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收容处的负责人说,这次南京保卫战,74军特别是51师,都快拼光了,全师伤亡5000多人,四个团长一死三伤。58师伤亡了1500多人。
不过战绩也算是很不错了,74军共毙伤日军约4000人,居然还俘虏了7个鬼子,这个有点意外。
日军特别是在淞沪会战以来,骄狂得不得了,根本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怎么会向看不起的对手投降呢?
鬼子的武士道精神呢?不是说死也不降的吗?而且这74军的人,怎么还给禽兽不如的鬼子留活口啊?真是想不通。
想不通归想不通,路还是要赶的,收容处给了三狗他们一张路条和一些盘缠,让他们一路搭车坐车,连着走了几天,才赶到了荆州。
近乡情怯,说得是多年在外的游子,在回到家乡时候,越靠近家反而越紧张。这荆州又不是三狗的家乡,怎么也会紧张起来?
路上的这几天,三狗经常兴奋得睡不着觉,天上的月亮是她的脸,最大的两个星星是她的眼睛,正一闪一闪地看着他。
一路上,三狗思绪万千,一直在想着杨慕华,这个感情很奇怪,在越是危难时局里,会越快速发酵,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越来越醇厚深沉。
在战场上如杀神一般存在的三狗,在感情面前,却像一个中学生一样,既向往期待,又很怕见到她后,不知道该怎么办。
确实如此,当三狗他们一群人,来到了荆州74军驻部时候,早有风闻的杨慕华,马上就从附近不远的野战医院赶了过来。
一见到衣衫褴褛、满面征尘、胡子拉渣、犹如从地狱中走回来一样的三狗那一刻,杨慕华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
不顾任何的风俗女德,一把抱住三狗,这简直不是在抱,而是在用尽全身的力气箍住三狗,生怕三狗再一次从视野里消失了一样。
嚎啕大哭,杨慕华像似受了极大的委屈一样,放声恸哭,不顾一切地哭着。
三狗心中也是大恸,那种激动的心情,竟然比逃出南京城的劫后余生还要强烈,不过作为男人,三狗虽然双眼满含着泪水,但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流泪。
三狗的双手也是极不自在,不知道放在哪里好,只好搭在杨慕华的肩膀上,却碰到一把瘦骨嶙峋的骨头,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而杨慕华才不管不顾,手上恨不得再抱紧一点,再抓紧一点,甚至都抓破了三狗背上的烂衣服。
三狗他们回到国统区,为了不引起误会,不能把质地很好的日军军服穿在外面,只能把日军军服反着穿,外面披着质量很一般的国军灰布军服。
这大冬天的,大家都舍不得把呢料的日军军服丢掉,穿在里面很保暖,外面的自己灰布军服,早就磨损得破破烂烂了,但好歹也是个身份的象征。
这本来就质量一般的又磨损的破破烂烂的衣服,被杨慕华一抓一扯的,三狗的后背衣服就全给撕烂了。
刚才那些兄弟们,看见老大的女人来了,大部分都故意借口聊天走开了,不过在听到杨慕华的恸哭,开始还吓了一大跳,后来发现这事,不能看,越看越伤心难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的兄弟想起了自己心中的女人,有的想起了家乡里父母姐妹,有的甚至是想起了死在上海南京的兄弟们,大家一片唏嘘,好几个兄弟都禁不住流泪了。
或许,在危机四伏的、生死难判的战场上,大家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考虑这些事情,面对仇人一般的鬼子,自然也是铁石心肠,根本不会出现现在这样柔软的心情。
可这心底深处的一丝柔软,今日被唤起了,自然是真情透露,也没有必要掩着遮着,都是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汉子,怕个球。
可正当大家沉浸在这种气氛里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不合时宜的衣服撕裂声,富有喜剧效果的声音,一下子把大家带回到了喜感十足的现实来。
有些兄弟不由得大笑起来,起哄到:
“狗哥,太心急了吧,这是光天化日之下哦,要不要我们回避一下?”
