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了。
杨慕华见此情况,就知道不可能强留着三狗了,于是就和三狗约定了个时间,比如每隔三五天,就要回野战医院报到,进行脑部伤口的复查。
只要现在院方能放三狗走,啥条件三狗都满口答应了,带着老七连剩下的十几个兄弟,又是一阵风地窜了出去,生怕医院改口又要把他给留下来。
杨慕华看着自己男人渐远而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作为同是军人,她为他而骄傲自豪。
有时候她被三狗那种激昂的杀敌情绪深深感染着,恨不得也要冲上战场,和丈夫并肩作战,一起杀敌报国,何等的豪爽快活。
但这个是不可能的,首先野战医院极度缺乏她这种能动手术的医官,而且还是女医官,具有细腻耐心等男医官不具备的优点。
所以,院方就不可能放她走,何况是上战场,简直是开玩笑。其次,三狗他坚决不同意,作为男人,是不可容忍受自己保护的女人上战场的。
让女人来保护男人,简直是要了三狗的命,不管是从身体、技能、道义等来讲,都是不允许的,何况是自己心爱的女人。
不过为了让杨慕华不在三狗身边时候能保护自己,三狗给了她一把小阻击枪,勃朗宁经典的1906袖珍阻击枪。
这种枪很只有12厘米长的样子,还没有三狗一个巴掌大,全枪重也就是7两样子,一斤都不到。
子弹很口径只有635的,n可压6发子弹,射程30米,枪管只有五六厘米长,所以后座力很很适合女生使用。
这种枪虽然小巧,但也不常见,因为很多达官贵人喜欢携带该枪,部队的高官也是,所以流入民间的就很少。
这把枪是狗腿给三狗的,狗腿在战场上捡获后,发现这种枪一点卵用都没有,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简直就是个花瓶摆设。
对于战场上的战士来说,这个勃朗宁1906,确实是不如一把普通的驳壳枪,但对于很少上战场的高官来说,确实把很方便携带的护身武器。
因此,狗腿开始本来是想扔掉的,但后来转念一想,有次听到三狗说起这种小阻击枪,大官们很喜欢,就连枪套一起收了起来,交给三狗。
万一哪天需要“贿赂”哪个高官的,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但三狗见到这把枪后,第一个念头不是想着要“贿赂”谁,而是给杨慕华用,狗腿一听,也是一拍大腿,对了,给弟媳用,那是最好的了。
杨慕华之前在南京军医学校,就去三狗的中央军校集训过,也打过枪,bn都打过,何况这种小阻击枪,只是她觉得不需要这个东西。
她们野战医院不但有专门的警卫部队,还有一些男医官也配了阻击枪,平时可以保护到她们女医生护士们。
之前没有这种小阻击枪时候,三狗还给了杨慕华一个一二斤重的sn,这种铁疙瘩,没有专门的sn袋和皮带,放在身上很麻烦。
就算是有专门的sn袋,一个女医生挂一个sn在身上,也是怪怪的,而且这东西威力实在太大了,女生的臂力不够,扔不远,很容易伤到自己。
除非是当光荣弹,因此,杨慕华把这个sn藏在自己的皮箱底下,只是部队转移的时候,放在自己身上。
现在三狗要给她一把小阻击枪,看着挺小挺精致的,如果佩戴着,肯定很扎眼,这个不太好,人家院长都没有。
于是杨慕华就把这袖珍阻击枪佩戴在衣服里面,外面有衣服挡住,影响好一点。
把sn或是阻击枪,给到杨慕华,也就是三狗心理上的一种暗示自己,好像觉得这样,杨慕华就很安全,或许吧,真的就安全了。
实际上,一旦野战医院遭到了日军的袭击,这点武器n,根本不足以抵抗,自保都很难。
杨慕华也没有想过要靠这种武器来自保,只是想着,如果日军过来,就看能不能杀上一个鬼子,实在不行,就靠这个来自裁了,宁愿s,也不能受侮辱。
看着三狗远去的背影,杨慕华思绪万千,作为军人,她为他而骄傲自豪作为一个女人,也为她的男人而骄傲无比。
