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机枪组的王维栋他们,一阵不断歇的长连射,子弹在夜间中极速穿行着,带着迷幻的曳光,不断地投射到敌人的阵型中去。

    马召凯他们这些优秀射手,则是在乱糟糟的场景下,物我皆忘,眼睛里只有准星和日军的身影,当两者稍一重叠时,右手食指则快速果断地扣下扳机。

    日军遭此重击,不得不马上趴下,暂停了第一轮的冲击,后面的日军指挥官,也付出不少的代价,才侦探出中国军的火力点所在。

    现在日军也学会了夜间迫击炮射击的技术,尽管技术没有竹竿他们这么精准,但毕竟还是能打出一些效果的。

    日军由于是快速部队驰援,没有带步兵炮,大部分是轻武器,重武器和中国军差不多,也就是重机枪和迫击炮。

    现在迫击炮马上开始试射,对着三营馒头山上的轻重机枪火力点周边,开始了轰轰的试射,没几炮后,炮弹就开始陆续落进了刚才暴露的火力位置上。

    这一招夜间迫击炮,本来就是三营他们创造出来的,既然创出来,自然就能想出破解的方法。

    三营的轻重机枪早就在日军迫击炮试射的过程中,已经转移的转移,躲避的躲避,轻机枪小组简单快捷,操起机枪就走。

    以前的重机枪有点难以转移,现在不同了,部队换了苏式装备,苏式的马克沁水机枪,带护盾和轮子的。

    三营的重机枪组们,在修建阵地和机枪巢的时候,早就想好了退路和转移的路线,甚至在阵地里安装了简易的轨道。

    看到日军的迫击炮一来,马上拉着重机枪,沿着设计好的转移路线,很快就拉走了,等到日军迫击炮试射完毕后,早就溜了个没影了。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

1075。 馒头山攻守战

    日军的迫击炮“咣、咣、咣”地响个不停,三营馒头山正面阵地上原先的机枪阵地上,火光连成一片。

    不久后,日军前锋的散兵,又开始了向前移动,在照明弹下,鬼子窝着身子,像跳蚤一样在阵地前沿的火线上跳来跳去。

    三营集中了正面阵地七连大部分的优秀射手,利用中正式步枪的稳定性,作为狙击枪的雏形,开始猎杀日军的散兵。

    像秀才、陈彦心、马召凯等神射手,带着副射手,一人几杆步枪,快速地用准星来套住稍纵即逝的目标,果断地扣下扳机,几乎是三四枪就能射中一个鬼子。

    这么高的命中率是非常恐怖的,在抗战中,即使是射术精湛且节省子弹的日军步兵,也要平均消耗上百发子弹才能命中一个中国兵。

    作为74军的精锐部队,每个战斗步兵最少有一个基数的步枪子弹,一般是一百二十发左右。

    按照秀才他们这么奇高的命中率,每人在一场中小型的战斗里,打完一个基数的子弹,可以射杀三十名鬼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数字推理,在现实里是不现实的,首先,鬼子不会这么傻,不断地把人送到秀才他们枪口下去送死。

    目前大家还碰不到旗鼓相当的大兵团作战,基本上是中国军在守、退、以多打少、游击等战斗,很难在这样的战斗中遇到大量冲锋的日军步兵。

    再说面对武器的不断升级,日军再也不会像当年旅顺打俄军一样,靠着人海战术去拼阵地了。

    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比如日军认为非常重要的阵地,非拿下不可的,目前至少是三营,还没有遇到。

    三营现在面对的敌人,一般也就是个中队级别的,很少有大队级别的,让秀才他们射杀了十几个人后,就受不了了,肯定是要采取措施的。

    就像今晚日军进攻馒头山,从兵力上来说,至少是大队级别的,但由于阵地宽度不大,兵力展不开,只能是一个中队的投入。

    因此,在秀才他们狙杀了十几二十来个鬼子散兵后,鬼子果然开始急了,他们一个中队满打满也就二百人左右,这么死,死不起啊,估计到明天天亮后,都会被射杀光了。

    鬼子中队长见刚才的迫击炮“消灭”了中国军的轻重机枪,现在这些步枪零星地冒了出来。

    按平常来说,这些零星的步枪,根本威胁不到他们的散兵攻击,但现在看来,他们确实是遇到了中国军的精锐部队了。

    这么精准的枪法,而且是群体性的,确实少见,从稀稀拉拉的枪声中,鬼子中队长听出了沉着和不屑,而他们自己人不断地倒在阵地前,更是显示出对面这支部队的可怕之处。

    日军中队长本来想叫大量的优秀射手来压制对方,但由于在夜间,对手的射手又在隐蔽的角落里,这个效果不明显。

    就算是对射能压制住中国军,估计也要大量的时间来甄别、对射、博弈、躲避等麻烦的事情。

    这样一来,时间将会过的很快,难以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所以,这个中队长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战术。

