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半吊钱娘子-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秦昊扶起文宗坐下,历来夺嫡兵变,哪次不是血流成河的,自己能兵不血刃的解决,实在值得高兴。(未完待续。)
………………………………
137章 文宗的心意
傅淑妃没想到自己辛苦多年,居然就这么毁于一旦,计划失败了,弑君是要诛九族的啊,她好像突然清醒过来,扑向文宗,“圣上,圣上,您饶了我,饶了我!”护在文宗身前的侍卫连忙将她挡住。
秦显想叫父皇饶命,但是他自己都知道自己不是皇室血脉了,脸色惨白,强撑着站住没有晕倒。
文宗看着她,只恨不得一脚踢死她,无奈全身已经动不了了,只能颤抖着喊了一声:“滚!”
秦昊看他再无别话,看向白皇后,白皇后向他点了点头,他转头下令道:“来人,把这三个人关到内邢司去,不要让他们死了!”
“是!”立即几个侍卫将人拖下,傅淑妃还想再喊,拖人的侍卫拿刀柄在她后颈一敲,她立即晕了。郑经和秦显脸色灰白,任由侍卫拖着自己下去。
“昊……昊儿,”文宗吃力的看向秦昊,又看向白皇后,看到他们母子都是目无表情的看着自己,苦笑了一下,“昊儿,连夜召集大臣吧,趁朕现在还能说话,由朕来宣布秦显之罪,下达传位诏书,以免有人无中生有中伤你。”
秦昊脸色复杂的看了文宗半晌,点了点头,让黄勇达下去传人了。
他心里五味杂陈,既为自己的母后这么多年深宫受苦而不值得,又有点可怜文宗,想起小时他对自己母子的漠视和刁难,却又有恨意。
这么多年,若不是白皇后运筹帷幄,舆论上牢牢的占据了贤后之名,对外安排大臣之女入宫左右着朝野势力,安排着一个又一个宠妃来分傅淑妃的宠。自己在宫中时刻如履薄冰,小时无论文治武功都只能居于中庸,不敢显露分毫,更不敢拿自己嫡子身份自傲。若不是自己母子的小心谨慎,或许早就尸骨无存了吧?
这些,都是这个父皇所赐,但是如今看他命不久矣,听他为自己着想,却又忍不住可怜他,看他内疚的讨好的看着自己,对他没有敬爱,却又无法愤恨。
“昊儿,你下去安排吧。叫几个宫人进来,把你父皇送回寝宫,再宣太医来看看。”白皇后冷静的说着。
秦昊连忙下去安排了。
文宗看向白皇后,眼中有请求、内疚、羞愧……各种情绪交杂,他想叫一声情儿,名在嘴边却无法叫出,只能轻声说道:“皇后……我……我对不起你。”连朕字都忘了说。
白皇后听完淑妃的话,才知道这么多年,这个人竟然一直误会自己,连自己对他的救命情分,他也一直记在傅氏身上,只觉得可笑。但是看他一脸祈求的看着自己,想到这个男人已经命不久矣,也如秦昊一样,觉得他可怜,听到他说对不起,苦笑了一下:“圣上先别说话了,等太医给您看了再说吧。”
“到时,可能朕就说不了话了吧?情儿,是朕对不起你,这么多年相信别人挑拨,亏欠了你们母子。你看在朕……朕活不了几天了,能和朕说说话吗?”
“圣上好好休息吧,等太医看了再说。这世上凡是有毒就必然有解药,这毒药既然是北戎来的,也许文海那边会有解药呢?”这时有四个内侍抬了躺椅进来,白皇后闭口不言了,看着这几个内侍小心地把文宗抬到躺椅上,“太医呢?”
“皇后娘娘,太医在圣上的寝宫候着了,太子殿下命人去驿馆找那帮北戎使团,看能否获得解药。”
几人正在说着,后殿那里传来昌平公主的呼声:“你们这帮奴才,竟然敢对我无礼!我母妃呢?她不会饶了你们的!”
