攻的敌人,没有淳化镇这边打的猛,还有力追击302团撤退的部队,51师调出305团前去掩护。

    305团原先担任之高桥门至河定桥之线的防守,于7日晚奉命交由八七师接替;当以该团位置于管头左翼构筑阵地,掩护部队之战斗。

    8日晚,305团在管头、上方镇附近与敌激战甚烈。该团团长张灵武负伤,连长伤亡五员,排长以下伤亡六百余名。


………………………………

329。 她来了

    12月8日,夜晚,攻打淳化镇的日军和301团自相残杀,都打废了,撤了下去。后续赶来的第3师团,马上组织兵力,开始追赶已经撤退到半路的301团,包括三狗他们的306团七连。

    这些部队还没有赶到51师的预设第二线阵地,不得不命令305团出击顶住日军第3师团的追击。

    305团的陕西冷娃们再一次扮演了预备队断后的角色,张灵武团长率部逆行,向淳化镇后方的东山屯、上坊镇推进,掩护师部主力后撤。

    当夜,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向305团仓促建立的阵地发动猛攻,临时构建的工事也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被毁掉。

    骁勇不输于301团纪宏儒团长的305团团长张灵武,迅速组织敢死队,自己亲自率队,向敌人发起反冲锋。

    对于武器落后的国军,手榴弹加刺刀,是大家近战夜战最好的武器,敢死队身上挂满了手榴弹,挺着刺刀,向敌群冲杀进去,不顾谁的生死,不断地扔手榴弹,不停地冲锋。

    什么叫前赴后继,就是前面的战友倒下了,就当是后面人的垫脚石,后面战友踩着兄弟们的遗体,不惧生死,勇往直前。

    在305团的敢死队犹如潮水般连续不断地的反冲锋中,日军被手榴弹的破片和国军的刺刀给逼退了下去。

    冲杀中,张灵武团长手臂中弹,血流不止,只是匆匆包扎后,马上继续投入战斗,部下和卫队力劝团长随伤兵撤过长江到后方就医。

    张灵武勃然作色道:“昔日项羽兵败,犹不愿渡乌江,我岂能因伤渡长江?当与敌决一生死以践誓言。”

    团长负伤不退裹伤犹战,消息传遍全团,榜样在前,战士们无不奋力拼杀,和敌人的冲锋进行不停地对冲着。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什么战术可言了,连团长都上阵厮杀了,底下的战士们没有理由不舍命冲杀的。

    日军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的全部精锐已经在上海被毁灭殆尽,现在还有如此骁勇异常的军队。

    可日军的几十万部队,陆续不断地汇聚过来,都希望能趁着乘胜追击的势头,一举击垮中国军队,一举拿下中国的首都,结束中国的战争,迫使中国投降,成就不世的功劳。

    因此,不管前面再骁勇、再奋不顾身的中国军队,还是要争先攻击,希望能抢得打下中国首都南京的头功。

    人,如果只是一个人,单纯的人,是不会如此舍生忘死的,即使是蝼蚁,也尚且偷生,何况是人。

    但是,只要有了国家民族的信念,这个人,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了,他,他们,可以为了信念,拼命向前,去拼杀,去牺牲自己的性命,只为了背后的那个首都,那个国家的象征。

    如果首都都没了,国,将之不国了,亡国了,与其做耻辱的亡国奴,还不如早日战死在沙场上,至少,自己是抗争过的,是英勇的、光荣的渡过了此生的。

    正因为305团的拼死冲杀,顶住了敌人的追击,赢得了师部主力的撤退,并进入南京城区的预设阵地的宝贵时间。

    12月9日,深夜,已经扛了一天一日的305团,接到师部命令,撤回南京城区阵地,占领雨花台的藏家巷、新闸、杨庄一线。

    同一天里,守牛首山的58师在敌人40余辆坦克为先导部队的强攻下,也有团长重伤,营长阵亡,伤亡800多人,部队被迫向板桥镇方向撤退。

    ……

    12月9日,306团撤到南京城,镇守南大门中华门到东面的光华门一线,三狗的七连随三营在中华门驻守。

    正在指挥七连忙着扫清射界、装沙袋加固城墙和射孔保护的三狗,营部通知他去一趟,三狗接到通知,马上动身去。

    三狗也觉得有点奇怪,刚刚自己从营部过来,怎么又给叫回去了,有什么事情不能在电话里讲?

