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傅青梅商量了一下,他将车钥匙连同她的存折、存单一起交给她,自已步行去和老冯见面。
傅青梅则去银行给两家厂商办理订货汇款手续。
工作时间,不便细谈,杨昆和冯庆华只是简单聊了几句,约好改天一起喝酒,便自回宾馆休息。
拥着被子迷迷糊糊快要睡着时,听见房门一响,杨昆立刻睁开了眼睛。
将车钥匙连同房门钥匙一同扔到矮桌上,傅青梅从包里掏出好几扎大票向他示意:“货款打过去了,跟厂家分别联系过,说一半天就安排发货,还剩下6万多,都在这里。”
杨昆正穷得叮当响,看见一扎扎崭新的钞票,两眼直放绿光,“姐,你真是我的及时雨、活菩萨!我……小生无以为报,但求为你精尽人亡!”
傅青梅右手叉腰而立,傲然昂首、挺胸,左手一撩额前长发,摆出一付女王范,酷酷地命令道:“你,跪下,给姐唱征服!”
杨昆:“……”
累出一身大汗,将傅女王侍候了个通体安泰,顺便补全了“三打”的戏码。
休息片刻之后,杨昆又想来一出“孙大圣大闹蟠桃会”,她却再也不肯放任他胡闹下去,只是偎在他怀里,细细碎碎地说着情话。
温柔帐里**短,不知不觉,天色就黑了。
傅青梅担心一会接王波时被他看穿二人的关系,挣脱杨昆的纠缠,去浴室洗了澡,拿毛巾仔细地擦着头发,催着他赶紧整理个人形象。
催了好几遍,杨昆才懒洋洋地洗澡、穿衣服、收拾随身物品。
宾馆里没有吹风机,傅青梅拿干毛巾一遍又一遍地擦着头发,却见杨昆光着脚踩到床上,将半干的短发凑到空调的出风口去吹。
被他撺掇得童心大起,傅青梅也有样学样地站了上去,和他头碰头地吹着暖风,只是刚补过妆,却不肯再让他一亲芳泽。
一切收拾妥当,又在房间里看了半个小时的电视,才接到王波打的传呼。
退了房,将傅青梅的行李塞进车后厢,找到王波所在的公用电话亭时,三皮哥已经在寒风中冻了十几分钟。
“你小子太不仗义,亏我大老远地带了两只板鸭给你,也不说到出站口接我一下。”王波冻得脸都快僵了,把行李丢给杨昆,拉开副驾驶的门,一屁股坐了进去,被空调暖风激得鼻子发痒,一连打了两个喷嚏。
………………………………
第284章 :枉做小人
天色阴暗,杨昆又嫌车内阅读灯太亮,开门关门时容易引人注目,刚才就顺手给关了,王波又冻得脑子发僵,上车时也没留意到后座还坐着有人。
裹紧了外套,闭着眼睛打哆嗦,等杨昆上车,王波才抬起眼皮,侧脸看着他抱怨道:“这狗日的天气,冻得老子卵都缩成……”
说话间,无意中朝后座瞥了一眼,见傅青梅笑靥如花地抬手和自己打招呼,三皮哥表情一滞,下意识地把后面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火锅城开业那天,他陪着杨昆挨桌敬酒,对这位爆胸美娇娘印象相当深刻,倒是特意记住了她的名字,尴尬地笑笑,称呼了一声“傅主任”,再看杨昆时,眼神里就多了一分玩味。
杨昆顺着他刚才的话头答道:“好歹也算有人接站,你就知足吧,昆哥我现在忙得一秒钟几十块上下,要不是傅姐恰好也赶在今天下火车,谁有那闲情雅致来接你这五大三粗的汉子?”
王波笑着在他肩上擂了一拳,回头问傅青梅:“傅主任也是刚出远门回来?”
“我现在不搞培训中心了,跟着杨昆混饭吃。”傅青梅先是解释了一句,然后掩饰了一句:“刚从津门回来,还没半个小时。”
杨昆也没揭穿她善意的谎言,反正她下车在先,至于早半个小时还是半天,三皮哥也无从查证去。
乍一听她的话,王波还当杨昆仍嫌摩托车行的股东不够多,又拉来了一位“战略合作伙伴”呢,心里不免有些犯嘀咕。
杨昆正驾车驶出站前广场,拐上主干道时,瞅见王波面色有异,猜到他多半误会了,有心试试他的城府深浅,也不说破,直截了当地问:“收获怎么样?”
