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之神话逆袭-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是普通弟子:“拜见风虚真人。”

    罗长风双手虚扶,朗声道:“诸位同门请起,风虚子辈份虽高于你们,但你们之中,许多人年纪都比我大,阅历也比我丰富,风虚子日后多有请教之处,还望诸位同门不吝赐教。”

    众弟子起身,罗长风这几句话说得诚恳,让弟子们大生认同之感。

    李忘生看向前来作见证的武林同道,抱拳做了个団揖,微笑道:“多谢诸位同道不远千里,前来纯阳观礼,小师弟初入江湖,阅历尚浅,还请诸位同道日后多多关照。”

    大典已完成,众武林同道纷纷上前表示恭贺,所有人都没注意到,华山之巅上,一道融入周围雪景的身影,静静看着这一幕,微笑颔首不已。

    ……

    各派代表有的当天就告辞离去,有的在纯阳宫盘桓了几日,住得最久的要数杜甫与杨小阮夫妇了,主要是杜甫与罗长风实在相交甚欢,舍不得这么快走。

    小半个月时间,罗长风每日带着杜甫游览华山,在坐忘峰吟诗作赋,在论剑峰切磋武学,在观日峰观日出日落,好不快活,两人的友谊也越渐深厚。

    与李寻欢为伍数年,罗长风自然不是毫无所得,也拥有了良好的文化素养,再加上诸多如今还未出现的后世诗词,与杜甫交流时,倒也不会言之无物。

    不过罗长风终归是要修行练功的,杜甫总不能一直赖在纯阳,约好日后有暇,罗长风前往长歌门拜会后,杜甫终于向李忘生与于睿提出告辞。

    这日清晨,罗长风去送杜甫,一直将杜甫送到了山脚,脸上带着不舍之色。

    这倒不是演戏,这些时日,他在杜甫身上学到很多,诗词歌赋还是次要的,关键是武学方面,而且两人也是真的脾性相投。

    长歌门的音攻之术他还未能见识,但其剑法却也相当不弱,在切磋中罗长风对纯阳武学的掌控与理解大幅度增长,战力大增。

    这是与本门弟子切磋所达不到的效果,因为双方对纯阳武学都十分熟悉,如何应对心中都有数,杜甫这个使用别派武功,且武功高强的“陪练”,正好合适。

    杜甫此人虽是个文士,可性格也是狂放不羁,豪气干云,不仅是罗长风,独孤求败与阿飞也挺喜欢这家伙,若非不适合出现,他们都想与他结交一番。

    华山脚下,罗长风对杜甫抱拳道:“子美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贫道就不远送了,祝贤伉俪一路平安。”

    “好一个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杜甫叹了口气,随即精神一振,笑道:“罗兄,我这就要走了,你不作诗一首,一叙离情吗?”

    罗长风轻叹一声,转身望向华山,一边缓步向着山道走去,一边吟道:“深秋时节话别离,冷风瑟瑟叶满溪。胸中无限慷与慨,转身欲语泪沾衣。青山不改水长流,明月依旧星渐稀。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子美兄,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这句,罗长风展开梯云纵,往山上飞掠而去。

    细细咀嚼着这首诗,为罗长风的才思赞叹不已,杜甫脸上也露出了离愁别绪,看着消失在山间的罗长风背影,杜甫喃喃道:“后会有期,只是不知这后会之期,又是多久之后了,唉……”

    ……

    拜师大典后,纯阳宫很快平静下来,罗长风又进入了苦修状态,他已经将李忘生所会的全部学完,如今无须再学什么新武学,只需慢慢打磨所会的武学了。

    如此又是一个多月过去,这一日,罗长风依旧在华山之巅练剑,中途休息时,忽然遥遥发现东面数里外的落雁峰山道上影影绰绰,似有许多人影。

    罗长风大奇,当即下了华山之巅,回到纯阳宫中,正好看到素天白疾步从太极广场上来,准备去楼上见李忘生。

    “天白师侄,发生了何事?为何落雁峰那边来了这么多人?他们是什么人?”罗长风拦住素天白询问道。

    素天白凝重的道:“回师叔,是神策军,他们好像是冲郁清公主来的。”

    “什么?”罗长风脸色微沉,道:“郁清公主已经远离长安,且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们还不肯放过她吗?”

