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骷髅问道-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他的讲话,座下诸人心绪竟渐渐平安。这十日之内,安西城都在疯传,城主府被一群妖魔鬼怪所占据,这群妖魔奇形怪状、凶神恶煞,他们法力高强、杀人如麻,动辄要吃人肉、喝人血。
想着以后要侍候这么一群太爷,这些官吏想想都胆战心惊。要不是传话的侍卫说了,不能辞官去职,否则全家有难,他们早就不干了。
现在看来,即使是妖魔,也是一群懂建设、明文教、知民生、有追求的妖魔,到不像动辄得咎的样子。
如此大多数人如同吃了定心丸,竟由原来的想着如何举家逃亡变为先干着再观察。
………………………………
第一九零章 神教拓展
会议很简短,启承讲个半个多时辰也就把近期事务分派完了,启神教的事情一点没涉及。
这是启承经过数天深思熟虑后决定的,青云大陆人口已超过两千亿,这么多人口施行****体制是不合适的,否则会陷入民生事务,变成不伦不类,拖慢传教的步伐。
会议开完,也没有例行的酒宴招待,众官吏如蒙大赦、鱼贯而出,看看空中的艳阳,不由抬冠相庆,都活着出来了,而且看样子新的城主还是有点靠谱。
随着这些官吏回到职司,安西城突然忙乱起来,各房吏目、巡检、教谕、衙役满城乱窜,一个个忙的脚不点地。
同时一个消息传出来,税赋降了,而且没有其他苛捐杂税,还要建立抚育院和赡养院,收养孤寡老人和儿童,老百姓的日子要好过喽。
民众还讶然发现,再找这些官吏办事,脸好看了、事好办了。吃拿卡要、拖延推诿、呵斥责骂、收取贿赂之事一时绝迹,时日一长,新城主的名声大好。
随后他们发现,不知不觉间,道路拓宽平整了,地面铺着砂石,可并行四辆马车,雨天不泥泞、干热不起尘,走起来又快又稳。
乡村间的农户也发现,沟渠不知不觉被整修了,又深又阔,清亮的河水直通到自己地头,扒开田垄就可以浇灌。
而这些都没见到有人施工,于是一些愚夫村妇开始传言城主乃是神灵降世,福佑安西人。
启承如此大费周章,要得就是威望,就是立信,如同商鞅立木一般,先让民众信任,消除抵触情绪,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他看中了城主府旁边的一座庄园,占地极广,适合重建圣堂。庄园住着一个大富之家,启承让覆天夜间去与庄主商量了一下,用一个铜板的价格把这片庄园买了下来,至于商量的的过程么,启承没问。
殷嘉仕与金餮二人把前院推到,去往山中采来青石,一夜之间一座宏伟高阔、轩丽堂皇的教堂建了起来。
前面是五个牌坊,上面分别刻着“应元显化”、“慈悲妙有”、“广法宏真”、“启明佑世”、“承天护民”,连起来就是“应元显化慈悲妙有广法宏真启明佑世承天护民大神之宫”。
嗯,这个是跟普神教学的,名字够长够威风,启承表示很满意。
牌坊后面是教堂正门,上书:启神殿。
里面是一排三间极大的宫殿,中间正殿里面摆放启承和覆天的金色塑像,是金餮用泥土塑成,又刷了一层金粉,看上去金光灿烂,威严端肃。
两边配殿内是覆海、殷嘉仕等八人塑像,至于金二、腾龙和裂天,还未化形,不适合供奉。
这在凡人眼中就是神迹啊,一夜成殿,还如此高大宏伟,除了神灵还有谁能做到。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来此焚香叩拜、寻求护佑。
启承教八人炼化信仰念力、成就神格的法门,也巧了,这八人都会控火法门。只要每人给予一朵琉璃净火,收入眉心祖窍,等着积聚足够念力,收取炼化就好了。
这还没完,若是凭着自然传播,这信徒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达到一定规模。启承索性在每日傍晚,端坐城主府,诵念经文,并用神识之力送达全城,而教堂之内则陈列《启神经义》,前来叩拜的、游逛的都可以随便拿取。
这就是当年卫国一幕的重演啊!这普通凡人能有多少定力?不几天间,信徒数量就达到近千名。
随后又在下面大点的镇子建起小型的教堂,这样一个完整的传教程序就建立起来了。
没有仪式、没有庆贺、没有鲜花和彩带,也没有祝福和掌声,启神教就这么无声无息的重建了!
