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宗师门徒-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勋当时只是一个镇守管带,守卫着城墙,多次看见过,所以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张勋一时看的入神,只见剑身为祥云盘龙,剑柄镶着一个宝珠,有黄龙揽月,飞龙在天之意。

    来人见他瞧的仔细,问道:“大帅可识的此物件?”

    张勋这才回过神来,喝了一口茶,定定神,问道:“阁下是恭亲王的遗族?”

    来人起身拱手,说道:“在下溥伟,是他老人家的遗孙。”

    张勋赶忙起身行礼,恭敬地说道:“原来是小王爷,深夜来访,张勋眼拙了。”

    溥伟急忙上前搀扶,客气道:“大帅礼重了,小王担待不起啊!”

    张勋问道:“不知小王爷深夜到访,有何要事?”

    溥伟说道:“我想将此剑赠于大帅,不知大帅意下如何?”

    张勋连忙说道:“此等宝物,张某受之有愧,我是一个粗人,小王爷有事尽管直言就是了。”

    溥伟笑道:“大帅快人快语,我再不说,就显得我小气了。”

    他想了想,说道:“大帅可愿与我联手,复辟大清”话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张勋。

    张勋虽是个带兵的,但不傻。琢磨了一下,说道:“此事太大,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又说道:“我的那些兵马,自保还行,要成就此伟业,太难了。那冯国璋可不是吃素的。”

    溥伟信心满满地说道:“这个你放心,只要我们拿下了北京城,再有一些人的支持,量他也翻不起大浪来。”

    张勋想探探他的底,问道:“都有些什么人愿意追随小王爷?”

    溥伟知道不给他交一些底,他是不会心甘情愿的,说道:“我有皇亲遗老的支持,组成了一个宗社党。只要我们说动了康有为,徐世昌,这些有社会影响力的人,还怕什么呢?”

    张勋必定是个带兵的,手里有枪有人,才感觉这腰杆子能硬的起来,问道:“小王爷,手上有多少人马?”

    溥伟说道:“我已经说动了内蒙古的王爷们,只要我们拿下了北京城。他们就带兵打进关来,到时别说是冯国璋了,连段祺瑞他都会是我们的阶下囚。”

    张勋一听这话,心里一下子就明白多了,看来他是把什么事情都料理好了,才来找他的。

    送走他们,万绳拭从后堂走了出来,看见张勋从锦盒里拿出宝刀,认真地抚摸着。

    他走上前,叫道:“大帅,您真的动了此心?”

    张勋手握刀柄,只听一阵悦耳的龙吟之声,剑已出鞘,他手指划过剑身,弹指之间,刀身发出震耳之音,赞叹道:“真是一把宝刀啊!”

    万绳拭见他意识痴迷在此,看了一眼,说道:“宝刀一旦出鞘,可是要见血的!”19岁女子直播平台直播自慰曝光!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pai1(长按三秒复制)在线观看!
………………………………

119 祸心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白鹿原神话》

    求票・・・・・・・求票!

    张勋这才收回心神,将刀从新放回锦盒,坐下后,问道:“公雨,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万绳拭在后面一直听着呢,这时,见他问询。说道:“黎段不和,府院相斗,现在冯老帽又被推选坐上了副总统的位置。这对大帅,您在众人心中的位置,明眼人一瞧,就知道,他们想把您排斥在外。”

    张勋很信任他的这个老伙计,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他们彼此还有一段渊源,他的叔父在张勋幼年贫困时期,曾接济过他母子的生活费,有这个渊源,使张和万的关系更深一层。

    万在张勋幕内,极有权力,加以张勋平日耽于酒色,不大问事,自从徐州会议以来,万便不断的向张勋报告各方赞成复辟的情报,使张误以为复辟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问道:“那你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万绳拭已经想好了对策,说道:“我们最好能取得黎元洪的信任,他现在可是孤立无援啊!”

