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毕竟不是在和平年代,自己的夫君,或许明天就要奔赴战场了,这一去,又是生死未卜,前景渺茫。

    一念到此,杨慕华心里就一阵发疼,不仅久久地摩挲着三狗的脸,心中是多么的不舍啊,多希望能和这个人到白头,哪怕是躲在深山老林里,过着简单贫穷的生活也行。

    可就这么点简单的愿望,也不可能实现,想想真是无奈至极和心疼至极。

    但是,比起那些连婚都没有结过的人,甚至连异性都没有接触到的人,就牺牲死在战场上的人,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

    我们如此幸运得找到了人生最爱的另一半,如此幸运得结合在一起了,此生,还要求什么?再要求,也是贪心的。

    尽管我们的时间这么短,短的都舍不得离开一分一秒,那就再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吧。

    尽管三狗醉得真的像条狗,云里雾里啥也都不知道,但他是开心喝醉的,就让他一直醉下去吧,让我们的生活一直醉下去。

    杨慕华舍不得浪费一秒的时间,眼眸生情,一直深情地看着三狗,抓住他的手,最后实在是熬不住了,就和衣在三狗的身边躺了下去。

    就这一个欠身躺下去,杨慕华一阵的感叹:

    呵啊,百年修得共枕眠,三狗,我们各自修了百年之久,才会有这么的一刻。

    此后,我的余生都是你的了。

    此后,你的余生都是我的了。

    ……

    Ps:书友们,我是平淡的平,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803。 升官,赴死

    第二天,三狗总感觉自己是不是哪儿不对劲了,觉得大家看他的眼神怪怪的,最后就抓住了大牛,以职权来逼迫他说出是什么来。

    大牛熬不住三狗的逼问,就如实相告,说出昨晚三狗抱着桌子腿不放一直在亲的糗事,三狗一头雾水,感觉自己没有做过这事啊。

    为了证明大牛没有骗三狗,旁边的萝卜把竹竿的腿当桌子腿,坐地上抱着竹竿的腿,一顿狂亲。

    好恶心啊,竹竿赶紧抽出腿,朝着萝卜嫌弃地恶心着,三狗才知道昨晚自己喝醉酒后,做出这么难堪的事情,索性就死活不认。

    死要面子,不好玩。大家看都不看三狗,一哄而散,抛下三狗一人在风中凌乱。

    ……

    没过几天,部队准备就绪,开始陆续开往江西去,对于三狗他们这些老七连来说,江西是老家,更是一种难以斩断的乡愁。

    古人讲究的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可现在,大家却是穿着战衣,不是归乡,而是赴死。不过,能死在老家的土地上,也算是一种心安吧。

    算起来,早在六月十二日,日军台湾波田支队,就已经向安庆发起猛攻,并于当天占领安庆,算是揭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

    日军兵锋所向,直指长江,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溯江而上,攻占武汉,因此,全国大量的军队纷纷开赴新战场,包括三狗他们的74军。

    74军隶属36军团,还是属于薛粤将军的第一兵团,不过第一兵团从河南第一战区里剥离出来,成为武汉卫戍司令部下面的部队,不再叫豫东兵团了。

    之后,武汉卫戍司令部又改成第九战区司令部,第九战区正式成立,将在以后的抗战岁月里,成为日军的苦主,鬼子战死在中国最多人的地方,就是在第九战区。

    为了应对此次会战,军委会将两大战区的军事力量部署在长江两岸的崇山峻岭里,江南的是新成立的第九战区。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由陈成将军担任,下辖第一、二兵团,第一兵团是薛粤将军的部队,包括了粤军中的铁军第4军,还有64军和66军。

