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元风流-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到整个教室都恢复秩序,周教授有气无力的在照本宣科之时,坐在角落上的崔宗之,却用一种极其感兴趣的目光,看着那个安静下来就显得异常清俊儒雅的男人。

    崔宗之那阳光俊美的脸颊上总是带着慵懒的神情,他用手懒洋洋的托着自己的腮帮,整个人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美好感觉,他笑起来极其灿烂美丽,让人觉得异常温暖,对女人的杀伤力尤其巨大。

    他与韦陟就是两个极端,一热一冷,但两人的共同之处,却是那让女人们目眩心迷的容貌。

    ============

    求收藏票票~~~~~~~~
………………………………

22、文艺女青年的集 散地

    更新时间:2013…06…15

    虽然王维这次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将那位博陵崔氏的嫡系压制了,总算将上次崔珀侮辱河东王氏的仇怨稍稍回敬了一些,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王维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位贺知章贺博士。

    而能够让贺知章可以这般轻描淡写的解决王维的麻烦的关键,无疑是他身上的权势,看到之前一脸趾高气昂的周延在贺知章面前唯唯诺诺,这让王维深有感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理是没有权力大的,有权有势的人可以指鹿为马,让大多数不敢反抗权力的人认同这样的事情,而真正敢于反抗权力的人,最终却没有什么好下场,即便反抗成功,也不过就是换了另外一个掌权者而已,权力的本质却从未改变,如同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一般。

    一定要成为掌权者!王维心中这样对自己说着,有了权力、势力、财富,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所谓的隐士,不过就是自认为高雅实则却是无法掌权的可怜人罢了。

    王维忽然想到了历史上半官半隐的“自己”,为什么历史上的王维不彻彻底底的归隐呢,他不是渴望隐士那美好平淡的生活吗?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若是他没有个官身,怕是根本没有能力当那种潇洒的隐士,如陶渊明这般完全归隐的隐士,一切都要自力更生,实在太过辛苦了。

    不过值得讽刺的是,无论是哪个年代的文人,都极其推崇隐士,觉得隐士就是淡泊名利、无比高雅的象征,这让不少文人都选择成为隐士来刷声望,真正的隐士实在太少,大多都是隐逸山林,等到名气变大之后,入庙堂做官。

    而另外一种刷名声的方式,无疑便是今日下午要做的事情了,与贺知章这样的大名士交游,去教坊狎妓,期间写诗送给官妓,然后让这些精通音律的乐妓们当场演唱,然后不仅可以让妓女们名扬,若是诗歌流行开来,这诗歌的作者自然也便扬名了。

    整个一上午的课程王维都没怎么听,因为以他的才华,早就将一切都烂熟于心,这里他自然还要感谢以前的那个“王维”,要不然他也不能这么容易就融入这个时代。

    翻着一本《论语》,只是随意温习了一会,那种极其熟悉的感觉便涌上心头,使他的记忆更加深刻,这便让王维愈发有了想要快点考科举的念头,反正这太学没有什么一定要毕业才准考科举的说法,只需先通过太学的考试成为“生徒”后,便能直接参加科举,而科举也没有任何年龄限制。

    等到了中午,王维用过午餐之后,便准备去赴约,对于崔临之一个上午那种怨恨无比的眼神攻击,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这种只是凭借家世小有才华却毫无心计的草包,永远只是他的垫脚石而已。

    倒是崔颢与卢象两人眼巴巴的凑了上来,崔颢此时十五少年,秉性耿直,不好意思说什么,却听卢象用一种略带恳求的语气说道:“摩诘,你下午去与贺博士研讨诗赋,能否带上我与崔郎?”

    见范阳卢氏的嫡系公子如此低声下气,王维在颇有些暗爽,毕竟之前卢象对他确实冷淡了不少,但如今又凑了上来,这虽然有些趋炎附势,但确实是人之常情,所以王维点了点头道:“也好,不过贺博士与我倒不是讨论诗赋,而是邀我去教坊享乐。”

    卢象听到这话不由一怔,然后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倒是崔颢一听,眼珠子都亮了起来,他虽然秉性耿直,却在少年时沉迷声色,此时他最*写的诗歌题材,便是闺房诗。

    王维带卢象与崔颢两人去赴约,却也存了些小心思,除了拉近与这两位少年闻名的诗人的关系以外,还决定将他们变成衬托自己的背景,一首诗要如何才能显得更加高妙,还不是要有一些拙作来衬托?

