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些,令得叶枫的心中颇有些心烦意乱起来。

    虽然有些心烦意乱,可是他还是很敏锐的感觉到了一些不寻常的地方。

    上一次他来到这片小树林的时候,是由住持仁山大师引路的,虽然树林之中也是空无一人,可是他明显能感觉到在树林中其实还潜藏着很多人,应该都是在保护着树林中的这座竹庵,护卫着了改大师。

    就算看不见他们,叶枫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所散发出的那股萧肃的杀气,足见都是些一流的高手。

    当时他还感觉到很奇怪,了改大师虽然名满天下,是得道的高僧,在少林寺也是极为重要的人物,可是他早已不再是少林寺的住持了,他隐居的地方为什么还需要这么多的高手护卫?

    直到后来和了改大师一番长谈之后,他猜想这些高手所要护卫的,也许并不仅仅是了改大师一人,还有藏在这竹庵之中的这些关于上古卷轴的秘密。

    然而今夜,当叶枫走进这一片树林之中的时候,却完全再也感觉不到丝毫的杀气,那些护卫着竹庵的高手们,竟然全都不在了。

    这显然不大可能是疏忽所致,而是有意安排的。

    了改大师之所以遣退了树林之中的那些高手,也许和他今夜忽然召见自己所要讲的东西有关,这一定是极为机密也极为重要的事情,所以他才会做此安排。

    莫非他已经解读出了叶枫他们从楼兰古城中带出的那一卷上古卷轴?

    隐隐约约的,叶枫的心里感觉到一阵子莫名的跃跃欲试的兴奋。

    他心中的这些烦乱和兴奋的感觉,一直到进入了竹庵,看见了改大师的那一刻,却忽然全部都消散了。

    了改大师依旧如故,坐在堆满了如山书籍的案桌后面,慈眉善目,和颜悦色的望着叶枫,只是微笑着轻轻说了一句:“叶公子你来了?”

    就这一句极为普通的话语,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叶枫这一瞬间顿时忘却了心中所有的想法和纷扰,胸中一片空明,整个人感觉到非常的放松和舒畅。

    了空大师领着叶枫到了门口就退走了,并没有进来。听脚步声,他应该是直接退出了小树林之外。

    连了空大师这样的身份也需要远远避开,这也足可见今夜了改大师要对叶枫说的这些内容,有多么的重要了。

    叶枫恭恭敬敬的对着了改大师深深施了一礼,问候道:“拜见大师,一别数月,大师别来无恙否?”

    了改大师招招手示意他坐下说话,一面面含微笑答道:“老衲这副老骨头倒还无恙,不过叶公子这一趟沙漠之行倒是充满了凶险,几历生死,不过还好,总算是达成了目标。”

    他的眼光盯着叶枫脸上打量了许久,又说道:“看来叶公子这几个月还有奇遇啊,已经不再为身上的奇毒所困扰,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叶枫的心中感觉到有些惊讶。

    了改大师足不出户,一直待在这竹庵之中,可是却好像对于他的这趟沙漠之行的情形了如指掌,甚至还知道他身上的金蟾之毒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他到底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如果说他是仅仅凭着现时面对面的这一眼就能看出来,叶枫实在是难以相信。

    他不禁对眼前的这个老和尚多了几分又敬又畏的感觉。

    当下他毕恭毕敬的对了改大师说道:“晚辈这次前往寻找楼兰古城,一路之上的确经历了颇多险阻,不过所幸在下福泽深厚,又有着一班同生共死的好朋友,好兄弟,这才能最终化险为夷,幸不辱命。”

    了改大师听了,呵呵一笑道:“原来如此,叶公子真的以为你这一路行来处处化险为夷,福大命大,真的只是因为你福泽深厚的缘故吗?”

    他的话里似乎另有所指,叶枫不觉一愣。

    可是了改大师似乎并不愿多说,说了这一句之后就闭口不言,再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叶枫不好继续追问,只能转了话题,开口问道:“不知大师今夜召见晚辈,可是与之前令徒契斌大师的事情有关?”

