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昆的表现却令张振伟颇感意外。
整场考试,他都在安安静静地答题,别说有什么明显的作弊行为了,连头都不带抬的。
觉得有点纳闷,张振伟就趁着在考场内巡视的机会,从旁观察杨昆的答题情况,觉得其基础知识虽略有欠缺,称不上拔尖,但整体水平还算不错,够得着中等以上成绩,特别是他那手漂亮的行书,更是令他印象深刻。
观察来观察去,没看到杨昆有作弊的迹象,搞得张振伟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忍不住出手指点了他几道难题,也免得落个“无功受禄”的话柄。
到了下午,一进考场,张振伟就恍然大悟。
敢情这小子不是不想作弊,而是憋着放大招呢!
这一下,张振伟就再也淡定不起来了。
他这人看着有点老相,其实也才27岁,参加工作5年多,今年才是他第二次外出监考,相关经验算不上丰富,虽然听同事们介绍过五花八门的作弊手段,但像杨昆这样明目张胆地替考,还是破天荒头一回遇见。
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成人高考,在所有作弊手段当中,替考的性质都是极为恶劣的,其严重程度大概也仅次于考题泄露,特别是对于监考老师来说,其负担的监管责任,还比后者要大得多。
与替考被人举报、查处的严厉处罚相比,考前收受的那点好处远远抵不上其潜在的风险。
张振伟越想越是害怕,提心吊胆地熬到考试结束,回到招待所,就和妻子程丽商量,要不要主动向上级领导坦白这事。
程丽年龄比他小,考虑问题却要全面得多,她反过来问了张振伟几个问题:第一、你举报人家替考,人家反过来说你收受好处,你怎么解释?
第二、敢这么做的,不是有钱,就是有势,万一人家暗中打击报复,你一个普通教师,怎么应付?
第三、这么大的丑闻揭出来,整个易阳教育系统肯定脸上无光,俗话说风水轮流转,全邺河就这么几个县区,指不定哪年就轮到人家易阳到咱们涉城监考,到时人家肯定憋着劲地找咱们麻烦,因此而影响到全县高考成绩和升学率的话,领导会迁怒到谁头上?
听她这么一说,张振伟就联想起临出发之前的动员会上,县教育局领导交待的原话:“到兄弟县市监考,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度!”
至此,张振伟才算彻底明白了领导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说白了,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你好我好大家好。
被妻子严词警告了一番之后,张振伟就打定主意要守口如瓶,不过事关重大,以他现在的历练和情商,实在难以做到泰然处之,程丽就提议说找易阳的老同学叙旧,也好以此为借口推脱掉那位副校长的酒宴邀请,本意是避免大家见面尴尬,却没料想又在这碰上了杨昆。
张振伟和程丽新婚不久,逢节假日到市里闲逛、游玩时,在喜羊羊邺钢大厦总店、新世纪分店吃过几次饭,对其规模、档次、服务印象极深,此时听陈静介绍说杨昆就是喜羊羊的老板,更是令张振伟诧异莫名。
任他的想像力再怎么丰富,也很难把一个年方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和坐拥十数家连锁餐厅的大老板联系起来。
和强烈的心理反差相比,更令张振伟想不通的是,手头拥有这么大的产业,这小子还费劲巴拉地考什么大学?
和他关注的重点不同,程丽更想知道,陈静和杨昆之间有什么故事。
虽然陈静声称是在工作中认识杨昆的,但以程丽对其性格的了解,结合她的家庭背景,便不难从其语气和态度中,猜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止一般朋友这么简单。
被她旁敲侧击地打听了几句,陈静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表现有点失常,暗地里平抑了一下情绪,将杨昆慷慨解囊、捐资助学,县领导要求重点报道的事迹推出来当挡箭牌。
听说杨昆一下子拿好几十万出来奖励优秀考生和贫困学生,张振伟更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钱都够买张名牌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了,至于这么大费周章地找人替考么?
