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骷髅问道-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面的大妖单个虽然不是夜摩的对手,但人多势众,后面更隐藏着可怕的老怪,青云世界形成数千万年,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上古大能存在,他们隐居各地,平时不显山露水,但一旦招惹到他们,随手一掌就可捻平魔渊,谁也不敢说现在绝魔岭上没有他们的后辈弟子。
但这些话在这里不能说,再看看夜摩大人仍然笑吟吟的面容,心下更是烦躁,夜摩虽然看上去平淡温和,似乎万事随意。其实也是信奉力量至上的主,野心勃勃,一心要让魔元覆盖整个黑水大陆,也不知是胸有成竹还是另有谋划。
此时夜摩大人环视全场,众人知道他有话要讲,都停止交谈,夜摩道:“魔元来自人心**,来自他们的杀伐征战,人妖不灭,魔元永存,终有一日,整个青云世界将被魔元所覆盖,他们称我们为魔修,那我们就变整个世界为魔渊。”
“是,让他们到时候跪在地下认错,承认是井底之蛙。”
“妖修愚昧无知,竟然认为是我们制造了魔元。”
“灭了他们!”
“魔元统治青云!”
底下众人心下激动,纷纷喊到。
十二使徒尽欢而散,夜摩大人显然是心中清醒的,特意留下智使徒和座使徒,让二人调集更多力量探查魔渊缩小之事,要查遍每一寸土地,一定要找到原因。
然而有时候命运就是让人捉摸不透,在魔渊内开始真正动用成千上万人手,展开地毯式搜索的时候,启承接到刘雯神念传识:“人族开战了!”
郑、祁、梁、陈四国经过三年的备战,终于在七天之前同时宣战,向着济、卫、萤杀去。
启承必须回五盘山坐镇,为周全起见,众人也都得回去,以防各国背后的宗门对神教发难。
于是,启承收了众人,从原路退出魔渊,直飞五盘山,他自不知道这使他躲过一劫。
而魔渊修士也不知始作俑者已经撤离,还在向外努力搜索。
………………………………
第四十八章 小麻烦
回到五盘山,此时卫济萤三国已经被全线突破,大片国土被占领,无数兵士投降或者逃跑,看起来竟大势已去。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启承不关心这些,只问各地神教执事安危和信徒情况,这些华胥早有方案,早在两年前已派使者与各国交涉,要求:不得攻击教堂,不得杀害教士,不得屠戮信众。
陈郑两国全盘答应,也要求神教人员:不得参与抵抗,不得号召信徒抵制占领,不得收纳败兵和三国王裔大臣。几经磋商,最后一条改为,不得收纳败兵和非信徒王裔大臣。
而梁祁两国则不置可否,后来国君干脆不见使者,好在神教在两国攻击范围还未设教堂,信众也不多。
启承松了口气,只要神教教士不受伤害就可以接受,这毕竟是战争。
形势发展很快,毕竟双方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三国之所以能存留至今就在于各国勾心斗角,四国投鼠忌器,如今他们既然统一认识,统一开战,又提前划定范围,三个小国在没有腾挪余地,灭国已成为必然。
首先萤国边境守卫军士集体投降,萤国君已组织不起后续抵抗力量,也随之递交降表,萤国灭。
随后卫国也跟着投降,只有济国君收缩防线,全力搜罗力量,坚持抵抗,但已不影响大势,灭亡是迟早之事。
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启承关注的还是卫国,神教几乎绝大部分教堂建在这里,更有九成的教士、七成的信众聚集在此。卫国投降,国土被陈、郑两国瓜分,绝大部分城镇并没有经历战乱,但在偏远乡村,大兵过处不免抢掠烧杀,屠村之事也不鲜见,因此战后各地报告,盗贼丛生杀掠无数,官府也不深究。
神教教士号召民众捐粮施衣,存孤悯贫,又收留逃难人家,帮着医治伤患等等,总之是一时声望大好,但待乱平之后,陈郑两国对神教下了第一个通令:“不得收留逃民,教堂土地不再免税,即刻施行。”
注意这是通令,不是磋商,而且是绕过圣堂直接对各教堂下令,陈郑两国统一口径,各地官府同时动作。圣堂上下立刻知道这是一个姿态强硬的试探。
华胥来向启承汇报,知道这位神灵未必能摸清内里的弯弯绕,就解释道:“如果各地教堂服从,置圣堂于何地?以后官府再有其他命令服从不服从?甚或如果官府明令与圣堂教义冲突,听谁的?所以此事断不容让步!但陈郑两国国力强盛,又携大胜余威,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强硬对抗,如何应对就得好好商议了。”
启承这才明白,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确实不是他擅长的,但他倒是有一个办法,就说道:“我先走一趟太玄宗,然后派人去往两国交涉。”
华胥立刻明白了启神的意思,面色严肃:“启神安危为神教最大之事,此事绝不可行。”
启承:“人族修士最高不过太乙玄仙,太玄宗又能如何?我们有大援,取之无碍,我去去就来。”
华胥:“吾神,大援实力很强?那不妨尽灭之!”
