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半吊钱娘子-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然是凤铭公主样子。
如今几日过去,他却还未拿定主意。北戎使团上了一封请罪书,说了为何会有文海假扮凤铭公主一事,然后说凤铭公主来到京城后,多次与昌平公主见面,此次更是淑妃娘娘命人召他进宫的。这样一说,倒显得是昌平公主对假凤铭有意,故意要让他进宫一样。有了这种烦闷,他实在不想去面对淑妃和昌平。
文宗这里正在想着这事,内侍来禀报说淑妃娘娘求见,“让她进来吧。”文宗自然不会将淑妃拒之门外。(未完待续。)
………………………………
127章 兄友弟恭
“臣妾参见圣上。”淑妃进了书房,向文宗行礼,抬起头打量了一下文宗的气色,“圣上,是臣妾教女无方,让圣上为昌平烦恼了。”
但是文宗没有和往日一样,走下书案迎接她,而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她款款走进。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就算文宗皇帝对昌平有气,怎么会对自己如此迁怒呢?淑妃觉得有点忐忑。
幸好御书房伺候的大太监一向很有眼色,看到自己进来后,就将其他人遣退下去了,她正琢磨着如何哭一哭,让圣上心软,不防文宗直接训斥起来。
“上次朕就跟你说过,这女儿要严加管束一下,结果被禁足后,她居然还出了如此丑事!”文宗说着就怒不打一处来,但看到淑妃那明显憔悴的脸色,含泪的委屈的双眸,终于缓和了点口气,“现在事已至此,朕想,要不就打杀了內刑司里的那个,让昌平去佛堂待段时间吧?”
未婚的公主到佛堂,这是要她女儿带发修行了?
“圣上,昌平再不懂事也不至于此,而且这假凤铭进来的蹊跷,昌平一定是被陷害了。”
文宗一听陷害两字就变了脸色。
陷害?昌平也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被陷害的,那个假凤铭也说自己是被陷害的,淑妃更是喊冤不断,他想相信淑妃和昌平是被陷害的,然后查了宫廷出入记录,问了昌平公主当日身边的宫人,结果呢?
昌平身边伺候的宫人说是凤铭公主到了后,昌平公主让她们退下的。
宫廷出入记录上,明明白白记着淑妃辰末时分遣了一个内侍离宫,那内侍带了凤铭公主回宫,而现在再找这内侍,却找不到了。
丽嫔说:“淑妃娘娘将自己宫里的人派遣到臣妾宫里,后来又将那人调去东宫做事,臣妾若不是偶然知道,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淑妃看文宗脸色不虞,连忙又说,“但是臣妾如今是百口莫辩,可昌平到底是臣妾生养的,要她就这么待在佛堂,臣妾怎么忍心啊。要不,要不就看一下那个假凤铭到底是何身份,若是身份还过得去,就让昌平嫁给他吧?”
“嫁给他?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冤枉的。”文宗不知道自己爱妃是怎么想的,女儿远嫁北戎,又是嫁给这样一个人,假凤铭越有手段,昌平若是和他处不好,日子就越难过,那还不如待在大商。
“臣妾也舍不得啊,但是还有什么办法?”淑妃又哭了起来,“大殿下今日进宫来,也说先看看这假凤铭的身份。”
“显儿也是这个意思?”文宗皇帝问道。
“是啊,他担心妹妹,又说宫外都有了传言,若是假凤铭身份配得上,就快点想办法善后。”淑妃没有注意文宗的语气,絮絮说着秦显知道昌平公主之事后的气愤和无奈。
文宗却想到了最近有折子说大皇子秦显生性凉薄,现在看来,难道是真的?寻常人家,妹妹被人欺负了,谁不怒不可遏的去教训登徒子,秦显却一直没有过问过。
前几天上朝,有御史上本参奏韩锦书,说有人对他妹妹一言不敬,他竟然纵容白虎营副将王瑞殴打同僚。
韩锦书那时怎么说来着?“臣只知道读圣贤书者应该非礼勿言,若有人对家人无礼而不言,那若有人对君不忠,是不是也应该念在对方只是无心而放过呢?”随后洋洋洒洒历数家国之关联,满朝文武明知他在强词夺理却哑口无言。
天家无父子亲情,可昌平公主是秦显同胞妹妹啊。“显儿觉得让昌平嫁给那人会过得好?”文宗打断了淑妃的话,问道。
“大殿下说,昌平好歹是大商的公主,谅他不敢不敬。”
“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这事让朕再想想。”文宗有点无力的让淑妃先退下。
淑妃愕然的看了文宗一眼,心里更觉得不对劲了,圣上这是怎么了?然后她忽然想起来,这次觐见,文宗都没有问候一下她的身体欠安的事。
几天之后,朝中传出了三件引人注目之事,一是凤铭公主据说得急病死在驿馆,北戎使臣已经向北戎国主上书,二是昌平公主嫁给了北戎最大部落的少主文海,第三则是太子妃继续禁足东宫,太子殿下秦昊被免了禁足。
昌平公主**给假凤铭公主之事,几乎私下传遍了,如今陡然变成昌平公主嫁给北戎的文海,大家都在想这是不是文少主为了国家忍辱负重呢?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不管大家的事。
倒是第三件事,文宗皇帝对秦昊一向是严厉的,从未有过减轻处罚的先例。这次居然会从禁足一月,变成解除禁足了,太子殿下终于得到皇帝的青睐了?