见他这么问,明显是没拿傅青梅当“外人”看,王波咂咂嘴,说:“人家开始只肯给个县级代理的授权,还得从市级经销商这里走货,让人家挣一份返利,我磨碎了嘴皮子,就差磕头作揖了,总算答应直接从厂家发货,销量记在咱自个头上。”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暂时来说呢,地区总经销是没想了,周边县市的话,看销售情况再定。”
杨昆知道他心里犯嘀咕,说话时多少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肚子里暗笑,顺口问道:“你没跟厂家说,县城的销量比市区也只多不少?”
王波手一摊,“说了,可空口白牙的,人家不信。”
杨昆不以为意地笑笑,说:“市区这一块暂时不管它,等过上一阵子,让销量说话吧。”
这么说倒不是出于盲目的自信,市区人口虽然比易阳多出好几倍,经济基础也好,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乘坐公交或骑自行车上下班,手里有钱的则干脆花个三、两万买辆微轿或面包代步,再加上市区的交警盘查得紧,像这种价格、档次不上不下的合资摩托车,反而不如周边县市销量来得大。
临出远门前,王波曾特意到市里的金城专卖打听过,也知道单只市区的销量,每月不过十几台,大头还是在周边郊县,是以对杨昆如此看好这一行的前景,也未提出异议。
看好归看好,只是王波想到一共下不了多少本钱,三方合股已经够热闹了,凭空多出一位分红的股东,哪怕是位身材样貌都很养眼的股东,心里多少总会有些芥蒂。
三皮哥毕竟是场面人物,心胸也够开阔,即便对于杨昆的“自作主张”稍有介怀,负面情绪也只在脑子里稍纵即逝,就事论事地问:“先不提销量,进货的钱可还没着落呢,我这阵子花钱跟流水似的,实在没脸再向老爷子伸手了。”
杨昆好笑地撇撇嘴,说:“别指望我,我的兜比你的脸都干净,就连屁股底下这车都抵给银行了。”
说着话,他朝后座摆摆头,“真正的财神奶奶在后面坐着呢。”
“你是说傅……”王波顺着他的动作看看傅青梅,想到她刚才的自我介绍,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知道她年龄比自己要大,干脆也学着杨昆改口问道:“……傅姐?”
傅青梅心思何等玲珑通透,早看出杨昆故意拿此含糊不清的话来逗他,也不说话,只是温婉一笑,向王波点头示意。
“怎么,不信?”杨昆隔着后视镜和傅青梅对视了一眼,“姐,给三皮哥亮亮咱的家底?”
傅青梅嘴角噙笑,相当配合地拉开背包,露出一扎扎钞票给王波看。
三皮哥打眼一瞅,厚厚的好几摞,总也有6、7万,心里不免打鼓。
和杨昆初步商量好的投资额也不过15万,她这一下就要占去三分之一,剩下的股份,三个人怎么分?
彼此见面不多,傅青梅不知道他和杨昆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怕玩笑开得太过不好收场,旁敲侧击地提醒道:“小杨,你从我这边抽借资金,用不用先跟你妈打个招呼?”
王波何等精明的人物,听她这么一说,立马猜到这位大胸美妞入股的是杨昆家的副食饮料批发生意,这笔钱只不过是暂时借来周转而已。
三皮哥从小混到大,啥时候被人这么戏弄过,想到自己枉做了半天小人,气顿时不打一处来。
只是杨昆这货偏偏装得跟没事人一样,爆胸大美妞看起来也是个明白人,却一本正经地跟着他唱双簧,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却又无法发作。
王波忿忿地盯着杨昆,要不是方向盘在他手里把着,说不定真会一脚把他踹下车去。
进入易阳县境时,杨昆问:“上哪替你们俩接风洗尘?”
王波一路上都在暗自琢磨他和她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表现得都很恰如其分,比一般朋友亲密些,又没有明显的暧~昧迹象,不过两人一个年轻,一个貌美,凑在一起,难免会令人忍不住往歪处去想,闻听此言,抢着答道:“去你家吧,好久没尝过刘姨的手艺了。”
杨昆知道三皮哥在借题发挥,笑吟吟地看了他一眼,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是从后视镜里看着傅青梅问:“傅姐,你的意思呢?”