    张勋摸了摸嘴上的胡子,想了想,说道:“这件事就交由你去办。”两人又交谈了一会,万绳拭才离开。

    万绳拭回到自己的府上,进了厅堂,对着背对着他站在那里的一个人,毕恭毕敬地说道:“小王爷,大帅看来很喜欢您送给他的见面礼。”

    此人正是溥伟。

    他转过身,看了一眼,夸赞道:“这件事,你办的好,小王我记下了,日后还要仰仗您万大人。”

    万绳拭赶忙说道:“能为小王爷您办事,这是我的荣幸。”

    溥伟走近他,露出一丝笑容,说道:“您是大清的老人了,小王一定会重用您的。”

    万绳拭感恩戴德,赶忙行跪拜大礼,却被他拦住了。

    溥伟说道:“我来到这里的事,不要对外提起”

    “这个卑职明白!”夜深人静之中,他们离开了。

    黎元洪现在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段祺瑞一气之下跑到了天津去了。却搞个了督军团,在京城闹腾,整天堵在国会议员的门口。

    万绳拭这时,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京城,他没有急忙去总统府,毛遂自荐。而是在等一个人,这人就是号称,水晶狐狸的徐世昌。

    溥伟已经比他先行一步了,在此之前,溥伟已经与康有为达成了协议,他是有名的保皇党,二人一拍即合。

    而徐世昌就不同了,黎段之间矛盾不断,他却视而不理,作壁上观。躲在自己的寓所里,静观其变。

    溥伟找上门,他竟然狮子大开口,要入阁议政之权。溥伟明白要把他拉下手,不是件容易的事,索性先答应了。

    等溥伟把所有影响大局的人物都说服了,万绳拭才展开了自己来京的秘密行动。

    他要找一个能给黎元洪说上话的人,这人叫李经羲,是前清时代的云贵总督,张勋都是他的老部下。现在的身份是国会议员,一直赋闲在家。

    万绳拭以拜会老师的名义,敲开他的大门,进门就拜大礼,又献上大帅馈赠的礼单。

    李随年事已高,但还不糊涂,看得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看过礼单,说道:“代我谢过你家大帅,心意我领了,东西太贵重,还是”

    万绳拭急忙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说道:“这是大帅对您老的敬意,您若是不收,我就没脸再见大帅了。”

    两人客套了一番,李看出他心中有事,挑明说道:“公雨,有事不妨直说,能用的上老朽的。我自当竭尽所能。”

    万绳拭笑道:“京城所发生的事情,大帅也已经有耳闻,所以这才派我进京,就是想对事情做一些了解,还望您老不惜赐教才是。”

    李摸了摸花白的胡须,叹了一口气,说道:“国事艰难,大乱就在眼前啊!”

    万绳拭也一副沮丧的表情,说道:“大帅为此也是忧心忡忡啊!只可惜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

    李老一听这话,坐直了身子,看着他,问道:“他真有此心?”

    万绳拭站起来,说道:“此心可对日月。”

    李老想了想,问道:“若是让你们大帅选,他会站在那一边呢?”

    万绳拭说道:“大总统是授了袁大总统的遗诏,又受宪法的委任,是一个国家权威的象征,岂容他人胡意妄为,践踏民国之民主!”

    李激动的拍案而起,说道:“只要定武有此心,大总统那边我去打探一番。”

    万绳拭心里乐开了花,这一步算是走对了,起身拱手行礼,说道:“那就有劳您了。”万绳拭见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就告辞了。

    这天,一些国会议员跑到总统府,希望能劝说黎元洪,从天津把段总理迎回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国家大局作想,希望他能忍一忍。

    黎元洪牛脾气上来,一句话不说,心里明白,今天要是一松口,他这个大总统就真成了摆设了。说了一上午,黎元洪经跟他们扯皮了。

    有人熬不住了,会议也就散了。

    黎元洪刚要离去,就看见李经羲向他走来,小声说道:“有一件事,大总统可能感兴趣,不知愿不愿意听老朽多几句嘴。”

    黎元洪看了他一眼,见众人都已经散去,好奇地问道:“何事?”

