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千年华夏风云-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约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时,张牛角趁着黄巾起义的这个机会,聚众起义,自称为将军。

    聚众起义那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的说,那就是拉起了一帮难民去当土匪。

    褚燕的经历和张牛角有些相似,也是在黄巾起义的时候,聚拢了一批少年去当强盗。

    之后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展的的,张牛角带着自己手下的人和褚燕合兵一处,一同组成了一个更加强大的队伍。

    重新组建队伍之后,褚燕推举张牛角为这支新队伍的首领。

    然后有一次他们这支队伍在攻打城市的时候,张牛角不幸被流矢命中身受重伤而亡,在阵亡的时候,张牛角命令他的部下遵从褚燕的命令。

    于是这支队伍的主人就从张牛角变成了褚燕,而褚燕也因此更改了自己的姓名,从褚燕改成了张燕。

    要说这个张燕,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

    在张牛角死后,张燕的部队不断壮大,许多山贼土匪甚至还有叛逃的军队都带着麾下的士兵加入了张燕的麾下,最后竟然发展成一个近百万人庞大势力,号称“黑山军”。

    当时黄河以北区域的大小郡城、县城都受到这黑山军的侵袭,然而朝廷却对他毫无办法。

    公元190年,董卓迁都长安,天下纷纷起兵讨伐,张燕带着他的部队与诸侯联盟。

    公元191年,袁绍与公孙瓒争夺冀州,张燕派手下的将领杜长去帮助公孙瓒,结果被袁绍击败,因此损失了一些部众。

    公元193年,袁绍出兵想要剿灭境内黑山军,所以联合吕布在常山和张燕的主力部队展开激战,双方战斗了半个多月,张燕军队伤亡众多,袁绍同样也没有讨到什么好处,双方各自撤退。

    公元199年,袁绍出兵攻打公孙瓒,张燕和公孙续都带着军队去支援公孙瓒,结果因为战术失误,公孙瓒兵败,公孙续身亡。

    之后一直到曹操消灭河北的袁氏集团的时候,张燕派使者和曹操结盟,希望一起进攻袁氏兄弟,曹操同意了张燕的结盟,并且封张燕为平北将军。

    随后在其和曹操结盟后的第二年,张燕带着麾下数十万部众投入曹操麾下,曹操因此把张燕封为了安国亭侯。

    总的来说,张牛角在历史上没留下多少事迹,只能算是一个无名小卒,反观这个褚燕,能和袁绍打得有来有往,可以和曹操相互结盟,那绝对是一个能大能耐的人。

    即便是放眼整个华夏历史来看,褚燕也绝对可以稳居二流历史名人这一层次。

    而现在,这个放眼整个华夏历史的二流人物,正聚拢了一大批山贼土匪,并且还准备继续拉拢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甚至还向自己也伸出了橄榄枝。

    如果这次自己拒绝了对方伸出的橄榄枝,那后显而易见——自己会成为这黑山寨的敌人。

    但是答应对方是绝对不能的。

    张牛角、褚燕两人现在的行为,那是公然反叛,反抗炎黄官方的统治。

    在炎黄官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这黑山军或许能横行一时,甚至就连郡城都有可能被他占领下来。

    但只要炎黄官方一反应过来,炎黄大军压境之时,张牛角和褚燕两人的行为就没有任何意义。

    整个炎黄共有九州十三域,每一州每一域少则七八个郡,多则十几个郡,这偌大一个西山第五郡城,也只不过是炎黄数百个郡之一。

    相比起整个炎黄国土来说,这西山第五郡城也就是沧海一粟,根本就不足一提。

    想以一郡之力与炎黄对阵,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加入到这黑山军之中,与其一起助纣为虐,或许可以纵横一时,撮取极大地利益,但终究有一天,自己所撮取的利益全都要吐出来,甚至连老本也要一起交代出去。