    进了营部后,三狗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是她,是杨慕华来了,原来大方端庄的她,现在竟然瘦成清秀如风了,见到三狗,还未出声,因瘦而显得的大眼睛珠子,先就红了。

    营部的老胡和牛牯知趣地溜达了出去,只留下三狗和杨慕华两人,看着胡子拉渣头发乱蓬瘦成狗样的三狗,杨慕华不由得想伸手去摸三狗脸上高耸起的颧骨。

    “你,你?你怎么来了?”

    三狗正一门心思想着守卫城墙阵地的事情,没想到是杨慕华,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不由得语无伦次起来。

    “我一直在打听你的消息,你们部队的消息,今天上午在野战总医院打听到伤兵,知道你们部队到了中华门来了。”

    杨慕华没有回答三狗的问话,自顾自己说着,焦急地说着,生怕时间过得太快了,话还没说完呢。

    “这么长的时间,你干吗去了?你怎么还不出城?这里很危险,不能呆在南京城里的。”

    三狗没有听进去杨慕华的焦急,而是更焦急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其实,在随着部队退守进城时候,很想见到她,很迫切。

    这一路打过来,九死一生,见过了太多的生和死,自己也一直抱着随时战死的准备,只想在死前,能见到她一面,或许,这样,此生就无憾了。

    但是,有很想不要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会见到她,实在是太凶险了,谁都不知道南京城能守多久,一个月?半年?一年?三狗自己都不知道。

    即使能守得住那么久,即使等全国的部队围攻上来,打退敌人,那南京城也被打成一片废墟了,呆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死掉。

    万一,万一南京城守不住呢,作为军人,战死在自己祖国的首都,死得其所,没有怨言,但杨慕华毕竟是一个百姓,不能被陪葬在这里的。

    或者,自己手里有刀有枪有兄弟,到时候不管是突围还是撤退,还有的一拼,拼出条活命,也是有可能的。

    可是,杨慕华只是一个弱小女孩子,一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虎狼之群的日军面前,犹如蚂蚁一样。

    能放心吗?不能,所以,三狗尽管最近一直没有收到杨慕华的回信,其实内心还是值得庆幸的,也许她在远去他乡的路上,收不到自己的信件,也就回不了了。

    只要没有留在南京城里,一切都好说,既然她不在,就没有必要去找了,去等了,去见了,再说,繁忙的军务在身,哪能分身去茫茫人海里找她,哪能让儿女私情,坏了军务大事。

    可现在,她居然没有离开南京城,还居然找上门来了,真是,这成什么事了;三狗突然变得非常得焦躁和不耐烦。


………………………………

330。 但求能死在一起

    “你不来,我不走。你不来南京,我就不离开南京,等不到你,我死,也要死在南京这里。”

    杨慕华不管三狗的焦躁不安,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决心。

    要是在以前,不打仗的时候,三狗听到这样的话,估计会幸福得飘到天上去,尽管现在也是幸福得要死,但还是忧愁万分。

    “好,我现在来了,来南京了,你见到我了,等到我了,可以走了,马上,立刻,越快越好,出城过江,到江北去。”

    “我不走了,我要和你在一起,死,也要和你死在一起,哪儿都不去。”

    “笑话,这里都是男人的事,没有你的事情,你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赶紧出城去。”

    “我没有浪费时间,再说,现在南京城所有的进出路都封死了,不能进出了,我能往哪里去?”

    三狗恍然大悟,刚刚上午参加的营部作战会议时候,就知道了,早在几天前,南京城就全城戒备了,不管人畜,都不得进出了。

    “那?那你怎么办?”三狗看着弱不禁风的她,背上一阵阵冷汗冒出,自己死了不足惜,可她,正值青春年华,不能就这样早早凋谢了。

    “我之前参加的那个防空救援志愿队已经解散了,我现在早就加入了野战总医院了,在里面做见习医官,跟着做外科手术,不然,我怎么能打听得到伤兵的消息,怎么能进入你们的部队。”

    杨慕华挺直了腰板说着,有点小得意,瘦白的脸色终于有了一点血色。

    三狗刚才的眼神就没有离开过她的脸孔,生怕在极短的时间里,没有看够,要再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这样,或许在战死后,在那边的世界里,还能记得她的模样。

    现在听杨慕华一说,才把视线转移到她的身上,看到她确实穿着军绿色的医官军服,军衔还是一杠一个三角星的少尉呢,女军官呐,三狗终于放下一颗焦躁的心。

    “哦,在野战总医院里,那就好,那就好,那里比较安全。”三狗松下一大口气,连声说好。

    “我想调到你们51师师部野战医院来,这样,就离你近一点。”