“去去去!”醒悟过来的杨慕华,顿时满脸羞红,一把推开了三狗,冲这些人喊道。
三狗也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冲兄弟们傻笑了一下,反手够了几次,也够不到背后被撕破的衣服破片,就索性不管了,让它挂着飘着吧,算不上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三狗领着大伙,跟着前来迎接的军部散兵收容处工作人员,一起去补办了手续,收容处暂时把大家安顿在一处宿舍里。
按照惯例,归队的散兵,都要去卫生所做个体检,如有难愈的伤,则要转到野战医院去住院治疗。
现在杨慕华则觉得小小的卫生所条件一般,一定要带着三狗他们去野战医院进行细致得体检,甚至是要在那休养一段时间。
三狗觉得这样也挺好,本来兄弟们受伤的很多,表面上看来,很多只是一些轻伤,但也有很多看不见的内伤,还是需要去条件更好的医院检查和治疗。
于是三狗向驻地申请了此事,人家无所谓,你有这个关系,去医院自然是更好了,何况这一下子有二十多人,小卫生所也忙不过来。
就这样,三狗他们一群人先剃头刮胡子,接着被杨慕华赶进澡堂子里,好好地洗上一个热水澡,换上新领到的干净全套衣服。
大家精神焕发地从澡堂子出来时候,像是换了一群人一样,特别是三狗,又恢复了原有的英姿勃发。
特别是经过了几次大战的洗礼后,更是把三狗淬炼得刚毅沉稳,把杨慕华眼珠子都看直了。
………………………………
444。 我的双手盛满了你的眼泪
杨慕华领着大家到了野战医院,和杨慕华一起来到74军的沈秋君,带着一群护士,涌了出来,叽叽喳喳地围住三狗他们,要看英雄。
被仰慕的感觉真好,不管是狗腿、朱明泰、杨承祖、彭长华等大老粗,还是秀才、吴鼎立、张志光、夏晨、陈彦心这样的知识青年,在女孩子面前,都一样的货色。
杨慕华叫沈秋君带着护士们把这些老兵给领走体检,顺手拉住了要跟着一起去的三狗,把三狗领到了另一个房间里,要单独“检查”三狗。
三狗像个听话的孩子一样,乖乖地跟着杨慕华身后,进到一个空无一人的小病房里,杨慕华转身顺手就把门反关上了。
还没等三狗反应过来,杨慕华一把拉过三狗,抱着三狗的头,狠狠地朝嘴巴吻了上去,三狗还以为杨慕华把他带过来体检的。
在战场上经常搞突袭的三狗,没想到在这里被杨慕华给突袭了一把,三狗一下子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在两秒钟,正当杨慕华要松嘴时候,却遭到了三狗的狠狠反击,被三狗抱住一通亲,只亲得要踹不过气来了。
最后,杨慕华用尽全力才挣脱开三狗的大嘴巴,张大嘴巴不停的呼吸,脸也变得通红了,不知道是刚才激动得,还是被三狗给憋得?
终于可以好好地看一下心爱的女人了,看着杨慕华本来略微清秀的脸,现在却瘦得双颧骨高耸,大眼珠子突出,三狗心疼地抚摸着她的脸。
杨慕华也靠在三狗的怀抱里,手也不停地抚摸着三狗的脸,两人双眼定定地看着,一刻也不分开。
但愿时间就在这里停住吧
但愿我们俩就在此站成雕像
屹立千年,风雨相随
留住我们俩最好的时光
留住我们俩最好的容貌
留住我们俩最好的心情
慕华,我心爱的慕华,你可知道,在南京时,我多少次想在总理陵前殉国,多少次想放弃自己生命。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都是你在战前给我的那一个吻,让我再次燃烧起来活下去的希望,让我再次不畏强敌奋起战斗。
慕华,你可知道,南京陷落后,我带着兄弟们左冲右突,看不到任何生的希望时候,为什么还能坚持下来?