    就是轻重机枪的压制,特别是九二重机,在步兵的战场上,除了炮弹以外,是子弹中的王者了,可以统治整个轻武器的战场。

    刚才迫击炮已经“消灭”了“重庆军”的轻重机枪,日军中队长认为,现在九二重机和轻机枪根本不用惧怕对方已经不存在的马克沁重机枪了。

    于是,日军机关枪中队配属到各个步兵中队的机关枪小队,在这个中队长的命令下,开始对馒头山这些零星亮起的步枪火力点,开始了疯狂的扫射和火力压制。

    一时间,中国军前沿阵地上几乎没有人敢抬头开枪还击,趁着这个机会,前面蛰伏的鬼子散兵,又开始了快速前移。

    对于死守山头或是阵地的三营来说,这样的攻防战术已经演练过多次,对于一些老兵来说,实战都打过无数回了。

    对于营长罗志成来说,这样的战斗都快磨炼成精了,根据自身兵力和武器投射距离、搭配出的威力,加上地形的协助,能顶住多大火力和兵力的进攻,闭着眼睛都能计算出来。

    现在终于把日军的轻重机枪火力点给熬了出来了,老奸巨猾的鬼子,开始想侦探三营的火力,以为通过迫击炮干掉了侦探出来的火力点,现在终于肯把机枪亮出来了。

    罗志成等得就是这个时间,这次特地没有叫机炮连的迫击炮和日军的迫击炮对射,首先在夜间里对射,双方都看不到对方的发射点,属于盲射。

    迫击炮发射口没有亮光,夜间里分辨不出其榴弹的轨迹,无法计算发射点,如果双方的迫击炮对射,等于在打瞎拳,双方都很难打中对方,没有什么效果。

    而且还有反效果,一旦让日军知道三营有迫击炮,第一对方会发现和判定此阵地至少有营级单位的中国军。

    双方的军队现在都很了解对方的火力配置了,对于日军来说,发现有轻机枪的中国军,就可以判断,至少有一个班的人,因为班用机枪会装备到中国军精锐部队里。

    在地方一般部队里,有轻机枪的就不好说了,但一般有一个排,最差也有一个连的人了。

    如果有重机枪的中国军,一般最少有一个营,或是机炮连,那也是直属于步兵团的,在精锐部队里,最少是营级单位了。

    如果有迫击炮,可以肯定的是不止一个连了,最少是营了,甚至是团,如果出现平射炮、山炮的,则是遇到了旅级、师级单位了。

    如果是一水的驳壳枪声音,不是遇到中国军的敢死队,就是遇到了某个大官的警卫部队。

    所以,在兵力隐蔽上,罗志成现在还不想让日军过早知道他们这边有一个营的人,就算之前有重机枪,但如果暴露得不多,也会让鬼子产生错觉,中国军也就有一两挺来援助的。

    因此迫击炮就更不能过早暴露了,这个一暴露,日军的轻重机枪就不会轻易暴露出来了,不能打掉日军的机枪火力点,这个仗就不太好打。

    终于,如同熬猪油一样,把日军的轻重机枪火力点给熬了出来,而且,日军以为三营已经没有了机枪,还把他们的机枪位置前移了。

    天赐良机,不容错过。


………………………………

1076。 一鼓作气的反冲锋

    三营长罗志成一声令下,机炮连的迫击炮瞬间炮弹出膛,一连串的迫击炮榴弹在稍微校正一两发后,齐齐落进了日军轻重机枪阵地里去。

    日军机关枪小队来不及躲闪和逃走,几乎所有的轻重机枪都被炸到,大部分的机枪被炸得粉碎,很多机关枪手也被炸得四分五裂。

    趁他病,要他命。罗营长再次下达第二个命令,馒头山正面阵地一防的七连,也如猛虎出山,冲出战壕,对着日军散兵线进行反冲锋。

    日军在夜间进攻,同时也迫于馒头山正面阵地不够宽大,只能展开一个小队的散兵,现在突然遭到了一个中国步兵连的逆袭,一下子就被冲垮了。

    七连是罗志成的起家部队,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七连长秀才跟着罗志成作战多年,深得其指挥思想。