秦昊命人将月德宫中所有人先集中看守起来,昌平公主刚刚一直在后殿。她虽然不知道自己母妃和皇兄的安排,但是知道今日肯定会有事发生。所以听到外面的打斗声,一直躲在后殿没有出来。直到秦昊派人搜宫抓人,把她找了出来,因为也没人交代过如何处置,那些搜宫的侍卫和内侍,就将昌平公主和其他宫人一起赶出来。
昌平公主哪曾受过这种屈辱,一时闹了起来。
文宗和白皇后都听到了昌平公主的声音,白皇后看着文宗等他示下,文宗想到这是傅淑妃生的女儿,心中就闪过厌恶之情,看着白皇后道:“你看着办吧。”
“好,那圣上快点去寝宫吧,太医正等着呢。”白皇后点头应了。
文宗抬走后,白皇后走到殿外院中,昌平公主恍如民间泼妇在那又骂又踢又打,“昌平公主疯魔了,还不快点将她带下去!”
“我母妃呢?月德宫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发号施令了?你们都是死人吗?”昌平公主对着院子里原来在月德宫伺候的宫人叫着。
白皇后没想到傅淑妃的女儿会是这么蠢的人,一味摆着公主架子,竟然什么形势都不看,也懒得说话,看了身边的女官一眼。
那女官心领神会,走上前道:“你们没听到皇后娘娘的话吗?公主殿下疯魔了,快点抓住,免得她伤了自己。”
院子里的宫人内侍们已经被这昌平公主闹的不耐烦了,听了这话,几人一拥而上,直接堵嘴绑了。淑妃娘娘和大皇子都进內刑司了,弑君的罪名,肯定没命出来了,这个昌平公主,不要说再摆公主架子,能不能活命还是问题,自然都不会客气了。
昌平公主兀自挣扎着,可是再叫骂不出,披头散发的被拖到边上。
白皇后看月德宫的人处置的差不多了,直接到了文宗的寝宫外,太医刚好诊治后出来,几个太医看到皇后娘娘,太医正带头磕头请罪:“下官才疏学浅,实在没见过如此奇异的毒,刚刚想先用银针压制毒性,但是圣上说要先接见大臣们再施针。”
白皇后知道文宗是怕毒性不能压制,过了几个时辰自己就说不了话了,这或许是文宗对秦昊所尽的心意吧?二十多年的无视打压,如今来做一个慈父了?
白皇后微微叹了口气,跟太医们说:“你们听圣上的吧,现在先下去参详一下,要尽力施救。”
太医们自然忙不迭的答应着,退下去讨论参详了。(未完待续。)
………………………………
138章 意外的收获
这一夜,京城还是比较太平的,唯一的厮杀,也就是京城外的报恩寺,但是王瑞带着一万多人围攻几千人,一面倒的厮杀,很多叛兵还未见到官兵,就被射死了。
秦显的兵变弑君,实在像一场笑话,可算是历代兵变中影响力最小的。他投出的兵力,就好像一颗小石子掉进大海,微微泛起点涟漪,就消失在太子秦昊布下的大网中,没有引起什么恐慌,甚至,有消息不灵通的大臣们,被传令早朝提早时,还不知发生了何事。
此时,文宗皇帝中毒已经两个多时辰了,太医们没有万全之策,他自己也不愿等待,让人抬着坐上了金殿的龙椅。
大臣们看到被抬上殿的文宗,都知道事情不对了,看看站在朝班里的人,没有大皇子,也没有傅家人,大皇子阵营中的人立时心中惴惴。
文宗也没多少力气废话,坐好后直接说道:“众卿平身!大皇子秦显忤逆犯上,妄图弑君,昨夜已经就擒。朕身中剧毒,现决意传位于太子秦昊,余事由太子决断。”
非常时期,一切从简。
太子秦昊也不再有什么推拒,出列谢恩后说道:“儿臣必勤政爱民,勤勉做事,不负父皇厚望。”
殿上的大臣们,一时愣住了,这是要他们先哭一下圣上的龙体,还是喜笑颜开的恭贺太子登基啊,悲喜的转换太难,于是,整个大殿上一片寂静。
八皇子最先反应过来,说道:“臣弟恭贺太子登基!”
大家也连忙跟着恭贺,文宗看着大臣们没有异议,放心了些,只觉得自己支持不住,头越来越重,秦昊看文宗情形不对,连忙说道:“快将太上皇抬下去,让太医救治!”
这时黄勇达匆匆赶上金殿,“禀告圣上,禀告太子殿下,臣带人去驿馆,但是北戎使臣团的人都不在驿馆了,可能已经连夜逃走。”
还有北戎人的事?几个大臣议论起来,秦昊下令:“大理寺安排人城中也要搜索,看看是不是藏在城中。派四拨人分别从四门追,沿路截杀,文海务必留活口。另外准备国书,北戎人竟敢进献毒药毒害大商皇帝,若不给交代,大商不惜一战!”
