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7师后扩大为71军,参与南京保卫战,在光华门、通济门一带与日军血战,后退出南京。到了武汉会战时候,王将军出任新组建的25军军长。
66军是老广部队了,也是打过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英雄部队,而且还是少数坚决执行南京突围的部队。
当时66军在军长叶兆将军带领下,迎着日军死突,虽然死伤惨重,但总比冤死在长江上和南京城内好多了。
从南京突围出来的66军,调回广东修整了大半年后,又被调到了江西北部,参与武汉会战。
可以说,这两支部队,都是和日军打过几次会战的老部队,打日军有经验且不用动员,才会被薛粤将军寄予重望,守后院。
其中25军190师是一支比较特别的部队,这个师虽然只是在1937年秋在湖南衡阳新组建的,但该师全体官兵衣袖上都绣织着“忠勇”二字,该师因而号称“忠勇”师。
190师师长梁华胜,也是个广东人,也是黄埔一期,骁勇善战屡建战功,1937年,梁将军从陆军大学毕业,是全国全军师长里少有的陆大毕业生。
190师士兵多为勇猛豪爽的两湖两广和四川仔,全师编制完整,被师长梁将军调教得有模有样,战斗力不错。
这次东西孤岭的第一线阵地,就交在了190师手里,可东孤岭虽然山势陡峭,却是光秃秃的山头,满山找不到一棵像样的树木。
高耸的悬崖和一堆堆风化的巨石,让东孤岭的防守变得十分的艰难。190师不得不把兵源藏在山的反斜面上,同时在正面山体上做了很多稻草人迷惑敌人。
8月22日,日军101师团向东孤岭发起猛攻,飞机大炮向东孤岭倾泻了上万颗炮弹,一时间,东孤岭光秃秃的山头被炸成了一个乱石穿空的采石场。
狂轰滥炸之后,日军铺天盖地冲向东孤岭,190师的人从棱线后反斜面百米处的隐蔽阵地也扑上来,占领主阵地,居高临下射杀日军。
106师团伊藤旅团的101联队猝不及防,被割韭菜般地一片片倒下,双方激战多天,日军黔驴技穷,不是飞机就是大炮轰炸,再而步兵冲锋,却还是打不下来。
最后打得连101联队的联队长饭冢国五郎都被打死了,整个联队都被打残了,还是不能打下东孤岭。
101师团长伊东气急败坏,命令施放毒气弹,整个东孤岭的山头上毒雾弥漫,久久不散,守军大量中毒,最后不得不撤出东孤岭。
但101师团好景不长,师团长伊东政喜在西孤岭吴村司令部,突然被29军79师的迫击炮弹片击中头部,炸成重伤。
由于战事胶着,后面11军司令部又催得急,伊东政喜自己也急火攻心,把师团部向前移动到西孤岭去,离中**很近了。
也不知道79师的迫击炮手发哪门子神经,会朝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开上一炮,结果这一炮就差点结果了101师团长的命。
现在的101师团及损兵折将又群龙无首,被打趴在东孤岭,再也无力发起新的进攻。东孤岭的战事陷于僵局,双方形成对峙状态。
冈村宁次想在德安身后断薛粤的后路,这次又破产了,又一次陷入困境。不过此处不成,就找另处,毕竟日军战力占这绝对的优势,在战场上是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
日军的第九师团也赶了过来,让冈村宁次又有了主宰战场的筹码了。
第九师团,是日本老牌的常设师团,拥有两个步兵旅团和四个特种兵联队,总兵力23000余人,是日军最为善战的师团之一。
该师团自去年淞沪会战时候从上海登陆以来,参加了淞沪大战、攻陷南京、围攻徐州等战役,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之一。
日军第九师团刚刚抵达瑞昌,冈村宁次就令吉住良辅的第九师团马上从瑞昌火速南下,占领岷山。
此岷山非彼岷山,不是高原大山,而是一个小镇边上的高山,属于庐山西面的一个地方,在这个时候,岷山属于第一兵团的后方。
按常规,纵深大后方防守应该是相对薄弱的,若是占领了岷山,薛岳第一兵团的整个防御体系将会动摇。