    素天白无奈的道:“皇家的事,谁能说得清呢?此事牵涉甚大,我得禀报师父,请他做主。”

    “嗯,我跟你一起去见师兄。”

    主殿三楼,左侧李忘生的房中,听了素天白的禀报,李忘生眉头紧锁,缓缓踱着步子。

    罗长风问道:“师兄,我们要怎么做?”

    李忘生叹道:“郁清公主虽然隐居华山,但她毕竟不是我纯阳弟子,华山也不是纯阳的华山。”

    “此事终究是皇家纷争,我纯阳不好……也不能插手,否则便是与圣人做对,一个处理不好,就会让宗门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罗长风心下暗叹,李忘生是对的,若公然对抗神策军,与造反无异,到那时纯阳便有覆灭之危。

    可是李隆基也实在欺人太甚,郁清公主都已经沦落至此,他还不肯放过,非要赶尽杀绝,果然是皇家无亲情吗?

    虽说能够理解李忘生的话,可罗长风还是有些不忿,凝眉道:“难道我们就这么看着?师兄你别忘了,那何仙姑与师父关系匪浅,若我们袖手旁观,那……”

    李忘生缓缓点头,道:“的确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师弟你走一趟紫霄宫,将情况告知羽林军统领陈玄礼,让他做好防范。”

    “神策军要赶到观日峰,还需要一些时间,以师弟你的轻功,当能赶在他们前面。”

    罗长风颔首道:“好,我这就去。”

    紧了紧背上的渊微指玄,罗长风径直出了房门,直接从三楼纵身而起,往观日峰方向飞掠而去。


………………………………

第七卷 第五十三章 蹊跷

    紫霄宫依山而建,台榭高筑,足有九丈之高。

    此刻时间紧迫,罗长风并未按照仪节到门楼处请人通传,而是直接仗轻功掠到主殿之前。

    那些注意到罗长风到来的羽林军守卫,纷纷向着罗长风落地之处围了过来,不过眼见他穿着纯阳道袍,倒是并未刀剑相向。

    一名伙长面色不虞的道:“道长来访紫霄宫,当在门楼处令士卒通传,得主人允可后再行请入,如此从天而降,未免太过无礼。”

    罗长风也不在意那伙长的态度,手捏道印,道:“贫道风虚子,受掌门师兄所命,有十万火急之紧情要报知陈玄礼将军,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那伙长闻言神色略微动容,不虞之色消失无踪,抱拳道:“原来是风虚道长当面,失敬。”

    说完挥手道:“都散开,立刻去请陈将军。”

    “是。”

    罗长风对那伙长点点头,随即转身走到殿前广场边缘,四下打量,观察紫霄宫的军备力量,大致计算后,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

    这紫霄宫的羽林军士卒加上密林别院那边的,大概在两队左右,可据素天白汇报,来袭的神策军约有两营人马,情况不太妙啊!

    大唐军队编制,由低到高分为什、伙、队、营(团)、府(折冲府)。

    一什领十丁,设什长(11人),五什为一伙,设伙长(56人),三伙为一队,设队正(169人),五队为一营,设校尉(846人),三营为一府,设折冲都尉、副手左右果毅都尉(2538人)。

    当然,这只是按照正规编制来计算,有些军队不满编,而有些军队又超编,所以这并不是绝对的,但基本上就是以这样的人数为基准。

    也就是说,护卫郁清公主的,只有三百多人,而来袭的神策军,足有一千六七百人,还带有强弓硬弩,这实力对比也太悬殊了,他们能顶得住吗?

    罗长风不免为那位连面都没见过的郁清公主担忧起来,跟什么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不一样,这位公主并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她只是一个苦等心上人的痴情女子罢了。

    对于这样的女子,罗长风只有深深的同情与怜悯,事实上,纯阳上下对郁清公主都是这样的态度。

    思忖间,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一道浑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风虚道长大驾光临,陈某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罗长风转身,看向了面前这人,这就是那日后发动了“马嵬坡之变”的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吗?果然威武不凡。

