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主公,除去夷洲,现在我们共1郡14县,外加一个中型城市归云城,有兵420万,其中陆军370万,水军50万人。陆军之中,骑兵2万人,精锐军队的数量达到10万。”白建说道,“如果出征的话,水军只能做运输之用,每个县留5万军队,再留下100万守卫郡城,我们能出动的军队有200万人。当然,这不包括那数万异人。”
“200万,不少了,足够我们夺下几个县了,然后以战养战,壮大自己。可以动员下去了,一旦袁绍动手,我们就进兵丹阳。”刘风命令道。
“进兵丹阳,还是要经过吴郡的钱塘,这岂不是得罪了两家,为什么不先打吴郡?”太史慈问道。
“自古丹阳出精兵,拿下丹阳,我们才能招募更多更强的军队,若是周昕控制了整个丹阳,对我们就太不利了。所以必须趁着丹阳一盘散沙的时候,快速拿下一部分丹阳之地。相对的,吴郡富庶,地方大族实力强健,各自为政,不成气候,再加上盛太守无意于全郡一统,就不用担心吴郡成为我们的大敌。再者,就算打下吴郡,整合全郡所需的时间也太长了。”见刘风将目光投向自己,荀攸解释道。
“没错,吴郡再富庶,也不在官府手里,而是在地方大族。这些人,空有实力,却只懂自保,隐藏在暗处,也不会为守城出力,无论太守换了谁,都对他们没有影响,他们依旧是实际上的控制者。我们夺下各自为战的吴郡不成问题,但是想消化的却很难,只有以雷霆之势将他们扫清,吴郡才是我们的吴郡。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实力。”刘风补充道,“夺下丹阳之后,我们才有机会积累这种压倒性的实力。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属下遵命。”太史慈道。
“都回去准备吧,异人方面,我来协调。越是在这个是时候,我们越不能放松对周边的侦查。”刘风说道。
……
众人散去之后,只留下荀攸、虞翻、阚泽和白建几人。
“公达,别的地方还有什么消息吗?”刘风问道。
“益州局势开始紧张,当初刘焉在一些当地大族的支持下平定黄巾,又借助其力镇压了一批反对自己的人,但现在,双方的矛盾开始激化,或许不久后就有一场决定益州最终归属的战争了。”荀攸说道。
“益州据我们太远,鞭长莫及,不过我相信,君郎叔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刘风说道,“荆州的情况如何?”
“荆南的实力远不如荆北,刘表的人马压着苏代打。但是苏代集结了荆南四郡所有的力量,还得到了一部分宗族的支持,短时间里不会有结果。但是一旦刘表取得胜利,立马就能控制除南阳外的全州。”虞翻说道。
“这就要我们跟他抢时间了,督促我们尽快将豫章收入囊中,否则等到刘表扩张完毕,就一定会把目光投向扬州。北部的南阳、豫州和西部的益州,他都不可能去打的。”刘风说道,“看来,这天下大乱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
第三百六十章、冀州局势(求收藏、订阅)
心里虽然一直期待着天下大乱,但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刘风还是有些感慨。
天下大乱,苦的永远是百姓,就真正参战致死的士兵,伤亡的数量也不会比百姓多。虽然这只是个游戏,但那种清晰的感觉,让刘风不会把他们当成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
“天下是要乱了,就连董卓也不安分了,可能李傕、郭汜等大将出关,准备参上一脚。”荀攸道,“这下没有了守护洛阳的制约,关东军又该肆虐了。”
“董卓要派兵出关?”刘风愣了一下,这些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在不同的环境下还是变着法的发生了。
眼下的屯驻洛阳的杨懿,是董卓新任命的河南尹,前河南尹朱儁因为秘密联结关东诸侯想要再次讨董,又担心事败,秘密前往南阳,向袁术借了些兵马,再加上徐州刺史陶谦等人支援的一些,看看达到数十万,正谋划着反攻。
刘风不禁要为荣耀九州悲哀了,四战之地的洛阳,想要安生还真是不容易。他之前背叛了董卓,若是李傕等人到来,只怕没他好果子吃的,能不能保住领地还不一定呢?
