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云归-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厚积,才能薄发。

    所有经历之中,最让宁白峰感到高兴的,除了练出先天无脉剑体之外,那就是气海里的一番变化。

    水潭般的剑气积液涨大成一片大湖,东羽得知宁白峰剑气积液的多少之后,气的想将宁白峰解剖掉,看看他到底还是不是人,这样浓厚的剑气积液,宁白峰极为自豪。

    而这一切的根本来源,就是气海剑液上空这把悬浮的九尺紫色云字玉剑。

    自从紫竹林里出现异变之后,由原来的碧

    玉色转换为紫色,剑尖身上炼化的那一点点,变成一节小小剑锋,聚灵潭里的又一次异动,九尺长剑炼化两尺,按照宝物炼化程度来讲,这已经是粗炼有成。

    然而在宝物助人转换元气这一项上,宁白峰和东羽有过一番交流,东羽直言他看过这么多仙家书籍,只有极小一部分有这样的功效,但这样的宝物基本只存在书本上,以及流传在别人口中。

    造化级灵物,等闲岂可一见。

    坤洲游历至今,收获甚大,但也有不足之处。

    迄今为止,宁白峰依旧没有找到那玄妙之门,修为也依旧还是下三境,但是从东羽踏上玄妙境的经历之中,他找到了一些眉目,加上曾经受到过刀修刘云浪那一次的师法天地的遨游,以及同东羽的切磋上,对于剑势有了一番自己的理解,但依旧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中间总像是隔着一层薄纱。

    所以宁白峰才在游历的路途上,加上春秋天渊这个地方,他想要去春秋天渊看看,无数战死在那里的剑修前辈,对剑势又是怎样一种理解。

    将心里的经历感悟收拾一番之后,宁白峰站在观景台上,看着茫茫云海,重重呼一口气。

    终有一天,我也要吐气成剑,御剑凌空,云海飞驰!

    转头回到屋里,东羽依旧一动不动的养神疗伤,宁白峰唤出画卷里的聂红竹,两人闲聊一阵之后,宁白峰便让她代为坐镇,而他自己则开始着手炼化游方杖。

    相较于紫色云字玉剑的炼化之难,芥子袋的稍动心念,游方杖的炼化可谓不快不慢。以宁白峰气海剑液的浓厚程度,根本就不用担心炼化途中会出现后续乏力的情况。

    粗炼只花费数天时间。

    东羽中途换气重新用药的时候,游方杖已经达到中炼的层次,此时不过才半月有余。

    随着达到中炼,游方杖的特异也逐渐显露出来,四尺来长的杖身共分做七节,剑气激发之后,可以脱离拉长,形成一条竹鞭,长短由心,更能脱离成单独的七节个体。

    东羽看到游方杖的这种变化后,告诉宁白峰,七只短竹可用来当做布阵的阵桩,至于是困阵还是杀阵,任凭杖主使唤。

    只需要弄本阵法秘笈,就能将这七只阵桩发挥最大效用,为此东羽有些歉意,直言他自己所用的九九剑阵是宗门之密,不能轻易外传。

    宁白峰摆摆手,毫无芥蒂。

    半旬时间,渡船已经飞过坤洲东南部,正式进入中部地区。

    东羽重新用药之后,看了几次宁白峰的炼化,觉得炼化速度有些气人,直接眼不见为净,闭目养神去了。

    精炼极为耗神,足足耗费近月时间。

    游方杖精炼完成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小随意,七节短竹分开可缩小为七枚竹针,宁白峰使用驭剑术驾驭,觉得极为顺手,另外就是游方杖可化作一枚竹镯,直接缠绕在手腕上。

    宁白峰之前将游方杖不是横插在腰后,就是放进袖中芥子袋里,使用之间不免有些不便,如今化作竹镯放在手腕上,取用随心,方便至极。 2k阅读网


………………………………

第二卷 地势坤 第一百六十二章 峙望学塾春秋台

    一旬已过,渡船早已进入大洛王朝境内。

    这一日,东羽的安魂散用尽,结束月余以来的静坐养神。宁白峰游方杖早已炼化完成,正坐在桌旁看书练字。

    恰巧此时渡船下沉,落出云海之后,可以站在渡船上俯瞰山河大地。

    宁白峰无意中看向窗外时,便再也收不回目光。

    渡船侧前方,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黄土高原,厚重的黄土地貌上,无数道纵横的沟壑遍布其上,层层叠叠的土层犹如鳞片,又如同巨浪。高原上不时掀起一阵阵大风,拉起一道道土黄色龙卷,当这些土黄色龙卷擦过某一道沟壑时,被沟壑里升起的无形气劲切成粉碎,瞬间消散于无形。

