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黄县长说过一次,全县人口才12万人,被他动员了3万多人来支前,挑粮食挑弹药,挖工事挖阵地。

    “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

    这是黄县长给到部队的一句话,也是上高老乡们对军队的一个承诺,人家百姓都能做成这样了,军队当兵的,还有什么话说的。 2k阅读网


………………………………

1131。 防住鬼子便衣混进来

    这个上高县的黄县长,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以前在上饶做教育局长,是个读书人,也是个硬骨头。

    刚到上高来做县长时候,不去巴结罗卓音将军,后来有士兵扰民,抢东西甚至强奸妇女,黄县长硬闯罗将军的司令部,硬是把肇事者给抓了出来杀头。

    接着这次日军来犯,上高的有钱人纷纷逃离上高,他反其道而行之,把妻儿安顿在上高城内,哪里都不去。

    他自己带着几万上高老乡,上前线给军队挖工事,现在三营机炮连的工事,就是他亲自上阵,拿着锄头,带着老乡们挖出来的。

    机炮连分出人手,帮营部的掩体也给搭好了,晚上三狗终于可以住进安全的掩体里去,不用呆在湿哒哒的战壕里被雨淋着睡觉了。

    可这晚饭还没吃,天已经黑得干不了活了,三狗正准备邀请黄县长一起到掩体里吃个饭,或是让他找个掩体晚上睡一宿,前面扼守的无头岭路口就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这个时间可出不得乱子,三狗赶紧策马过去,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从高安锦江南过来的大量难民,一下子堵住了无头岭和铜塘村的路口上。

    这个路口是高安灰埠去上高的必经之路,按道理现在是不准让人经过的,谁知道这些难民里混杂了什么人,汉奸、日军便衣队都有可能。

    万一让这些人混进来,那三营辛苦挖出的工事,估计一夜之间就会被人家给破了,说不定后方的团、师部指挥所被人端了也有可能。

    所以,处于安全考虑,部队有命令,除非有通条(通行证)加口令,才能可以通过这些关卡。

    但逃难的老乡们,哪里来这些通条和口令,所以只能堵在九连一排守住的这个关卡上,后面的人越来越多。

    天黑、下雨、又冷又饿,关键这些难民此时更为焦虑是,后头的鬼子就要来了,因此,大量的难民越来越熬不住了,开始喧闹起来。

    九连长一排长刘鞋底刚做排长不久,对这种事见得不多,刚开始是要按着军队规定来执行,但看到难民一多,也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九连长打铁侬也急着赶了过来,觉得很棘手,这事还真不好处理,不放老乡走,这后面成千上万条命,鬼子一来,都会成炮灰。

    放老乡们走,万一混进来鬼子便衣队怎么办?到时候死的不仅仅是老乡们,自己兄弟们也会葬身此地,后面的部队也会受累。

    可不能一直拦着不放啊,现在已经有老乡受不了,鼓噪起来了,再不处理,估计就要冲卡了。

    这么多的人冲卡,他们就是一个连的人也拦不住,也不敢开枪扫射,都是老乡,下不了手。

    打铁侬见三狗赶来,赶紧把这事汇报了,三狗也急了,立刻召集人员拿着大纸话筒对着老乡们说话:

    要求他们先排队,再一个个来验明身份,只要身份正确,就放行。

    这个验明身份还是个技术活,那个年代没有身份证,个人身份证明很随意,很多人经常改自己的名字和职业。

    这时候上高黄县长带着一批人赶到了,他立刻让当地的上高老乡,来用土话验明这些高安老乡的身份。

    对,土话是验明身份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上高和高安是隔壁,两边老乡的土话都差不多。

