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防空武器和弹药数量极度匮乏,几乎组织不起有效的防空力量,所以,大规模的运输、行军,都在黑夜里进行。

    昨晚闹腾了一夜,七连一百多号人,也休息的不够,三狗索性就决定不走了,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休息它一天的,晚上去河南,也就好多了。

    不过没有在砀山车站这边休息,这个地方,像个巨大的火药桶一样,不但堆积了大量的物资,也不准太多的人在周边。

    一来是车站的安全,二来是自己七连的安全,这个地方,时刻都有可能遭受鬼子飞机的轰炸,还是去郊区好点。

    去到郊区找到一个兄弟部队,在村庄里的安顿了下来,休息了一天,一直等到晚上天黑后,七连才搭上一列火车,坐在车厢顶上,一路到了河南境内。

    晚上的火车虽然走走停停,但也比走路快多了,这一百多公里的路,要是走路,走上一两天都不一定能到达,而且也把人走得很累。

    差不多到了下半夜里,七连终于到了民权,找到74军临时兵站,联系上305团,顺利归建。

    就地休息了一天,不过这一天也没有闲下来,三狗参加了团部的军事会议,现在得知的情况是要打日军第14师团。

    第14师团,日军17个常备师团之一,甲种挽马师团,自去年青岛登陆以来,属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军。

    第14师团属于机械化兵团,此次由华北南下渡过黄河,远程迂回到兰封地区,来抄徐州地区中国军的后路。

    14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分别是丰鸣房太郎少将的27旅团、酒井隆少将的28旅团,27旅团有步兵第2、59联队,28旅团有步兵第15、50联队。

    除了4个联队12个步兵大队外,14师团还配备有骑兵第18联队、野炮兵第20联队、工兵第14联队、辎重兵第14联队。

    正常一个日军的常设师团(甲种)或挽马师团的人数编制是2。8万人左右,差不多是中国军队一个军的人数。

    正常来说,日军的战力大概一个联队和中国军队一个普通军差不多,一个师团一般是两个旅团四个联队,也就是中国军队四个军的战力。

    但由于14师团此次担负着长途迂回抄击中国军后路的重大任务,日军另外给了14师团更多的重武器。

    比如日军第1军给14师团多配备了3个野战重炮联队的重炮数量,超过当时全国200万中国军所拥有的全部重炮数量。

    一个师团属的炮兵联队就有36门75mm野炮与12门 120mm榴弹炮,而每个军属野战重炮联队,则配备了12门150mm重炮。

    3个野战重炮联队,最少有36门150mm重炮,加上师团属的12门120mm榴弹炮,加上近150门75mm的野炮。

    还没算各旅团和联队属的75mm山炮和70mm步炮,就这阵型,实在是强大到恐怖。

    日军第1军除了拿出3个军属野战重炮联队外,又给14师团配备了独立迫击炮大队、独立机枪大队、高射炮中队。

    甚至给14师团的骑兵联队,还配属了个独立轻装甲车中队。为了加强14师团的机动能力,又加了两个独立的工兵联队。

    再加上师团所属的通信、卫生、勤务部队,日军第14师团远远超过了3万人,甚至可有近4万人。相当于一个半师团的兵力。

    这个不单单是人数上增加,更多的是重武器对战力的增加,都不止1。5倍了,豫东平原一马平川,正适合日军第14师团野战重炮发挥威力。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此次前来的第14师团,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师团可比拟的,强大到惊人的程度。

    而且,14师团其实也不是孤军深入的部队,在团部的军事会议上,张灵武心情凝重地跟大家介绍着。

    这日14师团虽然渡过黄河,但在其身后还死死守着陈留口、兰封口两个渡口,其中陈留口就有每日近100吨的物资输送能力。

    在黄河北岸第14师团的补给线,由第一军的混成第四旅团负责保卫,众多的工兵联队,会给14师团带来源源不断的补给和增援。

    可见,14师团不但带着巨大优势的集群重炮和坦克车队,还有身后强大的援助,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军的精锐部队联合出动了。


………………………………

679。 第一次大规模进攻

    说到14师团,不得不要提到这个师团的师团长土肥原贤二,日军陆军中将,属于日军陆军精英中的精英。

    他出生于日本军人家庭,从小就读于陆军幼年学校,接着从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一路毕业。