随着信徒越来越多,积聚了足够念力的覆天神格形成,炼化出第一滴神力,神力渗入身体,开始淬炼**。
覆天随即被惊到了,他经过数千万年岁月锤炼,这具躯体堪比金刚,自认为已经坚韧无比,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却不料这小小一滴,就让他感觉身体有极其微小的一丝加强,那要是形成神力海会怎样?
原本这一月,他一直待在城主府修炼,并不关心启神教的传播,顶多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现在立马不一样了,这太逆天了,似乎能无限淬炼肉躯,对自己的战力提高绝对是大大有利的。
他的积极性马上提上来了,就想立刻带人去开疆拓土、夺取城池,以供神教传播。
启承表面不疾不徐、按部就班推进各项事务,上午在教堂招收教士,下午在城主府处理政务。
其实他比谁都急,现在大荒有摩教,魔王实力强横,手下高手众多,占据人口稠密之地,根深蒂固,诚不可与抗。
而在东南还有一个神秘的普神教,有安信岛做依托,也发展极快。
只有他得启神教如无根浮萍,经不起任何风吹浪打。这还幸亏他忽悠,呃,不对,是以事业之心邀请来了覆天他们,这才算略有根基。
因此两者算是一拍即合,但覆天不能轻动,必须坐镇安西,保卫这根本之地。
众人商量来去,决定派出覆海、金餮等人分为两队,再去占据两座城,与安西齐头并进。
但众人没有一个对政事有经验和兴趣,启承只好再折中一下,除了罪大恶极、极其残暴的予以处决外,其他的以收服为主,可以暂时保留其城主之位,待以后再另行安置,护卫队正需要大量高手。
覆海等人也是急性子,当天就各自出发。
安西城以西,紧挨着的就是洛川和福山城,覆海等人也不去探查,当晚就潜入城主府,用拳头与城主做了亲密交流,双方友好的达成共识,归顺了启承旗下。
殷嘉仕和金餮还好点,有一点萧规曹随的样子,紧跟着修渠筑路,建造教堂,念诵经文。
但数月之后他们发现信徒的增长一直十分缓慢,这才知道启承以政事入手,通过改善民生取信于民,看似耽搁了时间,但信徒的发展却会快速的多。
覆海等人初尝甜头,如何会甘心?启承的办法学不来,但也有自己的法门。让收服的城主带头到教堂之中叩拜启神,果然香火大增。
这就叫“上有好焉,下必甚也!”
………………………………
第一九一章 偶遇
覆海等人兵分两路、在前方攻城掠池,一路是覆海、平天、启世和殷嘉仕,另一路是擎苍、刑空、横天和金餮。两队人马跟比赛一样,几乎是以七天拿下一个城池的速度推进。
第一天拿下城主,当夜选择教堂地址,第二天教堂建成,由殷嘉仕或者金餮念诵经文,跟启承一样用神识送入全城百姓脑中,强行收割信仰,七天后转向下一个城池。
西北乃是苦寒之地,元气稀薄、气候寒冷,人口没有大荒那么稠密,即使修士也不愿意到此地居住,因此这里的所谓城主都不够强大,顶天就是真仙,覆海等人乃是太乙玄仙境高手,自然手到擒来。
如此一年之后,他们已经占据了近百座城,信徒数量却只有不到百万,这其中安西一城就占了一成。
启承在后方则全力培养传教士,只要能全文背诵《启神经》,并能通畅宣讲;是神教信徒,愿意把神的荣光传播给更多的人;那就招募过来、顶上前去。
这些教士限于自身的资质、学养、心性,对经义的领悟也各有差异,解释更是五花八门,造成神教一片混乱。
但启承不太在意,这是发展中的乱象,代表着神教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启神教如今就是空中楼阁,毫无根基,
只能等过个几年,抚育院的孩子陆续长大成人,从小受神教培育、每日接受经义输灌,按照传教士标准教育的孩子们将挑起大梁。
那时只要稍加整顿,神教的根基才算扎下来了。
启承又选择了一个老成持重、断事严明、公平公正的官员把城主之位交给了他,自己抽身政务,开始专心处置神教事务。
神教的发展速度快,这又造成一个问题――钱粮不足,按照启承的操作程序,降低税负――推行文教――设立抚育院和赡养院――改善民生、敦穆风俗,这都要大量的钱粮投入,银钱从哪儿来?