    卢象与崔颢这两人中,无疑崔颢在唐诗上的造诣更高,他日后凭着一首《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名扬天下,但此时的崔颢还是太过稚嫩了一些,根本与老练的王维无法相比。

    于是,王维、韦陟、崔颢、卢象这四人组又一同去赴贺知章摆下的酒宴,本来王维还好奇这教坊与一般的青楼有什么不同,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教坊居然就设在了之前那些学子们讨论的平康坊之中!

    王维赶紧搜索了一下记忆,却发现脑中并没有对教坊的印象,显然以前的王维确实是洁身自好之人,他在途中问了下韦陟,却发现韦陟对此也比较懵懂,只是说别太期待,因为官妓还不如他家中的侍女。

    显然以韦陟的高傲自负、奢侈华贵,是看不上所谓的官妓的。

    回答了王维这个问题的,竟然是一直让王维觉得很木讷、秉性耿直的崔颢!崔颢说这教坊其实是分两种,一种是内教坊,在大明宫中,只为皇室服务,还有一种则是外教坊,又分左右教坊,便设在这平康坊中,一般士子想要进入就要花钱,而官员则是免费的。

    崔颢说起这些风月之事,简直头头是道,让王维大感人不可貌相,因为崔颢的长相确实看起来憨厚耿直,但王维却没想到这厮是个风月老手,这才十五岁啊,初三学生有木有啊,就是风月老手啦,而十七岁的王维,到现在还是处男……

    围绕在教坊旁边的一家家青楼中的妓女们,她们的户籍便属于教坊,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歌舞、诗词、乐器等训练,供奉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喜好吟诗弄文的皇室官僚贵族士大夫,经常要应召供奉和侍宴,她们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也比较高。而能够留在教坊的,则是被大浪淘沙之后的精品,但真正的精品,却会被选入内教坊之中,专门为皇室服务。

    由于唐人皆*牡丹,国色天香的牡丹或许能够称得上唐朝的国花,大气、饱满、艳丽、热烈,是牡丹的优点,所以这平康坊中最好的青楼――右教坊,又被人称之为牡丹坊。

    大概是教坊这个名词太没有情趣,而牡丹坊则听起来更加有一种大气,而若用一种花来形容唐朝的女子,无疑是牡丹最佳。

    在右教坊对面的则是左教坊,又被称为月季坊。

    四人进入平康坊中之时,王维明显觉得这坊中的气氛与太学所在的务本坊大为不同,整个坊中的商业极其繁华,大多售卖女子用品,或许整个大唐最时尚的女子衣衫,便在这平康坊之中,这些才情与美貌并存的妓女们,向来是走在时尚最前沿的。

    整个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令男人蠢蠢欲动的脂粉味,不,这样的形容似乎太过浅白,并不是真的存在这样的味道,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氛围,也许这便是被称为英雄冢的温柔乡吧。

    待到真正进入了整个牡丹坊向外辐射的青楼圈子,那样的气氛更加浓郁,这里并没有格调低俗的站街女,却有艺伎在门前演奏,乐曲轻灵动听,以此来吸引追求格调的士子与文官,甚至还有青楼门前开着妓女的画展、书法展览之类,以求得名士们的品评……

    王维觉得自己似乎来到了一个文艺女青年的集散地,如此高雅迷人,也难怪狎妓的风尚在唐朝被认为是风雅事,这文人玩妓女,能低俗嘛?这叫格调!