    了改大师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非也。契斌的事情先放一放,以后自会有分晓,今夜老衲要对叶公子所说的,是关于你们从楼兰古城带回来的这一卷上古卷轴的事情。”

    叶枫不觉精神一振,问道:“大师已经解读了?”

    了改大师微微颔首道:“结合之前华山的上古卷轴和老衲手中的几本推…背图,虽然还没能完全解读出来它的全部内容,不过大致的意思已经有点明白了。”

    (关于上古卷轴和奇书推…背图之间的关系,大家可以参见第二卷京师疑云中的第八章和第九章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做过多赘述。)

    叶枫不禁追问道:“这一个上古卷轴是什么内容?”

    了改大师轻声说道:“这上古卷轴共有三份,华山秘窟之中的得到的是阳之卷,叶公子在沙漠中楼兰古城里寻得的是荒之卷,还有一幅阴之卷,必是藏于一处极为隐秘,极为阴寒之地。”

    “这三幅卷轴合起来,应该讲述的是关于上古的一个宝藏的

    故事,因为目前还不能完全解读,因此这个故事的全貌还不得而知,不过若是凑齐了这三份卷轴,就能够指引寻找这个宝藏的途径。”

    上古的宝藏?

    不知道为什么,叶枫忽然想起了之前在杭州城中,雷破天曾经说过,轩辕公子告诉他蜀中唐门最大的秘密也是在守护着一个很久之前遗留下来的宝藏。

    这两个宝藏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他开口问道:“这最后的一份阴之卷到底藏在什么地方?”

    了改大师看着有些急切的叶枫,微微一笑道:“叶公子如此心急,莫非也对这宝藏什么的感兴趣?”

    叶枫没有说话。

    其实他对于什么上古宝藏,什么金银财宝,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自小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叶知秋也算一直是皇上朱棣身边的宠臣,自小锦衣玉食的他,对于财富的渴求之心,并没有那么重。

    相较之下,他更为关心的,其实是他背上这个时隐时现的神秘的龙纹图案。

    这个龙纹图案既然在上古卷轴之中出现,想必也与这上古宝藏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叶枫隐约感觉到,这个龙纹图案背后,也许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一个足以改变他的人生的秘密!

    了改大师并没有等待他的回答,而是话锋一转,说道:“这三幅上古卷轴说讲述的,大约就是关于这个上古宝藏的由来,以及它埋藏的地点。不过要想打开它,或许,我们还需要寻找另外一样东西。”

    叶枫问道:“什么东西?”

    了改大师有些神秘的对叶枫问道:“关于九鼎,你知道多少?”

    九鼎,叶枫当然知道。

    相传这是在夏朝建立之初,夏王大禹一统天下之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令九州之民贡献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并将九州之图刻于其上,象征天下九州,尽归夏朝所有。

    这被作为了象征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被夏商周三代都作为代表着国家权力的传国之宝,作为君王祭祀天地的神器。

    后来到周朝后期,周王室衰落,天下到了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路诸侯都开始觊觎王权,也开始觊觎起这象征着天下九州的九鼎来。

    周定王之时,楚庄王就曾经来到周都洛邑,尝问鼎之轻重,当时被忠于周王室大夫王孙满驳回。

    后来到了周赧王之时,秦武王带领一帮大力士直入洛阳,以窥周室。他傲慢无礼,直入太庙名堂之中观赏九鼎,啧啧称奇。

    当时他指着代表雍州的龙文赤鼎说:“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想要带走此鼎,周赧王阻止,推说鼎有千钧之重,无人可动。

    秦武王大怒,自恃力大,勇武过人,愤然尽平生之力,竟然将鼎举起离地半尺。结果力尽脱手,被鼎砸得双目出血,胫骨折断,到夜里就气绝身亡了。

    这件事更加为九鼎添加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到了周赧王死后,秦武王的弟弟秦昭襄王出兵,迁徙了周王室,九鼎也就归属秦国所有了。

    《史记》中关于九鼎有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这些关于九鼎的记载和故事流传已久,叶枫自然也曾经读过。

    可是,这了改大师为什么会忽然提到了这九鼎呢?难道这九鼎和那什么上古宝藏有什么关系?