    “怎么?你疯了?不行,这个不行,你知道吗,我们和日军打了这么多的仗,知道里面的凶险,别说一个师,就是一个军,有时候都没有什么安全,在上海,就有很多的团长、旅长牺牲了,也有师长、军长战死的,连司令都不能保证安全,你要调到51师来,我第一个不同意。”

    三狗刚刚放下的一个心,又给悬了起来,慌不择言地说了一大堆。

    “可是,我们一群同学,都从野战总医院去了各个部队的医院去了,韩锦仪去了36师,林淑娴去了122师,颜淑慧去了税警总队,沈秋君去了25师。这个野战总医院也是临时性的,现在各部队非常缺医官,只要去,都收。”

    “她们去是她们的事情,我觉得你先呆在总医院挺好的,没必要来我们的51师。”三狗没好气地说道。

    “为什么,不是说既然要抵抗日寇,就要到最危险的前线去吗?她们去得,我就为什么不能去得?”

    “我怕,我很怕你处在危险之中。”三狗终于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一个大男人,一个历经战火洗礼的军人,是很难说出自己的恐惧来的。

    “我也怕,我很怕你处在危险之中;可是你,一直都在最危险的前线,这段时间,我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我每天都怕得要死,怕再也见不到你了,今天,终于见到你了,我很开心,真的,我很开心。这是我这几个月以来,最开心的时候了,现在,就算死了,我也是开心的。”

    三狗听得感动至极,一把把杨慕华拉了过来,一个粗暴的拥抱,仰天长叹,许久不知道眼泪是何物的他,不禁得眼泪直流。

    或许,明天就战死在首都的城楼上了,但今天,这个时候,我还是活着的,我还是有生命的,还是有力的,但愿,但愿时间在这里停留下来,让我抱着你,一直都不松手。

    三狗死命地抱着不放,要用生命中的力量,来抱着毕生的幸福。杨慕华也是如此,紧紧地抱着三狗,想要把自己的身体融入三狗的身体里去一样。

    要是能融入在一起,多好啊;

    两人如能融为一体,生,是在一起的,死,也是在一起的;

    有命如此,此生何求?

    外面的枪炮声,惊醒了一直在死死抱紧的一对人,三狗惊得马上松开杨慕华,敌人这么快就攻来了,断后的305团还没回来啊,难道又是敌人的超越攻击……

    看着满脸征尘的三狗,被眼泪一冲,脸上一道道的黑白,杨慕华不由得破涕为笑,伸手去抹三狗脸上的花花。

    柔荑在脸,余香脉脉;三狗的心思又飘回这里,看着梨花带雨的她,不由得一阵心疼,手脏,舍不得弄花了她的脸,撸起里面干净的衣袖给她擦拭。

    杨慕华感动地抓住三的手,两人竟执手相看泪眼,三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下了个很大的决心,说:

    “好吧,我同意你调去51师的师部医院,不管前路再茫茫,我们不求能在一起活足一辈子,但求能死在一起。”

    “但求能死在一起!”

    杨慕华泪眼盯着三狗,坚定地随着三狗默念着这句誓言。

    三狗定定地望着她,突然低头,亲了杨慕华嘴巴一口,然后毅然分开,没有挥手告别,没有回头相见,直冲冲地冲出来营部,朝中华门的防区奔跑着回去。

    回味着自己的初吻,竟然是如此的甜蜜而又苦涩,想着,现在,就算是战死横尸战场,也无悔无憾了,也想着,现在,更不能轻易言死,因为,身后,有一个人,在等着他,等着他回家。

