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骷髅问道-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叹一句,随即回返圣堂,带着使者飞往卫国国都,卫国自千年前定都永安城以来,一直未变,经过历代君王建设,更是繁华富丽,方百里,人口数十万。启承让使者先找地方住下,两天以后再去拜见卫国君,他自己却直接到皇宫门口,盘腿一坐,又开始讲经。
这可是一国之首善、政事之中枢,一时间民众奔走相告,呼朋唤友,扶老带幼、相携来此看热闹。
此时正是朝会,宣德殿上卫王与众大臣正在商议国是,突然就传来讲经之声,音也不高,却就像在对面宣讲一般。顿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郎中赶忙出去查看,见是如此场景也不敢处置,径自回堂报告,如此这般一说。
堂上众大臣都如从未闻,都不接话,人人均知,这事不好处理,启承功德无量,人族传颂几千年,乃是第一老祖,打不得、骂不得、撵不得,而且你还没法劝,你都把人家的记载删了、塑像砸了、教堂拆了、传教的打了,怎么劝?
卫国君劬莨也心知肚明,事情做了就做了,只要信息控制在一定范围,过几天也就消散了。
预想中顶多五盘山方面顶多会派出一个使者来交涉,那就好对付的紧了,无论对方是威胁、责问、索赔、说服,反正都好对付,谁知这位亲自出马,又是采用这种方式,谁有资格跟他平等对话?
但还得处理,总不能就此置之不理,消息扩散出去,国人对王室怎么看?
环视殿内一圈,平时指点江山的众大臣都低着头,不与对视,只好问道:“众卿,此事该如何主理?”
众臣喏喏无声,没人会主动揽这个差事,卫君心下大怒,看着负责宗庙和国礼的奉常劬晟,温声道:“奉常卿怎么看?”
劬晟也是一万个不想接茬,但谁让自己是管理国礼的呢,这事是自己份内之事,卫王又指名询问自己,这缸不背也得背。
只好出列,硬着头皮答道:“启禀吾王,启祖弃万民在先,枉顾传承,篡改典籍;自称神灵,宣扬怪力;失人族之众望……但毕竟是存世唯一圣祖,有大功德在身,身份高贵,当派重臣请进宫来,另寻能言之贤者温言劝解,徐徐图之。”
其他众臣都暗骂一声老狐狸,劬晟也是没法,这毕竟不是他所能解决的大事件,负责请进来也就罢了,劝解还是另请高明吧。
卫王也没法,就派劬晟出去请人,又让郎中去召承国神殿的少吏满明前来。
半个时辰后满明来了,卫王在偏殿见他,一见面就说道:“满卿,你不是说这次他肯定回不来了?如今怎么才好,愿满卿教我!”里面满满的怨气。
满明:“卫王,实不是下臣欺瞒,自太玄宗第一青年高手于华松失手被杀,他的师父李文化满天下寻找那人身影,要为弟子报仇,可寻了数年不得踪影。数月前神殿偶然得知那人踪迹,立刻告知了李文化,他是金仙级别高手,想来必会马到成功,臣也不知这中间出了什么茬子,难道是李文化没有寻着那人,下臣立刻再传讯太玄宗,告知此地之事,必杀此僚。”
“满卿,待事实落定以后再告知孤王,后续一切俱都停止,若是事有不谐,说不得孤王只好重建神殿,卫国之内任他传教了。”
“大王不可,现在他就诱民逃籍,导致无数郡县土地抛荒、赋税剧减,若真放开,以此教义蛊惑之力,信众必会剧增,到时这卫国可还是大王之国?”
“可眼下如何处置?”
“大王,不必理会,不过耳边多些呱噪,他又能讲几天?”
“国人如何看孤?”