    作战灵活,冲锋迅猛。在日军机枪队哑火后,没有了火力支持,在人数上占优的七连,威力立刻显现无疑。

    近两百人的加强连,在秀才的带领下,其目标还不是一点日军的散兵,刚开始一个冲击,就斩杀了日军散兵大部了。

    现在七连只是留下不到一排人来对付日军散兵的溃兵,其余的全部作超越攻击,一鼓作气冲到了日军刚刚被炸的机关枪小队阵地面前。

    此时的日军机关枪小队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大部分人刚刚被一轮速射的迫击炮炸得,不死则伤。

    一些伤兵不是在自己处理伤口,就是在处理战友的尸体,机枪几乎被炸烂了,大量的零件散落一地,鬼子也顾不上来修理和重新组建新的机枪。

    当七连排山倒海地冲了过来,鬼子机关枪兵彻底傻眼了,还以为中国兵历来都是被动挨打的,没想到今晚的中国兵,如此彪悍,竟然敢于逆袭反冲锋。

    也没有想到前面的散兵也是如此快速地溃败,现在机关枪兵们没有一点保护,连正常的武器都没有。

    很多机枪兵还伤在地上,比大肥猪还不如,肥猪还能逃跑个几步,他们个个只能或趟或坐,引颈待宰。

    七连也不客气,刺刀见红,一通杀戮,迅速地解决了这伙鬼子兵的性命,主力也没有在这里滞留,径直朝着日军中队部冲了过去。

    此时的日军中队长已经对局面失去了控制了,同时一个中队也经过了两次重大的打击后,只剩一个步兵小队了,这个步兵小队还担任着保护中队部和迫击炮小队的任务。

    刚才七连在冲锋时候,日军中队长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带着这个小队步兵也冲过去,和中国军拼了。

    但在黑夜里,还不能确定中国兵到底有多少人,自己带着人冲上去,这些迫击炮怎么办?

    如果按照中国军来说,此时被如此迅猛的冲锋,在兵力缺少的情况下,肯定是溜之大吉了,但日军不会有如此“可耻”的念头。

    至少日军中队长不会有这个念头,在犹豫过后,还是决定留下来,不冲锋也不后退,坚守自己的阵地,和中国兵拼了。

    此举正合七连的意愿,原先还怕鬼子逃跑,或是带着迫击炮逃跑了,现在鬼子不走,七连马上就冲了过去,和鬼子一个小队厮杀了起来。

    在有所准备的前提下,日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彪悍的,面对处于疯魔状态的七连,也敢迎面而上,对着干起来。

    鬼子这点在七连长秀才看来,既佩服又嘲笑,佩服的是鬼子的精神真的可贵,面对强敌敢于出战。

    嘲笑的是,鬼子的精神又是如此的愚昧,只知道拼死,而受声名所累,不敢避开风头,灵活地作战。

    正在势头上的七连,此时毫无保留地和一个日军步兵小队冲撞在一起,双方亮出刺刀,在阵地上厮杀成一团。

    见到七连冲锋如此顺利,三营长罗志成再次放出重手,八连也在黑夜里悄然杀出,沿着七连前进的道路,一口气冲到了七连和日军厮杀的地方来。

    八连的任务不单单是帮助七连绞杀剩下的日军,而是担任着保护七连侧后和预防日军支援部队的到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抢夺日军的迫击炮。