    陈玄礼此刻并未着甲,一身玄中带红的将军袍服,身材均称魁梧,长满络腮胡的国字脸上,尽显坚毅果敢之色。

    景龙四年,陈玄礼随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有从龙之功,获封禁军龙武大将军。

    十年后安史之乱发生,他率军护卫李隆基逃亡蜀中,行至马嵬驿时,在太子李亨的支持下,发动兵变杀杨国忠及杨氏姐妹,并逼李隆基缢死了杨贵妃。

    但他所做的这一切,总的来看还算是忠君之士,李隆基在位的四十五年内,他都算是李隆基的亲信。

    却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他现在带着一队羽林军,随郁清公主前来华山,以作护卫。

    想到此,罗长风忽然心中一动,按理说,陈玄礼是李隆基的亲信,若真是李隆基要杀郁清公主,郁清公主恐怕早就香消玉殒,哪里还能活到今日?

    莫非这次的神策军来袭,还有什么重大隐情?或许……根本不是李隆基想要对郁清公主下手,甚至,他根本就毫不知情?

    此事大有蹊跷啊!

    这诸多念头只是在罗长风脑海中转动,他面上却并未露出什么异样,手结道印,对陈玄礼微微一礼,道:“贫道风虚子,见过陈将军。”

    陈玄礼抱拳还了一礼,道:“不敢当,不知道长前来紫霄宫,有何见教?”

    罗长风道:“贫道奉掌门师兄之命,前来报知陈将军,有关神策军大举上华山之事。”

    “什么?”陈玄礼闻言脸色一变,沉声道:“道长是说,有神策军上了华山?不知来了多少人?”

    罗长风道:“据门下弟子回报,有两营人马。”

    “两营?”陈玄礼神色凝重了下来,皱眉道:“他们想干什么?”

    罗长风试探的道:“据掌门师兄推测,他们或许是冲郁清公主来的?”

    陈玄礼目光闪了闪,往一旁踱了两步,喃喃自语道:“不应该啊!他们哪来的胆子对公主下手?陛下也绝不会下这样的命令,那……”

    罗长风听了陈玄礼的嘀咕,顿时心中一动,果然,跟他猜测的一样,李隆基并没有除掉郁清公主的心思。

    其实想也知道,李隆基要动手早就动了,怎么可能过了这么久才来?这些神策军必然是另有所图。

    不过具体如何,目前还不明朗,只能等日后慢慢探查了。

    “不知陈将军有什么打算?”罗长风看着陈玄礼问道。

    “嗯……”陈玄礼略一沉吟,道:“无论如何,保证公主的安全为第一要务,我立刻派出大部羽林军到密林别院护卫,我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有这么大胆子,敢跟羽林军动手。”

    罗长风点点头,道:“既然陈将军心里有数,贫道就先行告辞了。”

    陈玄礼脸上露出感激之色,道:“多谢道长报信,不过此事事关重大,纯阳不可轻举妄动,以免受到牵连,毕竟如今的朝廷……唉。”

    罗长风明白陈玄礼的无奈,如今的朝堂,被李林甫、杨国忠、魏方进、杨暄等一众奸佞之臣把持,李隆基几乎不管朝政,若出了什么事,恐怕纯阳被灭了李隆基都不知道。

    而这也正是陈玄礼选择跟随郁清公主前来华山的原因,不仅是眼不见心不烦,同样也是为了避开朝堂上的倾轧,算是避祸吧!

    “多谢陈将军提醒,贫道会将将军的话转告掌门师兄,告辞。”

    “道长慢走。”

    待罗长风离开,陈玄礼立刻将大部分羽林军调集起来,派往密林别院。

    罗长风离开时,从天上看到,那神策军已经跨过落雁峰与观日峰相连的吊桥,往雪竹林方向急行军。


………………………………

第七卷 第五十四章 静虚弟子失踪 东瀛人

    纯阳宫大殿,李忘生听罗长风转述完陈玄礼的话,叹息道:“目前也只能先静观其变了,但愿公主能平安渡过此劫。”

    “师弟,这些时日你便多多关注一下别院那边,若事有不谐,说什么也得保住公主性命,记得,若万不得已必须出手,切不可暴露身份。”

    “明白。”罗长风颔首表示明白,不过他眼底有寒芒一闪而过,不暴露身份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换装易容,不使用纯阳武学等等。

