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骷髅问道-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了,是那把鞭子,把我给吸到这儿来了,找到巫弃,夺到鞭子,就能逆穿回地球,找回妻子、儿子、父母家人,找回过去的生活。”他的思维一恢复,魂火登时也稳定下来,黑雾虽然仍然缠绕其上,但再也侵袭不动。

    启承总算是找回了前世记忆,知道了自己是谁,过去的经历滚滚而来,却随即又被他深藏心底,甚至不敢拿出来回味。

    那种刻苦铭心的思念如万蚁噬心,每回味一次就多一份心酸,多一分牵挂,多一分怨恨。

    所以他宁愿悄悄地藏在心底,假做遗忘,只等神功告成,回返原世界,再与亲人共同诉说这一世的孤苦,这满腔的思念。

    他还是自称启承。

    只有回去,他才心安,为此必须努力修炼,谁都不能阻拦,神挡杀神,佛挡灭佛,为此不惜一切。

    这时心神却感觉极端疲惫,就像普通人数年不得安眠一般,头脑昏沉,头大如斗,头疼欲裂。

    但启承数千年来又何曾睡过觉?只要魂力不竭,则魂火不灭,精神强旺。还是这一次受创实在太深,魂火几乎缩小了七成。

    他就势打坐,手心叠放,心中计数,想要通过这个来转移注意力,忘掉疼痛。但开始时候往往会忘掉计数,又重新来过,如此再三。

    终于在第三十八次时入定过去,陷入无人无我、无思无虑、万物皆寂的状态,一股清凉之意洗过神魂,疼痛感顿时大为减轻!

    此后几天他每日入定,一月之后终于疼痛消失,开始种莲**与入定交叉修行。

    春风落了桃红,如此又是一百年,魂火终于恢复旧貌,中心的蓝色炼火增长到花蕊般粗,比当初又强大了一些。

    接受上次的教训,他不敢继续修炼,准备再去游历一番,就把神念尽数收回,出洞而去。

    如今的人族经过数百年乱战,人口由十亿减为八千万,形成了七大诸侯:陈、梁、卫、济、郑、祈、萤。

    合纵连横兴起,战争的范围和烈度大为下降,进入了相对平和的时期,人、妖修士也隐入幕后,不再在前台直接大打出手。

    一路西去,这一日登上一座大山,山谷内有丝丝黑气溢出,不凝神都看不到,事有反常,必有其异。

    启承顺着黑气往里走,来到一个山洞,心下暗自戒备,紧了紧手里的铁叉,走了进去。洞里无人,只有一个石榻,内侧石壁上有一道裂缝,黑气正是从这里溢出。

    启承踏步上塌,见没有异常,这才攥掌成拳,轰向裂缝,那石壁应拳碎裂,露出一个金色的葫芦,表面闪烁五彩光华,一尺多高;

    启承大喜,神话传说里自凡葫芦出场,没有一个弱的,如今可不是天大机缘?

    一把抓起葫芦,摇一摇毫无动静。

    打开塞子,往里看去,一道白光从内冲出,直入颅内,向魂火扑去。然而火本无形,那白光一冲而过,露出身形,却是一黑衣青年道人。

    面带阴霾,恨恨的盯着魂火,沉声道:“你这是什么妖法?”

    启承不会说话,没法应答。那道人化出一根长鞭向着魂火抽来,魂火被抽的裂开,鞭过后随即合拢,鞭子却被焚化一块,短了许多,那道人吃了一亏。

    此时魂火生出一股吸力拉着他向火焰飘来,这道人吓得哇哇乱叫:“前辈饶命,前辈饶命,小子错了,晚辈愿发下道誓,给前辈为奴为仆,永不背叛。”