    了改大师笑眯眯的听叶枫讲完了他对于九鼎的所知,缓缓的开口问道:“你可知道九鼎现在何处?”


………………………………

第九十五章  九鼎

    叶枫不知道。

    这个时候,他开始怀念起自己那个圆滚滚的义兄张胖子了,虽然他平时说话做事老石没个正经的,看起来很不着调,可是他那满满一肚子的渊博的知识,可真不是吹的。

    各种经史子集,包括各种稗官野史,江湖流言,只要他看过的,就能够过目不忘,而且他博览群书,天下间他不知道的事情,可真是不多。

    要是张胖子现在在这儿就好了,叶枫忍不住开始想,这位义兄如今不知道正在哪里逍遥快活呢。

    了改大师看他没有答话,知道他也所知有限,于是开口说道:“之前你所讲的的确不错,九鼎在周赧王死后,就落入了秦国之手。可是在这里,历史上却有着两种说法。”

    “其中一种是秦国将九鼎带到了秦都咸阳,史记中秦本纪就记载着,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赧王死,秦从洛邑掠九鼎入秦。不过从此之后就再无记载,而且当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九鼎也没有了踪迹。”

    “还有一种就是后世班固所著的《汉书》之中记载着,周显王四十二年,九鼎沉没在彭城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际,派了数千人在泗水中进行了打捞,终究是江水滔滔,无从寻觅,只得徒劳无功。”

    “总而言之,上古流传下来的九鼎已经不见了,而现存于世上的,则是后世帝王为了彰显皇权而仿制铸造的。其中又以唐时武周年间,和宋徽宗崇宁三年这两次仿制尤为有名,不过都是凭空想象,早已不是原来九鼎的原貌了。”

    叶枫听得入神,只觉得大大增长了知识,问道:“原本九鼎是什么样子,史书上有记载吗?”

    了改大师摇了摇头,说道:“关于九鼎的形状样式甚至鼎上的花纹究竟如何,史书上很少有记载。老衲只是在东晋的《拾遗记》卷二中,找到了这么一段记载。”

    他说着,把面前的一本翻开的书册递给了叶枫。

    叶枫接过来一看,看见上面记载着“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大概意思是这九鼎是用来测国运兴衰的神器,后世帝王也纷纷仿效铸造并供奉。

    不过这其中的什么雄金雌金,阴鼎阳鼎这些,叶枫却看得一头雾水,丝毫不明白。

    了改大师微笑着对他解释道:“这个雄金雌金,估计是指的铸造之时使用的材料而言,而这个阴鼎阳鼎,则有可能是暗指鼎上的花纹铭文了。”

    他看叶枫依然不太明白,于是继续解释道:“钟鼎之上的花纹铭文,通常分为阴阳两种式样,阳文图案凸起,而阴文图案则凹陷。书中记载的九鼎五阳四阴,据老衲估计应该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了。”

    叶枫挠了挠头,说道:“不过这《拾遗记》乃是一本志怪录,它记载的这些内容究竟有多少可信,实在就不得而知了。”

    了改大师笑道:“不光是在这本书上,老衲在《推…背图》上也解读出了相关的谶语。”

    叶枫不觉精神一振,《推…背图》被奉为天下第一奇书,自然可信度也是比那些个志怪录要高出许多的。

    了改大师说道:“根据解读出的谶语,九鼎之上的花纹不但分为阴阳两种,而且花纹其中还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传说夏禹铸造九鼎之时,将九州各自的名山大川,奇珍异兽都一一对应镌刻在鼎身,其实不对。”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说道:“其实在九鼎的鼎身花纹之中,隐藏着关于上古卷轴的那个宝藏埋藏之地的机关图!”