太子秦昊第二日下朝后,到御书房向文宗谢恩。
“你此次虽然是无过,但是治家也是大学问,回家好好好约束一下太子妃。居上位者,更要有仁心。”文宗难得和蔼的教训了秦昊几句。
“是,儿臣惭愧,谢父皇教导。”秦昊恭敬的答道。
“见过太子殿下。”二皇子和八皇子几人联袂而来,看到秦昊行礼问好。
文宗看到几人问道:“你们怎么过来了?”
“父皇,儿臣和八弟他们商量着,好久未与太子殿下把酒言欢了,若太子殿下得空,想请太子一起去儿臣府上热闹热闹呢。”二皇子说道,看到丽妃被降为丽嫔后,他原有的那点争储之心都没了,若是丽妃都无法挡淑妃的锋芒,那他的母妃德妃更是毫无希望了。
在秦显和秦昊之间,几位皇子都觉得一定要支持一个的话,那一定要选秦昊,至少他没有对兄弟下过杀手,而秦显呢,二皇子、八皇子这几年都遇到过暗杀,杀手是谁其实也心知肚明。而且秦显心胸狭隘,只要得罪过他,轻则罢官,重则斩杀,他若做了皇帝,还哪有自己这帮人的活路?
后宫中,淑妃与白皇后,自然更不用说了。白皇后不受宠,但是多少宫里人受过她的恩惠,多少宫妃被淑妃迫害落魄时得过她的庇护。有人感激她,有人可怜她,而淑妃为了守住那份帝宠,不得不出手对付其他人,自然手上的血债也多了。
“二哥客气了,那我等下就来叨扰了。”秦昊对于伸过来的手,自然不会推出去。
“你们兄弟感情好就好,去吧,朕不阻你们热闹了。”文宗看着自己的儿子兄弟和睦,总是高兴的。(未完待续。)
………………………………
128章 听话
自从秦昊被解除禁足后,大皇子秦显就一直有点不安了,他自然感觉到朝中的风向很不对,却不知该如何扭转。
有一个一直跟着自己的御史,居然和李丞相之子李侍郎混到一起了,他一怒之下让这人从朝堂上滚蛋了,但还是觉得稳不住人心。
“爷,文公子来了。”有下人来禀报道。
“带进来。”秦显有点不耐烦。
“大殿下,文海有礼了。”假凤铭也就是真文海从內刑司出来后,还未来见过自己,他和文江长相相似,但是一开口还是有区别。文海声音低沉,难怪扮女装后那声音还能不露陷。
文海和文江居然一起来了。
秦显看到这人就更有点不耐烦,“文大人,今日来有何指教啊?”
“大殿下,我们自然是为您分忧来了。”
“为我分忧?”秦显有点不以为然。
文江走上前说道:“是啊,大殿下,我大哥娶了昌平公主后,我们可就是一家人了,我们自然是要为您分忧了。”
秦显看了两人一眼,嘴硬道:“我有何需要你们分忧的?”
“大殿下,您可知道这几日报恩寺那里不断有人出入查探?”文海看秦显还撑着皇子派头,淡淡的说道,“当年我为殿下准备的精兵,可不是只养着被人瓮中捉鳖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
秦显听到报恩寺有人出入,并不是很吃惊,这消息他早就接到了。文海的意思,倒是和母后宫中见到的那封信一个意思,“你们能帮爷什么?”