他们从狐丘缴获了一大批珠宝,现在就是靠这个支持,但这毕竟是无源之水,要想实现良性循环,还需要找到稳定的财政来源。
这事情还不能跟覆天他们商量,不然他肯定会去找富豪之家聊聊天,若说建造教堂时这么干还算影响不大,筹集钱粮再这么蛮干就要声望大跌,以致动摇统治基础了。
当然神魔世界凡人是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无论如何也翻不了天的,但要想获得更多信仰就得注意方式方法。
启承一方面把珠宝全部变卖,用于购买土地雇人耕种;另一方面把在安西的卸甲虫全部派出去,到各地山林野泽去寻找矿藏,以期有所收获。
后世宗教流派收敛钱财的法门启承自然懂得,但启神教此时信仰不广、根基不深,他无法照搬应用,也没有多少信徒主动捐献,只能立足于神教的自给自足。
除此之外,启承还派出探子到大荒和东南部,探查摩教和普神教的动向,如今虽然三者相安无事,但未来一定会发生冲突。
比之国家或者城池之间,宗教战争是更加残酷血腥的,后世那个宗派身下没有累累白骨和滚滚冤魂?
而在这神魔世界,恐怕比之后世要更加凶残,杀戮会更加疯狂,如果不想做别人的垫脚石,那就只能强大自己。
若论实力强大,自然是摩教第一,魔王更是战力强横,曾经以一敌二重创两个大罗境高手,这么看起来,现在的启神教还远远不是对手,还需要一个超级高手坐镇。
启承想来想去,把主意打到了莫问天身上,莫老道神秘莫测,具体什么境界、战力如何他不知道,但看老道的身法应该是大罗境界绝顶高手。
但莫老道可不好忽悠啊,那是遍历风云、见多识广的前辈高人,只是不知何因自困于那个海岛区域。
但无论如何总得试上一试,一旦成功那以后与摩教相争就不会太过被动。
把从狐丘搜罗的加上城主府收藏的美酒各搬了几坛放到葫芦里,启承跟覆天交代了下,带着裂天和金二直往东飞。
十万大山依然沉默无言,层层叠叠的山峦惯看人世变迁,却从来不置一词;承载万千树木灵草,孕育无数妖兽精怪,却从未有过幽怨。
但对于普通人类来说,十万大山依然是难以涉足之地,里面土地肥沃、水力充沛,只是妖兽强大,人类难以匹敌,在里面站不住脚。
从这个方面来说,最初那批越过十万大山,从大荒迁涉到大陆四方的人族实在令人敬佩。这得经过多少艰难险阻、付出多少生命和鲜血才走出来的呢?
启承很是感慨,但并未放缓速度,顷刻间已经深入重山之中。猛见前方有两个身影正在殊死搏杀。
召出裂天和金二,三人靠上前去,厮杀中的两位毫不理睬,似乎有深仇大恨一般,以伤换伤、招招致命。
其中一位正是启承的好兄弟,多年未见的余仁,此时鲜血淋漓、伤口遍布、深可见骨。另外一位身穿白色长袍,上面绣着一轮黑色的太阳,此时长袍已然全然被血染红,情况也不比余仁好多少。
三人这一惊非同小可,立即各出法宝,围了上去,裂天带头扔出幌金绳,幌金绳如同一闪而逝,如同一条金龙向战场扑去。
余仁也早已看清来者是启承了,心中一喜,却装作不识,只是完全放弃了防守,拼命攻击,以免被对方逃脱。
幌金绳的速度犹如闪电,眨眼间把对方缚了个结实,余仁手起刀落,砍掉了对方的脑袋。
启承一皱眉头,觉得余仁动作太快了,反正已经俘虏,审问一番再杀不迟嘛。
余仁解释道:“其他魔修很快就会赶来,我们赶紧走,离开此地再叙!”