察颜观色,猜到各人心中的疑惑,杨昆也懒得解释什么,随口岔开话题,和张振伟碰了几杯酒,托辞说还有朋友要陪,便即起身离开。
回到自己桌前,韩志彬问他:“都说什么了?”
杨昆撇撇嘴,“还能说什么,好烟好酒好招待,请他多多照顾呗。”
韩志彬说:“明天就不一定轮到他监咱们场了,照我看呐,你这好烟好酒算是白瞎了。”
杨昆笑笑,“世事无绝对。”
说笑之间,就有不少小年轻过来串桌敬酒,啤酒喝多了胀肚,杨昆去卫生间小解,洗完手出来,抬头就见陈静俏立在走廊拐角处。
杨昆朝店门外瞅瞅,赔着笑脸问:“姐,等我呢?”
敛着眸子,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陈静幽幽地问:“你不打算说点什么?”
杨昆有点难为情地说:“介个……说来话长,这里说话不方便,回头我一五一十地解释给你听好不好?”
陈静直直地盯着他的眼睛,“什么时候?”
杨昆挠挠头,“跟同学说好晚上在我家过夜,要不,明天晚上,到傅姐那见?”
陈静看了他几秒钟,没再说什么,径直转身出门。
杨昆抬手抹了把虚汗,暗自嘀咕:“早知道她这么大反应,当初就该提前跟她说一声,这下可好,落得里外不是人了。”
再考虑到傅青梅、叶小换得知此事后可能的反应,杨昆就觉得自己的前途简直是一片黑暗。
。。。
………………………………
675。第675章 :耐人寻味
到了9点多钟,陈静那桌先散场,张振伟抢着要结账,却被告知这顿饭已经记到了老板的账上,除此之外,还一人送了一张vip卡。
涉城的监考团被安排在县教育局自办的教育宾馆,张振伟两口子是步行过来的,正准备原路返回时,一辆崭新的桑塔纳2000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路边,卫双龙降下车窗,招呼陈静道:“陈小姐,杨总安排我送各位回去,请上车吧。”
见杨昆朝自己摆手道别,知道他是替自己撑场面,陈静也没推辞,向他挥了挥手,邀程丽夫妻上车,先将他们送回宾馆,再请卫双龙送自己回家。
杨昆小哥仨则一直闹到10点多才散。
天气炎热,卧室床小,杨昆也没有跟男生大被同眠的习惯,干脆就抱了铺盖卷,到小院里打地铺。
天色将明,杨昆被体内的生物钟叫醒,见韩志彬和刘小亮依然睡得着着的,就没叫醒他们,悄悄爬起来穿衣服,准备出去晨跑。
刚套上t恤,就觉得头顶一凉,仰脸看时,一滴豆大的雨点正打在左眼皮上。
随着轰隆隆一声闷雷,雨珠子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杨昆扯开嗓子就喊:“打雷了,下雨收衣服了!”
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几个家伙刚把铺盖收拾到客厅里,雨势便渐渐地小了。
昨天晚上被杨昆灌了好几瓶啤酒,刘小亮睡意未消,撅着屁股趴在凉席上,抱着枕头嘟囔:“要么别下雨,要下就下透,紧一阵慢一阵地,不是折腾人么?”
