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324章 :资金缺口
徐丽娅辞职前在制氧机厂宣传办工作,和那位副总工是老熟人,这么多年过去,互相之间的礼尚往来也没有断,于是拎了些礼物找到邺钢家属区一说,就这样通过他搭上了三产公司经理这条线,而且进展相当顺利,基本上离拍板也不太远了。
然而,这临门一脚往往是最难踢的。
卡在徐丽娅面前的难题,是资金。
粗略估算一下,她这些年攒下来的积蓄,加上能从娘家亲友处挪借到的部分,甚至连两处房产都抵押给银行的话,筹到手里的钱加起来也不过30来万,连半年的房租都不够。
装修和硬件投资的资金更是一个天文数目。
保守的估计,资金缺口在150万元以上。
在94年,150万绝对称得上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据徐丽娅所知,另外几位有意租赁邺钢大厦的竞争者,也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和三产公司搭上了线,却同样受困于资金问题,或是和她一样资金不足,或是手里有钱,却担心一次性投资额度过大,对收益的预期不足而暂时犹豫不决,总之到目前为之,还没有谁能彻底敲定这笔投资。
这段时间徐丽娅之所以没空来看女儿,就是在忙着四处筹措资金。
搞了十来年的餐饮,徐丽娅倒也认识不少有钱有势的熟人,只是这些熟人要么不看好她的投资项目,担心她的还款能力,要么就是心怀叵测,附加的条款过于苛刻,甚至是屈辱。
虽然她已经过了30岁,还离了婚,不过在大多数成年男人眼里,像她这样风华正茂的成熟女人无疑比那些青涩未消的小女生更具吸引力……当然,这些羞于启齿的情形是万万不能跟女儿的小男朋友提起的。
听完她的话,杨昆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么幼稚,接触过的邺钢的几个工作人员,要么根本不明内情,要么就是压根没一句实话。
他沉默了一下,问:“徐阿姨,您跟我说这些,是想……”
徐丽娅也不跟他拐弯抹角,坦白说道:“这家店我一个人开不起来,你要有兴趣的话,咱们合作。”
杨昆挑了下眉头,“怎么个合作法?”
徐丽娅指指自己,再指指窗外,“我的门路,你的思路,共同投资,按比例占股,你当老板,我来管理。”
杨昆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徐丽娅也不打断他的思路,只是觉得他的表情有点古怪,眉头紧皱,嘴角却向上勾起,像是在犹豫,又像是在笑。
她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
自己这个建议提得有些过于唐突了,他心里接受不了?
莫非他只是个空架子,其实手里根本没几个钱?
还是觉得一次投上百万进去有点过于盲目、冒险,怕万一经营不善的话血本无归?
又或者是……对自己不放心,怕娘俩串通好了玩美人计?
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在徐丽娅的脑子里盘旋来去,比昨天亲眼看到女儿和杨昆在一起的场景时还要令她心乱如麻。
也不能怪她沉不住气,毕竟是数以百万计的投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眼下还算优裕的生活彻底断送,这辈子都再难翻身。
她却根本猜不到杨昆的心思。
其实他现在正在想的是,昨天晚上哥还纳闷呢,人家都说情场失意、商场得意,自己怎么就商海受阻、情路无门呢,却料不到今天事业、感情同时出现转机,这节奏未免也太……诡异了吧?
不过昆哥喜欢!
