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车上了岸,就在下关车站里加煤、水等补充,三狗他们上了车,找到师部人事处报到,没想到,师长王耀祖要见一见他们。

    大家来到师长房间,王师长不再是以前的补充一旅的旅长了,三狗他们三个自然早就知道了,进去一个齐整的军礼,然后一个个报告师长。

    王师长还是那样的亲切和蔼的样子,叫大家坐下说话,他翻看了下副官给的资料,说:

    “我都看了你们在黄埔军校里的成绩,都很不错,我很骄傲,以后,我们都是校友了,我痴长你们几岁,算是学长了,呵呵!”

    “不敢不敢,师长见笑了。”三狗他们几个赶紧回道。

    “好,我都记住你们三人的名字了,以后多多努力,在部队里作出我们黄埔军人的表率。”

    “遵照师长教诲。”

    “这次,我们马上就要奔赴上海的前线了,你们刚一毕业,就上战场,怕不怕?”

    “报告师长,我们不怕,而且还很期待。”

    “很好,我就喜欢这样子的军人;好,你们赶紧跟人事处的同事,去你们原来的连队去报到吧。”

    “是,长官。”三狗傅连虎郝冠英他们几个转身出去,互道珍重,跟着人事处的,分头去自己原来连队去了。

    本来一个小小的军校毕业生,师长根本没有必要接见,但这个一来是黄埔军校毕业的,王师长也黄埔人,有感情。

    二来,部队扩建,到处都需要人才,把三狗他们送出去学习,回来接见一下,在以前可以算是自己的门生了,这是一种笼络人才的手段。

    王师长把吴副官叫了进来,把三狗他们几个档案给到他说:

    “你去跟这几个黄埔毕业生的上司说一下,马上就要上战场了,先不要给他们实职,按正常的规定,半年的实习官,但最好是兼一个副排长职务。”

    “既要锻炼他们的实战经验,也要发挥他们的学有所长;还有一点,要求他们的上司连排长等,要保护好他们,现在培养一个好人才,太难了。”

    “是,长官。”吴副官心领意会,去安排工作了。

    ……

    一到306团3营7连4排所在车厢,三狗看到那么多熟悉的面孔,尽管是在黑蒙蒙的车厢里,虽然几年不见,还是那么的熟悉亲切。

    三狗一个军礼还没敬上,就被离得最近的大薯一把给抱住,可能是太激动了,两人脚下一个拌蒜,都倒在过道上,轰的一声,吓得大家一大跳。

    大家有的还在睡觉,有的半眯着眼,突然在黑乎乎的夜里,发现大薯抱着一个人倒在过道上,以为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狗,是三狗,狗日的三狗,回来了。”大薯像是抱着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金疙瘩一样,死不放手,搞得三狗也站不起来。

    结果大家一听到是三狗,全都扑了过来,把地上的大薯和三狗压了个严严实实,七手八脚的摸啊,七嘴八舌的叫啊:

    “三狗来了,在哪?”

    “让开,让开一下,我看不见。”

    “你起开,让我看看,别挡着。”

    “变什么样了?看不见啊,让我摸摸。”

    “别摸了,我是大薯,你这手,都摸到哪里去了?”

    “大薯,你赶紧起来,别挡住大家。”

    “我去,你都压着,我怎么起得来?”

    牛牯把大家一个一个拉开,三狗才得重见天日,大家有突地围了上来,七手八脚抓住三狗,七嘴八舌的问这问那的。

    “得得,让三狗坐下来说话。”老李头喊着大家。

    大家把三狗围成一圈,不停得问话,三狗也不停的回话,看着这个,看看那个,满心欢喜,这心情,像是从另一个家,回到了原来的家一样。

    夜已深了,火车还在原野上的沪宁线上飞奔着;大家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压着兴奋,和三狗窃窃私语着。

    不过大家坐了好几天这火车,大部分时间是昼伏夜行,白天火车不开,隐蔽起来,晚上开,为的是躲日军的飞机。

    有时候晚上也是,现在火车在半路上又突然停住了,接到前头的信号,日军的飞机又来了,每个车厢的值星官提醒大家全部灭掉所有能发亮的东西。

    不一会,天上传来飞机的嗡嗡声,几架飞机盘旋了几圈,终因夜黑看不见地面目标,才悻悻的离开了。

    三狗觉得很奇怪,这黑夜里开飞机很危险的,日机就不怕碰到什么撞了吗?大家都说,这鬼子飞机飞得高高的,火车上的高射机枪,都打不着。

    大家说:“难道就不怕中国飞机拦截吗?”