    李经羲说道:“不知张徐州,此人可堪大任否?”黎元洪一时没明白过来,他这是什么意思。

    想了一会儿,灵机一动,对啊!一向最好出风头而又最好发议论的大督军张勋,此时此刻却在一旁不发一言,不做一事。

    黎元洪忽然想到他的身上,心想:这个老粗是反对对德宣战的,又是个不愿拥护段内阁的,倘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阵线来,岂不是可壮声威而寒段派之胆。

    黎元洪将他请进内堂详谈去了!

    几天后,万绳拭志得意满的回徐州了。

    溥伟回京之事,还没有人知晓,他想先去阔别已久的府邸,恭王府看看。他选择在夜里,当他从新站在大门口,看见王府的招牌已经不见了。公告:笔趣阁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

120 摄政王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白鹿原神话》

    求票・・・・・・・求票!

    门前的石狮子,栓马桩,已经残破,往日的风光没有了。他还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离开京城的。

    袁世凯刚死几天,突然一队人马就闯进了他的府,强行查封了他所有的家产,他慌不测路,跑到了青岛。后来才知道,是段祺瑞的一个手下叫徐树铮的人干的。

    当时,俄国侵占了中国的外城,段祺瑞急于立威,想收复失土,但缺少军费,听信了徐的游说,劫了他的大户。

    在清室皇族中就他年少,锋芒毕露,不知收敛,才遭此大祸。

    他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手下见他一副向往的神态,说道:“爷,您要是想进去,这还不容易。”说着,几个手下,在墙角开始动手了。

    只见一人,踩着几人的肩膀,轻松飞越过一丈多的高墙。

    他这时才回过神来,叫道:“住手!”几人一愣,他提醒说道:“我们还有要事要办,此事以后再说。”说完转身走了。

    他们一行人,绕过大道,拐进了胡同,来到了一座深宅大院的侧门旁,叩响了门房。

    溥伟将手上的玉扳指,交给了下人。下人一看此物,知道来头不小,急忙进去通报。过了一会儿,他们一行人走了进去。

    溥伟进了书房,叩头请安:“王叔,安好!”这家府院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清室宗亲,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

    自从退位后,他就赋闲在家,整日以研究书法,古诗词度日,也乐的个逍遥自在。

    当下人将扳指递给他看,他也着实一惊,现在大活人就站在他的面前,他不得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了。

    只见来人身披黑巾斗篷,容颜没有多大变化,一对鹰眉下的眼神暗藏玄机,嘴上多了一条浓密的胡须。

    载沣将扳指还给他,只说了一句,不痛不痒地话:“几年未见,一切还好吗?”

    溥伟笑道:“王叔,活的真自在啊!”两人一时互看着,都没有说话的意思。

    还是溥伟先打破了沉默,笑道:“伟儿,来看您老人家,也不请我坐吗?”

    载沣这才回过神来,一挥手,说道:“坐吧!”

    溥伟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看看四周,说道:“这里的一切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有变,就是您好像”

    载沣坐回自己的书案前,说道:“看着你平安无事,我也就放心了。”

    溥伟忽然问道:“皇上,还好吗?”载沣不知道怎么作答,只是微微点点头。

    溥伟试探性地问道:“王叔,可原将手里的那一千皇城禁卫军交给我”

    话刚说到这里,只见载沣全身一震,一双眼球睁的大大的,问道:“你想做什么?”话语间,有一丝的颤抖。

    溥伟站起身,走近他,说道:“王叔,放心,我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为我们大清做一些事,还希望能得到您老人家的支持。”

    载沣不解地问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溥伟笑道:“您别急,再过几天,你就知道了。”说完这些话,他打开房门,走了。

    载沣看他们一行人消失的黑幕中,背脊上冒起了冷汗!
………………………………

121 复辟事件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白鹿原神话》

    求票・・・・・・・求票!

    张勋看着李经羲给他写的亲笔信,上面写道:

    “国事不振,民不聊生,张徐州乃我中华民国之脊梁,在此危机存亡之时,望我辈搁置前嫌,解国家之危难,救民之倒悬。大总统首肯,望速速来京,商议要事,切记!”

