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林雨潇潇-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招有两个作用。首先要迷惑对手,还要打击对手。
杜松将双手不停变幻手法,左晃右闪,让对方摸不清虚实 ,他要用脚打击对方。
俗话说“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
在双手舞动一阵后,突然双手同时向赵虎进击,这是佯攻;他真正厉害的招在后边。
杜松左脚右脚同时连环踢出。左脚踢向赵虎腹部,右脚踢向赵虎右耳。
好个赵虎,面对对方的厉害招法,好似早有预见,看上去他不慌不忙:
右手五指向外一搂,将踢向腹部的脚抓甩出去;左掌提起向外一挡,同时一拍,正好拍向对手右脚的脚踝。
只听“啪啪”两声,杜松的左右脚都吃了两下,倒不算痛,也没有受伤。
那是赵虎不想双方结仇,又加上是被动应拳,手上也没使多大力。
三招一过,杜松才知道,对方不是软柿子,是一块硬骨头。刚才的心高气傲,现在荡然无存。心里边只在思索,如何应对这难堪的局面。
在一旁观战的广陵子,早已气得胸脯起伏不定,里边有一股怒火似要冲出胸膛,可又无可奈何,谁让自己的徒弟不争气,太狂妄。
杜松心里发虚,现在轮到赵虎进攻,他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
连续向杜松攻出五招:抡臂砸拳、弓步推掌、望月平衡、 搂手钩踢、跃步冲拳 。
这几招是所有练武之人在初期都会练习的,但各人的基本功不一样,同样的拳法发挥的效果当然不一样。
这平淡的五招在赵虎一使出来,威力大不相同。招招呼呼生风,招招有力量。
有攻有守,攻守平衡。将对方的全身都照顾到了,动作有快有慢,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慢交替变化。
伍天龙心中暗暗得意,偶尔瞥一眼广陵子。言下之意,老兄还是我的徒弟厉害吧?如何,第二阵你方肯定输了,小组长这个位置你老兄是坐不稳的。
而广陵子这时的脸色反而趋于平和,估计是看萝卜是蔸菜了,由他去吧。
场上的有利形势明显在向天龙门这边偏向。
赵虎专注进攻,杜松专注防守。二人好像很有默契。
在赵虎重拳进攻之下,杜松一步步后退。
眼看退无可退,杜松已经退到了屋檐下,再退就要退到檐坎上了。
人总是在危急之时,会爆发出非凡的能量。
杜松急中生智,利用他轻功占优的优势,突然来一招旱地拔葱,人如一只大雁,轻飘飘跃上了房顶。
这房子的房顶,由于年久失修,有的青瓦已经破碎,有的面临破碎边缘。杜松一上去,只听见簌簌、哗哗的响声,有的青瓦开始掉落。
………………………………
第一九一章 宝刀长吟
赵虎轻功可比不上杜松,上不去。
杜松好似战胜了赵虎一般,在房顶瓦上叫嚣:
“有本事,你上来。上来我们大战三百回合。”
“有本事,你不要逃。有种,你下来。”
明眼人都知道,这杜松是被赵虎撵上去的,他还在上面死皮赖脸。他不要脸,他的师傅广陵子要脸。
广陵子站在下面挂不住了:
“还不够丢人,是吗?还不给我滚下来。输了就输了。”
这广陵子还算耿直。
杜松从房顶下来,也没忘表现。故意从赵虎的头顶掠过,轻飘飘落在场地中央。
“杜衡,输赢也向天龙门讨教两招。咱们拳脚输了,你向他们讨教剑法吧。”
广陵子见连输两阵,不得不提醒三徒弟杜衡,要用剑,要用剑。看在剑法上能否扳回一城。
杜衡会意,缓缓从背上抽出宝剑。对着宝剑吹了口气,能够听见宝剑发出“嗡嗡”之声。此剑定非普通之剑。
