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骷髅问道-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友,这人族繁衍极速,空耗无尽灵气。所到之处,更是烧山毁林、垦地农耕,使兽无所居、禽无处栖,破坏天地平衡,贻害无穷,实是天地间一大毒瘤。”
启承心下一凛,这种论调不是首次听闻了,早在青云星时妖族就如此宣扬,最后差点演变成对人类的屠灭,启承不得已扔出修神之法这才保住人族生存,但人类修士却被灭殆尽。
如果盘古大陆也来上这么一幕,这里的大妖巨兽可比之青云星多的多,也强大的多,那时又该如何?
如此看来,无论三清道教还是西方教的传播对人族是有一定利处的,虽然被收割信仰,但起码生存可以得到保证,只有诸教相争,人类才能得以安生繁衍生息。
启神教还是太弱,不能庇护人族啊!
嗯,现在他把垕族也归于人族了。
“天生万灵,众生平等,各有因缘。人族因时而起,得天地垂青,方占据大陆一角,身体孱弱,寿元苦短,改不得大道厚势,道友的担忧未免有点太过了。”
“咯咯,你我皆是修士,何必为了这些蝼蚁之人伤了和气,我家洞府离此不远,还请道友移足,容青姬奉茶,顺便给道友介绍几个同道。”
哦,原来这女修名叫青姬,最后这句话救了她一命,启承心中的本已有杀意,听到这话顿时一消。
此时他与这女修相离不过百步,
他自信可以一招制敌,杀了对方,但这善后有点麻烦。这里靠近昆仑山啊,万一有个牵扯,那就等于惹了大麻烦。
想到此,暗叹口气,婉言谢绝了邀请。
顺便问道:“这嚣是道友所养?”
青姬:“正是,数百年前青姬游山之时,见一只幼崽呦呦而鸣,显是与父母离散,一时心怜,就带回抚养,倒也颇通人性。”
这洪荒异种与妖兽不同,无法化形,但天生强大,秉性凶恶暴戾,若是驯服几只……
当即记下这点,辞别青姬,回到岭下。
………………………………
第二三三章 巴洛部
回到山下,一大票人围成一圈,紧张兮兮的向岭上张望,半是担忧、半是期待,见他回来,昀以及几个头领围拢过来,问起究竟。
启承稍作解释,就带着众人再次上路,一路再无阻挡,顺利抵达目的地,三千里路程居然行了一个半月。
此处两条河水交汇,说是小河,都宽有数里,水势滔滔,颇为凶恶。
其中一条河水拐了一个大弯,把一片平原怀抱其中,如同一座小岛一般,与大陆连接最窄处只有千米,城门往这儿一建,颇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他们就是要在那地建城,这岛型区域颇大,足有百里方圆,地方足够开阔了。
这是一个大工程,还需要建设两座大桥,以便跨河通行,金餮他们已经去往天际,主力就只好由巫族战士充当了。
先在河边选个地安置下家属,裂天和腾智也扎根其间作为护卫。
第二天开始,一帮战士上了山,拿惯了刀枪的双手换上锤头、凿子,叮叮当当的一阵开采,可这效率实在惨不忍睹,让启承无比怀念金餮他们。
没法子,只好自己也捋起袖子干了起来,要给人说他也是一大教之主,谁信?
这就是实力不强、底蕴不足的尴尬所在了。
而在河边,家属们也没闲着,烧荒、开垦、点种,还要放牧,没法子,他们都是普通人,要吃饭的。
一大票人戮力奋战了三个多月,总算是把桥梁和城池建成,这其中,启承一人就完成了六成工作量。
所以说,少尊这个锅背的还是挺沉的。
新建的城池四四方方,长宽都近六十多里,如同一座青色的卧龙,盘踞在两河之间,虎视茫茫原野。
看着这座城池,才感觉这段时间的劳累颇为值得,启承为新城取名为:安定。
安是安平天下的安,定是定肇神州的定,合在一起就是安定八荒之意,偏偏低调内敛、朴实无华。
嗯,很好的寓意!