    而他不但先后在陆军14师团步兵联队内任职,还前往中国参加特务间谍组织,先后任天津特务机关长、奉天特务机关长。

    参与策划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之一,之后又策划华北自治。1937年成为陆军中将,担任第14师团的师团长。

    土肥原长期从事对中国的情报工作,熟悉中国的风土人情,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甚至能说几种方言。

    一个外国人,能做到这样,比普通的中国人还通中国,实在是令人惊讶。他还不单单是个情报官员,其实也有带兵的经验,如此精英人物,确实是个非常具有威胁性的人物。

    所以,日军华北方面军会选中他为大兵团迂回部队的指挥者,带着14师团,如同一股巨大的铁流一样,长驱直入,杀进中国几十万军队的后路去。

    其实此次日军各部队在大本营的作战计划商讨上,还是有点分歧的。

    华北方面军第1军主张以消灭中国军的有生力量,暂时不进攻徐州,先在商丘兰封附近展开大迂回,包围中国军队后,再开始徐州作战,可以扩大自己的战果。

    而华北方面军第2军(有第5、10师团)则是急需占领徐州,以报第5师团在临沂、第10师团在台儿庄之仇。

    最后日军大本营为了平衡两军的利益,同时采用了这两个建议,一面是第2军继续南下,猛攻禹王山和徐州地区,一面是让第1军进行大迂回到兰封地区,包抄中国军的大部队。

    作为中国军的统帅部,得知了日军的真实意图后,也做出相应的战略变化,一方面派有生力量的云南60军去徐州禹王山,顶住日军第一军的疯狂进攻。

    一方面开始进行战略大撤退,紧急把几十万部队从徐州突围出来,主要是向西、西南方向突围。

    最后针对日军第1军第14师团的大兵团迂回,准备堵截、包围,如有机会,就围歼这一股嚣张的恐怖力量,对日军整个军界起到一个震动的效果。

    现在74军划归第一战区(中原河南地区)第一兵团,也就是薛粤将军的豫东兵团,包括71军(参加过淞沪会战的两个德械师87、88师),27军。

    还有79军、32军、第3集团军等十几个师十几万人的主力部队,前来兰封地区及周围,为的是针对日军第14师团的迂回。

    整个前线人强马壮,最高统帅部也显示出要围歼日军精锐中的精锐第14师团的决心和信心,让底层部队类似三狗他们这样少壮军官们,兴奋不已。

    和日军交手打过这么多的大战血战,以前大部分是以防守为主,最多是局部小范围的反击和突袭,几乎没有打过一次正面的进攻战。

    这次终于等来了一个主动的进攻战了,让底下的参战部队们都摩拳擦掌,个个都想表现一番,打下不可一世的14师团,活捉罪恶滔天的土肥圆。

    经过5月20日一天紧张的备战,张灵武团长不但应了之前的承诺,从警卫连里拨出几十个卫兵,补齐了七连人员的缺额。

    还给七连予以饱和的弹药基数,主要是步机枪弹、迫击炮弹、手榴弹和掷弹筒榴弹等,三狗还是坚持七连每人都持有四颗手榴弹作为常备弹药。

    民国二十七年(1938)5月21日拂晓,豫东兵团司令薛粤将军指挥十多万部队,从东、西、北三面向仪封、内黄的日军第14师团发起攻击。

    其中曾是韩复渠的第3集团军(现在孙桐轩为司令)由北边的定陶向南进攻,由桂永青的27军、宋希联的71军由兰封向东进攻,李瀚魂的29军团,包括74军由民权向西进攻。

    三狗所在的74军51师一马当先,趁着破晓的那一刻天光照来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向陇海铁路线的北面内黄城,58师朝铁路南面的人和集也发起猛攻。

    三狗他们的305团属于前锋部队,精钢用于刀刃处,七连属于尖刀上的刀尖,昨晚下半夜就摸黑进入预设阵地,只待破晓的那一声冲锋号响起。

    其实鬼子早就知道中国军会围攻他们了,这大部队四周连续地调动,不可能不知道,但鬼子仗着自己实力雄厚,也不怕。

    不过鬼子再提防,也防不住这么多的部队从各处一起突击,三狗带着七连,第一次随着大部队向日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这个劲,可爽了。