杜衡双手抱剑于胸前,一招亮剑式,等待对方。
天龙门这边自然是黄杨上。
虽说黄杨的拳脚比两位师弟还略一筹,但人家连输两阵,现在提出要比试剑法,也是理所应当,如不同意,也说不过去,何况就算输了,己方也是三打两胜,也是赢。
他缓缓从背上拔出宝刀一把,也是对着宝刀轻轻吹了一口气。宝刀发出长吟之声,看来,从兵器上,是真金对上了白银,现在就看兵器的主人是何修为了。
杜衡见黄杨拔出了大刀,说声:“请!”也不客气,向对手攻击。
他一招白帝斩蛇,剑从右侧高高举起,这宝剑由于反光,一股强烈的寒光射进黄杨的双目,黄杨眼睛一受刺激,不由得眨了一下眼睛。
就在这一眨眼之间,只见寒光一闪,杜衡宝剑从高空劈落,砍向黄杨右肩。
黄杨急忙之中,来不及举刀招架,只得身体向左一闪,先避开这迅猛一剑再说。
一剑未中,杜衡第二剑又刺了过来,这一招名乃白虹经天,宝剑在杜衡的胸前划了一道弧,左右连晃两下,剑尖摇摆不定,让敌人摸不清虚实。
突然宝剑在杜衡左掌下一穿,一个未刺出去的假动作,已向黄杨左胸刺来。
这次,黄杨没有像上一次那样紧张,处理就从容不迫多了。
他大刀一横,用力向外一格。
只听“啵”一声,两件兵器相交,在相碰处冒出几点火星。宝剑正刺在大刀刀刃上。
双方各自后退一步,从新组织进攻。刀剑相交,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两搬兵器各举,两个人影甫动,战成一团。
斗到酣处,分不清谁是谁。
这一番势均力敌的交战,完全出乎广陵子和杜衡的意料。
特别是广陵子,他认为在剑法中,无论如何都是青城派强许多,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状况。
而杜衡也认为拿下黄杨是分分钟,甚至是秒秒钟的事,没想到是如此大费周章,问题是还没有完全战胜对手的把握。
其实,不是青城派的剑法不高,是他们都太骄傲,没把对手放在眼里,心浮气躁。
杜衡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在剑法上要高,在灵活性上要强,但他都没去利用。
而黄杨知道对手的剑术高,自己的劣势在哪,优势在哪,他也清清楚楚。
优势就在于自己的力气比对手大,每一刀都让对方花力气或者花心思去研究、去防守,这样,就从侧面消耗了对手的势力。
但到现在,杜衡还没有醒悟。
连他的师傅都没醒悟。只在那里着急。
不知不觉之下,双方已经大战了不下五十回合,胜利的天平都没有向哪方倾斜的意思。
双方老大都觉得,再这样下去,可能两人都会受伤,不如算作平局,少伤和气。
“住手!”
“住手!”
几乎在同时,广陵子和伍天龙都向场中二人喊道。
黄杨和杜衡听见各自的师傅说话,双方也停了下来,向后退了两步。
按理,就从这两场比试来看,是贵州天龙门取胜,那该组小组长应该是天龙门的人,即天龙门掌门伍天龙。
“我看他们的比试没有任何价值,都是弟子辈,谁输谁赢都没有用的,但总要有个组长,我看这样,天龙兄,还是我们两个来走两招,谁胜,谁当这个小组长好了,你看呢?”
广陵子见徒弟战败,现在又想歪主意。
天龙门的四个人气炸了肺。但师傅们没比试,似乎也真的说明不了问题。伍天龙想了一想,慨然应道:
“虽然我们在前两局小赢,没关系,就再比一场。”
虽然伍天龙答应,但他也没忘补充说明,前面是连赢,即使输了,也不丢面子。
“爽快!也,天龙兄,请亮出兵器。”
二人缓缓亮出兵器,不愧是各自门派中的关键人物,谁也不想占抢先进攻的权力,装也要装大度一点。
“天龙兄请!”
“广陵道长请!”