秦昊的话一出,大家就明白了文宗中毒居然还有北戎手笔,大皇子勾结北戎人?
“镇国将军郑经助大皇子谋反,全家下狱!大内侍卫先由黄勇达将军代统管。”
“是!末将领命!”黄勇达大声答道,转身离开安排了。
世代忠君的镇国将军居然涉嫌谋反了?秦显的身世关系到文宗和皇族的脸面,无法公之于众,所以大家只能猜测是从龙之功太诱人了。
“北戎使臣团的人抓到了!”金殿外忽然又有人叫,却是王瑞急匆匆的跑进来,脸上的血迹都还未擦干净,可能是匆忙赶来的。
说起来也巧,锦文和王远山住的客栈是在驿馆对面。昨日一早,锦文发现驿馆中的北戎人在检查马匹。
驿站中,使团的马匹是有驿馆小吏专人喂养照顾的,平时不需要他们自己动手。可这些北戎人检查完马后也不见他们骑马出门,倒是看到有人拿着包袱走动。
“爹,你看他们这样子,是不是像收拾东西啊?”锦文拉着王远山到窗前看。
王远山看了一眼,“他们在收拾马鞍,你看那人,正在上马鞍呢。看那包袱,好像要走的路挺远啊。”
锦文顺着王远山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两个北戎人抱着大包袱,“爹,这不对劲啊,我听哥哥说,北戎使团是要等昌平公主和文海婚礼后再走的,还有十来天呢,怎么今天就开始上马鞍了?”
“是不是分批走啊?”
“爹,你到城外白虎营去找虎子哥,让他派人在城外等着。若是他们是上官道,就把人拦下来吧。”
“到底是使臣,要不要紧啊?”
“那就让虎子哥找人扮个苦主,就说被人抢劫了,拦住人后再派人去问一下太子殿下吧?对了,跟虎子哥说,别的北戎人走了不要紧,文海一定要留下来。”
就算扣别人没理由,扣这个准驸马爷可是有理由的。
王远山知道此事要紧,连忙收拾了一下去到白虎营
来到营门口,守门士兵听说是找王瑞王副将,请王远山稍等,进去将王瑞请出来。
王瑞没想到自己老爹会跑军营来,他知道王远山和锦文住在城内客栈,可是还未来得及联络。乍一看到王远山还以为锦文出事了,听说是北戎使团的事,让王远山赶紧回城,嘱咐不要出门了。
他吩咐了两个亲信到官道上去埋伏了,描述了文海等人的样子。拜文江老是闲逛所赐,有好几个人居然见过,这就更好办了。
文海打发北戎正使他们先走,自己和文江从东城门走,到报恩寺附近汇合。结果两拨人刚上官道,就被拦下了。
北戎几个护卫身手很好,但是架不住拦路的官兵人多,刚好王瑞又接到连夜拿下报恩寺的命令,碰一起了,直接被拿下。
王瑞怕他们跑了,索性绑着一起带到报恩寺,报恩寺里的人发现被围,想要往外攻,结果被官兵射死大半,其他藏在寺中的要么被杀,要么投降。
等报恩寺里外搜查完了,王瑞才想起锦文交代的,要问问太子如何处置北戎人的事。
他连忙派人拿着开城令入城求见,韩锦书听说他拿下了北戎人,让他直接押进城里。
进到京城后,韩锦书已经听到黄勇达说文宗中了北戎人的毒药,秦昊正下令抓捕北戎使臣。
王瑞带着文海等几个人见到了锦书。
锦书看了一下,北戎正副使、文海和文江等人一个都没跑掉,啧啧赞叹:“你小子行啊,真是福将,这都能撞你手里啊!”