    这样的情景,无疑让王维那种凭借着电视剧了解的古代青楼形象瞬间崩溃,也不知那种嫖客一进妓院,便有一个让人作呕的老鸨冲上来问东问西的情节,到底是谁开的先河,也不担心直接恶心了嫖客们的性趣。

    不过,王维却知道,所谓的文艺女青年的集散地,只是表象罢了,哪怕在这些“文艺女青年”们名气再大,大到名扬长安的地步,其本质也只是玩物,想要真正的摆脱乐籍,除非嫁给别人做妾,否则根本没有脱籍的机会。

    唐朝虽说是号称中国古代女子风气最开放的朝代,但那是对于那些出身富贵的女子而言,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自然是唐朝的公主们,她们可以随意养男宠、面首,把男人当成玩物,可唐朝的底层女子,却依旧悲惨,她们最好的结果,就是有一个不始乱终弃的男人。

    封建时代,从来都是男权社会;底层的女子想要凭借着除了相貌以外的东西出头,实在太难。

    一路往里行去,王维四人终于引起了不少文艺女青年的关注,其中王维与韦陟两人无疑是难得一见的美少年,韦陟那种冷酷俊公子的外型对某种文艺女青年杀伤力很大,不少文艺女青年都希望这样的美少年能来她们的青楼共同讨论诗赋。

    而王维的清俊虽然无法一下子震撼人心,但细细品赏,却会越看越有味道,仿佛青山绿水般涤荡在女孩的心灵之中,他那双幽深的眸子尤其吸引人心,这样看起来沉静内涵的男人,无疑也是极品。

    崔颢与卢象两人相视苦笑,他们忽然觉得自己成了衬托红花的绿叶,不过一想到可以参加贺知章的酒宴,结识许多早已名扬天下的文人骚客们,他们又觉得来这里极为值得。

    ================

    求收藏票票~~~~~~~~~
………………………………

23、挥洒自如

    更新时间:2013…06…16

    怀着一种颇为复杂的心情,王维终于踏入了这个时代最高等的娱乐场所之中,如果说唐朝发展到后期,确实是“扬一益二”的话,那此时在整个盛世的开端,长安依旧保持着它那无论在什么方面,都是整个时代中心的地位。

    这教坊占地极大,由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小楼组成,每个小楼之中都住着各种才貌双全的文艺女青年们,这些小楼也是用来留宿一些客人所用,而在各个小楼之间,则是各种绿树红花,让人仿佛置身在自然园林之中,没有青楼的浮华与庸俗,却能时刻让文人们觉得这里高雅而有格调。

    早有接待人员受了贺知章的吩咐,在此等候王维,这个看起来二十多岁的“老女人”,其容貌只能说是中上之姿,但体态丰腴婀娜,属于典型的大唐丽人,而在这早春时节,她在襦裙服外仅仅披一件轻纱,脖颈间的白皙肌肤肆无忌惮的展现出来,而那若隐若现的香肩,则异常的性感。

    王维对此当然显得极其淡定,且不说他作为穿越者以前在网上看过多少美女,单是这辈子刚刚醒来之后,遇到的小妹王绯与青梅竹马表妹崔璎珞已是可以打上十分的古典美女,不过也不可否认的是,在风骚程度之上,两个少女是无法与这个显得成熟的女人相比的。

    看崔颢那副耿直的模样变得色与魂授,王维不由暗暗觉得丢脸,大概谁都想不到那个写出《黄鹤楼》这篇名作的大诗人崔颢,居然在少年时是个沉迷声色的好色之徒吧?貌似崔颢不仅好色,还对女人薄情寡义,结婚离婚多次,也因此而名声败坏,在官场上仕途不畅,一直在外做官,不过也因此得以浏览大江南北的各种美好景色,终于诗成一代大家。

    杜甫用来形容李白的那句诗――文章憎命达,也可以来形容崔颢。

    王维觉得崔颢这个人对待朋友还是挺有义气,便想着提醒一下崔颢注意女人的问题,崔颢对于女人的态度太过赤裸,仅仅就是将女人当作玩物,这不是不可以,但却不能公开表现出来,尤其是对正妻。

    韦陟虽然也对女人极其轻视,但他却有重视的女人,比如说他那位专门替他写信的贴身侍女,韦陟对她便极好,而对其他女人,他则按照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施行,如此这般,却赢得了别人的诸多羡慕,而没有人指责韦陟薄情寡义。

    王维在对待女人上,自然无法做到像韦陟与崔颢这般“豁达”,但如果遇到让自己心动的,在自己的权势足以保证可以获得这个女人时,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揽入囊中,在追求权势的道路上,美色显然是最好的点缀。