    趁着天刚蒙蒙亮时候,四周的枪炮声激烈地响着,硝烟阵阵,挥之不去,七连按着既定的突击路线,冲到内黄城墙前。

    内黄算是一个陇海铁路线上的小镇吧,不过这里地理位置显要,和南面的人和集一起卡住陇海线。

    所以,之前就修筑有国防工事,加上日军到来后,也加固修筑了一些工事,利用以前的城墙,加盖了地堡和暗堡。

    三狗和秀才竹竿他们在昨晚就拿着简单的城防图,商量了半天,七连的进攻路线上,就必须要经过一面城墙和两个地堡。

    战斗打响之前,三狗就命令竹竿的三排集中爆破手,携带炸药包,潜伏在日军地堡前的保护阵地前。

    只等51师的山炮对着内黄城墙和地堡一阵狂轰后,趁着浓密的烟雾,三排的爆破手们,两个一组,四个一批,冲向烟雾中鬼子的地堡去。

    鬼子被51师山炮炸得发懵,第一次见到中国军有这么猛的炮火,正当炮火延伸后,鬼子马上要进入残破的阵地时候。

    地堡前面的保护阵地已经就被七连占领了,这么轻松地夺下地堡前保护阵地,得益于鬼子的大意。

    鬼子就算是知道中国军这几天内会发起攻击,但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攻击,也不会想到中国军有这么大的决心和信心,想要吃掉他们帝国最精锐的师团。

    所以,晚上鬼子在前沿阵地只是设置了几个岗哨,其余的人大部分进入到地堡或是城内休息。

    而中国军这一顿猛烈的炮轰,鬼子前沿阵地上的几个岗哨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炸得找不到东南西北中发白了。


