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即使手摸到了枪,也没有多少时间上刺刀,即使上了刺刀,眼睛还是蒙蒙的,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很少有骑兵能像强悍的步兵一样,那么经过严格的拼刺训练,以及没有什么拼刺刀的机会,如果让他们坐在马背上,挥舞起马刀,那肯定的得心应手。

    可现在,在地面上,碰见有备而来的夜袭者,他们的应变和格斗都没有步兵那么厉害,很多人连枪都不拿,直接往大门外冲,想逃离这个地狱一般的地方。

    也确实是,很多七连的新兵,尽管在连队里,牛牯三狗他们,以及几个排长老兵等,教了很多次拼刺的基本要领。

    但一到真正的战场上,还是有很多人忘了办,一刺刀下去接下来怎么办?脑子一片空白,都是庄稼汉,都没有杀过人的老实人,第一次就这样面对面杀人,场面确实很震撼。

    那鬼子兵被刺中后,双手肯定是会死抓住刺刀不放的,加上肌肉疼痛的收缩,内部压强等,刺刀还真的一下子拔不出来。

    急的那些老兵在鬼子鬼哭狼嚎之间,不得不大声叫道:“扭一下刺刀,再拔。”有些新兵笨手笨脚地学会了,有些还在用力往回拉着刺刀,直把鬼子在地上拖着走。

    大院里一片鬼子哭爹喊娘的声音,加上地面上湿哒哒的鲜血流淌着,空气里弥漫着鲜血的甜腥味。

    让好几个新兵受不了,差点扔掉手中的刺刀,强忍着呕吐感,全身发着颤抖,手脚无力,怎么也扭不动拔不出刺刀。

    这么一耽搁,就让很多鬼子夺门而出,直奔马厩去,马厩的门还没打开,守在不远处的七连机枪就响了,一下子撂倒一大堆挤在一起的鬼子。

    鬼子一见,只得四散逃跑,枪声一响,整个村都动了起来,居然有很多日本鬼子从各个房子里窜了出来,举起枪和七连突袭进来的战士们对射。

    之前探到的只有一个日军骑兵小队,七连所以就敢包围突袭,没想到现在又多出了很多步兵出来,让突入村里的国军没有想到。

    在村尾兜底的三四排一部,和在村头拦截的一二排一部,都正严阵以待,都不知道村里正打成一锅粥了。

    狗腿和打铁侬一看,马上招呼手下人,开始扔手榴弹,机枪手集中扫射,村里的鬼子一下子也不知道国军有多少人。

    被人夜袭和包围,换任何离开大部队而冒进的军队,都不太敢恋战,日军也不例外,开始组织火力突围。

    日军不但彪悍,而且精明,他们没有向村尾方向突围,按正常人的想法,被包围的部队,都会向自己大部队方向突围的。

    而日军没有选择向大部队方向的村尾突围,而是出乎意料的选择向村头位置突围,不过想想也正常。

    这个郁家泾村比较特别,村的两边都是有河,村尾只有狭窄的陆路出去,而村头则是一片开阔地。

    所以,日军一个是因为地理原因,没有选择村尾狭窄的陆路,从那走太危险了,另一个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就从村头突出去。