    启承不理,那道人不安好心,处心积虑设下此局,要夺他魂魄,吃了亏就想求饶,他可不是善人。

    那道人堪堪就要被魂火拉进去了,索性破口大骂:“你这个恶魔,吞人魂魄,断人道行,必遭天谴!”随即被魂火吞噬炼化,魂火大亮,增大了一小半。

    启承胜的糊涂,赢得侥幸,自己还懵懵懂懂,只是看着葫芦满心欢喜,倒拿着摇了半晌,再没有东西出来了,这才紧紧抱在怀里,想着怎么处置。

    宝贝需要炼化,这个他知道,但具体怎么炼化他就没经验了,试着催动神念向着葫芦印去,那葫芦果然能吸收,三天之后饱吸神念的葫芦与他心神相通,这就算是收服了。

    神念进入葫芦里面一看,却是一个方圆万米左右的空间,空空荡荡,没见什么神异之处。

    心下失望,看来也就是多了一个大点的储存箱,什么捉人拿人、化为脓水什么的看来是没指望了。

    想想也是,法宝岂是好得的。

    但这个葫芦有点太扎眼,不由得嘟囔:“这要小点就好了!”葫芦跟他心神相通,果然小了一点。

    启承恍然大悟,就让葫芦再小点,直到变成手掌大小,此时葫芦上五彩光芒却飘飞散落,原来是一层荧粉。不由暗骂道人奸诈,找了个山泉洗了洗,是一个黄皮葫芦,卖相普通。
………………………………

第八章 路遇巨蟒思练棍

    见山洞里再无别物,启承就把葫芦挂在腰间,铁叉之类都收了进去。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要说这葫芦还是好使,只要神念一动,物品就能移进移出,方便的很。

    离开山洞,不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十分宽广,就准备扎个筏子,左右看看,只有左边五六里外有一片小树林。

    来到近前,选定一棵挥拳击去,咚的一声,那树摇了几摇、晃了几晃,随即不动。

    启承被反震的倒退了几步,痛的呲牙,这树硬比钢铁啊。摸出铁叉,用全力对着树干叉了过去,叉尖直接断了,启承吸口凉气,又对着地面叉了下去,没成想地面也坚实无比。

    绕着这小树林转了一圈,也就几十棵树,大都腰身粗细,树干树枝全是笔直,一丝弯曲没有。这树不凡啊,偏生打不断,砍不动,挖不了。

    敲了几下树干,音色清亮干脆,心下合计:“音清而硬金属像,五行属金,火克金,当用火!”他也算是考古爱好者,有些知识是必须懂得。

    奔出二十里另找了个山林,砍了若干枯枝,又砍了几棵大树,都装到葫芦里,这回葫芦派上大用场了。

    回到小树林,围着树堆了一圈枯枝,点起火来,烤了几个时辰,才见树枝有点变形,一拳击去,那树应声折断;他一共伐了两棵,其他的留给其他有缘人,他也是怕自己的法子不对,那就白瞎了这么好的材质了。

    把枝叶尽数去掉,找了根杯口粗树枝削了根长棍,其他的尽数削成标枪,细的削成箭支,一点都没有浪费,全都收在葫芦里,兵器总算充足了起来。

    又取出枯枝扎了一个筏子,选了一根当撑杆,渡河而去,筏子行的慢,两天两夜过去还没看到对岸。却见河心位置有个小岛,十来里方圆,就靠了过去。

    岛上灌木丛生,中间是一个椭圆形沼泽地,长宽三四里左右,看上去没有特异之处。

    正要回身赶路,突然一个黑影袭来,凝神看去,却是一条尾巴,躲闪不及,被击出数十米开外,摔倒在地。他赶紧一个侧滚,立起身来,好在没有受伤。

    摸出一根标枪,向上斜指,凝神戒备。

    看那怪却是一条巨蟒,身长足有百米,水缸粗细,全身长满黑色鳞片,却又速度奇快,扭身又一尾巴砸落下来。启承持矛在地上一点,借力窜了出去,也不回身,向后一枪刺出,感觉落空,又前冲了百米,才回身看去。

    正好蟒头向他冲来,那巨口如马车般大,带着腥风吞来。启承标枪顺手一击,向巨蟒上颚刺出,那蟒反应奇怪,偏头躲过,一脑袋顶在他身上,巨大的力道把他抛向半空,被蟒蛇一尾巴甩出百米,砸落地上,把地面砸出一个深坑。

    还没等他起身,巨蟒又一尾巴砸来,启承用枪在地面一点,斜斜飞出,这才险险躲过,再看刚才的深坑已被劈成十几米深的大坑,而巨蟒尾巴在地上一点,整个身体巨口在前,腾空向他扑来。

    眼看蟒口已到身前,他赶忙扔出一根标枪,又从葫芦中取出一截铁树,向巨蟒口中塞去。巨蟒闪过标枪,见又有异物,本能的咬住就欲吞下,铁树又长又硬,它吞不下去,正卡在半截那儿。

