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那手枪靶93环没有算错的话,现在总分加起来应该是488环,不知道这个成绩如何,秀才一直在等结果。

    前面报靶员统计出来的环数,报出来都惨不忍睹,450环的还算不错了,有一两个连0环都没有过,估计都是栽在了移动靶上了。

    最后的成绩终于出来了,秀才以488环遥遥领先第二名10环的成绩,夺得了74军射击总决赛的第一名。

    在几千人的欢呼声中,一代枪王加冕。何惧之名扬74军。


………………………………

466。 武术大赛

    七连除了参加射击单项比赛,还参加了搏斗,这个词一直不好概括,搏斗还是格斗,好像格斗是用了器械,而搏斗则类似肉搏。

    最后部队里为了统一说法,全部改成“国术”,类似现在的武术,并出台了一整套比赛规则,狗腿一拿到了规则就摇头。

    这怎么比?什么不能抠眼、掏档、砍脖、击打后脑等,甚至不能主动肘击和顶膝,一些反关节的动作也不能过度使用。

    这怎么打?禁止了这些动作和技巧,等于把狗腿这样的肉搏高手老兵手脚都缚住了,剩下的不就和武术表演有什么区别。

    三狗只能理解为保护选手的安全,不然,那些危险的动作可以用,这些老兵们在场上,很有可能一个失手,就直接把人给干掉了。

    说是保护人身安全,狗腿也可以理解,比如要戴护具手套等,但是,你把战场上常用的一些搏斗动作给禁止了,大量的老兵将无法适应。

    因为他们大脑和肌肉储存着这些大量的记忆,一到场上,就会条件反射做出那些动作。

    以前有听说一个退役的老兵,在街头被地痞欺负,忍无可忍时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就把那地痞给弄死了。

    当时很多人都没有看清楚这个老兵是怎么出手的,估计很快,或是很隐蔽,事后这个老兵也懊悔不已。

    被人侮辱无所谓,不至于要伤人性命,但当时的身体条件反射就那样,感觉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一样。

    身体一旦受到了那地痞的攻击,肌肉记忆中的杀人技自然就被唤醒了,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最佳的位置和最佳的力度,用最简单的动作,打死了那个倒霉的地痞。

    或许那地痞平日作威作福惯了,从没有想到有人敢反击,更没有想到一个糟老头子敢反击,再说那地痞估计平时酒色财气把身体掏空了,不经打。

    反正,一个貌似壮汉的地痞,就被一个糟老头子一下子就干死了。

    三狗讲这么多,为的是让大家能理解这个比赛规则为啥要这么设计,不然,场上比赛时候,打死了人,怎么办?

    不管是打人者还是被打死的人,都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发生的,都是战友,何必这样,还不如留点力气去多杀几个鬼子实在点。

    虽然大家最后理解了比赛规则的无奈,但也觉得这样的比赛,还不如不参加,一是参加了肯定比得不顺手,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