    机关图?叶枫不禁感觉霍然心惊,在夏商之时就出现了机关之术了?这委实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了改大师看着他的表情,猜到了他心中所想,嘿嘿笑道:“你可不要小看了古时的机关技术,《墨子》

    之中又记载,春秋时名匠公输鲁班曾经向墨子炫技,他制作的一个木头雕刻的木鸟,腹中藏有机关,可以连续飞在空中,绕梁三日而不落。”

    叶枫自然也曾经听过这个传说,不觉对鲁班的神乎其技的技术大为赞叹。

    了改大师接着说道:“可是墨子却对他说,你的这个木鸟也没什么了不起,还不如寻常木匠制作出来的一个木辖,木辖按在车轴上,就可以负载五十石的重物,可是你的木鸟又有什么用呢?只有对老百姓有用的技术才能称之为巧,而对人民大众没用的就只能称之为拙了。鲁班听了之后,大感佩服,于是就毁去了那只木鸟,这个技术也支持失传了。”

    叶枫听了,感觉到深深的惋惜,不过对于墨子的见解,却也无言以对。

    不过说起来也实在是,鲁班的技术似乎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甚至于超越了几千年后的现在,他怎么会拥有这样的技术的?

    了改大师听了叶枫的疑问,笑了笑答道:“奇怪吗?叶公子可还记得二十年前蜀中唐门和江南霹雳堂在华山秘窟之中秘密合作研制新式武器的事情?那种武器有何尝是现在这个时代所应该拥有的技术?”

    叶枫点了点头,深觉有理,可是他记得在杭州城中那一夜,雷破天曾经说过,这个“唐雷”的图纸与蜀中唐门历代守护的那个宝藏有关。

    他还记得雷破天的话,宝藏可不一定就是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

    莫非,那宝藏其实是一些超越现实的技术?而当年的鲁班的神乎其技其实也有可能是来自这个宝藏?

    他越想越远,越想越混乱起来。

    了改大师咳嗽了一声,把思绪混乱的叶枫拉回到了现实之中。

    了改大师说道:“根据谶语中的意思,这九鼎上花纹有阴有阳,而要得到这幅完整的机关图,就必须要把九鼎之上的花纹铭文全部拓印下来,再重叠在一起,这时唯一的办法。”

    叶枫皱着眉头:“既然这九鼎是夏禹所铸,那么就是说这个宝藏应该是在他之前出现的,而且他也完全知道这个宝藏的秘密的?”

    了改大师点点头:“老衲认为不止是他,恐怕历代拥有这个九鼎的帝王,全都知道这个宝藏的秘密。”

    叶枫冷冷一哂,说道:“既然他们这些帝王全都知道,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去打开这个宝藏呢?”

    了改大师笑了:“他们手里虽然有这样的一个机关图,可是他们并没有得到上古卷轴,他们完全不知道宝藏究竟埋藏在哪里啊?”

    叶枫苦笑了一下,点点头,他竟然把这一茬儿给忘了。

    了改大师对叶枫笑道:“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了九鼎,并且凑齐了三份上古卷轴的话,我们就将成为几千年来第一个打开这个宝藏的人。我们将完成这几千年来所有帝王都梦想着却无法完成的事业!”

    他的话语有些激动起来,叶枫从他的眼睛里分明看见了一种炙热的希望,也许,是玉望。

    像了空大师这样名满天下的得道高僧竟然在提到这上古宝藏的时候也会这样,叶枫不禁有些愣住了。

    看到叶枫的反应,了空大师好像意识到了自己有一些小小的失态,他笑了笑,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他盯着叶枫,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找到宝藏,你身上这个龙纹图案的秘密,也就真相大白了。”

    叶枫摇了摇头,叹息道:“可惜,我们现在还没有最后的阴之卷的下落,我们也不知道九鼎究竟在哪里,这个宝藏看起来距离我们还很遥远。”

    了改大师有些神秘的笑了笑,说道:“这个,却也不一定。”

    叶枫面露惊容:“莫非大师您知道它们的下落?”

    了改大师说道:“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不过却也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叶枫追问道:“在什么地方?”

    了改大师说道:“根据老衲

    的研究,最有可能藏有阴之卷,甚至于藏有华夏九鼎的地方,就是在秦皇陵之中!”