启承不禁讶异,这咋的变得比自己还狠,他却不知,神教上下对他的安危无比重视,毕竟启承一身寄神教存亡,这就是现世神的局限,什么神教只要灭掉神灵,教门还怎么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各位大主教以上有共识,对于胆敢触犯启神的,一定要屠尽灭绝。
心中虽然如此想,还是召出殷嘉仕,好让华胥心中有信心,如此才能在排布教务时大胆推进,他目前焠体只有神力可凭借啊!
华胥不懂修行之事,既然神灵有信心,那么应该没事,顿时心中豪情满怀。
商议已定,启承飞身向东南而去。
太玄宗位于陈国境内,离五盘山五六万里,山门自然也叫太玄山,共分六个山头。五百多年前人妖之战损失惨重,只余一个长老就是现在的掌门明远,还有几个文字辈、玉字辈的弟子,也就三四十号人,这些人可支撑不起一个门派。
明远就任掌门后,一力决定封山,从陈国远了一大批资质尚可的仙苗,就开启封山大阵,避世静修,如今元气有所恢复,自然要大开山门,广选良才,振兴宗门。
但最出色的徒孙于华松却十几年前私自下山,再无音讯,于华松的师父李文化于几年前下山寻找,也一去不回。
这李文化资质出众、颖悟非常,修行速度远超同辈,一直被视为下一代掌门人选。他这失踪自然非同小可,所以一开山门明远就派人外出打探,这师徒二人到底出了何事?
作为曾经的大宗门,重开山门是要昭告天下的,还要举行开山大典,邀请一些其他大宗门、散修以及世俗要人前来观礼,因此这一阵太玄山人流熙攘,热闹非凡。
承国神殿少吏泽敬也前来观礼,并求见掌门明远,称有李文化、于华松师徒二人的消息奉告,明远掌门对此上心,亲自接待。
待泽敬说明二人去刺杀启承,先后败亡的经过后,明远掌门不由的目呲欲裂,心中剧痛,对承国神殿也是极其不满,对启承就更欲挫骨扬灰了,问明启承所在方位后,就把泽敬赶下山去,又派一个心腹弟子去五盘山查探。
若不是大典在即,他都要立刻下山,去杀了启承,为师侄报仇。这李文化师徒一死,余下其他弟子都资质平平,意味着太玄山千年之内没有人能顶起大梁,只能没落入二流门派。若是妖族再次攻来,自己一旦有个好歹,太玄宗传承就完了,所以对启承简直要恨之入骨。
报仇之事势在必行,但李文化是金仙镜,战力诡异,法力雄厚,整个宗门除自己外无人可出其右,难道竟需要堂堂掌门亲自出手?那个启承到底什么境界?
但大典在即,他只好强行按下心事,指挥一干弟子布置场面,迎接来宾,只待重阳佳节,宣告太玄宗归来。
………………………………
第四十九章 破灭的庆典
九月九,重阳节,太玄山上花团锦簇,灵果飘香,山含远翠,碧如玉妆,清泉欢鸣,仙鹤伴舞,当真是说不出的名胜,道不尽的灵秀。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宗门弟子统一着玄色深衣,在各处引导迎宾,掌门明远在后殿陪同几个身份高贵的客人。
此时山门外施施然走来一个身影,着红色袍服,腰悬一黄皮葫芦,黄金骷髅头,不是启承还能是谁?