    二来,也怕刚才三狗说,万一失手伤了人,多不好啊,规则是死的,而身上的条件反射,可能自己还控制不住,真打红了眼后,什么规则,全忘了,什么杀人技巧,全都来了。

    不过这个比赛是硬性的,每个连队要派出三名,逐级淘汰选拔,和射击比赛差不多的意思,一路比上去,最后总决赛,决出类似拳王一样的国术冠军。

    七连目前只能派出狗腿,和他目前最厉害的两个徒弟,彭长华和杨承祖,这三人,不但身体素质出众、格斗技巧高超,更令人胆寒的是嗜血。

    一旦让他们在战场上杀红了眼,就好像是会忘了自己是什么东西一样,不停地去和鬼子格斗,直至把鬼子干死为止。

    不过如果打铁侬在这里,那他也是一非常标准的人选,他更多的是冷血,喜欢用最节省的体力,去悄无声息地杀鬼子。

    狗腿师徒三人面对三营八连九连的对手,轻易过关,手上还留了很多情,都是战友,点到为止,由于实力相差太大,所以能点到为止。

    到了团里比赛,实力相差不大了,想点到为止都做不到了,特别是警卫连那几个高手,他们好像更容易适应这个国术比赛的规则。

    或许他们上战场的机会少,杀人的机会不多,平时练武时候,特别是对练,时时注意,所以,对比赛保护人身安全的规则很适应。

    而狗腿他们就不同了,说实话,他们都是野路子,如果大家都是野路子,那就拼实力了,所以在三营里,可以横着走。

    但如果碰到了人家警卫连练把子出身的正路子,特别是在正路子的规则里比赛,野路子就不行了。

    碰上了实力强劲的对手,狗腿他们就不能保留自己的实力了,得全力出击,可不是经常因为违反规则被扣分,就是被人家警卫连高手利用规则得分。

    年轻气盛的彭长华,在场上受不了这股气,直接就干上了,把对手人家警卫连的人搞倒在地上,就使出杀招。

    吓得旁边维持秩序的士兵们蜂拥而上,七手八脚把彭长华给按到在地上,可按了好久都不能制服这头蛮牛。

    直到另一端的狗腿停止了比赛,和三狗冲过来,给他扇了好几个大嘴巴,才把他给打清醒过来。

    而同样憋气的杨承祖,更是匪夷所思地被直接淘汰了,原因很可笑,事后他自己想来也觉得好笑,但当时在场上一点也不好笑。

    他做啥了,他因为老是使用违规动作,被场上的裁判不停地扣分,一气之下,一个后仰抱摔,居然把裁判给结结实实地摔倒在地上了。

    直接红牌出场,可这个傻憨杨承祖,可就是不走,还要留在比赛场地上,气得裁判一点办法也没有,维持秩序的士兵把他给硬生生拖出去。

    上头后来还要求三狗,对杨承祖关禁闭处罚,三狗才不理这样的处罚呢,而是拉着杨承祖和彭长华,出去好好撮了一顿好吃的,算是奖励他们能打败了八连九连的高手。

    当然这是私底下的,而当着外人的面,三狗还是结结实实地教训了这两个憨子一顿,都是老兵了,还这么不冷静,冲动个啥,不就是个晋级名额而已,有本事多杀几个鬼子。

    七连参赛的三人,就这样非正常地被淘汰了两个人,剩下一个师傅狗腿,也只是堪堪以团里的第三名,晋级到旅里的国术选拔赛。

    狗腿即使好好研究了比赛的规则,但也架不住旅部警卫营的高手更厉害,所以只能遗憾地止步于旅里的比赛了。

    无所谓了,这样的比赛不比也可,还不如把赛场直接拉到战场上去,和鬼子肉搏,谁杀死最多鬼子,谁就是冠军。

    而在规则保护之下的比赛,类似被窝里打拳,处处受制施展不开,到了师一级的国术比赛,基本上都是那些警卫员卫兵们在比了。

    最后的拳王也是74军的警卫团里的一个国术高手所得。当然,在那个冷兵器时代的末期年代,不管是军中还是地方上,比现代还是多了很多真正的武术高手的。

    因为地方上练武的现象很普遍,所以尚武的精神还是很不错的,面对强大到令人绝望的日军,中国人民还是能坚持抗战多年,其中尚武精神也是支撑国人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

467。 沾了军中大佬的光

    本来在国术大赛前,狗腿极力向三狗推荐和尚的,狗腿说,只要和尚出马,74军的国术冠军就非他莫属了。

    这事,三狗自然明白,也想过,虽然知道和尚不会答应,但还是找到他,请他出山。

    事情如三狗预料的一样,和尚打死也不出战,他觉得自己练武的初衷不是为了比赛和杀人,只是为了救人救己。

    三狗本来这事都说服不了自己,就肯定也说服不了他了,再说,大家都很敬重和尚,甚至是倚重,包括三狗也不例外。

    看着和尚这么坚决,三狗也只好作罢,本来三狗对这个什么国术冠军也不是很想要的。

    万一和尚去参赛得了这个冠军,肯定会被哪个大长官看中,调去做贴身警卫了,那岂不是损失大了,三狗也忍不住私心了一下。

    殊不知,去年淞沪会战大撤退,在青浦去昆山的路上,三狗带领着和尚他们,救了被日本忍者盯住的薛将军。

    其中和尚展现出高超的武功,也让薛将军惊叹不已,当时就迸发出想要带和尚走的念头,甚至想把三狗他们一群都带走,做自己的贴身卫队。

    但那个时候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要组织淞沪会战溃败下来的部队,在几道国防线上构建对日军追击部队的阻击等一摊急事。