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却时刻为着自己的丈夫而担心,这一次次的相送,都是把心爱的丈夫送到那凶险无比的战场上去,其实和送他去死没有什么区别。
何况这个丈夫还是自己的病人,时刻都有可能爆发重病死去的病人,一念到此,杨慕华心里都打着战栗,到底是什么,会让自己如此的狠心。
可每次都看到丈夫那回部队的雀跃心情,又忍不住强留着他,或许,他就是属于军队里的男人,属于活在那,也死在那的军人。
但愿,这场战争早点结束,以前杨慕华一直期盼着中国战胜日本,早点结束战争,好和三狗一起过安稳的日子,哪怕是在农村过着平淡贫瘠的生活。
可现在,杨慕华不再坚持要中国一定战胜日本了,哪怕是和谈,甚至是战败,只要不再打仗,对于一个百姓来说,都是好事。
杨慕华一边为着自己觉悟如此低下而羞愧,也一边为自己心境变化而觉得很正常,毕竟现在和单身不同了。
和平,真的是千金不换啊。
珍贵的和平啊,珍惜贵过黄金的和平啊,也就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煎熬过的人们,才深知和平的珍贵和来之不易。11
………………………………
967。 老兄弟再聚首
三狗带着老七连十几个人、十几个种子火速往305团驻地赶了回去,刚进驻地,就碰见了曾经日思夜想的老李头、打铁侬、大薯等人。
三狗秀才狗腿竹竿萝卜等一干人,和他们一阵火热后,才慢慢坐下来,互相聊了起来。
原来,前段时间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在万家岭地区把106师团围住后,日军派出大量的援兵来救,第一兵团分兵出去阻援,兵力严重不够。
对此,第九战区对临近的第三、第五战区发出求援,希望赣北临近地区的游击队,能过去帮助第九战区,共同围歼日军106师团。
第三第五战区是有把该调令发到临近的各地游击队,但反响寥寥,这其中原因比较复杂,一是这些游击队不属于战区野战部队管辖,他们大部分是属于忠义救国军管辖。
就是第九战区也向忠救军总部告援,忠救军总部也发出通知,但大部分的游击队,没有像野战军那么服从命令,不一定会严格执行这个命令。
这个细说起来就多了,首先游击队他们不像正规军,不管从组织上、还是从给养上,都依赖于上级。
他们大部分是自给自足,对上级的依赖少了,上级自然是难以约束和凝聚了,所以军令下来,执行的力度就大打折扣。
其次,大部分的游击队组织比较松散,指挥人员素养不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游击队开始因为天高皇帝远,开始了扩大和保存自己的实力,玩起了地方土皇帝的角色。
对于他们来说,这抗战也就那么回事,日军的主力在前线和中国军主力在火拼,留在后面的,大部分是日军末流部队或是治安部队,加上汉奸部队,维持地方的治安。
这样的军事实力,按理说,可以大搞文章的,比如北方的红色根据地就建立得火热起来,但是那是红色部队干的事,不是南方这些传统游击队事情。
这些游击队刚开始确实是四出打击日军的治安部队,但每打一次,就遭到日军疯狂的报复,打着打着,那点自给自足的给养弹药,就消耗了,难以为继,打不下去了。
很多游击队打不下去,退进山林后,马上就发现了个微妙的局面,那就是相安无事,日军留在后方的部队,人数极为少量,本来前面主力都缺人。
所以日军就启用大量的汉奸部队,由少数的日军部队来控制,维持地方上的治安。
当游击队退进山林湖泊郊区去,日军和汉奸部队也进山清剿过,但问题出在汉奸部队上,这些部队是中国人,都是出工不出力的主。
本来大都是因为贪生怕死才做汉奸的,才不会替鬼子卖命,何况是中国人打中国人,这些人就磨洋工,进了游击队的地盘后,就朝天开枪,乱打乱冲一番,稍有败像就立马开溜。
这样的作战水平,也让鬼子无可奈何,也没有办法一脚踢开他们,平日里还是需要这些汉奸部队来维持基本的治安的,对付点平民,还是有用的。
