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盘算,他心里就生出了几分惧意,只是当着无数同行的面,就此放他们走人的话,这张老脸可就没地儿搁了。
打,打不过,最乐观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忍,不甘心,吃亏事小,丢人事大。
正在两难之际,就听人群外围有人喊:“哎哎哎,干什么呢这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是吧?不用做生意了?散了,都散了!”
随着这阵吆喝,围观的人群顿时闪出一条道来。
中年店主扭脸一瞅,是亚运村派出所的民警,一老一少,标准组合。
他心里顿时一轻,在车市讨了这么多年生活,工商、税务、公安,那都是多年的老交情了,这小子再有背景又怎么着,四九城里省部级一抓一大把,你丫一个外地人,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想兴风作浪,没门!
………………………………
第462章 :从中说和
看到两位民警挤到近前,杨昆心里也是一轻。
他来此的目的是买车,不想惹麻烦。
京城水深,不比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过看到中年店主屁颠屁颠地迎上去和那位年龄稍长的民警打招呼,两个人相谈甚欢的样子时,他又皱起了眉头。
这里是人家的主场,他们要是警民一家亲的话,多少也是个麻烦。
中年民警摆手推开无良店主递来的烟,环顾四周,朗声问道:“谁打的110?”
连问几遍,没人应声。
看热闹的向来不嫌事大,谁会多管闲事?
杨昆也觉得纳闷,就听旁边有人高声喊:“我打的!”
扭头一看,是那几位东北哥们。
年轻民警在那规劝围观的群众赶紧散去,中年民警就问那店主:“老汪,怎么回事?”
无良店主老汪一指那几个东北车主,“朱警官,就是他们,装完了车不给钱!”
又一指杨昆等人,“他们借机闹事!”
朱警官笑了,“嗬,敢情还不是一码事,别急,咱们分个先来后到啊,一个一个来,谁先惹事的?”
老汪的手指头又转回了东北车主的脸上,“他们。”
朱警官显然不是第一次处理类似的纠纷,四下看了看,见还有不少群众没走散,就指指装饰店的侧门,“上这里头说,还是到所里说,你们挑。”
杨昆就看那几位东北大汉。
那车主刚才带着伙计们去找销售商,没看到杨昆和店方起冲突的经过,见凭白无故又多出一拨人来,也有点摸不着头脑,顺着民警的语气答道:“您说了算。”
“事儿是在这挑起来的,咱就在这把它平了,走吧各位,别在这现眼了。”朱警官朝装饰店一摆头,当先走进了车间。
见那年轻民警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盯着,而且车还没拿到手,杨昆也就没敢借机开溜,等冲突双方跟着那位朱警官进去之后,朝叶小换和孙研递了个“放心”的眼神,带头跟了进去。
进门之后,姓汪的奸商仗着地利人和,抢着要说话,朱警官一指他,“你给我打住,人家远来是客,让人家先说。”
那位东北车主就将事发经过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前面的过程和后面的结果都和杨昆所料不差,车款到手之后,那俩车虫就没影了,找到提车的店,人家也不认账,只说姓黄的是从他们那里调车,人家只管开票收款,其他的一概不负责。
叶小换和孙研第一次见识这种龌龊手段,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杨昆却觉得无聊得很,掏出烟来,分给邵兵一支,见那位东北车主气得说话时声音都在打颤,同情他的遭遇,走过去挨个让了一圈,连那伙奸商也都有份。
那哥们还没摸清他的路数,不过看他的眼神中没有恶意,犹豫了一下,带头接了过来,拿火机要帮杨昆点烟,他笑着摆摆手,走到民警们面前,“警察同志,您抽烟。”
那位朱警官瞅瞅杨昆手里的软中华,笑眯眯地接了两支过去,分给同事一支,“谢了您呐,不过这事还没轮到老几位,旁边先歇会,少安毋躁啊。”
经杨昆从中这么一转圜,场面上的敌对情绪就相对缓和了一些。
姓汪的中年店主再说话时,就没刚才那么尖酸刻薄,也压根不提冲突的起因,只是拍打着手里的装饰清单,一脸无辜地向两位民警诉苦,说他店小利薄,还有这么多工人要养活,又说这帮外地车主根本不懂行,不知道他给人家装的都是好东西,只看价钱贵,就想赖账云云,翻来覆去就一个意思,不付账是甭想提车。
朱警官早听惯了这套说辞,对其中的猫腻也是心知肚明,摆摆手,阻止他继续说下去,从他手里要过清单瞄了瞄,问那几位东北车主:“列位,你们是怎么个意思?”
