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追星逐月-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撕螅闹幸唤簦系么巳恕鞍酝踅!敝彀亍
朱柏有好几个身份,他是当今皇上朱元璋的侄子,其父早年战死,从小由马皇后带大。朱柏勇武过人,早年与大元作战时曾帅三千人马对敌五万,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但杀敌三万,自身虽然被俘,当大家都以为他已死在敌营中时,他却在半年后杀死看守,逃了回来。朱元璋取得天下后,大封亲族,朱柏也被封王,但本人深明韬光养晦之道,朱元璋儿子众多,自己如也封王,他日必成众矢之的,因而坚辞不受。朱元璋对他很是信任,改封镇国公,统领金吾前后卫及羽林左右卫。同时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拜剑神白轻尘为师,一方面学其剑术,也是暗地里监视神剑门的一举一动。
此次朱柏是以神剑门弟子的身份参加了锦衣卫和神剑门围捕蓝家的行动。本来是由他镇守玄武门,但朱柏却因故来迟。等他到达玄武门时,杜之江等五军营官兵已经封锁城门,并与蒋玉麟及众锦衣卫展开激战。朱柏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离开现场,折往西去。朱柏从不替人善后,更加不会背锅,没有人像他般理解杜之江等五军营官兵对蓝家的感情,因为他们没有上过战场。等着看吧,蒋玉麟、苏定芳一定会伤亡惨重的!朱柏的心中暗暗冷笑。
京师的北面有三座城门,朱柏领人从西北方向的太平门追了出来。
截住蓝月后,朱柏跳下马来。回首对身后众人说道:“此人是皇上御点钦犯,不可伤其性命,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可妄动。”这才缓步走到蓝月丈外,停下脚步,长叹道:“何至于此!曾几何时,你我二人把酒言欢、推杯换盏,共赏那风花雪月。而如今却落得刀兵相向,非我所愿也。月弟,你放下兵器,我带你去面圣,怎的也要求皇上明查此案,还你蓝家一个清白,如何?”
蓝月和朱柏交往过几次,感觉此人善于交际,出手大方,颇有魅力。事后大兄蓝玉提醒蓝月,朱柏此人表面上宽宏豁达,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风花雪月,其实居心叵测,内藏奸诈,一定要小心提防。
蓝月冷哼一声:“我蓝月岂是三岁小儿?今日有死而已,恁多废话,亮剑!”微抖长剑,一股强烈的杀气直扑而去。剑未至,剑气已至。同时脚踩奇步,配合剑招,作出全力一击。
朱柏洒然一笑道:“既然如此,愚兄得罪了!”伸手从身后弟子手中接过宝剑,“锵!”一道寒光闪过,朱柏手中的霸王剑稳稳地架住蓝月这凌厉无比的一剑。蓝月微微晃了下,右脚往后退后半步。一个是全力进攻,一个是随手封架,只一剑即可看出朱柏的武功远在蓝月之上。蓝月心中凛然,“霸王剑”果然名不虚传,看来今日凶多吉少。想到此处,并不畏惧,反而激起内心的斗志。
朱柏人称霸王剑,乃是因为其人霸气,武功霸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朱柏手中之剑。普通长剑长三尺左右,剑身宽两至三寸。朱柏之剑长五尺,宽四寸,剑柄一尺,可双手握剑。通体乌黑,无鞘,钝而无锋,却又锋利无比,不知是何材质打造,极其沉重,可破任何铠甲。据说当年刘基看过此剑后,断定这是当年楚汉相争时项羽所用巨剑。
蓝月试过朱柏剑上力道后,改变打法,不再硬拼,而是踏出行云流水的步伐,身子像一缕青烟围绕朱柏的前前后后作出迅捷无比的进攻,一时,剑气破空的“嘶嘶”声大作。
朱柏却是静如渊海,又像崇山峻岭般,随手挥剑,每一剑却都格挡在蓝月剑头八寸之处,发出“噹”的脆声。
极其短暂的时间里,蓝月已然刺出一百多剑,但朱柏皆能从容化解,且笑道:“月弟,这是何苦来着?到现在为止,我都是只守不攻,你还不明白我的诚意吗?放下兵器,我定在圣上面前为你求情。”