    看见这片高原,宁白峰第一感觉就是厚重与嶙峋。

    厚重是因为整片黄土高原高出地面极多,站在渡船上俯瞰地面,下方的城池小如棋子,而高原就是近在眼前的棋盘,一望无际的土黄色给人以苍凉雄壮之美。

    嶙峋本是瘦弱的代名词,但是在看了这么多书之后,宁白峰依旧还是将这个词用在对这片高原感官上,只因沟壑与沟壑间突起的山势极为险峻,黄土堆叠出的山脊突兀傲然,纵横遍布的沟壑更显幽深。

    东羽看着那片高原,眼神有些恍惚,离开此地数年,这一刻又终于回到这里,他微笑着说道:“是不是很壮观?”

    宁白峰下意识点点头。

    东羽走到渡船上的观景台,指着那片高原,笑道:“这就是你想看的春秋天渊!”

    宁白峰惊讶道:“春秋天渊不是一条深沟峡谷?!”

    东羽翻着白眼反问道:“谁告诉你春秋天渊是一条深沟峡谷?!”

    宁白峰哑然无语。

    东羽用看土包子一样的眼神瞥了一眼宁白峰,有些自豪的笑了笑,说道:“春秋天渊很大,粗略估计方圆有近数十万里,其中春秋实际上名为春秋台,指的是这片高出地面数十里的的土高原,而天渊指的就是高原里纵横的沟壑,合称为春秋天渊。”

    宁白峰惊叹的看着这片雄壮大地,问出每一个首次来春秋天渊的修士都会问的问题,“曾经的刀剑之争就发生在这里?”

    东羽看着春秋天渊,眼神仿佛穿越无数年,回到当初那个久远惨烈的年代,感叹道:“不错,曾经的春秋台是一片灵气浓郁广袤的高原,数之不尽的修行宗门坐落其上,直到一场旷日持久的刀剑之争发生,将春秋台全部摧毁,你所看到的这些沟壑,就是刀修剑修争斗之后留下的刀剑痕迹。”

    宁白峰看着沟壑纵横的春秋天渊,深深为之震撼。

    东羽忽然神情有些严肃起来,郑重说道:“既然来了春秋天渊,有些事情我不得不给你讲一下,不然很容易就把命留在这里!首先,高原上肆虐的风名为天罡风,地仙卷进去都挣脱不得,瞬间就能将人挤压成重伤,**凡胎落进去眨眼间便会形销骨立,其次山谷沟壑上空弥漫着积郁不散的剑气刀

    罡,不要妄图去汲取,那样做的后果只会切成一堆肉泥,所以高原上空绝对不能去,除非你是修为通天的天仙,否则只能老老实实的在山谷沟壑里闯荡。”

    “在天渊沟壑里闯荡,同样很危险,第一点就是我曾经给你讲过的疯灵,这种东西你进入天渊之后,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样,第二点,天渊里镇集村落无数,龙蛇混杂,各种野修邪修诡异的练气士极多,探幽寻遗之余,最重要的就是防着身外之人!第三点,方圆数十万里的天渊,越是往中心区域,剑意刀罡越强,遗迹自然越多,疯灵的强度甚至能跟元婴地仙比肩,所以少去为妙,最中心的近万里区域,曾经有天仙境修士进去过之外,再无人能进去,里面有什么无人得知。”

    两人说话间,渡船已经绕着天渊而行,并且持续缓缓下降。

    宁白峰摘下腰间酒壶,喝了口酒,将东羽说的这些默默记在心里。

    突然间,宁白峰觉得头顶一暗,抬头上看,只见一座里许大小的山峰砸破云层缓缓下降,逐渐与渡船平齐。

    站在观景台上,宁白峰清晰看到对面山峰上亭台楼阁处处,不时有人来往行走,更有几道身影或御剑,或是骑着灵禽飞离山峰,去往远处的春秋天渊。

    这样的山峰宁白峰在《坤洲图志》上见到过记载,名为行云峰,又叫飞来峰或是飞去峰,也是一种洲内渡船,但造价高昂,比他们现在所站的江河战船类型渡船要高上数十倍,青玉宗虽然是一家宗字头山门,但身处小国,财力依旧还是有限。

    两艘渡船并行着缓缓倾斜飞向地面。

    前方数十里之外,三座山峰出现在人眼前,山峰高低不一,孤悬在春秋天渊之外的丘陵原野上,显得有些突兀。

    东羽看着那几座山峰,抢过宁白峰手里的酒壶,大灌了一口酒,畅快的大笑道:“终于到家了,待会儿下了船,我请你吃烤全羊,喝高粱烈酒!”

