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骷髅问道-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一六零章 元神的疑惑

    在深沉的定静中,小人体内光点闪现,放射煯煯金光,这金光依然加强着魂界、“吁、嘘”两个字诀,如今又加了一个“唏”字虚影。

    这光点不知身处何地,似乎蕴含无穷无尽的力量,不知疲倦的放射金色光线,蕴养着神魂内的一切。

    好久过后,启承醒来,聚集神念内视小人身体。小人体表暗淡无光、干瘪消瘦,浑没有液滴时候那么璀璨明净、圆润饱满。神念在体表盘旋数周,竟然丝毫无法进入其体内!

    他自己的神魂形成的小人他竟然无法内视!

    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

    他的惶恐和疑惑越发的沉重了!

    然而没有人可以商讨,唯一一个有经验的金餮此时正在千米区域,竭力的对抗源火之力和幻境侵袭,自然是无法搭理他的。

    而且即使清醒,金餮恐怕也难以给他答案,因为金餮本身是在沉睡中突破的,论到对六字真言的认知恐怕还不如启承,更不要说元神形成的过程了。

    金二和腾龙见他无碍,早已各自修炼去了,闹得启承想诉说下疑惑不安都找不到对象。

    这个特殊的情形估计启承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个,简直是有点莫名其妙。

    好在随后的几十日内,没有发现丝毫异常,他这才慢慢的把这不安丢开,又投入修炼之中。

    在定静中,光点源源不断的射出金色光线,修补壮大魂界和三个字诀,“唏”字诀也日渐清晰凝实,开始显出金色的字体。

    在观想中,“嘘”字诀的光明熠熠,在其照耀之下,小人开始缓慢成长,体表开始明润,四肢日渐强壮。

    一切都很顺利,甚至远远超出启承的期待,几乎是一天一个变化,每天都在变得更加强大。

    相比起来,同行的众人似乎就不那么顺利了,对于他们来说,源火和幻境之力是平稳增加的,更容易突前冒进,等到发觉之时,往往已经被源火所趁。

    到此时已经有近百只卸甲虫、二十多只蚊子被幻境迷惑,投身入光罩之中,化为了飞灰。还有上千卸甲虫包括腾龙在茫然中被前面的金餮所阻拦,这才侥幸没有葬身其中。

    启承心中剧痛,这都是陪伴了数千年同根同魂的分身,是自己的兄弟,一同漫游过虚空、一同对抗过强敌、一同经历过磨难、一同欢笑悲哀的亲人,却倒在这个时候,实在令人哀伤。

    为此启承严正警告,不得冒进,必须最少五人一组,前后左右中,互相照应,共同前行。又要求金餮宁可放慢速度,一定要顾及身后,尽量挽救每一个被幻境所迷的兄弟。

    金餮自然答应,他本来就是这么做的,再说速度过快除了早一点抵达光罩之前、能早一点接受火雷淬炼外并无其他作用。因为待在这地下洞窟的时长不是由他决定,而是取决于进度最慢的那一个。

    但同时金餮提醒大家:“这洞窟之内不能动用法力,只能用肉身之力,各位兄弟须尤其注意!”

    启承微微一愣神,他没有元力,自然体会不到这点,倒是想不到金餮他们过去一百多年才发现这个问题。

    怪不得胡易和那只火精没有追下来,若是仅凭**搏斗,他还真不怕对方,以金餮身体的坚实加上手中法宝之威,鹿死谁手还真的未知。

    此时再看洞中火精和凶兽,似乎一瞬间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既然不能动用法力,在源火面前更不能使用火系神通,它们的战力也就废掉了大半。若是有敢于挑衅的,都不用金餮出手,金二他们几个就能分分钟教对方如何做妖!

    想通此事,心情更为放松,启承看着众人各自组合呈小队之后,也放心的再次投入修炼。

    数年过后,“唏”字诀终于恢复光明大盛的模样,观想时金光映照着元神小人,小人的面目开始日渐清晰起来。

    启承越看越觉得这小人面目无比熟悉,正是自己前世的模样。个头不高、身形微胖,面目普通,毫无出众之处。

    但他突然间还是潸然泪下,神魂深处还是牢牢的存有前世的记忆啊,穿越至此已经数千年时间,而前世不过短短三十载,魂牵梦绕的还是想要找回过去的亲人、身世和生活啊!