蓝月此时已是大汗淋漓,却仍咬紧牙关,先是倒退两步,然后猛提一口真气,身子顿时跃上半空,双手握剑,怒目圆睁,将全身劲力运于剑上,自上而下作生死一击。
惊人的气劲从半空而来,吹的朱柏须发飘扬。朱柏知道这是蓝月聚全身功力的一击,非同小可,不敢托大,忙腰马合一,功聚双臂,气达剑身,往空中来剑架去。
“噹!”两剑相交,火星四射,然后发出一声巨响,蓝月剑断,八寸长的剑头“呜”的一声向朱柏面门飞来。同时蓝月手持断剑狠狠的刺向朱柏的胸膛,一切都在蓝月的算计之中。
朱柏自知武功高出蓝月许多,一直托大,且有一种猫玩老鼠的心里。谁曾想蓝月有此奇招,能败中求胜。慌乱中将身子往左一偏,剑尖将将从鼻尖飞过,左掌轻拨,引开断剑,右掌重重发出,印在蓝月胸口之上。
朱柏这一掌力量奇大,将蓝月又打回半空。
蓝月借力在空中连翻两个跟头,落于湖畔一棵树枝之上,再一借力,身子弹起,飘于半空之中,远远地落于玄武湖里。众人纷纷张弓射箭,鲜血顿时从湖水中涌出,等待片刻,却并无尸体浮出水面。
朱柏也不敢立即着人下水搜索,因为湖中有一岛,是全国黄册所在,整个玄武湖及湖心岛都是禁区,如无圣旨,擅闯着杀无赦。于是安排人马包围玄武湖,自己则回城面圣请旨。
………………………………
第二十七章 黄册之岛
朱柏一路不停地打马前行,心中仍是愤恨不已。每次见到蓝月那张令无数京城名媛眷恋痴迷的俊脸,以及时常挂在脸上那高冷孤绝的表情,朱柏都恨不得立即走上前去用刀将之割碎。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机会,但是自己不能。非但如此,在最后时刻自己还得抛下手中之剑用掌力助蓝月逃生出去。就在今早出发前,有人约他见面。对方的要求是放走蓝月或者救出蓝月三次,给出的条件好到让朱柏不能拒绝,当即点头答应。这也是朱柏迟到的原因。最后那一掌,外人看不出来,朱柏发出一个抛劲,受力之人会被扔出很远,定会借机逃遁。只不过那一掌中,朱柏还是加了一点私货,中掌之人当时没有感觉,但七七四十九天后••••••,想到这里,朱柏阴恻恻的笑了。
不过蓝月逃入玄武湖这件事必须上报皇上,因为湖中小岛有一个人不能曝光,那是一个已经死了一十八年的人。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幻像,芸芸众生中又有几人能看到真相呢?朱柏的心中不禁感慨道。
蓝月纵身跳入水中,听得弓弦急响,忙向深处潜去。耳轮中只听得“噗、噗”羽箭破水而入之声,密集似雨。陡然间后腰一阵疼痛,紧接着大腿处又来一下,知是这两处均着了箭,好在羽箭入水后速度已经大不如前,未能伤及内里脏器及经脉,只是插入肉里。蓝月生怕后腰上的羽箭露出水面而暴露所在,忙伸手一拔,一阵钻心的疼痛传来,蓝月忍不住张开嘴“啊”的一声,顿时呛了一大口水,这才知道箭上设有倒钩,这一拔箭带下一大块肉来,再也不敢拔腿上之箭,只是用手将箭杆撅断,又怕箭杆浮上水面暴露自己所在,忙深潜至水底,将箭杆插在地底。
这一番折腾累得蓝月废掉许多真气,明显感到胸闷难受,心脏碰碰直跳,似乎要从胸膛蹦出来。但蓝月的耳中似乎还听到岸边有人声,并不敢浮出水面换气,想起入水前曾看到水中央处有荷叶田田、莲花盛开,心想潜水到那处在荷叶下换气呼吸才能安全,忙屏住呼吸用尽最后真气向前潜去。
早先在水面之上看上去不远的距离,此刻在水下蓝月来说却如万水千山一样遥远,每一下手臂的划动都让他感受到无比的痛苦,而腿上、腰间的箭伤流血不止,不能呼吸的他越来越累,真气已经耗尽,心脏的跳动也越来越慢,再有几息就会停止跳动,蓝月感到身体似乎离开了自己,前面一片漆黑,这时手好像摸到了一根什么东西,本能地用手一拽,紧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蓝月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身在何处,一线生机出现在频死的蓝月身上