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理说,给大饼大郎他们“喝”的酒,最后是要倒地上的,可萝卜他们喝到了最后,把人家饭店里的酒全部喝光了。
到处找不到酒喝时候,萝卜就索性把大饼大饼他们“喝”的酒拿了过来,一并分了,还说,都是亲兄弟,他们喝过的,我们接着喝,没有问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酒,与子同饮!
当天晚上,大部分都醉了,发自内心的、舒心自愿的,醉了,醉得最舒服的一次了,人的一生中,无论如何,都要醉一次,能这样醉一次,更是无憾了。
三狗也醉了,只是暂时没有吐没有瘫在地上,头脑还有些许的清醒,游走于兴奋和清醒之间,更是让他莫名得狂乱疯癫。
一会抓住身边的谁谁谁说上一通,一会和地上的谁谁谁一起躺着说话,一会搂住一个睡得死猪一样的谁谁谁,对牛弹琴地说个不停。
秀才还举着酒碗,对天当歌,昂扬顿挫、大声念起来了唐诗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是啊,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还要接着征战,只要鬼子没有离开中国一步,我们就得要征战下去,以后,我们这些人,还有几个,还能坐在一起喝酒的?
来来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来来来,将进酒,杯莫停,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
那一晚,后来连三狗都不知道杨慕华是怎么来饭店的,只知道她陪着他,硬是在外面屋檐下的石板地上,坐了整整的一个晚上。
那一晚,杨慕华几乎没有说什么话,因为平时略显木讷的三狗,破天荒地像个唠叨的老妈子,嘴巴不停地说了整整的一个晚上。
说起了父亲母亲、弟弟妹妹、爷爷奶奶,还有发小明诚、守城,还有明月,对,就是明月那个丫头,就是因为她,才造就了三狗现在如此不凡的人生。
还有私塾里古怪的老夫子,中学里的特立独行的老师刘孝谦、徐行之等人,还有牛叉的同学关定杰,对,就是那个关定杰,因为他,才认识了现在的你,杨慕华,你知道吗?
………………………………
450。 那一晚
“我知道的,我知道。”
“你别打断我,我要接着说,你先别说话……”
三狗接着说起了钱被偷了,差点死了,被牛牯救起,一起去做挑夫,就是现在的这帮兄弟,有牛牯、老李头、秀才、打铁侬、狗腿、大薯、竹竿、萝卜、大饼、大郎、角蚤、细毛……
对,我们挑私盐,老赚钱了,可惜遇到了土匪,细毛替我死了,我们逃到了上饶,却被抓进了军营里来。
后来,我上了南京的军校,在那里学习了很多杀敌的本领,也认识了很多的教官,老黑,对,就是老黑,我最喜欢的一个教官。
还有同学,老秦、大彪、黑熊、阎王、亮子、大熊、世杰、明君、宗维、烈超、老段、炳春、秉文、泽远、智勇、子雄……
他们现在都在哪儿?他们都到哪里去了?我很想念他们,很想念……
还有接着就认识你军医学校的人了,你杨慕华一个,韩锦仪、林淑娴、颜淑慧、沈秋君,三狗掰着手指头在算着,还有谁?