不过这都跟刘风没什么关系,他要做的就是管好眼前自身的事,到底怎么做才不会将袁绍得罪到死,毕竟陈稳还有周昕都是他的马仔,他还幻想着以后从袁绍那里弄些好马呢。
……
刘风再确认了一下武器装备、粮草、攻城器械等问题,几人这才散去。
搬家的事只能再拖延下去了,等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说。不过反正都已经办好手续了,等等也无妨。
会稽郡动员的命令一下达,玩家们都兴奋了,尤其是会稽盟的那数万人,习惯了自由的他们,被约束在军营这么久,早就不耐烦了。更何况,战争就意味着财富。
这些玩家,实力都在中级武将以上,入阶的也不少,经过刘风麾下的训练,战力已经和刘风麾下的精锐差不多了,尤其是智脑规则改变以来,对他们这些人最为有利,不至于在战场上随便就丢了性命,如此强悍的战力,也不会被随便拿来当炮灰。就算到了不得不舍弃的地步,收获也足以抵得上损失。而且有专人训练的情况下,他们实力恢复起来比别的玩家快得多。
……
会稽这边紧急的动员先不提,冀州如今已经乱成了一锅浆糊。
麴义突如其来的反叛,让冀州的几方势力都搓手不及。
身为冀州牧,韩馥自然是屯驻于邺城的,和历史上不同的是,韩馥在冀州的日子并不好过。
首先,刘备这个突如其来的河间相,划去了冀州的一片富饶之地,而且实力强劲,虎牢关下的雄风韩馥虽然没有亲眼见到,但是在大家不绝于耳的赞扬下,还是了解到了内情,让他对刘备很是忌惮。
其次,是盘踞在常山的黑山军,几年下来,数百万的黑山军已经实际上控制了整个常山国,甚至不时在边界的赵国、巨鹿、中山骚扰,张牛角和张燕二人,一个在山里,一个坐镇山外,朝廷派去的太守县令、长形同虚设,若非对朝廷还有些忌惮,只怕早就扯旗独/立了。
最后,就是身在渤海的袁绍了,袁家四世三公,袁绍又是关东盟主,声威卓著,自天下驱逐董卓之后,天下贤才多去了袁绍那里,让袁术气的大骂,时至今日,袁绍麾下已经有了众多的谋臣和武将,对韩馥的威胁还在刘备之上。毕竟当初韩馥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外放为冀州牧,是袁隗暗中操作的,就是为了给袁绍铺路,可惜后来是他自己起了贪恋,不愿意放权,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山贼和异人的骚扰,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按说除去这几处,韩馥还有冀州其他几个郡国,实力并不弱小,有兵有粮,但却行事瞻前顾后,以至于行事不像一州之长。
他贪恋权力,所以霸占着冀州牧的位子不放(换个人来估计也是同样的选择),但是文人出身的他害怕战争,关东起义兵的时候,他就曾派人堵着袁绍的门,不让他妄动,后来被大义所逼,才不得不出兵。战争结束后,他小心翼翼的防着袁绍,生怕他会来夺自己地盘。
一州之长行事至此,实在让人无语。他手下并不缺人才,这个时候,名份还是很重要的,身为朝廷任命的冀州牧,他是可以委任各级官员的,征辟人才,甚至下面郡国的长官也都认他,但可惜,他实在不是成大事的料。作为治世能臣可大方光彩,但要成为一方诸侯,就力有不殆了。
麴义就是韩馥麾下的一员将领,实力强大,但位置不高,为人桀骜不驯,大凡有才华的人俱是如此。而且因为久在凉州,沾染了边地人的作风,所以不被韩馥所喜,当然了,韩馥也是怕他是董卓派来的卧底。
联军会盟的时候,麴义就自告奋勇,想要在战场上扬名,可是到最后,韩馥却选择了更为老实的潘上将,让麴义一肚子的火无法发泄,只能加倍操练他麾下的士兵。
诸侯罢兵之后,韩馥返回邺城,失去了潘上将后,平日里看麴义就更不顺眼了,不时给他找麻烦,让麴义恼火不已。麴义虽然嚣张了些,但却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明面上顶撞韩馥,而是悄悄的做准备。
