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知道这个贼是谁后,失主就开始大力宣扬,见到个路人,就大声说这是某某地方的某某某,甚至把贼的名字地址写在纸上,贴在贼身上,给大家看,碰上不识字的,就讲解给人听。
有好事者,还生怕别人不知道,在旁边打着个大锣,当当当的破铜锣声音,吸引着路人前来观看。
每当这个时候,墟市上跟看大马戏似的,围上几圈人;一些家长现场就教育起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啥也不能做贼,看看这些个贼,把祖宗十八代的脸都丢光了。
这样的惩治,比报官好多了,基本上这个贼以后就在这个地头上消失了,不消失不行啊,一上街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贼。
一进店铺的,所有人都盯着他,防着他偷东西;除了背后的指指点点,有的当面直接奚落开骂的,犹如过街老鼠一样。
也有傻乎乎的傻贼,会在自己村里入室偷东西的;都是些穷人家,家里哪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富人家里倒是有点,但不管什么人家,被偷了都是很不舒服的,敝屣自珍啊。
要是被自己村里人抓到,运气不好挨一顿揍,要是平时本来就不待见有矛盾的,会把人扭送到官府去,当然这是极为少数的。
大部分的运气都还不错,因为人家不想破贼的面子,特别要是这个贼是未婚青年,这名声破了,以后连媳妇都娶不到。
有句古话:“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乡下人就是要大家都看见贼挨打。所以,不管城里还是乡下,所有人都生怕自己孩子长大了成了贼,那真的一家人都抬不起头来,走在路上,都被人戳脊骨梁。
当然,这些个是极为少数的人才会干,正常家教出来的人,宁愿讨饭活着,也不愿去做盗贼,就算被逼做,也要背井离乡隐名埋姓做。
并不是所有的风气都这么差的,也有好口碑的事情,比如村里教私塾的王老先生,就是个拾金不昧的硬直老汉子。
这个王老先生,甚至是有点古板,不但拾金不昧,而且手都不去沾,看到地上有失物,都不会去拾。
但这个王老夫子啊,又怕地上的失物被别人给捡走了,失主岂不是很难过,自己又不能去捡起来(估计生怕别人误认为是他偷拿的),就只能站在失物边上傻等失主。
这老头还特认真,看见如果失物是贵重东西,就要拿个东西遮着,等失主上来领取时候,还要人家报出里面是什么东西?数目是多少?
对上了,就是你的了,拿走;没对上,对不起,你狗日的是个冒领的货,还要扯着你没玩没了的,人都怕了他,甚至是真正的失主来领取,都有点紧张,生怕说错了,被老头拽住一顿臭骂。
这事也挺巧,别人在路上难得看见一回失物,这老头子就总是看见;有一次,老夫子看见路上有失物,就捡个荷叶遮了起来,大声喊,叫人来领;可喊了半天,就是没有人来。
可怜的老头子,在毒辣的大太阳底下,站了好久,人都快晕倒了,还坚持不走,别人看见,过意不去,就好心说:“老先生,你先歇会儿,我替你守着。”
可这迂夫子不但不领情,还怀疑人家想趁他不在,拿了失物走了,坚决不从。大伙看这样也不行啊,把村里唯一的一个教书先生给晒病了,孩子们到哪去念书?
于是给老头撑伞的撑伞,端水的端水,家在附近的,甚至都搬了个椅子过来,给老先生坐着,好一番繁忙的。
时间久了,大家就开始埋怨起这个失主,这失主难道是个大马哈吗?全村人都知道了这事,这么久了,还不知道自己丢了东西吗?难道是路过村里的外地人?