Ps:书友们,我是平淡的平,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813。 岷山被突,后院起火
第一兵团背后确实是很薄弱,防守岷山的是72军,川军杂牌部队,不管是装备还是人员,都是末流的部队。
尽管士兵的牺牲精神很强烈,但单凭血肉之躯,还是顶不住日军的飞机大炮坦克的钢铁风暴般摧毁性打击。
8月27日,仅仅是一天之内,川军72军的防线就全线告急了,被日军第九师团的丸山旅团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连防守都成问题了,不断地后退。
岷山突然失守,战局陡转紧张,第一兵团的防御体系面临解体的危险,如不赶紧把这个窟窿补上,大家的后路真的都要被抄到了,最后都得要上庐山吃土了。
万般危急中,薛粤只能动用王牌机动部队74军了,本来这支部队一直按着,要留到最后关键时候放出来的,之前在金官桥,只是让他们派出一个团打打秋风而已。
其实74军在薛粤眼里,就是关门打狗用的,先用其他的部队把日军某一个师团或旅团的大狗给赶进埋伏圈,再关上门,放出74军来最后一下,歼灭日军被围住的部队。
可现在第一兵团被日军四处攻击,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了,把74军先调出来救急,先保住不被吃掉才是最要紧的。
不过不管是第一兵团还是74军,在这次预测和侦察上,都吃了一个亏,满以为川军战斗力低下,满打满估算,日军估计也就是个步兵联队加上大炮坦克的配备。
既然是步兵联队,那74军就按照兵团部的命令,先派出一个旅或是团上去顶一下,当时三狗他们的部队正回到德安城外围,忙着构建防御阵地。
所以,俞军长吩咐51师派出一个团,到岷山的洪家山、天师凹、德瑞公路至毛草坡一线,对通往瑞昌小道,抢占阵地,阻击日军的兵锋。
王师长就指派离得最近的151旅302团,快速前进占领阵地,谁知道302团刚一上去,就遭遇到了丸山旅团的主力。
正常中**一个师和日军一个大队实力相当,就算是74军这样的精锐部队,一个团和日军一个大队可以掰掰手腕。
但到人家有联队时候,只能是坚守了,不敢出击了,所以,151旅鉴于估算日军一个联队,就先派出302团,先顶住,与此同时,301团和151旅部马上集结出发。
正常74军一个旅,也能顶住日军的一个联队一段时间,至少是几天的功夫,等51师或是74军后面集结完毕上来后,再收拾鬼子的联队。
但在向岷山阵地行进途中,因川军72军混乱无序的溃退,阻塞了原本已被彻底破坏的道路,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熙熙攘攘、拥挤不堪,因而导致302团行动十分缓慢。
这时间一耽误,军机就丧失了,日军丸山支队占领岷山制高点后,立即在山上构建防御工事。
302团历尽艰难,于8月30日晨7时左右,终于通过小阳铺抵达岷山脚下。
302团刚一抵达,马上就与优势日军遭遇,302团第一营率先出击,在营长胡力群身先士卒的带领下,一营如同老虎一样,向敌猛攻。
双方激战至上午11时,一营终于占领了岷山脚下之线,午饭都不吃,全营正欲继续发起攻击,不料日军的数十架飞机蝗虫般飞来,朝第一营阵地狂轰滥炸。
302团一营立足未稳,工事掩体还没来得及构筑,面对敌机的轰炸,无任何隐蔽物可资利用。
全营一下子伤亡巨大,营长胡力群也不幸牺牲,全营失去指挥重心,迫不得已,只得撤至小阳铺附近待援。
302团自己都没有到,他们竟然碰到的是日军整整一个旅团的主力。
上万的日军,那势头就是51师都顶不住了,估计74军也难以抗衡,需要好几个军来一起配合打,才能顶得住。
所以,302团根本支撑不住,没两下就撑不住了,这下子让王耀祖俞济世甚至是薛粤都傻眼了。
满以为川军是战斗力低下,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行,就起谎言夸大日军的人数,没想到这次川军没有说谎啊,日军真的来了很多人。