不是没有人看到麴义的目的,比如说骑都尉沮授,他就向韩馥进言,要他收了麴义的军队,别换他人为将。但是韩馥拒绝了,只是因为麴义没有过错,无故夺去他的兵权面子上过不去。由此可见,韩馥是听不进手下的谏言的。
悄悄准备了数月之久,麴义终于爆发了,趁着一次外出剿匪的时机,带着麾下30万人马,一路东行,离开魏郡,进入清河国。
属下叛乱,韩馥当然气的调教,立即派出大将追击,可惜派出的人不给力,在魏郡边界清渊县境内追上麴义后,反被麴义伏击,50万人马折损大半,麴义收了十多万俘虏,悠然进入清河国。
这就是目前冀州的局势,鞠义还在继续运动,估计是想要找个城池夺下,以期能和后续的追兵继续抗衡。
麴义这一动,早就不甘于寂寞,想要扩张的袁绍和刘备,立即行动起来,更别说一向都不安分的张燕了。
如今的冀州,就像是一块美味的蛋糕,但是他的主人却势弱被欺,于是手下那些人拿着餐刀,蠢蠢欲动,直接把自己的上司忽略了。
但是怎么分,是一个大问题,谁来动这第一刀,也是个大/麻烦。(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六十一章、瓜分冀州
刘备出身贫寒,什么依靠都没有,只能凭借自己在底层人民中的声望,在乱世中奉行仁义,当然不会主动对自己的上官出手。
袁绍的顾虑差不多,而且韩馥怎么说也是出身袁氏门徒,又是上司,袁绍也不能败坏自己家族的声望而主动攻击韩馥,哪怕他心里十分的想。
而张燕,倒是可以,以他现在的实力,也有信心击败韩馥(在冀州一些顶级如沮授等谋士不出手的情况下,因为韩馥不会用人),但他绝不会做这个出头鸟。现在几方都有顾虑不敢出手,袁绍和刘备巴不得张燕行动起来,自己就有了出兵的借口。张燕看明白了这点,所以他也不动。
冀州就这样陷入了僵持状态。按照历史的发展,是袁绍暗地里邀请公孙瓒来袭,答应事成之后平分冀州,但现在历史出现了偏颇,刘风不知道剧情到底会往哪发展。
但可以肯定的是,冀州的这种局面比历史上复杂的多,不会轻易结束。
……
渤海,南皮。
太守府中,袁绍端居而坐,下面左右各有十余人,这就是袁绍的班底。
如果有玩家能够进来观看的话,数数这些人的名字,就会吃惊的发现,袁绍的班底,在此时已经聚集了大部——除了被刘备截胡的张郃、高览。
许攸、逢纪、荀谌、辛评、辛毗、郭图、高干、颜良、文丑、淳于琼、蒋奇、吕威璜、郭援等赫然在场。
如此多的大才,屈居于一郡之地,难怪袁绍会着急了。这些人大部分是奔着袁绍的前程来的,若是没有合适职位来安排,伤了这些人的心,那绝不是袁绍希望的。
在会稽,刘风虽然比不上袁绍,但也是觉得那么多的人窝在一个小小会稽郡,大材小用了,所以他也是急着对外扩张。
“诸位,冀州局势如此,我们当何去何从?”袁绍当先开口问计道。
“主公,吾愿提百万大军,为主公攻城掠地,夺下冀州。”颜良当即开口,引得一众文士侧目。
要是冀州这么简单就拿下了,还至于等到现在吗?不说别的,就是近在咫尺的河间刘备,想要拿下都要做好损失惨重的准备。
“子俊之意,我已明白,但开战一事,还需从长计议。若是战起,子俊再大发雄风不迟。”袁绍满意的点点头。不管颜良的话多么夸张,但对自己却是十分忠心的,用起来也顺手。
“子远,你怎么看?”袁绍第一个问及许攸。
从小一起玩到大,许攸的能力袁绍是十分清楚的。
“韩文节贪恋权位不肯让出冀州,那就只有逼他离开。这人胆小,一旦觉得生命受到了威胁,必然坐立不安,我们可以从这方面着手。”许攸也不客气,直接说道。
“但问题是,我们不好动手,刘备和张燕也都不动手,总不能这么一直耗下去?”荀谌说道。
“那就只有引外力介入了。”郭图也开口道。
“我们能借助于谁?势强则尾大不掉,势弱则无法给韩文节压力。再说了,没有几人敢于犯这种忌讳吧?”辛评说道。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不难引来外力,冀州周边,也只有公孙瓒有这个能力。”辛毗不同意自己兄长的话。