    看完信,又拿起由总统府签发的密令,问道:“公雨,你怎么看此事?”

    万绳拭说道:“急事缓办!”张勋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

    万绳拭说道:“我们虽然有了密令,但是一旦带兵进京,会引起各方的关注。”

    张勋一想也对,不能就这样冒冒失失地听信了溥伟的一面说辞,得见到他真的出手才行。

    想清楚这点,他说道:“是得等等,不能让那小子牵着鼻子走。”

    万绳拭顺着说道:“只要小王爷那边一有动静,我们就可以借口护卫京师重地,名正言顺的发兵。”

    张勋一听此话,赞道:“就这么办!”

    不久,京师各大报纸登载了一件大事件,直接影响了张勋的思想,也加重了他的复辟之心。

    以小王爷溥伟为首的满蒙勤王军与民**阀在蒙古边疆打起来了,勤王军一路猛打猛攻,打的军阀们措手不及。

    黎元洪一面请东北张作霖出兵反击,一面为平息京城的骚乱与清室小朝廷来来往往,亲密不断。

    溥仪过十一岁时,黎元洪派礼官前来祝贺,并归还了袁世凯要去的皇家仪仗。但张作霖却迟迟不发兵。

    现在溥伟组成的宗社党,在京城四下活动,并公开反对共和。

    溥伟利用他在民政尚书时所聘用的顾问日本人川岛浪速勾结日本军人与财团,以各种理由签订出卖条件为复辟武装筹集军费。

    他在辽东收买招募满蒙土匪编练成军已经有几千人马了。

    这时,徐世昌也发来密信劝道:民党焦迫至此,不如以大政归还清室,君可位居总理大臣之职,领握军权。

    康有为也深夜悄悄拜访他来,劝慰道:“此乃天赐给大清的福运,将军不可错失良机啊!”

    张勋见时机已到,便打着出面调停的幌子进京了。

    于六月北上,过天津时见了段的代表。段对张勋的这次行为才取避而不见。

    张勋进京后控制了黎元洪的内阁与国会。至此,他的复辟大幕拉开了。

    黎元洪怎么也没有想到,赶走一只虎,却引来一匹狼!

    当张勋在清宫中宣布复辟后,乃指定代表前往总统府逼迫黎元洪退位,并在已经拟好的奉还大政奏折上签名盖章,黎忿忿地说:“我召张定武入京,难道是叫他来复辟的吗?”

    代表侃侃而谈此乃天命人归,敦促黎元洪归还先朝旧物。黎老毛病又发了,像木头人一样,既不动笔签名,又不开口说话,

    张勋又派人通告黎,限于24小时之内迁出公府。北京外交团知道这消息,当天英、日、美、法、俄各国公使就在荷兰公使馆举行会议,决定对复辟问题暂时采取不过问的态度。

    对中国总统的安全问题,公推荷兰公使以非正式手续警告伪外交部,不得加以伤害,并须加意保护。

    因此,张勋就不敢公然派兵驱逐黎出府,仅于3日候调换了公府的卫队,加强了对黎的监视。

    溥伟知道黎元洪的种种不合作行为后,大怒不止。他不能让眼前的大好形势,就这么被他给绊住了。

    他的得力手下扎哈尔,看在眼里,说道:“爷,不如我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他给除掉,还能将此事嫁祸给张勋,也好让他死心塌地为您效命不是。”

    溥伟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别的更好的法子了,此事紧急,由不得他多想,便说道:“此事一定要谨慎,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爷,您放心,办不了此事,我以死谢罪。”看着他离去,溥伟的眼里闪过一丝杀机。

    东厂胡同,这是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黎元洪的私邸“大德堂”。这座宅子还是袁世凯出钱给他买下的。有华宇、亭阁、假山、曲溪的绝美之境。

    晚清时,此宅为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外交部长)裕禄的家园。到了民国初期,这里成黎元洪的宅第。