为首的大汉吁了口闷气,“再好的东西,咱们也不要了,让他怎么装上去还怎么给咱们拆下来,东西还归他们,工钱咱们出,您看怎么样?”
老汪当然不干了,“这玩意就跟黄花大闺女一样,一拆了封可就不值钱了,你们说不要就不要,我这么两头折腾图个啥,回头我卖给谁去?”
朱警官伸手想拍那东北大汉的肩膀,发现够不着,就转而拍拍他的胳膊,示意他到旁边说话:“我刚才也看了,你们这合同弄得确实有问题,上面压根没有赠送这俩字,这事啊,说不清楚,再者说实话,这经济纠纷也不是咱们民警该管的事,你要非较真不可,就只能上法院打官司,为这几万块钱,值么?”
事到如今,东北车主也早就明白自己中了套,卖车的人找不着,跟眼前这帮奸商讲道理、摆证据也已经毫无意义,据理力争的目的,也不过是想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而已,恨恨地剜了老汪一眼,问:“警察同志,您的意思是……”
朱警官扭头瞅瞅那辆雅阁,劝他:“小伙子,这东西呢,确实是装到车上了,值多少钱先另说,再要拆下来也确实不是个齐整物件了,而且你们闹得这么僵,你敢保证他往下拆东西时会稳拿轻放?大过年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在中间给你们说和说和,让他们给你们打个折,两家多少都吃点亏,你觉得呢?”
那哥们一寻思,事已至此,吃亏是肯定的了,能争取的,无非是亏大亏小而已,为了这几万块钱,也不值当把人家店给砸了,就是真砸,也不能当着民警的面砸。
思虑再三,他点了点头,“听您的。”
朱警官把老汪拉到一边小声嘀咕了几句,一开始,老汪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后来也不知听朱警官说了句什么,才如丧考妣似地点了点头。
朱警官拍拍他的肩膀,折回来说道:“别说我和店主串通好了欺负咱们外地老乡啊,一口价,两万整,同意的话,你们交钱,开车走人,回家喝顿小酒,好好睡一觉,把这口气顺过去就算完了。”
那哥们略一盘算,连贴膜带内饰,大概也值个七、八千块钱,吃个万把块钱的亏,也算长了一智,点点头,“就这么着。”
………………………………
第463章 :嚣张跋扈
达成协议之后,憋了一肚子气的东北车主是一分钟也不想在这地方多待了,麻溜地掏出两扎钞票,就想提车走人,
可惜他们暂时还走不了。
还有另外一档子事等着处理呢。
在处理完杨昆等人和装饰店之间的纠纷,确认他这拨人跟车主没关系之前,民警还不敢就这么轻易把车和人放走。
几个东北大汉无奈,只有站在门口,边抽烟边等。
处理头一档买卖纠纷足足耗了大半个钟头,杨昆等人也不怎么心急,反正钱到账也需要时间,就当免费看好戏了。
见那姓朱的民警朝他招手,杨昆从叶小换手里接过相机,紧走几步到了他跟前。
看在他主动敬烟的份上,民警说话挺和气:“小伙子,叫什么名字?”
“杨昆,木易杨,昆嘛,不好说。”
朱警官乐了,“哪的人呐?”
“燕省。”
“跑京城干嘛来了?”
“买车。”
“买车?买车怎么还打起来了?”
杨昆一指那几个小子,“他们抢我东西,不给就动手,我是正当防卫。”
“哟,还懂正当防卫,你倒是说说,他们抢你什么了?”