广陵子见伍天龙迟迟不动,忍不住了,大喝一声,挺剑进攻。
一招白蛇吐信,宝剑直刺伍天龙面门。这看似平平淡淡一剑,在师傅手中使出,那威力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只听宝剑“嗡嗡”之声不绝于耳,剑尖不停颤动,似有千万支剑在挥舞,直奔伍天龙面门而去。
伍天龙见状,知道这一次,广陵子势在必得,一定会使出全力,他也不敢有丝毫大意,将一把宝刀舞得密不透风,紧紧护住上三路。
他为什么不是护住全身呢?但凡行家都知道,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使用兵器,都是三分虚,七分实,一旦你招数使老,或者防守没有预见性,那悔之晚矣。
高手对决,见招拆招。果不出伍天龙所料,宝剑开始击向他的面门,倏地,宝剑拐了个弯,直刺他的腋下。
这一招来得太快,也太隐蔽。这实际上是两招连用,白蛇吐信和白云出岫,要不是伍天龙先有预见,不出两招,就吃了败仗。
他由于提前封住了上三路,所以,这一剑虽然速度奇快,但也在大刀封闭的范围之内。
只听“当当当当”几声连响,双方刀剑已经相遇了四五次,在伍天龙的胸前,多次冒出星星点点火花,但对伍天龙没有任何伤害。
广陵子使出青城剑法中的八招,白虹贯日、白露横江、白燕剪尾、白猿取桃、白猿偷桃、白猿问路、白猿献桃、百鸟朝凤。
招招不离伍天龙要害。伍天龙也不是吃素的,在贵州的地盘上,他也是跺跺脚,地面也要发抖的人物。
他的天龙刀法也不是一天练就,在此刀法上浸淫了三十多年,绝不是盖的。
二人要经验有经验,要技术有技术。只见刀来剑往,剑来刀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你大刀翻飞,我宝剑锋利;你刀刀想见血,我剑剑想穿心;你刀刀见血不留情,我剑剑穿心不偿命。
你宝剑想在我头上开朵花;我大刀就在你脚下留个疤。
这一战,天昏地暗;这一战,日月无光。
看得几个徒弟变成了痴呆傻,嘴巴张开就合不拢。
二人大战了七十多个回合。越往后,体力出问题的是伍天龙,因为他的大刀要笨重,每一次使的力大。
而广陵子身体轻盈,就是对自己做功也少很多,更不要说宝剑还轻便许多了,再加上广陵子进攻招式变化大,引得伍天龙跟着变化招式,耗费了许多体力。
伍天龙想抓紧结束战斗。使出一招力劈华山。
他的本意是让广陵子也用大力接他这一招,那么也会消耗巨大体力,这样双方好在同一走路线上,便于善罢甘休。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广陵子一心要取胜,当然不会上他的当。高手相搏,胜负往往就在一瞬间。
广陵子见伍天龙使这招力度过大,知道机会来了。
广陵子故意慢拖宝剑,让伍天龙觉得他会上当,更加不会收回力量。
就在伍天龙大刀兜头兜脑砍向广陵子的时候,广陵子来一个移形换位,就在大刀即将落在广陵子头上之时,伍天龙面前突然没有了打击对象。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伍天龙始料不及,但此时招式已经使老,想要完全收回已不可能。
伍天龙只觉一个黑影扑向了他的左方身后,只得撒刀,本能向右一闪,先躲开敌人进攻,然后左手一抓,希望能够抓住敌人使剑的手腕。
也是广陵子不想结下冤仇,只想表示胜利就行。
他将宝剑向右一送,往回一收,伍天龙的左侧衣襟下摆被割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口子,两片不大不小的衣襟随风摆动。
伍天龙顿时感到腰间有一股凉丝丝的风吹了进来。他知道已经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他已经输了。
如果对方不留情面,此时不再是一股凉风,而是一股鲜血在汩汩往外流了。
他往圈外一跳。双手抱拳,朗声说道:
“多蒙广陵兄手下留情,伍某甘拜下风。”
“哪里,哪里,全是天龙兄承让,贫道侥幸。得罪了。”
“本人愿赌服输。广陵兄这是本组的组长。请广陵兄安排定夺。”
伍天龙手下三个徒弟极度不满地看着师傅。不知道师傅为何会如此爽快就将组长拱手让给了别人。
………………………………
第一九二章 逢桃花源
“那我就越僭了。我们既然负责西南片,我们就主要到云贵川。先到贵州,次到云南,最后到四川。天龙兄有无意见?”