    这一下子,还真打了七连一个意外,村头路的两边只有两挺捷克轻机枪,虽然是火力交叉,但扛不住鬼子一下子冲了过来。

    狗急跳墙,鬼子们手抱着好几挺歪脖子机枪,一路火力压制过来,两挺捷克机枪被压制着,路口封不住,竟然让鬼子的大队人马逃了出去。

    牛牯三狗他们尾随上来,一问那村头的机枪手,估计有上百名鬼子逃了出去,我的乖乖,还好鬼子逃出去了。

    不然单靠七连一百五十来个人,还大部分是新兵,根本搞不定人家,如果鬼子反咬一口,甚至能把七连全部吃掉。

    现在下一步怎么办,三狗建议奋起直追,甚至要搞大声势去追,为什么?因为三狗从鬼子有一百多人来推理出的。

    鬼子都有一百多人,还要逃走,一个肯定是因为天黑被夜袭中心开花了,呆不住了,必须出走,二来,肯定以为前来夜袭的是国军的大部队,不然他们不怕。

    现在就是要利用鬼子紧张的心理,拉大声势去追他们,如果不追,反而会让鬼子认为他们只是支小部队,前来偷机一把就走的。

    说不定,等鬼子停了下来,还会反咬一口,所以要追;二来,鬼子如果朝他们大部队方向逃走,那就没有穷追不舍。

    现在鬼子是朝国军的大部队方向逃走,那还怕个鬼啊,还不赶紧在后面撵着跑,把鬼子撵到自己的大部队去,说不定还能两头夹击,再来一下子。

    听了三狗的分析,牛牯马上安排大部分的人去追,特别是要一个老兵带着几个新兵,别没有把鬼子追到,还把自己给追丢了。

    然后,叫上一个班的人,赶紧打扫战场,没死的鬼子补上一刀,有用的东西全部拿走,拿不动,有五十来匹马啊,放在马背上拉走。

    正如三狗所料,鬼子在半路上还真想回头,不过他们回头一来是想去探探国军夜袭部队的实力到底在哪里。

    二来,他们不可能是背着自己的大部队走太远的,本来就已经属于冒进了,被人打了个突袭,如果没有冒进,别人也不敢来偷袭。

    可没想到,背后的国军声势浩大的穷追不舍,大家只能一窝蜂地朝前跑,他们现在也不知道五六里路前的青浦有多少国军。

    说不定所有的国军都来偷袭了,正好去青浦,打他空虚的老巢,鬼子真是狂妄自大,近一个中队的人,就敢这样,实在是嚣张异常。

    或许是自登陆以来,难有对手,所以把他们惯起来了,觉得国军还不是仗着人多势众,真放开打,也是很容易搞定的。

    当然,也跟这个中队的中队长有关系,日军下级军官很多是世袭制,或是学院派,很少有士兵升上去的。

    这些人建功立业的心理很急迫,很少去考虑士兵的安危和意见,把士兵当牛马使唤,在日军里,上下级关系只有服从。

    所以,日军一支小部队指挥官的风格很鲜明,指挥官厉害,大家就舒服,指挥官死板,大家跟着倒霉。

    不过,国军这边,也差不多,很多是家天下的部队,从上到下,全都是亲戚朋友,关键时候老是硬不起来,不知道叫哪个去拼命去担当去牺牲,弊病众多。


………………………………

259。 歪打正着,全歼鬼子中队

    现在这个日军的中队长,竟然要带着手下人直奔前去,底下人还不知道他的想法,不过大部分人要么认为他是被后面的追兵吓怕了。

    要么就是认为他异想天开,要去偷袭他认为“空虚”的青浦县城。确实是异想天开,屁股后面的追兵都还没有摆脱掉,还想着要去“偷袭”人家的大本营。

    或是这么大张旗鼓的,不叫偷袭,是逆袭,是不对称的突袭等,反正这个鬼子指挥官,他就是认为这么干的,先把国军的重要据点干下来,再回过头来收拾这点讨厌的追兵。

    要是今晚把青浦打下来,那绝对是奇功一件,原本只是侦察的斥候部队,居然能打下一个重要的地点,那肯定是大功劳了。

    其实一百多鬼子如果偷袭进青浦,也会够306团喝一壶,要是让他们占据一个要点,306团不能在短时间内打下来,青浦则非常危险。

    因为鬼子的大部队即将过来,人家里应外合,那就不是够喝一壶的了,是要端了你的老命了,所以,这个鬼子这么想虽然异想天开大胆妄为,但也未必没有依据。

    鬼子错了,错在国军三营营长老胡身上,老胡在得到三狗他们的建议后,马上就起身去团部,替七连申请夜袭,没想到被团长湖南驴子邱伟达一顿臭骂。

    “你这个胡子,喜欢打仗是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阻击,我们这么点人手,你想把老子点老本都挥霍掉啊,到时候日军大部来了,我拿什么去阻击,我告诉你,到时候,就拿你和我去前面挡鬼子的子弹去。”

