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玉虚天尊-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有朝一日昆仑覆灭,纵使逃出七八十个剑仙。那些剑仙凭借自己的法门重新整合,也无法完整复原昆仑道统,顶多顶多弄一个似是而非的“昆仑剑派”。

    逃出去一些炼器大师、炼丹宗师,也只会传承炼器凝丹之法,无法传承昆仑玉虚元始真传。

    但只要跑了一个传经弟子,不过百年时间就能把散乱的道法典籍重新整合,再开一个昆仑道派。

    这类弟子一般会拜入九仙峰、金庭峰、乾元峰或者云霄峰。九仙峰为掌教所在,最重视道统传承。乾元峰道统自成一系,有清微大道传承。金庭峰为纯粹的道行修行,传经长老多出自这一脉。云霄峰与此类似,擅长经典演算,有八百智慧法门。

    至于传经弟子们的斗法手段,一般用仙家法宝或者找护身神兽以及道兵。

    “在昆仑里,这等弟子会被着重保护,当做传承道统的核心人物。可如今我们跑出来建立别府,也就我能护他一二。等我转劫重修后,还需要他保护我。”

    钧天仙灵暗暗发愁:“到时候,没有一两个元神级别的高手坐镇仙府,我心里根本不安生。”

    到底是昆仑出身的仙家法宝,动辄以元神作为战力衡量。

    可试想神州玄门百宗千脉,有元神高手坐镇的门派又有几个?

    依赤县神州规矩,元神大成谓“真人”,合道神相称“道君”。也就昆仑派势力庞大,能拿出接近三位数的元神真人,以及十八位道君。

    其中,这里头传经长老类的门人要占三分之一,真正擅长搏杀的剑仙才有十余人,尽数出自玉泉峰。

    “必须想办法弄几头镇府神兽或者豢养一批道兵护法。”

    仙灵目光落在远处那些花精身上:“这些花精出自莲花山,最适合作为仙府的道兵侍从。”
………………………………

第七章仙岩讲法,五气筑基

    一日后,任鸿练功完毕。他先把从七星坪弄来的几颗杂草移植,然后拉着钧天仙灵,兴致勃勃讨论《紫极书》中的修炼内容。

    钧天仙灵虽非人身,可追随玉虚上人千年,对这些浅薄的修行问题信手捏来,一一解答。

    可当任鸿提及自己一定要筑基上品上等时,钧天仙灵脸上露出几分迟疑。

    他暗忖:这小子被昆仑那群牛鼻子折辱,心中抑郁难解,修行上品上等道基恐怕也是一时意气。但这种心境如何能顺利筑基?

    仅仅凭借和旁人斗气,这如何修仙?

    仙道长久,绝非一时意气之争。

    钧天仙灵想了想,委婉开解任鸿:“筑基品质的确重要。昆仑派中,下品道基的修士根本不算入门。只要你凝结下品道基,便相当于扫地出门,再无缘跨入十二仙门。”

    任鸿露出赞同之色,正因此,他才要定上品道基啊。

    仙灵:“中品道基勉强在仙门里头打个杂,做一个扫地力士、浇花侍者。”

    “唯上品三等道基,才能真正传承昆仑真传大道。你别看上品上等要求高,但昆仑这三代弟子中,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上品道基起步。而十二天门仙峰的峰主,你那些师兄师姐统统都是上品上等。”

    昆仑派为玄门魁首,从不缺少天才。

    在罗钰那些弟子眼中,任鸿或许天资卓绝,修行速度飞快。但实质上,任鸿根骨在目前龙首岩这批弟子中,资质根骨连前十都排不上。他那个干妹妹齐瑶,才是这一批弟子中天赋最高的。

    而所谓“上品上等道基”在昆仑派也不珍贵。那百位元神里,至少能拉出十几个。

    用这种道基来炫耀,昆仑那群人才不会当回事。

    任鸿听后,脸上喜色有些散去,他静静想了一会儿,又道:“既然师兄师姐们都是如此修行,想必我也能做到。”

    “大家都是上品上等道基,只有我一个例外,这像什么话?”