302团退下来,一下子也说不清日军有多少人,因为没有抵抗两下子就不行了,但肯定是不止一个联队。
302团以前和日军多次交过手,一个大队的压力和一个联队的压力,不是人数上叠加,而是成次方的扩大。
日军大队的火力和联队相比,简直是几倍的增大,压力完全不一样,虽然302团也曾经短时间抵挡过日军的一个联队,但从来没有今天这么狼狈过。
今天这一上手,根本防不住,不管是火力还是人数,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加上没有地形工事的准备,一上去就和日军硬拼,两下子就不行了。
302团回馈上来的军情,让薛粤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严峻的问题了,看来日军不只是个联队,那至少是有个旅团了。
第九师团是日军的甲种师团,一个旅团那确实攻击力异常的强大了,所以马上催促74军立刻集结部队,无论如何要先顶住日军从岷山向南运动,顶住日军的包抄。
俞军长接令后,火速向51师王师长下达命令,军情紧急,先不管集结了多少部队,就叫刚集结好的151旅带上所有的部队,前往岷山路上去堵截日军。
8月30日傍晚,151旅周旅长亲率301团抵达岷山前沿阵地,立即部署所部占领花果山、项家岭、饶家山、童子岭等地。
日军没有出战,估计是不愿意夜战,不过还是严阵以待,因为第九师团在安徽徐州会战时候,吃尽了中**夜战的苦。
不过151旅现在为了争取时间,尽快攻下岷山,打开一条生路,让在金官桥的第4、8、64军的广东部队撤下来。
这些部队可都是薛粤的心头肉啊,虽然薛将军没有也没有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但毕竟对于自己起家的老部队,还是充满感情的,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再说,这些部队确实战斗力很不错,这次在金官桥阵地上,把日军的106师团打得没有脾气,自己也损伤不少疲惫不堪。
现在岷山被日军第九师团丸山旅团给占领了,意味着把这些老广部队的后路给切断了。
Ps:书友们,我是平淡的平,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814。 增援岷山
如果现在日军106师团和第九师团另外一个旅团对他们发起围攻的话,那第4、8、64军则要陷入极其危险的包围圈里独自奋战了。
这么大的军团作战,一旦没有后方和弹药物资的支援,根本挺不下去,没几天吃喝和弹药供应,一下子就会崩溃。
大军作战,一点马虎都不能有,薛粤将军现在如同热窝上的蚂蚁上一样,时刻惦记着这三个军的部队,能不能安全地撤下来。
能不能安全撤下来,就要看74军能不能打下岷山,撕开这个救命的口子了,所以,军情紧急,十万火急。
因此51师151旅傍晚一到,稍作休整,马上就开始向金龙埂、作云岭、蛇子埂、岷山脚下等地攻击前进。
日军第九师团的丸山旅团不想夜战,就窝在阵地里,凭借有利地形,组成密集火力,全力抵抗。
301团不惜一切代价,朝丸山支队发起了一次次猛烈冲锋,曾几次接近敌阵,但都未能成功,这一晚,敌我双方伤亡均在400人以上。
到了第二天8月31日,日军第九师团丸山支队见中**异常凶猛,就是人数火力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也敢发起不断的攻击。
丸山便召来了飞机,朝301团阵地轮番轰炸,301团临时挖的野战工事没办法坚固,经敌机连续轰炸,几乎全部被炸毁。
日机还投放燃烧弹,将附近山上可供隐蔽的茅草树木全部烧光。
狂轰滥炸之后,丸山支队又居高临下朝151旅阵地发起了三次冲锋,想将一五一旅挤出岷山阵地,但都被击退。
31日晚上,151旅又向日军发动夜袭,丸山支队晚上被中**打怕了,现在早有防备,以各种轻重武器扫射,掷弹筒、小炮一齐上阵。