最后实在没办法,派了个人去把老族长给请了出来,老族长当着众人的面,打开失物,对着写了一个纸条子,详细的写了失物的名称、特征、数目等。
然后,老族长把条子交付于王老先生手上,当做认领凭证,最后把失物带回族里的祠堂里,保管在加了锁的大柜子里,这事才算暂时了结。
……
沉浸在回忆中的三狗,被守城家抛馒头的喧闹声打断,看着漫天的馒头雨飞下来时候,无数只手伸向天空,馒头飞溅的掉落地上。
大家都弯下腰撅着屁股在地上捡,恨不得多生一只手,有的小馒头被一脚踩进松软的泥土里,小孩子急忙抠出来,在衣服上擦擦,就直接塞嘴里吃了。
看得三狗失声而笑,好像看镜子一样,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那年福英家归屋抛馒头时候,自己也正是这么大的小屁孩,玩了命似的抢馒头,在无数大人高高的手臂森林下,只能专注于掉在地上的馒头,要求眼疾手快身子灵活。
明月是不敢上前去进入到人堆里抢的,只得远远的站着望着,因为她相信,最后她的那个三狗肯定会捧着一大捧馒头来给她的。
结果没有错,三狗两个口袋塞满了小笼包一样大的小馒头,左手边口袋里全是干净的馒头,那是留给明月的,右手边口袋是有点脏的馒头,甚至是陷入泥巴地里抠出来的,那是拿回家洗干净给弟弟妹妹一起吃的。
可现在,守城家新房,也就是以后明月的新房,远在家里的明月已经不需要他去帮忙抢馒头了,也不需要他的东西了,地上翻滚的都是他们的馒头,多得吃不完。
如果可以
我愿被这轻小的馒头砸死
如果可以
我愿被馒头砸进泥土
但愿可以
埋进泥土而无人知晓
但愿可以
让人践踏泥土一样
践踏
我的身体
践踏
我的命运
………………………………
8。 吃归屋酒
“三狗,愣在那里做什么?走,喝酒去。”
守城热情得过来搂住三狗的肩头说:
三狗回过神来,赶紧对守城不自然的一笑,就随着一起去入席。
归屋(乔迁)是要摆围席的;归屋后,得要先把新屋客厅以及所有房间灯都点亮,表示红红火火过日子,这个灯一般是亲友送的大红蜡烛。
厅堂上供着菩萨和祖宗牌位,也要先用香拜过,插三支香;灶台上供着灶神爷,插一支香就可;屋后的猪栏羊栏等,也插上一支香。
把新屋厨房的水缸用水装满,意思是美美满满;烧好一壶滚沸的开水,代表财源滚滚,前来贺喜的人,用这个新鲜滚烫的水来泡茶招待,意为发财又清洁(健康无病)。
厅堂的饭桌上正中位置放一盆有五谷和六样果大菜盘子。(五谷为稻谷、高粱、小麦、荞麦、粟;六样果为:桂圆干、荔枝干、花生、红枣、莲子、红鸡蛋),意头为:五谷丰登,发子旺孙。
归新屋这一天,不能打骂孩子,家里人都要讲吉利话,不能吵嘴。如果天还未亮想睡觉,不能躺下就睡去,要躺下15分钟左右,起来走一走再睡回去。
归屋礼仪完毕以后,就开始吃归屋酒,增加新屋的人气和阳气;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会来贺喜,有送贺礼的,有送礼金的,守城的几个族叔在门口摆下桌子,一个专门收贺礼礼金,报给另一个写下来。
一般这样的喜事大事,都会事先请熟悉流程的村里或族里前辈来帮忙,预好大概多少人会来,在村里借好大圆桌子和长短凳子、盘子筷子调羹勺子酒杯碗等物品。
木制的桌子凳子背后都有毛笔写的主人名字,瓷器的锅碗瓢勺等也都有在不显眼的地方凿上主人名字,一般是一个字,尽量不和别人家重复,以免借给别人办喜事还的时候搞混了。
除了借物件,做事的人也要事先请好,比如厨师(村人兼职的)、厨房帮手(洗菜切菜)、酒堂(类似跑堂、端菜传菜的人)、杂务(有采购、搬运、请人吃饭的)等。
根据礼品礼金的数量,会安排人在饭点前,去每家请多少个人去吃哪一顿饭,都有明确的指示。三狗和明诚算是守城的朋友来帮忙的,所以这段时间都一直在跟着石木匠师傅和小工吃饭,今天酒席自然也是要吃的。
只不过今天石木匠师傅是单独一桌的,有专人陪酒。大厅主席位(正中间一个围桌)请了村里最受尊敬的老前辈来坐,还有是至亲(如爷爷、叔伯、舅舅等),由守城他爹来陪酒。三狗明诚和守城就和村里一帮差不多岁数的后生侬(小伙子)坐在角落的一桌。