    宁白峰笑了笑,看过了这等雄壮玄奇的一幕,突然又回到吃羊肉和烈酒的凡俗情况,让他觉得有些突兀的同时,又感到很新奇。

    转头再次看了看广袤的春秋天渊,然后又将目光落到三座孤悬在外的陡峭山峰,宁白峰暗叹书上记载的虽然粗略,但却很真实。

    悬剑山外,春秋天渊。

    渡船缓缓下降,终于落在三座山峰里最矮的一座山头上,经东羽介绍,这座洲内渡口山头名为临台山,专门供洲内渡船起落,曾经悬剑山开宗立派时并没有这座山峰,只是后来为了建造洲内渡口,这才被学塾峰的长辈以术法聚集黄土而成山峰。

    临台山渡口对面的两座山峰中,最高最陡峭的山峰名为峙望峰,取自与春秋天渊对峙相望之意,另一座稍矮且并没有那么陡峭的山峰,就是东羽多次提及的学塾峰,相隔里许的两座山峰中间,横架着一道拱形梁桥,连通着两座山峰的山腰处。

    拱形桥梁之下,悬挂着一柄巨大的长剑,剑尖几乎快要垂落到山脚。

    东羽笑着告诉宁白峰,这柄巨剑就叫悬剑,可不是样子货,悬剑山的守山大阵,就是这只巨大的利剑,只是他也无缘一见悬剑发动是什么样的景象,或许以后等他师傅死了,他接任掌门以后,可以拿来实验一下。

    东羽兴冲冲的下了渡船,领着宁白峰径直去往渡口边缘,越过两座高大山石架起的禁制界壁后,来到一处伸出山外的平台,东羽站在平台边缘,从怀里摸出一只木哨子,鼓着腮帮子一阵猛吹,却无一丝声音发出,正在宁白峰疑惑间,一只金色大鸟从峙望峰飞出,眨眼间便飞掠到平台处,带起一阵狂风。

    待到狂风消失,一只两人来高,威武霸气的金翅雕站在平台上。

    东羽伸手抚摸着金翅雕低垂下来的脑袋,显得极为亲密,然后他转头笑道:“此物是我上山的拜师礼,金翅雕中的异种,天罡风里也能穿行,上去吧,我们去山上吃肉喝酒!”

    有过一次驾驭飞禽的经历,宁白峰从容许多,金翅雕发出一声鸣叫之后,振翅而起。

    东羽一拍斗笠,踩着稻草御剑而行。

    片刻之后,金翅雕载着宁白峰落在峙望峰山腰处的一座石台凉亭边,东羽踩着稻草紧随其后。

    凉亭里,一名身穿书生衫,头戴逍遥巾的俊俏少年看见两人之后,对着头带斗笠的东羽,作揖行礼,显得极为方正,然后少年老成的说道:“学塾峰静思堂柴宽,见过大师兄,恭喜师兄修行有成。。。。。。”

    少年话没说完,就被跑进凉亭里的东羽打断。

    东羽如同揉面团一样,使劲搓揉着少年的脸庞和脑袋,大笑道:“几年不见,小木棍都长这么大了。”

    少年努力的挣脱东羽的魔掌,鼓着腮帮子,愤怒道:“师兄!我一看到金翅雕有动静就知道你回来了,特地跑过来接你!再这样动手动脚,我可生气了啊,还有,多说过多少次,不要叫我小木棍!”

    东羽直起腰,哈哈大笑一声,摘下头上斗笠,一把扣在头巾散乱的少年头上,笑道:“敢跟我生气,长本事了啊,下山前你连聚气都没有,说说看,现在啥境界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少年瞬间跟打了霜的茄子,低头恹恹道:“还没聚气。。。。。。”

    东羽一手叉着腰,笑着按在少年头顶的斗笠上,“你这资质真是好的可以啊。”

    少年挥手拍开头顶的手掌,愤愤不平道:“邹老夫子说了,我们读书的跟你们拿剑的不一样,只要养出浩然气,哪怕你们先破镜百年,我们只要书读的好,照样可以后来居上!”