    不过他有一种更为简单稳妥的方式,那就是将所有看到他的人全部杀光,如此他的身份就绝不会暴露了。

    况且斩杀这些军士,他还用不着使出纯阳武学,即便是事后有高手通过尸体的伤口来探查,也绝不会牵连到纯阳头上。

    辞别李忘生,罗长风想了想,往太极广场行去,他打算去找于睿商量一下这件事,于睿身为“天下三智”之一,她一定有办法查出这件事的真相。

    到镇岳宫找到于睿时,罗长风却见于睿秀眉微蹙,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连罗长风的到来都没注意到。

    “师姐为何事烦忧?小弟可有什么能帮忙的地方?”罗长风面带微笑,对于睿问道。

    纯阳五子中,他目前关系最好的,便要数这个师姐了。

    对李忘生他是敬重,加上李忘生年纪与他差距过大,有代沟,聊不到一块去。

    上官博玉整天待在他的老君宫炼丹,罗长风与他打交道比较少。

    而祁进太过冷漠孤傲,话又少,虽然对他很友好,却也十分无趣。

    卓凤鸣更不用说,他被师父罚在被他亲手摧毁的谢云流旧居剑气厅中静修思过,至今仍未解禁,如今低级弟子的武功,都是由亲传弟子代为教导。

    唯有于睿最好相处,她性格温柔善良,却又带着几分古灵精怪,若是她再年轻个十几岁,活脱脱就是一个黄蓉。

    偏偏她博览群书,智深若海,在罗长风与杜甫交流之时,唯有她能参与其中,插得上话。

    最关键的是,她颜好,看着就养眼啊!

    而于睿也十分喜欢这个文武全才,随性洒脱,幽默风趣的小师弟,是以两人在师兄弟中,反倒是关系最好的。

    听到罗长风的声音,于睿抬起头来,眼前微微一亮,上前一把拉住罗长风的手臂,道:“你来得正好,跟我来。”

    “呃……”于睿扯着罗长风的小臂,就往镇岳宫楼上快步行去,罗长风表示满脸懵逼,这……啥情况?

    到得她的房间,将罗长风拉进屋后,于睿一把关山了房门。

    “坐。”

    招呼罗长风坐下,于睿神色凝重的跪坐到了茶几旁。

    罗长风见状,小心翼翼的问道:“师姐,发生什么事了?”

    于睿组织了一下措辞,这才缓缓道:“前些日子,几名静虚一脉的二代弟子忽然失踪,其中包括大弟子洛风与二弟子张钧。”

    “而论剑峰与朝阳峰那边,最近有许多不明身份的人突然出现,自古华山一条路,他们并不是从山道上来的。”

    “显然这些都是身上带着武功的江湖中人,他们是直接从北面的悬崖峭壁上攀上来的,我怀疑静虚弟子的失踪与他们有关。”

    听完于睿的话,罗长风凝眉道:“华山上来了这么多人?这些时日我一心练功,倒是没有注意,今日又有大批神策军上华山,这是有人要搞事啊!”

    “搞事?没错,就是有人要搞事。”于睿连连点头,这个说法倒是挺新奇,却又十分形象。

    于睿接着道:“当日我去静虚弟子的住所看过,他们的日用之物还在,其余并无异样。”

    “我询问过其他静虚弟子,他们皆说洛风是收到一封信后才离开的,我怀疑……那封书信很可能与他师父有关。”

    罗长风闻言双目圆睁,惊呼道:“大师兄?你是说……”

    于睿见状忙瞪眼轻声喝道:“你小点声,想弄得人尽皆知吗?”

    “哦哦……”罗长风缩了缩脖子,压低声音道:“你是说,是大师兄叫走了洛风师侄他们?”

    于睿担忧的点了点头,道:“我不确定,但有很大可能。”

    罗长风也深感棘手,凝眉道:“若真是大师兄,他究竟意欲何为?”

    于睿道:“不管他意欲何为,若洛风他们的失踪当真与大师兄有关,说不定会惊动神策军,所以此事不能声张,咱们只能暗中调查。”

    罗长风缓缓点了点头,忽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师姐,你说……这件事会不会跟大师兄无关,是别的什么人冒大师兄之名,想要进行什么阴谋?”