………………………………
第285章 :未卜先知
虽然打心眼里有点发怵跟刘素芬朝面,不过大家以后合伙做生意,见面说话总是难免,本着“丑媳妇总得见公婆”的想法,傅青梅也欣然表示同意。
见她答应得这么干脆,三皮哥的小心思又活泛起来,难道他们俩的关系不像哥想得那么龌龊?
回到家时,刘素芬也还没吃饭,听说王波和傅青梅都是刚下火车,就往身上系围裙,说:“上车饺子下车面,稍坐一下,我去给你们煮几碗炝锅面,马上就得。”
傅青梅知机地跟着站起,说:“大姐,我帮你。”
听她这么称呼,王波面色古怪地看了杨昆一眼。
杨昆一脸无辜地回敬了他一眼。
炝锅面做法简单,食材上也没太多讲究,傅青梅跟进厨房,也伸不上什么手,不过看她这么有眼力见,刘素芬就挺高兴。
乡里人心眼都实诚,既然已经对双方合股做生意投了赞成票,刘素芬就想当然地忽略了之前对她的那点小看法,而且看傅青梅近来的妆容、衣着比之前淡雅得多,心里也渐生亲近之意。
说笑之间,几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炝锅面就端上了桌。
王波这次出差,特意带了些当地特产板鸭回来,除了自家和媳妇家外,给杨昆也匀了两只,昆哥一向不跟他客气,拿了一只剁了当菜,另外那只还给他塞回了包里,“收你两只鸭子,还不知道要讹我几瓶好酒,拿走,拿走!”
饭后,刘素芬要帮傅青梅收拾房间,杨昆拦住她说:“妈,别忙了,傅姐自己租了房子。”
“放着现成的屋子,费那手脚干嘛?”刘素芬客气了一句,随即反应过来,捏着杨昆耳朵问:“臭小子,一会没见,咋就跟你妈同辈了?”
见他被捏得呲牙咧嘴,傅青梅憋着笑,劝道:“大姐,咱们也不沾亲,还是各论各的。”
下楼,上车,杨昆问:“先送谁?”
王波憋了一肚子话想问他,抢着说道:“女士优先。”
杨昆有心想陪傅青梅温存一会,又怕粘上毛比猴还精的三皮哥瞧出破绽,不动声色的答应了下来。
前几天,他托何平帮她租了处单元房,电力局后面的旧家属楼,二室一厅,水电暖、家具齐全,租金还算合理。
傅青梅也是第一次看到房子,见户型虽稍显陈旧,环境还算幽静,相对也比较安全,从卧室到卫生间转了一圈,挺满意。
王波还在车里等着,杨昆不便久留,帮她放好行李,叮嘱她好好休息,便出门下楼。
傅青梅关掉客厅的灯,站在阳台上,看着奥迪缓缓驶出院门。
杨昆接过王波递来的烟,就着他手里的火机点着了,问他:“先回家还是先看你媳妇?”
王波降下车窗,往外面喷了口烟雾,说:“先去跟你嫂子报个平安。”
杨昆挑挑眉头,摆出一付“果然不出所料”的表情。
王波不理会他的调侃,回头瞅了一眼,问:“怎么勾搭上的?”
“勾搭你妹,我们俩是再纯洁不过的同志友谊好不好?”杨昆半开玩笑地骂了一句,捡无关紧要的部分,将从认识直到最终决定拉傅青梅合伙做生意的经过简述了一遍。
王波顿时联想到了上次在交警队门口发生的一幕,问他:“那天开帕杰罗的小子,是她的对头吧?”
杨昆也不否认,只是含糊地说:“有夫之妇,整天缠着她不放,我看不过眼,捎带着收拾了他一顿。”
王波话里有话地问他:“我还天天缠着你嫂子不放呢,咋没见你顺便收拾我一顿?”