    走在绿树成荫的幽静小路之上,王维这时的心情渐渐变得放松,他从来都不会被繁华与享受迷了眼睛,一直保持着坚定的目标,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加自由的享受。

    只是如此青楼倒是稍稍有些可惜了……王维有些郁闷的想着,他其实更想去那种卖肉大于卖艺的青楼,哪怕那里很低俗很浮华,但却更能让男人愉悦,而这牡丹坊这般姿态,却让王维觉得这叫当了婊子还立牌坊,在权势面前,所谓的卖艺不卖身就是个笑话。

    不过这样的想法,王维是万万不敢露出一分一毫的,无论哪个时代的文人,都喜欢这样的所谓高雅的调调,所以他对这位接引的美女如此称赞道:“这牡丹坊确实格调高雅,如此幽静小路,让人心境安宁。”

    王维暗中观察这唐朝丽人身上有着淡淡的雍容,便猜测这女人在这牡丹坊中的地位应该不低,稍稍讨好一下这种掌握着舆论权的妓女,并没有坏处。

    这唐朝丽人听到王维的赞美,脸上露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微笑,她显得极其懂得礼数,只是谦虚的说道:“郎君谬赞了,这里能够有这样的格调,除了有位高人这般设计以外,原因便是多有像郎君这般才华无双的文人来此。”

    听到这话,王维四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显然对于这位唐朝丽人的马屁,他们心中颇有些自得。

    这个时候,一行四人终于将要来到目的地。

    这是一座半开放式的阁楼亭榭,占地极广,不止一层,可以在楼中听曲看舞,也可以倚在二楼的阳台上,观赏这牡丹坊中那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不过如今时值三月中,满园的牡丹尚未全部开放,大多都是花骨朵的模样,倒有花期较早的异种,已经盛开,那红花绿叶,让人赏心悦目。

    王维并没有停止与这疑似“老鸨”的唐朝丽人的交谈,见已经来到了目的地,他以一种文人的方式夸赞一番这个牡丹坊:“其实这里不该叫牡丹坊,而应该叫清莲坊。”

    唐朝丽人不由好奇道:“郎君此言为何?”

    王维淡淡道:“夫莲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看你们这牡丹坊中的女孩,便是如此。”王维的声音不大,在这幽静清雅的环境之中,却恰巧可以传到那阁楼亭榭之中。

    唐朝丽人不由眉开眼笑,却又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正是贺知章,他极为赞赏的说道:“好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言王小郎才华横溢,果不其然啊,你这话一出,岂不是要将这坊中的青莲们的心给全都偷走?”

    崔颢、卢象两人都对王维露出佩服的神色,显然也觉得他刚刚对莲花的描述极其传神,而这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就是对那些“卖艺不卖身”心气极高的艺伎们最好的赞美吗?

    而贺知章的欣赏更是让崔颢与卢象都更加羡慕嫉妒恨,但却也更加好奇王维与贺知章是如何搭上线的,以前只听说贺知章欣赏崔宗之啊……

    倒是韦陟表现得异常淡定,他对王维,有的只是单纯的欣赏,友人越出色,他便越觉得荣幸,因为这便显得他的眼光好,能够与王维这样的才华横溢的士子成为至交好友。

    一切都在王维的算计之中,他一开始并没有说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因为还没有到目的地,而此时说了,想来不仅是贺知章听到了,连带着阁楼中的文人墨客们都听到了,若是此时阁楼中已经准备好了文艺女青年们,那就更完美了。

    贺知章对于韦陟、崔颢、卢象的到来没有任何的不欢迎,反正都是京兆韦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的世家子弟,又各个都颇有文名,肯定都是上得了台面的。

    跟随贺知章进入阁楼,上了二楼,王维心里暗喜,除了贺知章以外,还有不少文坛大佬,显赫朝官,比如王维一眼就认出了那位饮中八仙之一的苏晋,那可是正五品的中书舍人啊,随时为唐皇写圣旨的……

    让王维有些惊讶的,则是那位“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的崔宗之,他竟然也在宴席之上,还向王维露出了和善的笑容,那笑容极其耀眼,让自认为容貌还算过人的王维,有种比不上的感觉。