一桌一般是10…12人,有不在乎别人眼色的大人,会多带个小孩来,当然是不占座位的,站在大人旁边吃。小孩子饱的快,吃了几道菜就饱,就走开出去玩了。东家一般都当做没看见,也不会说什么。
围桌上在客人入席前,就已经摆放好凉菜瓜果花生瓜子等几碟,客人入席后会开始自助发瓜果花生瓜子,客气的东家会有纸烟派发,一般一桌一包两包的,自己自助派发。
还有酒水,一般一桌是一两瓶白酒,酒是农家自己吊出来(蒸馏酿制)的,有纯高粱、稻谷的,也有高粱稻谷混合的,都是高度纯白酒,沁香扑鼻辛辣绵厚,酒力浑厚。
有些男的会故意坐在女人家多的桌子上,到发烟时候,拆开桌子上的纸烟,假意发给桌上的女人们,女人们基本是不抽烟的,这样,一两包烟都归这个男的了。
有的女人看不顺眼,就故意接上发来的烟,说,我不抽,等会给我们家男人抽,其他的女人会意,也一起领了几根烟,这样,这个男的如意算盘就打空了。
还有喝酒,女人们肯定是喝不了太多酒的,于是这桌子的酒就归这个男的了,有的女人看的不爽,就会拿走一瓶就还给东家,说,我们这里喝酒的少,收起一瓶,不要浪费了。
当然这些现象也只是在当年很穷的年代,现在肯定少很多了;当年有的酒席,还要看桌子上有多少人,按人头数上肉,一人一大块猪肉,没有多了;很多人还舍不得吃,包好带回家呢。
守城家有钱,大家可以放开肚子吃;这酒席每人都有一套碗筷、酒杯、调羹(勺子),大家做好,能喝酒的就倒上酒;这才叫有规格的“调羹酒”,有调羹(勺子),意味着要吃有汤水的热菜好菜,有酒才叫席,无酒不成席。
接下来是流水席,一道道热菜开始上,有钱的客气的东家,都会宰猪买鱼的,所以上的都是大油大荤的硬菜,比如大块红烧肉、大碗猪脚、红烧鱼块等,穿插着几个普通菜。
主食一般是白糖糯米饭、肉汤米粉、面条等,都是用大脸盆盛出来的,做喜事最怕别人不够吃,那东家脸面会很是无光的。
一般不喝酒的妇女儿童会和喝酒的男人们分开坐,不喝酒的很多等菜上完了基本也饱的吃不下了,就打个招呼离席走了。而好酒的男人们在这个时候是一年里难得好时光,大家拼酒的拼酒,吆三的吆三(划酒令)。
守城几个叔就跟村里的好友吆得不亦乐乎,宝来(代表0,握拳表示)、一定高、两家好、三星照、四季发、五魁首、六六顺、七巧、八福寿、九快马、十全啊……
两人开局一般都要先一起喊“两家好”,接下来开始斗智斗勇了,比如嘴里喊出的是五魁首,自己的手指头伸出要少于五个,可能是二个,如果对方喊的是别的,而刚好手指也伸出三个,那么喊五魁首的人就赢了。
输的人要吃罚酒,错了的人也要吃罚酒,比如你喊四季发,手指头伸出了五个,两人相加无论如何都成不了四季发的四个手指头,就是喊错了或是伸错了手指,在旁边一圈“裁判”雪亮的目光下,自然是逃不脱的,也是要受罚的,没得话说,自己喝罚酒。
也有耍赖皮的人,死活不认,和仲裁者们闹的脸红目赤的,又不能抓住他灌酒,只得作罢,不过这样子,不但影响了大家的酒兴和东家的彩头,而且以后喝酒时,大家就不太愿意和他吆三斗酒了。
也有特别好酒的人,家里穷舍不得拿那么多的粮食来酿酒,没什么酒喝,所以逮住一次喝酒的机会,就要好好的过足瘾;吆三的时候就故意输掉很多,反正能喝上酒,输一下也无所谓了。
一些吆三的高手能控制输赢的局面,比如每次一般是一局六次的比赛,这些个高手和晚辈则来个4:2赢了,和前辈、东家的客人等,就来个2:4输了,和同辈的,经常会打成3:3平,然后在众人的吆喝下,再来一局,最后才使出真本领,可能会把人刷个6:0,得意而归。
借着酒兴,高手之间会因为棋逢对手而特别兴奋,声音喊得越来越高越急促,出手会越来越快,旁人都瞪大眼睛看着两人的手指头,听着酒令,快速心算谁会输赢或是谁出错了,出错的也要罚酒的。
小孩子则看得眼花缭乱不明所以跟不上计算,听得心惊肉跳一惊一乍的,都忘了母亲的叫唤回家睡觉。