    启承抓住机会,又摸出一根标枪,刺向巨蟒眼球部位。那蟒含着铁树,头部转动不灵躲不过去,只好一闭眼,标枪顺着眼部鳞片滑了出去,它竟毫发无伤。

    启承心内大惊,这鳞片如此坚韧滑溜,根本破不开啊。

    看看铁树露出蟒口的半截,计上心来。就把标枪插在地上,屈膝下蹲,拧腰出拳,一下下全力打在树干尾端,足打了千百拳,铁树被生生打进蟒腹之内。那蟒被撑成一个圆柱,动弹不得,只剩一个尾巴梢疯狂甩动,再无法攻击。

    启承也发了狠劲,一定要灭掉此怪,手持标枪对着巨蟒上颚刺出千百下,枪枪到底,这处正是脑部,这千百枪下去,脑浆都搅成了浆糊,巨蟒慢慢失去生机。

    待蟒蛇死透,吞了它的魂魄,蓝色炼火竟然粗了一倍。

    到此时启承心下方才大定,坐地良久才平复惊吓,这才钻入蟒口,用匕首把血肉内脏尽数剥去,只留一副鳞皮,拖到河中清洗干净。

    这鳞皮如此坚硬,正是做护甲的好材料,可惜他目下还破不开,也不会炼制,就整个收在葫芦里,又收了铁树、标枪,才乘着筏子离开。

    直到靠上对岸,这才彻底放松,不由身形一软,坐倒在河岸。

    细细思量这次战斗,他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任何有效的攻击手段,全凭身体硬打硬扛,面对这些凶禽猛兽,如何能敌?必须要练习一门兵器了!

    翻遍葫芦,里面只有长棍、标枪,俗话说: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棍最容易见效果,那就先练棍法。

    棍法虽没练过,但大略知道有:拔、扫、劈、抡、戳、圈、缠、挑、撩、拦、点、崩等基本动作,具体招式就一窍不通了。

    他明白什么东西都得从基本功练起,熟才能生巧,就先从姿势练起,每天劈一百下、抡一百下……十二个基本动作每个一百下,每天还要增加。

    基本动作熟练之后才试着用招式连接起来,一年之后,算是初成,棍子似乎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棍随手动,手随意走,意之所向,棍随之去。

    以这种棍法对战巨蟒的话,肯定还不是对手,但谁让他没人教导呢?只好拿出水磨功夫,自己摸索练习。

    遇到卡壳的时候,就坐着观望风景,看看天地、荒原、以及万物。

    经过那次所谓心劫,启承与这片天地的亲和度大为提升,对于身边事物有了更为细微的感受。

    此时阳光和煦、微风轻拂,天地间一片和谐,突然一头猎豹猛的窜出,向着一只黄羊扑去,黄羊转身就逃,但为时已晚,猎豹猛的一窜,把黄羊按到在地,张口咬住脖子,整个猎食过程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

    启承心中猛的一动:“是了,动静相合!静如山岳以蓄势,动如脱兔以猛扑。棍法也要刚柔相济、动静相合,不是一味的用死力,劲不可用老,力不可使尽。”

    摸出长棍,猛的对着身前大石劈去,却只用了八成力,快要击到大石之时微微一顿,一股震力从棍梢生出,大石顿时被击的粉碎。

    启承手不停歇,长棍一颤,猛的一抬,对着身边树上一枚叶片圈去;轻柔如春风,婉约如细雨,树叶顿时脱落,黏在棍梢,随棍飞舞。棍左则左、棍右则右。此时手中长棍轻轻一抖,使个崩字决,树叶如箭般飞出,只听嘟的一声,叶片刺入树干,竟如金石一般坚硬锋锐。

    双手持棍,静立原地,一遍遍回味刚才那一棍的感觉,总结出力的技巧、方位、刚柔变化,直到一天一夜之后才算完全掌握。

    他内心喜悦,这一招威力增长了十倍不止,如果现在与巨蟒交手,估计能战平!

    此次长进是受猎豹捕食启发,在后面旅途中,不免更加注意体会周边事物,再没有一丝焦躁,他观察见到的一切生灵,看它们的一举一动,看风吹过时树叶的摇摆,看雀捉虫时鸟喙的姿态,看猛虎捕食时的四肢摆动;

    每有感悟,就会停下来练上一阵。

    这一日天地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不少大树都被摧折,启承也不迎风赶路,找了个山洞躲避。

    洞口一侧有一株长草,叶细长,时而被大风刮得贴伏地面,风一稍歇,又直起身来前后摇摆。

    启承渐渐被它吸引,看的呆呆出神,脑袋里闪过:“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正是太极拳诀。