    受尽军阀们的窝囊气的黎元洪经常徘徊仰叹在那座假山里。

    山上还有座接待过许多贵客的八角亭,绕过假山还有一道环绕的长廊。袁世凯死后,他就没有再进过中南海,那里已经是段祺瑞的天下了。

    他的侍从武官唐仲寅,见他总是愁眉不展,开导他,说道:“总统,事已至此,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黎元洪叹了一口气,说道:“打从我进京,就没有自由过。先是被那老东西软禁在瀛台,后又被段胡子威逼胁迫,现在好了,生死都攥在了那狗东西手里了。”

    又自言自语地说道:“你想去当奴才,还必须拉着我,我就是不买你的帐,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唐仲寅跟随他多年,很能理解他这时的心情,开解道:“总统,现在是保全自己,等待时变才是。”

    黎讥笑道:“那段胡子现在巴不得我死了。”

    唐仲寅问道:“我们要不要与副总统取得联系?”

    黎转过身,看着他,说道:“冯老帽,才不会直接管这件事,他要先看清楚,段胡子会怎么做,对他有利的,就支持一把,没有好处的事,他才不干呢。”

    这时的段祺瑞还真有些坐不住了,门口要见他的人都排成队了。都是来探听他的口风的,想知道他会支持谁。

    可是他谁也不见,他现在正在与他的得力部下徐树铮,秘密商议,要是现在开打,自己手上的兵力不足。他需要筹集兵马粮饷。

    但是,北京那边已经是火烧眉毛了,他害怕这时黎元洪要是真的被害,后面的局势谁也难以预料啊!

    当务之急,他要想办法怎么能保全黎元洪的小命。虽然他恨得牙痒痒,但是,黎现在不能死,死了他就麻烦了。

    徐树铮想了想,说道:“军事干预,一时不行。那能不能动用社会上的力量?”

    段说道:“各国公使已经出面了,但是,谁能保证那狗奴才不玩阴的。”

    徐又说道:“您在京城不是有位在武林中很有声望的老友吗,你看”一语惊醒梦中人!

    段祺瑞一拍脑门,叫道:“对,就找他!”说着,提笔开始写信。

    他要找的这位是谁呢,就是孙禄堂!

    京城一夜之间风云变幻,连孙禄堂一时都有些糊涂了,这是真的要变天了!这时,下人来报,有人给他送来了一封信。

    他接过一看,字体他很熟悉,急忙打开一看,上面写道:

    “禄堂兄,复辟之事,乃霹雳之音,弟并不知晓事之前因,此乃张勋一人之所为。弟现有一事相托,大总统随与我不合,乃政见之争。

    大局将崩,我难逃其责。

    大总统乃中华民国之天柱,不可有半分闪失,还望兄能竭尽所能保全之,弟万分惭愧。我已着手调集军队。还望兄能周旋时日,弟感激不尽。

    芝泉敬上”

    看完信,他的心里也是一惊,愣住了。

    下人见状,叫道:“老爷,那个送信的人,还在等着呢。”

    孙禄堂把信收好,叫道:“去把那人叫来。”过了一会儿,人来了。

    “小的见过孙师傅。”来人没有敬军礼,而是一副粗布烂衫的下人打扮。

    孙好奇地问道:“你是”

    来人急忙解释道:“老爷怕派别人来,会被人认得,所以叫小的来。您没有见过我,但是您的大名,我听我家老爷提起过,知道您在武林中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说着,他从贴身的衣服里拿出一样东西,拱手送上。

    孙禄堂一见此物件,才算真的相信,这封信是真的。

    这是一件什么东西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

    年轻时,孙禄堂走镖,在道上遇到了一群山贼,镖车险些被夺走。就在此时,段祺瑞领着一帮手下乔装路过,也算是路见不平拔刀相救,帮了他一把。

    当时,孙禄堂受了伤。段祺瑞拿出随身带的西洋止血药,送给了他。孙禄堂到现在也忘不了那个极致的玻璃小瓶子。

    后来,民国了他才知道了段祺瑞的大名,两人也因知趣相投,成为了相忘于江湖的朋友。

    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