“凡夫愚民又如何能理解大王之良苦用心,此是为后世千秋拔除大害。”
两人谈了良久,各有心思,也没有想出万全之策,各自散去不提。
却说劬晟出了宫门,来到启承面前,三跪九叩,口称老祖,百般劝解让他进宫。
启承看都不看他一眼,讲经声都没有一丝变化,劬晟还得受着,启承有这个资格,别说是他,卫王来了也得跪。
两下就这么僵持着,启承坐着讲他的经,劬晟跪着劝他的解,旁边黑压压的国人看他们的热闹。
一会儿从掖门冲出一队宫卫,把看热闹的人群驱散,又把守在长街两端,直接把这一片戒了严。
启承此次讲经同样用上了心神力量,声音覆盖十里范围:“若有众生行恶,乃至不信因果,邪淫妄语,两舌恶口,毁谤《启经》者,必堕恶趣。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吾神,即得解脱三恶道报。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善侍奉事者。当在神国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常为帝王、重臣……”
卫王及众大臣心志坚定不受影响,但后宫的妃子、王子王女、太监宫女,周围居住的大臣家眷可就听的入了迷,不少人跪于地上,向着声音来处顶礼膜拜。
………………………………
第三十二章 神灵的胜利
劬晟跪了半天,他年纪也大了,腰酸腿疼难免,实在支撑不住了,只好回宫交旨,口称:“老臣无能!劝不得启祖。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卫王有心责备几句,但看着他老态龙钟、面色疲惫,却在强自支撑,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勉励了几句,此事就此罢了。
这一天听得卫王头晕脑胀,烦恼不已,朝事也无法正常进行。散了朝,回到后宫这个声音还在耳边回响,这才心感不妙。
都传这位启祖没有法力,不过力气大些,如今声音传的如此之远?而且平淡而清晰,如在耳旁言说,一字一句印入脑海。这分明是有大神通在身,惹到这么一个人,可不是卫国之福。
心下不安,不由来到淑妃宫中,也不让人通报,直接踱步进去。
淑妃正坐在软榻上闭目养神,容色晶莹如玉,如新月生晕,如花树堆雪,环姿艳逸、仪静体闲,当真美艳不可方物。
宫内太监、宫女都静悄悄的站着,整个柔仪殿内不闻一丝声响的,全不像往日一般人来人往,热闹有序。
打量了美人好久,才轻轻道:“阿沅,孤回来了”
淑妃睁眼抬头,面色一喜,站起身来:“大王,您回来了,累了吧?臣妾今天正好得了些清心养神茶,大王喝一杯试试味道。”
说着把卫王让到软榻上,自己坐到他身边,此时整个宫内才活了过来,取水的、打扇的、传膳的、燃香的,顿时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活泼。
有宫女取了外面暖炉上烧开的碧玉山泉水,淑妃接过来,点了几片茶叶,斟了两个杯子,两人相对而饮。
这茶清香淡远,入口甘甜,回味无穷,喝完让人脑目一清。
卫王喝完一杯,吐了一口气,眉头总算舒展了些。
见他眉头颇为疲惫,淑妃心下明白是为何事,也不多问,就道:“臣妾近日练琴,自感颇有进步,给大王弹奏一曲可好?”
卫王平日最宠就是这个淑妃,如何会说个不字:“还是阿沅最懂孤王之心。”
取了琴,调了音,淑妃正襟危坐,十指轻扣,琴声如淙淙溪流漫了开来,正是一曲《清心月》。
声音轻脆,如鸣佩,如落珠,时而似春风绿田野,时而如清泉出幽谷,卫王心神沉浸其中,终于暂时得以安定。
一曲既罢,卫王伸开双臂,淑妃自然的靠了过来,坐在他的腿上。
卫王嗅着美人发香,抚着美人后背,欢悦的说道:“孤这一天听够了呱噪,还是美人琴声解语,让人耳目一清。”
说着凑上前亲了一口,淑妃轻轻靠在他身上,柔弱无骨,体香幽远,实在是让人爱怜。
正要有进一步动作,那念经之声又直入脑海,卫王心下又是一躁,顿时没了心情。
“这声音实在是呱噪,这妄人实在是可恶!”
“大王,臣妾在深宫之中听的犹自如在耳边,经文如刻在脑中一般,但臣妾得大王怜惜,您就是我的神,自不会信他?但其他宫女、太监听了还不知怎样?”
卫王听了倏然一惊,后背出了一层冷汗,是了,这经文能蛊惑人心,这声音又富有魔力,再有几天,不知会有多少人皈依了去,以后自己就生活在一群信徒之中,万一……岂不是身首决于他人?