诸事已定,自然还是开始征服之旅,裂天还是留守,他扎根在城守府,身形高大苍劲、枝叶稀疏。
启承亲自带队,一半战士跟随,皆是精锐之士,速度很快,沿着小河向上游赶去,目标是六百里之外的一个小部落。
这就是人手不够得烦恼了,战士不足,征战效率太低。虽然说函谷关那边已经有十万人口,但女多男少,为了顺利融合,男子大都在征战时被当场杀掉了,俘虏的以女子和孩童居多,所以这导致他们一直没有足够的战士。
六百里地对身体强大的垕族人而言,不过一夜疾驰,抵达时东方正晓,一轮赤红大日跃出云层,照耀的锦霞灿然、五光十色。
勤劳的牧民刚吃过早食,正要驱赶牲口去放牧,众人也不休整,直接四面围定,刀枪齐指,放声高喊:“臣服还是死亡?”
这是固定步骤了,下一刻只要有牧民冲上来,就要大开杀戒,一般会把高过车轮的男子全部斩杀,只留下妇孺,碧右手擎起,就等着有人反抗了。
然而意外来了,帐篷外的所有牧民,无论男女老幼,竟然齐刷刷的跪倒在地,有一老者以头触地,喊道:“莫栾部愿意臣服,恳请接纳。”
咦!这是什么情况?怎么直接就跪了?说好的抵抗呢?你们这样让扬起的大刀怎么看?
启承等人也是比较懵啊,这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这还怎么搞?人家都投降了,总不能还把男人杀光吧?
这是第一个毫无抵抗、举族投降的部落,那就得收容下来,算作千金买马骨好了虽然会对以后融合带来点小麻烦,也不算大事。
启承让莫栾部待在此地,等征服其他几个部落后一起回程。
垕族战士也不多停留,立即出发,赶去前方百里外另一个部落,这个部落较大,人口有六百多。
待他们赶到时已是下午申时,稍作休整,战士们分为四队,向部落合围而去。
带来到近前,里面的情景却颇为怪异,只见部落中心,一帮成年男性牧民团团围拢,赤手空拳,神情严肃、气势凛然,毫无惧怕之色。
而在最中心,则是一个火堆,正在噼里啪啦的燃烧,火堆后面是一个石台,上面摆放者一个木斗,盛放着五色土,插着一杆黑色小旗,三尺来高,上面画着一些金色纹路,旗子垂落卷成一团,看不出是什么图案。
木斗后面是牛头、马头和羊头的三牲祭礼,看上去刚斩杀不久,腔子里还在冒着鲜血,三牲之后还有一个木碗,里面盛放着清水。
石台后面站立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男子,骨瘦如柴、手指如鸡爪,脸上涂着鲜血,腰间挂着一副黑色的单面鼓,一边用手指敲着小鼓、一边踏着某种步伐、一边还念念有词。
见启承等人来到,那男子伸手向空,如同承接什么东西一样,长袍无风自动,猎猎飞舞,双腿向下一沉,陷入土中大半,眉间浮起一个山形印记。
随后这男子咬破中指,挤出一滴血液,滴入身前木碗中,用手指搅匀,端起木碗,交给身边的牧民。
牧民喝了一小口,又递给下一个,很快围拢在男子身边的牧民都喝了一口,一百多人正好把碗中血水饮尽。
那男子吼道:“恶魔降世,给草原带来鲜血和死亡。神山庇佑,邪法不侵,刀枪不入,当杀尽恶魔,还草原以安宁。巴洛部的勇士们,展现你们勇武的时候到了,杀尽魔头!”
众牧民一同振臂高呼:“杀尽魔头!杀尽魔头!”