    而且黄县长很贼,叫这些上高老乡们用土话来问难民们在高安的亲戚朋友有谁谁,上高和高安交界的地名,甚至这边的炒粉价格、放什么料炒等当地特产。

    这样一来,不会说当地话不动当地风土人情的、想混过关卡的外地汉奸和鬼子,就不可能回答得上了。

    为了及时分流,关卡分成十几个口子,每个口子都有两个九连一排的战士,手持驳壳枪,子弹上膛,对着关口,要是有丝毫异动,或是有人想冲卡,就杀无赫。

    每个口子都有两个上高的老乡在盘问这些过关卡的难民,问题很随机,没有一成不变的,后面的人也别想记住前面人的话来蒙骗过关。

    三狗为了安全,特地调来机炮连一些机枪手,把轻重机枪架在关卡后面大路两边的侧翼,这要是有鬼子便衣队冲过来,也可以马上消灭掉。

    炊事班也把饭菜挑了过来,大家一边换班吃饭一边疏通人群,十几个关卡十几条长队,很快就慢慢变短了。

    这些逃难的老乡,大部分是携妻带子、挑着被褥用品的,有的甚至还牵着牛羊,走不快,但对这些人,盘问的就不是很严格,只要能说土话就行了。

    但对于那些单身的青壮,盘问就很详细很严格,让这些单身的排到专门的一排队去,过关卡时候便于细细盘问,不影响后面人的速度。

    只要是逃难的老乡,心情都很急迫,急于逃命啊,这个仗马上就打过来了,还不赶紧跑。

    他们只要过来关卡,马上就走,基本上是不会堵塞道路,所以整个关卡运行速度很快。

    三狗见事情稳定下来后,就抓了几个包子,和黄县长一边吃一边往回走,两人一聊起来,还居然是老乡,都是上饶人,也都是读书人。

    黄县长对三狗的印象还不错,这么爱民的军队,确实让本地的父母官很是感激。不过三狗邀请他睡掩体里,他还是婉拒了,要急着赶回去,一堆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三狗只能是和他就此告别,再说三狗自己也是很多事情,前方的侦探线人回来,告诉三狗,日军的前锋部队已经快到灰埠镇了。

    灰埠离这里的无头岭也就七八里路地,一个时辰的路,很快就到,好在现在排队过关卡的难民不多了。

    单身青壮也越来越少,估计混在人群里的汉奸鬼子便衣,都偷偷溜走了,混不过去,被抓到更是麻烦,还不如先退走。

    三狗叫九连长打铁侬严加看守着无头岭前哨阵地,注意鬼子可能的夜袭,一有风吹草动,就发出信号弹,死守无头岭这个制高点。

    此时夜黑风高,又是下雨,按照以前日军的作战习惯,是不会在这种天气和时间里发起进攻的。

    鬼子有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就没有必要把珍贵的精兵浪费在和中国军拼人命上,自然是会在白天用优势火力来解决问题。


………………………………

113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最近这一年来,日军慢慢适应了中国军的夜袭突袭战法,同时也学了很多过去,鬼子也开始使用夜袭突袭的打法了。

    特别是那些前锋部队,在做超越攻击时候,很喜欢使用夜袭突袭的战术来快速通过中国军的防线,去靠近指挥部,进行斩首行动。

    所以对于中国军来说,前哨阵地很重要,也有风吹草动,可以及时发现并警戒,让后面的主力部队有时间反应和兵力部署。

    这次九连的无头岭属于51师阵地的最前沿,首当其冲,类似一点点突出部,应该是最先接敌的,九连在无头岭山脚下部署了一个前哨,五六个人,负责警戒。

    可这次首先接敌的反而不是九连,是靠近锦江边的八连,狡猾的鬼子,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三营的兵力部署的,马上就知道软肋在那里了,不得不服。