    针对日军战败或是退走后会毁坏武器的习惯,罗营长生怕日军迫击炮部队会这么做,此时的八连来的正是时候。

    刚才日军迫击炮部队见自己人还能迎面而上抵抗冲锋过来的中国军,也就没有毁坏迫击炮,只是拖着炮和弹药箱,开始往大队部方向撤退。

    毕竟这些迫击炮射手们,没有什么格杀的武器来抵挡中国军的冲锋,就算有,也不是步兵里的战斗兵,没有必要消耗在步兵冲杀里,毕竟都是技术兵种。

    可没一会,日军的一个小队步兵,慢慢地抵挡不住七连的压迫式冲锋了,甚至是超越式的冲锋。

    七连的秀才很坏,一边组织人员缠住日军的步兵小队,一边派出小股部队,直接去干鬼子的迫击炮射手们。

    这个很让鬼子们难受,步兵们分不出身来救援迫击炮兵,这些迫击炮射手们在七连如狼似虎的步兵面前,只有逃走的份,根本组织不起抵抗的力量和意志。

    一些迫击炮兵,在逃跑之前,开始准备毁坏迫击炮了,此刻,八连突然在黑暗中出现了,他们越过刚才厮杀的场地,直奔后头来了。

    八连如一头悄无声息的狮子一样,在迅速靠近猎物后,突然张开血盆大口,对着慌张的鬼子迫击炮兵,咬了下去。

    这一口,实在是太突然了,正当准备毁坏武器或是要逃走的鬼子迫击炮兵们,思想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就遭到了灭顶的毁灭性打击了。

    八连瞬间用刺刀挑死了鬼子迫击炮兵,顺利地夺下日军四门迫击炮,同时没有大意,而是按照罗营长的命令,就地构建起临时的阵地。

    这就是罗志成的过人之处,要时刻提防日军的援军速度,此时日军的大队部,已经有一个中队的步兵,开了出来,直奔过来。

    八连长狗腿不得不佩服营长的料敌如神,不过他自己也能预料到此时日军大队的援军应该是要到达了。

    这个日军步兵中队,从集结到坐上汽车,也不过是十分钟不到的时间,此时好几辆大卡车正亮着灯,从远处飞驰而来,增援的速度惊人,以一种不可一世的气势压了过来。


………………………………

1077。 半路打援

    八连长狗腿见到日军增援部队的汽车轰隆隆地驰来,当机立断,立刻要求会打迫击炮的陈彦心,会同罗斯献几个人,一起调整炮口和射击诸元,对着日军汽车开炮。

    同时,狗腿命令杨承祖和刘鞋底等射击精英,对日军的汽车大灯进行远距离的射击,命令大魁带着一个机枪小组,快步冲向敌人援军,马上抢占前沿阵地。

    迫击炮的校正弹不断地在汽车周边爆炸开来,但很难打中,主要是夜间的移动目标实在是太难捕捉了。

    陈彦心罗斯献他们的射击手们,也是难以击中日军汽车大灯,不过在尝试了几次后,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大灯被击中了一边。

    只剩一只眼的汽车,还是能继续前进的,效果不明显,急得陈彦心他们满头大汗,要是让这么多的日军支援过来,那八连乃至三营,都要吃苦头了。

    倒是大魁的机枪架在阵地前沿,见日军汽车开到四百米距离时候,立刻对着日军的汽车扫射。

    由于在机枪射程内,大魁他们的机枪没有朝着汽车大灯开枪,而是对着大灯上面一点的驾驶室开枪。

    这连续的长连射过去,第一辆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一下子就被打烂了,里面的驾驶员也当场毙命,汽车在失去控制下,扭着头朝着路边一头栽进了水田里去。

    第二辆的汽车躲避不及,或许也是不能停下来,冒着机枪,朝大魁这边冲了过来,同时车顶上的机枪,也开始朝着大魁他们开枪。

    大魁他们一下子陷入了被压制的困境中,不得不转移阵地,转移到边上去,瞄着敌人汽车大灯和轮子来打。

    一阵扫射下去,第二辆汽车轮子被打爆了,头一歪,陷入路边的水沟里,轰鸣着进退两难。

    这次这辆汽车停在路上,把后面几辆汽车全部堵住了,后面几辆汽车不得不停了下来,这就给了陈彦心他们迫击炮的机会了。

    本来迫击炮就一路跟着汽车打过来,现在汽车一停下来,迫击炮的准头立刻就上去了,四门迫击炮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不再使用校正弹,直接上高爆弹。

