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气争仙-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章 我要去修仙

    “王者继神器,所以宁万邦。

    今有圣天子,德兼文武,道极圣神,治越三王之上,开万世之宏图。终成霸业,群国慑服,万邦来朝。

    为贺盛世,改元:大丰。

    大赦天下,万民同庆。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大丰元年正月元日”

    爆竹声声中,周王朝在新皇即位第三年迎来了改元,整个皇城洋溢着盛世的气息。

    周王朝自太祖开朝已有八百余年,经数代努力,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国富民强。

    通过不断征伐不义,开疆扩土,终于一统九州,并被周边各国奉为宗主国。

    流云山玄清观妙争峰,两位羽士迎风而立。

    稍前一位头戴道冠,三绺长髯,身着青色八卦衣,昂首远眺京城方向,正是玄清观主玉炎道长。

    这时身边另一位身穿八卦衣,挽一个道髻的白面无须中年道士轻声说道:

    “师兄,此次周皇改元可有何兆?”

    “丰,治乱相因,盛极而衰,自此天下多事亦!”

    “师兄,大周八百年治世,今更是一统九州,王都人才辈出,再有天兴大陆十大门派之一青田门守护,岂能因一字而乱?”

    “盛世必有大道之子,而随真龙降世,必有虬蛟蟒蛇相争相伴,倘若乱世虬蛟不足与争。

    而此盛世虬蛟得利,相争必大,同样相损也必大,此为气运之争,非人力能变。”

    “当年青田门正是晋朝大盛之时崛起,在魔门之乱后力压支持晋皇子的灵门寺、天心派,扶助太祖皇帝乾坤定鼎,结束几十年诸侯乱战,建立了八百年大周。

    而青田门也得大周之气运相助,门派人丁兴旺,佳徒不断,渡劫期高手层出不绝,青田门也成为天兴大陆十大名门之一。”

    说到这里,玉炎道长轻抚一下长须,回头郑重说道:

    “师弟,自今日起,玄清观大开山门,广纳贤徒,若能争得一二气运之子,当可光大师门,我辈亦可受益矣!”

    是日,青田山万里高空灵压如凝,仙音渺渺,天花乱坠,青田门老祖青云真人白日飞升仙界。

    是夜,九霄星空光芒大耀,万星闪烁,划破长空,纷纷投入凡间。

    日月升降,花落花开,又是一年迎新时。

    这一年正是大兴十一年,刚过元月,虽然仍是天寒地冻,但大周西部并州燕山郡,早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燕山郡因郡内燕山得名,传闻万年前大商的始祖契生于此地,其母于此山吞燕卵而生之,大商一统天下后,将燕立为图腾。