韩志彬瞅瞅天色,“瞧这股子阴劲,这场雨搞不好得下一天呢。”
杨昆说:“下雨好,天气凉快了,大家考起试来就没那么受罪,说不定还能超常发挥呢。”
韩志彬问他:“听说过没,也不知打什么时候开始,每年到了7、8、9这三天,甭管大小,总要下场雨,人家都说,这是老天爷心疼咱们这帮学生呢。”
杨昆哑然失笑。
吃过早饭,天空中又飘起了细密的雨丝,雨势却比凌晨小了许多。
将韩志彬送到考场,杨昆在车里打了个盹,等到9点50左右,驱车去县政府和刘运升见面。
等他走进办公室,刘运升吩咐小刘秘书从外面关上房门,取出城关镇行政规划图,平摊在办公桌上,向他介绍易阳县标准件商城的初步设想。
不出杨昆的预料,县领导打算在107国道和标准件一条街交叉口的东北角腾出50亩地来,建设易阳县的第一家标准件商城。
易阳县标准件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十几个年头,现有的市场和店面,都是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本地村民利用自家沿街的宅基地建起来的门面房,大小、高低、宽窄不均,外观更是五花八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市场的整体外在形象。
在杨昆看来,这些现象都很正常,所谓需求即合理,大家开门做生意,需要的只是个营业场所,只要营业面积足够,装、卸货方便,对于形象、外观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上面的领导却不这么认为。
执政之道,讲究虚实结合,只会放大话、讲空话肯定不行,光知道一声不响地埋头苦干,同样出不了成绩。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懂得造势、宣传,哪怕你干得再好,老百姓拿你当万家生佛来景仰,上面领导不知道,一样白搭。
县里把标准件行业当作支柱型产业来扶持的目的,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也是想在这方面出成绩,拿政绩,要达到双赢的目标,单只在政策上、条件上倾斜、支持是不够的,还得拿到外面去宣传,拿到上面去汇报。
市场条件如此简陋、混乱,商户们倒是不耽误做生意,可省里、市里领导过来视察时,咱们这些基层领导干部的脸面往哪搁,政绩还要不要了?
远的不说,当初刘运升之所以看不上本地标准件产业,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受了该市场粗陋、破败的表象所迷惑。
在这种大背景下,县领导提出兴建专业的标准件商城、进一步促进本地支柱性产业发展的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
姑且不论这个政策本身是否合宜,只要有便宜可占,杨昆也就乐见其成。
进入7月份之后,国内钢材市场整体上处于供求平衡的状态,价格涨势趋缓,昆朋钢贸适时清仓减存,同时也收回来大量的货款。
前段时间为了囤货,杨昆从各大银行、名下各处产业、以及徐丽娅等个人手里共筹集了4200万余元的启动资金,连本带利还清这部分贷款之后,又补足了9500万元的承兑保证金,扣除了他从股市上斩获的5200余万元个人资产,再预提出20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钢贸公司的各个银行户头里还趴着总数超过4000万元的剩余利润。
手头握着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海量资金,暂时也没有好的投资项目,杨昆不介意拿点零头出来,以钢贸公司的名义搞一些固定投资。
至于昆朋电子用来承销vcd的那500万元,属于他自掏腰包,和钢贸公司的账目无关。
拿定主意之后,杨昆便就相关细节向刘运升做进一步的咨询。
刘运升说:“这个想法是赵县长在周一的县长办公会上提出来的,这才过去五、六天,又赶上高考,就没来得及和市里打招呼,也没召集专家和企业代表讨论,照我估计,要正式立项,起码也得再等个十天半个月,你不妨趁这段时间先做做工作。”
听完这段话,杨昆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
有点意思。
陈书记刚搞了个文化广场,赵县长就推出个标准件商场,摆明了车马是要打擂台嘛。
当然,这种利国利民的良性竞争方式,是受上级领导默许甚至鼓励为之的。
搞政治讲究平衡、制约,没有哪个领导愿意看到下属们一团和气,联起手来欺上瞒下。
至于刘副县长所说的“做做工作”,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
………………………………
676。第676章 :竞争对手
领导谈话,要讲艺术,更要注意影响。
刘运升提前向杨昆透露标准件商城项目,除了看在彼此私交不错的份上,也是对他多次出谋划策、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工作的一种回报,但也只能点到为止,再往深了谈,就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
从刘副县长的办公室出来,杨昆看时间还早,就没急着下楼,走到走廊尽头的换气窗前,给自己点了支烟,默默地思索刘运升的言外之意。