    与这个目标比起来,自己的修炼速度太慢了,如此下去,真的能回返地球?

    那个蔚蓝色的小星球到底在何方?

    这跨越无数空间、时间的距离该怎么破除?

    要尽快强大起来,去往盘古大陆,寻找到大巫巫弃才行啊!

    但是按照后世的记忆,大巫等同于大罗金仙境界,而且**厚重坚韧,立足大地之上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土地中汲取力量,战力十分厉害。

    自己这点实力还是不够看啊!

    一时间他有点时不我待的感觉,迫切的想要再前进一步,这想法是如此强烈,以致再也无法压制。

    而且此时南明净火不知去向,源火之力失去目标,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还是召来金二和腾龙,以策万全。

    他还是用老办法盘坐着滑了进去,这个法子的好处在于,如果承受不住源火之力和幻境侵袭,自然身体会有动作,如果猛然站起,金二就会按照约定把他推出六千米外,危险自然也就解除。

    进入的瞬间,超过外围十六万倍的源火之力猛然爆发,元神小人被突然增加的巨力吸着向外飞射,如同一颗出膛的子弹。

    由于启承是正面对着光罩前行的,源火之力从前而来,扯着元神向前飞射,正正的撞在“唏”字诀上。

    好在六字真言本就在元神身周环绕,源火之力虽大,但距离太近,小人没有加速空间,撞击上去时速度并不太快,没有受伤。

    巨力把小人紧紧的压在“唏”字诀上,只听得“喀喀”做响,似乎是身躯不能承受重压,欲要断裂的架势。

    这力主要作用于腹中的南明净火之上,因此腹部的压力最大,南明净火左冲右突,欲图逸出体外,投入源火怀抱。

    但此时小人五脏六腑还未分化完成,如同一个厚重的壳子,包裹着这南明净火,它又那里突的出来?

    因此看上去,小人的腹部鼓出大大的肚腩,如同一个孕妇一般,还一伸一缩的,很是诡异。
………………………………

第一六一章 五千米

    这时“吁、嘘、唏”三个字诀光明大放,照耀的神魂内金光一片。

    “吁”字诀的金光含有镇抚、安宁、澄静之力,透过元神作用到南明净火之上,使得躁动渐趋减弱。

    “嘘”字诀的金光含有净化、驱除、凝实之力,不停的消除幻境侵袭。

    “唏”字诀的金光含有造化、生灭、成长之力,不断的促进元神长大。

    除此之外,六字真言毫无其他反应,天音也未再出现。元神被紧紧的挤压在“唏”字诀上,一动不能动,更关键的是脸面也被正面挤压,接近成形的五官被碾成了平面,眼看就要成为无面人了。

    此时若是有人用手指轻轻一点,他就会应指倒地,任人宰割。

    元神不能动,则骨体不能动,启承就这样陷入僵坐之中。神智倒是始终处于清醒状态,此时已知,南明净火并没有消失,只是进入了小人腹中。

    所以前面所想的源火之力失去作用目标,对他不会再有大威胁的想法自然是大错而特错了。

    此时他既无法观想、也无法入定,六字真言又如此淡定,一点爆发的倾向都没有,看来回复正常状态有的等了。

    金二和腾龙不知就里,见启承毫无异状,也各自修炼去了,只剩他一人僵坐。

    现在能依靠的只有“吁”字诀了,金光的震抚、安宁之力虽然与源火之力相比无异于萤光之于日月、太过弱小,但谁让他没有其他办法呢?

    枯坐之中,启承初始还思绪不断,推想炼器之法、思虑元神壮大之路、想象以神补体的法门。但时日一久渐渐的归于沉寂,开始进入一种无思无想、无念无忧、无喜无悲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是沉眠、不是定静、不是观想,似乎也不是清醒。恍恍惚惚、窈窈冥冥,渐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抟之不得。