牧民们呼喊着冲了上来,居然是要主动进攻,那男子跟随在后,盯住了启承。
说是冲,实际上速度很慢,每一步都踏出一道深坑,如同背负一座大山一般,一百多人一起踏步,整个草原都被震的跳动起来。
启承把手一挥,示意众人后退,与昀跨前一步,迎向牧民。
这部落颇有古怪,他要先试试这群牧民的战力,现在每一个垕族战士都弥足珍贵,不能凭白让他们冒险。
………………………………
第二三四章 怪异法门
双方相遇,启承屈膝沉腰,平平一拳向冲在最前的牧民击去,这一击纯以**力量,未曾动用丝毫法力。
牧民身形笨重,反应不及,被一拳击至胸口,嘭的一声,被打飞出去,身上展现密密麻麻的裂纹,随后变成碎块崩飞,却没有一丝血液流出或者飞溅。
启承觉得对方浑不似血肉之躯,身如磐石,十分沉重,只是身形运转不灵颇为笨拙,垕族战士身体同样很强大,应该能应付。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练兵机会,他一挥手,垕族战士冲上前来,与牧民捉对厮杀,他还不放心,又召出腾智看顾战场。
他则同样盯上那长袍男子,长袍男子行动不像牧民那么笨拙,颇为自如,二人移动到旁侧,远离战场,看来都是同样想法:擒贼擒王。
男子身形虽瘦,却渊嵉岳峙,自有一股威势,随着前行,一座大山虚影在男子身后缓缓浮现。
这青山巍巍、高入云天,广袤横远、雄峻奇伟。虚影很淡,仅能看出山的形象,但这浑厚沉重却与真山无异,当真是好诡异的法门。
启承没有动用法宝兵器,他想试试这具**的极限力量在何处,右手成拳,用八成力轰了过去。
男子不慌不忙,右手提起同样一拳打来。嘭的一声,以两人为中心,方圆千米闷声如雷,草木摧折,草丛中的豺狼虎豹之属表面无事,内里五脏六腑被震的粉碎、七窍流血而死。
启承觉得自己撞上了一座大山,如金似铁,极为坚硬,拳头被震的生疼,手臂几乎断折,腾腾腾大步退出数百米方才止住身形。
对方也不好受,身后青山虚影淡了一丝,也被震退百米,表面上似乎启承落在下风,但他反而心中信心大增。这男子所召唤并非真山,而是山之精魄,看着雄壮,却没有真山之沉重,刚才那一拳不过数百万斤之力,单凭**完全可以对付了。
他也不以身法欺负人,只是平平常常跨前一步,瞬间欺身到男子面前,眨眼间轰出百拳。那男子也不甘示弱,同样以拳相对,只听得原地雷声轰轰,犹如天崩地裂,草木土石尽数化为尘土,随着拳风向外急剧扩散。
启承与长袍男子拳拳相交,犹如巨山碰撞,刹那间双拳交锋百次,青山虚影愈发暗淡,男子面色更是如金纸一般,显然并不轻松。而启承也不好受,只觉臂骨剧痛,已经失去知觉,右手更是皮开肉绽,鲜血滴落。
但他越打越振奋,心底十分畅快的,有**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即使血肉横飞也透着一股新奇。
那男子虽然能召来山魄,却并无别样神通,翻来覆去就是拳掌扑击,启承已经摸清对方路数,不再磨蹭。赤足脚踏大地,双腿弯曲如弓,左手按与腰腹,脊柱挺立如大龙,正是**玄功最基础的桩架。
一道劲力由涌泉穴涌入,经腿、胯、腰、臂行至右拳,启承平伸右拳,直直击出。
一股无形的震动在拳头表面聚集,深沉、浩瀚、博大,无可匹敌,四周的元气跟着一起震颤,空间被扭曲。这一拳速度并不甚快,但身周空间如被禁锢,无可躲避、无法隐藏。
那长袍男子脸色大变,急忙双臂横架,挡在身前,只听得喀嚓喀嚓连声脆响,男子的手掌、臂骨碎折。被启承一拳击到前胸,远远飞了出去,砸落地面,胸膛瘪了下去,口鼻喷血,显然已经不活,身后青山虚影已经消散。
启承摇了摇头,这一拳借用了大地之力,力度却没有控制好,原本只想打伤对方,拷问这召请山魄的奥妙,却不料用力过猛,直接打死了。
男子一死,这法术自然消退,巴洛部的牧民重归凡体,片刻间被斩杀殆尽,现场狼藉一片。
战事初定,启承来到石台前,拿起那杆小旗,这旗子三尺高,旗杆是用黑色玉石制成,旗面似乎是某种黑色织物,原料不清,上面用金线绣着一座大山模样,与男子身后浮现的青山相仿佛。
旗子上面有一丝信仰愿力的痕迹,这就有意思了,不想这小小部落居然有修行神道的同行,不知是仅此一位还是一个教派?