    一顿骂,把老胡说的无法反驳,也不能反驳,团长有团长的道理,他是从全团的高度来看,来出发的,不能像指挥一个营一个连那么轻率的。

    老胡蔫蔫地回到营部,心想,既然答应了牛牯七连,团部不答应,那自己也要去接应下七连,万一七连有个不测,那邱团长还不把自己活剐了。

    于是,七连走了没多久,老胡就派出几个斥候,去探明七连的战况,随时要和营部保持联络,另外,安排九连驻守自己的阵地,警戒预防鬼子来偷营。

    他自己带着八连,前去接应七连,本来不需要他自己带队的,但他还是放心不下,怕八连到时候不会拼死相救七连,就决定自己亲自带队了。

    没想到这一着,正是误打误撞的好招,前面的斥候不断地往回报告,当然是通过手电筒的信号语,告知有一股鬼子,正朝这边跑来。

    我去,晚上出去接应下,没想到还打到个秋风,老胡马上叫八连散开,在他们刚到的塔湾村的一座桥上做文章。

    这座桥是必经之路,老胡安排一个排人守在靠青浦方向的桥那头,集中机枪等火力,对准桥头位置,等他的信号枪。

    另外在桥的另一头,两边道路各安排了一个排,最后马上叫了个通讯员,马上骑马回青浦,叫上九连,也派出两个排的兵力,前来支援。

    八连刚埋伏后不久,那队鬼子正气喘如牛般的跑了过来,身后的不远处,有传来七连山呼海啸般的追击声,老胡听着,歪着满是胡子的大嘴巴,笑的得意洋洋。

    正等着鬼子前头人行进到桥的一半多位置,老胡的信号枪,把一发红色子弹打上了天,天上顿时红了一片。

    桥这头的三挺轻机枪顿时炒豆子一样爆响了起来,桥上的鬼子一下子无法躲藏,全部给扫射中,要么死在桥上,要么掉入水中。

    受伤的,掉入水中,在入冬的上海深夜里,基本是很难活下去了,没受伤的,也纷纷落水,呆在桥上是死路一条,跳入水中,或许还能逃出一条命。

    这群鬼子,现在也是够绝望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自来,这个塔湾村也是奇怪的很,也是三面环水,一面通路,通路的方向,这次是身后。

    身后有大量的追兵,不能退,而且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候,一旦退,则把之前攒的一口气全部给泄掉了,气宜鼓不宜泄,泄掉了,再鼓起,就难了。

    日军的中队长深知这个道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了,叫上所有的机枪,对着桥那头的阵地,拼命射击,火力压制。

    然后再继续冲击,只要冲过了这座桥,那几挺国军的机枪,自然就没有用了;鬼子在指挥官的拼命鼓动下,开始强突。

    留给鬼子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后面追兵的声音越来越近了,再不突过去,马上就要被围在这个地方了。

    困兽犹斗破釜沉舟了,鬼子由机枪开道,后面的全部上刺刀,一窝蜂地朝桥头冲去,满以为这次和上次一样,能通过火力压制,加冲锋,就能冲了过去。

    可是,这次鬼子想多了,因为背后的老胡他们八连两个排开枪了,一顿机枪加手榴弹,直打的鬼子心里发毛,更是不顾老命地向前冲去。

    桥前头的三挺国军的机枪有点扛不住了,鬼子集中所有的机枪,冲杀过来,三组国军的机枪只得让开阵地,退到一边去,进行侧后追击的射击。

    两头夹击,大量的鬼子在桥中间被打死打落下水,老胡一边叫人打了个照明弹天上去,一边安排一个班的人,对着水里的鬼子进行射杀。

    其余的人,全部过桥,追杀剩余的鬼子,现在这帮鬼子折杀了大半,只剩下三十多人的小部队了,斗志全无,实在是再也不敢想要去干掉青浦县。

    只能是希望赶紧摆脱国军的追兵,能保一个命就谢天谢地了,跑着跑着,竟跑到了三营九连派来的增援部队前头来了。

    九连是有备而来的,且看见前头枪声大作,什么信号弹照明弹都有了,知道前头正打的热闹,现在加速前进,赶紧最后去捞点剩下的饭菜吃一吃,不然,晚了,连羹都没有了。

    现在,正碰上了鬼子的逃兵,想吃啥,就来啥,九连一通火力全开,这三十来个鬼子,几乎没有招架之攻,一下子就倒下来二十来个。

    剩下的鬼子有的四处逃散,有的就直接瘫在地上了,我去,不跑了,跑了也是死,不跑也是死,都跑了半夜了,累死了,也跑不动了,要死,也舒服点死吧。

    九连人,还没干过瘾呢,那几个四散逃走的,每个后面都跟着五六个生龙活虎的九连战士,没追出几百米,就一一干掉了。

    瘫在地上的鬼子,也被当成伤兵,给捅死了,这一仗,全歼鬼子一个中队,完全是计划外的,甚至是捡来的。

    看着牛牯三狗他们拉着几十匹马,驮着一些战利品回来,老胡仰天哈哈大笑不止,一手一个搂着牛牯三狗,恨不得要一人亲一口,爽!狗日的,真爽!