原来启承是在昨日来到此地,听说今日大典,他此来本就是为了立威,就特意等了一天,而且把龟甲做了调整,露出了面部,今日就是要光明正大压服太玄宗。
山门前负责迎宾的弟子都是眼明心亮之辈,自然听说过这个招牌面孔,心中疑惑:“这位老祖宗怎么亲自来了!”但这是好事,启祖乃人族第一圣祖,身份临驾于一切人之上,这次大典有他参与,那是大大的光彩,赶忙带着其他人跪拜,又向山上发出信号。
这是必须掌门亲自到山下迎接的贵宾。
明远接到信号,心中一个咯噔,这是上门问罪来了,大庭广众之下这刺杀之事不好解释啊,同时心里一股怒火升腾,再也压抑不住:“小小骷髅,猖狂若此,若不是大典之日,让你来得去不得。”
但他还必须做出高接远迎的姿态,心中虽然别扭,但毕竟是数千年修为在身,心性修为还是有的,就知会殿中诸人,一起下山迎接。
来到山下,行礼毕,明远道:“老祖玉趾亲临,太玄宗蓬荜生辉,我宗上下感激莫名,敢请老祖上山观礼。”
说着微侧身体,右掌前伸,亲自引导启承上山,一行人中却有启承的一个熟人,太素宗的玉秀,此时他已被确定为掌门弟子,这次随同师叔前来是为了结识人脉,人族弱势,所有宗门必须守望互助。
他随在后面心情复杂,以他的核心地位,自然很多事情都有与闻,承国神殿请求各宗门派出高手刺杀启承之事更是一清二楚,李文化师徒二人的事情也不是秘密。他即对启承设立神教之事不以为然,也对刺杀表示反对,但也没向启承示警,此时略有羞愧。
但又不想看到神教与太玄宗公开冲突,心情矛盾之下,亦步亦趋跟在后面,只想找个机会向启承求情。
来到山上,进了道玄殿,启承坐在最上首,其他人按照辈分修为分别就坐,待到辰时初刻,吉时已到,太玄宗所有弟子集中到玄源殿,这里供着前代掌门和前辈的灵牌,明远领头,叩拜后献酹三尊。
明远向历代祖师禀告这几百年为振兴山门所做的努力,封山的不得已和重开山门的理由,以及以后要秉承的措施等等,不算正式祭文,相当于宣告,这是给别人看的。
启承等人作为观礼嘉宾,站在后面全程观看,祭礼完成明远邀请众人再回道玄殿,人家大老远来了,总要招待一番。
明远掌门先团团作揖,谢过众人观礼,然后一一相邀,第一个自然是启承,明远说道:“启祖亲临观礼,祖师在天有灵也心必有感,请入大殿,容明远代鄙宗上下敬一杯水酒,请!”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哑雀无言,这话对别人说自然没毛病,但此时此刻对启承说就有讽刺之嫌,全天下都知道启祖乃是骷髅之体,无法饮食,作为一个掌门在如此庄重的场合,却说敬一杯水酒,无疑是颇为鄙薄之意,就差指着鼻子骂:“你个骷髅,妄自尊大,不配位居人祖之尊,我们太玄宗不欢迎你,滚吧!”
老成点的不由皱眉,心下对明远不满,像他们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代表背后宗门,必须谨慎。明远在广众之下如此失礼,浑没有丝毫一宗之主的气量,丢了整个修士界的脸面。
知道内情的也暗自嘀咕,这太玄宗怪不得败落如此,宗内无人了,先有两个弟子刺杀人家,现在又公然侮辱,太玄宗前途堪忧了。
而不知内情的暗自诧异,觉得太玄宗简直莫名其妙,好歹启承是人族共尊的圣祖,当面如此出言奚落,实在无礼之至。
也有年轻弟子根本没反应过来,茫然不解,好好的怎么都不说话了?
陈国今天来的是几个王族子弟,更为不满,启承乃是功德圣祖,包括太玄宗的创派祖师也是他的后辈,这样的人即使你再恨他,心里把他碎尸万段,骂他的十八辈祖宗,但面上必须尊敬,这是人族的礼,人若无礼,乃禽兽何?这太玄宗以后要敬而远之。
玉秀则心中哀叹,太玄宗无知者无畏,他们是没见那花妖,形体庞大,刀枪不入,招惹启承不是自寻死路么?惘他还想向启承求情呢。
不说诸人反应,却说启承本来就在找寻发难机会,一听之下马上接上:“水酒是不敢喝的,谁知道你们太玄宗会不会下毒,反正已经对我两次刺杀了!”