    其他还有第8、18、25、70军,36军团的74、29军属于兵团的直属部队。第一兵团屯兵于赣北南浔路及其两侧地区,利用幕阜山一带山川湖泊众多的有利地形设阵布防。

    第二兵团是张发魁将军的部队,包括2、13、52、54、72、78、92、98军等部队,扼守九江至瑞昌线正面。

    江北地区的是第五战区,下辖第三、第四兵团。第三兵团司令是西北军著名将领孙连忠将军,台儿庄大捷主要是他的部队在打。

    第3兵团主要是桂军广西部队,由7、31、44、48、67、68、84、86等军组成,有钢7军的桂系老牌,也有东北军68军和贵州黔军86军。

    第3兵团于大别山南麓及长江北岸布防,既阻敌进攻,又可利用大别山有利地形主动出击。

    第4兵团包括30、42、20、10、26、51、55、57、59、77、87、89军等部队,既有30、59、77军这样的西北部队,也有51、55军东北部队,也有20军的四川部队,大杂烩。

    看似杂牌军的第4兵团,在台儿庄打出了中**的彪悍和威风,现在他们布防在大别山北麓,与第三兵团成掎角之势,互相策应。

    此外,在36军团74军内部,也有人员的调动,主要是凭攻论赏,三狗的上司51师153旅旅长李天侠调到36军团29军40师,升任师长。

    153旅旅长的空缺由305团团长张灵武补上,军衔由上校擢升为少将,305团团长由原来的副团长唐胜海担任,刘光羽也升任副团长,兼任着三营营长。

    这里补充一下,305团团长张灵武在南京保卫战后,部队在荆州地区修整,论功行赏,他就已经升任为153旅副旅长了,只不过是一直兼任305团团长,部下习惯叫他团长。

    三狗原来的老上级306团三营营长胡豪战死在南京城,副营长牛牯黄德忠是三狗的老乡兼大哥,现在正在宝华山做忠义救**宝华山大队长。

    同时还在宝华山的还有老李头、大薯、打铁侬等人,三狗和他们通过几次秘密的信件,知道他们现在还在打游击,日子过得有点艰苦。

    三狗原来的老上级306团团长邱伟达在南京城重伤好了后,升任151旅副旅长,这次换到了58师升任172旅旅长。

    58师原172旅旅长劳冠鹰后来则去了58师另一个旅,在174旅任旅长,算是平调了。

    ……

    水涨船高,三狗也得到了升迁,升任三营副营长,兼任七连连长,本来三狗想让秀才来做七连连长的,前段时间他代理的挺好的。

    可秀才不同意,目前七连还是需要三狗,此次前去江西,必有恶战,三狗也不放心让秀才刚接手就遇到大战,就暂时兼任了连长。

    职务上三狗感觉没有什么变动,只是要协助刘光羽在营部的一些事宜,主要工作还是在七连,不过很多人改口叫他为罗副营长,一下子有点适应不了。

    ……

    民国二十七年6月12日,在日军海军军舰猛烈炮火的掩护下,波田支队首先向安庆发起猛攻,并于当天占领安庆,从而揭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

    6月22日,波田支队与海军第十一战队由安庆溯江西进,向长江要塞马进犯。

    中国空军出动飞机连续轰炸,两岸炮台也一齐朝江中猛射,加之水中又有水雷及漂雷,日军损失惨重,进展极为缓慢,激战两天,日军始终无法打通江上通道。

    24日凌晨4点,波田支队向香口猛攻。阵地因头领参加聚会,无人指挥,群龙无首,顿时乱成一团,波田支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香口。

    24日上午8时,日军马不停蹄地集中优势兵力,向长山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遭到守军猛烈反击,死伤惨重。

    波田支队停止步兵的进攻,调集了十多艘军舰,集中火力朝长山阵地猛烈轰击,敌援兵在军舰炮火的掩护下,一次次疯狂进攻。

    26日拂晓前,波田支队迂回至藏石矶江边,利用堤坝旁浓密的芦苇作掩护,悄悄摸到马阵地前,施放了大量毒气,马守备第二总队第七中队全部中毒身亡。

    清晨,日军多艘汽艇在飞机的掩护下,冲入江面布雷区,以火力引爆水雷,大量舰艇则载着陆战队从藏石矶登陆……

    激战至中午,长山阵地已被日军切为数段,炮兵的炮弹也已打光,守军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退,马要塞陷落敌手。

    国府耗费巨资打造的马防线,仅仅三天便告失守。

    马要塞一失,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旋即就会发生,由此往西,则湖口、九江均无险可守。