,他感到浑身无力,只能慢慢地挣扎着撑开眼皮,一团模模糊糊的白光映入眼帘,白光之中似乎有个人影,那人影将什么东西放到蓝月鼻前,一股莫名的怪味直冲大脑,然后转入肠胃,蓝月一阵恶心,不由得翻身吐了起来,吐出几口浊水之后,蓝月恢复了一点体力,模糊的世界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这才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腰腿箭伤已经被细心包扎,一股浓重的药味从中透出,身上的潮湿衣物早已去掉,换了套麻布衣衫,虽然不够宽大,但也干爽舒适。
那是一个四周没有窗户的房间,只在一侧顶部开有两个书本大的天窗,两束光柱从上面透来,无风而动的微尘在其间漂浮,仿佛细小的鱼儿在水中悠然游走。房间的四周由于中间光柱的明亮反而看不真切,依稀堆满了书籍。这时,一人从光柱后面走到蓝月近前,明亮的阳光照在他雪白的须发、睿智的面容上,直如神仙下凡。此人满面红光,光看面目,也就四十多岁,但蓝月从其雪白的须发看出此人已是耄耋之年。
蓝月支起身子道:“多谢老丈相救!请问贵姓大名,这里是何所在?”
老人看了一眼蓝月,笑道:“此地乃黄册之岛。你落入水中,是被这里守卫从湖中救起。”
停了一下,老人有沉声问道:“黄册之岛,乃是朝廷禁地,擅闯者死!你又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黄册,是明代国家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明洪武十四年,明朝政府在户帖制度基础上建立了黄册制度。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民籍除一般应役的民户外,还有儒、医、阴阳等户。军籍除一般供应军役的军户以外,还有校尉、力士、弓、铺兵等。匠籍,登记手工业户,向政府承应工匠差役以及厨役、裁缝、马、船等。另有灶籍,登记制盐户。黄册的编造程序是,由政府仍把户帖发给各户,每年填报,由地方官核实其丁口、田宅及资产等的变动情况,逐年累计的材料作为十年大造黄册的依据。
蓝月眼都不眨,不慌不忙道:“老丈您误会了,我乃锦衣卫千户王源礼,在指挥使蒋大人手下当差,今日因追捕朝廷钦犯蓝月来到湖边,不幸被敌人偷袭,落水昏迷,以致误闯禁地,还望多多包涵。”
说着,蓝月挣扎下地,缓步向老者靠近,言道:“小可公务在身,不便久留,还请老丈指条出门之路,他日有缘,自当拜谢!”说着,深施一礼,同时暗聚功力,如果老人话不投机,便准备冲杀出去。
老人似乎看出蓝月的企图,冷然道:“我取出你腿上之箭时,发现你所中之箭乃是锦衣卫专用的白羽箭,也就是说你可能是被锦衣卫射伤的。刚才你问我身在何处,你仔细看看周围,是否没有窗户,房门也从外被紧锁。现在我来告诉你,这里是湖中岛的地牢。蓝月,你还有何话说?”
蓝月仍是神色不变道:“老丈真是谨慎之人,在下佩服。我腿上中的确是锦衣卫的箭,那也有可能是那钦犯蓝月抢了锦衣卫的弓弩再来射我,凭什么你一口咬定我就是蓝月?”
老人哈哈大笑:“方才是我替你换的衣裤。就凭你左脚心有四颗痣,右脚心有三颗痣,合在一起正好是‘脚踩七星’,你,就是蓝月!”
………………………………
第二十八章 洪武八年
蓝月心中大惊,此事极端机密,他是如何得知?心中涌起重重杀机,眼露精光,冷哼道:“你仅凭几颗黑痣就编出这等无聊的谶语,进而一口咬定我是那朝廷钦犯,你究竟是谁?有何图谋?快快报上名来,否则,休怪我翻脸无情!”说罢,功聚双掌,准备作出凌厉一击。
老者看出蓝月企图,并不害怕,只是淡然道:“且慢,此时并无第三者在场,等我说完你再动手不迟。”
“你生于洪武八年真月初一,生辰八字乃是乙卯年、戊寅月、甲子日、辛辰时,那一年是兔年,因此你属兔,乃月宫之仙兔,所以起名为月,表字逸仙。”
“父亲蓝十八,母亲吴氏,乃是你父亲二房小妾,生下你后血崩而亡。因父亲年迈,出生不久就由哥嫂抚养,大哥蓝玉,嫂子李氏。我有说错吗?”