………………………………

680。 近距离的攻城战

    七连一百多号人,等着炮火一延伸,马上就冲进了这个残破的阵地里,除了几具鬼子的尸体外,还有几个被震晕震懵的鬼子,轻易就解决了他们。

    而事先准备好的爆破手,没有在这个阵地上逗留,直接就越过朝鬼子的两个地堡飞扑了过去。

    鬼子的地堡也被炸得脱了层皮,外面给炸花了,但没有伤筋动骨,主体还是完好的,里面的鬼子估计被震死了一些。

    但还是有几个鬼子正在那里架起机枪,进行盲射,对着烟雾里,不同方向的点射,这个就很讨厌了。

    这种随机性,谁也拿不准,只能拼人品了,被射中了,不死则残,如此近的距离,这九二重机的子弹,超大的动能,都能把人给打飞起来。

    幸好,七连的几组爆破手,只是被打中一组,一死一伤,其余的三组也顺利地通过了这段黑暗的、窒息的、恐怖的生死之路。

    而此刻,整个七连的战斗兵们都伏在鬼子的前沿阵地里,不能给予爆破手们任何的火力支援,机枪不敢开,怕打中自己人。

    竹竿他们连迫击炮都不敢打,即使早就调好了角度,怕打到突到鬼子地堡前的爆破手们。

    大家只能把头埋在被炸弹炸开的泥土里,嗅着充满硝烟味儿的新鲜泥土味道,不敢抬头,怕被鬼子地堡里的机枪盲射给射中。

    穿得和士兵几乎一模一样的连长三狗,也趴在阵地里其中一处,正焦急地等待着,掐着时间,度秒如年。

    爆破手陈大同、栓子两人率先摸到了鬼子的地堡边上,耳边听着鬼子地堡枪眼里九二重机咯咯咯地发着老母鸡般的叫声。

    那机枪口子上发着一道道火红的亮光,看着地堡边上几乎没有什么依托物,炸药包不好放,大同和栓子两人一个对眼,栓子拿出一个手榴弹来。

    栓子窝着身子靠到地堡的枪眼边上,手榴弹拉开后,稍微等了那么的两秒后,一把塞进了鬼子的枪眼里,人马上往边上一扑。

    只听见轰的一声后,鬼子地堡的枪眼给手榴弹炸飞了一大块水泥皮下来,鬼子的九二重机也戛然而止了。

    趁热打铁,栓子在扑到地上时候,已经抽出了第二个手榴弹,现在见一击得手,马上把第二个手榴弹拉开后,扔进地堡里去。

    这次只听见一声闷闷的大响,一道火光从枪眼直喷出来,估计里面的鬼子大部分都不行了。

    但现在又没有时间进去检查,也不敢进去,太危险了,万一中了受伤鬼子的冷枪,那太不划算了。

    所以,大同还是按照既定计划,抱起了炸药包,拉开导火索后,直接塞进了这个已经被炸了几次的地堡里去。

    刚好前面两次把枪眼给炸开一些,炸药包得以顺利地塞了进去。

    两人见炸药包翻了进去后,马上没命地往前跑了几步,一个跟头深深地扎在满是铁丝网蒺藜弹片等杂物的地上去。

    没一会,只听到身后一声冲天巨响,地面也剧烈地震动起来,鬼子的地堡被炸豁开一个大口子,里面的人,肯定是一个不剩地给炸死了。

    这边的地堡刚一得手,另外一个地堡也相继炸开了,几乎与次同时,内黄不高的城墙现在也被七连的另外两组后备的爆破手给炸塌了一大段。

    这两组后备爆破手,是直接越过地堡,径直摸到了内黄的城墙底下,手忙脚乱把两包炸药包放在一起,用大石块压在墙跟底下,拉了导火索,人也是拼命逃离了现场。

    接二连三的爆炸,鬼子这个点上的防御工事,顿时间灰飞烟灭。

    三狗等得就是这一刻,马上抓起步枪,大吼一声:“跟我上!”