    三狗猜着回答:“估计主要是中国战机太少了,又集中在前线,这后方一点的,空军力量更是薄弱了,前几天首都都给人炸了,我们的学校也给鬼子炸了好几个大坑。”

    “哪又是怎么知道我们这辆火车是军列的?”三狗有点迷惑。

    “估计是哪个汉奸间谍,把我们的消息给透露出去了。”牛牯也是猜着说。

    “汉奸,我最他。妈。的狠汉奸,好好的人不做,去做狗。”大薯狠狠的说。

    “是啊,别让我碰见了,不然老子一枪就干掉他。”狗腿拍了拍手里的步枪。

    “你以为那些个汉奸,还在自己脸上写着汉奸两个字啊?还不是偷偷摸摸地做的。”竹竿插进来说。

    “是啊,我们中国人,做不出厉害的飞机大炮,就算了,还跑去做汉奸,真的是不应该。”

    “所以啊,我们得要狠狠的打鬼子,把鬼子赶出中国,那些汉奸就站不住脚了,有个话怎么说的?秀才,你来说说,你上次也这么说过的,我忘了。”打铁侬话兴正浓。

    ……


………………………………

169。 有个和尚参军

    “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秀才笑了笑说。

    “对,对,秀才就是秀才,有学问。”

    “我算个什么啊,现在是三狗厉害了,学问可多了。”

    “秀才,别这么说,我们兄弟间不比学问,再说,谁都有自己的本事。”三狗拍了拍秀才的肩膀说。

    三狗知道,秀才还在为不能深造的事情在心存芥蒂,不过秀才的自学能力很不错,在军士训练班里,除了该学的知识外。

    秀才还自己不停的找书看,学了很多,后来听老李头说,目前三个班长中,其实做的最专业的是他。

    老李头等大家说的差不多时候,带着三狗见了排里其他的老乡,都是江西广丰人,所以说话都是用方言,交流起来没有障碍。

    这一个排三个班,近四十来人,除了原来的挑夫队十来人外,其余二十多个,都是大家各自村里的亲友、熟人,甚至是一说起来,有的还连着远亲什么的。

    大家都听说过三狗,和三狗打着招呼,今天第一次见面,三狗努力地去记每个人的模样和姓名,虽然有点不熟悉,但应该在以后的日子久了,都能记得了。

    不过影响最深刻的是,离三狗老家最近的一个人,是在守城家那边的,嵩峰山的,居然还是个和尚,嵩峰庙里的和尚。

    这位和尚的法名是济世,俗名是姚云山,在军营里,自然是不能称呼法名的,所以叫俗名,但兄弟们嫌烦,直接叫他“和尚”,朗朗上口、通俗易记。

    济世和尚也不气恼,很随和的接受了这个通俗的近乎直白的外号,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和尚嘛,又不打算还俗,有什么好说的。

    一个和尚,跑到杀气重重的军营里,不是和尚不能杀生的吗?那来参军干吗?看着三狗疑惑的眼神,老李头自然就知道三狗在想什么,说:

    “和尚从小就在嵩峰庙里长大的,有一身很厉害的功夫,不过更厉害的是医术,只要是中医,几乎啥都会,所以在我们连队里做卫生员。”

    怪不得,出家人不杀生,慈悲为怀,来部队里救死扶伤,算是来对了地方了,三狗很是敬佩,说:

    “我很小的时候,跟着母亲上去过一回嵩峰庙,说不定咱俩打过照面呢。”

    “因缘际会,罗长官和我们大家,肯定是有缘分未了的,这不,你跟大家一别三年,现在还是来了。”

    这和尚还是挺接地气的啊,估计是和大家俗来俗去的惯了,不过三狗还是回道:

    “和尚你不必客气,以后叫我三狗就行了,我们肯定是有缘分的,以后多多照应我们广丰的兄弟们。”

    “这个肯定是要的,也互相照应。”

    ……

    坐回座位后,三狗问老李头:这和尚能适应军营的生活吗?吃饭怎么办?和尚是吃素的啊。

    老李头说:这个你就不要怪心了,现在我在连里的炊事班,大家平时没有那么多的荤菜吃,有荤菜时候,我就注意,给和尚特地分开打,就可以了。

    原来在陕西,牛牯跟连长胡豪说过,老李头岁数有点大了,不能跟着大家一样正常训练和作战,他以前在饭馆里做过事,还炒过菜,就让他进炊事班吧。

    胡豪一口答应,这点小事,自然简单,又可以得个人情,直接提老李头为连部炊事班的副班长。

    现在的四排,虽然都是牛牯他们一个地方的人,自己虽然也是江西老乡,但不是同一个县的人,几乎完全听不懂他们说啥。

    但是胡豪很放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看得出来,这个牛牯很不简单,能拉得拢和镇得住这一帮人。

    换个外地人去,反而更不行,融不进去,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底层的连排级单位里,正需要这样的老乡部队。

    因此,四排虽然是扩编出来的,没多久一个班的人,就让牛牯带出了一个排的人,而且战斗力在连里是最好的,最团结的一个排。

    这个扩编排现在成了胡豪7连的主力了,就向上级申请,把牛牯提为7连的副连长,兼任四排排长。

    都是江西的老乡,胡豪也在为自己升任三营营长在作准备,现在他自己还是三营副营长,兼任着7连的连长。

    以后担任营长后,就不好兼任连长了,所以得要培养自己的人,现在看来,他和牛牯很对胃口,让牛牯来做7连连长,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自己连队还是要控制在自己手里的。

    ……

    现在三个班长是打铁侬、狗腿、秀才,每个班里有一挺机枪,配了一正一副两个机枪手,其他八九个是步枪手。

    三狗现在回来是见习官,兼副排长,牛牯拉着三狗的手,你终于回来了,这个副排长的萝卜坑,你的赶紧填进去。

    好多个外人在打这个职务的主意,都给胡营长(副营)给挡了回去了,说是留给你的,来来,我先给你说说职务工作。

    其实也没啥工作,就是跟着排长,学实战经验,等过了见习期后,看上面怎么安排,正常是做排长,说不定是四排的排长,或是调到其他排去做排长。

    大家包括牛牯,都希望三狗,能留在四排做排长,牛牯明显是要升连长了,大家都知道胡豪一升营长,牛牯肯定是7连的连长了。

    这样一来,连长和排长都是自己的人,自己的老乡兄弟,自然是好事了。不过这事,不是大家说了算的,以后的变数很大,就先这么做着吧。

    牛牯给了三狗一身装备,完全是按照排长来配的,一把加强版二十响的驳壳枪,配20发手枪弹,木头壳子的枪套可卡在手枪把上,做枪托的。

    一把崭新的、枪管上还发着蓝光的中正式步枪,一个基数的步枪弹(120发),四个手榴弹,一把刺刀,插在刺刀鞘里。

    三狗拉开步枪的枪机,检查了下枪膛和膛线,枪油的味道很香,打开保险,右手食指扣下扳机,撞针啪的一声撞击着,清脆入耳。

    居然还有一个防毒面具,三狗看着这么高级的装备,问牛牯,是不是大家都有这个?牛牯说:

    “排里就几个,给你留了一个,这个你必须要的,因为上头刚刚来了话,你必须配一个防毒面具。”

    三狗再就没有作甚,看着其他的衣服,他身上穿着有,也是军队的,但是外衣要换掉,换上新军服,左边衣袖上臂章挂的是“51D”,“D”代表是师,“51D”是“51师”。

    衣服胸口上面的胸章,写着详细的番号,姓名、军衔等,比如三狗的是:“罗志成,陆军第五十一师第三零六团第三营第七连,少尉见习官。”