仿佛一道闪电击中了蓝月,顿时呆在当场,怎么可能这样?这人说得一字不差。
那老者继续道:“你出生不久,大哥蓝月暗中邀请一位好友来府中给你起名、看相。那人看了你的生辰八字之后批了四字——逆天行事,又说你脚踩七星乃是‘扭转乾坤’之相。因你同时具有‘逆天行事’之命和‘扭转乾坤’之相,必遭天子所不容,所以那人叮嘱你哥切莫泄露此事,否则必遭杀身之祸。”
老者走近蓝月身前,用看穿一切却又无比亲切的眼神看着蓝月,柔声道:“月儿,你还猜不出我是谁吗?”
蓝月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摇头道:“你是刘••••••不可能的,大兄说那看相的朋友同年暴病而亡,但••••••”但事实摆在眼前,知道蓝月命相的只有三人,蓝玉,蓝月,以及当年替他看相起名之人,不管多么荒诞,蓝月心中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这是一个死人,已经死了十八年的人,现在就等他亲口证实了。
果然,老者笑道:“不错,老夫正是那刘基刘伯温。月儿,你要记住,死亡只是一个幻像!”
蓝月的心中涌起滔天巨浪,先是一阵激动,再是一阵狂喜,大兄有救了!他心中的一个声音对自己道,大兄口中的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无所不知,也无所不能,他又是大兄的好友,一定能有办法救出大兄的。另一个声音却哂道,冷静点,就算他是刘伯温,此刻也是自身难保的阶下囚罢了,蓝月,长点脑子吧。
蓝月心中恢复了平静,正欲上前躬身施礼,却被刘基一把托住,道:“月儿不必拘礼。唉!你逃生至此说明皇上已经对你大哥蓝玉下手了。”
蓝月试探问道:“可有解救之法?”
刘伯温摇头道:“我能救你出去,但对蓝玉却是无回天之力啊。还好在他们上岛之前我们还是有些时间,让我把其中的缘由细说你听,你就能看清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了。”
“月儿,你命相不凡,注定是成大事者,有一天当你遇到问题看不清楚、无法决断时,当从大局着眼,从长远考虑。纵观我华夏民族数千年历史,每三五百年必出一位雄才大略帝王,结束四分五裂局面,令天下一统,四夷宾服。只不过这样的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极端的猜忌之心和对权力的疯狂追求,绝对不允许他人窥视,哪怕只是可能也要扼杀在萌芽状态。秦皇汉武如此,唐宗宋祖如此,当今皇上更是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基说道这里,感慨颇深,同时又恨不得将毕生所学在顷刻间传给蓝月,在洪武八年刘基第一眼见到蓝月时,就感觉到自己和他有命中注定的师徒之缘,虽然短暂且没有师徒之名。没有人知道他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当时刘基已经算出自己的死期为洪武八年正月,但为了师徒之缘他硬是逆天改命,结果付出了惨痛代价,两年后,即洪武十年,朱元璋为了震慑惩戒刘基,指示丞相胡惟庸将刘基长子刘琏投入井中。
“洪武八年正月,在我替你起名看相后不久,我偶感微恙,丞相胡惟庸奉皇上旨意前来探望,随行御医开出药方,我立时看出其中端倪,有几味虽然无毒,但混在一起后却相生相克,会产生剧毒。我不动声色的假装服用,数日禀明圣上自己服药后病情反而恶化,但圣上却不动声色。我心中一寒,现在江山初定,皇上开始对握有权力的文臣开刀了,我虽低调,只是受封诚意伯,但在民间却有些薄名,因此第一个该死。当然后面就会是身为丞相的那些了,比如胡惟庸、李善长之流,因为他们分走了皇上的权力。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些。”
“当然了,我如果按照皇上的计划死亡,我的家人就能安然无恙。可我偏偏有未了之事,只能凭借一些手段诈死瞒名。可惜皇上派出剑神白轻尘暗暗探查,终于在两年后于终南山中找到了我。因为世人皆以为我已死亡,对皇权已无威胁,且尚有利用价值,遂将我关押此处,永不见天日,为其效劳。”
“后来皇上杀了胡惟庸、李善长后干脆不设丞相一职,这样所有权利就全部集于自己一人之手。为了永久废除丞相,皇上甚至下了一道严令:‘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若有敢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及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权利集中后就是安全问题,洪武十八年,大明第一名将徐达背生毒疮,不能食蒸鹅,皇上却派使者送去,徐达含泪吃下,不久毒发身亡。后来,蓝玉在捕鱼儿海扫清北元势力,大明朝暂时没有外部威胁,蓝玉就失去了价值,同时也变成了威胁,被杀是迟早的事,至于什么罪名、有没有罪都不重要了。下一个就会轮到傅友德。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
刘基的一番长篇大论句句在理,令人振聋发聩,蓝月听得冷汗直冒,心想自己从未换个高度来看待大兄的案情,按照刘基的理论大兄之死只是早晚之事而已。
………………………………
第二十九章 奇门遁甲
蓝月明知没有侥幸,却还不死心,用近乎颤抖的声音问道:“难道大兄从来没有一点希望,注定要死在朱元璋的刀下吗?”
