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才28,很老么?”
这句听起来像是恭维,却是他的真心话。
按他的心理年龄,傅青梅根本没资格在他面前充老成。
以一个年近40的猥琐大叔心态,找一个不满30岁的少妇当爱人,这才叫标准的老牛啃嫩草呢。
“就别逗我穷开心了。”傅青梅却猜不到他这点小心思,只是顺着自己的思路说道:“有时候,真的不敢想像你到了我这个年龄,我却成了年近40的老太婆时会是怎样一种场景……想到那时你可能又另结新欢了,我一个人无依无靠的……越想越觉得害怕,才生出要小孩子的念头来。”
“别在这杞人忧天了好不好?”杨昆俯首在她唇边吻了一下,自嘲地笑道:“我承认,自个的人品是有些不堪,但我也有自己不容突破的底线,那就是会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个真心对我好的女人,不管是母亲,还是女友、爱人。”
“我知道,可是……”
“没有可是,说真格的,我怀疑你这几天跟我妈沟通得太多了,才会感同身受,触景生情。”杨昆看着她的眼睛,认认真真地说:“咱们现在还年轻,等到我20岁,你30岁的时候,如果你还想要的话,咱们就生他几个小孩子玩,但在这之前,你有理由也有权利享受单身生活的乐趣。”
傅青梅掐了他一把,媚眼如丝地嗔道:“还生几个,当我是双排扣么?”
杨昆就开始动手动脚,“双排扣?我怎么才找到一对呢,剩下的在哪里,待我仔细寻来……”
梅开二度之后,傅女王不顾杨昆执意留宿的要求,狠下心肠将他赶回了家。
是夜,杨昆和刘素芬一直聊到很晚。
周六一早,杨昆就带着几样顺路买来的京城土特产去了陈家。
陈静替他开了门,敛着美目问他:“听陈动说你昨天回来的?”
默默地赞了句“中国好小舅子”,杨昆点点头,看着院里的伍阿姨说:“到家有点晚,就没好过来打扰。”
陈静朝瞅瞅停在路边的新车,低声问:“刚买的?”
杨昆笑笑,算是默认。
陈静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我爸在书房。”
敲门进去时,陈树德正在练字。
看见杨昆进来,他放下笔,揉揉手腕,说:“听运升同志说,你的字写得还不错?”
看看纸、墨,杨昆笑道:“我那点鬼画符的功夫,就别糟蹋这么好的东西了。”
陈树德没有坚持,问他:“有没有开车过来,陪我出去转一转。”
杨昆帮他拿了水杯,走出院门,陈树德就笑,“嘿,又换车了。”
和陈静对视了一眼,杨昆笑笑,没说话。
陈树德没说去哪,也没让陈静跟着,自行拉门上了副驾驶席。
驶出巷子,他对杨昆说:“也没什么特别想去的地方,就在县城里转一转……对了,广场已经正式开放了,你还没去看过吧?”
杨昆昨天回来时倒是瞄了一眼,只是当时正值下班时间,人多车多,就没看太仔细,闻声点头,一打方向盘,拐上了环城路。
正值周末,广场上人不少,老头老太太们在健身、散步,一群孩子正围着喷泉疯玩,欢声笑语一片。
在路边驻足半晌,陈树德说:“昨天的启用仪式举行得很成功,也很热闹,市里主要领导都出席了,可惜你没赶上。”
临开学报道前,两人就谈论过这个问题,听他旧话重提,杨昆就有点纳闷,却没敢多问。
绕着开发区兜了两圈,陈树德终于揭开了谜底:“半个月后,省委党校有个县处级干部秋季进修班,我要去学习一段时间。”
杨昆一愣,随即笑道:“恭喜陈伯伯。”
。。。
………………………………
第787章 :工作调动
依照惯例,省委党校每年要组织四次县干进修班,市厅级干部进修班的频率更高。
一名干部被列入相应级别的进修班名单,通常代表着一个意思:职务变动。
一个意思,却分两种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某位干部表现出色,上级准备提拔、重用之前,往往安排他到进修班去镀镀金,回来之后即行升迁。
另一种情况比较少见,那就是这位干部犯了错误,上级准备动他了,考虑到影响,先借进修、学习的名义将其调离本职岗位,冷处理一段时间后再动手。
以陈树德的情况,自然是属于前者。
面对杨昆发自内心的赞誉,陈树德脸上却没有丝毫得意的表情,只是云淡风清地道:“换个工作岗位罢了。”
杨昆试探着问:“去向定了?”