    虽然胜负心削了几分,但任鸿显然没打算放弃这个想法。

    但为了保险,为了让任鸿宽心,仙灵又道:“十二仙峰之主乃玉虚老爷亲传,定上品上等道基,可又不是所有亲传门人皆如此。”

    “算上你,老爷传道收徒四十九人。除却十二峰主外,还有其他三十六人。弄一个寻寻常常的上品上等道基,还不如跟灵寿子一般,来个下品下等道基。”

    “下品下等?”任鸿惊讶问:“这等道基也能修行?”

    “不错。灵寿子是老爷第八位亲传弟子。他当年在外修行,以下品下等道基入道。后来金丹九品之中又凝成下九品金丹,可谓根基浅薄至极。”

    “但在其他同门苦苦熬炼金丹,妄图炼一枚上品道丹时,灵寿子凭借自己的福缘,赶在寿元终了之前修成元神。”

    “元神一成,寿元再增。反倒是那些同门有不少死在元神关卡前。”

    任鸿听得有趣,笑问:“难不成,灵寿子师兄的元神根基,也是下之又下?”

    玉尺微微摇晃身子:“元神乃魂魄之根,生来具有,哪有什么品级?有品级的是元神显化在外的庆云法相,同样有九等,他仍然是下品下等,名曰‘神似烟云,散而不凝’。”

    “接下来连大乘三境的大道灵相这一步,他最初也是最次等。但他凭借这等神相一步步升华大道,位列一等神相,参悟玉清道尊,最终追随老爷飞升而去。”

    灵寿子的大道神相,任鸿在上昆仑山的第二天就有所耳闻——玉清真王。

    又名,高上神霄玉清真王。其证道雷祖,位列紫极神图一品。

    “那飞升之后呢?天仙业位难不成也是下之又下?”

    仙灵童子白眼道:“飞升之后的事我哪清楚?只是老爷曾经提及,渡劫成仙宛如新生,是真正洗去一切根骨,塑造最合适自己的大道。不拘上品上等也好,下品下等也罢,在天仙道业时都没区别。一切重归于原点,只有一缕元炁不朽不灭,证道纯阳。”

    “所谓根基品级之分,只是成仙之前的划分。只影响修行速度的快慢,斗法交战的手段高低,对天仙道果毫无半点影响。”

    “炼就下品金丹能成仙,上品金丹反而不能成仙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老爷四十八弟子,何尝没有惊才绝艳之辈半道身陨。”

    仙灵这一番话,总算打消任鸿升起的这一点争胜心。

    不过同样这番话入了任鸿心中,也对诸多道基品质有了一个错误概念。认为昆仑大能众多,诸多高人皆是元神上真,非下即上,上品上等道基随处可见。

    天地可鉴,昆仑那些初代弟子虽然多,但真正炼就上品上等道基的人也不过半数。真正飞升成仙者目前不过七八人。

    仙道修行绝对没有任鸿想象中那么轻松。随随便便就能上品上等道基,然后飞升清霄。

    纵观神州玄门百宗千脉,飞升大能撑腰的门派又有几个?

    除却昆仑派外,偌大神州也只有玄都宫才有这底气,凭借自家太清天书培养天仙门徒。

    但有一失也有一得。任鸿认定上品上等道基不难,没有得失之心,以平常心面对修行,反而别有所得。

    又过两日,任鸿端坐在仙岩上讲道。

    除却芙蓉仙子外,还有梅花仙子、牡丹仙子、石榴仙子、杏花仙子、桃花仙子等十几位花精木妖来到。

    可作为大姐姐的菡萏仙子却没赶回,甚至在点燃信香后也无半点回应。

    诸花精聚在一起讨论多次,但还是小心翼翼结伴而来。

    任鸿俯视岸边聚众的花精,心道:“除却这些花精外,我这听众也没其他客人了。”

    莲花山最早那批精怪不是拜入昆仑山,在昆仑山脉里逍遥度日,就是担忧寒潭魔怪而在后来一一离去。

    菡萏仙子外出求道前,担心这些妹妹们被山中其他精怪欺负,又将仅存的精怪送走。走兽山妖送去五百里之外的麟山,飞鸟灵禽送到麟山旁的雀崖。

    因此,莲花山中只有草木精怪得以顺利成长。

    “也罢,本来也没指望这次讲道的声势能比得上老师在千年前那次。”