等了好一会,不见他出声,徐丽娅终于忍不住问道:“要是觉得风险太大的话,那就算了,我也觉得这一步迈得太大……”
杨昆回过神来,笑着摆摆手,“一二百万的投资而已,太大的风险倒谈不上,只是……这事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定下来的,我得跟二叔和另外几个伙计商量一下。”
徐丽娅释然一笑,说:“那是当然,不过你最好快点,眼下另外几家也都在暗中使劲,谁先解决掉资金的难题,谁就能笑到最后。”
杨昆的动作比她想像得还要快。
奥拓车的影子还没完全在视野里消失,他便急匆匆地转身向店里走去,准备马上召集各位合伙人过来商议此事。
其实商议也只是走个过场,对于他的投资眼光,现在已经没有谁会提出质疑了,不过毕竟是上百万的投资,至少也要在形式上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也是对合伙人的尊重。
不过回到办公室之后,杨昆还是暂时压制住了心底的躁动,搬了把椅子,坐到窗前,给自己点了支烟,看着玻璃上尚未开始融化的冰花,静静地权衡这件事的利弊。
有后世成功的例子做参考,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需要慎重考虑的,是合作对象。
杨昆眼下的生意已经铺得遍地开花,按他一贯的尿性,以后还将分布得更加松散,他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兼顾,而市区的分店又是他的生意链条中的重要一环,至少从目前的投资重点来说是这样。
这就需要有个既有管理能力、又有创业热情,同时还要知根知底的自己人来掌舵。
杨昆最初属意的是傅青梅。
只是她对搞餐饮的兴趣不大。
而和徐丽娅合作的话……她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从言谈举止来看,也是个雷厉风行的女人,似乎比傅青梅更合适成为合作人选。
但是,她开了那么多年饭店,认识的同行和熟人也不在少数,为什么偏偏要找刚认识不过一天的自己合作呢?
是预谋已久,还是临时起意?
略微回想了一下,杨昆很快就推翻了前一种可能
他和叶小换确定恋爱关系时,手头只有一家街机厅,即便后来火锅城大赚特赚,以女孩心思之单纯,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讳莫如深,断然不会到她老妈面前显摆男朋友做生意的本事。
从昨晚见面时,徐丽娅的表情、动作来分析,杨昆觉得她这么做,临时起意的成分居多。
那么,她找自己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单纯的想做生意挣钱,还是……另有所图?
………………………………
第325章 :举棋不定
也不能怪杨昆多疑,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即使是女友的亲妈,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哪怕是亲如父子兄弟,也有不少为了钱反目成仇的例子,何况只是未来的丈母娘,后面还得加个括号,备注:“有可能”。
如果可以的话,杨昆更愿意跟何平这样心机不深、知足常乐的人合作。
只是心机不深的人往往能力都很有限。
以何平的阅历见识,在县城里经营一家烧烤店绰绰有余,掌管上百万的生意就显得力有未逮了。
这就好比一个初中毕业、从来没接触过证券、金融等专业知识的人,突然拿了一百万去炒股一样,不赔钱已经是烧高香了,指望他赚钱、赚大钱……去看网络小说吧。
单从能力和经验来看,徐丽娅绝对是合作开店的最佳人选。
但她过往的生活和感情经历实在有些复杂,这样的人往往心思也很复杂,令人无法捉摸、难以把握。
如果只是琢磨不透她这个人的话,杨昆倒还不至于举棋不定。
问题的关键在于,她前脚刚同意自己和叶小换交往,后脚就提出要和自己合伙,这二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当然,关系肯定是有的,毕竟杨昆是因为跟人家姑娘搞对象才认识的徐丽娅,要没这层关系,人家压根不可能认识他。
他顾虑的是,二者之间有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考虑到彼此刚刚认识不久,接触太少,杨昆并没有试图去弄清她脑子的所有想法,只是从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来琢磨这件事。