陈树德说:“文定市。”
杨昆顿时了然。
文定虽然只是县级市,但作为邺河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单体行政区域,其市委书记一向是由邺河市委副书记兼任的,陈树德这次调动,可以说已经将一只脚踏入了邺河市最高领导班子。
高兴了一会,杨昆又问:“家里怎么安排?”
“你伍阿姨会跟我一块调动过去,至于小静嘛……”陈树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就看她自己的意愿了。”
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杨昆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谁来接您的班?”
陈树德说:“目前有三个人选,现任官陶县县长吕士杰呼声最高。”
杨昆听说过这个名字。
他前世跟官场没什么交集,但对于这位“名人”书记还是有点印象的。
见他沉默不语,陈树德就问:“你呢,未来有什么打算?”
杨昆微微摇头,说:“暂时没什么打算,刚进校园,先享受一段象牙塔时光再说。”
陈树德笑了,“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似乎不是你的处世风格?”
杨昆想了想,“我带您去个地方?”
陈树德点点头,没多问。
杨昆不再说话,驾车沿国道一路北行,来到了易阳大桥上。
公路桥和西侧的铁路桥平行而立,均建于本世纪50年代末,在环城路的新桥修通之前,一直是连接易阳县城和名阳村的咽喉要道,站在公路桥人行便道上,手扶水泥护拦俯视,能看到清可见底的河水、微微拂动的水草、五彩斑斓的卵石,还有惊鸿一瞥的游鱼。
见陈树德眼中有询问的意思,杨昆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这个想法,我还没跟别人提过。”
陈树德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他的意思。
杨昆整理了一下思路,指着河北岸的方向说:“等到今年底、明年初,标准件商场工程主体竣工之后,我打算在这个位置征一块地,搞个电镀加工中心。”
陈树德嗯了一声,凝神思索。
知道他对工业了解不多,杨昆进一步解释道:“电镀是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的一种,包括镀锌、镀铜、镀合金等,其中又属电解液镀锌技术最为简单、成熟,综合成本最低,防锈防腐效果也比较适中,更适合用于标准件成品的大批量表面处理。”
他告诉陈树德,易阳的标准件产业发展至今历十余年,受江浙、沪宁等南方生产工艺的影响,也在逐渐由粗放式生产向精密加工的方式转变,过去常用的浸泡废机油防锈的方式越来越不受客户和用户欢迎,而煮黑、发蓝、电咏、喷塑等工艺适用面窄,且加工工艺复杂,产能较差,热镀锌效果虽好,成本却太高,只适用于高速护栏、电力金具等表面处理标准比较严苛的产品,综合考虑的话,还是以电镀锌的发展潜力最大。
陈树德点点头,“大概明白了,既然属于工业加工项目,怎么不在开发区搞,还能享受些优惠政策?”
杨昆说:“两方面原因,一是经营模式不适合,我只是提供资质、场地和服务,并不打算亲自入场操作,而是由承租的镀户们自行联络加工业务、自负盈亏,简单一点形容,就和租店面做生意的性质差不多,和开发区一厂一户的规划相左。”
“甩手掌柜模式,你的一贯作风了。”陈树德丝毫不觉意外地指指他,“还有个原因呢?”
“第二个原因也就是主要原因:污水处理。”杨昆说:“电镀有道很关键的工序,就是要对镀件进行表面除油、除锈预处理,最常见也最廉价的办法是酸洗,用9%左右浓度的稀盐酸浸泡、再用清水冲洗,电镀完成后还要钝化、二次冲洗,电镀液本身也含有大量的工业重金属,这样一来,每加工一吨成品,至少会产生一立方以上的工业废水。”
见陈树德沉吟不语,他接着举例道:“按照一期工程200家镀户计算,每家每天的加工能力在10吨到15吨之间,每天数以千方计的工业废水,不但净化、处理起来耗时耗力,对地下排水管线的承受能力也是个巨大的考验,唯一可行的排污渠道,就是咱们脚下这条易阳河。”
陈树德皱眉问道:“你说的这个什么电镀中心很挣钱么?”