    此山余脉盛产燕石,颜色洁白,质坚硬,是上等的建筑和雕刻材料。

    历朝历代皇家用这种石料制作宫殿中的基座、桥梁和护栏,所谓“玉砌朱栏“,华丽如玉,又因石体中泛出淡淡的水印,俗称汗线,故而又得名汉白玉石。

    而大周十大门派之一的神意门就座落于燕山深处,自神意门建门,汉白玉石开采便纳入门下,因而门下势力也是极大。

    此时距三月初一神意门五年一次的收徒大会还有两个多月,燕山脚下的燕山镇早已是熙熙攘攘。

    此镇是当年神意门开派之时,专为选拔入门弟子之处,后几度扩建山门,此镇更被商家看中,几度扩建为三纵三横六条大街。

    虽然此镇已不算小,但却早已人满为患,甚是喧嚣,各个客栈都已住满来自各地的拜师家族。

    或豪富之家单租一院,或清贫之家共居一室,因每五年一次,镇上商户皆以习惯,虽人多却也有序。

    这其中很多远道之人都是提前几月前来等待,只怕错过时日。

    镇子里各个茶馆、酒肆都是挤满了人,大家每日里等待,很多早已熟悉,俱是一边品茶,一边交换信息,各形各色,嬉笑哗然。

    而各家店主苦等五年,今日终是赚盆满钵满,笑的合不拢嘴。

    自十年前青田门老祖青云真人破空飞升,在掌门紫霄真人掌管下,这十年青田门更是威加海内,各地修士来访不绝,俨然已成修仙圣地。

    其入世门徒多被众王朝拜为将相公候,即便不爱理事者也被奉为供奉,隐隐成为天兴大陆第一门派。

    各个豪门望族都想自家孩儿拜入青田门下,周王朝的几个皇子也大都拜入门中。

    而受益于此,大周各大门派也是香火日盛,成为各地望族、官宦人家争相膜拜的仙家居所。

    此时刚过早上用餐之时,而在镇东石匠居住区内的一家庭院之中,却是传来阵阵争吵。

    这家匠户姓李,先祖也是大周建国时封侯功臣,然而他这一支本非嫡系,早已衰落。

    二百多年前,迁入燕山镇,以开采燕石为生。

    因户主李胜,技艺精湛,家境也是小有富足,庭院虽小,但收拾的很是整洁,沿左墙种一排黄槽毛竹,随风轻摇,右墙边摆满各种开石工具。

    此时李胜正坐在堂屋,满脸怒气,瞪视着下首一个童子。

    而站在下首一个十岁童子,正挺着脖子,一脸倔强的回瞪着。

    旁边李氏正在安抚被争吵吓着的一男一女两个小童。

    李胜长叹一口气道:

    “你一个匠户出身,好好跟我学手艺,才是正途。不要在提上山的事了。”

    “是啊,旭儿,别总想那些摸不着边的了,你好好跟你爹学身手艺,将来不愁置办一身好家当,娶个大户人家女儿。

    好多人想跟你爹学手艺,他都不答应呢。”

    李氏也在旁边劝道。

    李家上代单传,李氏生了两个孩子俱是夭折,后来李胜备了很多礼金,请山脚观里道长给家里做法。

    十年前终于生下李旭,并由道长赐名为旭,寓意朝阳初升,气运临身,李胜夫妇对此孩儿自是百般疼爱,不使受半点委屈。

    或许真是李旭给李家带来好运,之后李氏又生下一儿一女,俱都长成。

    李旭自幼聪慧,又是好奇性子,整日里带一帮孩童胡闹,直到八岁入了镇上蒙学。

    自从被先生从书上随手拈来的一个个故事深深迷住,一改胡闹性子。

    两年来跟先生诵读不少诗书,又常缠着老夫子讲了很多故事,更是知晓了许多历朝历代典故,知闻了许多英雄传说,一心立志游历天下,那还愿意当个石匠。

    今年又到神意门招徒之时,李旭仔细考虑一番后,虽然往年里也去看过热闹,但过后即忘,而今心胸既开,却是难以压抑心中兴奋,决心上山求师修仙,哪怕父母阻拦。

    决定之后今早和父母一提,果真父母俱不同意,已是僵持了一个早上。

    此时李旭看父母语气稍缓,赶紧恭敬说道:

    “父母大人,非是旭儿胡闹,您们也知道,当年张观主也说我身具大气运,与仙家有缘,您们就愿意看孩儿一生碌碌。

    您看镇里那些出了仙师的家里,哪家不是大富大贵,就让孩儿去试一试吧。”

    “那是张观主看在我当时送的礼重,给你起名时说的两句好听话,你也当真?

    你看这些年哪有仙师来找你,如果真有天分,早像王镇长家的儿子一样,被仙师亲自带入山中了。”

    “孩儿已经决意前往上山拜师,您们如果不同意,我就偷偷自己去。”