    东羽立即点点头,“是是是,柴小夫子说的都有道理,先赶紧给师兄讲讲,山上和天渊里到底出啥事了。”

    一路赶回悬剑山,尽管嘴上没有多说,东羽心里对于悬剑山极为牵挂。

    尤其是天渊有变四字,始终是压在东羽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连在渡船上安心养神之时,依旧心神不宁。 2k阅读网


………………………………

第二卷 地势坤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渊出圣见地图

    峙望峰,半山腰一座凉亭里。

    少年对着东羽翻了个白眼,然后转头看着宁白峰,作揖行礼。

    宁白峰点头还礼,诚意满满。

    东羽气不打一处来,一巴掌拍在少年头顶的斗笠上。

    少年满脸气愤,但却因为限于读书人礼仪,左手收腰后,右手在腹前,学那老夫子作态,气鼓鼓的说道:“大师兄,按规矩,你现在应该立即赶往祖师堂上香!而不是在这里教训师弟!”

    悬剑山门规,凡是出山归来的弟子,必须先要到祖师堂上香,既是报平安,也是敬重先辈。

    东羽点点头,将枯草斗笠扣在头上,准备御剑去山顶,刚走出一步,却骤然回过身来,一手指敲在少年脑门上,没好气道:“你小子把我给绕晕了,说半天,还是没告诉我山上和天渊里出了什么事。”

    少年吃痛,抱着脑门蹲在地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大师兄。。。。。。”

    东羽笑眯眯的看着少年,一只手伸到身后,偷偷招了招。

    站在后边的宁白峰衣袖微动,手指一弹。

    东羽将手递到少年眼前,笑道:“给你的。”

    一枚乳白色拇指大小的鹅卵石,躺在东羽的手心里。

    就在刚刚,东羽心湖传声,开口向宁白峰讨要一枚鹅卵石,想要助这孩子一臂之力,宁白峰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少年眼泪婆娑,松开一只捂住脑门的手,拿起乳白色鹅卵石,起先是不解,然后就是一脸惊讶,最后是瞪大着眼睛,嘴巴大张。

    东羽竖起一只手指在嘴前,“嘘。。。。。。”

    少年立即用另外一只手捂住嘴巴,使劲点头。

    东羽笑道:“这叫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目的是要告诉你,以后别学邹老夫子,说话半天道理一堆,事情还没讲到点子上。”

    少年松开手,破涕而笑。

    东羽蹲下身,伸手擦干少年眼角的泪痕,说道:“别顾着傻笑,现在告诉师兄,山上和天渊里到底出了什么变故!”

    少年收起笑容,用袖子抹了一下脸,然后伸手指向两座山峰之间的悬剑拱桥,“师兄你看那里。”

    宁白峰顺着少年手指看去,这才发现悬剑桥边垂挂着十几张画卷,随风飘摇。

    东羽心里一沉,脸色凝重。

    悬剑山弟子命陨之后,宗门都会将其画像挂在悬剑桥边,意为与悬剑同在。此时这么多画卷挂在那里,也就预示着死了不少悬剑山弟子。

    少年说道:“这些都是半年以前天渊发生异变的时候,死在孤深集里的同门,峙望峰和学塾峰都有,听说近半年来也死不少同门,画像只是还没挂出来。”

    东羽脸色更为难看,急声追问道:“为何会死这么多同门,天渊里到底出了什么事?!”

    少年被突然提高的音量吓了一跳,咽了咽口水,说道:“半年前,天渊里突然出现一道直冲天际的光华,没过多久便消失不见,紧随其后就是一场大雨,出现这种情况时,我正好在静思堂上课,只听见邹老夫子喃喃自语,说什么气数回归,没过几天便有信剑回到集剑室,带来的消息是天渊深处冲出无数疯灵,孤深集里执勤的十几位同门全部被杀,就连一位治国小才境的学塾峰长老都没能幸免。”

    东羽心情沉重,悬剑山弟子本就不多,尤其是峙望峰弟子,学剑有成者本就稀少,一次死亡十几人,甚至一位类比玄妙地仙

    的治国小才境长老都死了,这对悬剑山来说是极大的损失。但是同样也说明一个问题,天渊深处发生变故,冲出来的疯灵更强。

    少年接着说道:“大师兄,掌门前往天渊前已经下令,所有悬剑山弟子,只要修为达到养气境,全部都要前往东天堡,如今下山游历的师门弟子里,除了两位师叔在他洲游历,你是最后赶回来的,所以必须要马上赶往天渊,不可在山上停留。”

    自悬剑山开宗立派以来,从来不会有超过一半的弟子在天渊里执勤,

    此等命令,等于是将整座悬剑山搬空,东羽沉声问道:“如今山上何人坐镇!”