杨昆举起手里的相机向他示意,“这个。”
朱警官眯着眼睛一瞅,莱卡。
他有点不敢确信地使劲挤了挤眼睛,凑上去仔细看了又看,没错,是莱卡,m6。
杨昆手里这台相机原本是打算送给曾芸的。
曾芸爱好旅游、摄影,上次虽然已经送过一台佳能给她,杨昆自己却嫌不够档次,找遍了邺河市各大商场,一水的仿货莱卡,这台正经的原装m6还是特意请粤东的林老板帮他搞来的。
然而,令他略感尴尬的是,曾芸一心想和他恢复正常的工作和朋友关系,不愿跟他在私交上再有过多牵扯,任凭他好说歹说,只是坚辞不受。
无奈之下,杨昆才将这台相机留在自己手里把玩,只是他于摄影一门只是门外汉,拍马也赶不上陈老师的专业水准,这么奢侈的玩具落他手里,实在有些暴殄天物的嫌疑。
朱警官虽然也不是什么摄影爱好者,却也听说过莱卡相机的名头,知道杨昆手里这台小玩意精贵得很,这抢劫的罪名要是坐实了,判那几个小子三五年都不成问题。
虽然不想落个执法不公的口实,不过和老汪他们也算是多年的老相识,从情感上肯定要适当偏向一些,朱警官就有意忽略了相机本身的品牌和价值,问杨昆:“人家开门做生意,大庭广众之下,凭白无故地,他们为什么要抢你相机?”
杨昆微微一笑,“照您这么说,在这种公众场合,无怨无仇地,我一个外地人,为什么要主动挑事?”
想不到这小子年纪不大,脑袋瓜却转得挺快,词锋也是如此犀利,朱警官被他将住了,略一沉吟,招手叫刚收完钱回来的老汪过来,“你也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老汪就朝那个拿板砖拍人的小子使了个眼色,“小宇,你是直接受害者,你来跟朱警官汇报一下案情。”
杨昆噗嗤一下,直接笑喷了。
见他失态,朱警官只是略皱了下眉头,倒没说什么,叫小宇的小子先后在他和邵兵手底下吃了亏,怨恨地瞪了他一眼,点头哈腰地对两位民警说道:“警察叔叔……”
“扑哧”,这次是叶小换忍不住乐出了声来。
“哎哎,我说你们严肃点行不行,这儿处理案情呢!”朱警官脸上绷不住了,象征性地警告了一句,朝小宇抬抬下巴,“继续说。”
“他们几个……”小宇一指杨昆等人,“也不知道揣了什么恶毒心思,见咱们店里跟顾客起了矛盾,一个劲地在人群里起哄,还拿着相机拍照,吵吵着要满市场散发,抹黑咱们,我和东子、二虎过去劝,他们二话不说就动手打人!”
叶小换在旁边冷冷地接口道:“有多不要脸的主子,就有多不要脸的狗腿子!”
小宇被她呛得恼羞成怒,脱口骂道:“老爷们说话,小娘们滚远点!”
话音还没落地,眼前黑影一闪,“啪”的一声脆响,脸上已经被杨昆冷不丁地抽了一嘴巴子,这一下力道十足,直抽得他眼前金星乱晃,整个人都傻了,捂着半边脸,“你,你……当着警察面还敢打人?”
“再敢满嘴喷粪,别说警察了,就是当着国家总理的面,老子也敢抽你!”杨昆指着他的鼻子,声色俱厉地喝斥道:“亏这孙子还是皇城根儿长大的,连对女士最起码的尊敬都不懂,也不嫌替四九城的爷们丢份!”
俩民警也没料到杨昆居然敢当着他们的面动手,先是愣了一下,见他没有继续痛打落水狗的意思,才抢着挡在二人中间,那年轻民警就伸手去推他,“小子,够嚣张的啊,当警察的面还敢打人,把咱们俩当电线杆子了还是怎么着,上赶着想吃牢饭是不是?”
“吓唬谁呢你!”不等杨昆答话,叶小换就抢到他前面,一把扒拉开年轻民警的手,“你们眼睛瞎了还是脑子进水了,眼睁睁看着这帮奸商坑害、诈骗顾客,不帮真正的受害者主持公道,还明摆着偏向他们,看咱们外地人好欺负,还是收他们的黑钱了?”
小丫头牙齿嘴利,字字诛心,那年轻民警入职时间不长,被她责问得一愣一愣的,对一个妙龄少女又不好发作,正窘得面红耳赤,就听朱警官在旁边大喝一声:“闹够了没有!”