是因为那一晚长江小火轮上你的哭声,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使我难以忘怀难以放弃,我的生命已经不再属于我、属于我父母,还属于你。
这些话,不断地从三狗的心底深处涌现出来,却难以开口,难以说出口,或许她也是如此,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跟他说,却说不出口。
因为,两人抚摸着对方脸的双手里,已经盛满了对方的眼泪,两人相对泪眼,无声泪流,无语凝噎。
良久,两人才复而拥抱在一起。
……
三狗一伙人的身体检查,都没有什么大碍,回到暂时容身的宿舍里,等待着归建的通知。
三狗他们不知道,在他们等待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是有人来“抢”他们,不单单是一个单位,有好几个单位,都来要他们。
所以,一下子定不下来,才三狗他们等上了一整天的时间,按说,这样的归建很简单,半天功夫就搞定了,结果三狗他们连晚饭都吃了,也没有接到归建的通知。
直到第二天快到中午时分,才接到了通知,三狗拿过来一看,吃了一惊,他们不是按规定回原来的306团,而是去305团。
三狗领着大家,有点疑惑地跟着305团陈副官,来到了团驻地,大门前来迎接他们的居然有305团张灵武团长。
肩膀上还带着绑带的张团长,见到三狗他们来,快步向前,一把抓住三狗的手,高兴地说:
“罗连长,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在苏州望亭,我就说过了,你会来我们团的,这不,现在终于来了。”
“张团长,这是?”三狗面带疑惑地问着。
“里面说,里面说,光羽,你快点,领着罗连长他手下的兄弟,一起进去吃饭。”张团长转头对着三营长刘光羽喊道。
305团特地为三狗他们这二十多人准备了隆重的接风酒,除了张团长,还有三营营长刘光羽,二营营长谭实章,以及张团长的副官陈禹翔。
都是之前在望亭阻击战一起合作过的老熟人了,不过从迎接一个小小连长的规格来说,这个确实是过高了。
正常是一个上司营长来接待一下就可以了,居然还有另外一个营长来作陪,团长亲自主持,一个新来连长的这种待遇,在一个团里,确实是很少见了。
张团长本来就是烟酒不沾、很少参加宴会的严格军人,这次破例为迎接三狗的宴席准备了点酒,虽然他自己以茶代酒,也让有所了解他的三狗觉得受宠若惊。
一番宴席下来,三狗也不敢多喝几口酒,只是应付那些老朋友的欢迎和祝贺,实在是推不开,才喝上一口。
张团长见这事如此拘谨,就借口说有事,提前离开宴席,留下刘营长主持,这个刘光羽,见张团长一走,马上就高声高语起来,和三狗及手下几十个兄弟喝在一起了。
酒过三巡后,大家回到安排好的宿舍,三狗特地被刘营长抓去叙旧,这一叙,还真聊出了好多东西出来。
原来刘光羽也差点死在南京城里,也在不久前逃回到这里归队的。
这个刘光羽,在南京城破那晚,也和大部队打散了,受伤的他被日军抓住,在押往挹江门外的煤炭港,准备枪杀前的那一瞬间,刘光羽纵身入江,游到了民宅得以逃生。
听到了三狗讲述的南京脱险经历,刘光羽也觉得很不可思议,大为赞赏,英雄相惜,相见恨晚。
为什么三狗他们会来到305团,刘光羽跟三狗说了个大概,应该是三狗他们的上司306团3营营长胡豪在南京城牺牲了,306团团长邱伟达,也是重伤,现在还在后方养伤,没有归队。
所以,新来的306团团长和3营营长,都对三狗不熟,而305团张团长和三营长刘光羽,则对三狗很赏识喜欢。
于是,两人一合计,就想来个半途截人,没想到,却被野战医院的杨慕华先得手了,他们还不知道三狗和杨慕华的关系。
见三狗他们被领到野战医院去体检时候,张灵武和刘光羽就跑到153旅旅部找旅长李天侠去要人。
这个李天侠以前有提到过,出身于上海宝山的富家,从小爱江湖侠义,喜结交各种人物,张灵武虽然和他的江湖性情不太对口,但耐不住张团长作战勇猛异常,是条令人敬佩的汉子。
………………………………
445。 重建七连
因此,这个人情通达的李旅长,面对手下最得力的干将要求时候,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何况是一个小连长和二十来号人而已,这个顺水人情,自然是要给的了。