    波田支队攻陷马要塞后,于6月29日以爆破队爆破马封锁线,派出大量工兵水下切割、打捞沉船,同时又派出大量汽艇引爆水雷和漂雷,将马航道重新疏通。

    注:此章内容的抗战资料,引用了陈荣华主编/《江西抗日战争史》、李永铭著《1938:武汉大会战》、文闻编《我所亲历的武汉会战》、楚云著《中日战争内幕全公开》、《万家岭大捷》等书资料。

    Ps:书友们,我是平淡的平,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804。 初战不利

    日军在占领马要塞后,华中派遣军下达了第140号作战命令:“第106师团以主力逐次溯江至香口附近登陆,集结兵力向马附近后准备攻占湖口。”

    同时,波田支队从安庆攻击彭泽后,配合106师团攻击湖口。

    湖口是鄱阳湖出入长江之口,自古有云,得湖口者得鄱阳湖,得鄱阳湖者得赣北,因此,湖口是具有重大军事价值的要镇。

    作为“江湖钥匙”的湖口,自周瑜、朱元璋、太平军、李烈钧等都曾在此激战,为的是争夺这个战略要地,占领鱼米之乡的鄱阳湖。

    马要塞失守后,中**第16军军长李蕴珩以疏于防范、作战不力受到军纪制裁,第167师师长薛蔚英因贻误战机罪,于同年8月15日在武汉枪决,该师番号从此撤销。

    中**第26师死守湖口,26师是川军,武器一般,但很拼命,和日军打得你死我活,你来我往的,日军一下子竟然无可奈何。

    最后日军不得不派出军舰和飞机,对着26师的火力点不停地狂轰滥炸,每个机枪火力都因人员伤亡换了十余次射手。

    经过数日激战,26师终因人员伤亡惨重,援军接应不上,弹药消耗几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7月4日深夜,湖口失守。

    马、彭泽、湖口相继失守之后,九江门户洞开。九江又是武汉的长江门户,一旦九江失手,日军在攻击武汉的战线上,就有一个得力的立足点。

    但九江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背靠庐山,面临长江和鄱阳湖,但在热兵器时代,则就不一样了。

    对于无海军、又无空军支援的中**队来说,江湖地障又反过来限制了自己部队的伸缩调动,面对绵延漫长的沿江湖沼,为防日军登陆,必须处处设防,兵力分散,战斗力减弱。

    除此之外,九江一带作战纵深不过十里,大部分阵地在敌人的炮火射程之内,而中**队的炮火又无法压制日军舰艇的炮火。

    日军占有军舰飞机大炮之利,本来九江面水的优势反倒成为劣势,日军的军舰可以随意调整攻击的角度,来炮轰孤城九江。

    本来军委会在设计武汉会战时候,就提出了不以一城一地为重,注重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主,逐级缠斗和退守,在大山里与日军决斗的作战方针。

    其实这个作战方针也适用于九江,但最高统帅部因有两件事,改变了原有的作战方针。

    第一件事,就是马要塞失守的轻率,让军委会发现,原来提出的方针,会让底下的部队借此以避战败退保存实力为借口。

    马要塞是精心经营了数年之多的长江要塞,真的要竭尽全力,日军没有那么轻松就拿下来的。

    本来预着马要塞拖着日军脚步多一点时间,好让第二线的部队尽早进入预定位置,结果马要塞才三天就失守了。

    军委会因此不得不开始调整方针,处理了一批责任者,目前九江正处在这个风口上,也处在日军势在必得的风口上,所以必须要死守。

    第二个事,就是张鼓峰事件,张鼓峰在中俄国界线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峰,因为国界的纠纷,苏联军队和伪满洲国以及日军擦枪失火,打了起来了。

    张鼓峰事件的发生,让中国政府觉得是一个机会,极希望日俄再次爆发大战,以减缓日军对中国的压力。

    因此,为了向苏联示好,表明中国可以和他们并肩战斗,就坚决地抵抗日军的前进,因此,九江正处在这个风口上。

    故,军委会给驻防九江的第二兵团司令张发魁下了死命令:

    九江乃武汉门户,如九江不守,则日军西可径取武汉,南可迂回南昌、长沙,形成包围武汉之势。九江必须死守,决不能让日军攻陷!