    所以加入黑山军是万万不能的,至少在明面上,自己绝对不能和黑山军站在一起。

    可是不加入的话,只怕自己都等不到炎黄大军清剿黑山寨的那一天,就要把自己这点老本全都交代出去了。

    那么,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正在王权犹豫不决的时候,一条短信忽然发送到了王权的手机上。

    你关注的《幻想大世界》有新动态,快来看看吧。

    文字下方是一段链接,王权轻轻一点就跳转到了信息中所说的《幻想大世界》新动态页面。

    首先是这个页面的标题:天灾人祸

    页面中大致的描述了一下《幻想大世界》这款游戏中发生的各种灾难,在文字之间还夹杂了大量的游戏截图,有地震造成的城市废墟,有被洪水淹没了一半的村落,有被龙卷风肆虐的草原,有发生在海洋中的水龙卷、有沿海地带发生的海啸。。。。。。

    讲述完关于游戏中的自然天灾后,后面又讲述了其他一些关于人祸的事情。

    根据这个页面中所说的,在那些天灾过后,整个炎黄国土到处都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起义军队。

    光是在页面中列出来的,就有许多。

    大荒州爆发了黄巾之乱,在大良贤师整个大荒州所有村落、集镇纷纷响应,甚至就连部分城市都加入到了起义之中。

    夷州出现了一位名为郑芝龙的大海盗,现在已经带着麾下的海盗军队占领了一座郡城,并且正在向其他郡侵袭而去。

    川州出现了一位自号“闯王”的叛军首领,现在已经占领了大半个川州,正在带着军队和炎黄官方对峙。

    幽州陈胜吴广两人带着大量士卒宣布叛乱,无数叛军纷纷相应两人号召,一同加入叛乱。

    黎州梁山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伙同大量山贼、水贼占据梁山,并以梁山为根基,组织军队向黎州其余各郡卷席而去。

    扬州项羽以炎黄帝当道不公,上苍降下天罚,复兴古国为由,带领扬州大小世家宣布脱离脱离炎黄统治。

    徐州。。。。。。

    东海域一位名为方国珍的海盗盘踞了整个东海域中的大小河流,沿河沿海周边无数村落、集镇全都被席卷一空,就连各个郡城都不敢略其锋芒。

    金田域出现太平天国运动。。。。。。

    极西域蛮王孟获崛起。。。。。。

    西山域黑山军。。。。。。

    一整个页面看下,整个炎黄九州十三域中,除了炎州、黄州、炎黄域三处区域外以外,其他每一个州、每一个域都爆发了各种各样的叛变、叛乱事件。

    而且这些叛变、叛乱的事件,全都是在华夏历史中留下浓重一笔的历史名人。

    像川州的“闯王”其实就是明末时期覆灭明朝的闯王李自成,夷州的郑芝龙则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东海域的方国珍是元末最先起义的起义军首领之一。

    PS:感谢书友“唯爱静怡”的100起点币打赏。

    PS:今天就两章,大约5000字,离三章差1000多字,后面没心情写了。上一周推荐票排行大约是1000名左右,这一周是2000,怎么说呢,难受。
………………………………

第三十六章 共议

    现如今,整个炎黄九州十三域之地,除了炎州、黄州、炎黄域这两州一域之地没有发生叛乱,其余八州十二域全都涌现出了大量的叛乱军队。

    这些叛乱军队,强大一点的,像是扬州的项籍,现在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扬州,只剩下两三由炎黄朝廷官员镇守的郡,如果没有后援的话,估计扬州剩下的那两三个郡也撑不了不长时间了。

    就便是势弱一些的,西山域的张牛角、褚燕、幽州的陈胜吴广、黎州的梁山等反叛实力,现在也已经拥有了攻占一整个郡城的实力。

    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各地出现叛乱倒,对炎黄朝廷来说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情,可是看看这些掀起叛乱的都是什么人吧。

    项籍,字羽,推翻秦朝统治,分封诸王的西楚霸王。

    郑芝龙,曾在明清两朝为官,并且私自占据夷州,也就是现在的湾湾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更重要的是,他儿子是郑成功。