最好的可能,就是徐丽娅也看到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想着趁她自己还年轻时多挣点钱,以确保她和女儿今后生活无忧。
根据杨昆的观察,她对女儿的关爱的确是发自内心,毫无修饰和做作的成分,所以他认为这种可能性最大。
最坏的可能则是,她打算先借鸡生蛋,再私下里做手脚,悄悄地把鸡蛋转移到别的篮子里,直到把整只鸡都据为已有,像老肥曾经打算的那样。
这种可能性相对要小得多,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当然,她不是以前的老肥,杨昆也再不是以前那个杨昆,即便她真的怀有如此恶劣的动机,他也有足够的把握和手段去应对,甚至后发制人。
思前想后,暂时得不出定论,杨昆觉得不能再这么犹豫下去了。
对徐丽娅本人,以及她的心态和想法,可以在今后的接触中进一步了解、观察,商机却是稍纵即逝,时不我待。
他把二叔、王波、何平召集到一起商谈这件事。
简要介绍过情况之后,杨昆向大家推出了他预谋已久的扩张计划:将现有的几家饭店整合到一起,成立餐饮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筹措资金,以公司的名义跟徐丽娅合作,将喜羊羊的招牌打进市区餐饮市场。
只是这样一来,各人在新公司中所占股比将被大大稀释,好在不会影响现有产业的股权比例,也不用大家额外投入一分钱,无非是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同时可以在市区分店的赢利中分得一份红利。
杨建军、王波、何平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也没接触过专业的商业理念,脑子里完全没有股权、收益之类的概念,作为过来人的杨昆也只能算是半把刀,搜肠刮肚地解释了几句,几个人反而越听越糊涂。
王波摆手示意他别再白费口舌了,“说那么多没用,都知道你不会坑大伙,你拿主意就行。”
一句话把昆哥感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恨不得当场抱住这位浓眉大眼的汉子亲上两口。
话虽简单,却代表着彼此之间毫无保留的信任,也正是他和徐丽娅之间最欠缺的合作基础。
都是各管一摊的大忙人,也没太多时间坐下来闲聊,统一了意见之后,便各回自己的地盘,统计各自账面的资金情况,准备帮新店筹措房租。
杨昆看看时间,距徐丽娅开车离开时还不到半个小时,考虑到雪后路况太差,估计她应该还没回到市区,便先和胡增海联系,询问那笔轿车抵押贷款的情况。
胡主任在电话里告诉他,那笔35万元的款子已经批了下来,大约就在这几天内到账。
欣喜之余,杨昆连声道谢,顺便把自己准备筹办餐饮公司、以及贷款开分店的打算提前透露给他。
涉及到上百万元的贷款,已经超出了胡主任的职权范围,除了要请他帮忙向上面活动之外,还需要有足够实力的企业做担保。
摩托车行、电器行和批发行开业不久,资质不足,电玩城的营业性质较为特殊,且固定投资和注册资金较少,也不合适作为担保企业,相应的难题,还需要胡主任甚至更高层面的人士帮忙出面协调、联系。
约好改天一起吃饭,杨昆刚挂掉电话,来电的铃声便紧接着响了起来。
先后接打了几个电话,分别和王波、刘学锋、杨晓丽以及吴清江老婆聊了几句,他手头的小本本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
从纸面上来看,摩托车行、电器行及副食批发行都是刚跟厂家签订完订货合同、追加过货款,账面余额不多,而且像这种商品流通行业,除去打擦边球的部分,正常营业的净利润不会超过20%,也就是说,平时得有八成的资金用于周转,可供随时抽调的资金相当有限。
几家饭店的账面上也不是很宽裕,虽然三家喜羊羊、一家灰太狼的日均营收加起来超过6万元,净利润也高达50%以上,不过前阵子刚抽了35万提车,上牌照也花费不少,头两天又刚还清县交警大队的车款,眼看就到月底,还要预留出员工工资和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也挤不出多少钱来供杨昆自由支配。
唯一的惊喜,来自于杨昆玩票性质的首次创业,搬迁到百货大楼之后一直声名不显的“动感地带”。
试运营了一段之后,那20台帕斯机开始发威。
截止目前为止,平均日销超2万,单日高订接近4万,即使以网文的标准来衡量,这成绩比许多大神也不差了。
每天数钱数得心惊肉跳的王波悄悄跟杨昆说过一句话:“我特么现在看谁都像贼!”