“是阿文发现北戎人想跑,让我爹来告诉我的。”王瑞凑到锦书耳边,轻声说了经过。
这帮人运气也太差了吧?不对,应该说阿文也太能找地方躲了吧,“你快带人进宫吧,太子殿下正在找这帮人呢。”
于是,王瑞就把人送进宫去,秦昊一听北戎人抓到了,大喜,连忙让人带下去审讯。(未完待续。)
………………………………
139章 韩锦书的打算
秦昊看到文海等人被抓回后,惊喜万分,连忙让人带下去搜查审讯。
朝堂之中,除了傅家和郑家人被直接拿下,其他人家并未被追究。秦昊当日下令主犯必斩胁从不论,让那些原本是大皇子阵营中的人安定了些。
黄勇达御林军统领兼管了大内侍卫营。
韩锦书以兵部侍郎身份暂行兵部尚书职责。
王瑞白虎营副将兼管了五城兵马司。
周元青率领大理寺诸人主审秦显罪行,白大公子辅助。
李丞相与李侍郎负责对北戎的交涉事宜。
其余职责都按原有分属照常执行。
黄勇达、韩锦书和王瑞三人一下忙的脚不沾地。
礼部官员们忙着登基大典,也是不眠不休。
秦昊自己更是忙的每日最多只能睡一两个时辰。
当日负责审讯文海的官员上报,无法找到文宗所中之毒的解药,文海招供有解药但是远在北戎。这样一来,文宗之毒无法解除了。
随着毒发的时日接近,文宗让秦昊安排让二皇子、八皇子等人都一一见过。
这日,秦昊来到文宗寝宫时,太医正正带领太医们刚刚施针排毒,但是成效甚微,只能让毒性侵蚀的稍慢些。文宗还能说话,却已无法行动自如了。
文宗看到他站在寝宫外,眼神复杂的看着自己,轻声换道:“昊儿,叛臣清理的如何了?”
“父皇,首犯都已经抓捕了,京城没有什么动荡,您放心。”
“是啊,你一直都很能干,可是父皇却一直都视而不见。”文宗眼神示意秦昊坐下,“朕已经知道,文海说没有解药了,就算北戎送解药过来也来不及。说起来朕这一辈子,政事上堪堪守成,无甚作为。要不是有你,还险些丢了朔州冀州之地。你即位后,做的肯定比朕好。”
“父皇,您再等等,文海说的可能是假话,儿臣正让人审讯其他人呢,还有北戎人的行李包袱,也要一一搜查的。您……您会无事的。”
“朕这这几日想了很多,这辈子最亏欠的是你母后,你是个好孩子,肯定会照顾好她的。你的皇兄皇弟才干不如你,对你也真心臣服,你善待他们吧。另外朕打算授予他们闲职王爷,若要给实缺就听你安排吧。”
秦昊知道文宗如此安排,一是免得自己为难,二来也让其他兄弟们对自己没有异议,连忙答应着,这时又有人来找他禀告,他起身离开时,看到白皇后站在寝宫门边,眼中隐有泪痕。
他向白皇后行了一礼,告退离开。
文宗看着白皇后,轻轻叫了一声“情儿”,再无言语。白皇后幽幽长叹了一声,走进寝宫,坐在文宗床边的椅上,看到文宗嘴边还沾着药汁渍,拿出手帕轻轻为他擦拭干净。
这个男人,可恨又可怜。初嫁时对自己很好,自己为他成皇也是多方筹谋,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携手难关,到后来夫妻嫌隙,自己从一腔爱恋到伤心,渐渐心死,看到他对儿子打压时甚至是怨恨的。如今误会解开,他就要死了,自己好像不再爱了,却也恨不起来。
白皇后看着文宗,不言不语,两行清泪留下。
文宗笑着说:“情儿,今世来不及了,若有来世,让我来世补偿你吧。”
白皇后看着他含笑闭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他的面容还是如当年出嫁时一样英俊,终于哭了起来。
皇宫中丧钟敲响,有内侍的声音想起“圣上山陵崩”。
文宗驾崩,秦昊即位,后来被称为世宗。
太子妃李氏被封为皇后,但是这位皇后一生无子,在宫中常年卧病无法处理宫务,李家在朝堂上倒还算有为。
随着郑经等人逐一处死,秦显和傅淑妃在內刑司被绞杀,傅氏家族流放的流放,处斩的处斩。
周元青拿着韩谨的供状上报世宗秦昊,认为韩诺主要犯了三大罪:一是贪墨,二是霸占良田,三是助纣为虐杀害兄长韩谨。
按律韩诺之罪罪不至死,应该流放,所贪墨之财物要退回官中。
世宗秦昊知道韩锦书对韩诺是深恨的,对他来说一个贪官不杀和杀了没什么区别,不介意拿这作为给自己忠臣的礼物,索性让周元青去问韩锦书。
韩锦书听了后,说:“圣上体恤下官,但是下官不敢因私废公,周大人还是按律审判吧。”
周元青大为佩服,连称韩锦书“公正”,韩锦书谦虚的笑着将他送出门。
锦文从后院出来,听了这事,问韩锦书:“哥哥,你就这么放过他们了?”