启承唤来部落中的老者,询问究竟,这老者也说不清楚究竟。只知道这长袍男子是数年之前来到部落,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征服了部落中人,自称是神山的使者,说祭拜神山可得庇佑,要牧民们朝着旗子祭拜,虔诚信仰。
至于这神山何在?男子身后是否有个教派,就不是老者所知了,启承也就作罢,这事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还是发展自身为先。
驱赶牧民中的强壮女子掩埋了尸首和血迹之后,仍然让他们在此等候,一众人赶往下一个部落。
如此他们一路征服,一月间连踏二十余个部落,有三个直接举族投降,其他的也没费多少周折,杀掉成年男子,俘虏妇孺,驱赶着一起回返安定城。
这二十多个部落人口都不是很多,大多在三百人以下,除了巴洛部,竟然再没有遇到长袍男子那样可以一战的对手。
回到安定城,又是一样的程序,男性成年牧民编入天龙部,教以耕种,也会教给一些简陋的体术,以提高战力,下次作战他们就要持刀上阵了。
孩童编入天元部,教以文字礼仪,大点的只教体术,小点的以后也许会教给修炼之法,全看对垕族的融入程度。
女子编入天凤部,分配给垕族战士生育后代。
好在已经有现成的模式可循,碧他们也算轻车熟路,不用启承再专门教导。
启承难得一段闲暇,自然勤于修行,此时丹田之中金色颗粒已经壮大数倍,变成芝麻大小,浑圆一体,上有九窍,吞吐灵液的速度越来越快。灵液湖面随之降低,又从各处窍穴源源不断的吸来灵气,经漩涡磨砺后转化为灵液。
看这速度,差不多一年之后就能金丹大成,到时打通天地之桥,元神、金丹、**三者相合,就能勾动天劫,跨越天仙了。
天仙啊!这才算是进入大道之门、得窥天地之妙的开端,想想就令人激动。
………………………………
第二三五章 未雨绸缪
金丹的凝炼不用操心,启承的重点还是放在观想构筑新的星体上。
他已经想通了,观想出来的星体要比之一般修士的星体更有潜力,更能与真实世界相映照,更能蕴养和壮大神魂,因此不能放弃。
一般修士魂域中的星体有形有相,但没有星之本源和神韵,对于元神的淬炼和壮大的效果较弱。而他观想出的正好相反,有本源有神韵,只是形与相不足,需要不断的观想以促进成长。
一般的修士魂域中只有数千颗星,他现在已经有近两万颗,而且似乎可以无穷无尽的增加下去,只要真实宇宙中存在的,他就可以观想出来,并获取这星体的一丝本源和神韵。
观想出的星体越多,魂域范围越大,元神成长的速度越快,而他所需要的只是一副反映宇宙真实面貌的星图,加上长期的观想而已。
除此之外,他还要观想真言六字,还要入定,一天到晚安排的紧紧当当。
现在他深刻的感觉到人手的不足,特别是高端战力,已经影响到自己的修炼了,如果多几个覆天甚至只是金餮那个境界的战力,就不必如此捉襟见肘了。尤其是当以后城池建的多了以后,每个地方都需要有人留守,那时候需要的高手更多。
覆天他们还在火流层,用各种火焰淬炼,短期内是指望不上了。
启承盘算来盘算去,把主意打到巫族头上,专门回到关城与巫弃商议。
巫弃介绍说:黄帝与蚩尤之战,蚩尤战败身死,部众大部降服。少部分奔走西南,这一部人数不多,实力也不够强。还有一部分留守东夷,遁入山林。
另外就是后土祖巫身化轮回之后,有部分巫族随之归于幽冥,隐世不出,这一部实力强大,人数众多。
启承知道:蚩尤部落名九黎,九黎生三苗,就是后世苗族的来历了,所以有苗族至今供奉兵主蚩尤,皆来于此。苗族有所谓十二宗支,也就是十二大姓,分别传承十二祖巫
。
至于东夷部落,则后来被纣王所灭,不知所踪。
巫弃叹道:若能得后土祖巫之意,哪怕有一个大巫出世,也是极大的助力。
启承颇觉可以,问巫弃可知近处有进入幽冥之路?或者有沟通后土祖巫之法?巫弃只是摇头。
启承顿时无语,这不等于白说?