哄得一声现场一下炸开了,这俩人今天是铁了心要硬碰硬了,这刺杀之事怎么能公然宣扬,这对太玄宗自然名声不利,对启承难道就是好事?你一个祖宗辈的人,闹得后辈修士刺杀,肯定是行为不当啊,这不是要砸自己的圣贤之位么?
明远本来说出那句话来之后还有所后悔,听的此言,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怒视着启承,道:“好,你杀我两代弟子,还没有找你算账,你到自己送上门来,今日有你无我。”
这是撕破脸皮了,到此地步再也无法转圜,旁观众人本有心相劝,但二者语出如珠,他们插不上嘴,现在也只有叹息。
当下,明远右手成掌,全力向着启承头颅拍下,他要一掌毙敌,即为弟子报仇,也为永绝后患。
启承早有防备,明远一动他就召出殷嘉仕挡在身前,殷嘉仕反应很快,也是一拳击出,迎向明远手掌,拳掌相交,咔嚓一声,明远手掌被打断。明远怒吼一声,左手一挥,一把飞刀其速如电,直插殷嘉仕心口。
殷嘉仕左手掐诀,右手画半个圆圈,化半步崩拳,猛的击出,把飞刀打折,跟着踏前一步,又是一式直拳向着明远打去。那把飞刀是明远的本命刀,飞刀断折神魂已受重伤,此时哪里来得及反应,刚刚抬起双手,就被打中胸口,胸骨尽碎,躺倒在地口喷鲜血,再也动弹不得。
启承还不罢休,召出金二,就要把明远吞食下去。
此时旁观众人都看傻了,这是哪里来的凶人,只出三拳就打的明远重伤垂死,要知道明远可是真仙,也算是人族修士中的高手。在场众人除了太素宗玉秀的师叔,可没人是明远的对手,这凶人难道是太乙玄仙境的绝顶高人?
但数遍人族,没听说有这么一个人,难不成是妖修?启承难道勾结上了妖族?那以后可如何是好?
只有玉秀早知结果,不过他也没想到启承没用花妖,竟然还有一个更厉害的打手,此时见启承还不罢休,紧忙喊了一句:“启祖手下留情!”
………………………………
第五十章 索要炼器之法
启承闻言,让金二停手不动,看着玉秀。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玉秀越众而出,脸色羞惭,呐呐道:“启祖慈悲,明远不敬圣祖,咎由自取,但值此人族危难之时,还请留其性命,以为人族效命。可让其发下道誓,太玄宗上下永不复仇,不得侵扰神教。”
这一番话说的也甚为艰难,按说他这身份没有资格这么说,但其他人一时惊惧,都不敢言语,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完,救人要紧。
启承盯着玉秀,问他:“你知不知道,这是太玄宗第三次要杀我?”
玉秀脸色羞红,不敢言声,此时其他人顺着话头接过来,纷纷求情,启承顺势下坡,说道:“既然大伙求情,我也不为己甚,饶了他可以,三个条件,一不许纠结寻仇;二妖族来攻要拼死狙击;三交出炼器方面的法门和一本入门功法;三条做到我立刻就走,不然就不要怪我心狠了。”
之所以提第二条就在于他召出了殷嘉仕,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是妖族之身,各大宗门他不怕,但传到世俗之中却会影响他的形象,对传教不利。
这会众人已给明远服下伤药,接好断骨,又开始劝说他接受启承的条件,保留有用之身。
明远已经怕了,他满心以为对方不过一个小小骷髅,肯定是手到擒来,不想却是扮猪吃虎,随身有如此强大的护卫,只是三拳就差点把他打死。
死他不怕,但宗门传承怎么办?剩下的大大小小的弟子一个成器的没有,他一死容易,可也就断送了宗门前程,很可能就此败落衰亡,那他就是太玄宗的罪人,又如何脸面去见祖师,何况启承的条件也不算苛刻,当下也就苦着脸点了点头。
当下太玄宗所有弟子又回到玄源殿,跪下发誓,又交出库藏的炼器法门,启承接过后也不验看,收进葫芦里。
转身对众人说道:“诸位俱是人杰,是一方宗门代表或者王朝贵胄,今天我很欣慰你们没有对我这个骷髅怒骂或者出手。”
众人心说,你带着如此穷凶极恶的护卫,谁敢出手?