“还有凌霜华、梅飞燕、苏浅雪、俞佩玉、叶漫天、韩佩芳等等,老多呢。”杨慕华替他数着。
“噢!我怎么都记不起她们了?好了好了,你听我的,我接着说。”
杨慕华顺从地闭上嘴,坐在旁边,听着三狗继续唠叨下去……
对了,还有那些空军少爷们,有夏健刚、廖祖荫、吕国栋、陆浩天、段天保、高良鸣、邵正冲、展大鹏、孙一鸣……
他们现在在哪里?我很喜欢他们,很欣赏他们,他们是天之骄子人中精英啊,我不如他们,他们,现在在哪儿?我想再次见见他们。
“他们中的很多人,你已经见不到了,他们都已经和天空融为一体了……”
杨慕华心里默念着,没有说给三狗听,这些人和事,她比他知道得多,因为那些姐妹都会跟她说。
她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陪着他,静静地听他说话,就可以了,或许,这也是一种享受吧,以前从来没有听他说过这么多的话,听过这么多关于他的事情。
三狗没有理会杨慕华的感觉,继续说下去,讲到了如何雄赳赳气昂昂的去上海打鬼子,结果被鬼子给揍得跟狗一样。
大饼、大郎几个死在鬼子的大炮下,角蚤被炸疯了,接下来的青浦、昆山、望亭、青龙山、淳化镇等,一个个带着血和泪的地名,一路到了南京。
精良、家炳、松林、金仁、广本、强子、波仔……等等,那么多的兄弟,说得上名字的,说不上名字的,一路死了过去。
他们很多临死前的惨景,都历历在目,每到晚上,一闭上眼睛,他们就出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一辈子,估计都要和他们永远在一起了,分不开了。
说到这里,三狗再也说不下去了,再也忍不住了,抱着自己的头,伤心地哭着说着:去它狗日的鬼子,去它狗日的战争,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杨慕华心疼地抱着三狗,像抱着一个受了天大委屈的、无助的孩子一样,抱着他,抱紧他,给他温暖,给他安定。
这就是三狗,这就是我的三狗,这就是我可怜的三狗,我愿用一辈子的时光,换来陪伴着你到终老,你不会孤单,我们都不会孤单的。
我们不幸活在这个多难的时代,我们也有幸能相遇一起,但愿我们能用我们的力量、决心,坚定地相互扶持,一直到老。
想到这些,杨慕华既感伤又感动地流下两行热泪,是啊,于人潮人海里,找到一个可以陪伴终生的人,是多么的幸运啊,以后哪怕再不幸,也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终究是幸运的。
抱着渐渐在怀里睡着的三狗,杨慕华轻轻地抚摸着他刚剪过的短发,毛扎扎的,甚是舒服,伸了伸僵硬的脚,坐在地上,靠在墙上,等待着黎明后的第一缕阳光照来。
……
后来,一直想回原部队的牛牯,私底下找薄云天聊了此事,看能不能让陈力胜来做这个宝华山大队长,他想带着几个老兄弟回51师去。
结果被薄云天给说了回来,一是组织纪律不允许,哪有这么随便进出的,你当这个救国军是自己菜园子。
你还只是加入了这个救国军而已,你要是加入了军统,你一辈子都是军统的人,死也是军统的鬼,只进不出的。
当然救国军是敌后武装,没有这么严格的人身控制,或是控制不到,但救国军毕竟是国府和军政部都承认的合法武装,还是有严肃性的。
再说不管是敌后还是敌前,都是打鬼子救中国,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在救国军里的军衔和职务,军政部是承认的,以后在合适的时间里,转去别的部队或是地方上,都一律有效的。
最后是要以民族大义为重,个人感情为轻,虽然很理解你和那一帮出生入死的兄弟情谊,但在国难当头,什么叫大义灭亲,这就是大义灭亲。
薄云天一通话,说得牛牯哑口无言,只得收起了这个心,安心就在这里发展。
或许,薄云天自己很清楚,这个宝华山的灵魂人物,就是牛牯,牛牯一走,估计宝华山指不定就垮了,即使不垮,也很难发展起来。
虽然薄云天他们在组织上比较严格,但在军事指挥上,还是很宽松的,本来在敌后斗争,需要灵活自主快速应变的,哪里能等得及上面一层层的批示。