    后来三狗他们随51师去参加南京保卫战,薛将军带着部队一边打一边退,到了安徽去,自然是和三狗他们失去了联络。

    那个年头,很多高级长官比如师长军长一级的,自身都难保,何况三狗他们这么一个小小的连队,几乎如蚂蚁一样渺小,说没就没了的。

    虽然薛将军到了安徽整顿部队时候,还能想起三狗他们那支不错的小小队伍,甚至是电联了51师的王耀祖王师长,问起了这个小连队和罗连长。

    可那个时候三狗他们还困在南京城里四处逃命呢,51师长时间没有他们的消息,只能暂时把他们列为失踪人员。

    只是王师长很奇怪薛将军这么高级的将领,怎么会提起他手下的一个小连长?

    那个叫罗志成的小连长,自己好像有点印象,好像是在江西补充一旅时候,有这么一个小兵,后来考取了南京黄埔军校,去念了几年的军校,算是自己的小校友了。

    这个小校友,刚在去年淞沪会战前毕业归队,当时还在军列上见过一面,后来就不太清楚了。

    一来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接着连轴转,王师长他本人是忙得不可开交,几天不睡觉都是正常的事情,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手底下的一个小连长。

    二来师长和连长的级别相差太大了,中间隔着旅、团、营多个级别,他师长关注的最多是到团一级。

    手底下的营长,要特别优秀,才会记得住几个,至于连长,全师十几个营长,三四十个连长,根本记不住。

    所以,王师长就很纳闷已经是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的薛将军,居然找他问一个小连长的事情。

    这事确实很有意思,王师长由于和薛司令也是隔着几个级别,不好过多问薛将军是怎么回事,只能说回头立刻去找,一定要把罗连长给找出来。

    薛将军也就是在整顿部队时候,下到连队看到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才想起去年有一支很欣赏的小队伍,也就是当时三狗他们那支小队伍。

    不仅仅是这支小队伍救了他的命才老想起,主要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精悍和精神,让他不由得时时想起——

    要是中国军队,甚至是自己手下有很多这样的队伍,他绝对有信心和豪情,和日本人掰一掰手腕,一较高低。

    可惜的是,目前部队的兵员素质实在是让他太失望了,简直是拿不出手,怎么和强大的日军较量?

    所以,触景而发,就在某个闲暇的时间里,让人连线到74军51师去,问一问那个姓罗的小连长和他的队伍们,现在如何了?

    薛将军也听说了,51师在南京城里打得很惨,不知道小罗他们是否活了下来?

    当然,接通了电话后,薛将军和王师长寒暄了几句后,也就随便问了一下罗连长这个人,也没有想过要人。

    眼看这部队,就是把小罗他们给要过来,单靠他们几个人也不顶事,再说,51师和自己是不同系统的。

    虽然他知道只要开口要人,那个号称在军中长袖善舞的王师长肯定立刻会把人给送过来,就算是普通的师长,想结交他,还不是到处挤破头寻找机会呢。

    但是想着自己身居高位的身份,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要人了,不过作为关心一下自己救命恩人的安危平安,打个电话,也是件正常甚至是应该的事情。

    但薛将军的无心一问,在王师长这边,就上心了,虽然他一下子不知道这里面的内情,但想一个总司令,居然打电话下来,肯定不是寒暄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在军队系统这么多年了,王师长对这个多年前就已经名扬天下的薛将军,一点也不陌生,甚至是仰慕和崇拜。

    以前有提到过,薛粤薛将军在军中的资格很老,老保定军校毕业,曾经是总理警卫团的营长,当时另外两个营长是现在的叶霆将军、张发魁将军。

    当年陈炯民在广州反孙总理,也就是薛将军他们拼死护送总理及夫人,逃到中山舰上的。

    之后的东征中,薛将军进入由黄埔军校教导团组成的第一军做团长,经常以少胜多,几无败绩,深得第一军军长蒋校长的赏识。

    之后的北伐,薛将军任师长,从广东一路杀入江西,接着从浙江杀到上海,打下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域,也是校长发家致富的地域。