“公孙瓒是可以,但是还有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他和刘备的关系。公孙瓒虽然只是个奋武将军,但却占据了幽州大部,长年和异族作战,实力强劲。若是他和刘备联合起来谋我,又该如何解决?”逢纪也提出异议。
……
现在的袁绍麾下,还是比较团结的,因为利益的纠葛太少。几个谋士你一言我一语的,将冀州存在问题解剖开来,显得简单明了,听得袁绍和众将一愣一愣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刘备,我们完全可以请公孙瓒到来,未必韩文节让出冀州,然后集全州之力,抗衡公孙瓒。那这样的话,我们先攻打刘备,将其逐走如何?”袁绍问道。
“主公,不可,刘备兄弟的强悍,主公在虎牢关也见识到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刘备也不足为虑,但近闻冀州名士田元皓被其收入麾下,整饬军务,我等虽然自信可以将其击败,但损失太大,到时候平白便宜了张燕和韩文节,得不偿失。除非没有后顾之忧,才可放手和刘备一战。”许攸谏道。
“田元皓投靠刘备了?”袁绍还是第一次听说此事,“我还打算得冀州后去将其请来呢,便宜刘玄德了。”
“是的,消息还没传开,据说是田元皓游历到河间,遇上了刘备,被其诚意打动,这才投向了刘备,很偶然的事情。”许攸说道。
如果刘风再次,也会有袁绍同样的感慨,他有一个荀攸还是刘宏故意为之的,刘备的主角光环如此牛逼,冀州唯一一个顶级在野谋士就被他遇上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请公孙瓒吗?他虽然在幽州势力很大,但毕竟不是幽州牧。”袁绍说道。
“不错,正是因为他不是幽州牧,所以才可以请他来威逼韩文节,否则就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许攸说道,“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任何亲善的关系都靠不住,刘备现在是和公孙瓒亲善,但总会有闹翻的时候,只要谋划好,将我们自己的实力壮大,就算刘备和公孙瓒真的联合起来都不用害怕。”
“将计安出?”袁绍道。
“联合刘备,邀请公孙瓒进攻,事成之后,三家共分冀州。一定要说明了,哪怕放弃一些利益,也要把张燕和张牛角清剿干净,冀州容不下这么多势力。”许攸冷静的说道,“事成之后,我们要魏郡、赵国、清河、安平和巨鹿,渤海可让给公孙瓒,但渤海的人口、物资我们都带走,中山常山给刘备。当然,这是初议,具体还要视情况而定,或许局势突变,根本无需如此就能达成目标了。”
“诸位以为此计如何?”袁绍问道。
“可行。”众人说道,然后开始查漏补缺,一点点剖析其中的漏洞。
“主公,可率先派人接触麯义,给予支持。”商量完毕只之后,逢纪谏言道,“一方面让他牵制住韩文节,另一方面要在刘备之前行动,尽量将其收到麾下。”
“这种敢于背叛自己主公的将领,要来何用?”袁绍对背主的麯义很不爽。
“主公,麯义背叛,也是有缘由的,不能只看到一面。”荀谌道,“只要我们势力强大,就由不得他不服从。再说了,这是一员猛将,是可以一用的。”
“那好吧,就派人悄悄的给予支持,等待公孙瓒的行动。”袁绍说道,“子远,讨董之时,你见过刘备,就由你去联系刘备,一起向公孙瓒发去邀请。切记一定小心,刘备这人,脸皮厚,满嘴仁义道德,爱做表面文章,不要被他蒙骗了。”
“主公放心,属下理会的,定不让主公失望。只是这协商的过程,让出利益的尺度不好把握,若是刘备狮子大开口,属下当如何是好?”许攸请示道。
“无妨,据理力争即可,就算答应让出的利益多谢,也没什么关系。白纸黑字都可撕毁,何况口头的协议。只要把韩文节赶下去,不需我袁家背负骂名,之后的,就看双方各自的手段了。相信有诸公在,必不会让那刘玄德占了便宜。”袁绍大度的道。
“属下必辅佐诸公,开创大业。”在场的人齐声道。