………………………………

260。 悲哀和荣耀

    树挪死,人挪活;这次三营刚换了个战场,又复制了几个月前罗店第一战的辉煌战果,看来,打阵地战防守战,就是拼消耗,拿人命去拼日军的钢铁炮弹、飞机坦克,太难受太憋屈了。

    而打运动战,才能发挥自己夜战近战的优势,正如这次战斗一样,先是偷袭、打乱敌人,接着是一路截击,不断地打击消耗、拖垮敌人,最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围歼,多爽啊。

    可是,作为国家的正规国防军,守土有责,是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打仗的,该守的地方必须要去守,该死拼的时候必须死拼,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时候,就得牺牲。

    这就是三狗他们正规军,甚至到了以后的国家精锐部队,甚至是五大攻击军之一的时候,所要做出的牺牲,也是他们的悲哀,更是他们的荣耀。

    ……

    也幸好这次偷袭大获成功,团部没有怪罪下来,尽管老胡耍滑头说,是日军晚上来偷袭,三营奋起还击,取得了胜利。

    团部又不是第一天来打鬼子,还看不出来吗,一来日军几乎不会夜袭,人家占尽武器和人员的优势,干吗还冒着风险去打夜战和近战。

    二来,就算是鬼子来夜袭,你犯的着跑到五六里路外去接敌吗?你只是个营而已,又不是师级以上的单位,不需要那么长的防守纵深。

    只是看着你打成功了,就睁一眼闭一眼的,不说你违抗军令,也不表扬你,就默许吧,不然让其他几个营怎么看,不好说话。

    对于七连来说,这次夜袭的成功,不单单是一次战斗的胜利,更多的是建立起新兵的信心,和感受面对面杀敌的战争状态。

    一个入门的学习,就能有此好机会,也算是很好的运气了;尽管伤亡了几个人,但比起如此大的战果,就微不足道了,而且也让新兵早日面对流血和牺牲。

    对于新兵来说,时间还是太短了,因为第二天的到来,才是真正的洗礼,日军第6师团已经到来。

    只听到昨晚的枪炮声,联系不上一个骑兵侦察小队和二个步兵小队,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不用说,肯定是吃了青浦里国军守军的大亏了。

    早上,日军的飞机和大炮一起进行轰炸,像似要给昨晚消失的一个中队报仇一样,鬼子的炮弹发了疯似的,不断地砸在国军的阵地工事上。

    中国军队阵地前变成一片火海,七连好几个新兵,被一轮轮的炮弹震撼下,燥得跳起来,老兵怎么拉拽都没有用。

    在炮弹雨下面,人一旦离开隐蔽和保护,等于送死,可怜的新兵,三狗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几个月前的一幕幕。

    这一轮炮击下来,直接就炸死炸疯了好几个新兵,不过大家也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事情,因为敌人的坦克已经吼叫地开了过来。