    接下来围剿“赤军”、几次反蒋失败等,弄得薛将军自己心灰意冷,辞职回家闲居,岁月就这样蹉跎了。

    但蒋校长想着他才干出众,不念旧恶,仍然起用他委以重任,主持***西的“赤军”,重创赤军,一路追到陕北去,受到蒋校长的嘉奖,升为陆军中将。

    不涉及政治和理念,阵营不一样,各为其主了,无可厚非。单从薛将军的指挥作战来说,一直是赤军的苦主,之后在江苏的早期解放战争里,解放军也是对他连遭败绩失地颇多。

    要不是后来嫌弃薛将军的战事缓慢,头脑发昏的委员长换陈成将军替了薛将军,估计还得要让解放军吃更多的苦头。

    甚至在战后,解放军的著名将领粟大将军,都对薛将军颇有敬佩之意,认为和他作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

468。 朝中有人好当官

    接下来的淞沪会战,薛将军出任上海左翼军总指挥,三狗他们的74军曾短暂接受过他的管辖和指挥。

    现在,薛将军任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驻节安徽黄山屯溪,收容整顿淞沪会战退下来的部队,策应第五战区对敌作战。

    只是薛将军虽然能力出众,但他属于粤系将领代表,之前拉着军队大张旗鼓地反过委员长,也就是反蒋校长。

    所以在军队内部,薛将军属于王师长他们中央军嫡系的死对头,但死对头归死对头,整个中央军嫡系将领里,几乎所有人都很佩服薛将军的能力才干。

    这个连委员长也不例外,要不是因为薛将军跟着粤系大佬们老反他,肯定是被委以重任的。

    现在抗战军兴,到处急需军队人才,黄埔军校毕业的,一般都是到团一级干部就到顶了,在往上,就力不从心,得要继续到陆军大学深造了。

    可陆军大学没开办几年,现在特别是高级长官很缺,所以委员长接着起任薛将军,拉起部队和日本人干。

    但在军队系统内部,还是对薛将军有所顾忌的,很多中央军的将领为了不引起麻烦,不愿意和薛将军走得过近。

    但王师长不这么认为,他倒是愿意靠近薛将军,不单单是因为自己仰慕他。

    而是王师长自己以前也是属于半嫡系的部队,通过广种薄收,结交各派军中大佬,才保住补充一旅不被其他实力派给吃了。

    后来拿到军政部的师级的名额,补充一旅扩充为51师,所以,51师能扩充和壮大,主要功劳在于师的灵魂人物王耀祖师长。

    正如王师长是这样上来的,所以只要是个军中大佬,他都愿意去结交,以前和薛将军是没有交集的机会来结交,现在这个机会,不就是摆在自己面前了吗。

    所以,当三狗带着老七连几十人回到荆州51师驻地时候,王师长马上就召三狗罗志成到师部见面了。

    一聊之下,才知道罗志成他们去年在昆山救了薛将军一命,怪不得薛将军会打电话过来询问这个人。

    三狗才明白,他一个小连长,刚一回来怎么会就得到师长的召见,原来是因为这个事情。

    于是王师长就探了探罗志成的口风,问他愿不愿意去薛将军那边效力,三狗刚好不容易见上杨慕华,才不愿意又离开她,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光宗耀祖,都不及跟慕华她在一起好。

    但这个话只是心里想着,可不能说出口,要被人笑死的,只得编了个大谎言,说什么愿意为王师长效劳,以报王师长的知遇之恩等场面话。

    王师长听了笑了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他只是探个口风或是打个提前量而已。

    不然你一个小小的连长,随便一个调令就可以把你当成礼物送给薛将军了,你自己难不成敢留着不走?