杨昆笑了笑,没有进一步澄清的意思。
男女之间的事,向来是越描越黑,三皮哥爱瞎琢磨,也就随他去。
至于自己和傅青梅之间的真实关系,除非被踩住屁股,否则的话,哪怕是关系再好的哥们、死党,也坚决不能透露半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谓的守口如瓶纯属骗鬼,别说朋友了,杨昆连他自己都信不过。
见他对这个问题闭口不谈,王波也觉得索然无味,便不再追问。
次日一早,杨昆开车接了王波,当着他的面给傅青梅打了张6万元的借条。
到交警队找到吴清江,把事情经过一说,老吴早就准备好了5万元现金,让杨昆直接开车到他家里去取。
王波新婚在即,手头闲钱不多,暂时从火锅城账上支了5万,付完店租,将其余的12万余元作为货款汇了出去。
忙清之后,差不多也到了11点,俩人直接到影院,参加“昆朋电器”的开业庆典。
考虑到卖家电和开饭店性质不同,这次开张,杨昆就没有广邀宾客,只请了一些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几位同行过来观礼,午饭就订在喜羊羊火锅城,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圈酒敬完,还没来得及拿筷子,接了个传呼,杨昆便告了个罪,匆匆离席而去。
二叔在电话里告诉他,二婶胡凤兰阵痛得厉害,可能要生。
杨昆记得很清楚,小堂弟的生日是阴历十一月初五,今天不过才初四,倒也不会惊慌失措,先回家接了老妈,取了些产妇合用的东西,一同赶往县医院。
将车停在二叔那辆破面包旁边,杨昆提着包裹,跟着老妈一块往里走。
刚走到产科病区,就见二叔手里捏着一支没点燃的香烟,在待产室门外来回转悠。
抬眼看见大嫂和侄子过来,杨建军兴奋得满脸直放红光,一把拉住刘素芬的手,不住嘴地念叨:“已经进产房了,医生说快生了,快生了……”
虽然猜测二婶的反应多半是心理紧张引起的假阵痛,不过知道二叔盼子心切,杨昆也没好意思充什么“未卜告知”的大仙,只是不住地低声宽慰明显有些紧张过头的杨建军:“放心吧二叔,我婶身体好,又有产科主任亲自出马,肯定母子平安。”
成金波的妻舅得到消息,特意从门诊部过来探望,询问过情况后,和杨昆站在走廊里说话。
杨昆在医院人面不太熟,妇科主任还是通过人家介绍认识的,握着对方的手很是客气了一番,约好改天邀成股长一起吃饭。
正聊得高兴时,一位女医生从里面推开待产室的门,问:“谁是胡凤兰的家属?”
………………………………
第286章 :蝴蝶效应
刘素芬、杨建军,以及胡凤兰家的好几个亲戚同时围了上去。
女医生看着杨建军说:“恭喜你啊,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以他为首的一群亲友不约而同地低声欢呼起来。
杨昆一下子就懵了。
这是什么节奏?
他下意识地抬腕看表,12月6号没错。
他临出门前特意看过月份牌,今天是阴历十一月初四。
以他的记性,也绝不可能记错日期。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3年冬天,堂弟刚和女友确定关系,自己请他们小两口吃饭时,席间说到他生日将近,还特意开了个玩笑,说:“真巧,今年的十一月初五恰好也是7号,大雪,还能认认节气。”
当时堂弟还笑他没学问,说:“每年的大雪都是在12月7号这天好吧?”
既然不可能记错,那么……小堂弟落生的时间,比前世足足早了一天!
这特么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昆哥这小翅膀扑闪出来的小浪花,除了改变身边人的生活轨迹外,连二婶肚子里的孩子也会受到影响?