151旅虽损失严重,但仍奋勇攻击,于第二天拂晓攻克附近一些阵地。这次夜袭,一五一旅伤亡官兵600多人,但对岷山的主阵地还是不能撼动。
第一兵团部薛粤将军一直在关注着岷山阵地的情况,见过去了两天,岷山还没有打下来,便非常恼火,严令74军限时两天内必须拿下岷山,否则军法伺候了。
51师把散布在德安城周围修筑工事的所有战士,都集结起来,火速支援岷山的151旅,153旅的305团三狗他们也接到了命令,即可动身。
前次305团前去金官桥搞了次夜袭,来回都是坐车,很快,但这次不同了,眼见着日军逼近,原先的南浔线被号召起来的民众,破坏得像被狗啃了似的。
为了加快速度,一部分步兵就抄近路,翻山越岭走,七连是步兵连,可把大家跑得累死了,这几十公里的山间小路,大家全副武装,得要跑上最少半天多时间。
其他的有重火力的部队,本来是准备走大路的,让骡马来拉着一些炮和弹药物资等,可刚上路,就遭到了日军飞机的轰炸和扫射。
日军不是傻子,都是精明鬼,知道中**增援的预备部队从哪出发,经过那条线路到岷山的,所以就候在这边,专门打援。
没办法,中**虽然有点飞机,但最多是偷偷出来袭击一下日军,打不过日军的战机。
再说,中国的飞机大部分是买来或是别国援助的,自己不能生产,损失一架就少一架,而日军的飞机,全都由自己生产的,源源不断,打不完。
所以,中国战机在逐渐损失后,加上高射炮防空等部队也差不多打光了,也逐渐地失去了宝贵的制空权。
战争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飞机的优势不断地被扩大,拥有制空权等于拥有了战场上的生杀大权了。
失去制空权的中**,就算是有军舰坦克大炮,也都是日机轰炸的靶子,何况中**的军舰坦克大炮少得惊人,军舰早就在江阴损失殆尽了。
至于坦克,也就几个轻型坦克连,淞沪战场上损失了一大半,到了南京几乎打没了。
后来在徐州台儿庄倒是捡到了一些日军的坦克,给赶紧拉到湖南去,重组了原来的装甲部队,后来就扬名昆仑关,这是后话。
重型大炮或是口径150及以上的大炮,中**倒是有几个炮团,甚至还有个重炮旅,但都是军委会直属的宝贝部队,轻易舍不得拿出手。
为此,老蒋还惹了不少的麻烦,比如去年徐州会战刚开始,就答应了山东部队韩复渠,可以把重炮旅借给他们使用,但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兑现。
这可把韩复渠气得够呛,借此理由耍起了流氓脾气,对日军不怎么抵抗,一路撤逃,把大好战略要地都拱手相让给日军,导致了徐州地区一度危机四伏。
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的集团军兵团甚至是战区,都极度渴望能拥有一个重炮部队,但几乎都没有可能实现。
而反观日军,随便一个大队就有九二步炮的装备,随便一个师团就有口径100及以上的野战炮联队,到了军以及方面军的单位里,已经有了野战炮旅团,装备口径150以上的重炮。
这里还不说陆军航空兵和坦克部队,单说大炮,一个师团的炮火,足以压制中国好几个军的炮了。
随便拉出一个野战炮旅团,可以横扫全中国,无人可挡,而中**藏着掖着的军委会直属的炮旅,都不敢露脸,生怕被日军飞机逮住,全被炸光了。
所以,中日军队的对比,不是简单的人数对比,在飞机大炮面前,人再多,也只是个数量,只是个冰冷的阵亡数字而已。
……
在日机疯狂的轰炸扫射下,51师的几门步炮山炮不得不分拆开,放在骡马上背着走,还要选择在黑夜里走,白天要么爬山要么隐蔽休息。
背着那么重的炮架炮膛,也不敢让骡马爬山,也很难爬山,很容易摔死骡马甚至连累到人员和火炮。
所以,51师虽然以最快的速度集结了在德安的部队,但在路上耽误了好多时间,只能先催促着轻装步兵部队钻到南浔线两边的大山里,走山路赶时间去岷山。
三狗他们的七连随着305团三营一起出发,每个战士身上背着最少一个基数的子弹,还有三天的干粮炒米,单单这些就已经是二十多斤重了,还有步枪机枪等。
Ps:书友们,我是平淡的平,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