………………………………
第326章 :雷厉风行
三皮哥这话不是无病呻~吟,事实上从电玩城的日营收第一次突破2万元起,他就抽调人手,加强了电玩城的安保力量,值夜班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为4人,每天到农信社存款的人除了常三和虎子外,又额外添了俩人高马大的小伙子。
这么做一是为了保证资金安全,二是为了预防有人输红了眼闹事。
事实证明他的未雨绸缪的确有一定的先见之明,自帕斯机引进至今,电玩城已经发生了三起斗殴事件,除有一次是俩玩家喝醉了互相谩骂、殴斗之外,另外两次都是由于在帕斯机输多了钱引起的,好在都被电玩城的保安和闻讯赶来的县局治安股干警控制住了场面。
鉴于这种情况,杨昆很严肃地警告常三等人,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学会忍让,对于那些输红了眼的玩家,不妨搞一些消费返利之类的活动,起码给对方留出吃饭、打车的钱,象征性地安抚一下人心,以免树大招风。
如果不是考虑到尚处于事业的上升期,需要电玩城这头现金奶牛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且有周学礼的大旗护着,只要保持足够的低调,将这种几乎无法避免的冲突控制在上面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便不用太过担心会引起过于重大的社会问题,杨昆真想现在就将自己的股份全盘转让出去。
当然,以杨昆目前的身家地位,现在就考虑漂清自己的问题还为时过早,而且这种娱乐行业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次投资、终身受益,人员工资和运营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在是90年代屈指可数的暴利行业之一,就这么放手的话,换谁也舍不得。
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杨昆跟徐丽娅说他一个月能从电玩城分到5万元的纯利润实在是……太过保守了。
不管以后怎么样,至少电玩城账上趴着的30多万元现金解决了杨昆的燃眉之急。
仔细盘算过手头可以调用的现金总量之后,他给徐丽娅打了个传呼,在电话里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她。
对于他准备成立餐饮公司的打算,徐丽娅打心眼里表示赞成。
94年,国内已经正式颁布实施了公司法,对公司股东的优先权益,以及在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等方面,都有着详细的明文规定。
按双方投资的比例计算,她只能占到15%左右的股份,也需要相对健全的公司机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
也是双方对彼此了解太少,正如刚提出合作时她猜疑杨昆的心思那样,杨昆也把她的想法猜得过于复杂了。
其实徐丽娅的想法很简单,再好的男人都靠不住,自己该挣的钱,还是抓在自己手里放心,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女儿的将来考虑。
既然双方考虑事情的出发点一致,剩下的事,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第二天,12月25日,杨昆一早起来,先到农信社找到老肖,开了张30万元的现金支票,然后去农行找胡增海。
他直言不讳地告诉胡主任,今天等钱用,请对方先给他开一张同等面额的现金支票,等那笔35万元的贷款到账之后,再拿来补这个窟窿。
前后不过三数天的时间差,对于这样略嫌逾矩的要求,胡增海实在找不出理由拒绝。
拿着两张支票,杨昆又跑到城信社,从火锅城的账上取了5万元现金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开着那辆小奔到市里和徐丽娅会合。
今天是周日,人行休假,暂时无法查验支票真伪,不过有三产公司的财务出纳开具的临时收执,以及该公司经理亲笔签字、只欠一个正式合同章的租赁协议,邺钢大厦的店面终于算是名花有主了。
忙完公事,还有私事要办。
中午,徐丽娅请三产公司那位经理吃饭,酒足饭饱之后,从酒店出来时,杨昆取出那只装有5万元现金的黑塑料袋,塞进了他的车后厢里。
邺钢大厦的租赁协议是一年一签,这只是95年的意思,96年的情况,到时再说。
分开之后,徐丽娅吩咐杨昆开车,一起赶到她在市政府旁边买的单元房,将包括原来制氧机厂家属楼在内的两本房产证、以及几本存折一并交给他。