一句话震得车间里鸦雀无声,朱警官凌厉的眼神在双方脸上一一扫过,“给你们点面子吧,还蹬鼻子上脸了,觉得我老朱好说话是吧?这里是首都,不是你们家炕头!还有你这个丫头,没凭没据的话最好别乱说,诽谤的罪过可不轻!”
听他话里话外还是有偏袒老汪一帮人的意思,杨昆冷笑一声,“要证据是吧,好,我拿给你,不过丑话问在头里,他们要是仗着人多,想要毁灭证据怎么办?”
朱警官双眼一眯,“真当咱们身上这身官衣是白穿的?青天白日,郎郎乾坤,我看谁敢以身试法!”
杨昆耸耸肩膀,“好吧,您不妨听听这个……”
他探手入怀,再伸出来时,手里已经多了一台微型录音机。
………………………………
第464章 :特约记者
这一手往外一亮,不但是老汪、朱警官、几个东北大汉,连叶小换和孙研都傻眼了。
“……谁特么抢你东西……照什么呢?”
“照车呢……怎么了?”
“丫少跟我这揣着明白装糊涂,看着老实巴交的……欺负你们丫外地人……把胶卷扣出来……别逼哥们动手!”
“……哥几个好端端在这站着,碍特么你什么事了……”
“哟嗬,敢情还是一满不吝的……爷特么今儿就抽你了……”
…………
“反了你们了,敢上老子门前闹事,伙计们,给我圈起来!”
自双方开始接触时起,除了第一句话没来及录上,剩下的部分,都被杨昆一字不落地还原了出来,一字一句,像无数只重磅大锤,一下一下地敲打着小宇、老汪等人的脑袋,将其敲得越垂越低,那位朱警官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放到老汪喊人动手的部分,杨昆按下暂停键,笑吟吟地问俩民警:“还有必要继续听下去吗?”
朱警官一张脸黑得跟锅底似的,狠狠地瞪了老汪一眼,刚才还上蹿下跳的无良店主也蔫了,他那帮手下也全变了没嘴葫芦,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不敢抬眼看他。
看着这帮人的慫样,几个东北哥们大感痛快,领头那个狠狠地朝地上吐了口痰,“活该!”
朱警官警告地看了他们一眼,回过头来,上上下下地仔细审视杨昆。
这小子是什么来路,难道早就料到会跟老汪他们起冲突,提前准备好了录音机在这等着?
双方素不相识,他又哪能猜到这台微型录音机的来历。
此次进京买车,明知水深浪险,怕万一着了人家的道,杨昆就特意将傅青梅的这件“秘密武器”借了过来,和车行的销售员打交道时,将双方的对话一字不漏地录下来,也是打着有备无患的主意,却没想到在这又派上了大用场。
虽然同样不知道他这戏法是怎么变的,不过略一思索,孙研就猜到了他随身携带这玩意的用意,好笑之余,也不禁暗自赞他心细如发,嘴角勾起一丝盈盈的笑意,看着他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丝玩味。
审视了好一会,朱警官也没能从杨昆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来。
以他的社会阅历、工作经验之丰富,一开始也没拿这帮年轻人当回事,虽然看他们衣着入时,两个女孩也是秀丽无端,也只以为是哪个有钱人家里的纨绔子弟,闲着没事过来逛车市,无意中撞上这场热闹,年轻人血气足,好冲动,才生出来这场是非。
对于有钱人家的子女来说,一台顶级名牌相机算不了什么,不过当杨昆亮出微型录音机时,他就觉出不对来了。
大眼对小眼地和杨昆对视了半天,见他只是面带微笑,一言不发,表情中却带有成年人都不多见的沉稳和冷静,朱警官有点沉不住气了,看着对方的眼睛问:“刚才忘了件事,不知道小伙子在哪高就?”