    可能是日军先头的便衣,在不能通过九连无头岭关卡时候,发现九连戒备森严,就转向侦察七连和八连的防区去。

    七连和九连差不多,防守区域不算很大,又有五公岭的地形依托,相对也防守严密,只是八连,从五公岭一直到江边,几乎是无险可守。

    而且阵线又拉得长,八连的阵地只是在田野里做了一些简易的工事,对一些路和直线要点,做了一点警戒,兵力主要是集中起来,做快速反应来使用。

    当天晚上,日军的前锋部队没有来攻击三营这一线的阵地,一直等到第二天早晨,也就是三月二十日早晨,日军发动了第一次的进攻。

    日军避实就虚,直接就攻击八连的江边阵地,而且还扬长避短,一个骑兵队率先发起冲击,想用速度快的骑兵来一举冲破三营最薄弱的防线。

    ……

    当早上一丝光亮奋力从细雨蒙蒙中挣脱出来,静谧的早春晨曦就被一阵雷声给打破了,春雷从远及近,渐渐清晰而来。

    八连三排一班的班长狗蛋,刚起来撒了一大泡尿,浑身轻松了一些,不然老是觉得睡不踏实,阵阵的尿意,严重干扰了凌晨的美梦。

    最近老是在下雨,可能身上汗很难出来,就尿很多,狗蛋这么觉得,一班这些江西佬也是。

    入夜后,不是这个起床夜尿,就是那个突然猛地起床,吓得身边的人以为出什么事了,结果只是摸去阵地的粪池子拉屎拉尿。

    最近一直在下雨,八连大部分战士走住在老乡的家里,这里有几个小村,房子不多,一个村也就十几户人,但人早就跑光了。

    几个空村子,一堆空房子,八连长狗腿没有要求大家费力挖什么防空掩体,就住在老乡家里,但前哨阵地里的就不行。

    三排一班昨晚刚好分到前哨阵地里做警戒任务,这里都快到江边了,一个班的兄弟们,披着雨衣和蓑衣,在湿哒哒的阵地里睡觉,难受死了。

    昨天挖了一些阵地,但那点强度不够兄弟们精力消耗过多,所以大家都没有很快就睡着,你一句我一句聊着天,直到狗蛋斥责,才憋住不说,慢慢睡去。

    由于白天出得汗也少,夜尿的人比平时多,狗蛋憋到早晨时候才起来去尿,一班十六个人,除了两个暗哨晚上三班倒,其余十个人算是足足睡了一晚。

    狗蛋是湖南人,跟他一起参军到74军的兄弟,很多都熬不住牺牲了,七连有几个,比如铁树、石伢、傻虎几个,八连就只剩他一个了,他们几个都成了班长。

    狗蛋原来话很多的一个人,现在话越来越少,能不说话就不说,好像嘴巴只拿来吃饭抽烟的。

    话少不代表木讷,人还是挺机灵的,特别是打仗,越来越精了,话少可能是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了,毕竟身边一起来的湖南伢子们,大部分都战死了。

    现在补充进来的都是江西佬,一嘴巴的土话,听都听不懂,说过几次要讲国语,可这些土包子们,很多连学堂门都没有进过,根本不会说。

    非得逼他们说,也是鹦鹉学舌不土不洋的,更是不知道在说什么了,连他们同伴都听不懂,只能算了,慢慢学吧。

    其实狗蛋自己的国语也是半土不洋的,但好歹能与人交流起来,这帮江西土包子,说的话几乎大部分都听不懂。

    听说他们是营长老家那边的人,但营长说的国语很好,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要是以后自己有孩子的话,一定要让去读书,狗腿憧憬着,继续想着早晨的美梦。

    现在自己有钱了,经常寄回老家,前段时间家里来信,媒婆说搞定了村里美仙父亲,可以把美仙嫁给他了,催他早点回家成亲。

    美仙算是狗蛋村里长得很漂亮的姑娘,至少在狗蛋眼里是这么认为的,狗蛋以前家里穷得家徒四壁,就算是狗蛋看上了美仙,也不敢开口。

    后来进了74军,在三狗的手下当兵,福利待遇都不错,做过几次敢死队,即使受伤累累,但命大,活了下来,赚了不少卖命钱,终于敢对家里人说这事了。

    所以,当收到这封信得知确切的消息后,狗蛋欣喜若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烽火连的都不止三年了,家书更是战士们最为宝贵的礼物,特别是狗蛋这种终身大事的消息。

    狗蛋也因此这几晚都在做同一个美梦,就是拉着美仙的手,一起走在老家后山的山岭上,看着山坡下层层叠叠的房顶,还有那似有似无的炊烟,幸福死了。

    甘愿一辈子和美仙厮守在一起,直到头发花白子孙成群,然后满足地死去,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可早上这个美梦正做得起劲时候,狗蛋被一泡尿给憋醒了,懊恼不已,只得起身去尿。

    一边尿一边还想着以后和美仙一起生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去读书,要说国语,别在说别人听不懂的鸟语了。

    早春的早晨还是有一些寒意的,狗蛋尿完后更是冷得一激灵,系上腰带后,准备去洗涮一番。

    以前狗蛋根本不知道城里人早上起来要刷牙的,在老家那山沟沟里,连牙膏牙刷是什么样的,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