    李旭看父母还是不同意,只有拿出自己决心。

    李氏赶忙出来劝解,此时天已不早,李胜也需上工,只能泱泱而去,李旭一阵窃喜,开始精心准备上山事宜。

    好在每五年即有一次入门大会,作为小镇生民,司空见惯,却是另有一番优势。
………………………………

第2章 相识皆缘机

    周王朝大兴十一年三月一日,正是神意门收徒正日。

    刚过卯时,朝阳未发,晨露待晞,晓风过处,万丈灿霞耀于青天,此时镇上之人皆往镇西神意观涌去。

    观前有一广场占地甚广,青石铺就,正西一座玉石牌楼,书就燕山神意四个金字,牌楼下一条天阶延伸到燕山深处。

    神意观座落在广场北边汉白玉铸就高台之上,足足九十阶石台尽显威严。

    此时广场之上另起一座高台,台上早有几个青衣小道正在观主张道人指挥下摆弄台架、桌椅等。

    而台下早已是人头攒动,遥望耸立西方的缥缈仙山,各家小儿俱是张扬顾盼,期待之色溢于笑脸。

    在众人等待中,青衣小童们在台上一侧摆好架设,另一侧摆好一排座椅,然后肃立在旁等待。

    不多时已到辰时,这时朝阳初现,天放光明,迎着朝阳从燕山上飞来几道亮光,在广场上空稍一转折,落于台上。

    众人看去,却是四男两女,张观主领两边童子齐声喊道:恭迎仙师,台下众人也随其喊道:恭迎仙师。

    这时为首一人走到台前,此人看似二十四、五年龄,着青色道衣。身如玉树,头戴朝天冠,剑眉入鬓,双目闪亮,正是此次负责主持入门测试的掌门名下弟子赵明宗。

    赵明宗和张观主寒暄几句后,走到台前将测灵仪摆好,挥手让人群静下来,高声将神意门入门测试规矩宣读一遍,然后朝张观主道一声开始吧。

    神意门每次只招五至十五岁少年男女,入门测试主要测试灵根种类和品级。

    被测者由台下登入高台,将双手手掌附在测灵仪上,则被测之人灵根品种和品阶俱会在测灵仪显示,若具灵根者即可收为外门弟子。

    此方世界修仙,大多用灵根来感应灵气,灵根共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基础灵根,以及风雷冰光暗五种变异灵根。

    而神意九峰,每峰根据需要筛选身具相应灵根者为门下弟子,其中单一灵根被称为天灵根,万中无一,与灵气最亲和。

    而三系灵根以下者则为杂灵根,很难吸收灵气,虽能练气,但几与仙道无缘。

    灵根中又分极品和上中下品,单一灵根和极品灵根因为与灵气极为亲和,修炼中更易突破瓶颈,更容易修成门派的镇派之法。

    因此最受门派重视,每一个都是各门派的心头肉、掌中宝。

    此时台下众人让开一条通道,让有意测试者登台而上。

    李旭正挤在人群里,经过两个多月的水磨功夫,李胜终于同意他上山求道。

    此时大家都在台下观望,互见有个十岁童子走上台来,一身冰蓝的上好丝绸长袍,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与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正是燕郡郡守家的三公子周彬。

    周彬对着赵明宗躬身一礼,朝着台下大声说道:“列位,既然无人先来,就由我为大家进行抛砖引玉吧。”

    赵明宗看他小小一张脸上一副意气风发、志在必得的神采,不禁想起自己刚被恩师带入山门的时刻,冲他微微一笑。

    “水灵根,上品!”

    随着测灵仪闪亮,张观主激动的大声唱到,台下人群一阵哗然,天灵根,郡守公子果然是天纵之才。

    天灵根在神意门也已是百年未见,赵明宗一众也是兴奋,第一个测试即是天灵根,真是一个好兆头,在赵明宗点头致意下,其身侧一个英俊青年开口道:

    “上品天灵根,可入吾门,请暂立一旁稍候。”

    周彬刚刚退在一旁,即有一红影跃上台来,却是一个红装少女。

    一头青丝用一支碧玉莲花簪挽起,双眸似一汪秋水,闪着一丝狡黠的星光,正是燕郡千年世家商家大小姐商钰,她傲然走向测灵仪。

    “金灵根,上品。”

    又一天才!赵明宗兴奋的大笑道:

    “果然大盛之世,天才辈出,吾门理当大兴啊!”

    众人皆随声附和,其中一冷面俏丽青衣女子开口说道:

    “上品天灵根,可入吾门。”

    随着测试进行,各家少年不断上台,然再未有天灵根出现,倒是出现不少二系、三系上品灵根。

    李旭也在中间上台测试,却是金、水两系上品灵根,虽非极品,也是不凡,还得张观主几声恭维。

    到得申时三刻凡是有灵根者皆被纳入外门,共得四百多人,剩余几千名没有灵根者黯然失色。

    赵明宗与张观主再次招呼一声,随即对众弟子门人说道走吧,随即大袖一甩,祭起一条灵舟落在台上,领头走上灵舟。

    众新纳弟子掩盖不住喜色,随群步入灵舟,赵明理再捏一诀,灵舟瞬息飞去,留下一众向往之人。

    李旭只觉得一闪之间,灵舟降于一座山峰之上。

    神意门座落于燕山深处,门内主要分布在九座山峰。

    分别为掌门所在的凌天主峰、外门弟子聚居的飞云峰、剑修聚居的神剑峰、体修聚居的武神峰,以及主研阵法的阵峰、主修炼丹的丹峰、主修炼器的器峰、主修符箓的符峰、负责执法和司狱的狱峰。

    此时灵舟所落山峰正是外门弟子聚居的飞云峰,取意一飞冲天直上青云之意。

    峰主一直由筑基期弟子担任,此任峰主张文宗正带着峰中执事众人候在广场。一看赵明宗御着灵舟落下,忙赶几步迎上笑道:

    “此次有劳赵师兄和诸位师兄、师姐了!小弟已是备好灵席,专等为各位接驾庆功了!”