    衣领上的领章是一条横杠加一个三角星,代表是少尉军衔;除了有番号配牌的外衣,还有配一个德制M35钢盔,其他的生活用品,和大家一样。

    背包有军用薄被,一把工兵铲,三狗特地把工兵铲拿下来,用手试了试厚度和重量,看看质量如何,还可以,以后这东西,用的频率很多,千万可别出差错。

    其他的水壶、铁碗、雨布、卫生包、棉布内裤和袜子、胶底鞋等,和士兵没什么两样,这些东西,要到连长级别及以上的军官,才不用自己带着,有专门的后勤人员负责,比如特务长安排通讯员来干的。

    排长和士兵唯一的区别是不用带一个三四斤重的米袋子,但口袋里一般会有几小袋子干粮带着。

    ……


………………………………

170。 一餐饭,让她记住了一辈子

    三狗拿出自己的旧行李,也就是些差不多的东西,不同的是多了一些吃的,全都是南京特产小吃,如盐水鸭、桃酥、糕点什么的,分给火车上的兄弟们尝个鲜。

    毕业后有一两天的空余时间,三狗去碰碰运气找杨慕华,居然给找着了,她们也在准备着整理行李,可能要搬学校。

    听说三狗要去买点特产小吃给原部队的兄弟们,杨慕华自告奋勇,女生对逛街和小吃,天生就具备着这方面的特长。

    杨慕华带着三狗,跑遍了整个南京城,和以前相比,两个人调了个,之前在坑道里,杨慕华是两眼一抹黑,任由三狗带着转。

    而现在,轮到三狗两眼一抹黑了,他虽然对南京城的地形很熟悉,以前有画过军用地图,自然很熟,闭着眼睛都能走遍南京城。

    可对这小吃特产,还真的不熟悉,吃的少、逛的少,心思也没在那个上面,自然就不懂了,只能任由杨慕华带着转来转去的。

    杨慕华终于当了一把主人公,带着那个他,那个听话的他,四处走,还真挺有点小成就小得意的,知道三狗口袋没啥钱,就自己掏钱另买了一大堆吃的。

    搞得三狗挺不好意思的,只挑了些好带的、不容易坏的,其他的让杨慕华自己带回去,给宿舍里的姐妹们吃。

    末了,三狗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凑了个数,请杨慕华下了个馆子;这,让杨慕华非常的感动,什么叫大方?这就是大方。

    有钱人可以请你吃山珍海味,但几乎没有人能把所有积蓄什么房子车子掏出来给你花掉,但三狗虽然穷光蛋一个,却能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请她吃顿好的,能不让她感动吗。

    虽然这个逻辑很没有道理,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但作为当事人在当时的那一刻,杨慕华确实是拿这个来比较了,上心了。