    任鸿沉定心神,脑中回忆老师讲道的姿态,缓缓开口讲解大道真言。

    他所讲内容就是千年前玉虚上人讲道内容的一部分,他糅合阴阳总纲,又混合《五元紫极书》中附带的五行吐纳法诀,对诸多花妖木精进行传道。

    以他想来,这些花妖木精未来皆是自家仙府宫人,这次讲道可谓尽心尽力。

    而在讲道时,任鸿自己也对玉虚上人的讲道内容有一次全面复习。

    任鸿识海中的宝镜有感,和《五元紫极书》相鸣,青赤黄白黑五色玄气在天书外侧纠缠环绕,在镜光推演下,照出五篇截然不同的吐纳法门。

    《玉虚五元紫极书》是一册直指天仙道业的宝箓,内敛大道真意。随着浮黎镜魄解析,竟然从宝箓拆出五篇吐纳法诀。

    这五篇法门化作五色符文,围绕镜魄和天书飞舞。

    随着任鸿对花精们讲道,记录五行吐纳法诀的赤文不断变换,升级为五篇筑基法门。

    “这五篇法诀就是对应五行之气,让生灵择五行之一专修吧?”任鸿扫视下方花精。这些花精多是复合属性,虽为草木之属,但梅花属寒,有水之相。石榴属阳,为火相。

    任鸿暗道:“这些花精勉强化形,媲美筑基。但一个个根性浅薄,不如将这些附带法门传给她们。”

    于是任鸿大开方便之门,将这五篇五行筑基法一一授予这些花精。

    钧天仙灵坐在石屋顶,双手托着下巴观望仙岩。

    任鸿讲道这些东西他都清楚,对他没什么帮助。直到五行筑基法门时,他心中一动。

    “这五行法门应该就是《紫极书》附带的从属法门?是让那些五行力士又或者随从道童修炼的功法。”

    这等从属功法不仅《紫极书》有,昆仑十二天门仙峰的根本道书也有。

    十二峰主从自己修炼的玉虚天书中拆出部分法门传给门徒力士。

    若是得衣钵真传的嫡传弟子,自然可以一步步凑齐全篇,得本仙峰的真传大道。至于那些无缘得以真传的弟子,凭借附属法诀也能修行长生,只是受制于真传弟子们。

    而且从属法门还有另一个妙用。众多道兵从属一起修炼,其同源属性的法力还能帮助真传弟子们增进法力。

    这就是修行四要“法侣财地”中的“侣”。和真正的道侣不同,这种依附而存的关系仅仅是仙人们的眷属道兵。

    魔门圣教在这一点上走得更远。理论上说,魔门建立的根本就是一部《真魔典》。魔门圣教创始人拆分《真魔典》,演化《大阿修罗魔戮剑经》《血海屠神大法》《天魔无相真经》《九幽十地阴魔策》《黑魔万咒籍》等五大魔道。

    但凡魔教弟子传承五脉魔道,皆无法违抗魔门圣教教主。相反,圣教教主修炼魔功时,凡有弟子功行精进,他便能增强自身法力。

    这就是把教众弟子当做道兵的极致手段。

    对此,仙道玄门做得要隐晦些,除却某些以阴阳双修为根本理念的天书,讲求御女三千而和合飞升外,绝大多数道书里的拆分道书都是为了培养道兵力士。

    昆仑金庭峰主就从自家天书中演化一册法诀,招了五千道兵进行修炼。不仅可以帮助自身提炼法力,还能利用道兵布下战阵。

    金庭峰主自身战力弱小,可凭借这五千金丹道兵结成的战阵,便是等闲元神之辈也不敢轻试锋芒。

    仙童思道:“如果没猜错,五元紫极书中的附属法诀就是五行真诀。如果他能找来五百道兵,每一百人修行一册真诀,每日五百道兵同时围着任鸿修炼,这五行真气汇拢而来,能提升任鸿修炼紫极真气的速度至三倍。”

    “这些花精木妖倒是不错的人选。虽说精怪跟脚俱是草木,但花有百样,树有百种,凑齐五行属性不难。”

    “唯一奇怪的是……《紫极书》中的五行图跟我们昆仑传承的五方五行图好像对不上?”
………………………………

第八章大道存疑,紫极之争

    钧天仙灵满腹疑惑,小手在屋顶画出一方一圆两个图形。

    正方形里,仙童再度画出菱形,然后又在菱形四角画十字。

    “我昆仑理念,五行位于五方。东为木,南为火,西为金,北为水,而中央为土。是法度严谨,五行皆安的五行图。”