    可怜的第九战区第二兵团将士,不得不以血肉之躯拱卫暴露在日军军舰大炮之下的九江城,一时间血肉横飞,都不能阻止日军的前进。

    张发魁将军出于战事的考虑,把北伐铁军第四军放置在庐山,作为总预备队,以备不需,结果差点因为这事丢了官。

    因为第四军是张发魁的嫡系部队,也是粤系的王牌军,九江失守后,这个就成了把柄受制于人了。

    蒋校长不管出于私心要废了粤系王牌,还是出于公心,打击张发魁的假公济私保存实力上,都有了可发挥的余地,因此一纸调令,直接就把要把张发魁高高挂起,架空了他。

    好在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陈成将军站了出来,不管是出于抗战大局为好,还是出于保护部下为好,给张将军说了情。

    陈成将军说让第四军作为预备队放在庐山是他亲自下的命令,也是为了之后长久抗战的考虑。

    陈将军是蒋校长的心腹干臣得力嫡系,也从之后要粤军死拼日军接下来的进攻着想,就暂时收回了成命,张发魁将军得以全身而退,只是这兵团司令就不能再当了。

    再说,在张鼓峰事件上,日俄两者都要面对各自强劲的对手,暂时都不想提前决战,所以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进行和平解决了。

    这事,就让中国方面吃了个嗝屁,满心的希望等来了极大的失望,一脸的热劲贴在了人家苏联的冷屁股上,还白白在九江损失了不少人。

    弱国无外交,万事靠自己。弱者千方百计想依靠强者得利,而不想想人家强者根本不想损害自己的利益来帮你。

    与其低声下气地求人帮忙,还不如把自己变成强者,成功自来。天道酬勤,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

    日军想两只脚走路,第11军命令第6师团,从安庆往潜山、太湖县、宿松到黄梅,打下黄梅,和长江南面的九江成呼应之势。

    第6师团是南京大屠杀的主力部队,原来的师团长谷寿夫已经回日本了。

    日军声名狼藉的南京大屠杀之后,谷寿夫等人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震惊了世界,日本大本营本身都感觉到不耻和不安。

    为避免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谷寿夫于同年12月27日被调任本土防卫军担任任中部军司令官的闲职。

    其上级松井石根、柳川平助都于次年2月14日被编入了预备役。1939年9月12日和另外几名大屠杀主犯一起被编入预备役,此后也没有担任过什么官职。

    第6师团的主要将领都换了个遍,只是为数不多的人在留任,比如36旅团的旅团长牛岛满还在担任旅团长。

    Ps:书友们,我是平淡的平,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805。 一路败退

    现在的第6师团师团长是稻叶四郎,很想超越前任谷寿夫,建立一番功勋,但是在部队进入潜山时候,却遭到了流行疟疾的侵袭,部队减员了二千多人。

    一直到江南的九江都打下了,第6师团才算止住了疟疾的流行传染,七月下旬,先头部队今村支队到达太湖县。

    宿松黄梅这一带是大别山的南麓,属于桂军第3兵团的防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将军治疗伤兵,现由小诸葛白将军代理。

    白将军一面调集兵力进行正面的纵身防守,另外利用兵力多的优势,进行迂回侧击,以及远程攻击日军的供给线,只把日军打的难受至极。

    日军无奈,只得把另一个旅团牛岛满的36旅团也派了出来,打下宿松,两个旅团会师,一起攻打黄梅。

    日军在20多架飞机的助阵下,重炮联队的饱和打击下,一个师团的士兵全力进攻,终于拿下了黄梅,和九江并驾齐驱了。

    ……

    来势汹汹的日军,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连续打下安庆、马、彭泽、湖口、九江,马上就打到了庐山脚下。中**精心布置的一线防御阵地,已告破产。