    还有使得东汉走向末路的黄巾之乱,覆灭明朝的闯王李自成,差点覆灭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些可全都是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笔墨的历史人物,现在这么多人凑在了一起,一起在炎黄朝廷掀起叛乱,王权真的想不到能有什么样的人可以制止住这些人。

    更重要的一点是,王权还记得一个在内测时期接到的一个阵营任务的内容,虽然现在在任务日志里已经找不到内测时期的任务,但是王权脑海中还清楚地记得其中的描述。

    在那个名为“驱逐邪魔、护我炎黄”的阵营任务中,可是清清楚楚的提到了一点:炎黄大帝御驾亲征。

    能让一位大帝如此重视,并且带领军队御驾亲征的敌人,对方一定不会太弱。

    对方的实力一强,炎黄大帝带领的军队自然不会不是一般的士兵,肯定是整个炎黄朝廷的精锐部队。

    也就是说,现在炎黄大帝不在,炎黄朝廷最精锐的部队同样也不在。

    朝中无人执政,朝廷军队外出不在,现在正是炎黄朝廷最为虚弱的时候!

    也许这看似强大无比的炎黄,很快就要在倒下了!

    那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是继续保持立场站在炎黄朝廷这一边,还是成为这星星之火的一员,与其他叛军一同汇聚成燎原之火,最后颠覆这炎黄朝廷的统治?

    到底该怎么做呢?

    王权认为自己一个人无法做出这个决定,所以他准备向秦镇和山城这些人员征询一下意见,希望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王权静静地坐在山城的议政厅的主位上,在他面前,是以刘青山、熊林两人为首的秦镇执政人员和山城执政人员。

    这些执政人员全都是在经过王权同意后才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们的命运和利益是与一致的,一旦王权倒台,换上一个新的统治者,他们也会跟着王权一起下台,所以王权认为他们是值得信任的。

    至少在更大利益出现以前,这些被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山城秦镇两座领地的人员的目光之下,王权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了身,对着在场所有的人说道:

    “各位皆由我王权亲手提拔,虽然不知各位如何看待我,但我是十分信任各位的,一直把各位当做我王权的心腹手下看待,一直把我们当做一个荣辱与共的团体看待。”

    “现在我们这个荣辱与共的团体正面临着一个大问题。”

    “在郡城附近出现了一伙自称是黑山军的贼寇,我亲自去侦查过他们,他们实力强大,麾下兵士数量数万名,其领头人物也是天下少有的英雄豪杰。”

    “并且据我所知,这黑山军已经联合了郡城周边绝大多数的村落与集镇,三日后还将再带出一支数万人的大军。”

    “三日后,这黑山军的贼人,将拥有十万大军,连那郡城亦是自身难保。”

    “而在不久前,这黑山军的贼人包围了秦镇,并且向我提出招揽意向。”

    “我王权顶天立地,自然不愿受贼人侮辱,屈于贼人之下,与其同流合污,一同反叛朝廷,可若是我拒绝,秦镇之百姓、山城之百姓性命难保。”

    “是要坚决抗击贼寇,还是委曲求全保全百姓,我苦思良久,心中迟迟无法做出决断,现在,我想听听诸位心中的想法,诸位心中有何所想,可以尽管在此直言。”

    说完,王权有重新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这山城、秦镇两处领地成员的回答。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往往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嗯,有一点需要声明。

    这里的三个臭皮匠,原句其实是三个臭裨将,也就是副将,可是因为裨将和皮匠谐音的,最后就流传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所以当看到别人说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别人错了。

    因为那人很有可能是刚刚知道这句话的原意,迫不及待的想要拿出来用用,并且想用这句话吊出一些不知道的人,然后用自己刚学到的知识去教育一番,从而显得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渊博。

    言归正传。

    在王权说完自己的话后,其他人还在低头思考问题的时候,熊林就已经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

    他从听到王权说出黑山军的信息时,脸上就表现的十分激动,所以在王权刚一说,他就站了起来。

    “城主,这是一个好机会啊!”熊林高兴的说道:“您现在城主的位置,来路不正,将来被朝廷知道了肯定会买下祸端。”