    念叨数遍口诀,忽的跳起,就在山洞门口打起太极来,当真是松垂柔顺、圆融畅通,进退如意、刚柔相济。

    出锤时沉如山岳,抱球时柔若细羽。

    时而如弱女扶柳,时而如猛虎下山,其疾也如迅鸟高飞,其势也如江河奔涌,其徐也如初花展蕊,其柔也如露华沾叶。

    六遍一过,太极拳决已经吃透,虽不能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得落,却也相差仿佛矣。

    启承心内畅快,不由做昂天大笑状,摸了摸那根长草,转身踏上旅途。
………………………………

第九章 收个跟班行天下

    正行走间,听得前方数里外有呼喝打斗之声。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他棍法拳意初成,正想找人试试威力如何,也顾不得遮掩身形,向着声音来处急冲而去。

    盏茶功夫就到了地头,远远看见有五六个身影打的正激烈。到了近前掩下身形,却见四个蓝衣男子分站四方,大声喝叫,正围着一个三丈高的石人猛攻。

    四人各持兵器,一个使刀,一个用锤,另两个手持长枪;石人却没用兵器,全凭双手,硬接硬打,全然不落下风。

    兵器击在石人身上,打落一些石块,石人挥手间就有泥土飞来补上,眨眼间恢复如初,启承看的都替这四人着急。

    这石人双臂如金刚,身体如磐石,还能随时修复,这么打下去有败无胜啊,也不知为何这四人此时还不知退避?

    此时使刀男子沉声道:“三位师弟,你们缠住此怪,待为兄祭出法宝。”那三人口中应着,手中加紧了攻势。

    使刀男子退出战圈,从腰间一灰色袋子里掏出一方砖印,四四方方不过砖头大小。

    双手催动向内注入灵气,那砖印肉眼可见的膨大起来,直如小山般大,在那男子催动之下,向着石人背部砸去,竟是速度奇快。石人本来就身体笨拙,被砸了个正好,轰的一声身体碎裂,被打成一堆乱石。

    四人欢呼一声,那使刀男子收了砖印,欢声道:“成了,三位师弟,咱们赶紧收了那珠子为是!”说着当先向石堆走去。

    不料那石堆突的炸开,从中蹦出一个玉人来,三尺多高,眉眼俱全,可不就是那石人模样?

    四人大惊,挥着刀枪又要攻上,那玉人却腾身而起,右手微抬拍向使刀男子脑袋,速度变得奇快,比石人形状时增了十倍不止。使刀男子不备,登时被打的脑壳崩裂,当场身死,神魂都未逃出。玉人毫不停顿,回身如砍瓜切菜般击毙其他三人。

    全歼敌人后,双手拍打着胸部,昂首向天,然后募地向启承方向看来;启承也站直身子,心中战意澎湃。

    二者对视一下,同时向对方冲去,玉人仍旧空手,冲近前来一式直拳打来,启承摸出长棍,一式凤点头敲向对方手腕,与之缠斗在一起。

    启承展开棍法:拔、扫、劈、抡、戳、圈、缠、挑、撩、拦、点、崩,十二个式子施了出来,二人翻翻滚滚打成一团。启承越打越顺手,那怪只知拳打脚踢,全无招式,只是凭着身体坚硬左挡右遮;

    启承也不下死手,许多招式信手挥出,中途却收力三分,只觉棍法中许多用力窍门、换力之法、招式衔接一一在心间流淌,动作越来越圆熟,打的越来越轻松。

    如此斗了三天三夜,那怪渐渐不敌,启承却起了相惜之心,因此施了个崩字决,把玉人打退几步,摆摆手,表示不打了。

    那怪也停手不动,站在那盯着启承。

    可这交流却难办,两者都不会说话,索性还是比划吧,大不了再打一架。

    就用拇指点了点对方,又点了点自己,然后双手相握,挥了挥拳头,又用小指点点地上的四具尸体,意思是:“咱俩合伙,谁不服打谁!”

    又走到那堆石头前,点了点玉人,又点了点石堆,往身上一抹,然后用食指拇指捏一道缝,意思是:“你能不能把石头穿回去,搞得薄一点!”

    那怪就站在原地,歪着头看他比划,又看看石堆;一脸茫然,晶莹剔透的面上就差写着个大字:“懵!”

    启承自己也懵,也不管那怪懂不懂了,径直把尸体上的袋子摘了下来,那使刀男子正是从里面拿出砖印来的,说不定还有其他法宝,先收了再说。

    最后那玉人也没啥动作,只是跟在他身后,保持三米距离,启承看看不是办法啊,这玉人智商不够,自己用尽洪荒之力比划出的姿势它却看不懂!