    后来三狗要求大家都要去买牙膏牙刷和肥皂等卫生用品,狗蛋还不愿意,花那个钱干啥,还不如存着,寄回家去盖房子更重要。


………………………………

1133。 日军骑兵来袭

    连部的卫生兵跟大家讲了要注意个人卫生,才少生病,特别是牙齿,坏了掉了,再也长不出来了,吃不好身体就差,身体差就容易生病,上战场没力打仗了。

    狗蛋还是不以为然,老家里祖祖辈辈的人都不刷牙,也没见他们老生病,寿命也不小,也有很多长寿的,满口大黄牙,或是没有牙齿,也能活到八十多岁。

    后来卫生兵说了一句话,让狗蛋决定花钱去买牙膏牙刷来刷牙,卫生兵说你们这些大老粗土老冒的,满嘴大黄牙,说话一嘴巴的臭味,人家大姑娘哪个会看上你们。

    想到老家村里的美仙,狗蛋乖乖地刷牙了,别到时候回家里去,人家姑娘闻到他一嘴巴臭味,可多没面子啊,咱多少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因此狗蛋见天色已亮,准备去洗涮时候,突然听到里身后一阵春雷响起,见鬼,春雷好像不是这种声音。

    就在狗蛋有点惊诧要转身时候,前头的暗哨大叫起来:“骑兵,鬼子骑兵来了。”

    “我去!”狗蛋立刻汗毛竖了起来,翻身就往班里睡觉的壕沟扑过去,一边冲着一边喊:“起来,快起来,鬼子骑兵来了。”

    大部分人一跃而起,马上冲向射击位置,有几个还迷迷糊糊的看着狗蛋,狗蛋气得冲过去,一人一脚过去,骂骂咧咧:

    “怎么睡得跟孵蛋母鸡一样,还迷糊了,快点,鬼子上来了。”

    等到大家全部冲向各个位置时候,前哨已经接上火了,啪啪啪,中正步枪在清晨中响的很清脆短促。

    狗蛋抓着一把波波沙冲锋枪,一边往身上塞手榴弹,一边趴在班用机枪手身边,机枪手和弹药手刚准备好,就开始泼风地向着鬼子马群扫射过去。

    鬼子骑兵来得很快,刚刚听到雷鸣一般的声音,转眼就进入四百米区域了,估计鬼子骑兵先是偷偷摸摸进入四百米区域前沿的,最好发起突然冲刺。

    加上下雨天泥地松软,马蹄声传得不远,听起来有点沉闷,也就是狗蛋前哨眼尖,看见细雨蒙蒙前面有敌人骑兵的模样,才马上叫了起来,同时步枪朝着前面进行盲射。

    班用机枪也只能跟着一起盲射,军马一旦冲起来,实在是太快了,根本没有瞄准和击发的时间,只能盲射,能打中一个算一个。

    枪声就是命令,狗蛋的八连三排一班防区枪声一响,最靠近他们的二班也动了起来。

    只是八连的防线摊得太薄了,日军的骑兵又快,二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军骑兵向三班阵地碾压过去。

    这次日军的突袭非常具有针对性,选在三营整条防线最薄弱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突袭,而且用骑兵之长来攻步兵之短,真是一打一个准。

    一班没有办法,就是再短也要打,此时不管躲还是逃,都是躲不过和逃不了,人跑得再快,都不及马快,而且转身逃走把不设防的背部露给鬼子,和自杀没有区别。

    狗蛋自进入三营以来,打过多次战斗,连他自己都记不起有多少次了,但这一次却是让他最为紧张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了。

    以前,狗蛋都是在排长连长的指挥下,背后有部队主力依托的,现在背后无靠,自己独立指挥,没有退路,简直是要了大伙的命了。

    狗蛋瞪着血红的眼睛,喊道:“兄弟们,把手里的子弹都打完掉,不要节省,给我快点打。”