就目前来说,筹建标准件商场还只是相关领导的一个想法,能不能正式立项都是个问题,像成本核算、土地性质转化、原住户拆迁及资质审查、竞标等工作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不过从杨昆的记忆来看,这座商城是真实存在的,按照历史本来的轨迹发展的话,早至今年年末、晚至明年初春,该商城就将落成并交付使用,因而其立项、审批、筹建等环节应该不存在问题。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商城要不要建,而是要交给谁建。
换句话说,领导想让谁挣这笔钱。
95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搞房地产不挣钱。
自93年中海南楼市泡沫破灭以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积重难返,房价一蹶不振,以目前的楼市行情来看,京、沪等一线城市优质地段的住房价格已经跌至每平米1200-1500元左右,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大体相当,这还是没将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等因素考虑在内。
然而,在当前这种大环境下,也不缺乏特殊范例的存在。
尚未正式提上日程的标准件商城就属于特例之一。
易阳标准件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群众基础深厚,目前又处于供不应求的大好形势下,只要有产品就不愁销路和利润,商户们对于店铺的需求便远超其它行业。
领导重视、市场需要,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决定了标准件商城在整个易阳标准件行业中的主导地位,数以百计的商户正是以此为根基,将业务做到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这座商场也一度成了易阳标准件产业的代名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易阳标准件市场不断地冒出一家又一家新建大型、特大型商城,面对这些后起之秀的直接竞争,这座被易阳人亲切地称之为“老商城”的风水宝地始终屹立不倒,直到十几、二十年后,依然房价坚挺,在建成之初,更是一铺难求。
换言之,这简直就是一座潜力巨大、急待开采的金矿。
先见之明不是重生者的专利,杨昆能看到其中蕴藏的商机,那些精明过人的房地产商人一样能察觉到其中的巨额利润。
利润决定市场,市场引来竞争。
左思右想,杨昆认为,刘运升口中的“做做工作”,应该是在暗示自己尽快找出潜在的竞争对手,对比敌我之间的优劣之处,也好量力而行。
从这个想法引申开来,这个项目是赵县长提出来的,相关的主导工作应该也是由政府这边牵头,都说赵县长和陈书记不太对付,大伙又都知道他昆哥是陈书记眼前的小红人,自己就这么冒冒失失地一头扎进去,会不会遇到某些额外的阻力?
想到这一层,他就忍不住开始怀疑,这个项目是不是已经有了内定的施工单位,甚至其本身就是受既得利益者的暗中推动,才被拿到台面上来讨论的?
也不能怪他胡思乱想,拜后世发达的网络媒体所赐,见惯了各种权力寻租、暗箱操作的龌龊事,杨昆深知,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上到下,各级管理机构对于领导权力的监督基本上都是形同虚设,大事小情都是领导一言而决,所谓的公平竞争只是句笑话而已。
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相声段子来形容的话,这就叫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站在领导的角度来考虑的话,和外人相比,对自家亲属、亲信肯定更熟悉,将项目交给自己人操作,一来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来知根知底的,也比较容易把握,这就叫内举不避亲。
就拿杨昆自己来说,能拿到太极文化广场以及周边的商住房项目,不就是陈书记一句话的功夫么?
当然,这和项目本身的性质也有很大关系,像这种更加偏重于公益,利润不高的鸡肋项目,也就杨昆这样钱多人傻又抹不开面子的二货才干得兴高采烈,真正唯利是图的商人们是不屑为之的。
标准件商城的情况则截然相反,以当前的建筑成本,结合名阳村市场的房价和租金水平,保守地估计,建成以后直接转手的毛利润起码在一倍以上,保留产权、对外招租的话,远期收益更加可观。
杨昆读书少,记不清马克思他老人家的原话,但他敢肯定,超过100%的利润,已经足以引得世上绝大多数商人为之铤而走险了。
正在神游物外时,裤兜里的呼机“唧唧唧”地响了起来。
听到预设的闹钟响,杨昆下意识地抬腕看表,10点45分,便把标准件商城的事暂时抛到脑后,小跑着下楼,开车去实验初中接韩志彬。
到了考点门口,恰好赶上考场开大门,数百名考生蜂拥而出,和在考场外焦急等候着的父母、家人会合到一起,或哭、或笑,一时间喧闹无比。
昨天被杨昆告诫了一番,韩志彬今天就没提前交卷,等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才背着双手,悠然自得地走出门口,杨昆远远地朝他招手示意,“怎么样?”