韩锦书眨了眨眼:“按国法他是罪不及死,但是我们韩氏还是有家法的,族里自然也该做出处罚啊。”
锦文听了后很无语,哥哥这是又要名声又要报仇啊。
韩锦书向世宗告假,带着妹妹回到邙县韩氏族里,福伯还在那里呢。乐呵呵的修着老宅,他们的伯娘也就是韩诺之妻,听说韩诺下狱后就一直待在邙县,住在韩家老宅里。福伯乐呵呵的来修老宅,他们才知道韩诺下狱的罪名是贪墨,伯娘放心了点,觉得锦书和锦文当年都年纪小,仗着自己是长辈,也不肯搬出去,还想着要锦书娶帮韩诺疏通一下。
听说韩锦书和锦文回来了,连忙上门来见他们,一见到锦文就喊着:“阿文啊,我可怜的孩子,这么多年真是苦了你了,当年你和锦书不见后,我和你伯父愁的吃不下睡不着,到处让人打听,还让仁寿到过王家村找阿文呢。快来让伯娘看看。”
锦文与这伯娘接触多了,自然知道她的面甜心苦,当初若不是自己小心,早就被她喂毒药了。看到她这样子,实在佩服她的厚脸皮,也不拆穿,笑着说:“让伯娘挂念了,真是我的不是。”
“阿文,你们在京里,知道你伯父被抓了吧?他当初听说你和锦书消息后,连忙赶到京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可得告诉锦书,要救你伯父啊。”
“伯娘,国有国法,伯父若是无罪,相信朝廷会还他清白的。朝廷肯定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的,您说是吧?”
被她一噎,伯娘僵了一下。
锦文又说道:“伯娘,我和哥哥今日刚回到家中,诸事繁多,就不留您了,您先请回吧。”
“什么?回?阿文,这可是我们的老宅,当年你祖父从没分过老宅的房子,伯娘和你堂哥他们就住在东院呢。”
锦文才知道,这伯父一家居然还占着房子。(未完待续。)
………………………………
140章 趁早赶走
韩锦书与福伯见了一下,进到正厅,就看到伯娘正说自己带着一家住在老宅的东院。
锦文是未出阁的姑娘,与长辈争吵,不论有理没理,都会背人说道,所以他直接上前,先说了一声“阿文,你去后院安排他们收拾东西”。
锦文自然知道哥哥的意思,而且这事,自然是哥哥出面处理较好,所以她答应着,带了丫鬟下去收拾东西了,心中对伯娘愤恨,她懒得再做行礼。
伯娘看她招呼都不打就走了,刚想叫喊,锦书已经转向伯娘说道:“您还是先带人收拾东西吧,这东院可轮不到你们来住。”
“什么?我可是你亲伯娘,你祖父临终时也没说过分房子,凭什么不让我们一家住?你父亲活着时都说让我们住来着。”
“我父亲?你还有脸提我父亲啊?韩诺在狱中招供,自己知道大皇子毒杀我父亲,还寻机帮忙了。然后又听令大皇子之命,和你一起打算谋害我和妹妹的性命!今日我们兄妹回来,就是来族里求一个公正的。”
“不可能!我们没有……”伯娘一听吓了一跳,再一听韩诺都招供了,立时有点急了,“你!你们为了侵占家产,让人对你伯父屈打成招的!我也要让族里评评理,居然要侵占房子!”伯娘一闹,堂哥一家子等人都出来,听到说要赶他们出去,韩诺还招供了,都跟着哭叫起来。
韩锦书也不着急,这次回来,他可是做了完全准备的,这边正吵着,门外传来吼声“韩诺家的,你们还不住口!吵成这样,成何体统?”
大家转头一看,原来是族长来了。锦书与福伯见过后,就让福伯去请族长和族老们过来。虽然从京城到邙县一路劳累,但是一想到这家人还住在自己家的屋檐下,他就觉得无法忍受。
“族长,您可要为我们一家做主啊!您看看,韩锦书仗着自己做官了,要欺负我们,侵占家产呢!刚刚还对我这个长辈无理。”伯娘在族里住了这么点时间,人头都熟了,一看到族长就哭叫起来,刚刚一通哭闹,发髻也散开了,披头散发着好像与人厮打过一样。
福伯去请族长时,就说了自家少爷从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