    “而现在,有了这黑山军的作乱,我们只需要协助郡国、太守一起防守郡城,等到朝廷大军来解围,那就是大功一件。”

    “凭借此功劳,您只需要向郡国及太守言明其中道理,那这城主之位,城主也就成功落实了。”

    PS:关于本章中出现的郡国,之前说过郡主,后来我想想了,这个在古代的都是对郡公主的称呼,所以称呼郡主的话。。。。。。所以我换成了郡国,前面也已经改好了。
………………………………

第三十七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

    依托协助防守郡城的功劳,来把自己的身份从非法变成和合法?

    王权暗暗点头。

    听一听别人的意见果然不错,这一个方法很不错,不过这熊林知道的不多,所以这个答案并不能让王权满意。

    于是王权又开口说道:“熊县令说的不错,不过有一些情况各位可能还不知道,我再补充一下。”

    县令是王权封给熊林的职务。

    当然,这个熊县令不是可能会像他父亲一样和自己这个城主对着干的,因为王权和熊林两人并不想熊野和高离两人之间存在直接的利益竞争。

    “根据我所得到的消息,整个炎黄九州十三域各地纷纷爆发出大量的叛军队伍,而炎黄大帝又正带着军队在抗击域外邪魔。”

    “现在的炎黄朝廷,正处于无人执政,无军可用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九州十三域各地都有叛乱发生,因而我等一旦选择与黑山军为敌,很有可能等不到来自朝廷的叛军。”

    “那据城主所知之消息。”王权刚一说完,熊林又站了起来:“炎黄两州可否发生叛乱?”

    炎黄两州?

    王权想了想,在刚才看的那个页面中,炎州、黄州还有炎黄域三个地区都没有发生叛乱。

    虽然不明白熊林问这个干什么,不过王权还是把这两州一域的情况告诉给了熊林。

    听完王权所说的,熊林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城主您乃是域外之人,可能并不清楚炎黄的具体情况,我在这里给城主您说一下。”

    王权点了点头,愿意洗耳恭听。

    “炎黄域为炎黄大帝直辖区域,该域内虽无郡城,却有一都十二城。”

    “此域内居民皆由全国各地精英组成,所有百姓只需稍加训练,即可成为精锐之士或是入朝为官,就便是其农田中的种子,那也至少是珍宝级以上。”

    “世人皆云:仅炎黄域一域之地,便可横扫天下十二域”

    “炎黄域以外,由炎州及黄州组成。”

    “此两州虽无炎黄域之潜力,但实力比之炎黄域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炎州之中,驻有征北军与征西军,于黄州驻有正东军与征南军。”

    “所有“征”字军团士卒阶位精锐之士以上,且皆由三军组成,一军为五万人,一支“征”字军团便有十五万精锐之士。”

    “四支“征”字军团共四十五万精锐士卒,仅凭炎黄两州的四支军团,便可以横扫天下九州十三域。”

    “因而,只要炎黄二州,炎黄一域不乱,这下就还得是炎黄的天下,无人可以改天换日,颠覆炎黄。”

    这炎黄两州隐藏的力量居然这么强大!

    王权心中充满了惊讶。

    熊林说的精锐之士,指得是精锐士兵这一等级的士兵,也就是和虎狼之士实力相差无几的士兵。

    一支共有十五万人,且士兵至少都是精锐士兵的军队,其实力强大的程度,王权无法想象。

    可能光是一个“征”字军团,就可以直接将一州或是一域之地的叛军势力全部清剿的一干二净了吧?

    在惊讶之余,王权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

    如果自己没有把这些人召集起来,又怎么可能从熊林口中听到这样的消息呢?

    不过还是再继续一起商议一下吧,看看能不能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想到这里,王权又开始说道:“炎黄两州的四支“征”字军团固然强大无比,拥有横扫天下的实力,可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西山域的近火。”

    “可若是选择拥护朝廷,与黑山军为敌,待黑山军大军压境之日,我等又该如何应对?”