    九江被日军占领后,南浔线周边战场局势更加紧张。三狗他们所在的第一兵团,处境,也马上变得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起来。

    南浔线是南昌到九江的铁路和公路线,一直是江西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地位也很高,打下南浔线,几乎就可以控制九江到南昌这一线的交通。

    当时,南浔线的铁路和公路虽然都已经被破坏,但地势还是比较平坦,打通后随便修修,日军的机械化马上就可以走了。

    因此,中**在南浔线上的瑞昌、德安都驻守了大量的部队,三狗他们的部队就暂时在德安,作为战区的总预备队,随时待命。

    江南的日军打下九江后,没有立刻去攻打庐山,毕竟庐山高耸入云,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等于废了自己的长处。

    但庐山有个特点,它虽然是幕阜山的余脉,但与其他的大山互不相连,却战略地位非常显著。

    庐山北俯九江对着长江相望,南边可控星子,东面是一望无垠的鄱阳湖,西南连着德安,西边就是南浔线。

    可见,只要占据着庐山,就可以北上九江渡江,南下星子威胁南昌,东压鄱阳湖西岸,西控南浔线。

    加上庐山有高山峻岭,连绵二百多公里,可伏兵百万,四处出击,雄霸整个江西北部,阻断日军前往武汉的道路。

    可庐山这么重要,日军为何又不去攻占,就是因为日军不想抛弃自己机械化的优势,和中国兵在大山里拼人数。

    所以,就想出兵先把庐山四周的中**给打走,孤立和围困庐山,最后一举拿下。

    根据这个作战方针,日军106师团自九江沿南浔线南下,攻击瑞昌,准备把南浔线打通,一直打到南昌去。

    同时,日第11军和第3舰队在8月1日交换的《为准备攻占汉口有关溯江作战及鄱阳湖作战陆海军协定备忘录》里规定:

    8月上旬11军一部占领星子,确保鄱阳湖近岸的安全后,海军在鄱阳湖水域内,协助陆军作战。

    在中**方面,此时已经撤销了张发魁第二兵团司令的职务,所属军队分拆给薛粤和吴其伟两人负责。

    不过这两个人也都是粤系将领,也是张发魁的老部下了,将部队交给他们,张发魁也放心,老蒋这边也不存在说瓜分肢解了粤系部队。

    只是这么一动,让底下的将领和部队,都觉得有种耻辱感,都发誓要打出威风,为总司令挽回面子。

    至此,第二兵团部署在九江一带欧镇第四军、李翰魂第六十四军、李决第七十军这三个军,划归给第一兵团薛粤将军指挥。

    第四、六十四军是正儿八经的广东部队,但七十军则不是,是湘军,军长李决是当年湖南头子何键膝下的乘龙快婿。

    ……

    大敌当前,薛将军的老上司张发魁遭变相撤职,防守长江南岸的重担,便落在了他的肩上。

    不过现在,薛将军所指挥调动的部队,突然增加了三个军的兵力,薛岳不由得信心大增。

    而且这三个军,都习惯于山地作战,在二线阵地重重叠叠的大山,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加上第四、六十四军都是之前的老部队,彼此间知根知底的,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

    根据日军的走向,薛将军在在南浔线上的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一线,摆下了十几个师十来万部队。

    为避免像张发魁一样不把广东部队放在第一线的口实,薛将军一口气就把第四、六十四、七十军,此外还调来李玉棠的第八军,全部放在了南浔线的最前线上。

    也期待广东的子弟,能在这次阻击日军的战斗中,打出威风,给老司令张将军打回面子。

    民国二十七年七月底八月初,战斗一开始,日军的攻势就异常凶猛凌厉。

    日军第106师团仗着强大的空中力量和炮火优势,一上来就是三板斧:大炮狂轰,飞机滥炸,最后是步坦协同冲锋。

    薛粤的第一兵团之前在河南打的那么辛苦,是因为河南地处中原,适合日军机械化作战,现在战场到了赣北山地,他手下的广东佬们,马上就发挥出当年北伐横扫北方军队的威力了。

    薛将军为一代名将,和日军在淞沪交手开始,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