刚开始合作,彼此还不熟悉,杨昆办事雷厉风行,掏钱果断,她这当长辈的,总不能表现得缩手缩脚。
杨昆摆手不接,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要这么做,就显得太见外了。”
徐丽娅考虑了一会,说:“这样吧,反正后续的装修、采买还需要不断地投入,先可着我的积蓄用,最后根据实际投入的资金,多退少补,只是我手头现金不足,房产抵押手续又麻烦,这两本房产证先放你那里,换10万块钱来周转。”
杨昆能感受到她的诚意,也知道她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在手头资金不足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其15%的占股比例,以免自己仗着现金充足的优势强行挤占她的股份,觉得硬要说破的话,反而显得见外,便接过两本房产证,开玩笑道:“好吧,就把这当是小叶的嫁妆,我先替她保管一段时间。”
徐丽娅摇头而笑,觉得这个准女婿心思机敏、言行体贴,倒也有趣。
问过她手头没有熟悉合用的装修队伍,杨昆便建议一起去找卓越工作室,商谈装修方案。
先前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经历,而且拜杨昆所赐,卓越在易阳又接到几单装修工程,时隔半月再次见面,檀雅卓表现得很热情,如果不是看她的相貌和打扮太过中性了些,徐丽娅都要忍不住怀疑她和杨昆之间有什么猫腻了。
落座、敬茶之后,杨昆把徐丽娅介绍给檀工,没仔细解释双方的关系,只说她是自家的亲戚、长辈。
听他说又有大工程要照顾,檀雅卓很高兴,她是那种典型的学院派技术人员,社会交际和察颜观色的能力相对欠缺,口无遮拦地问:“好久没见我那位学妹,你把她拐到哪去了?”
杨昆的小心脏跳得稍微快了那么半拍,也不敢看徐丽娅,随口答道:“跟我妈一起搞副食批发呢,眼下在省城出差。”
一个问得随意,一个答得自然,徐丽娅在旁边笑而不语,一双漂亮的杏眼却微微眯了起来。
………………………………
第327章 :分工合作
除了烹饪简洁明快、适合标准化生产、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等特点之外,火锅连锁店还有个极为明显的优势,那就是统一化的店面形象设计,便于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感。
这个优势也使得装修方案的选择趋于简单化,是以谈了十几分钟后,杨昆便开车载着檀、贾二位设计师,和徐丽娅一起到邺钢大厦现场考察。
市内周日车流量较大,尤其是火车站附近的繁华地段,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也毫不为过,离邺钢大厦还有两个路口时就开始堵车,慢慢悠悠地拱到近前时,骑摩托车过来的工程队的王头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在筹建工程处,杨昆又见到了那位姓侯的邺钢酒店筹备小组副主任,请他帮忙和施工方沟通了一下,又找了几顶安全帽,进入正在紧张施工的大厦内部现场勘测。
侯副主任上次从杨昆手里得了甜头,再见他时就不是以前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特意把手头的活交待给别人代劳,自己戴了安全帽陪在旁边爬低上高地参谋意见,言语中不停暗示,可以想办法帮杨昆和三产公司的一把手牵上线。
杨昆知道他的用意,既不明说已经拿下了租赁合同,也不问他到底知不知道另外几家竞争对手已经无限接近成功的内情,只是虚与委蛇地陪他客套着,将现场勘测、评估工作交由徐丽娅和檀雅卓等人负责。
临告辞时,杨昆背着别人,悄悄往那位侯副主任的口袋里塞了两包硬中华,红包却是免了。
要是换了一般人,明知道这家伙满嘴没实话,一心拿自己当羊牯、冤大头,拐弯抹角地要好处,哪怕不当面点破、冷嘲热讽一番,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给他。
只是杨昆考虑到接下来的装修工程难免和酒店的筹备进程有冲突、摩擦之处,而且酒店正式开业后,这家伙估计也能在其中捞个一官半职,便想着和对方保持起码的相互尊重,多少也能替日后的工作省去一些麻烦。
内外墙、地板、房顶面积初步测量完成之后,一行人回到卓越设计室,开始商讨装修方案。
整体的装修风格毫无异议,还是仿古式外观,中间穿插带有传统中国风情的喜羊羊肖像,只是考虑到市区的消费水平比郊县整体要高一个层次,同时在消防、安全方面有着更严格的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