韩志彬露齿一笑,“还行吧。”
以杨昆对他的了解,说是还行,那就是考得不错。
韩志彬告诉杨昆,今天换了俩监考,一老头一老太太,除了应付巡视组之外,整场都没怎么下来走动,同场的考生都暗中夸这两位善解人意呢。
杨昆说:“监考太松,对咱们可不是什么好事,你自个多留点神,万一别人作弊被逮到,可千万别引火烧身。”
吃过午饭,天色渐渐放晴,等到睡完午觉起来,风云骤变,大片大片的乌云压在头顶,将整个天色遮得跟锅底似的,乍一出门,俩人还以为这一觉直接睡到了晚上呢,直吓得杨昆的魂儿都差点飞了。
看天色不好,杨昆就建议早点出发去考场,俩人拿了雨具,将准考证和文具用塑料袋包好,刚钻进车里,铺天盖地的雨点就泼了下来。
开着大灯、打着双闪,小心翼翼地开到实验初中时,刚过2点半,考点已经提前打开了大门以免大伙淋雨,只是各考场依然门窗紧闭,朝教学楼瞅瞅,三层楼的走廊上,乌压压的全是人头。
雨骤风狂,开车门都费劲,韩学彬刚从门缝里伸出伞去,一股狂风袭来,直接把伞面吹得反了过去,踩着过踝的积水,吧唧吧唧地跑到教学楼前时,半个身子都被斜飞的雨点打湿了。
过了一会,眼瞅着考生们鱼贯走进考场,各教室里先后亮起灯光,杨昆才重新发动了车子,直奔县委大院。
停好车,侧头朝楼上瞅瞅,陈树德的办公室里没开灯,外间的秘书室倒是灯火通明,杨昆就推门下车,顶着丝毫不见减弱的雨势跑进行政办公楼。
敲开房门,钟立民见他淋得跟只落水狗似的站在门口,笑着招手示意他进来,“这么大雨,怎么连伞都不打?”
“开着车呢,也没想到下这么大……谢谢钟哥。”杨昆接过钟秘书递来的干毛巾胡乱擦了把脸,朝大办公室摆摆头,小声问:“领导不在?”
钟立民说:“休息呢,上午冒雨视察文化广场的施工现场,受了点凉,刚吃过药,有急事?”
“我不找领导,找你打听点事。”杨昆摇摇头,掏出两盒10支装的铁盒精品小熊猫扔到桌上,“自个店里新上的烟,本地还没见有别家卖的,味道清淡点,钟哥尝个新鲜。”
钟立民笑着指指他,拆开包装,递了一支过来,“你小子,一向不见兔子不撒鹰,说吧,什么事?”
杨昆掏出火机,替各自点着了,压低声音问:“标准件商城的事,钟哥知道不?”
钟立民眼神闪烁了一下,反问道:“知道点,怎么,你有意思?”
杨昆喷了个烟圈,“有点意思,就是不知道还有谁对这个项目有意思?”
他琢磨了一上午,觉得这事不方便四处打听,要找就得找对人。
考虑到影响,刘副县长不便透露具体细节,陈书记更不用说,不过领导不说,不代表身边的人不能说。
秘书也好、司机也罢,都是领导的心腹,有很多事,领导不方便对配偶、子女说,却不会瞒着自己身边的人。
有很多时候,找秘书办事,往往比直接找领导还更有效果。
钟秘书果然没让杨昆失望,“有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对这项目挺感兴趣,据听说,最有希望的,一个是建筑公司,另一个是海荣房地产。”
听到两家主要竞争对手的名字,杨昆的眼角就忍不住微微抽了两下。
海荣地产,谢海峰?
。。。
………………………………
677。第677章 :各有优劣
提到谢海峰,就不能不提到十几年后易阳市面上流行的那句俗话:“谢家的地,严家的天”。
严,指的是市卫生局局长严顺开所属的严家,谢,指的就是谢海峰。
严家的人会当官,谢海峰则是出了名的地产大亨。
和根深蒂固、开枝散叶的严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