现在打铁侬在汤山虽然很艰难,但也已经站住脚了,甚至已经开始朝青龙山方向派出本地人员发展了。
这次牛牯要对打铁侬食言了,因为不能把单洪培整排人给打铁侬了,牛牯把老单这一排人,派到宝华山以北地区去,发展龙潭及江北地盘。
龙潭和江北地区隔着长江,这片是鬼子的重点控制区域,开展起来难度不少,所以牛牯叫齐永青手底下的线人多多帮助,也请在江北的薄云天他们也多多支持。
江北的救国军总队,自然的希望看到江南宝华山的势力能扩到江北来,这样就把这一地区的势力给连接起来了。
以后对利用这段长江来做文章,就有利多了,而且,宝华山是离南京最近最大的一股武装,对以后的反攻,有着巨大的棋子作用。
……
………………………………
451。 奔跑吧,新兵
牛牯他们目前不能回51师,着实让三狗他们失望了好一阵子,不过不管怎么样,还得接受这个不可更改的现实。
回头想想,能知道他们仍在,就已经是很满足了,总比不知道的好,比没有了好,总之,不管在哪,都是打鬼子。
这边的新兵已经熟悉了几天的军营生活,连队的框架也搭好了,剩下的就是大练兵了,这些新兵在征训处虽然接受几天的新兵训练,但离三狗的训练目标差得太多了。
部队补充了新兵后,把训练任务分配到各个连队,下达目标,自主训练,最后统一验收,三狗作为连长,现在倒成了新兵连的连长一样。
因为简单测试了一下这些兵的素质技能,几乎是属于空白的,来自三湘大地的农家伢子、满哥们,对射击、拼刺、投弹等几无所知,更不用说小队配合、进退战术了。
倒是身体素质不错,都是农家孩子,平时上山下水挑担农作得多,虽然身体因为平时吃不饱而单薄了点,但力气还是有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农家孩子的思想比较单纯,品性好,虽然没有城市孩子机灵,但至少比城市孩子肯吃苦、不怕死。
这就可以了,先天不错,后天差一点,可以练,三狗有信心在几个月内把这一群农村娃带成一群嗷嗷叫的小老虎出来。
开始,这群娃们来到了部队里,还以为是来享福的,天哪,整天不用干活,吃饭还管饱,有时候菜还有点荤的,天天和过年一样,简直是天上神仙般的生活啊。
可没两天后,终于知道了什么是部队,什么是地方了,因为他们不幸遇到了一个魔鬼般的教练——罗连长。
当然,之后上了战场,他们将会感谢这个当时心里不停咒骂的罗连长,将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摊上了个这个连长。
三狗才不管他们现在是怎么想的,只知道,往死里练,越严格,就是对他们越好,反之,则会害死他们。
这一张张单纯的脸、青春的脸,深深地刺着三狗,现在三狗深有体会到了当年老黑和大家告别时候,为啥会流泪了。
他们的生命刚刚绽放,却要被送到残酷的战场上摧毁掉,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疼而又无奈的事情。
唯有争分夺秒地训练他们,倾囊相教,让他们快速学会那些杀敌保命的招儿,以后在战场上,能多一个是一个,能多一天是一天。
“哔—哔—哔!”
天还没亮,这群“可怜”的孩子,就被三狗从冬日温暖的被窝里给拎了出来,手忙脚乱地穿衣洗漱整理内务。
“十分钟了,你们看看,十分钟还有人迟到。”
三狗很不满意地看着前面稀稀拉拉的队伍,大声地吼道:
“都给我去跑圈,20圈,20圈后最后的十个人,留下来,扫厕所去。”
七连的新兵们赶紧呼啦啦地去绕着大操场跑了起来,生怕成为最后十名,扫个厕所倒不累,只是面子上挂不住,丢人。
早饭后,大家还没有休息一会,又被罗连长给拉到了操场上,他们还算晚的了,其他的新兵连已经开始此起彼伏的队列练习了。
三狗跟其他的连长教法有点不太一样,人家现在就已经开始了队列转向等练习了,三狗不急着搞这一套,而是立定站,先站上个两个小时。
这就是磨性子,像农村里教生牛一样,要把一头生牛教成听得懂耕田口令的耕牛,就得磨它的性子,带上牛嘴封,在田里绕着耕,不想动就打,走错了,也是打。