三狗明诚守城他们这一桌都是些半大的后生,有的也学起大人们开始抽烟喝酒,大部分的是不会的,家里穷,也没有什么机会学。
看到这些个半大的后生们,不管男女老少都怕了跟他们坐一桌,为什么?因为这些后生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食量巨大无比,动作快捷无比。
跟他们在一桌抢点吃的,可费劲了,基本是每碗菜刚一上桌,只见筷子勺子上下翻飞,没两下子就菜碗见底了,一桌子摆的都剩下是空碗。
和三狗他们同桌的这些个后生们,有了三狗明诚这样的生客,还是勉强的克制和照顾了下的,没有使出全力来抢吃的。
不过由于是跟守城一起从穿开裆裤长大的,这些后生们嘴巴上就没大没小了,不停的拿守城家盖新房是因为要娶隔壁乡的小娘(姑娘)来说事取笑。
尽管守城多次警告不许拿这个事来开玩笑,但别人基本把他的话当耳边风,认为是正常的推让和害羞。
守城只得对明诚以难堪的笑容报之歉意,因为明诚毕竟是明月的哥哥,还好是在看在别人不知情和在守城家的喜事酒席上,不然会大打出手的。
村里人如果有矛盾时候,互相对骂,骂得再难听都没关系,但就是不能侮辱到对方家人,特别是母亲姐妹这样女性家人,一旦破了这个戒,那基本上就要马上开打了,而且下手特狠,会不要命的去打。
………………………………
9。 医者难
三狗一边喝酒,一边神思外飞,记得还在三狗十一二岁时候,那时候明月已经有美人坯子的样子出来了,村里差不多岁数的小鬼(男孩子)都喜欢她,这已是一个大家密不能宣的公开秘密;私底下还有几个孩子因此打过好几架。
比如和铜锁,就打过一次大架;这个铜锁,家在村头,有点傻哈哈的,有一年,这铜锁还是**岁,居然跟一个孩子打赌,输了,把一个铁钉子吞下肚子里去,然后跟没事一样就回家了。
结果他的妹妹忍不住告诉他们母亲,这家伙,把他母亲急得,抱着铜锁在村里一顿乱跑乱喊:“救命啊,谁能救救这个天收的啊……”,最后没力了,一屁股坐在村头大哭,边哭边诉:
“你这个讨债鬼啊…白养你这么多年啊…你要死就自己去死了…干嘛还这样折腾我们啊…”
还时不时得恨得打几下铜锁,开始一脸懵逼的铜锁终于醒悟过来了,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了,自己会死掉的,想想这个就吓得一脸发白全身乱抖。
这样一来,吓得他妈以为铜锁肚子里的铁钉开始戳痛铜锁了,更不得了,急得在地上抱着铜锁一顿大哭,哭得竭嘶底里惊天动地绝望透顶的。
动静这么大,自然全村人都动起来了,早有人和铜锁爸去村里请土郎中来福他爹了,这来福爹本来是不来的,因为听了这事,知道自己是爱莫能助的,太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畴了。
去看这种高危病,对于农村土郎中来说,风险是很大的,看好了,人家觉得是你份内的事情,如果看不好,甚至把人治死了,那就不得了,家里房子都会给病人家属拆掉的,如果自己不跑得快的话,可能会被人家活活打死,至少半死是免不了的。
就在前些年,来福的爷爷就吃过这样的暗亏,农村的郎中大部分都是多代单传,来福家也是这样,当年来福爹就随父亲一起学着做郎中,平时也当个帮手。
有一年隔壁村有个小孩子误食了毒杀老鼠的老鼠药,找到来福爷爷去治疗,这种病都是救人如救火,和时间在赛跑,早治有命晚了就麻烦了。
主要是这家人发现孩子出事已经晚了,来到隔壁村请郎中去,这路上时间也耽搁了,等来福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到了后,一看,心里都凉了半截,这孩子已经毒发多时,脸都开始发黑了,嘴吐白沫神志不清了,太晚了。
也不知道这家人怎么想的,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送到郎中家里来?当然,人家也怕郎中不在家,出门就诊或有事去了,也就是因为本村的郎中出门不在家,所以就派出好几路人马往周边各个村的郎中家里跑,谁先到就谁来治。