妄自己还想绝灭此教,皇宫都要被信徒占据了,真是徒为天下笑,必须得尽快解决此事,不能让这个可恶的骷髅继续搅扰。
这一晚两人和衣登榻,耳边听的是经文,什么无间地狱,拔舌剜心、铜烙刀锯,俱都无心欢娱,卫王心中的担忧更多,辗转反侧直到后半夜才睡了一小会。
第二天一早,卫王与众大臣顶着黑眼圈上朝,草草的决断了几件事,卫王又问:“宫门外之事该当如何?”
众臣依然都不吭声,卫王也不强逼,就此散朝,只留下丞相劬昱和奉常劬晟到偏殿商议。
“二位爱卿,这里只有我们三人,有什么话畅所欲言,孤不以言罪人。”
劬昱抬头看了他一眼,知道必须说点什么:“吾王,这启祖看来神通广大,我卫国国小力弱,不可得罪过甚,他虽然不顾身份,用此不堪手段,终不过是为了传教之权。前番修缮典籍之事已惹得儒生群议沸腾,上书指责我等臣下抛宗弃祖、混乱纲常,若是此事不妥善解决,又会惹出事端。”
劬晟见丞相大人已经说道这个地步,也放开了:“大王,丞相,这启神教说到底是抢了神殿的差事,与我国本无干系,也就是诱人逃离这事损了我国赋税,但五盘山弹丸之地,能容纳几多人口,估计也该到顶了,即使允他传教,又有多少人口会信?应该误不了国本。”
卫王就顺水推舟:“那就把教堂给他重新建起来,允许他在几个地方传教,但不得随意扩展,也不得再收容逃民。奉常卿,还得劳你再跑一趟,好言相劝,毕竟在皇宫之外坐地讲经,有碍观瞻,对我卫国对神教都无好处。”
劬晟:“尊大王令,另外如果他问起几个执事被打伤之事……”
卫王:“地方官处置不力,打人者也该有所惩戒,伤者也可酌情给以补偿。”
三人商议已定,劬晟又出宫劝解启承,把三人商议的和解条件一摆,又邀请启承进宫,启承还是不理不睬,自顾讲经。
劬晟没法,又返回宫内请罪。
卫王和丞相也没了招法。若是卫国国力强盛,直接派几个修士把启承驱赶走了了事,或是也请修士暗地刺杀掉,自然一劳永逸。
但卫国周边有陈、郑两个大国虎视眈眈,不免投鼠忌器,若被人抓住把柄,趁机进攻,卫国可就危险了。
君臣三人又商议一会,不免又把条件放的宽了些。
到了第三天早上,神教使者来到宫门外,先向启神叩拜,然后问他有什么谕示?
启承就说了:“你此去,质问完毕,卫国君必然要安排人与你交涉,目的就是让我不要再在此讲经,你可提出几个条件:一是他们负责重建教堂,允许自由传教。二是罢免殴伤我神教的地方官。三是我教堂在当地可以购买土地,自行或者雇人耕种,免除一切税负。四是需要交代到底谁派人刺杀我。对方若提出不许我五盘山再收容逃民,你也可以答应下来,盆地土地开垦已足,容纳不下更多人口了。”
使者吓了一跳,居然有人敢刺杀启神,目前神教的存亡系于启神一身,万一他有个好歹,神教可就完了,心内不由惊怒交加。怒道:“他们怎么敢?吾神,您要保重,仆必誓死让他们付出代价。”
启承摇摇头:“应该不是卫国君指使,你问清幕后之人就好了,刺客奈何不了我。”
使者得了谕令,让宫卫通报进宫去了,启承继续讲经,此时皇宫周围已有近两千人皈依了神教,开始为他奉献念力。
对这一成就他还是比较满意,毕竟这周围的住家非富即贵,这里每产生一个信徒,对神教的传播都会有更积极的推动。
两个时辰后,使者从皇宫内出来,果然不出启神所料,己方所提条件对方全盘答应,对方也只提了一个不准再接收逃民的要求,使者也代表五盘山答应了。然而对方坚决否认参与刺杀,表示对此毫不知情。
协议达成,启承带着使者直接返回五盘山,重新推动传教大业,神教的光明一页终于翻开了。
几个月后,去往各国的使者也都已返回,各国态度差不多,不会禁止传教,也不会特别优待。
济萤两国也表示所谓修改典籍记载之事是个别官员行为,不代表国家意志,已经给与惩戒,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当然不和谐的地方还是有的,承国依然在采取去“启承”化,有关于他的典籍记载一概抹除。
华胥连续派出十二名主教,四十八名传教士前往卫国,印刷好的《启经》也源源不断的送了上去,大信仰时代开始了。
而由于五百年前妖兽暴动给人族的记忆太过惨痛,面对当时那种困境,普通人只能在哀嚎和痛哭中等待死亡,而无法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击。
所以无数人心中会升起疑问?人为什么这么弱小?为什么这么多苦难?为什么卑微的活着依然会遭受杀戮?