杨昆摇摇头,“按我的思路,不参与经营,只收取场地租金和管理费用的话,别说和餐饮相比了,连钢材贸易的利润率也远远不如。”
陈树德眉头皱得更紧,“以你现在的资本和生产规模,又不缺乏寻找商机的眼光,干嘛要搞这种费力不讨好的行当?”
杨昆想了想,说:“表面处理可以算是标准件加工链条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和利润率相比,我更看重其在整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和话语权。”
“除此之外,我个人还有点杞人忧天的想法。”他手扶护栏,极目远眺,犹豫再三,终是把在心底埋藏了好久的隐忧说了出来:“看着日益红火的标准件产业,我就忍不住常常去想,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十年、二十年,电镀产生的重工业废水就将淹没这条河道,其两岸、地下的环境,也将被我们糟蹋得千疮百孔。”
。。。
………………………………
第788章 :碧水青天
杨昆抬手自西向东划了半圈,“或许您觉得我的话有点耸人听闻,但您也许不知道,就在我们说话的同时,就在易阳河以北这四里八乡,至少存在着上百家小电镀,每天都有数千立方根本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被排到庄稼地里,渗到地下,就为了换取那每吨不过几百元钱的加工费。”
“另外,就目前的发展势头,电镀业在易阳的兴起已是指日可待,电镀加工中心这个行业,我不去做,也自然有人会去做,我看不上这点针鼻儿大的污水处理费用,却有人把它看得比西瓜还大,在某些无良奸商的眼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排点污水算什么,反正他们自己又不会身受其害!”
说着说着,杨昆的语气渐渐沉重起来:“虽然说工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都将不可避免地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但我真的不忍心看到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后代子孙将无水可用,无地可种,一边吃着各种重金属、化学添加剂严重超标的粮食、蔬菜,一边痛骂咱们这些透支了原本属于他们的环境健康的先辈。”
这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随着标准件行业的日益壮大,易阳电镀产业的规模也与日俱增,到2010年前后,仅易阳河北岸就出现了4家大型电镀加工中心,其中包括在省环保厅备案的“正规”镀户600多家,另外在各荒山野岭间违法作业的野电镀也有3、400家之多。
在利润的驱使下,为了节省高额电费和污水处理费用,不仅是这些无证无照的违法小电镀,各家电镀中心也都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每天私排、偷排的污水数以万吨计,早在杨昆重生前的好几年,便已将眼前这条清可见底的易阳河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垃圾场、污水沟。
满目疮痍的景象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杨昆抬起头,看着陈树德,认真而诚恳地说道:“如果这个行业一定要有人来做的话,我宁可主动站出来背负这个骂名,虽然个人能力有限,却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去尽量减少、延缓人们对这条母亲河、对这片土地的破坏,我更奢侈地希望,在我步入中年甚至垂垂老去的时候,家乡这片天空、这湾河水,还能像现在这么蓝,这么清。”
虽然这个时代的官员更看重gdp指标,对于环境污染的意识普通不强,不过难得见杨昆如此郑重其事地强调一件事,陈树德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说:“虽然对工业生产了解不多,但我支持你的想法,相关情况,你可以和运升同志多沟通,有什么困难,也尽管提出来。”
杨昆说:“就电镀行业本身来说,除了技术、设备方面的固定投入以外,主要的难题还是在于项目审批,当然,以当下的社会形态来说,只要舍得投入,倒没什么绝对办不成的事。”
陈树德感慨地说:“国情如此,非个人意愿所能转移。”
或许是觉得气氛有些过于沉重,停顿了片刻,他又笑着说道:“从运输工具到原料销售,再到后期表面处理,你这是打算把标准件加工业的上、下游附加行业都揣到自己兜里?”