    于睿若有所思的道:“不无这种可能,现在情报太少,任何事都只是推断,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验证种种推断。”

    “不过当务之急,是先弄清那些神秘人的身份,我要坐镇宫中,统筹全局,探查那些人身份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罗长风颔首道:“没问题,这件事交给我去办,打探情报,我最是拿手。”

    于睿道:“事情宜早不宜迟,你尽快去弄清缘由。”

    “好,那我现在就去。”

    “嗯,记得走莲花峰这边,避开神策军。”

    “我知道了。”

    ……

    罗长风离开纯阳宫,往北峰掠去,华山面积颇广,从南峰到论剑峰所在的北峰,足有六七里路。

    但罗长风施展逍遥游轻功,不消几分钟便能赶到,然而他刚过莲花峰,便已有了发现。

    身在半空,在完全没有借力的情况下,罗长风身形一折,硬生生转换了方向,向着一处不高的山崖之上掠去。

    无声无息落地,罗长风蹲伏在山崖上,往下看去。

    下面是个较为避风的山坳,山坳中的空地上搭着几个帐篷,一群身着劲装,腰悬横刀的武者烧起几堆篝火,围着篝火而坐。

    罗长风功聚双耳,倾听着下方动静,很快,类似“索德斯噶”“希玛斯”之类鸟语中的常见口语涌入罗长风耳中。

    罗长风顿时双目一凝,东瀛人?这下难办了,因为他不懂鸟语,就算用摄魂术控制了对方,若对方不懂汉语,也问不出什么东西来。

    现在罗长风只希望这些家伙中有懂汉语的了。


………………………………

第七卷 第五十五章 无功而返 偶遇秋叶青

    下面有十数人,要杀光他们倒是简单,可要无声无息的制住他们并不容易。

    这些人都是武功不弱的好手,可不是之前在稻香村面对的山贼可比。

    即便这些人在他面前没有反抗能力,但罗长风也没把握能让他们毫无反应的被他制住。

    只要给他们一两秒时间,便能搞出动静,惊动其他人。

    如今情况不明,罗长风不想惊动对方其他地方的同伙,所以没有贸然出手,而是耐心的在山崖上潜伏了下来。

    其间有几名东瀛人离开了一段时间,不过很快就回来了。

    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语言,可大致能看出意思,离开过的人应该是去向上级请示什么,然后得到的命令是等待。

    之后那些人没再离开,就在这处山坳中待着。

    罗长风一直等到天黑,那些东瀛人都进入帐篷睡下,只留下一个人守夜时,他知道,自己动手的时机到了。

    心神力量暗暗调动,天地灵气迅速覆盖他的身躯,他的身形顿时与环境融为一体。

    虽然还达不到吕洞宾那种彻底融入天地万物,无论肉眼还是心神都感知不到的境界,但用来应付这些东瀛人却是绰绰有余。

    他身上的道袍本就是黑白二色,在冰天雪地的黑夜,再合适不过。

    无声无息的掠到那坐在火堆前的东瀛人身后,伸指点住了他的穴道。

    那东瀛人顿时僵坐在原地,一动不动,连声音也发不出来了,只有脸上还带着惊骇之色。

    罗长风挨个帐篷摸进去,将东瀛人一一点住。

    他点的不是昏睡穴,在被点住的瞬间,那些东瀛人就醒了过来,心惊胆颤的看着漆黑的帐篷顶,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在点住所有人后,罗长风这才施施然走到帐篷外篝火旁那东瀛人面前,蹲下身子,将他脑袋抬起,让对方与自己对视。

    摄魂术在对方视线与自己目光对上的瞬间便已发动,对方没能作出任何挣扎,便被控制住。

    若说武功,这些人或许还能跟他走上一招半式,可论心神,罗长风绝对是碾压他们的存在。

    “说出你的身份。”解开了他的哑穴,罗长风缓声开口道。

    “……”那东瀛人只是茫然的看着他,却一言不发。

    罗长风心下微沉,想了想,忽然低喝道:“八嘎呀路。”

    “哈伊。”面对罗长风这懂得的为数不多的鸟语其中一句,这东瀛人果然有了反应,可也让罗长风无奈万分。

    果然,这家伙不懂汉语,还真是八嘎,这也太操蛋了,连汉语都不懂,也敢到大唐的地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