突然出现的神教告诉他们,今世的悲苦是因为上世作孽,只要行善积德、敬拜神灵就会在下一世获得好的地位、财富和人生,只要你功德足够。
甚至神灵正在为人类建立天国,哪里没有痛苦、饥饿、忧愁、老病和死亡,只有无限的光明、平安和喜乐。
无数的凡夫俗子涌入新建的教堂,或是寻求庇佑,或是祈求来世,或是为了寻求心灵平静,信徒的数量暴涨,启承获得的神力自然也越来越多。
华胥管理的井井有条,各项规划也在顺利推进,启承也就闲了下来,上次刺客的事情还在心里留有阴影,他还要加强自己的防护。
于是跟华胥打个招呼,让他有事时可以在心中默念自己名字,这样他自然能感应到。
交代完毕又飞到海上与金餮混合,把金二召出来让它继续吞噬朱鸟剩下的血肉,自己则继续炼化龟壳。
………………………………
第三十三章 修炼法门
海洋上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狂风肆虐、暴雨如注,时而和风轻拂、微波荡漾。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强大的妖兽都躲着金餮,让他非常不爽,无聊之中把一个花冠变化成喉管模样,开始学着说话。
这事他们经验丰富,不久之后大洋上就多了一道粗犷的声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如打铁,如锯磨,如鬼哭,似狼嚎。最后启承受不了了,展翅直飞高空,留下金二在神念里喊救命。
几天之后,过足瘾头的金餮才停下歌喉,启承却心中暗骂自己,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想起来让金餮变换形状呢?
既然能变成喉管,那么变成人体行不行?能不能模拟修炼?是否可以化形?
他把想法传给金餮,金餮扑通一声跳入海中,不断的呢喃:“我们都是猪头啊,白瞎了这几百年。”
这等于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随后的路途中金餮不断的变化。
他尝试以花冠为弓以根藤为弦,以启承葫芦里铁木为箭支尝试射击,居然效果不错。
箭速快、射程远、力道大,他们终于有了远程攻击的手段。
又试着变为大刀、长枪、飞鸟、蜘蛛……
外形的变化很顺利,变化成人的形状也不难,难的是内部构造。
人体内的血肉组织、神经网络、经脉穴窍实在是太过精密复杂,这似乎只有造化伟力才能实现。
启承干脆直接飞回大陆,潜入一个县衙的死囚牢,把这些犯人通通装入飞舟,又扔进一些食物,返回来把飞舟扔给金餮让他自己研究去了。
金餮也不是善人,他拉出一个直接夺舍,内视体内骨骼构造、经脉走向、穴窍位置等等,然后再模拟。
然而哪有这么简单,大脑如何构造?血液组分是啥?如何实现造血?直到几十名死囚全部死去,也没有多少进展。
最后金二看不下去了:“为何非得模拟内部构造?不就是修炼么?有个经脉穴窍就行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启承和金餮这才警觉自己的执念太深,为什么非得变化成人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人类天生近道?
不!不!不!
还是对于前世的深深眷恋啊,内心深处还是把自己视为人类一员。
所以才想着化为人形,所以才会积极于推动人类发展,所以才会主持实施迁移计划,执着于为人族留下苗裔。
也所以听闻祁咸他们在大殿中谈话才会那么失望!遇到刺杀时才会那么愤怒。
但是不成了啊,他今世不是人形啊,是一个骷髅妖了。
金餮还在努力,用一个花冠变成人类少年模样,只模拟出经脉穴窍,内部脏腑全无,静静地盘坐在启承对面,试着用人类的法门修炼。
玉秀讲过的人族修炼的第一步是引灵入体,是感应、捕捉灵气,然后引入体内进行淬炼。
此后三个月时间,这个人类体日夜不休的尝试感应身周的灵气,却最终毫无所获。
试验以失败告终!