    杨慕华,在短暂的初吻幸福眩晕之后,也恍然大醒,不顾羞涩难当,也跟着跑出了三营的营部。

    看着三狗奔去的远远的背影,双眼里盛满了幸福,此生,终于有了依靠了,此生,终于有了归宿,此生,终于知道了尽头在哪里了。

    祈求老天爷,能开开眼,保佑我们都能平安度过这个劫难,我们不求要大富大贵,只求能在一起,过完这一辈子。

    ……


………………………………

331。 88师苦守雨花台

    三狗跑回中华门时候,发现中华门外的72军88师防区雨花台方向,传来了枪炮声,原来是日军的先头部队第6师团,开始强攻。

    雨花台是中华门外唯一的高地,在以前,雨花台是南京城郊很荒凉的地方,所以一直作为南京处决死刑犯的刑场。

    雨花台虽然是山,但其实只是一个小山岗,根本算不上利于防御的地形,其最高处只有100米,地形非常平坦,不存在陡峭地形。

    整个雨花台面积也不大周长不过3。5公里,走一圈不过1小时,此处基本等于无险可守,背后1公里外就是中华门和护城河。

    雨花台必须死守,一旦雨花台失陷,日军的大炮架在雨花台上,便可覆盖南京城,中华门上的城楼,也被俯攻,中华门被日军攻占只是时间问题。

    ……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东西宽118米,南北长128米。

    中华门主楼即第一道城门分上、中、下三层,高21。45米,上层建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

    中华门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呈“目”字形结构,各门均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瓮城上下设有藏兵洞13个,左右马道下设藏兵洞14个,可容纳三千人。

    瓮城东西两侧筑有宽11。5米、长86。1米的马道,马道陡峻壮阔,是战时运送军需物资登城的快道,将领亦可策马直登城头。

    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长干桥,北边连接镇淮桥,是旧时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

    雨花台和中华门,三狗在南京黄埔军校时候,都来过,那时候是制作军事地图,登高望远,叹万里江山如此多娇。

    可如今,三狗他们七连随着306团三营驻守在中华门阵地里,看着不远处雨花台的激战,不由得忧心忡忡,希望雨花台的88师能坚持久一点,让51师有充足的构筑阵地的时间。

    ……

    民国二十六年(1937)12月9日深夜,51师的305团在张灵武的率领下,逼近藏家巷防地,前头的斥候搜索队发现藏家巷防线已经被敌人抢先一步占领了。

    藏家巷在雨花台的右侧,都是在中华门前面的前沿阵地,雨花台阵地在8日就已经开始打了起来了,藏家巷肯定是被敌人派兵警戒了。

    张灵武立即展开部队,发起夜袭,与突入到藏家巷的敌人激战,趁敌人注意力都在中华门,在其背后发动猛攻,一举拿下藏家巷防线。

    ……

    72军只辖一个88师,是88师在淞沪会战中扩编的一个军,只是多了个军部而已,经过上海一战,72军损失极大,全军只剩下七千多人,其中一半还是新兵。

    现在88师的高致嵩264旅配合炮兵两个连防守雨花台主阵地,另外一个朱赤262旅防守从雨花台到光华门一线侧翼阵地;88师师长孙元亮带领二千新兵的补充旅在中华门内。

    根据日本官方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10军第114师团和第6师团并列向雨花台方向攻击。

    8日,日军谷寿夫第6师团发动对雨花台的攻击,88师防守极为顽强,一整天日军前后冲锋数次,却毫无进展,丢失大量尸体被迫退了下去。

    从9日开始,日军第6师团增兵一个联队,以近万人进攻雨花台阵地。日军数量是守军一倍有余,从四面围攻雨花台,一度攻入守军264旅的主阵地。

    朱赤旅长率领一队敢死队发动反冲锋,日军进攻部队遭到迎头痛击,一时间被阻拦住。此时侧翼的264旅旅长高致嵩见朱赤的主阵地危急,亲自率领两个主力营侧击日军。

    日军没想到国军敢于主动进攻,侧翼一下子被冲乱,狼狈的退了下去。

    8日9日这两天,勉强守住了雨花台主阵地,日军丢失上千具尸体,而262旅伤亡也相当惨重,264旅伤亡也不轻。

    10日,日军继续增兵,几乎用了整整第6师团的大部,约2万四面围攻雨花台。

    此时日军重武器已经到达一线,当日他们使用重炮和飞机反复轰炸炮击,接着步兵以大队为单位冲锋。

    战斗中,日军炮弹把几平方公里的雨花台几乎整个翻了一遍。原本树荫密布的雨花台的树木被炸翻一大半,到处都是炸起的浮土。

    日军以每秒6…7发炮弹以及大量的航弹、凝固汽油弹猛烈轰击, 9天内日军发射了36万发炮弹,后来的军事史学界将雨花台一战日军使用的弹药量称为“松井石根弹药量”

    两军激战整整一天,雨花台小山岗上的阵地基本全部被炸毁,炸出来的浮土让守军士兵陷到脚踝。

    88师官兵有死无退,很多阵地打到最后一个人,仍然顽强射击,面对冲锋的日军投掷手榴弹。

    经过3日强攻,日军居然没有能够前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