杨昆早猜到他会有此一问,从兜里掏出本证件递给他,“高就不敢,地方小单位。”
朱警官接过来,看到封皮,眼皮子就跳了几跳,翻开来,一字一句地念到:“邺河日报社,《热点透视》栏目组,特约记者……”
见他看向自己的眼神里写满怀疑,杨昆笑着指指记者证,“上面有我们单位的电话号码,直接打114也能查到,对我的身份有疑问的话,欢迎朱警官打电话到我们单位核实。”
该说的话都说了,至于这位朱警官信不信,会不会真的打电话核实,他一点也不担心。
这本记者证的确是真的,是邺河日报社给予长期合作客户的福利。
所谓的特约记者,其实不在报社的正式编制里,也不享受任何工资待遇,却对外公开承认其记者身份,有不少官员亲属都会借用这种非官方的身份作掩护,以便于外出行事。
自从亲身体会到报纸广告给喜羊羊的名气和人气带来的显著提升之后,杨昆就决定将报纸广告常态化,相关的合作单位中,邺河日报社又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鉴于双方之间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私下里又受了杨昆不少好处,日报社的侯主任就主动示好,帮他办了这么一本记者证,凭这玩意出去招摇撞骗可能还不够格,混吃混喝却一点问题没有。
在派出所工作,平时免不了跟各种各样的假证贩子打交道,证件一入手,朱警官就敢断定,这玩意百分之百是真货。
在传统媒体还占据社会主流的九十年代中期,无冕之王的名头绝不可小觑。
尽管在京城人的眼里,邺河日报这种地市一级的地方报纸影响力相当有限,很多人甚至连邺河市究竟在哪都不知道,不过蚂蚱再也小是肉,人家手里有照片、有录音,这种丑事真要上了报纸,惊动了上面,让领导知道他的辖区给首都的形象抹了黑,他这位副所长也就算当到头了。
一念及此,他就恨不得揪过老汪头顶那几缕杂毛,朝他脸上正正反反地扇上十几个大嘴巴。
见天介提溜着耳朵根警告这帮老混混,防火防盗防记者,一个个答应得倒挺利索,大嘴叉子一张“放心了您呐”,可一到事头上,惹祸的本事那叫一个比一个强,合着爷那点唾沫星子全打水漂了是吧?
狠狠地瞪了老汪一眼,把记者证朝他眼巴前一递:“喏。”
老汪愁得都快哭了,哪敢伸手去接。
干他们这行的,打的就是政策、法规的溜边球,一不怕公安,二不怕工商,就怕流~氓和记者。
有时候,记者比流~氓还流~氓。
大模大样地来了,记者证一亮,“有消费者举报你们这里违规经营,涉嫌欺诈,咱们来了解了解情况,方不方便接受一下采访?”
方便,当然方便。
领到饭馆,嘬顿好的,临了塞个红包,大家都方便。
有时为了与人方便,人家记者干脆就直说了:“大老远来了,给报个油钱(差旅费/住宿费/饭费)呗?”
也有的记者故作矜持,明明想要好处,却遮遮掩掩地不肯开口,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朱警官这样的地方公职人员出面,彼此才方便交流、沟通。
………………………………
第465章 :无本万利
自汽车市场初具雏形时起,老汪便在这里讨生活,形形色色的流~氓、记者也不知道见过多少,却哪里见过像杨昆这样二话不说,噼里啪啦地上演一顿全武行之后,才肯表明身份的?
朱警官也是头一次遇见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儿。
在系统内混的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只是略作思考,朱警官便打定了主意,礼貌地将证件递还给杨昆,面带惭愧地致歉道:“咱们工作不够细致,差点误会了杨记者,实在是抱歉得很,还请各位体谅一下咱们实际工作中的难处。”
见对方主动放低了姿态,杨昆也不会咄咄逼人,笑眯眯地摆手道:“哪儿的话,谁还能保证一辈子没个行差踏错的?警察同志工作繁忙,为民操劳,咱们向来是既佩服又尊敬,无意中给各位添了这么大麻烦,心里也是怪不落忍的。”
朱警官暗赞这位也是个妙人,从兜里摸出一包“中南海”,“咱们这也算是有缘千里、不打不相识了,来来,尝尝这个,不是什么好烟,跟二锅头一样,大伙都好这一口。”
都是场面上的人物,几句好话,一支香烟,很快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说笑几句之后,朱警官指指那几个蔫头耷脑的小子,“这帮小子整天介惹是生非,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搞得车市里乌烟瘴气,今天也该他们倒霉,惹到了杨记者头上,您几位尽管放心,这番委屈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