启承和金餮很失望,这条路子走不通了,看来还得另想办法。
几天后他们漂到一个百里方圆的岛屿,金餮早已厌倦了浸泡在海水中的生活,迫不及待的上岸,去实验新战法去了。
岛上的生灵算遭了殃,他一会变成巨弓万箭齐发,一会变成万杆长枪共刺,有时又会变成圆阵围困挤压,因此凡他经过之地,走兽几乎一扫而空。
待他们离开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寂静之地,徒留花草树木随风招摇。
但上岸一行,金餮的情绪显然好了很多。
三人继续漂流,金餮又研究起了新玩法,用五个花冠变成包膜堵住龟壳的五个开口,又在尾部化出一个螺旋桨,驱动这个庞然大物前行,随着操作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
海洋也是任性的,不几天后,阳光和煦的海面刮起了大风,随后又形成了龙卷风。
初始还在离他们很远的地方,但看移动方向正朝着他们扑来,金餮拼尽全力推着龟壳要离开这条线,但这风速度好快,转眼已经临近。
这龙卷风足有千里方圆,形成极天际地的大漩涡,经过的一切都被吸入漩涡里面。
启承刚把金二和那块朱鸟躯体收入葫芦,就被卷了进去,被巨大的力量卷入半空,随风高速旋转,头脑晕沉不辨东西南北,眨眼间龟壳和金餮都不见了。
龙卷风的内部除了巨量的海水,还有各色各样的海洋生物,巨鲨、桌子大的贝壳、海草,千米长的海蛇,比它更大的水母,巨大章鱼蜷着足有数十里长的触手。
这些强大的生灵此时也在竭力的收缩身形,浑然顾不得身旁是什么了。
龙卷风还在不断壮大,越来越高、越来越粗,数个时辰之后才轰然崩塌,这些生灵随着海水从半空跌落,砸出一个巨大的水洞。
启承早已被转的七晕八素,一落水就向下沉去,一时间忘了动作,直到周围没了光线才稍微清醒,召出金二,抓住他的根藤一起浮上海面。
此时暴雨如注,密密麻麻的海洋生物漂满水面,大部分尚处于晕厥之中,强大的趁机大肆捕食,金二千朵花冠一起吞噬,不一会就清空一大片。
启承神念感知金餮无事,就放下大半心来,但龟壳因为炼化的程度太低,感应不太清晰,确定不了方位,只好跟着金二在水中飘荡沉浮。
渐渐的海面一清,只剩下几百头最为强大的海兽,互相战斗,启承召出翅膀飞上天空,远远的看到金餮在布设圆阵捕猎,也就没招呼他,凝神感应龟壳的方位,淹着海面搜寻。
直到飞出万里才找到,原来龙卷风虽然初始把他们一起卷了起来,但龟壳毕竟庞大沉重,中途给掉落出来,而启承他们被裹挟去了远方。
启承落下身形,一边继续炼化一边等着那二位寻来,他可拉不动身下这庞然大物。直到七天之后才远远的听到金餮的直着破锣嗓子吼叫,他正变成帆船模样快速驶来。
此时三人都不知身处何地,只是看着太阳选定东南方行驶,金餮还在大喊:“痛快!痛快!”
金二则心有余悸:“这龙卷风的威力大的邪乎,连强大的妖兽都毫无反抗之力。”
启承也心下感慨,同时隐约觉得似乎有个重要的问题一闪而过,再也捕捉不到。
金二:“这还是空气,就能有这么大威力,要是身下这水来这么一个漩涡,谁能抵挡?”
启承啪的拍了下身下的龟壳,他明白了,空气高速旋转内部形成真空,从而吸收更多的空气加入,变得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直至崩塌。
如果在穴窍内模拟这种旋转,形成灵气漩涡,不就可以吸收灵气了?
他心思一动,金餮跟金二自然也就知道了,也是眼前一亮。
启承对金餮道:“你再变成人形试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