过了半晌,巫弃才似猛然醒起:“还有一人乃是大巫之身,战力惊天,被困常羊山,若能救他脱困,当是一大助力。”
原来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蚩尤统领七十二个部落,在涿鹿之南“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作大雾,弥天际地,对面不能视人。内里雨落如箭,中者溃烂,终日哀嚎。又有天雷滚落,使人心胆俱丧,士气皆无。
”,黄帝“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
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帝始遣玄女、风后等下界相助,并赐轩辕剑,风后作指南车在大雾中辨明方向。黄帝又召来女魃,女魃所到之处,雨水蒸发不能落。又命人斩夔牛,以皮做鼓,驱散雷声,于是士气复振。大军直抵蚩尤之后,蚩尤不备,大败,被黄帝用轩辕剑斩杀,戮尸传首招抚各部。
当时刑天被蚩尤派出南蛮,欲图联合蛮族部落,待回来时蚩尤已兵败身死,听闻蚩尤惨状大怒,独身杀入黄帝所居之中央黄天。
黄帝与大臣风伯、雨师和陆吾共战刑天,双方杀得天昏地暗,战斗三天三夜,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埋在常羊山里。
失去头颅的刑天再次站起,以**为目,以脐为口,左手握盾,右手持斧,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最终力竭,被黄帝五龙分尸,分镇常羊山五处。
启承顿时明白,巫弃拐了这么一个大弯,真实目的其实是要营救刑天脱困。
却也没当场说破,只做为难:“以刑天之能,都被斩杀当场,只凭你我二人,不但难以救出,恐怕也会陷身哪里!”
巫弃慨然曰:“若是能召回你那一干下属,当能破除阵法,顺利施救。”
启承恍然,这厮根本没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一开始就把算盘打到覆天等人身上了。
莫说覆天此时回不来,即使就在当场,启承也万万不会答应。
刑天太惹人瞩目了,不单是黄帝关注,天界的玉皇大帝也在关注,此时无论谁去营救都会被当做靶子,给与无情的打击。
他的目标是悄悄的积累实力,低调低调再低调,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绝对不能沾惹。
心中如此想,口中却说道:“可惜,他们去往天外,一时联系不到,也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回返,这事眼下是做不得了。却不知可还有别处有吾族高手?”
巫弃失望的摇摇头:“族人四散零落,除了以上几部,余者寥寥,即使侥幸存活,也已离开大陆,游荡虚空。”
启承更为失望,巫弃目光短浅、胸无全局、盲目冲动,绝不是一个合格的首领人选,即使单纯坐镇一城都令人放心不下。
还是得寻求外援,他后世在某些典籍中见到过有关于幽冥入口的记录,当时纯以为是故弄玄虚,现在看来也许是确有其事。
据说在五岳背阴,有通达幽冥的通道,只是不知具体位置。每逢朔月之日,子时前后,冥界开启,供死者魂魄进入,不知真假。
巫弃虽然不靠谱,但必须带他一同前往,冥界的巫族中人,还需要他出面打交道。
华山,南依秦岭、北望大河,山峰矗立形如莲花,故得名华山,以华通花之意也。
山以险著名,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山势险峻,直刺长空,犹如倚天之剑,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如天河倒挂,精气如云雾缭绕,不愧福地之名。
山间林木葱郁、苍翠如海,灵猴攀缘、仙鹤腾空,一片仙家气象。
二人目的乃是寻找幽冥入口,也不上山,就在北麓山脚下坐等。
………………………………
第二三六章 幽冥之地(一)
待的太阴初升,濛濛月华洒落,山间一片清澈,二人枯坐半夜,一无异状。
眼看着到了子时,万籁俱寂,林间无声,启承张开神域,覆盖整个山脚,不错过每个角落。
这时,一处平整峭壁之上,好像忽然打开了一扇门户,露出黑漆漆的洞口,一股特别的气息透出。
两人等了一会,见并无其他异状,举步迈了进去。
这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天上有一轮圆月,散发着苍白微光。
空中飘荡着灰蒙蒙的雾气,阴寒森冷湿腻,向着体内钻去,如同蛇虫在身上蠕动,令人汗毛直竖。
周围一切都是朦胧的,看不真切,只有一条山路隐约可辨,延伸向无尽的远方,此地对神识压制的厉害,神域极力伸展也穿不透灰色雾气。
启承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