至于306团那边,新来的团长营长对三狗本来就不熟,见旅部这样安排,也没有什么意见。
本来不管在什么单位,都喜欢用熟不用生,他们本身手底下有一批人,已经安插在各个位置上了。
所以,三狗就这样来到了305团3营,刘营长借着微醺的酒意,对三狗推心置腹:
“罗老弟,兄弟我也刚归队不久,现在三营也是缺兵少将的,原来的七连自打南京一战后,基本上是给打光了,现在,你就来做连长,把这个七连给搭起来。”
这也真巧,三狗以前在306团也是七连的连长,现在到了305团,居然还是七连连长,这样也好,老七连,老七连,大家已经叫的很顺口了。
只是以前的老连长副营长牛牯,也是三狗的恩人,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早在安徽和县的收容点,三狗就问及到牛牯和打铁侬老李头等人的下落,均没有消息。
到现在还没有消息,那估计十有八九是遭遇不测了,想到这里,三狗不由得一阵黯然。
不过,现在能在熟人刘光羽手下做连长,也还是不错的,这个刘营长,是湖南常德津市人,和以前306团邱伟达团长一样,也是条湖南驴子,火筒子,不过有个好处是直性子。
大部分的湖南人虽然脾气火爆,但做事得劲,而且大都是直性子,直性子人好相处,只要了解到他们的火爆脾气,不作正面对抗的话,相处起来还是挺简单的。
因为这样的人,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和弯弯道道,很少在背后来阴的,遇事当面放一通火,就结束了,不会老放在心上。
而且这个刘光羽,还是个知识分子出身,大三狗五岁,从小在家里熟读经书,后投笔从戎,报考进南京中央骑兵学校的骑兵队,骑兵出身,属于能文善武的人才。
这个南京中央骑兵学校,后来并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南京黄埔)里去了,这么说来,刘光羽和三狗还算是校友了。
看着三狗许久不言,刘光羽还以为三狗不太愿意来305团,于是对三狗许诺:
“罗连长,你就安心留下来,帮我把七连给搭建起来,你那手底下二十来个兄弟,都随你一起。”
“谢谢刘营长,我是愿意留下来,跟着你一起干。”三狗突然醒悟过来,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屁股还没坐热,成绩还没出来,就想着伸手要这个要那个,不太好。
“咱俩别客气,现在七连那只有几个留守的老兵,三个空头排,所有的排长都可以由你来任命,现在马上就要增补一批新兵,都是我们湖南伢子,我优先给七连补齐缺额。”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三狗只能连声道谢了,想想自己的上司运确实很不错,经常在节点上遇到贵人。
殊不知,这样的贵人,其实也是自己通过实力得来的,要不是之前带着补充连在望亭打出威风,就算是跟305团人熟,人家也不一定会要他。
第二天,刘光羽亲自下队,带着三狗及二十多个手下,一起去七连,见过那几个老兵。大家都有共同的经历,一聊起来,马上就成一片了。
再说,这几个老兵,都对老七连有感情,才坚持留下来不走的,都希望能给老七连保留点种子,再把七连壮大起来。
现在来了一群老兵,居然也是七连的兵,虽然是以前306团七连的,但也算是同一个师的,都一样。
再说,这些留守老兵本来就怕上面派来一个没上过战场的军校生来做连长,那样会害死好多人的。
结果发现来了个年轻的老兵,而且还是带着一群手下从上海到南京一路打过来的年轻军官,想必不但有经验,还有胆识,这个可就放心多了。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能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活下来的,特别是兵,都是壮士,都是英雄。
老高、高伯奋,大有、崔大有,荣仔、梁国荣,朝阳、唐朝阳,胡子、胡守清,老远、韩仲远;三狗一个个地认识过去,也记住了这六条有情有义的汉子。