“除此之外,还有仓储、展示物流配送以及品牌推广等等。”杨昆调整了一下情绪,笑道:“当然,照易阳标准件产业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相信用不了多久,日产销量就能从现在的500吨增长1000吨、2000吨,再过个十年八年,这个数字很有可能将翻上十倍、二十倍,连附属产业一并计算在内,这将是个年产值上百亿的大蛋糕,没有谁敢夸口说能将其尽数纳入掌握,能从中啃下最大的一块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陈树德赞许地点点头,“自我发展壮大的同时促进产业腾飞,想法不错。”
一番推心置腹的详谈,陈树德自觉对这位准女婿的了解又深了一层,兴致上来,主动邀他们母子去家里吃午饭。
在饭桌上,陈树德对刘素芬说:“上次我说过,你这个儿子很优秀,现在想想,形容得还不够恰当,应该说有这么个儿子,是你们杨家之幸,也是我们陈家之幸。”
以陈树德的身份,能说出这番话来,对于杨昆可谓是莫大的赞誉了,刘素芬看看儿子,再看看陈静,欣慰之意,溢于言表。
午饭结束前,陈树德问杨昆:“再有两天就是太极拳联谊会开幕式,届时不少省市领导都会出席,有没有时间参加?”
杨昆明白他的意思,是想趁其在易阳的影响力逐渐消退之前,尽可能地多介绍几位够份量的领导给他认识,也好为以后的发展扫平政策方面的阻力和障碍,感激地点点头,说:“我回去看下课表,看能不能尽量多待些时日。”
虽然是周末,陈静却还要回台里赶制昨天太极广场启用仪式的相关节目,杨昆就先送老妈回家,再送她去单位。
陈静是外冷内热的性子,一周未见,早已饱受思念煎熬,等刘素芬下车,便主动伸手过去,握住了杨昆的右手。
杨昆放慢车速,一边不动声色拉着她的手往自己双腿之间带,一边笑嘻嘻地问:“姐,想我了没?”
虽然相亲相爱已久,经他如此调笑,陈静还是忍不住霞飞双颊,在他大腿上轻轻掐了一下,微嗔道:“想你有什么用,回来也见不到人……”
杨昆正待解释,就见放在储物格里的呼机屏幕亮了起来。
顺手拿起来一看,是一条留言:“大坏蛋,孙研姐说你昨天就回来了,怎么也不来找我?”
陈静敛着美目瞅得清楚,捏着杨昆腿侧嫩肉的左手逐渐加重了力道。
杨昆直疼得呲牙咧嘴,只是明知自己理亏,却不敢有丝毫不满的表示,暗自吐槽道:“统共回来呆那么一两天,先见谁后见谁都不合适,早知道就躲学校不回来了呢,这女人呐,没有的时候愁,太多了却也麻烦……”
将陈静送到单位,杨昆再次回到易阳村,去和二叔见面。
半路上停下车,偷偷解开裤子一瞅,青了一大片。
。。。
………………………………
第789章 :与虎谋皮
时近中秋,天气转凉,火锅城的生意也在逐渐升温,虽然还赶不上刚开业时及年节期间的爆满程度,却也达到了七成以上的平均上座率。
受益于公司化的运营机制、完善的内部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杨建军得以从琐碎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抽出身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标准件商城项目的筹备工作中去。
就目前的拆迁工作简单交换了一下意见,杨建军建议一起去施工现场看看。
“几天之前刚看过,再说拆迁部分也不是咱们自己负责,只要进度顺利,也没什么好看的。”杨昆摆摆手,朝钢贸公司的办公室瞅了一眼,问:“虎子呢?”