    明明还是那个魂界,却似乎变得无限广远;明明还是那个元神小人,却似乎变得无限高大;明明还被挤压在字诀之上,却再感觉不到任何压力。

    启承福至心灵,双手一动结不动根本印继而化为外狮子印、内狮子印、外缚印、日轮印、宝瓶印。

    随着手指的动作,元神小人也同样盘坐结印。一轮手印下来,冥冥之中似有无形的力量加持在元神之上,源火之力仍在,却再无法像以前一样对元神造成任何影响。

    心神一松,启承就此进入定静之中,神秘光点出现,这一次光线比以前要璀璨绵密的多,照射到魂界、三个字诀和元神之上,能让人清晰的感觉到三者迅速壮大坚实起来。

    魂界在增厚,字诀在凝实,元神在长大。

    这次入定比之以前要深,时间也长的多,待的醒来,启承惊喜的发现,元神由三寸变为四寸,长高了接近三成,身躯饱满坚实,金光闪闪、璀璨明净,犹如金身大佛一般。

    此时元神也回到中央位置,如同神佛临世,睥睨四方!

    聚集神念透视之下,已能深入元神皮下一指,此时正有穴窍经脉慢慢形成,虽然还只是雏形,却是质的进步。虽然此时启承还没有任何元神的修炼法门,但这总是好事,值得高兴,总比泥塑一堆强的多了。

    此次枯坐的时日着实不短,群蚊和卸甲虫都已经赶到了他的前面,金餮更已深入千米之内。

    而在身后,不知何时新进了很多妖兽,各自静坐修炼,没有喧嚣、嘶鸣和争斗,好一副诡异的和谐画面。

    启承自不去管他,此时他体内南明净火还在暴动,只是已经对元神造不成太大影响了,这六大手印加上六字真言真真具有无匹伟力。

    看来后世能够广泛流传的法门自有其道理,只是末法之世元力枯竭,无人修成,其神通威力不显而已。

    但可惜的是启承也不记得更多了,除了背过几篇典籍文章,像这种神通术法反而没有涉及过。

    之所以记得这六大手印还是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道佛之争的辩论时记下来的,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真言所配合的手印,据说有不可思议之威力,另外还有结印时配合念诵的咒语,但那就不是启承所知道的了。

    这术法有用,想必典籍也不是泛泛之论,启承索性静坐原地,结智慧印,开始背诵《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洋洋洒洒五千言,不过一刻钟就念诵完毕,然而没有任何异像,既没有天地震动,也没有地涌金莲,更没有天女散花,也没有神秘力量降临……

    好吧,也许是打开的姿势不对。

    启承又转而右手单竖,成道家稽首礼,再次念诵了一遍,却依然如故,看来是自己的境界不够啊!

    连续念诵六遍没有异像出现,启承知道是不会有太大收获了,只好暂时放弃。

    他又念诵了一遍《金刚经》和《心经》,依然如此,看来想抄个捷径是不成了,没有道佛两家的修为法力,空念典籍,哪怕是最高经典也没有用处啊!

    果然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没法之下,启承在神念中给众人留言,详细阐述了六大手印的结印法门和自己的体会,以及自己当时所处的状态,还有自己的猜想。

    然后又回到自己的路子上,观想、入定,然后前进几步,再观想、入定,慢慢的向着光罩靠近。

    几十年以后,也许是“吁”字诀的安抚之力,也许是魂界和元神的阻隔之力,反正南明净火慢慢的安静下来,源火之力不再能使之躁动。

    启承也来到了五千米界限上,准备再次跨越了。

    这次他盘坐在地,清心净神,结不动根本印,由金二推动向前跨进了一步。

    五千米之内,源火之力已经是当初的三十二万倍之巨。如果把万米距离的源火之力比作涓介细流,那么此地已经是汪洋大海,这力已经如滔滔浪潮,足以淹没万物、毁灭天地了。

    启承的小身板能匹敌天地孤?肯定不能,因此瞬间又被压向了“卟”字诀。
………………………………

第一六二章 天音与魂域

    南明净火化为火龙,狠狠的撞击元神腹部,巨大的力道使得元神腹部凸出一大块,如欲割裂。

    幸好前面有“卟”字诀阻挡,才幸免被割裂之危,但火龙一次又一次撞击上去,六字真言也被带着一起飞射而出,撞到魂界之上。

    这下终于惹怒了六字真言,六个金字团团围成一圈,宏大的天音再降。

    这一刻天地间一切静止了,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只有这个宏大而神秘的道音在魂界内回响。