刘伯温长叹一口气道:“我虽然被关押在此十八年,但还是有些手段了解外面世界的。造化弄人啊!如果太子朱标不死,蓝玉不但不会死,且将位极人臣,受到重用。”
看到蓝月疑惑的眼神,刘基耐心解释道:“令兄与太子朱标过从甚密,且对朱标忠心耿耿,这一点皇上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会留下能征善战的蓝玉,作为朱标继位之后的武将班底。但是去年四月,朱标之死改变了一切。九月,皇上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标不但宽宏仁义,有治国长材,且经历过战争,受过血与火的洗礼,蓝玉甚至傅友德、冯胜这些老将都愿臣服于他。而朱允炆不行。所以朱元璋会替他拔掉这些刺。”
听了刘基一番分析,蓝月的心凉到了底,彻底的丢弃了希望。
刘基见蓝月伤心绝望的表情,忙岔开话题道:“这十八年来皇上之所以没有杀我,是基于两个原因,其一,对外来讲,我已经是个没有威胁的死人,反之却可以用我的家人来威胁我。其二,皇上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吴王宝藏,传说此宝藏关系到朝代兴替和天下安危,且机关重重,他坚信一旦找到此宝藏,只有我能替他打开。”
这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刘基应了声,封闭的大门从外面打开,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军士,冲刘基施礼道:“打扰先生了。刚刚收到城里飞鸽传信,朱柏已经取得皇上圣旨,亲帅两千金吾卫即将来此。预计两个时辰后会到达岛外。”
刘基点了点头,那人躬身退下。蓝月感到有点意外,刘基不像个囚犯,倒像是主人。
刘基似乎能看出蓝月心事,解释道:“这些原本是看守我的卫士,只是由于我的原因他们也成了终身不能出岛之人。来时都是黑发青春,现在也是半百之人了。这些人和我一样,不能见天日的,我死,他们的死期也就到了。让他们明白自己和我的共同关联后,一切都简单了。来,我们出去再聊。”
刘基以一定节奏敲了几下门,铁门从外被打开。门外站立两个卫士,都在四五十岁年纪,见刘基出来皆口称先生,恭敬有加。
出得门来是一条封闭的通道,两旁分别挂了数盏油灯,照得周遭忽明忽暗。
刘基边走边道:“洪武初年,开国不久,百废待兴之际,我曾力劝皇上于注重农桑之同时,大力发展商业,并指出宋朝武力虽弱但由于发展商业而国富民强的事实。但圣上认为商业乃是逐末之举,商人皆无耻小人,不屑一顾。无奈之下我只得私下安排亲信之人,在各地设立钱庄、商行等,以此暗助国家经济正常运转。从中拿出一点钱财去赡养这些卫士家人,对我来说只是小事一桩,但这些守卫却是感恩戴德,对我更是五体投地,甘愿为我所用,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当今世人只看到武力的强大,终有一天,金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刘基看似在絮絮叨叨讲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其实他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蓝月灌输一些政治经济乃至于为人处世的一些理念,最少能给他一些启发。
说话间眼前一亮,二人已出了地牢的洞口,此时已是午后时分,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百花散发出浓烈的芬芳。蓝月环顾四周,芳草菲菲,波光粼粼,杨柳依依,群芳妍妍。除了自己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