    而那聚在一起,手拿各种乐器的艺伎们,则全部都用好奇与欣赏的目光看着王维,由于王维离贺知章最近,看贺知章的模样,显然对王维也最是欣赏,所以她们自然认定这个年轻人便是今日贺知章邀请的主角,也是说出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才子。

    贺知章首先向所有在场的来宾们介绍了王维的身份:“这位便是王小郎,王维王摩诘,在太学读书,品学兼优,工于音律、诗歌、山水画……”

    贺知章在介绍之中就稍稍提及了王维杀狼救人一事,这便让在场的诸人眼中都出现了一丝敬畏,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清俊儒雅的书生,竟是个可以暴起杀狼的游侠。

    这件事韦陟、崔颢、卢象都不知道,而这时听了贺知章的话,他们才明白为什么贺知章会这么欣赏王维,这可是救命之恩啊,以贺知章的人品,加上王维本来就才华过人,得到贺知章的提携,显然是极其寻常的事情。

    韦陟不由想到了那一日王维在他家中修炼剑术的场景,那简洁却犀利的剑招,果然并非花架子,而是真正的杀人剑法!

    而崔颢、卢象两人则已经恍然大悟,对于王维那种淡淡的嫉妒,化作了真正的尊崇,他们虽然也粗通武艺,但在那样的时刻,想来也不会有勇气冲上去救人,毕竟他们都是身份高贵的世家子弟,千金之子,不作垂堂。

    王维这时也落落大方的向所有人介绍了韦陟三人,他举止优雅,挥洒自如,声音醇厚清晰,几乎一瞬间就让在场的诸位文坛大佬觉得此子确实风姿俊秀,是可造之才!

    崔颢、卢象两人心里对王维更加感激了,或许王维并没有认出这其中的文坛大佬有哪些,可他们却瞬间就认出了两个――张旭、吴道子。

    王维向众人介绍他们,显然也是一种殊荣与提携!

    ==============

    求收藏票票~~~~~~
………………………………

24、名人云集

    更新时间:2013…06…17

    除了张旭、吴道子以外,在场的诸人之中,王维也发现了不少以前的熟人,这些熟人自然是穿越之前在记忆中保留的,一个便是向玉真公主推荐王维的岐王,还有一个,则是音乐大家李龟年。

    李龟年能让后世的人熟知,大概少不了杜甫那首《江南逢李龟年》作品的影响力――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而此时筵席上的不仅有李龟年,岐王当然也在,而崔九,也即是崔涤,也赴宴而来,由此可见贺知章的人脉是多么广泛,可惜此时杜甫才六七岁,显然是看不到今日这诸多文人墨客聚集的盛况了。

    李龟年乃是梨园子弟,这梨园乃是唐玄宗设立的,其地位类似于内教坊,完全为皇室服务,史载,唐明皇选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子弟”。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斯为梨园发轫之始。

    梨园子弟分为坐部、立部、小部和男部、女部。坐部一般是优秀演员,乐工坐在堂上演奏,舞者大抵为3至12人,舞姿文雅,用丝竹细乐伴奏;立部是一般演员,乐工立在堂下演奏,舞者60人至80人不等,舞姿雄壮威武,伴奏的乐器有鼓和锣(即金钲)等,音量宏大;小部为儿童演出队。此外,还设有舞部,他又分为文舞和健舞。像这样庞大的编剧,男女兼有的皇家音乐、舞蹈、戏曲学院,出现在一千多年前,不能不说是世界罕见的。

    与梨园并称的内教坊,里面也是有男有女,当然以女/优居多,其中内教坊的一个分支宜春院便是皇室蓄养的妓女。

    《教坊记》中曾载:“妓女入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常在上(按;唐玄宗)前头也。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四季给米。其得幸者,谓之‘十家’,给第宅,赐无异等。出,特承恩宠者有十家,后继进者敕有司,给赐痛十家。随数十家,犹故以十家称之。每月26日内人母得以女对,无母者则姐姑一人对。十家就本落,余内人并坐内教坊对。内人生日,则许其母、姑、姐、妹皆来对,其对所入是式。”

    妓女入了宜春院,衣食有一定保障,有的还有宅地,但生活不那么自由,只是每月的26日和自己生日那天,才能见到母亲、姑姑、姐姐等亲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