    “张师弟有心了,此次确是不少好苗子,提前恭祝三年后你在门中再建奇功啦!”

    赵明宗大笑应道:

    “此次有两个天灵根,实在是我门之幸啊,张师弟抓紧安排各个弟子入门事宜吧,我等还要回去向掌门复命,下次再来叨扰啦!”

    语毕安排新入门弟子下到广场交接完毕,收了灵舟,和张文宗打声招呼带着五位师弟妹御器直奔主峰而去。

    张文宗知道赵明宗此次收到两个天灵根,急于向掌门复命,也不强留,见其离去,便安排执事给新人讲解门规,安排修炼洞府,发放修道器物。

    周彬和商钰作为神意门百年来新进天才,被专门安排到飞云峰南侧灵气最好的极品洞府。

    李旭作为二系灵根,资质也算靠前,与其他百十个二系、三系灵根弟子被安排到东侧上品洞府,其余弟子被安排到西峰中品洞府。

    神意门外门规矩较简单,新入门弟子给予三年修炼期,这期间宗门供给修炼资源,且不安排事务。

    三年后突破练气七层者成为内门弟子,届时门派即会安排拜师。

    可以说内门弟子才是一个门派的基础,成为内门弟子才算真正踏入修行界。

    未突破者可留在北峰下品洞府区继续修练,但必须为宗门做事以换取修炼资源。

    包括种植灵田、圈养灵畜、打点生意、杀妖取材等等,不但艰辛甚至有些更有生命危险,所得资源又是极少,进境极慢。

    在修炼之路上一步慢,步步慢,一旦滞留外门,与先入内门弟子差距就会逐步拉大。

    因此若想在修炼一途走的更远,这三年可谓是最关键的化龙三年!
………………………………

第3章 山中无岁月

    李旭在执事引领下,领取了物品,找到自己的洞府。

    在飞云峰峰顶东麓,星落棋布着一个个小庭院,每个庭院都由阵峰布置着阵法,筑基以下没有令牌不能进,以免弟子修行受干扰。

    李旭的洞府就是其中一座门派七号的小院。拿令牌在门牌号上一刷,禁阵打开,小院中沿墙长着一排类似剑麻绿植,院中一口水井,小院尽头一间竹屋。

    李旭用令牌打开竹屋禁阵,里面非常简单,正中一个蒲团,旁边一个石床和一些生活用具。

    李旭把领的衣、物放在石床上,再次打量了一下四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今后三年就要在这里度过了,这一生是龙是虫,就要看这三年努力了!

    李旭平复了一下心情,打开领取的衣物,一身青色道袍是门派特制,水火不侵,只要用灵气一刷,即可清洁如新。

    一把精金宝剑,一本入门手册,一个袋子装了30粒辟谷丹,还有一本仙书名为《养气诀》,正是神意门入门练气法诀。

    入门手册里是外门各项规矩说明,其中讲到各弟子可以按照《养气诀》修行练气。

    新入门弟子三年内可以服食辟谷丹修炼,一粒可解三天饥饿,服毕可以凭令牌再领。

    每个月初一,有筑基仙师在中峰大厅讲解仙术、解疑释惑,所有外门弟子均可选择是否去听。

    屋中蒲团上由阵宗弟子布有简易聚灵阵,坐之可助修行。

    李旭看完这些介绍,洗漱一番后换了道袍,拿起一粒辟谷丹和养气诀趺坐在蒲团上,随即将辟谷丹服下。

    顿觉腹中一股暖气荡漾,精神饱满,细细回味一下,仙家之物果然神奇!