启承停顿一下,环视四周,在场无人敢与他对视。他继续说道:“我为骷髅,天生如是,数千年前遇到人类元祖,清白躯体对天,赤心诚意对人,与元人群狩群居,茹毛饮血,采猎以食。”
他这几句话是说,我跟你们老祖宗那时候都赤身**、茹毛饮血,我以诚心帮修他们,你们有什么资格敢嫌弃我?
场中诸人那个不是人精,闻听此言,立刻知道他的潜台词是什么,不由心中嘀咕,咱能不拿以前的来说事不?但面前站着的却是最有资格说这一段老黄历的,他们还得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态度,真是要多腻味就有多腻味。
“人不过数百,力不过双手,涉彼洪荒,文明肇创;千秋蒙庥,厥功万代。皆因元人仰畏天,俯畏人,忠恕诚悫,始终如一。因此厥有大荒。”
这是说,你们老祖宗听了我的话,信任我,才开启文明之路的。说到这里心中不平之气勃发,不由厉声道:“你们呢,颠狂自大,心怀偏狭。不修仁德,不敬天地,交乱七国,播于八埏,拾尘掇蜂,疑圣猜贤。终至纲纪颓毁,天下分裂,黎民倒悬,几至绝灭。”
这里是说的诸侯混战,人口由十万万将至八千万的惨事,可惜他文辞不敏,虽然说的痛快,终究是气势不足。
“后又被妖族所趁,毁城屠国,杀戮盈野,兆亿庶人,尽成野鬼,寒号泣哭,下沉黄泉;倾海流恶,洪焰烁山;皆汝等之罪。”
这是说的妖兽暴动时各国兵士居然都在内陆,互相牵制,以致调动不及,没有发挥抵抗作用,导致人族死伤十万万。
“何以为人?天生灵智,行礼义、明忠恕、炳仁孝,此为人也。吾立神教,教人不淫、不盗、不贪婪、不怠惰、不行邪道、不自相残杀。此正是人族之道,尔等知否?”
说完,就飞身离开了。
他这番话夹七夹八,指桑骂槐,把座中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垂手不语。自回到人族那天起,他心中就藏有一股委屈和愤懑,如今逮着机会,自然要发泄出来,骂完果然痛快多了。
人群自动闪开一条道路,都用复杂的目光望着他离去的方向,不论他讲的对错,但没一个人敢站出来置否一字,一是他辈分太高,二是刚刚立威,谁敢招惹。
太玄宗的开山大典就这么结束了,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则刚开始传遍天下,以后不断发酵,影响深远。
启承到没想很多,回到圣堂,告知神教上下太玄宗一行过程和结果,华胥还遗憾没有灭掉对方,两人随后商量晚几天后再派使者去往陈、郑两国,太玄山的消息传递到朝堂毕竟需要一点时间。
此后几天,他又在五指峰上挖了个大山洞,供金餮他们容身修炼,自己则开始学习炼器之法。
太玄宗给出的炼器法门录在一个玉简中,开始是总纲,开宗明义:“夫炼器之法,乃天地之大道,造化之玄奇。器者,有型之物也,炼器也者,乃赋形赋性之**……”
玉简中说,或有形或无形之质,赋予其有形有性之身,此为炼器。
意思就是把各种有特性的材料,或精炼,或组合,使形成的物体具有特殊的性能,这个启承明白,这跟后世材料学有点相似。
第二篇是炼法,方法包括金、木、水、火、土、风、雷,这一点也有点明白,他的三**宝长钩、龟甲、翅膀都是火炼得来。
玉简也提到以身为器,天地为炉,大道作筏,炼至极处,则身纳天地,挥手间大道合鸣。看到这里不禁心向往之,自己这个身板能否也以此法继续淬炼,直指大道?
他十分确定这个玉简绝不是太玄宗所有,否则殷嘉仕绝不可能那么轻易击败明远,但不管流传自谁,最终还是便宜了自己。
第三篇是器材,介绍一些天才地宝的特性,收取之法,以及祭炼之道。
第四篇是阵道,“阵乃陈也,大道有感,天地有应……明其语,大道之力可借,天地之威可用。”这是说大道有自己的感应,阵法就是沟通的语言,如果能够掌握这个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