因此,游击队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大部分的人就开始维持这个平衡,反正相互间都不交恶,就相安无事,各过各的,日子到开始慢慢滋润起来。
这个军队可不比百姓,日子一滋润起来,斗志就慢慢被消磨了,没了斗志,就谈不成是军队了,再多的人,也就是个溃逃的数目而已。
因此,即使是战区和忠救军总部向下传达了命令,也没有多少游击队报名前往,谁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到前线上去送命去。
不过,也不是全部游击队都是这幅鸟样的,宝华山大队就不是了,牛牯在宝华山经营多日,把势力扩充到长江北岸去了。
接到通知,牛牯本想亲自带着宝华山大队一起到赣北过来,找到74军,重新回到野战军的怀抱里,可上面忠救军总部不允许。
甚至连牛牯都不能走,牛牯没有办法,只能是派出打铁侬大薯老李头等几个原来老七连的兄弟,让他们带着一个加强连,化整为零,穿过日占区,去赣北。
一个连的人,装成老百姓,昼伏夜行,穿过日占区,并不是那么顺利的,确实是需要一些时日。
在经过了好些日子,中途甚至有人逃兵,终于在两天前到达赣北山区,却发现第一兵团围歼106师团的作战已经结束了。
打铁侬只好找到兵站,得知74军51师在官塘岭,又风尘仆仆地赶了过来,也就是今天和三狗他们几个终于见面了。
时隔一年多,像是好多年没见面一样,双方几个老兄弟情到深处,不禁满含眼泪,双方彻夜谈话,说着这一年多来双方的经历。
……
三狗他们虽然很想念牛牯,但牛牯只是写了一封信过来,谈了一些不能成行的原因,大家在老李头等人的解释下,也理解了牛牯的选择。
首先,牛牯是宝华山大队的灵魂式人物,缺他不可,不然一摊子事情无法进行,甚至压不住那些厉害的角色,宝华山大队很有可能会因为牛牯的离去而分崩离析。
这是忠救军总部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宝华山地理位置很显要,位于老首都南京的边上,可以策应大量的地下力量,也可以在长江边上操作大量的地下工作。
因此,忠救军总部点名不准牛牯离走,再说,牛牯现在已经是上校军衔了,放51师里,属于团级干部了,怎么放?
和地方差不多,部队里越往上,位置竞争越激烈,都是因为越往上位置越少造成的。
而且在部队里,像51师这样的部队,老是打大战,底下的营连排长牺牲很多,所以好安排人员。
但团长以上的,牺牲很少,即使是有牺牲,团长位置也是被师部甚至是军部给盯住的。
一般一个团长的任命,都要经过军级单位的申请,军委会的批准,才能搞定的,这里面多少都有几大派系平衡妥协的结果。
想空降下来,除非是军委会国防部这样的大牛单位,才有可能,或是地方部队里的派系人物。
而牛牯这样的草根,除了在忠救军总部有几个将军级别人物的撑腰,在野战军系列里,几乎是无人可识,就别想来参与团长的竞争了。
就是个团级干部的其他位置,估计都难以争取到,因为牛牯离开正规军太久了。
………………………………
968。 重建305团三营
就算是牛牯带着游击队过来,除了地方部队会接纳,可51师是军委会的精锐部队,不可能像地方部队那样给予很好待遇的。
再说,人家忠救军本身不放,所以这一切都没用。所以,牛牯还不如留下宝华山当山大王和忠救军总部的香饽饽,来野战部队虽然是可以回归,但在职务上很不现实。
就这样,宝华山大队只抽调出一个连,给打铁侬带过来,同时跟着来的还有老李头、大薯,其他的还有打铁侬原来的手下连福寿、朱大勇、李海龙等几个排长。
而牛牯、陈力胜、宋君宝、齐永青、魏盘安、周广萃、李庆旺、狗子、木头、臭豆、驴蛋、陈德富等,留在了宝华山。
令其美、李兰凤等还是宝华山的女子自卫队,江北的单洪培、小董、宁国云、水鬼、鸭毛灵岩山根据地,和东北军112师合作亲密。
……