畜牲都能教得会,何况是人。不过三狗轻易不打人,也严禁底下的班排长打人,没做好,一般基本上都是叫去跑步,先跑上个十圈八圈的再说,不明白?接着跑,跑到你明白为止。
所以,新兵们私底下都在“咒骂”罗连长是跑步魔,其他的连队也戏称七连是“跑步连”,就知道傻跑,把人都跑傻了。
三狗还挺满意这个“跑步连”的称号的,老子就喜欢跑步,你们不服啊,找时间来比一比,跑到你们服气,三狗对其他连长的戏称一点也不恼。
那些什么军容军貌、转向队列等,三狗不是很喜欢教,都交给竹竿去搞,竹竿这人细心,会抠细活,做事一丝不苟,结果,把新兵抠得叫苦连天的。
射击也交给秀才,开始这些新兵,还似乎看不太起这个瘦瘦弱弱的排长,结果秀才一摸枪,就马上把他们给镇住了。
秀才叫人用黑布把他蒙上眼睛,给了他一把中正式步枪,在极短的时间内,马上就把枪拆成一堆零件,接着又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这一堆叫人打乱的零件,变回了一把枪。
那手法,眼花缭乱的,快得让人看不清,什么叫水平,这就是水平。
接下来的实弹射击,更是叫人叹为观止,就是原305团七连的几个老兵,也都咂舌不已,不管是卧姿跪姿还是立姿,打那个静止靶,枪枪不离十环。
打移动靶也是信手拈来,那些飞上天的石块,几乎没有不被击中的,最后秀才表演了个绝招,就是蒙上眼睛,打多向移动靶。
两块石块几乎同时飞上天,秀才的眼睛透过黑纱微弱的光影,快速击发,两枪全中,哥哥,这是步枪啊,是单发的步枪好不好。
这手法快到眼睛都看不见了,要计算路线、瞄准、击发、接着上膛、瞄准击发、上膛瞄准击发。
在如此短短的几秒钟内,要完成这些动作,已经属于很不容易了,居然还能全中,居然还是蒙着眼睛的,这不是人,是神了。
不单单是七连的新兵,整个305团的新兵,不对,还有老兵,都对秀才佩服得五体投地,新兵更是,把秀才当成一尊神一样供着。
305团张团长也生出很大兴趣,在新兵训练结束后,临时组建了个射击培训班,叫秀才去所有的新兵连里挑苗子,只要是看中的,一律放行,跟着秀才学。
另外有老兵想学的,自动报名,不过得先要过了秀才的测试,合格了才能成为其中一员。
三狗想着本来是要叫秀才在七连内部挑上几个徒弟,好好教上一番,以后分配到各班去,最好是每班都有一个。
没想到张团长手更快,要秀才来训练全团的优秀射手,行事果断,雷厉风行,这种性格我喜欢,对口。
………………………………
452。 胜者为王
拼刺及搏斗的训练,由狗腿来担任主教,本来和尚是搏斗教练的最佳人选,但和尚志不在此,连熟人都不愿意教,何况是新兵。
本来和尚就是一医护兵,三狗是没有理由叫他来教新兵搏斗的,再说三狗知道他的脾性,没有为难他,只是让他多教教小河的战场救护。
另外,也叫小河经常往野战医院杨慕华那边跑,一边多跟已经能做外科手术的杨慕华学学医护知识,还有是多“顺”点宝贝的药品过来。
比如阿司匹林,这种叫“万灵药”的药,解热镇痛,治普通的感冒非常好,必要时可做止疼药和消炎药。
还有最新的宝贝药,磺胺,听杨慕华说,简直是消炎的圣药了,战场上很多人没有死在敌人的枪炮下,却死在伤口病菌感染之下,所以消炎药简直是伤兵的第二生命了。
虽然磺胺是新药,但价格不高,所以一下子在野战医院普及的很快,但产量还不足以支撑到基层连队的医护兵必备。
其他的就是一些医用药棉、绑带了,还有碘酒,这个可以用高度烧酒来暂时代替,他们野战医院有时候缺酒精时候,也用土烧来代替。
加上黑市上买来的一些鸦片,用来消炎止疼,还有和尚自备的草药,一个连队的药物也堪堪可用了。
在得知杨慕华她们在外科手术紧急时候,居然可以用长头发来穿针来缝合伤口,小河就去找本地百姓的长发,搞了一大把来,用开水消毒后包了起来。
小河的机灵和主动性也得到三狗的欣赏,这孩子只要能把和尚那一手中医本领学到手,就不得了,战后开个中医馆,足以福荫几代人了。
另外,小河也成了三狗的另外一个通讯兵,主要是给三狗和杨慕华两人之间通讯的,现在两人只要有什么事,很快就可以通过小河让对方知道。