杨建军说:“上午涉城车队的人过来结算运费,虎子陪他们去银行转款,顺便请他们吃饭。”
杨昆点点头,“我去趟市里,等虎子回来,让他联系我一下。”
跟二叔换过车钥匙,刚走到那辆s320跟前,就见两辆轿车一前一后进了院门,前面是虎子那辆桑塔纳2000,后面那辆马自达323有点眼熟。
一眼瞅见杨昆站在奔驰车旁回头看来,郑凯就是暗暗叫苦。
坦白地说,过来结算运费,他心里很是有点忐忑不安。
事实上早在郑爽提议和昆朋钢贸合作时,郑凯就有些不乐意。
自己得罪杨昆在先,虽然事情最终不了了之,却整个过程中杨昆表现出来的心狠手辣,也给郑老板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在他看来,从杨昆手里揽活,无异于与虎谋皮。
郑爽却觉得他是在无病呻~吟。
虽然接触的次数不多,但以她的阅历和揣摩人心的本事,不难看出杨昆这人狠则狠矣,却有其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以双方利益诉求一致的前提下,断不致因为以前那点过节而蓄意刁难。
对她的看法,郑凯颇有点不以为然,但眼下境况与当初不同,手头这支小车队现有的几辆货车中,他的投资只占了约三分之一,剩下的一大半资金是郑爽巧施手段,从吴主任掌管的扶贫基金里套出来的,少数服从多数,他也不得不听从郑爽的安排,和昆朋钢贸做起了运输生意。
将近一个月的动作下来,郑凯的车队共替昆朋钢贸运输生铁5000余吨,运费加上出境费,款项共计60余万元,其中分8月10日、20日两次从昆朋钢贸账上共支取现金40万元,今天过来的目的,一是核对账目,二是讨要尾款。
一个月的合作下来,郑凯和刘现奎接触最多,觉得这人性格还算和气,说话也很讲信用,至于管钱的虎子,性格虽然粗鲁了些,办事却很爽快,当初那点担心便渐渐地抛到了脑后,唯一的顾虑,就是不知道见到杨昆本人的时候该如何自处。
出于这点小心思,在饭桌上旁敲侧击地打听,听虎子语焉不详地说杨昆出了远门,郑凯那点惴惴不安的情绪才平复了一些,孰料一顿好酒好菜招待完,刚回到钢贸公司大院,迎面正碰上这个煞星。
是福不是祸,郑凯挤出一丝笑脸走过来,硬着头皮叫了声“杨总”,远远地便伸出双手,杨昆能猜到他心底的顾虑,微笑着和他打招呼,握手时稍稍用了些力道,既宽慰对方,又不会显得太过虚情假意。
听郑凯语带忐忑地提起当初的过节,杨昆大度地摆手笑道:“咱们现在是生意伙伴,钢贸公司在晋省开展业务,还要依靠郑老板的车队助力,以前那点狗皮倒灶的事,不提也罢。”
听他如此表态,郑凯才算彻底放下心来,赔着笑脸套了会近乎,脑子里突然又转过个荒唐的念头,“这家伙态度变得这么友好,该不会是跟我老姐……”
给叶小换打了个电话,驱车赶到邺钢大厦时,小妮子已经在门口的台阶上等了好一会了。
不等杨昆开口解释昨天的行程,她就不怀好意地问:“听说某人在联谊晚会上大大地出了把风头,也不知道有没有美女主动投怀送抱呢?”
杨昆打了个哈哈,“意外,纯属意外。”
叶小换得意地冲他皱皱鼻子,“警告你哦,别想背着我在外面跟别的女孩子勾勾搭搭,我可派了人盯着你呢。”
杨昆暗觉好笑,哥哥我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跟别的女孩子勾勾搭搭,你也发现不了,此时将在外,君命还有所不受呢,派个监军过来又顶什么用,一句玩笑话脱口而出,“你就不怕她监守自盗?”
叶小换正挑帘进门,听得不太仔细,回头问:“你说什么?”
杨昆耸耸肩膀,“没什么。”
和店员们打着招呼,跟着叶小换上到二楼办公室,见她打开电视,拿遥控器不停地换台,杨昆就奇怪地问:“找什么呢?”
“别打岔,刚才还看到来着,怎么就找不到了呢……”一连换了好几个频道,她突然一拍手,得意地叫道:“哈,有了!”
听见熟悉的“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杨昆瞅瞅台标,是邺河电视台的音乐点播频道,更觉得纳闷了,这支mv才刚刚在京城电视台播出,在互联网还没有兴起的时代,唱片或mv的传播主要还是依靠实体媒介,不管是录像带还是vcd,寄送或运输都需要时间,怎么这么快就传到地方台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