“好,诸公免礼,有诸公辅佐,吾又有何畏惧?”袁绍大笑道。(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六十二章、借力谋州
袁绍在商议如何取得冀州的时候,刘备也没有闲着。
刘备不像袁绍有那么显赫的身世,出身贫寒的他得不到世家子弟的认可,就算在虎牢关扬威天下,也只是在下层人民众有不错的声望。而那些士子们,是看不起这种武夫的。
尽管求贤若渴,但刘备手下招募的人才依旧很寒碜,就连河间的一些大族,都不怎么买刘备的账。河北世家底蕴深厚,刘备不可能像刘风那样,给整个河间来个大清洗。就算他能狠下心来这样做,周围的局势也让他不得不谨慎。
一旦河间生乱,袁绍、韩馥必然落井下石,那他这几年的积累就要打水漂了。
遇上田丰是个意外,但对刘备来说,这样的大才要是不留下来,他将来能后悔死。于是,刘备发挥自己不要脸的精神,天天缠着田丰,恳求他为自己出谋划策。
最终,不知道是刘备的锲而不舍精神打动了田丰,还是他诚恳的表现让田丰觉得这人不错,亦或者是刘备的施政方略让田丰比较满意,这个冀州名士就答应了刘备,成为他的军师。
历史上的刘备,踽踽独行20余年,经历了无数的失败,这才让他明白,有一个大才辅佐的重要性。所以在遇上诸葛亮后,才会有如鱼得水的感觉。游戏中,刘备虽然没那么落魄,但数年的宦途也让他明白,有一个善于处理政务、并出谋划策的谋主对自己是多么重要。所以,对于田丰,他十分尊敬。
乐成,国相府,刘备和田丰等人也在商议冀州现在的局势。
“元皓先生,麴义叛乱,我们能做些什么?”刘备十分诚恳的问道。
“主公以仁义行天下,自当站在道义的一方,麴义叛主,自当檄文讨伐。”田丰淡然道。
他看起来三四十岁,比刘备兄弟大了一轮,面容清癯,留着几缕胡须,典型的士子装束。
“那我们岂不是和麴义结下大仇?以后要想收服可就难了。”刘备说道。
“各自的立场不同,这是必然的,若是他因此看不透,就算收来也无用。”田丰说道,“不过现在我们不用去操心这个,袁本初想要夺取冀州,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
“袁本初要出手了吗?”刘备担心道,“他会不会来攻打河间?”
“这个不会,现在韩文节才是他最大的障碍,不驱逐韩文节,他是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与我们开战的。要是两败俱伤让韩文节得利的话,冀州就真的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韩文节就算再不济,也不至于连这种机会都抓不住。”田丰说道。
“那我们就干等着,什么也不做?”刘备无奈道。
“那怎么可能,我们现在不是正在做着准备吗?”田丰说道,“训练士卒,促进工商,发展经济,准备迎接袁绍的使者。”田丰说道。
“袁绍会派使者前来?”刘备疑惑的问道。
“是的,如果他不想背上骂名直接向韩文节开战的话。”田丰笃定的说道。
……
数日之后,刘备在乐安城外迎接了来访的许攸。
然后,经过数日的秘密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许攸笑眯眯的离去。
冀州的玩家们绞尽脑汁,想要探听许攸到底和刘备秘密商议了什么,但却无能为力,就连一直支持刘备。在刘备麾下地位比较高的仁义盟,也无法探听出丝毫消息。
又过了几天,袁绍和刘备秘密派遣的使者到达右北平,面见公孙瓒,邀请其出兵冀州,事成之后,三家共分冀州。
公孙瓒想到自己在幽州发展受到州牧刘虞的压制,又不想往辽东这等偏远的发展,见自己的老同学刘备和关东盟主袁绍一起邀请其入冀州,哪有不同意的道理,欣然答应。
然后,公孙瓒立即发布檄文,历数冀州牧韩馥在讨董战争中敷衍了事、不愿派精兵出战等罪过,宣布起兵讨伐韩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