也合着来福爷爷跑得快,先一脚到了。这来了就只能马上着手治了,也没有时间去管能不能医不好,后到的几个郎中一看孩子这个状况,赶紧得都退了出来,也不吭声,赶紧回家去了。
当时来福爹也跟来福爷爷来到现场,帮着老爹一起浑身解数治疗这孩子,放毒血、洗肚子、下重药等,硬生生从阴间里把孩子拽了回来,等孩子没有了生命危险后,来福爷爷他们就回家了。
结果没想到三四天后,这家人打上门来了,拿着个草席铺在来福家门口,把那个孩子放在草席上,来闹事了。原因是那孩子命是救着了,但救的时间太晚了,毒发进脑,毒坏了脑筋,人站不起来了。
这个事情本来责任不在郎中,郎中能救回孩子一命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但作为患者家属,自家孩子残疾了,肯定很痛苦,都认为是郎中把孩子治坏了,就把孩子抱过来闹事,说:
“这孩子是你们给治成这样的,现在怎么办?就放你们家了,给你们半年时间,治好了,我们来领回去;要是治不好,就对你们不客气了”
这治病治得,成这样子了,来福爷爷唉声叹气的好几天,但没有办法啊,人家孩子是无辜的,还得伺候他吃喝拉撒睡,长期下去怎么办?人说了,半年内治不好,还要来闹事。
怎么办?再难办也得办,救死扶伤本是郎中的责任,入行拜祖师爷时就说得清清楚楚,不管什么时候,病人最大,就算病人是你的仇人,关键时候该治的还是要治。
就算治好了再打架都没问题,但就是不能袖手旁观不出手相救,这一码事归一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来福爷爷翻遍了医书古书,决定去深山老林里采几味罕见的药,看能否把这孩子的病根治。于是交代好事情,让来福爹在家坐诊,带着来福二叔去采药。
这采药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了,还没见人回来,可把来福爹急得,天天在家门口来盼,希望能早点回来治好这个孩子,早给人家送回去,家里才能正常营业。
不然这个孩子天天躺在家里,伺候他不说,还影响来看病的人,谁都不愿意自己被郎中治成躺在床上站不起来。
这左盼右盼的,终于把他们盼回来了,人是回来了,是来福二叔背着来福爷爷回来的,一进家门把老爹放下,二叔就大哭不止。
原来偏方上的药是基本寻到了,但来福爷爷因为上了岁数,采药时候滑下了山崖,人当场就给摔坏了,硬撑起来,叫儿子去采了一些伤药,自己嚼烂吞下去,才算撑着一口气,让儿子背回家。
来福爹赶紧得找药熬药,给老爹治病。来福爷爷摆了摆手,意思是不需要了,从医一辈子来,自己伤重什么份上,治得好治不好,自己肯定是最清楚的了,命数已尽,再努力也白搭。
于是,把来福爹叫到床边,指着带回来的一些草药,交代来福怎么怎么治,没几天功夫,来福爷爷就撑不住了,去世了。
这事传到隔壁村那家人去,也赶紧前来,披麻戴孝的,前来求罪奔丧了。如果没发生这事,人家老郎中也不会去采药摔死,算起来是自家逼死了人家。
来福一家人在沉痛里,见人家来赔罪认错了,也就气消了一大截,本来老郎中是自己不小心摔的,没人推没人赶,也不好把这事推到人家头上。
那家人在丧礼里也尽力的上下帮忙出力,完事后表示,老郎中都拿命来抵了,我们也不再好意思让孩子还住在你们家了,孩子我们领回去,前面的事一笔勾销了,以后有什么帮忙的,说一声,我们倾力而为。
说完,准备把孩子带着,可这当会,被来福爹给拦住了,说,让孩子再住几天,我爹采的药给孩子吃了几天了,看起来挺有效果的,再吃上一段时间,估计这孩子有可能站得起来,只是,如果万一出了什么差错,你们不能拿我说事。
人家也非常感动,说这个你放心治,出什么事都不会有啥麻烦,老郎中拿命换来的药,怎么着也要让它有个好归处。孩子治得好是他的运,治不好也是他的命,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