所有暗中训练的精兵,秦显已经让自己的亲信去带队了,这些精兵的教头,最早的一批是北戎人提供的,他自然是不放心。
文海也没有提他更换教头的事,只是说道:“我们能帮什么忙,得看大殿下您需要什么啊。如今的形势,文宗皇帝对您好像没有以前看重了吧?”
那还不是你害的!秦显这话卡在喉咙里,他自然也感觉到文宗对自己的态度和以前不同了,自从昌平公主这事之后,连自己的母妃淑妃也说父皇对她没有以前的倚重。
唯一庆幸的就是,文宗皇帝也没有倚重白皇后,对皇后的态度还是跟从前一样冷淡。与秦昊相比,他现在手里还有一支精兵,必要的时候逼宫也是可以的,只是如何将兵带到京城呢?皇宫内院,护卫重重,要是硬杀进去,那胜算只有五五开了,这也是他没拿定主意的原因。逼宫成功了自然好,若不成功就没有一点退路了。
“大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文江又是一副为他着想的口气。
“事成之后?”秦显自然知道,北戎人尤其是文海这兄弟,不会白白帮自己的,肯定有所图。
“说起来我以后就是大殿下的妹婿了,大商皇帝是我嫡妻的同胞兄长,对我文家在北戎的地位还是有帮助的。另外一件事,还是老话重提了,事成之后,我希望大殿下能将王瑞交给我们带回北戎。”
北戎人生性彪悍,文海虽然是文利清死后,当仁不让的文家少主,但是还是有人会反对,大商不能内乱的话,有秦显做皇帝,对他还是有好处的。
“这是小事,爷现在就可以答应你。”秦显一听只不过是这么点事,自然满口答应。
“好的,那我们就等候大殿下吩咐了。”文海说完,与文江一起告辞。
秦显思量之后,递帖子进宫,找淑妃商议去了。
几日之后,北戎国主来了国书,对于凤铭公主离世一事,自然痛不欲生,但昌平公主能嫁给文海,北戎国主很高兴,代文海下聘。
文海向文宗皇帝请求,希望能尽早娶昌平公主过门,夫妻一起返回北戎。
文宗愿意,淑妃娘娘和秦显也请求文宗尽快让昌平公主出门。
这个亲事里,最不愿意的就是昌平公主了。从获知自己与文海定亲后,她就在宫内哭闹不止,砸坏了几次东西。北戎苦寒之地,她一点也不想远嫁,但是没有人听她的意见。文宗皇帝下的禁足令还未取消。
淑妃来看她时,她正发完一次脾气,听说母妃来了,连忙跑出来:“母妃,我不要嫁给文海,我不要嫁到北戎去!您帮帮我啊!那个文海,父皇为什么不杀了他?”
“昌平,这是你父皇的恩典,你怎么还这么任性?那个文海,母妃和你大哥想过了,他的身份也配得上你。”
“什么配得上?一个竟然男扮女装的疯子!”昌平公主简直要气疯了,一想到那人竟然穿着女装,就觉得是个变态。
“昌平!”淑妃喝止道,“这事已经定了,母妃今日来,是想问问你陪嫁的事。文海希望你们的亲事尽快办了,带着你一起回北戎。”
“什么?我不要,我不要!你们还不如杀了我好了!”昌平公主一听还要尽快嫁,更是疯狂的喊叫,连淑妃说什么都不听了。
淑妃看到她这样子,气的一巴掌挥了过去,“你自己蠢,被人陷害了,现在闹有什么用?除了丢我们一家的脸,还能有什么用?”
昌平公主看到发怒的淑妃,呆住了,“母妃,你竟然打我!从小你就偏疼大皇兄,你现在都不管我了吗?我是你的女儿啊!”
“你们先下去!”淑妃对伺候昌平公主的宫人说道,看屋子里没人了,她拉了昌平的手,跟她说道,“昌平,母妃自然也舍不得你,但是现在你父皇和皇后娘娘都要把你嫁给文海,母妃就算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
“你跟父皇去说啊,父皇不是最听您的话了?”昌平建议道。
“如今你父皇听不进母妃的话了,母妃没用帮不了你。你大皇兄只是个皇子,说话又没分量。”
“那怎么办?母妃,我不要去北戎。”昌平没明白,在她印象里,从小就对母妃百依百顺的父皇,怎么一下变的这么无情了?