    叶枫愣住了。

    秦皇陵,天下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地方。

    据历史记载当年秦王嬴政登基的那一年,即秦王政元年就开始了在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之滨的地方营建自己陵寝的浩大工程。

    这个工程之浩大,工期之漫长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足修建了四十年,一直到秦始皇驾崩之后的秦二世二年,因为当时的陈胜吴广起义,乱军逼近咸阳,当时担任皇陵监工的少府令章邯上奏秦二世,因调动各地军队勤王有所不及,请求将修建皇陵的军队和民工武装起来,抵抗乱军。

    秦二世无奈,只得同意章邯所请,于是皇陵的修建工作这才不得不草草结束。

    传说秦始皇统一天下,搜罗了无数天下间的奇珍异宝,全都藏在了他的陵寝之中,他的陵寝规模之巨大,设计之复杂,简直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样看起来,如果当初九鼎真的落入了秦国之手,那么被秦始皇带进了自己的陵寝之中,也是极为有可能的事情。

    叶枫想了想,不禁又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根据史料记载,秦皇陵可是曾经遭受过许多次灾难性的掠劫。

    《史记》和《汉书》都有记载,当年楚霸王项羽攻破关中,曾经大肆破坏秦皇陵,地面上的建筑全部被付之一炬,地下陵墓也遭到了挖掘和洗劫。

    一直到了汉高祖十二年,刘邦为了笼络天下人心,才下令军队对秦皇陵进行保护。即便如此,秦皇陵却依然没有逃脱多灾多难的命运。

    根据《汉书》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的记载,曾经有过一个小孩在秦皇陵附近放羊,不料有一只羊掉到了地洞之中,小孩打着火把进洞寻找,不料却走入了秦皇陵地宫之中,不小心引发了大火,大火绵延了九十日不灭,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

    到了就来的新莽末年,赤眉军也大肆挖掘盗掠皇陵之中的器具和铜椁,融化掉取铜材以冶兵。

    再后来唐末的黄巢,以及五代之时的地方军阀,都曾经大规模的盗掘过秦皇陵,一直到了宋代之后,朝廷注重了保护,才没有再发生什么重大的盗掘**。

    经历过如此多劫难的秦皇陵,是否还完好的保存着华夏九鼎这样的神器,实在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听了叶枫的疑虑,了改大师微笑道:“无妨,这秦皇陵若是能够轻易被他人盗掠一空,当年又何须修建四十年之久?秦皇陵中的复杂与奇妙,是远远超出你我的想象的,对此不必多虑。”

    顿了顿,他又说道:“这一次老衲托人找了有名的关中老孙家来帮手,想来叶公子此行定然可以大有收获,不虚此行的。”

    关中老孙家?叶枫自然听说过。

    当初他和唐大被雷雨云的奸计困在了华山秘窟之中,全仗有关总中老孙家出手相救,才能掘通密道,逃出生天。

    虽然叶枫从秘窟之中出来的时候身中金蟾之毒,一直昏迷不醒,没有机会和老孙家的人见上一面,可是对于他们的土工技术,却是十分敬仰的。

    而且,不能当面感谢关中老孙家的救命之恩,对于叶枫来说,一直是一种遗憾。

    如今,这样的机会来了。

    叶枫正在浮想联翩的时候,坐在对面的了改大师的脸色却忽然严肃了起来。

    他沉下脸,双目之中精光暴闪,忽然暴喝了一声:“什么人?鬼鬼祟祟的在外面偷听,还不现身出来?”

    叶枫吃了一惊,猛回头向竹庵的门外看去。

    随着一阵阴恻恻的冷笑声,一个高大的人影大步从门口走了进来。

    这个人一身黑色斗篷,把全身罩得严严实实,脸上却带着一个极为眼熟的鬼脸面具。

    叶枫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这是,十殿阎罗!


………………………………

第九十六章   阎罗王

    轩辕公子手下的十殿阎罗,现在所知道的,无一不是威震武林,名动天下的高手。

    宋帝王是从前的天下第一剑客林随风,不过他身份被揭穿之后,身败名裂,死在嵩山听涛山庄之内了。

    泰山王关四,武功极高,连唐大也完全不是对手,不过在楼兰古城里遭到重创,如今神志不清,痴痴呆呆,只不过有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