这下启承的脑袋大了,虽说与摩教迟早会有一番争斗,但这未免来的太快、太突然了,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啊。
确实得赶紧走,金二把死者吞噬,然后拉着余仁与裂天钻入葫芦,启承展开最快速度,向北绕行而去。
他们离开不大会儿,三个同样身穿白色长袍的修士降落于地,围着战场转了一圈,其中一位说道:“血液还未变色,应该离开不久,二人都身负重伤,小师弟和那贼子境界相同,战力相仿,我们分头寻找,找到后立刻启动传讯符!”
三个白袍修士分三个方向遁去,身法虽不及启承,也算的上迅捷。
………………………………
第一九二章 别后遭遇
却说启承,一路不停,直到两天后降落在莫问天隐居的小岛上。
迫不及待的召出余仁,摸出生机原液,给他的伤口滴了几滴,裂天、金二也急忙跳出。
余仁抱着启承嚎啕大哭:“大哥,师父死了,被魔王杀了,我要给他老人家报仇雪恨,却连人家一个小弟子都打不过,要不是你们恰好赶到,也许就步师父后尘了!”
启承抚着余仁后背:“好兄弟,人死不能复生,师父他老人家也希望你好好的,别伤心了,说说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余仁慢慢收起悲声,述说了起来。
比起启承波澜壮阔的经历来,余仁这两千多年只能说乏善可陈,自二次妖族大会之后,被玉真上人送回玉屏山潜心修炼,一直到突破真仙境。
玉真上人每百年回山一次,检查他得进境,解答疑难、指导修炼,要不就是给他带些天才地宝,大多是一些药草灵果。
十多年前玉真上人最后一次回山,对他说青云大陆天地大变,灵气迅速流失,已经不适合修士居住,已有隐世的老怪离开青云星,玉真也准备过一段带他到虚空游历,寻找新的生命星。
不成想这竟成为永别,一年多前,玉真的一个老朋友前往玉屏山把噩耗送达。余仁非常伤心,他生来无父无母,把玉真当做了父亲一样,如今被人所杀,当然要立志复仇。
这一年来,他一直待在大荒,伺机刺杀魔王麾下修士。但一来他只是真仙境,二来是在对方地盘,要想不惊动别人很困难,因此竟一直未寻到合适的机会,直到今日魔王最小的弟子来到十万大山边缘,余舒认为机会来了,这才猛然出手。
余仁本体乃是玉石,若论身体坚实程度要强过对方,但这小师弟根基扎实、法力雄厚,更兼身怀利器、出手狠毒、招招拼命,两人竟战了个旗鼓相当。
后来这小师弟发出求援信号,要不是启承正好路过,也许余仁会无功而返,甚至会被赶来的其他魔修擒获。
启承与玉真上人有过几次接触,第一次妖族大会时听过他的讲道,算是受过他的恩惠,但双方很难说有什么感情,对于玉真上人之死不过是心有戚戚罢了。
但当着余仁的面,自不能表现的太过漠然,好在他是骷髅之体,本就没有什么表情,也不虞被看破。
只得出言安慰道:“上人心系全族,不遗余力提携后进,为天下修士所感怀,今虽身死,但必将被妖族修士所铭记,我们做为晚辈,当为他报仇雪恨,还要承续上人的意志,力抗魔王。”
这几句话他字斟句酌,说的很艰难,还偷换了点概念。因为玉真上人真正的志向是灭绝人族,对于魔修反而没有表现出特别的仇恨来。
但启承能照实说么?让余仁继续灭绝人族?那他的启神教怎么办?
余仁心情激荡之下,也没有过心,只是重重点头:“嗯,大哥,你会帮我的对不对?一起对付魔王及他的手下?”