    高爆弹一开始在汽车的周边爆炸开来,这一歪打,反而是正着,因为日军汽车上的鬼子,知道中国军的迫击炮一直在追着他们在打。

    所以,当汽车一停下来,军官们拼命地叫喊着催促着士兵赶紧下车,士兵们也很清楚,此时一定要快下车,不然就会被迫击炮给炸死在车上了。

    于是,鬼子如下饺子一样,纷纷从车上跳了下来,一跳下车马上就展开兵力,也就是散开,散得越开越好。

    没想到中国军的迫击炮手们技术不是很过硬,打过来的炮弹没有命中汽车,反而在汽车的周边爆炸。

    这一下子歪打正着了,只把跳下车的鬼子炸了个正着,一大片鬼子被炸翻在地上,把车上还没有下来的鬼子吓得够呛。

    但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下,这些士兵的屁股被后面的军官连连踹着,踹了下车去,下车后的鬼子,不得不赶紧趴地上,躲着迫击炮弹的爆炸。

    车上的鬼子还没有下完,汽车就中弹了,不管是子弹还是炮弹,都打了过来了,杨承祖刘鞋底等射手,见到日军汽车停下来,且又在射程之内,立刻开始了对人堆的射击。

    此时不再进行精准射击了,连同大魁的机枪,也是对着混乱不堪的鬼子群,进行疯狂的扫射。

    一次战斗中,这样的机会最多也就是一次二次而已,不可能出现更多的了,多以,大部分的战士们都明白,此时是打击敌人最佳时机。

    既然是最佳时机,就不吝惜子弹和弹药了,八连几乎所有的班用机枪、步枪,都对着这几辆汽车发起了疯狂的射击。

    而迫击炮的破坏性才是最大的,如果说步机枪的子弹,不能全部穿透汽车的阻挡,那迫击炮弹的曲射下,几乎是无死角的打击。

    几颗高爆弹在汽车周边爆炸后,立刻微调了射击诸元,炮弹准确地落进了汽车队中去,一阵速射和群发,一连串的炮弹在日军车中和人中爆炸开来。

    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吹打着鬼子和汽车,炮弹破片也是四处飞溅,几辆汽车被击中后引爆,接着燃烧起来,红了夜晚中的半边天。

    “冲锋号!”

    八连长狗腿对着身边的司号员恶狠狠地叫喊起来,凄厉的铜质喇叭声划破夜空,越过枪炮声,尖锐准确地传到每一个战士的耳朵里去。

    顿时八连立刻沸腾起来了,在连长狗腿一跃而起一马当先的身影中,一百多号健儿高呼着冲杀声,旋风地杀向混乱的敌人群中去。

    大魁、狗蛋等机枪手,抱着轻机枪,一边冲,一边朝着熊熊烈火中的鬼子开枪扫射,以图压制敌人可能反抗的火力。

    当然,迫击炮此刻也没有停下来,还是在速射群发,反正都是缴获的武器弹药,不打白不打,打完了没打完的,最后都要上交到机炮连去的。

    八连是步兵连,没有配置迫击炮,最后也留不下这些弹药,而且打的是鬼子,有这么好的机会,就是把炮弹全部打完了,也是值得的。

    在迫击炮和机枪的双重打击下,鬼子还真的难以组织起反击的力量和火力,现在个个都在为自己的性命而发愁,拼命地趴在地上,希望不要被枪炮击中。

    就在八连冲锋的战士们即将扑进敌人火堆时候,迫击炮不得不停止了发射,机枪手们也不再射击了。

    不过这不代表鬼子的好日子就来了,新的套餐接憧而来,手榴弹加刺刀,八连给鬼子送上正餐了。

    冲在最前面的战士们,纷纷把手榴弹给甩了出去,手榴弹的威力和迫击炮弹差不多,而且更准确、更多。

    迫击炮每一门炮,就是速射,每分钟一般也就在四五发之间,而手榴弹则不同,是根据人数来定的。

    此时八连前锋最少有三十多人,三十多颗手榴弹如同下雨一样,飞进已经被炸的稀巴烂的日军阵中,威力和破坏力可想而知。

    正当抬头的日军,又被一顿手榴弹给砸得趴了下去,这一趴,很多鬼子这一辈子就起不了身了,永远趴在异国他乡的冰冷土地上了。

    因为一轮手榴弹后,明晃晃的中正式刺刀已经突了过来了,那些来不及起身的鬼子,背部被刺刀刺中,一下子就被钉在了地上。


………………………………

1078。 热土何处不家乡?

    仓促起身的鬼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八连一百多把冷森的刺刀马上就挺到了鬼子的眼前,反应慢的,被刺了个对穿。

    反应快的,才有机会拿起军刺和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