广陵子心满意足地看着伍天龙,对大家伙说道。
“道长说了算,你说走那里,我们就到那里。好的,我们一起先走贵州。”
伍天龙听了广陵子的安排,立马回复。
进得贵州境内,伍天龙问广陵子:
“道兄,我们是到码头去问,还是到大都市去问,还是到有武林同道的地方去问为好呢?”
“当然去找武林同道去问好了。我们要找的人是武林人士,他们往往也会落脚在武林同道处。”
“从这边过去八十里就到一个特殊地方,就他是武林同道,或许算是,说他不是武林同道,也算是。我们要不要去。”
“去,当然要去了。这样的地方,是让人容易忽视的地方,越容易藏污纳垢。”
“经过这个地方,再走三十里。就到我的天龙门所在地。要不要到敝帮所在地去瞧瞧?”
“先到你说的这个地方去看看再说吧。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刚才你说这个地方叫啥名字?”
“过去五十里有个地方叫五湖沟,进去就是苗五寨,他们的寨主,也可说叫部落首领叫苗五娘。”
“有什么特别吗?听名字是个女的,难道有什么特殊本领?”
“道长说对了,他们的寨主苗五娘是个女的,本领可说大,可说小。
光沦武功,应该说不很强,但要说巫术和她们的五蛊术,除了四川唐门和蜀中祁门,放眼天下可能找不出第二家。”
“以前我也多多少少听到一些,有这么厉害?那我们更要去看看了。”
伍天龙见广陵子要去看看这个五湖沟和苗五寨,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回头对大弟子黄杨说道:
“你先过去,到五湖沟给苗五娘通报一声,说我们天龙门和青城派的武林朋友要去拜访,免得到时进不了沟,更进不了寨。”
“有这么厉害,不先通报,外人进不去?”
青城派的大徒弟杜仲认为奇怪,在那里自言自语,也是在向伍天龙发问。
“这位小道兄不知,不通报进不去,即使进去了,也不容易轻松出来。”
说话间,伍天龙不知从那里找出了纸笔,他飞快地在纸上画了几笔,旁人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反正不是汉字。
他也不怕大家看到这纸上的内容。他写好后,就是随意一折,交给了黄杨。然后对他说道:
“你去最好新手交到苗五娘的手里,实在她不在,你也要交到她手下采药姑娘的手里,随便那个都行。可不能交给了其余人。一定记好了。”
“是!师傅。我走了。”
黄杨走了几步,伍天龙又叫住了他:
“你将纸条交到苗五娘手里,就可先回去。我们门内也缺人,就暂时不回来了。”
“是!师傅。那我走了。”
黄杨说完,大步流星走了。
剩下七人,在广陵子在带领下,第二天中午来到一座小山前。
沿这座小山腰部走了不到半里,向右一转,小山突然不见,眼前兀立一座大山。
这座大山高逾万丈,如一堵宽阔无边的黄墙挡在了前面。除了天龙门的人,其余人都看得呆了。
其实不是山高,是人走到这里,好像走到了路的尽头,就是一座山突兀矗立在面前,山无形增加了它的高度,人就显得无比渺小。
为何感觉是一堵黄墙,这正好是是深秋,山上树木的叶子要么掉光了,要么变得枯黄,几乎没有一点绿色。
黄山、枯树、枯枝、黄叶、荒草,看上去无比萧条,幸亏没有下雪,如下雪,那真的成了《江雪》的标配图画了。
在这了无生趣的黄色山上,却有一处让人过目不忘的景致。
上天就是这样公平,给你绝境,还要给以逢生。故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说法。
在大山的左侧半山腰,有一个山洞,有一股细细的水流,就从山洞里泻下来。
这股水流,说成是一道瀑布,实在有些夸张,不说她是瀑布,又有些对不住她了。
下面也没有我们最容易想到的碧绿的深潭。水流先是打在一块支出来的巨石上,被巨石击碎成了千万点水花,然后又合拢成一股,往下流淌。
在这样一个让人看了想哭的地方,有这么一股水流带来一点生气、希望和活力,难道你还承认大自然的美妙?