    “但《紫极书》中的五行理念,偏向于五行循环流转,相生相克。”

    在方图旁边的圆形中,仙灵画出一个等边五角星。每一尖角对应五行之一,五角星的内部连接,是五行相克。五条线段分别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以及火克金。而外侧的圆形在五角星连接后,恰好是五行相生的循环格局。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我昆仑一向崇尚五行各安的理念,甚至山门阵法、宫殿楼台都是依照五行五方的格局,从五方五行图而来。”

    从龙首岩上的修炼驻地就可看出五行法度,龙首岩正殿主位对应土,是议事讲道之所。平日修炼吐纳、斗剑练武外加饮食居住,都在其他四方。

    “在玄门百年一次的勘定天元中,昆仑也一直持五行五方说。”

    勘定天元,玄门最盛大的活动之一。每一百年各派修士聚首一次,依各派道经法典化作天神帝君,刻录于紫极神图,打造玄门独有的神系道论。

    元神真人们想要更进一步合道,都会从紫极神图挑选适合的大道灵相。

    紫极神图内,三清至高无上,其下有天皇、地母、雷祖、星主四大道相,为天、地、雷、星等自然道理具现。

    雷法源头即为雷祖真王,星咒极致便是星主神相。而三清正宗的道法演绎终点,就是身化三清。

    这一举动,确保各派传承,梳理玄门根本道意。玄门各派提倡的各种天道理念,都在紫极神图具现为天神道相。

    而这些道相本身,也是大道所传承的天书正法。只要参悟道相,即可领悟仙书道咒,成就无上神通。

    “这五行循环生克的圆形五星图,是怎么回事?没听说老爷支持过这一套理念。”

    钧天仙灵摸不着头脑。

    五行作为玄门根本法度之一,在紫极神图上有昆仑力推的五方五老君。

    即: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五老君既是五行大道显化,也是昆仑大道的体现。参悟五老君,可获取当年玉虚上人传承的《元始五老赤文书》。

    这五老君的任何一位都位列紫极神图第二等,属上三等的大道神相,无数玄门弟子修炼大道的道标,也是昆仑五方五行理念的体现。

    普陀峰主就曾修持《丹灵真老篇》,修成南方真老道相。

    如果现在告诉大家,昆仑派玉虚上人其实也支持五行大圆论,怕不是玄门内部就要先撕一场。

    当年北斗派和星宿宫争夺星主归属,生生打了一千年,怕不是要再重演一次?

    “《紫极书》中的紫极真气契合玉虚真气,而且是我亲眼所见,这就是老爷传承的法门。可紫极书中的大道神相,绝对不是昆仑五方五老君。”

    一尊全新的大道神相,随着任鸿修行有成,必然要列入紫极神图,将自己的神相归入玉清道尊名下,以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

    那时候,纷争恶斗可少不了。

    紫极神图关乎玄门根本法度,参与之中不乏大乘仙真。

    钧天仙灵满腹忧愁,以他区区一个元神级数的器灵,勘元大会根本轮不到他参与,在这件事上帮不了任鸿。

    甚至因为跟昆仑理念的格格不入,那边到底承不承认任鸿出身,恐怕都是一个问题。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

    任鸿讲道七日,命诸花精散去,而他仍在仙岩上端坐,静思参悟《紫极书》。

    仙岩沐浴玉虚仙光,但凡玉虚门人在此修行,皆可事半功倍。

    任鸿阅读《紫极书》,发现随着自己讲道而形成的五色玄气不断围绕紫极书旋转。

    轰然间,五气交汇如一,在任鸿识海化作一重巍峨宏伟的紫极天宫。

    天宫帝座闪耀六星,有一尊手持如意的大帝正襟危坐。同时浮黎镜魄解析天书,有一道信息传给任鸿:

    “神人舍于北极紫宫,与天上帝同象,名天心神。神元皇而佐司玄化,总两极而共理三才。”