    正是这一餐饭,一餐普普通通的饭,让她记住了一辈子。

    ……

    三狗其他的行李最多的是书籍和笔记了,还有证书佩剑啥的,这些宝贵的材料,本来三狗想寄回家里去,但最后还是没有那样做。

    一来这个动荡的时局里,怕邮局给寄丢了,那太可惜了;二来,也想带在身边,有时间时候,拿出来温习一下也行。

    这么宝贵的东西,牛牯都让三狗交给负责后勤的角蚤来管着;角蚤因为岁数小,人也长的小,牛牯一般都叫他做点杂务,平时虽然也跟着训练,但要求不高,也基本没让他上战场。

    三狗只从里面拿出一本新的牛皮面笔记本出来,放在自己的背包里,这个是老黑送给三狗的,要求三狗在作战过程中,不要忘记每天记录,做作战日记。

    这个看似没有什么必要,其实对于一个指挥员的成长很重要,不断的记录和反刍,翻看自己以前的教训,得出经验,以后怎么避免和利用等。

    ……

    火车快到前线了,战士们心情越来越兴奋迫切,一节又一节车厢的抗战口号高呼着,热烈的掌声鼓劲着,此起彼伏。

    三狗内心虽然和大家一样,向往着前面杀敌的战场,可不知道为啥,对于未知的未来,还是觉得有点怕,有点紧张。

    虽然在毕业前已经跟父母写了信,父母在信中即使有所担忧,但还是鼓励三狗要像岳飞一样,抵御外敌收复失地。

    虽然在毕业前,已经和她做了告别,即使她眼睛里闪过忡忡的忧心,但还是鼓励他要英勇杀敌,她在后方会等着他。

    尽管那一刻,他是多么的想抱一下她,甚至是亲一下她,但是,他没有,也不敢;或许,会为此怯懦而后悔吧。

    他虽然年轻,才刚刚二十岁,可这些人生的滋味,究竟如何?一无所知,他,可不想连这些都没有尝过,就在战场上牺牲了,和她永别了。

    时间,怎么过得这么的快,过得这么的仓促啊,为什么不让他好好得去把握住机会,那么,他带着她的芳心上路,肯定是不同于现在的惆怅。

    ……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三狗会想起了她,那个她,现在都不好意思说出她的名字……不就是杨慕华吗,要勇敢的说出来,哪怕是在心里对着自己说。

    可是,为什么偏偏是她呢?她那么的漂亮、优秀、家世显赫,我是配不上她的,到最后,肯定也是徒劳一空的。

    唉!就算是徒劳一空的结果,也要去想,去努力追求;哪怕自己身在阴沟里,也要努力去仰望星空;毕竟这或许是自己努力前往的动力之一吧。

    ……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自己为什么还要想这些牵挂的人和事,不应该这样子的,扰乱自己的军心。但是,自己哪里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想法。

    或许是这些的牵挂,才会让自己对危险的未来、对血与火的战场,产生莫名的恐惧,自己不想死,不想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死掉,还有太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去完成。

    不会死的,我三狗从小命就很硬,哪能那么容易的死掉?等打完这个仗,我还要把她迎娶进门呢,我还要给父母养老送终呢,我的事情还很多,老天爷不会这么早就安排我去死的。

    不想这些了,不要想太多了,看着弟兄们热情洋溢的脸孔,三狗慢慢的被感染了,大家先是各个车厢里高唱抗战歌曲,气势要足,要把旁边的车厢给比下去。

    到后来,所有的车厢一起齐声唱着《义勇军进行曲》:

    ……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

    三狗跟着一起大声唱着,唱得热血沸腾,唱得忘乎所以,日军的飞机,你丢你的炸弹吧,我们会冒着炮前进的,直到把你们消灭干净。

    军列在到达苏州后,作短暂停留,等兵站的一批弹药和装备,敌机又来轰炸,幸好三狗他们隐蔽及时,接到防空警报后,全师马上下车,到不远处潜伏隐蔽。

    虽然有人被炸,有伤亡,可那又怎样,区区一点炸弹吓不了我们,阻止不了我们,我们还是奔赴前线,奔赴战场,杀敌报国。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171。 一个小战役,打成不断添油的大会战

    民国二十六年(1937)8月24日,三狗他们随着军列,一路躲着敌机的追踪和轰炸,终于开到了上海边上嘉定的安亭车站。

    一下车,就接到了作战命令,马上前往罗店周边地区,准备接替18军11师的防线,罗店镇是在安亭车站的东面,有四十公里的距离。

    和三狗同学的张承勋张承义两兄弟就在18军,张承勋在18军11师,张承义在18军67师。

    18军是陈成将军的发家部队,也是中央军嫡系部队,称为土木系,十一师,十一上下合成个“土”字,十八军,十八上下合成个“木”字,所以叫“土木系”。

    安亭车站车站和罗店,两者中间隔着个嘉定,师部先命令部队前往嘉定,等待下一步的命令,另外,命令先头部队306团向罗店靠近,搜索前进。

    三狗他们7连为斥候,也就是搜索连,一路搜索前行,最前面两个人穿着便衣,多拿了把信号枪,接下来后面保持二公里处有一个班的搜索兵力。

    搜索班后面二公里处有一个搜索排的兵力,两侧各有一个班,隔着二公里,有山就上山脊,有沟,就要下沟里去。

    不过在这里,是长江三角洲,属于长江冲刷平原,几乎没有高山和深沟,一望无垠的平原,点缀着个个村庄和农田,一条条大小马路连着各个村庄,偶尔有一两个小山包。

    三狗跟着四排一班,越往前搜索,越是沮丧,这样的地形,都是属于易攻难守的死地,自己部队那么点火力,怎么跟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