    接着打开养气诀,认真细读起来。整整三天之后,随着饥饿感来临,李旭才暂停研读。

    养气诀只有薄薄几页纸,前面是练气修炼法门,后面是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五个基础道术。

    李旭这三天没有进行修炼,只是把这本入门心法看了足足十几遍,每个字、每句话都仔细研读,认真揣摩引气修练的技巧,确保自己足够理解。

    把养气诀放在一边,李旭再次回想一遍引气修行的法门,确信自己已经掌握清楚,然后再次服食一颗辟谷丹,闭目开始正式引气修练。

    李旭按照法诀所述,意守丹田,随着呼吸凝聚周边灵气,按照搬运周天顺序在身体内运行。

    随着一遍一遍搬运周天,不知过了多久,李旭已经渐渐沉浸在那边宁静之中,心灵空净。

    忽然,感到周边丹田腾起一股热气,随着周天搬运各个穴位也是逐步温热,随着运行一个大周天,浑身舒泰。

    这时终于可以感受到周边丝丝灵气润入肌肤,浑身毛孔如同有了生命一般开始呼吸,而整个人就如寖泡在温泉里一样舒爽!

    李旭知道,自己自此已经踏上一条改天换命争仙路了!

    此后三个月,李旭除了每三天服食一颗辟谷丹,其余时间一直都在静静的吸纳着周边灵气,默默的搬运周天,最终化为丹田内的一丝丝灵力。

    而随着功行时间,李旭对身边灵气的感悟越来越深。

    在意识里,灵气逐渐从无形无色开始变得多彩多色,而不同颜色和自己的亲和度也不一样。

    直到某一天,随着意识中一个激灵,天地灵气突然变得活跃,而李旭明显感受到身边灵气具有了各种色彩,笼罩在自己身边的正是与自己最亲和的金色金灵气和青色水灵气,而红色的火灵气等其他灵气则与自己比较疏离。

    “吸纳灵气种类果然和灵根有关!”

    李旭知道自己已经突破练气第一层,进入了第二层,轻轻站立起来感叹一声。

    查看一下辟谷丹,仅剩两粒,不到三个月进入练气二层,虽然不知道别人什么进度,但想想要求三年内突破七层,对自己这个进度感到满意。

    想想自己上山三个月还从未出过院门,李旭不由感叹忘机修炼的舒爽感觉实在令人欲罢不能。

    但自己辟谷丹已经不多,需要新领,再说自己只是一个人摸索修炼,也需问问仙师是否更有捷径,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下门派情况,因此决定这几天多与同门交流一下,下月初一聆听仙师授课。

    思索一定,即刻收拾一番,踏出院门。庭院周边煞是安静,想是各个弟子均在用功。

    李旭依着手册指示,不多时来到中峰,只见一片灰白相间楼阁相连而踞,层楼叠榭。

    最前面一座玉石牌楼,上书飞云阁三个大字,牌楼下一座石屏风,上面列满各个楼阁位置和功能。

    李旭从头到尾细看一遍,却是发现除了可以到讲经堂听取仙师授课外,凭着新人令牌可以在灵膳楼品尝灵食,可以到金戈楼领取一件法兵,可以到玉书阁观看外门藏书,其中更是有历代外门弟子修炼心得。

    李旭观看一遍,决定先去灵膳楼尝尝灵食,想想自己三个月来都是吃的辟谷丹,此时尽管不饿,但仍是对灵食已是垂涎欲滴。

    来到灵膳楼,一层宽敞的大堂内,除了几个备膳弟子,只有稀疏几个人用食。

    李旭走过去递上令牌,一个备膳弟子验了一下令牌,随即给了李旭一份膳食,却是非常简单,只有一份灵谷。

    李旭走到餐桌放下,细细品尝灵谷,入口化为一滴灵力,虽然极为微小,却是远超一般吸纳灵气所得精纯,但每日只是供应一份,却是不能靠此修炼。

    李旭用罢灵食,移步到得玉书阁来,在门口执事弟子验过令牌后,踏入阁中。

    入门又是一座玉屏风,乃是各层分别介绍。

    此阁一共三层,第一层是一些江山图志、仙闻异趣,二层是一些外门弟子修练心得,三层则是一些仙术功法。

    一层、二层但凭令牌皆是可以观看,三层功法却是需要门派贡献才能换取,专门为门内弟子出去历练应对危险增设的机遇。

    而门派贡献有多种模式,将自己修炼心得书于玉简报于玉书阁内,只要有所新颖可取之处,亦可获得门派贡献,也正因此才有二层那么多修炼心得。
………………………………

第4章 参悟得玄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