    此音一出,如同天地开辟一般,魂界之内急剧震荡,天音以元神为中心,向周围掠过。如古佛禅唱、似大神说法,有天女散花、金莲涌现,空间开始急剧扩大。

    从百米到千米,最终直到十万米,天音的力量耗尽,空间就此成形,魂界自成一域。

    但神魂空间毕竟不是混沌,而是虚无,形成的也是虚空,没有地火水风、没有灵元精气,没有支撑。天音力量一尽,魂界开始收缩,空间开始向内塌陷。

    这时“呵”字诀开始光明大放,放出天音,伴随着这神秘之音,一股莫名的力量灌入空间之中,如同有了无形的骨架,空间就此稳固了下来。

    魂域一成,启承突然发现对四周的力量有了清晰的感应,最明显的脚下所立足的星球发散的重力场,从地心发出,向着遥远的星空而去。同时从虚空各个星球、星系、漂浮物也有力场覆盖到他身上。

    这些力场性质相同、大小各异,而身旁的火精、凶兽甚至殷嘉仕他们也有力场存在,只是与青云星相比,小到可以忽略。

    而源火之力也是一种力场,目标针对的是火焰形态的物质,作用于南明净火内的火元离子,这力场以随着距离的拉大而衰减,启承能清晰的感受到这力场的分布、形态和变化。

    元神动念间,形成了针对源火的斥力场,作用于南明净火之上,与源火之力两两抵消,南明净火瞬时安静了下来,恢复了绥服、柔顺模样。

    再一动念,又形成了针对脚下青云星的斥力场,与星球的重力场相抵消,启承不用翅膀,终于飘了起来!

    在虚空之中,他就对八爪怪能够自由穿梭往来报以艳羡,并对他们飞行能力的来源进行过猜测,只是限于神魂的弱小,并不能探查到其中的奥妙。

    如今借助于魂域的力量,他终于能飞了,不靠翅膀、不靠喷吐灵气,就能够自由飞翔,从此刻起,他真的能穿梭万界了。

    这一切全赖六字真言之伟力,但此时六个字诀俱都金光暗淡、字体虚化,看上去随时可能溃散,魂界由于遽然扩大,也变成一个虚影。

    显然连续放出两次天音,开辟、稳固这一域空间消耗了太多的能量,合六字之力也难以支撑了。

    六字真言奥妙无穷,有无匹伟力,启承自然不能任其消散,赶忙清心净神,从戒定印转而六大手印结过一遍,这才敛息入定。

    空寂之中,光点浮现,光明绽放,照耀着整个魂域。魂界以及五个字诀沐浴在金光之下,慢慢的补充着能量。

    这一次入定足足有七天七夜,直到魂界和五个字诀虚影变得凝实了很多,不像随时都会溃散的样子才醒来。

    醒来的启承感觉神完气足、飘飘欲仙,整个状态好的不得了,直有一种天地在胸、万物在手、大道在心的感觉。

    嗯,像是磕了药一样。

    如今掌握了力场之秘,只要源火之力不是逆天般大,对他再不回造成威胁了。启承站起身来,向前行进。

    却不料身体一个踉跄,差点扑倒在地。

    启承一惊,站定身形仔细感受了下身体各处。骨体并未虚弱,各处关节良好,骨髓内精血充盈,生机旺盛,没有任何问题啊!

    伸出手来做了个握拳的动作,这才发觉,是元神遽然壮大,反应过快,骨体跟不上趟了。这倒不是大事,只要需要训练一下协同反应,也算是成长的烦恼吧。

    他到不急着前行,就在当地打了一趟太极,开始极慢,行动不谐,往往出拳过速、或者步子太大显得极为笨拙,如同幼童初学一般生疏。

    三趟一过,这才慢慢变得好点,神魂与骨体相交融、反应相协调。数十趟过后,动作这才圆润流畅、张弛有度、松紧相和、步调相谐。

    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启承这才住了手,举步向前走了几步。有了魂域阻隔加上掌握了力场,源火之力对他的影响不再那么大,行走其中俨然有闲庭信步之感。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此时还不是前行的时候,魂界以及六字真言受创太大,差点崩溃,虽然经过七天七夜入定稳定了些,但依然虚弱不堪,还需长时间的蕴养。