同时,三狗也隆重正式地把老七连的狗腿、秀才、竹竿、萝卜、彭长华、朱明泰、杨承祖、吴鼎立、张志光、夏晨、陈彦心、和尚、大魁等一起介绍给他们认识。
还有个小何,是乌江镇老船工老何的儿子,那天从乌江离开时候,小何坚持要随三狗他们去当兵。
老何想着这江面上讨生活本来就凶险异常,现在日本人来了,更为凶险,稍有不慎,命就没了,既凶险又窝囊。
现在还不如让儿子跟着三狗他们去闯世界去,就是死在战场上,估计也能杀个鬼子垫背,也比被日本人随意杀好多了。
虽然小何是自己第二个儿子,大儿子在乌江已经成家有孩子了,但不管是哪个儿子,都是自己的心头肉。
其实老何也还是有点舍不得让小儿子上战场的,只是看着小何这么坚持,也就应承了。
小何,何汉涛,不过他喜欢大家叫他“小河”,大江里的人喜欢别人叫他小河,而小溪流出来的人,喜欢别人叫江啊海的,这也是个有趣的现象。
没两天,湖南新兵到来,刘光羽一口气就给七连补齐缺额,补了差不多一百人进来,同时配套的武器也是按最好的配置来发。
一个连队一百二十多人,配备了近一百条中正式步枪,每枪一个基数的子弹, 60发,够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
每个班都配备了一挺捷克式的班用机枪,一个基数的子弹300发,15个弹匣,每个班长除了步枪外,多配一把木套的驳壳枪,算是简易式的冲锋枪了。
每个排长人手一把驳壳枪,连长也是,不过在三狗连里,不管是官还是兵,除了驳壳枪外,都要求背上一把中正式步枪,特别是秀才这样的射手,驳壳枪做不到长距离的射杀。
除了正常的轻武器外,每人配备4个手榴弹,本来是每人2个的,这也是三狗特殊要求的,如果身强力壮的,还要再多背几个。
原来每人两个手榴弹,是挂在胸口的,晃来晃去的,影响行动,士兵们戏称这是女人的“女乃子”,见到鬼子,就扔个女乃子过去,奶一下。
三狗要求把四个手榴弹袋子全部缝在一起,再斜跨在腰间,用绳子绑在腰间的皮带上,这样,不但不会晃来晃去影响行动,也能多背两个,还不觉重多少。
………………………………
446。 吃肉要拼命,喝粥混日子
至于后勤保障,第一保障的就是手榴弹,平时连队里储存最多的也是手榴弹,对于手榴弹的痴迷,三狗比其他连长还要执着。
作为一个基层的连队,没有什么重火力,面对日军随便一个小队,都很能对抗,没有远距离投送的炮弹,就依赖于“手臂炮”,就是手榴弹。
鬼子有大量炮管发射的炮弹,而我们没有,但我们有自己的手臂,就拿手臂当炮管吧,虽然发射得近一点,只要扔在鬼子人群里,照样炸死鬼子。
靠近了用手榴弹炸,然后亮刺刀冲,把日军的重武器威力减轻到最低限度,作为目前中国军队的基层连队,唯有此法,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
因为正规军,不是游击队,游击队可以游走于广阔的大山平原之间,因为他们不需要担负抵抗正面日军主力部队,也不在乎失地。
而正规军,作为政府的国防军,是担负起保家卫国寸土必争的重任的,是要在正面战场硬扛住敌人主力部队的。
要是都学游击队,避重就轻,都不守土,最后到哪里去打仗?流亡到国外去?没有土地,哪来的物资生产和供应?最后,难道拿石头来和鬼子作战?
而正面的硬碰硬,主要是靠远程投送武器和重火力的对抗,飞机、大炮、坦克等,这些,目前中国军队和日军相比,均处于下风,几乎是没有什么对抗性。
所以,作为没有多少重武器的正规军基层连队,成了人肉盾牌,在飞机大炮坦克的钢铁风暴面前,成了最先牺牲的那一批人。
可想而知,正面战场的残酷,在这里展现无遗。这也是国家落后,自己不思进取,就被外面力量打着赶着,向前发展,这是国家成长的伤痛,也是时代发展的阵痛。
这些,都是三狗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饱受其害的痛苦经历,没有什么人,能比当时国军的基层官兵,对国家军工的渴望,对日军重武器的绝望。
所以,在连队里,可以慰藉的,唯有手榴弹,所以每次补充弹药时候,三狗都是尽量先饱和手榴弹的存量,每人身上能多带手榴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