    少年回答道:“听风斋苏迎师姑。”

    东羽有些惊讶,然后看了一眼宁白峰。

    站在旁边宁白峰立即就懂了,想必这位苏迎师姑,就是东羽口里花钱如流水购买青玉狮子之人。随即,宁白峰想的就更多一些,悬剑山弟子全部去往天渊里的孤深集,山上必定空虚,想要不被人惦记,坐镇之人修为必定不可小觑,看来这位苏迎前辈,不只是花钱如流水那么简单。

    东羽直起身,看着宁白峰,歉意的说道:“看来喝酒吃肉做毛笔的事,只能等到以后再说了。”

    宁白峰点头郑重道:“正事要紧!”

    东羽立即御剑而起,前往山顶祖师堂。

    凉亭里,少年羡慕的看着东羽离去背影,对着宁白峰再次作揖,说道:“悬剑山学塾峰静思堂柴宽,在此谢过先生,还望告知先生名讳。”

    宁白峰微微一愣,对先生这个称呼有些不适应,只是此刻凉亭里只有他们两人,总不能这声先生指的是凉亭外那只拨弄羽毛的金翅雕吧。

    宁白峰疑惑道:“我叫宁白峰,你谢我做什么?”

    少年扬了扬拳头,“这个。”

    宁白峰笑道:“这是你师兄送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少年撇嘴道:“师兄的芥子袋从来都是放胸前,把手伸到背后又是做什么,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

    宁白峰有些惊讶,少年的心思竟然如此机敏。

    少年问道:“宁先生也是来游历天渊的么?”

    宁白峰点点头。

    少年又问道:“宁先生以前可曾来过天渊?”

    宁白峰摇头道:“不曾。”

    少年点点头,然后说道:“既然如此,请宁先生在此稍等,柴宽片刻后回来。”

    说完话,少年拉出脖子上挂着的木哨,塞在嘴里一吹,立即跑到亭外,然后直接就从悬崖边上跳了下去。

    宁白峰瞬间一惊,一步跨到平台边缘。

    一只巨大的信天翁冲天飞起,身穿书生衫的少年趴伏在信天翁背上,飞往对面的学塾峰。

    宁白峰暗自松了一口气,虽然不明白少年这是做什么,但也没去多想,转头看向远处厚重的春秋天渊,然后开始盘算接下来的行程。

    从刚刚少年的话中,直冲天际的光华,一场大雨,以及气数回归这些信息,已经让宁白峰断定,这必定是苏老登天时引发而来的异象,当时总共有十三道光华冲天而起,若是一道光华代表着一个人,那么天渊里必定有一位圣人随着苏老离去。

    上境天仙都不容易进去的天渊中间区域,竟然曾经有圣人坐镇,这就让人觉得有意思了。

    远处的临台山渡口上,又有几艘渡船到来,其中还有那不多见的小型莲台渡船,一些身

    影等不到渡船下降,各施手段的飞出,直奔天渊而去。

    春秋天渊本就是很多人探幽寻宝,历练参悟的首选之地,更何况突然出现这等天地异象,不知其原因的,只会以为造化宝物现世,知道内中情况的,明白是圣人离去造成,就更会趋之若鹜,毕竟一位圣人坐镇之地的洞府,比造化宝物还动人心魄。

    尽管《坤洲图志》上明确写着**凡胎不可靠近,但越是如此,越有更多的人回去。

    逆反之心,人皆有之。

    修行之人随着境界越高,心性被无限放大,往好了讲叫无所畏惧,往深了说就是百无禁忌。

    所以自从消息从春秋天渊传出去之后,无数人趋之若鹜的来到这里,为的就是那造化宝物,亦或者是圣人遗留洞府。

    想到这里,宁白峰顿时有些头大起来,本来只是想去天渊里看看,找个剑势特殊的地方好好静坐参悟。

    如今更多的人进去,势必会引发更多的混乱,那里还能找到安心修行之处。

    但就此转头离开,宁白峰又有些不太愿意。

    正思索间,巨大的信天翁飞落到凉亭前的平台上。

    少年滑下鸟背,进入凉亭之后,将一本折书册递到宁白峰面前,说道:“宁先生既然想要进入天渊,这样东西想必会有所帮助。”

    宁白峰翻开书册,惊讶的发现,里面是一副巨大的春秋天渊地图。

    少年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