“母妃想,这都是皇后和太子的手脚。”
“怎么会?父皇从来不听皇后的。”
“以前不听,可现在听了啊。”淑妃伤心的说,“若是没有皇后,可能你父皇还愿意听母妃说说话的。”
在昌平公主的印象里,白皇后一直是很讨厌的存在,“那就让她消失好了,母妃,您不是很有办法的吗?”
“你这孩子,胡说些什么。你好好听母妃的安排,不要闹了,明白吗?”淑妃拍着昌平公主的手,意味深长的说,“你大皇兄和母妃都不会不管你的,可你得听话,明白吗?”
昌平公主看到自己母妃那暗示性的话,高兴了,“恩,只要不让我嫁到北戎,我听母妃的。”(未完待续。)
………………………………
129章 准备
昌平公主不闹了,她的婚事也紧锣密鼓的开始准备起来。
大皇子秦显跟文宗提议,北戎的贵女出嫁时,除了陪嫁的侍女奴才等,还可以带几百个侍卫做陪嫁的,这也是免得女子在夫家受欺负。所以他想帮妹妹好好挑选五百个侍卫,让她带去北戎。
文宗听了,欣慰大儿子还是很为妹妹着想的,自然是答应了。
淑妃娘娘在宫里,也忙着为女儿准备嫁衣、挑选嫁妆等等。
文海毕竟是北戎人,在京城没有府邸,若是在驿馆成亲又太寒酸了。
淑妃与文宗商议,要选哪里给这对新人做新房,秦显笑着说,索性选在自己的大皇子府好了,到时父皇和母妃若有兴致,还可以出宫来逛逛。文宗想到民间嫁女送嫁等等,索性就选靠近前廷的云海殿给他们做行礼的新房,难得昌平懂事了,还可以给宫里添点热闹。
对于文宗的提议,淑妃和大皇子自然不会拒绝,所以选定吉日后,两人成亲还是在宫里成亲。成亲之后第二天,文海就带着北戎使团和昌平公主回北戎。
钦天监看了双方生辰八字,定下来八月初七吉时吉日,这样一来,也只有三十多天准备。
为了两人的喜事,宫里张灯结彩,倒是多了很多喜气。
太子秦昊出来后,议事安排等增多了,韩锦书和王瑞也更忙碌了,时常要深夜才归家。
锦文在家算算日子,跟李如月抱怨道:“我都快半个月没见过哥哥了。”
“表哥肯定是忙着正事,你若觉得冷清,不妨多到我外祖家来,我外祖母、舅母和表姐都喜欢你来呢。”李如月温柔的安慰道,却明显有心事的样子。
“月姐姐,你今天一天怏怏不乐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若有什么事要帮忙的,你可别瞒着我,我帮不了,还有我哥哥呢。”
“表小姐,我家小姐是为亲事发愁呢。”李如月的丫鬟小玉看李如月不肯说话,在边上说道,“老夫人说小姐年纪一年年大了,和舅夫人商量着,要给我们小姐物色夫婿呢。”
李如月听了小玉的话,微微低了头,也不反驳,只是和锦文说:“阿文,其实我……我不知道应该选什么人好。”她心里喜欢韩锦书,可是外祖母和舅母毕竟不是自己母亲。
原本外祖母还有心问问韩锦书的,但外祖父认为若韩家有意,韩家没有长辈,韩锦书自己早就张口了,既然他不提,那自然是无意了。外祖父觉得韩家虽然人丁单薄,但是韩锦书前程似锦,自家张口,那不是攀富权贵吗?
外祖父都如此说了,李如月纵然有点小心思,又如何张口去说?