    看看身上的骨架,转身把尸首上的衣服扒了,自己穿上一套,又给玉人扔过去一套,指指对方,又指指长衫,心想:“这回都亲自示范了,不会傻到还不懂吧?”

    那玉人呆了半晌,捡起长衫穿了起来,也是空空大大的,两人倒也谁也不用笑话谁,就这么的算是收了个跟班。

    这家伙本体是明晃晃的一块玉石,不穿衣服那就等于挑着“我是宝贝,快来抢”的幌子在人前晃悠,做人得低调,蒙头打人板砖才是我辈侠义风范!

    忙活半晌,先不忙赶路,得先看看那四个储物袋里有啥好东西,把四把兵器收了,又找个山洞,带着玉人钻进去,把四个储物袋里面的东西都到在地上。

    东西不多,是一个砖印、四个玉牌、一堆晶石、一本书、一卷兽皮还有两个玉简。就这么点,都是穷人啊!

    那四个玉牌应该是门派标志,这是麻烦,扔掉。

    再看那本书,封面上写着《药草本经》,嗯,暂时用不上,留着。再检查玉简,都是功法,一个是《锻骨洗髓经》,一本是《开山刀》;对自己没用,想了想把两个玉简扔给玉人,让他学着观看,也许能练练开山刀,对方越强,对自己的磨砺越大。

    最后是那个兽皮,画的密密麻麻的线条,看着像是地图,上面群山纵横,中间最高的一座山上有五座山峰并立,如同一只竖着的巨掌,最中间那山半腰处做了个标记,也没有文字说明,启承看不明白,就收进葫芦里。

    想了想又拿出那把刀,扔给玉人,然后又扔给他一个储物袋,教他使用。

    可怜的玉人估计也是第一次见这玩意,把刀收进拿出玩的不亦乐乎。这种储物袋空间不大,也就是十来个立方,到是够玉人使用。

    第二天一大早,那玉人就到洞外练习刀法,看着笨手笨脚的,招不成招、式不成式。

    启承也不管他,自顾自练了一遍太极,又练了会棍法。

    练完棍法向玉人招了招手,就当先向外走去,走出几十步回头见它不动,又招招手,这才跟上来了,从今以后就算是有了同伴了。

    到了晚上,两人自然找地方过夜。那玉人盘膝而坐,五心朝天,结了个手印,居然开始修炼了,也不知道原来就会还是练的那个《锻骨洗髓经》。

    启承颇为心塞,全天下估计也就自己不能修炼吧!

    玉人的感觉比启承灵敏的多,像是灵气变化、打斗玉人都能提前发现,带着它倒像是带了个人形雷达。

    仙草灵树也认得不少,路上不时会采上一些灵果放到储物袋里,边走边吃,每到这时启承就更不是滋味了,这日子有点悲催啊!

    这一日,二人又走到一座山前,只见满山翠盖、草木葱茏,飞泉溅玉、碧水生幽;玉人忽的扔过来一个桃胡,这是它有所发现的信号!

    启承转身看去,玉人直接前头带路,进到山谷,走了一炷香功夫,有一个山洞,里面凉气直冒。

    玉人也不稍停,抬脚就进到里面,这洞口窄小,倒是恰好容得两人通过,内里逐渐宽广,一路弯曲向下,转过一个弯,竟是一个巨大的山腹内洞,里面颇为黑暗,看不到底;

    玉人一直不停,直直向里,走了盏茶功夫,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二人耳边响起:“两个小辈,这里不是你们能来的地方,快快退去吧!”

    只听到声音却见不到人形,启承两边望望,两侧只有山壁,前面看不到尽头,这个发声的人应该在前方。

    他摸出长棍,玉人大刀横在胸前,又前进半炷香功夫,前面影影幢幢好多黑影。

    启承摸个树枝弹到玉人身上,这是让它停一下的意思,又从葫芦里招出若干枯枝,点起火堆,洞内亮了起来。

    再看那些黑影乃是僵尸,见有火光,稍稍退缩,随后又向着二人扑来;

    启承踏上一步与玉人并肩站立,这些僵尸面色煞白又透着一丝黑气,动作颇为笨拙,似乎关节不利,直挺挺的挥臂横扫过来。启承挥棍打到对方肩上,肩膀断折,仍似无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