    这就是这尊帝君的本质,是五气拱卫紫极之神,乃紫极天心皇主。

    可惜紫极帝君仅仅是玉虚上人当年为《紫极书》运化而成的大道神相,没有列入紫极神图,不得玄门认可。但按照紫极神图的排位算,至少列入上三等。

    只要任鸿能将烙印刻入紫极神图,未来何尝不能凭借这尊帝君而显化玉清大天尊法相。

    帝君显化,《玉虚五元紫极书》彻底消失,化作无数大道赤文融入这尊帝君法相中。

    就连浮黎宝镜的那枚镜魄,也跟着融入帝君法相。

    至此,识海内唯有一尊紫极神人。但这神人本身,就是《紫极书》,是五元紫极大道的本质。任鸿只要感应紫极天心神人,便可得到相关信息。

    而浮黎宝镜的镜魄,也处于帝君体内,可助任鸿推演道书,进一步理解天书奥妙。

    “这也正是道行之宝的玄妙啊。”

    任鸿以心神感应,帝君头顶生出玉光,垂下三宝,左为如意,中为莲花,右为宝珠。这三宝中皆有一篇筑基法门,是关于任鸿下一步天门筑基的选择。

    “咦,紫极筑基法门居然有三条路?”

    任鸿分别感应这三宝,神情渐渐古怪起来。

    “这帝君若非我未来的大道神相,必定不会害我,我恐怕都以为是哪个魔头来坑我了。”

    三种截然不同的筑基方式,理念和效果各有不同。

    如意中有八百赤文,讲述一篇“三元紫极筑基法”。需散功两次,反复修行三遍玉虚紫极真气,炼成三枚大道种子进行融合。真元至纯至净,法力随心如意,讲求“一力之下,万法皆服”。

    紫极者,天之帝御。紫极真气也是玉虚诸多真气里至上至贵的一类。也唯有如此,才能奠定紫极帝君的根基。

    莲花中有赤文千枚,是一篇“五气朝元筑基法”。这门功法讲求博而宏大,要求在修炼紫极真气的同时辅修五行吐纳功法。

    也就是将任鸿传给花精们的法门,自己也重新修炼一遍,同时驾驭六种真气筑基。如此一来,道基如莲,五行平衡有度,也可视作紫极帝君根基。

    而宝珠中有九百赤文,同样是一篇需要散功的“五元参合筑基法”。而这种法门散功次数就更多了,要反复散功六次,才能修成真正的筑基道果。最终法力圆融似珠,混元归一。

    任鸿在仙岩上坐了两日,思索三篇法门而无法抉择。最后只得下来询问钧天仙灵。

    钧天仙灵听后连连摇头:“这等筑基法门需要你自己细细思量,旁人哪能帮你?不同的筑基方式,显然代表未来的不同修行路线,需要你自己选定。”

    “不过时间还有一些,你要达到第一次真气大圆满尚有些日子。”

    关于根本大道的第一次抉择,钧天仙灵哪敢插手?他所能做的,便是以自身法力抽取日月精华,在仙岩之上化作灵液以供任鸿修炼。

    不然,任鸿不吃不喝,以他凡人之体哪能受得住这半月之久的损耗?

    一位元神真人亲自帮忙转化灵气,便是那昆仑嫡传弟子也不敢肖想。

    又过半个月,任鸿体内紫极真气便因吞吐日月精华而彻底圆满。经脉中,澎湃的真气从雾气转为液态,犹如奔腾的江河游走不息。

    “没想到,短短一月过去,他就到了这一步。”

    钧天仙灵站在岸边观望,自二人从昆仑离开,已经过去一个月。一个月时间,任鸿非但得到玉虚祖师天书,更到了筑基抉择的关键时刻。

    “不论是紫极真气反复三次,还是选择五行篇各来一遍。又或者直接修持六大篇同时修行,其结果都一致。都是修炼真正的紫极真气,唯一不同仅仅在于真气功能用途上。”

    如意所载,单纯修炼紫极真气的品质最纯。六篇功法同修,真气最平和稳重。至于反复散功六次,真气最为灵巧变化,也是法力最雄厚的。

    仙岩上,任鸿头顶浮现如意、莲花、宝珠之相。

    “六篇同修直接排除!”

    没办法,以紫极真气为主,辅修五篇道书,就意味着无时无刻要提防真气在体内反噬的风险。但如果能抗住真气反噬,以紫极真气压制五行真气,保持完美平衡。那么日后就再也不用担心走火入魔的风险。这种方法修炼的真气最中正平和。

    试想在筑基期就能同修六篇而不真气逆行,足以说明修道者对自身法力的掌控。日后被人打伤致使真气紊乱,又或者天魔阻道而引发走火入魔等问题,都可以将凶险降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