锦文一听刘老夫人竟然在帮李如月物色夫婿,知道李如月为何不乐了,她觉得李如月做嫂嫂很好,可是她也旁敲侧击的问过哥哥,哥哥却跟她说如今立足未稳,而且她还没出阁呢。要是错过了月姐姐,哥哥后悔可来不及了。
只是她也不能为了哥哥,就耽误月姐姐啊,心里打了个转,她觉得这事得试探试探哥哥去,“月姐姐,等晚上哥哥回来,我让他去帮你打听。”
“阿文,不要。”李如月听她这么一说,心里不由更难过了,感觉坐也坐不住了,索性起身告辞。
“月姐姐,明日我来找你玩哦。”锦文决定今晚无论如何得逼哥哥给个答复,若哥哥也喜欢李如月,那她就要哥哥快点去刘家提亲,若不喜欢,那自己就要早点帮月姐姐绝了这心思。
有了这心思,晚上锦文和王远山一起吃过饭后,自己就守着等锦书回家了。
这夜锦书依然很晚归家,王瑞回军营去了,只有他一人回来,看到锦文坐院子里,一手支着头,明显是睡着了,一个丫鬟看到他回来了,连忙轻轻推了推锦文。
“哥哥,你总算回来啦。”锦文看他回来,忍不住打了个小小的哈欠,“我等你好久了。”
“这段时间一直都忙,怎么忽然开始等我了?”锦书看她困的,料想有事要说,“什么事啊?”
“是大事哦。”锦文摆手,让两个丫鬟退下,拉着锦书坐下,“哥哥,今天月姐姐来玩,她说她外祖母要帮她定亲呢。”
“表妹她要定亲了?”锦书愕然的问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月姐姐今年十八了吧,已经算晚了。”
“可是,可是她已经定亲了啊。”韩锦书脱口而出,“她难道忘了?”
“什么时候?”锦书没想到舅舅居然早就帮表姐定亲了,难怪哥哥几次试探都不说啊。
“舅舅当年说,当年说过若我和表妹都愿意,就为我们两个定亲。后来朔州城危急时,舅妈问过我的心思,我自然愿意的,所以舅舅舅妈给我们定了,我的金锁就是当聘礼给表妹的啊。”韩锦书急了,“你几次问我,我还以为是表妹害羞,不好意思告诉你呢。”
“这种大事,月姐姐怎么会不知道啊?你们两个,我被你们急死了。”
“不过……如今我和表妹的婚期肯定不会商讨的,就是你,哥哥也想你到邙县韩家族里待段时间。”韩锦书这段时日一直想着如何安顿锦文,京城将有变故,太子不愿再和大皇子耗下去,打算逼大皇子出手,他也很赞成。
太子大事未定,万一大皇子占了上风,李如月就真要被自己连累了,所以他也一直没有去刘家讨论婚期,没想到表妹居然不知道舅舅和舅妈帮两人定亲的事?
不过现在不是先想此事的时候,还是得先将锦文安顿妥当,如果大皇子拿了锦文威胁自己和王瑞,那不是白白被人拿捏了软肋。
锦文一听让自己去邙县韩家族里,知道哥哥是不放心自己待京里,可若是到族里去,“哥哥,我到邙县去也未必安全的。”看韩锦书还要说,她连忙说道,“我知道哥哥的意思,你放心吧,我会找个地方躲起来的,保证大殿下他们找不到。邙县离京城太远了,我想要离哥哥你们近点。”
锦书看她信誓旦旦的样子,知道她是嫌邙县离京城太远消息不便会担心,“那你告诉我你打算待哪里?若是能放心就让你留京城里。”
锦文在锦书耳边悄声说了自己的打算,锦书想了半晌,“这还真可行,不过你得小心点啊。”
“哥哥放心吧,我明天就开始安排啦。”(未完待续。)
………………………………
130章 告状
韩锦文还未离家,京城里却是出了韩侍郎告御状的事。
这事还是从周元青那里出来的事。
原来周元青的大理寺审讯韩诺贪污案时,牵扯出前朔州太守韩谨之死,韩诺招供自己兄嫂是被人毒害的,而自己谋夺兄嫂家产,还受人指使要杀害兄嫂留下的一对子女。
周元青觉得事关重大,早朝时上奏文宗示下。
他的话音刚落,朝班中议论纷纷。
韩谨也是一方大员,居然有人敢直接毒杀,是何人这么大胆?又是为何要杀害韩谨夫妇?
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了韩锦书。
韩锦书听到周元青所说之事,早朝之上伤心父母惨死,祈求圣上让自己旁听审讯韩诺,以查明真凶,以慰自己父母在天之灵。
文宗也是大为震惊,要周元青尽快审讯清楚,查明是何人指使的。
大皇子秦显站在朝班上,脸色阴沉的看着周元青,这人不是接了自己的命令,不去动韩诺了吗?关了那么多天,怎么忽然出来启奏韩诺的事?
还有韩诺,当年为了让他放心大胆的下手,他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