启承自然点头答应:“兄弟,我不帮你帮谁?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咱们兄弟同心,共同对付摩教。”
顿了顿,启承觉得还是要提前打点预防针比较好,就继续道:“魔王是大罗金仙级别的绝顶高手,光靠我们兄弟短期内是难以匹敌的。必须要潜伏起来,努力修炼,同时团结壮大一切有生力量,先解除魔王的爪牙,待到有必胜之机,才能一举绝杀。”
余仁:“我听大哥的,只恨我进步太慢,身手太差,但我等的起,不论十万年还是百万年。”
启承:“有这决心就好,哥哥我已经重建启神教,现在副教主是大罗境高手。但若论单打独斗,甚至不敌胡易,更不要说魔王了。”
余仁面现希冀之色,随后又黯然下来,道:“魔王身手高超,更兼手下众多,势力庞大,这一年多时间,大荒已被他收服大半,摩教广为传播,信徒甚众,确实不好对付。”
启承:“噢,你对摩教有多少了解?”
余仁:“唉,也谈不上多少了解,我知道的也都是大面上的东西。只知道魔王之下有十二使徒,分领十二卫。除了力使徒力烈在魔渊坐镇外,魔王以及其他十一卫尽数在大荒拓展摩教,麾下修士有数万之众。”
启承心下一惊:“上次破除十二魔元鼎之战灭杀了六位使徒,看来如今又补全了,魔王当真是好大的气魄。”
余仁:“是啊,不好对付,报仇之事确实很难。”
启承“我这次到这里,就是想请一位绝顶高手去坐镇,如果这位前辈答应,那么我们以后就好发展了。”
余仁目光一亮,急忙道:“这位前辈在哪里?”
启承叹口气,指着岛屿周边额呃海面道:“这位前辈神秘莫测,隐居在海岛周围,具体什么所在我不清楚,也没有传讯之法,只能等着!”
一边说着,一边摸出一坛美酒,启开泥封,浓郁的酒香四下飘散。
启承指着酒坛道:“这位前辈爱喝好酒,我就带了几坛过来,希望能再次见到并说服他老人家。”
余仁:“但愿这位老前辈能跟我们回去。”
启承没接话,他心里没有丝毫把握,与莫老道几次接触,除了知道对方爱好美酒外,其出身来历、境界、性格脾气一概不知,也不知如何打动对方,也只能见机行事了。
此后几人一边修炼一边等待,启承则拿出莫问天上次给他的玉简,贴于眉心查看里面的的内容。
玉简放在身上已有几十年,但他先是忙于修炼,之后又突袭狐丘,又重建神教,竟然一直没有时间观看,直到现在。玉简内记载的是阵符,极为齐全,从最常用的聚灵阵符到启承从来没见过的噬魂符、震荡符、化冰符等等。
启承从里面看到了镇魔塔上那几个符号,分别是通界符、传送符、固界符,还找到了护甲符、定魂符、定位符。不由得大喜,这要是有足够的材料,是不是就可以炼制传送阵了呢?
无论百万里还是千万里,瞬息之间就可以抵达,这简直太方便了,如果再有足够的灵石,是不是可以跨星球传送?
但再看所需要的材料,启承直接闭了气,虚空石、石英木、天耀石、寒光石、星辰晶核……
他几千年游历虚空,这些材料都一样没见过。
………………………………
第一九三章 游说莫问天
本来以为从狐丘中搜刮来一些天才地宝和炼器材料,以一族千万年之积聚,怎么也应该算的上小康了,但这么一看还是赤贫状态啊!
把这些材料的特征牢牢记住,启承收起玉简不再看,免得再受打击。
近一年多来,他连入定和观想的时间都少,神映天地的修炼还停留在阳明天,进展甚微,如今正好加把劲。
等他从入定中醒来,赫然发现莫问天正盘坐在身旁,手中拿着那只小玉壶,怡然自得的喝着小酒。
赶紧凑过去,笑呵呵的问道:“莫老啥时候来的?”
莫问天一翻白眼:“这可是老道的地盘,我要来便来,难道还得经过你同意不成?”
启承嘿嘿一笑:“那是,那是,您老人家纵横古今、威压天地,何处不可去?”
莫问天斜着眼睛,嘴角一撇没好气的道:“打住、打住,别给老道灌**汤,老道不吃这一套,说吧,这次来是为何事?”
启承搓搓双掌:“这不又收罗了几坛美酒,特地送来给您老人家品尝品尝。”
莫问天转过身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看了他几遍,摇摇头:“启大教主日理万机,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就不要跟我这闲散之人打机锋了,直说呗。”
启承做到他对面,伸出大拇指晃了又晃:“啧啧!您老虽不出大海一步,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