更妙的是,在几人的脚下,就有一条小路通向那个出水的洞口。
几人不由得欣慰些许了。连一路比较沉默的广陵子也露出了微微笑容。
七人沿着崎岖的小路,到了出水的山洞。站在出水的山洞,反望回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对面是浅浅的小山,山上不再是一片黄色,在黄色当中还有一层红,点缀其间。
特别是在小山上,还有几株高大的柏树和几棵青松,将整个小山的美全部集中到了一个点上,人的视线再也不想往其他地方瞧。
上得洞口,能够看见山洞,这个山洞长约五十米,不宽阔,仅能容许空手的两个人并排通过。
如果有人手里拿了稍微大一点的物件,必须有一个人站在原地,等待另一人通过后,方能进出。否则,走到中间还处退回来。
从外头往里看,透过洞内的一些枯草和沟内的水草,能够看见有细条的游鱼,在浅浅的水底游动。
洞里,隐约可见一个碧绿的水池,在外看不清楚实在。但碧绿的水,已经很诱人了。
七人鱼贯而入。进得洞内,这里别有一番洞天。
让人一定想起东晋陶潜的《桃花源记》。
脚下,是碧绿的湖水,就从脚底缓缓流出洞外。让人忘记这是一个大湖,还以为是一个水井。
当水面起微风的时候,远处的波浪一层一层推过来,推到自己的脚下,收拢成一条细流,轻吻双脚一下,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哈哈笑着,又从脚下溜走了。
站在洞口,远远望去,这是一个巨大的水湖。湖中有风吹落掉的一些树叶,有时也随风在变换位置。
湖的四周是大大小小的山,这些山将湖水紧紧地抱在怀里。
在离洞口二百米的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在几棵高大的落叶树旁边,有一株绿色植物,太明显了,那是一株万年青。
万年青后是一丛竹子,有几间木头房子就隐藏在竹林后。
大家恨不得一步跳上万年青的竹林,看看里面住着什么样的人家,这样会享受生活。
大家急不可耐地左看右瞧。
洞口左右两侧往里五十米,都是陡峭的石壁。根本没有可进去的任何道路。大家一下傻了眼。
………………………………
第一九三章 蜈蚣仙姑
大家正在束手无策。
突然从左边石壁转出一只小船。
船上一位艄公。不对,应该叫艄婆。
也不对,准确地说,应该叫艄女才对。因为这小船上的确是一位妙龄女子。
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苗族姑娘。
头戴一顶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
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
耳朵一对精美的大耳环,颈部戴一个银色项圈。
身穿一身黑色打底并配有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
红色的腰带,叠裙上有美丽的图案,均是腊染而咸。
绑腿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绑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
与上装搭配十分和谐。配以手帕和巾帽,这苗族服饰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一群人看得呆了。
姑娘将小船摇到了大伙面前,大家居然没有反应过来。
还是船上的姑娘先说话:
“你们是青城派和天龙门的客人吗?”
杜仲忙不叠地回答:
“是是,我们就是青城派的客人。你是——?”
撑船的女子抿嘴笑道:
“我就一撑船的。你们是五湖沟的客人,那请上船。”
七人刚移步准备上小船。撑船女孩突然说道:
“慢!你们人太多,只能做成两次进。看谁先来,来三人四人都行。因为我在半路还要接人,那是特殊人,请原谅。”
“广陵兄,你的人先上。”
伍天龙笑着对广陵子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广陵子挥手让三个徒弟上船。
“我到半路让人过来接你们三个。不恰当,我就再跑一趟。你们等着啊。”
船姑对伍天龙等三人抱歉笑笑。
撑船女孩长篙一点,小船离洞口向湖中心飘去。
小船启动,她将长篙放在船舷边,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