815。 杀到岷山脚下去
七连这次的轻装急行军,被褥就不带了,反正是酷暑,江西这地方,夏天就是热,热得要命。
而且晚上蚊子又特别多,大家在野外睡觉只能是把衣服口子都扎起来,脸上盖着绷带纱布。
尽管如此,还不少人中招被蚊子咬到,如果在平日里,被蚊子咬到一些无所谓,但现在的赣北,如果被蚊子咬到后,确实非常的危险。
因为现在正流行疟疾,蚊子是主要的传播者,大量的疟蚊带着疟原虫,一旦被叮咬,很快就会染发疟疾。
换着现代,疟疾只是个小病,几针青霉素或是青蒿素下去,估计就好了,但在那个时代了,什么青霉素青蒿素都还没有发明出来。
青霉素要到1943年才开始量产,中国到了1944年才出现,而且还是属于很金贵很稀少的药物,一般人根本没有机会用到,至于青蒿素则更是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在赣北地区的疟疾爆发时候,连日军都无可奈何,不断地非战斗减员,中**的卫生条件更差,就不用说了。
很多人得了疟疾后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严重的拉肚子拉脱水、或是发高烧等等而死。
七连在来庐山之前就被告知了,和尚在武汉采购了大量的中成药,以及在黑市上买了些西药,主要是奎宁,俗称金鸡纳霜,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算是有所准备。
但如果被感染了疟疾,目前的药物还是不能很有效的抑制,只能最好是从源头上防治,也就是尽量不能让蚊子给咬上了。
大家尽管是大热天,都不敢穿短袖短裤,都是长衣长袖的,里面还不断地抹上万金油,晚上睡觉时,拿艾叶烧起烟来熏赶蚊子。
即便如此,七连还是有人中招,但相对别的连队来说,非战斗减员的人数少了很多,也因此,七连又成为了全团的主力连。
这次前往岷山的急行军里,七连冲在最前面,救兵如救火,一刻都不能等,全连人的衣服跑得汗透湿了,接着又被毒辣的太阳晒干了,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好在这些四川来的新兵,都是大山里的孩子,从小特能吃苦和翻山越岭,这点苦还是能承受得住的。
终于在31日晚,七连作为305团的先头连,率先到了岷山南面脚下的杨坪山,敌军刚和151的301团恶战了一天,现在战场上正枪声远去,硝烟吹薄。
301团的二营,与守备这一片的鬼子一个大队双方打得筋疲力尽,趁着夜黑,都退了下来。
三狗赶到后,301团的将士们,连话都没有力气说了,很多人连饭都不吃,倒头栽地上就睡,呼噜打得山响。
倒是医护兵和军医在忙得不可开交,临时的战地医院,到处都是伤兵,大部分也就是先止血放在一边,重伤员止血后往后方抬,然后才来一个个给伤员们清理伤口。
很多重伤员抬到半路就坚持不住死了,担架队就抄下死者的名字牌,遗体就地掩埋,回去接着抬。
恍惚间,三狗以为看到了杨慕华在忙碌着,但这里是301团151旅的临时野战医院,不是51师的,杨慕华不会在这里。
301团累,可三狗他们七连也不轻松,全副武装急行军了几十里路赶过来,差不多整整走了一天的路,大家也是累成狗一样,个个趴地上爬不起来。
三狗安排了几个警戒,叫大家赶紧休息,喝水吃点东西,等三营和团部到来后,再做定夺。
像这样大兵团的作战,得要听从上面的指挥,不能像以前单独作战自由惯了。
三狗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带着秀才竹竿狗腿几个排长,跟着301团的一个作战参谋,察看地形去。
等到晚上九点多钟时候,305团基本上全部过来了,集中在外围的鹅公包、杨坪山、岷山大屋等一线阵地的前沿位置。
唐团长立刻召集全团的营连两级军官开会,根据三狗和301团作战参谋的汇报,定下一个晚上立刻夜袭的作战方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