经过万家岭一战,74军伤亡惨重,从刚开始参战的近二万人,死伤和失踪的就达到了近一万人,基本上死伤过半了。
团长以下的营长、连长、排长,大部分受伤,战死也很多,所以,急需补充基层军官和战斗兵。
其中305团损失更为惨重,团长唐胜海重伤,副团长兼三营营长刘光羽也是受伤,三个营长全都受伤,九个连长除了三狗和一、二连长外,全都战死和受重伤。
三营的八连、九连两个连长战死,两个连的战士也基本损失殆尽,整个三营只剩下七连十几个人。
305团急需重建,三营更是,所以,当打铁侬拉来了一个加强连的战士过来,把305团代团长老常给高兴坏了,马上通知三狗赶回来重建三营。
不过这次由于74军在万家岭继续了他们之前勇猛的作风,成为了杀敌最多的部队之一,再次引起了统帅部的注意。
74军被统帅部确定为军委会直辖的战略总预备队,还特地将第2军的老牌劲旅57师调拨给74军。
从此,“三五部队”74军正式合体,三个师分别是51、57、58师,在之后成为了著名的三五部队,也让日军足够重视的“虎部队”。
除了调拨57师,51、58师也调来大量的新兵补充进来,305团三营由三狗作为代营长重建。
三狗提请秀才作为七连长,组建老七连,一排长吴鼎立,二排长夏晨,三排长胡守清,连队见习官由新兵连跟来的一个刚毕业的少尉担任,叫王信嘉。
提请狗腿为八连长,一排长彭长华,二排长杨承祖,三排长陈彦心,连队见习官由新兵连跟来的罗斯献担任。
提请打铁侬为九连长,一排长连福寿,二排长朱大勇,三排长李海龙,连队见习官由新兵连跟来的陶威担任。其他的战士,几乎全部为宝华山带来的人。
提请竹竿为机炮连连长,一排长萝卜,二排长大薯,三排长王维栋,连队见习官由排迫击炮高手杜延庆担任。
同时成立战场医护所,所长为和尚,小河属于和尚的助手。还有营部的特务长,由老李头担任,兼任炊事班班长。
其他的如大魁、大牛、铁树、傻虎、石伢、狗蛋、宋德方、陈大同、赵良栋、曾笃诚、卫朝英、林思翰、刘鞋底等,都成为七连八连两个连里的班长。
牛崽江忠汉,继续做三狗的卫兵,不过现在升职为卫士班的班长,三狗现在有一个班的卫兵保护他了。
本来作为营长,是可以有一个卫士排的,但三狗觉得现在一来兵员比较缺,没有必要抽调那么多的人做卫士,他个人的安危还是次要的。
其次,三狗觉得现在自己还是个代营长,没有转正之前,还不算是营长,不能享受营长的待遇,要低调,要实干。
因此,安排了个卫士班,就已经可以了,虽然秀才狗腿他们不放心,但三狗把和尚和老李头等人安排在营部,算是更安全了。
按照以前惯例,副职一般是由秀才来担任的,但这次没有提请秀才为副营长,也是那句话,三狗只是个代营长,暂时没有必要安排个副营长。
但在三营内部,规则和惯例使然,还是秀才来担任这个职务,即使是没有名分,三狗也考虑着,等这次新兵修整结束后,要把这几个连长都送到师部举办的军官训练营去学习。
尽管在能力上,秀才、狗腿、竹竿、打铁侬他们当一个连长都没有问题,但他们都是属于草根战士升上来的军官,到了连长,几乎是到头了。
当时在部队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头兵升上去的军官,一般到了连长,再也很难升得上去了,想要当营长的,最少要在部队里的军官训练营学习过。
如果是中央军校毕业的,从连长到团长,只要你战功和资格到了,一般是没有问题,可以逐级升上去。
到了团长以上的,就难了,不单单是战功和资格到了就能升得了,这里面还有很多军队内部的政治派系等因素。
三狗作为305团战功赫赫的功臣和老资格的连长,所以他提请的这些人选,几乎一个没动地在团部通过了,至于旅部,不会管到这么远的,最多是连长要过一下目。
而且三营作为最能打牺牲最多的营,还有个特殊的待遇,那就是允许三狗提请组建机炮连。
之前是机炮排,三狗觉得机炮对于步兵营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要上升到机炮连的规模。