    国军阵地上的轻重机枪的火力点,现在都不敢开枪,以前没有鬼子坦克时候,鬼子一般是通过迫击炮来打击火力点。

    那时候,轻重机枪如果在比较好的掩体内,还能扛住迫击炮的打击,或是赶紧转移阵地,也能躲过迫击炮的攻击。

    可现在不一样了,坦克的37炮可直射,坦克又灵活快速,随时随地像个铁碉堡拉着门炮来打你,什么重机枪,一炮就能轰上天。

    所以,面对鬼子嚣张的坦克,大家都恨得牙痒痒的,不过坦克在嚣张,大家现在从别的部队学到了几招破它的办法。

    现在狗腿四排的爆破组,算是几个月的老兵彭长华和李金仁两人,正躲在壕沟里,一人拿着个简易的火把,一人提着一小木桶化开的松香油,等着坦克过来。

    正当坦克从侧面驶过时候,狗腿命令排里的轻机枪手,马上开枪,打击坦克后面的鬼子步兵,那坦克一见国军的机枪出现,自然就停了下来,转动着炮塔,准备来一炮。

    这个时候,彭长华和李金仁一个纵身,跃到坦克边上,马上把一桶松香油倒在坦克的侧身钢板上,同时把火把给沾在上面烧起来。

    机枪手在坦克转动炮塔时候,就已经开始转移阵地了,彭长华和李金仁完事后也马上滚了出去,滚进壕沟里。

    一时间,坦克一侧就烧起熊熊大火,鬼子的坦克钢板薄,这一烧起来,就把里面烤得受不了,再不逃出来,就要成烤乳猪了。

    坦克兵刚在顶盖出一露头,就遭到了秀才他们这样的优秀射手的射杀,坦克后面的鬼子步兵也没有办法去保护他们了。

    有时候,燃烧起来的松香油,流进了履带,甚至是坦克内部,或是后面的油箱,把一辆坦克给烧成一团大火球,里面的人逃出去也是被打死,在里面也是被烤熟。

    烤得死得难受,还不如直接出去被一枪打死算了,就这样,一辆鬼子的坦克就报销了,后面的鬼子步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坦克被烧毁,哪有那么多的水来灭火?

    用松香油来烧坦克,毕竟是操作性不高,一来松香不好找,二来还要化它,三来拎着个桶子,在战场上,还要躲子弹等,很难保持桶子不倒掉。

    人类的智慧,是在性命攸关的战场上得以最多的体现和发展,后来三狗他们就用小瓦罐来装上化成液体的松香油。

    等鬼子坦克驶来时候,直接把小瓦罐当成手榴弹一样,砸在坦克身上,最好是顶部的炮塔上,这样,小瓦罐破碎后的松香油,就流在坦克钢板上了。

    接下来就是朝沾了松香油的坦克上打信号弹,信号弹里也有用干性油、松香等制成的粘合剂,会把正在燃烧的信号弹粘在坦克的松香油上。

    粘合剂把镁粉和铝粉粘合在一起,镁粉和铝粉燃烧时,能产生几千度的高温,并保证有一定的燃烧时间。

    这样,就不需要冒着很大风险去靠近坦克,实施点火等了,坦克一旦着火了,就可以接二连三地把装有松香油或是洋油(煤油)、烧酒的小瓦罐投掷过去,造成更大更持久的燃烧。

    如有条件,就把空的铁皮油桶里装满炸药,埋在地下,在阵地前埋上一排,看准坦克前进的线路,就点哪个的导火索。

    那个爆炸起来的威力,足以把坦克给炸跳起来一米高,或是给炸翻掉了,坦克兵肯定是要给震死了。

    再有条件者,铁皮油桶里就是装满汽油,看见鬼子的坦克来了,就在稍高一点的地方,把油桶滚下去。

    油桶一沾到坦克时候,就开枪打油桶,引起油桶起火爆炸,大桶的汽油飞溅到坦克上去,又炸又烧的,坦克也吃不消。

    或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等坦克快来时候,就点燃起事先准备好的多个的大火堆,那个年代的坦克很怕火,就不敢贸然前进了。

    还有是大火堆会产生烟雾,类似烟雾弹,在烟雾里,步兵可以神出鬼没地绕到坦克的视线死角处,炸它的履带。


………………………………

261。 激战青浦

    当然,很多时候,攻打敌人坦克并不是那么顺利的,经常要付出几条人命,才能搞定,有时候即使付出几条人命,还不一定能炸了坦克。

    后来,鬼子坦克被中国军队打怕了,就在坦克的屁股上绑着步兵,不至于一颠簸就掉下来,一旦有人靠近坦克,绑着的步兵就射击,保护坦克。

    对付鬼子这样的蠢招,实在是太简单了,随便在侧面,步枪就可以射杀鬼子,还没说是手榴弹。

    反正手榴弹开始都要当烟雾弹使用的,顺便炸一下鬼子,那鬼子被绑着,哪里能躲得开子弹和弹片,真是蠢到家了。

    要是坦克碰上地雷或是陷阱壕沟,一个翻车,还不是把绑着的鬼子,给压成肉饼,逃都逃不掉。

    不过在坦克过后,三狗他们倒是发现了鬼子新的装备,发现一群鬼子趴在地上,头和背倒扣一个簸箕一样的铁家伙,像一个乌龟壳一样。

    阵地前面爬来了一群东洋的王八,大家看得不由发笑,狗日的小日本,真的什么都会想,都会做,这个真的很像王八盖子,关键是人家还在铁簸箕前头还开了两个孔,作为看路的。

    先别笑,这个类似最简易版的人力坦克,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