    又在神念中给众人留了言,让他们探索六字真言的无上奥妙,就盘坐入定,蕴养起来。

    这一蕴养就是漫长的时间,足足用了六十年才恢复状态,六字真言金光闪耀、璀璨明亮;魂界厚实坚韧、圆融饱满。

    此时元神长到一尺多高,盘坐魂域中央,嗯,看上去还是不够威严端肃,与偌大的空间相比,还是小了一些。

    但这没有办法,启承没法炼精化神,只能通过吸收“唏”字诀的金光来壮大自身。而“唏”字诀本就虚弱不堪了,那有能量供给?所以这几十年元神的成长就耽搁了下来。

    现在启承已经远远的落在后面,离他最近的一只卸甲虫也已进入两千米区域,最前面的金餮和裂天已经接近光罩一百米范围,金二、殷嘉仕等人跟在其后。

    看来要赶赶进度了。

    源火之力对他已经没有太大影响,有“嘘”字诀的净化之力守护,幻境对他也没有什么威胁,轻松的步过四千米……三千米……直到与金餮并肩。

    这并不是他的元神比之金餮的要强大,而是金餮缺少一个六字诀的守护。

    金餮也早已形成魂域,只是只闻灰色雾团内的六字天音,却不得见其形。因此源火之力对其影响不大,但却无法避过幻境侵袭,所以要步步为营,到现在才到百米范围。
………………………………

第一六三章 阴险的源火

    源火只是一簇青色火焰,此时看上去青翠欲滴、生机盎然、明静润泽、娇嫩可爱。

    丝毫看不出有任何威势的模样,任谁也不会想到这拇指大的火焰竟然有焚天灭地的绝大能量,猝不及防之下,恐怕大罗金仙也会被其幻境所迷,就此扑入其中,灰飞烟灭。

    启承可不敢有任何大意,这数百年无数的妖兽、包括十几只火精、数只凶兽用生命刻下了“恐怖”两字。

    虽然没有鲜血和白骨,却比之满洞的白骨和鲜血更恐怖更危险。

    此时光罩之前已经围了很多身影,近百只火精还有十几只凶兽,都在等待火雷焠体。

    但离火烈雷的出现频率太低了,只有妖兽被迷惑投入光罩时才有可能出现,但洞窟之中全部妖兽加起来也没有多少,要淬炼完成不知道要等待多少岁月?

    启承暗想如果实在不成,就去洞外捕捉一些妖兽投入光罩之中,不知那些弱小的生灵是否能引发火雷?

    要说这种想法不独是他所有,围在光罩之前的凶兽们也有,火精们频频回头,看着身后的群蚊和卸甲虫,眼中露出看待猎物的神色。

    启承心知不好,迅速的退后,把殷嘉仕他们收了起来,又回到金餮身后。

    这下火精和凶兽们不乐意了,目露凶光瞪着他,又看看他身边的金餮,似乎觉得这大块头的不太好惹,在这不能动用火焰神通、无法使用法力的地下洞窟难以取胜,这才又把目光对准了更后面的妖兽。

    一只血狼绕了个大圈子,到万米之外众妖兽的身后,无声无息的扑倒两只火蝎,一手一只提着绕行回到光罩之前,整个过程兔起鹘落、干净利落,众妖兽正在竭力对抗幻境侵袭,竟丝毫没有发觉身后少了两个。

    血狼把尚在挣扎的火蝎向光罩内扔了一只,一蓬火焰燃过,眨眼间火蝎成灰,三息之后光罩之内仍然平静无波。血狼又把剩下的一只扔了进去,这才有一股细小的火雷涌出,堪堪够每兽一丝。

    看到这个情景,启承有点懵,这源火有点吝啬啊,这要到自己的时候,近万人的大部队,得多少妖兽才够淬炼一次的?

    而且不排除是在用二桃杀三士的手段为自己谋食粮啊,一簇火焰拥有这么高的计谋,这让别人怎么活?

    看看身后,也就有百只左右的妖兽,这能够往里面扔几次的?待这些妖兽全部被焚,又该怎么办?

    此时葫芦中众人陆续醒来,纷纷在神念中问询发生了何事?怎么一下被扔回葫芦了?

    启承把缘由一说,众人沉默了,显然事前也没想到会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