其实,在其他的步兵团,也就配备个机炮连,一个营里,最多是四个步兵连,没有一个专职的机炮连的。
但三狗他有竹竿萝卜这一干人才,只要武器弹药到位,马上成立个机炮连,完全没有问题。
加上这次305团代团长是之前的机炮连连长常德茂,机炮连出身的团长,不管现在他的位置能不能坐稳,至少是现在,他还是很认可推崇机炮部队的。
说到武器弹药,没两天的时间,就来了,就在三营几个连队训练新兵时候,来了一批全新的苏式武器,优先装备给74军。
之前有提到过,德国和日本成了盟国,不再向中国输出武器弹药,甚至连军事顾问也撤走了。
此时,苏联希望中国能拖住日本,不让日本和德国同时攻击他们,避免两边夹击的危险,苏联大力援助中国。
………………………………
969。 军歌嘹亮,伤痛难忍
苏联对援助大量苏式武器,有新式飞机,连飞行员都作为志愿者开着飞机送过来了;也有如T…26型号的轻型坦克。
武器里有高射炮、榴弹炮、山炮、反坦克炮,苏式重机枪、转盘机枪、步枪等武器,三狗他们这些人首先装备了这些苏式武器,正一边训练新兵,一边熟悉这些武器。
正常的战术,都是跟据人员和武器性能、投送距离等来改变的,三狗为了调整新的作战战术,必须要很熟悉这些新的武器性能,所以,跟着大家一起训练。
训练之余,部队所有的尉官都被集中起来去看戏剧,原来作家戏剧家田汉(军委第三厅第六处处长)以万家岭大捷为题材,以153旅旅长张灵武为原型,编了一台剧。
虽然作品很艺术化,有些地方还美化和夸大了,很多观众是看得热血沸腾,但像三狗他们这些亲历此中者,却看得黯然神伤暗自落泪。
那些长眠在万家岭、倒在张古山上的兄弟们,天已转冷,你们是否还缺衣少食?你们是否还伤痛难忍?你们是否还怨恨难平?
不过最后一首战歌还是不错的,慷慨激昂,鼓舞人心,歌名就叫《国民革命军第74军军歌》: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
他,强占我们的国土,他,残杀我们的妇女儿童!
我们知耻,我们负重,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
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里相从。
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驰援过徐海,大战过兰封!
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
踏着烈士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脏,我们愈战愈奋,愈杀愈勇。
抗战必定胜利!杀!
建国必定成功!杀!
……
武汉会战后,日军攻占了武汉,沿粤汉铁路南下,又攻占了岳阳,军委会调集重兵沿湘北新墙河部署。
十一月五日,军委会电令74军分乘火车、汽车等,紧急输送,限十二日到达长沙永安、黄花、桥头驿等地集结。
三狗他们马上将部队集结起来,拔营起寨,同时师部的野战医院也跟着一起,先是搬出大山,入夜后乘坐汽车、火车。
十二日晚上,三狗他们的305团三营全部在黄花集结,安营扎寨,等候下一步的命令,师部和野战医院也在不远处。
可没想到的是,十二日凌晨时分,离黄花不远的长沙市区,突然爆发了大火,四处起火,整个长沙市被笼罩在一团巨火之中。
未见枪炮声起,夜间日军飞机也不能飞来,难道是日军和汉奸已经混进了长沙市内了?51师在黄花马上进入了戒严状态,所有人不能脱衣睡觉,随时准备战斗。
这场大火一直烧了三四天,才逐渐自灭了,三狗他们才知道原来是自己人烧的,因为之前的九江、广州、武汉等城市完好无损地落入日军手里,很多的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