杨昆觉得脑仁都疼了。
包括刘素芬在内的一帮女性亲戚挤在产房门外,七嘴八舌地谈论新生儿和产妇的护理、营养问题,也没注意到他在这边愁肠百结。
不但是他,连正主杨建军都被挤到了一边,插不进话。
杨建军虽然手头宽绰了,思想上还是偏于传统、守旧,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连抱了四个闺女,好不容易中年得子,高兴得有点手足无措,躲在一边直抹眼泪。
度秒如年地等了好一会,护士出来通知她们安排两个人去产房抱孩子出来,胡凤兰还在接受缝合,暂时不宜移动。
杨建军挤到近前,将提前准备好的红包和一大袋喜糖塞到护士手里。
虽然有熟人介绍,不过该给的还是要给,不然的话,人家连伤口都不给好好缝。
刘素芬当仁不让地带头走进产房,拿事先准备好的小褥子裹了婴儿,小心翼翼地抱到杨昆提前安排好的单人病房。
笑逐颜开地新鲜了一阵子,将还没睁眼的小家伙递给胡凤兰的大姐,她到走廊上找杨昆。
喊了他几声,不见有反应,挤过来拍了他一巴掌,“发什么愣呢,去门口买袋奶粉,再买个奶瓶。”
杨昆唔了一声,闷头往外就走。
一路上,他还在纠结小堂弟的生日。
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
强大而可怕的蝴蝶效应。
因为自己重生,改善了二叔一家的生活条件,二婶营养状况变好了,心情也比以前轻松安逸,身心上种种细微的差异,日积月累,才导致了今天的“意外”。
只是这一点却无从验证。
而且像这种问题,除了埋在心里之外,他也无法向任何人提及。
想到这里,杨昆心里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敬畏。
同时,也深深地感觉到作为重生者所独有的那种孤寂。
怔怔仲仲地走到大门对面的商店,他才发现,已然忘了来这的目的。
店主问他要买什么,杨昆愣了一下,挠挠头,说:“家里人刚生完小孩,买点合用的东西。”
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孕婴用品店,不过医院门口这些商店都是做病号生意,该有的东西倒也全乎。
在店主的建议下,杨昆买了一大袋卫生纸、两套婴儿穿的秋衣秋裤、一只保暖睡袋,看到货架上摆的奶瓶时,他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挑了个最贵的奶瓶,拧开来左看右看,杨昆说:“再来袋奶粉。”
店主说:“三鹿的吧,老牌子,实惠。”
杨昆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反应有些过激,有点杯弓蛇影的意思了。
这个时代的养殖户们还是讲良心的居多,一般不会往饲料里添加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三聚氰铵也只是作为聚脂树脂的原料,在塑料及涂装工业方面得到有限的应用而已。
回到病房,将一大包东西交给老妈,自己凑过去看刚出生的小宝宝,巴掌大的小脸红扑扑的,湿漉漉的胎发贴在头皮上,五官都挤在一起,像个小老头。
刘素芬也顾不上埋怨儿子乱花钱,拿热水烫过奶瓶,加了一点奶粉,冲得稀稀的给小宝宝清肠胃。
几个娘家亲戚搀着刚缝完针的胡凤兰走进病房,将孩子交到她怀里。
被病房里弥漫着的奶腥味呛得难受,知道男人在这里派不上什么用场,杨昆拉着二叔退出门口,到走廊的吸烟处抽烟、说话。
在医院里待到傍晚,胡凤兰睡了一觉,稍微恢复了些精神,便提出要回家。
杨昆想到二叔家还是生火炕取暖,担心冬天门窗封闭得严,怕有煤气中毒的危险,便劝二叔、二婶在医院里住上几天,以确保母子身体健康,正常恢复。
虽然知道前世没出过什么岔子,不过考虑到自己重生已经给身边人施加了过多的影响,杨昆觉得还是保险一些的好。
刘素芬也同意儿子的建议,杨建军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下来。
去门口的饭店给大家买了晚饭,杨昆见自己留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先行告辞。
杨建军跟着侄子出来,对他说:“明天分店试营业,你多操点心,我尽量赶过去。”
杨昆笑道:“有过一次成功经验,不会再忙得顾此失彼,小霞那丫头现在也能独挡一面了,你安心在这陪好婶子就行。”
刚走出几步,他又想起件事,跟二叔商量:“回头我把我姐的卧室收拾一下,装台空调,等二婶出院后,过去住一阵子。”
杨建军摇头,“晓燕快放假了,来回倒腾太麻烦,还是回家去住,你婶身子粗笨,没那么多讲究。”
杨昆想了想,又说:“既然这样,回去就别生火炕了,煤烟太大,对小孩子不好,我安排人给装上空调,再买两台电暖器,比火炕还暖和,就是空气会比较干,注意多洒水。”
走出医院大门,杨昆想到家里没人,也懒得自己起火做饭,趁着没人留意自己的行踪,到电力家属院去和傅青梅私会。
傅青梅在睡衣外套着围裙,右手拿着锅铲,开门请杨昆进去时,抽了抽鼻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