即使是营部有电话,但三狗也不好意思为了点私事去电话到野战医院去,尽管刘光羽后来知道了三狗和杨慕华的关系,经常叫三狗去用电话,但三狗觉得影响不好,基本不用。
教拼刺搏斗的狗腿,性情很像打铁侬,或许大部分的高手,性情都差不多的,都是低调寡言的。
一米七左右的狗腿,其貌不扬,扔在人群中去,几乎马上被淹没了,开始新兵们没有在意这个排长,估计和其他连队的排长一样,打过很多战,是个厉害的老兵而已。
所以,在第一次的拼刺训练上,有个叫大牛的新兵,仗着以前在家里练过些拳脚功夫,加上身高体壮的,满眼的不在乎,觉得什么拼刺搏斗,都不在话下了。
结果由于不听指挥,惹怒了狗腿,要是在平时,狗腿估计也就一笑而过了,犯不着跟一个愣头青计较。
但现在是在训练场上,平时的训练场,就是战时的战场,必须严肃端正,大牛不但自己不怎么学,还挑战到了教练的权威了。
于是,狗腿先叫新兵对练,这个大牛确实不错,不管是拼刺还是搏斗,就是一对三,都没有什么对手,狗腿是越看越喜欢。
但越是这样,越要对他磨一磨,不然他大牛就要眼睛朝天看不起任何人了。于是,狗腿叫上大牛,和他来对练。
这下子,大牛吃尽了苦头,不管是拼刺还是搏斗,都走不出三招,三招内,必输,特别是搏斗,被狗腿不停地搞倒在地上,可气的是,自己连狗腿用了什么招,都看不清楚。
而大牛却又是一条犟牛,输一次,不干,接着来,再输一次,再不干,再来,屡战屡输,每次被狗腿搞倒在地上,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到最后,累的筋疲力尽的大牛躺在地上哼哼着,还嘴硬着要起来和狗腿再来一次,结果,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不得不对狗腿佩服得五体投地。
狗腿的搏斗招数,很多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出奇的好用和狠毒,当然,速度和力道是基础,还有是实战中的应用和巧用,这个得要时间和不断地锤炼,才能慢慢悟出一些感觉出来。
见过了狗腿如此神奇的实战本领,大部分的新兵对搏斗术都非常感兴趣,这个正是三狗所喜欢看到的。
现在部队所有一切训练的假想敌或是目标,就是日本鬼子,我们中国部队在武器装备上和鬼子的差距,是三狗他们所不能弥补的。
但是在单兵素质上,特别是近战中的近身搏斗,是可以通过训练缩短和鬼子的差距的,部队为了扬长避短,就必须大力提高战士的血性和敢拼的胆气。
只有提高了近身搏斗的实力,知道自己能练就了以一敌多的本领,才有信心面对强悍的鬼子而无惧于色,才敢冲上去面对面地搏杀,才会坚决地执行任务,而不临阵脱逃。
三狗也不反对狗腿以收徒弟的方式来对一些好苗子开小灶加练,甚至是鼓励这样的方式,在当时的中国,师徒传承的连接,是很好的一种人际粘合剂。
而且,很多人还存在于前清时期的风气,除了父母,师傅的话,比其他任何人的话还要管用。
比如现在的大牛,恨不得成为狗腿的门下走狗,天天围着狗腿人前人后的献殷勤,估计狗腿现在命令他去冲锋鬼子的阵地,他都没有半点怠慢,这比任何的军事命令好用多了。
不单单是大牛,还有铁树、有根、大财、来富、二福、石伢、栓子、狗蛋、傻虎、宋德方、陈大同、项楚材、招进宝、刘康年、赵良栋、黄金魁、曾笃诚、张伯祥等一批人,都是狗腿的忠实粉丝。
在这些农村娃的眼里,胜者就是大王,拳头硬就是老大,就是简单的胜王败寇逻辑,所以,狗腿的拳头够硬,实力够强大,他们就尊他为王。
夏晨陈彦心他们觉得有点小可笑,那是这些新兵蛋子现在没有机会见识到和尚的功夫,那岂不是要把和尚当神仙看待了?
其实也确实啊,陈彦心他就是把和尚当成神仙的,总觉得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非我辈凡人。
而大部分的老兵,同样也把和尚当成神仙,总觉得他是和天上某种神秘的力量相连通的,特别是假如自己临死前,能得到和尚的布施和超度,即使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