    “依我之间,我们可以联合郡国、太守两位,并建议两位与郡中其余二十三城联合,灵活运用乾坤门之功效。”

    “若是那黑山贼攻打郡城,我等其余二十四城便利用乾坤门将城中士一同前往郡城支援。”

    “若是那黑山贼攻打其余城镇,我等亦可以同样方法对待,以此来形成我方士卒多于黑山贼士卒的形式。”

    说出这个方法的人,是之前那位负责清剿山城各个世家的负责人,名字叫做李军,据说之前曾在炎黄各地当过游侠,到了三十来岁后,又回到了老家山城,成为了一位统辖百人的卒长。

    在王权掌控了山城后,因为清剿世家那一次的功劳,李军被王权提升了职位,现在是一位统辖五千人的师帅。

    “李师帅此计甚好!”王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灵活的运用乾坤门来调动军队整个西山域的军队,永远的形成我方多数人面对黑山军少数人,以此来保持优势。

    说实话,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并且王权之前也真的没有想到这个方法。

    虽然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王权还是准备继续商议下去:

    “李师帅的计策十分完美,各位心中可否还有一些想要补充的吗?”

    王权话刚一说完,刘青山也站了起来:“我!我有要说的!”

    “李师帅是见过大风大雨的人,我没有他那些经历,想不出那么好的办法,只是我想不明白的是,我们为什么要等这些黑山贼集合了军队再去对付他们呢?”

    “刚才镇长您也说了,现在的黑山贼还只有几万人,而李师帅也说过,可以用乾坤门来运输兵力,那为什么我们不能现在就让郡国和太守集结起郡城和二十四城的军队去直接把那什么黑山贼还是黑山军给消灭呢?”

    王权:“。。。。。。”

    李军:“。。。。。。”

    熊林:“。。。。。。”

    其他人:“。。。。。。”

    随着刘青山话音的落下,整个议政厅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

    是啊!

    为什么要等敌人集结了起来再去对付敌人呢?不能趁现在黑山贼还很弱小的时候就把对方给灭了吗?

    就算不能灭掉对方,现在黑山贼也奈何不了郡城,为什么不让郡国和郡城太守把对方集合新军队的计划给打破,而要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把新军队集合起来呢?

    这些东西,王权还真没有想到,李军、熊林还有在场其他的人也都没有想到。

    当然,这并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之前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怎么对付黑山军上去了。

    现在刘青山这话,那就是一语点醒梦中人,直接把王权等人的重点重新挪了回来。

    王权等人的沉默,让刘青山有尴尬的摸了后脑勺,他不好意思的问道:“我说的不对吗?”

    “对!你说的很对!”王权开心的说道:“我们这次的商谈到此结束,我准备去郡城拜见郡国太守,所有的事情等我回来后再说!”

    “是!”

    “好!”

    “没问题!”

    。。。。。。
………………………………

第三十八章 拜访郡国

    以王权自己的身份,想要拜访一郡之主的郡国以及执政郡城的太守,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王权出示了山城城主的身份证明,并以山城使者的身份来拜访的时候,郡国府的守卫十分热情的把王权带到了郡国府中。

    在郡国府的书房中,王权见到了西山第五郡城的郡国——一位意气风发的壮年男子。

    王权偷偷打量了一下对方,对方的年龄大约是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不到的样子,看起来属于成熟稳重的类型。

    话说回来,这位郡国能在四十岁不到的年龄阶段,就达到郡国这种位置,其身后的背景绝对不会很简单。

    在炎黄各地的叛军出现之前,炎黄可是国泰民安,社会环境十分平稳。

    在没有战争,没有大事件的平稳社会中,平民阶层想要在这个年龄就爬上高位,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背景。

    只有能力和背后的势力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现在这个位置。

    “高离怎么派了你一个域外之人过来?”郡国放下了手中的书籍,审视着王权。

    根据王权所知道的消息,高离背后的高家,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