    当然,现在时机未到,王师长希望在合适的机会,用不动声色的方法,把罗志成他们连整体打包送给薛将军,以搏大佬欢心。

    末了,王师长随便关心了几句罗志成他们最近的情况,就让罗志成走了,就这样,王师长更是对三狗映象深刻了。

    所以,当李旅长有次在和他一起吃饭时候,说起了张灵武团长抢了306团老七连的人,没想到王师长也知道罗志成这个人。

    当时李旅长不好深问王师长是怎么知道的,倒是隐隐觉得这个罗志成不简单,一个小连长,和师长有关系,都从来也不说出来。

    不简单,以后得要好好待他,对他好,就是对师长好。

    三狗没有想到,在昆山因为是仰慕薛将军和职责所在,救了薛将军一命,如今因为此事,他无意中狐假虎威了一把,而且对他以后的仕途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暂且不提。

    ……

    正常来说,国术厉害的军人,拼刺也很好,但这点在74军可就不一定了,比如前面说的国术厉害的警卫部队。

    警卫部队在拼刺方面,倒是不差,但和身经百战的拼刺高手老兵比,还是有差距的,老兵们是在实战中流了不知道多少血学来的技术,可比在训练场再流汗学来的技术好用多了。

    人在绝境里性命攸关的时候,会把自身的潜能和智慧最大化地利用,这也是动物的本能,这就是人在战场和训练场的区别。

    这个单项的比赛,规则好办多了,因为参赛选手都要穿上护具,手持的刺刀也不是真的,只是一条和步枪套上刺刀一样长的木棍。

    这木棍的重量基本和枪差不多,木棍的一头用布包着,里面包着一个石灰包,类似一个粉笔头,一旦捅击到对方身上,马上就留下了痕迹,以便裁判观看和记分。

    由于和其他单项比赛的时间冲突,七连没办法派出狗腿彭长华等格斗高手来参加这个单项,不过连里也有其他的拼刺高手,比如朱明泰。

    加上原七连的老兵崔大有和高伯奋,三人组成了七连的拼刺队,代表七连出征这个单项的选拔赛。

    朱明泰一直是三狗手下的兵,也是打铁侬的徒弟,三狗对他知根知底,打铁侬和狗腿的功夫虽然属于两个流派的,但都是很实战的。

    对于他们的徒弟来说,像朱明泰这样的,也是深的打铁侬的“真传”了,虽然师傅不在身边,很多关键的任务都能完成,单独去参加比赛更是不在话下。

    崔大有和高伯奋,属于305团七连的,三狗不熟悉,但在连队内部的拼刺挑选赛里,他们俩无可争议地获得了第二的三名,仅次于朱明泰。

    而且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和能力,都还是很不错的,一个连都被打残了,能活下来的老兵,一般都有点压箱底的绝招的。

    在三营里,可能是七连的老兵多,八连和九连几乎是由几个干部搭起框架后,填入新兵重建的,所以在各项比赛都不如七连,而且实力相差很悬殊。

    所以,七连三个拼刺高手在营里的选拔赛中横着走,三狗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不用说,赛前就预定了营里的前三的名额了。

    到了团里,就不一样了,面对一营二营的高手,朱明泰他们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倒是和警卫连选手对刺,反而赢得很轻松。

    警卫连平时训练的重点在于驳壳枪和匕首或徒手,步枪虽然有,但射击和拼刺的训练不是占大头,很多人也没有和鬼子真正对刺实战过,所以,输给老兵,算是正常。


………………………………

469。 拼刺比赛

    拼刺比赛的规则有点特别,为了公平,进行车轮大战,参赛的选手,和每一个人都要比赛,比如这次305团里有12个选手,每人就得要比11场。

    每次对决三分钟,以计算点数为胜负,赢者得一分,输者没有分,如果平手,双方都是没有分,等于两败俱伤两人都输了。

    所以,逼着双方不断地进攻,反正平和输是一样没有分,还不如拼一下,万一赢了,就有一分了。

    最后计总分,以分数排名,如果分数一样,两人重赛一场,分出输赢,赢者排名在前。

    连续的车轮大战,让围观的观众们看得非常爽,可把选手们给累坏了,特别是老兵,因为来参赛大部分都是老兵。

    表面上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