    老子今天跟鬼子拼了,狗蛋心里狠狠地咒骂到,虽然是个小班长,但还是有点步兵分队战术的,面对骑兵,先是要把手里子弹全部快速打光掉,等会留着也没有用。

    因此八连三排一班所有的十六个人,不管是步枪还是机枪,都在奋力开枪。

    班用机枪手抠着扳机不放,机枪在激烈地抖动着,子弹壳天女散花般地向枪匣上空飞出去,瞬间就打掉几个弹夹了。

    弹药兵在边上一边拼命往空弹夹里压子弹,一边把压好的弹夹递给机枪手。

    其他的步枪手们飞快地扳动着枪栓,打掉一个弹夹,再次压进去一个。狗蛋手里的波波沙现在还没有开,他在等着鬼子进入二百米后,才开枪。

    冲锋枪杀伤力在二百米左右,而且波波沙和汤姆森都打得太快了,一个弹夹瞬间就打完了,所以狗蛋瞪着眼睛,在估算着鬼子骑兵越来越近的距离。

    鬼子衣服的颜色可以分辨了,说明已经进入三百米内了,班用掷弹筒小组已经开始发射掷弹筒榴弹了。

    狙击小组的优秀射手,已经打掉两个鬼子了,只剩两匹空马在溜达着不再前进,但其余的骑兵还在拼死向前。

    班用机枪这边的射击扇面里,已经有几匹马被扫中,咴咴嘶叫着在地上翻滚着,上面的骑兵也被翻落在地。

    狗蛋拼死压制着自己的狂跳的心,一直到了二百米还不开枪,鬼子身上的水壶都可以看见了,已经进入一百五十米了。

    此时,日军骑兵部队最前面的几匹马突然开始失去冲刺的姿势,歪歪斜斜地乱跑了起来,有的甚至是向前翻滚起来。

    “狗日的,还是营长神机妙算啊。”,“兄弟们,给我狠狠地打。”狗蛋一边喊道,一边终于搂响了手里的波波沙。

    原来在一百五十米后,八连根据之前三狗的建议,放置了很多藤条当成绊马索,还有挖了大量的陷马坑。

    陷马坑不是大坑,而是那种碗口大,垂直一尺多深的小洞,这种洞很隐蔽,随便看不出来,步兵踩中也很难崴到脚。

    但马脚来了就不同了,这种洞太贼了,马跑起来根本看不到,前蹄一旦踩下去,一下子就会陷下去。

    这日军的军马是东洋大马,和欧洲一些优良品种杂交出来的高头大马,足足有一米八左右高,体重大部分超过三百斤。

    加上背负的一个骑兵上百多斤,这四百多斤冲起来,加速度起来的质量,至少上千斤了,这上千斤一下子压在一个马的前脚上,岂有不断的道理。

    只听见细微的啪啪声,跑在前面的马,很多前脚都给折断了,痛苦的马匹嘶叫着在地上打滚出去,马背上的骑兵也猝然不防,也跟着摔飞了出去。


………………………………

1134。 扑向死亡的背影

    八连在这里阵地前沿不只是密密麻麻的陷马坑,还有藤条绊马索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日军骑兵部队突然闯入这个区域,人仰马翻,苦不堪言。

    更让他们雪上加霜的是,中国军子弹此时最为炽盛,机枪冲锋枪还有掷弹筒榴弹,一股脑地打过来。

    八连三排一班班长狗蛋此时也丝毫不吝惜自己波波沙的子弹,一个弹夹几十发子弹,瞬间就打完了。

    一会不到,胸口十来个弹夹全部打光了,班用机枪的枪管也打成暗红色,冒着热气,弹药手此时没有时间换枪管,就拿着湿毛巾往上盖。

    不到几分钟,一班几乎所有的子弹都打光了,日军骑兵前锋部队惨遭灭顶之灾,冲在最前面的二十多匹马全部倒在一班阵地前沿。

    有些马还没有死透,还在嘶叫着挣扎着,二十多个鬼子骑兵全部倒在血泊中,不是被马踩死就是被枪打死。

    早晨的阵地上,随风飘来的,除了呛鼻的硝烟味,就是腥甜的血腥味。

    一班十几个人趴在阵地上,经过这一次速射,看着大批的鬼子骑兵如风般奔驰过来,又如风般地死在眼前,着实让大家紧张而又侥幸。

    班用机枪的弹药手给机枪换枪管,其实也没有必要换了,因为两箱子弹全都打完了,换上枪管也没有子弹打了。

    要命的是,鬼子骑兵的大部队还在后面,马上就跟上来了,一班十几个人,此时感受到的,不是侥幸了,而是绝望了。

    因为大家子弹几乎全部消耗完了,此时鬼子骑兵部队只要一个突袭过来,就是不开枪不挥刀,他们也会被马踩死在这里。

    日军骑兵主力部队看起来至少有一个中队,刚才前锋部队的惨状早就被后面的鬼子看见了,岂有不报仇之理。

    而且日军骑兵中队里居然也有机关枪,当然是轻机枪,当他们的骑兵开始起势时候,后面的机枪响了,子弹压着一班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