    七连在号兵的冲锋号下,哗啦啦地往城墙缺口上冲,三排长竹竿则带着几个迫击炮手,马上把迫击炮弹打到城墙缺口的两边和里面去,给七连提供炮火掩护。

    一轮速射后,马上停止了炮轰,估计七连也该到了跟前了,确实也是,三狗生怕竹竿射个不停,把自己人也给阻隔在城墙前。

    待迫击炮一停,两边的人就开始疯狂地抢占这个城墙的缺口,七连从外面往里冲,里面的鬼子也拼命地往这个缺口上填。

    冲到城墙缺口处时候,三狗一边开始甩手榴弹一边命令,突到缺口后,马上兵分两路,抢占两边的城墙。

    三狗的命令自然是很正确的,这个时候如果傻乎乎地往里突,不是撞在往外冲的鬼子主力部队上,就是遭到两边城墙高地上鬼子守军的身后射杀。

    现在七连作为尖刀连,应该是抢占和巩固敌人的阵地,为后面三营的八连九连做掩护,再交替冲锋,突入城内去。

    因此三狗叫大家一边扔手榴弹进缺口里,一边搭起人梯,往缺口的城墙两边爬了上去,而不是直接往缺口里冲。

    而前来救援的鬼子则正相反,他们生怕中国军冲进来,就一窝蜂地往缺口上冲,想赶在中国军突入之前把这个口子给堵住。

    这个战术作为守军,也毋庸置疑,这也是三狗在南京保卫战里得出来的经验,按照守军的心理,大都是会这样的。

    所以,三狗就避开锋芒,几乎是反其道而行,放着好好的缺口不去冲,而是费劲搭人梯往边上爬上去。

    当然,也是根据内黄城墙低矮的特点,三狗才敢剑走偏锋,不然也不敢拿高墙来赌博的。

    过高的城墙,一来爬不上去,二来就算是爬到了一半,还是会被鬼子抢先冲上城墙,被打下去的。

    目前的内黄城墙,本来就不高,也就二人来高,之前被51师的山炮给削平了一些,现在又被炸药给炸裂开,正好两个人一搭把手就可以跃上城墙去了。

    为了打这个城墙,三狗他们七连昨天夜里还在城外的小村庄里进行演练了一番,先是一排人冲到墙根底下,扶着墙面,半弓着腰。

    后面一排人接着几步向前冲过去,搭在前面人肩上上身,接着脚蹬着肩膀上墙,也就几个动作,很简单,稍微演练一番就很熟练了。

    就这样,七连前面一排人把手榴弹扔进缺口里去时候,就双手搭在墙面上。

    就在手榴弹把缺口里的鬼子炸得人仰马翻时候,这边七连第二批人,已经是搭着底下兄弟的肩膀,窜上了城墙上去了。

    接着是第二批人、第三批人,也陆续地跟了上去。


………………………………

681。 单点爆破,小组配合

    第一批窜上城墙的七连兄弟,马上抢占缺口两边的城墙高地,用手榴弹和机枪,打击正在往缺口里冲的鬼子。

    这一顿枪炮下去,鬼子被打得鬼哭狼嚎,鬼子为了抢时间,本来就没有排出什么散兵阵型,而是一窝蜂挤着往上冲。

    七连的兄弟们,自开战以来,第一次见到有这么密集的鬼子,高兴得如同看到一地的金银财宝一样,不用指挥,就纷纷把手榴弹给扔了下去。

    机枪手马上抱着机枪,对着在手榴弹爆炸中翻滚的鬼子,一通扫射,直接把一条子弹全部打光才停下来。

    而当第一批上去的兄弟正忙着射杀鬼子时候,第二批上去的兄弟,马上保护侧面,并沿着城墙,向两边延展出去,扩大防守纵深。

    见七连首开记录,八连九连也学着七连的战术,炸开另外几段城墙,抢占城墙后左右开弓,把城墙上的鬼子给打下城墙去,逐步和七连一起连成了一线。

    三营现在已经控制住了内黄东面的城墙了,而且七连的迫击炮也上了城墙,开始炮火压制远处鬼子的火力点。

    见此情况,305团张灵武团长发出突入内黄的命令,一营和二营在城墙上三营的火力支援掩护下,从各个城墙缺口,旋风般地杀进了内黄城内去。

    305团刚突入进内黄时候,背后就响起了惊天的巨响声,那是日军的重炮开始打过来了,张灵武一阵冷汗。

    这时间也是掐得真准,幸好三营早了那么几分钟把城墙给打下来了,不然,自己两个主力营都要被鬼子大炮炸死了。

    天上飘着好几个鬼子的观察气球,正在给鬼子的大炮指定位置,狗日的,要是有高射炮就好了,可以把这些明目张胆的鬼子给打下来。

    来一把高射机枪也行啊,鬼子就是欺负中国军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敢如此嚣张地飞在战场上空,优哉游哉地观察和指挥。

    为了不遭受鬼子的大炮轰击,三营也从城墙上下来,跟着一营他们一起往内黄城内突击,只要两军都挤在一起,鬼子的大炮和飞机就不敢来炸了。

    守卫内黄的鬼子是14师团第28旅团第15联队下面的一个大队,现在内黄城被305团正面突破,马上收缩兵力,退守城内的主要街道和房屋据点,以期固守待援。

    巷战三狗在青浦、南京都打过,不过那都是以防守为主,现在打内黄则是进攻,这个作战思想完全不一样了。

    但战术制定可以借鉴自己以前防守的经验,反推日军会采用怎样的防守战术,推出自己进攻的战术。

    日军的防守和三狗他们猜的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就是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防守战术,没有什么新意。

    鬼子守住内黄城内的主干线上的一连串暗堡,加上周边的碉堡和碉楼、坚固的房屋等,形成几道防守线,把中心点围起来,成为最后的据点。

    趁着一营和二营在主干线上和鬼子对着干时候,三狗带着七连,分成各排各班各小组,四五个人一个小组,每班二到三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一个或两个爆破手,两个步枪手加投手榴弹手,一个连发枪手,一个班里班长和副班长一般有驳壳枪,还有一个班用机枪手,机枪手一般有副射手或是弹药手配备。

    单点爆破,小组配合,突击前进。

    不过一排的优秀射手和三排的迫击炮射手,都留在连部,集中使用,或是作为应急预备部队。

    七连这次也是剑走偏锋,没有走阳光大道的主干道,那里留给其他攻坚部队去打,七连走的是偏门。

    其实很简单,走得是主干道边上的房屋,在房屋里破墙前进,遇见木墙简单,用枪托就可以砸破。

    遇见石头墙土墙,就用炸药来炸,这个炸药量的使用,很考究功夫,少了炸不开,多了把房子给炸塌了,压到自己人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暴露行踪了。

    所以每个小组的单点爆破手,大部分是三排的人,这些士兵平日里跟着竹竿萝卜他们混的,没事就琢磨这些东西,自然就知道什么墙体用多少炸药量了。

    因此在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