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之神话逆袭-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即便连天真无邪的小邪子,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快,返回纯阳的途中一路上都闷闷不乐。

    但是没办法,她早晚需要成长起来,长大后总要面对这些,不过南诏那边罗长风不打算再让她跟着去了。

    因为一旦让她看到天一教的毒尸大军,或许会让她某些美梦提前醒来,这是小邪子记忆中仅剩的美好,罗长风不希望她面对那个残酷的现实。

    罗长风打算暗暗将毒尸之患解决,实在不行,他就再花些时间,将长醉村那些小邪子的亲人都恢复过来,然后再让小邪子与父母团聚。

    ……

    回到纯阳,罗长风将瞿塘峡之行的过程,跟师兄师姐们详细汇报了一遍,然后就是针对南诏叛乱之事进行商讨了。

    于睿道:“南诏的叛乱来得很突兀,这背后似乎有一双看不见的黑手在推动一切,我们必须找出这双黑手,否则这天下迟早会被这双黑手搅得大乱。”

    卓凤鸣不解的道:“南诏发动叛乱,是因为乌蒙贵拥有了一支无敌的毒尸大军,那所谓的黑手,不就是乌蒙贵么?”

    于睿凝眉摇头道:“绝非如此简单,阁逻凤虽然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但他一向偏安一隅,只想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做他的土皇帝。”

    “他不敢轻易偏向大唐或吐蕃任何一方,也绝不是区区乌蒙贵能说动的,这里面必有隐情。”

    听了于睿的话,罗长风目光闪烁,不发一言,不知在想些什么。

    谢云流道:“其实咱们也无须去管南诏究竟怎么回事,或许南诏是被人利用,当成了对付大唐的刀,但这未尝不是咱们的一次机会。”

    “三师弟在云南主持协助唐军炼制对付毒尸的药物,如今药物储量充足,各方增援又已到,反攻南诏的时机很快就会到来。”

    “咱们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打到黑龙沼,杀入烛龙殿,灭了天一教根基,只要乌蒙贵一死,南诏便不足为惧了,到时候,幕后黑手自会现身。”

    “小师弟,你觉得呢?”

    谢云流这话罗长风倒是大为赞同,闻言微笑颔首道:“我同意大师兄的看法,要是以前,咱们或许还得考虑考虑,能否打到黑龙沼去,可如今江湖中出了个天地会,天一教已经不足为惧。”

    一听罗长风提到天地会,谢云流、李忘生、于睿、卓凤鸣四人全都面色古怪的看着他,嘴角带着似笑非笑的神色。

    罗长风见此心里一咯噔,这……什么情况?


………………………………

第七卷 第二百一十三章 疯了

    罗长风缩了缩脖子,弱弱的道:“师兄师姐,你们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李忘生轻抚颌下长须,笑吟吟的问道:“小师弟,我记得你在拜入纯阳前,传承的是春秋时越国赵处女的剑法吧?”

    罗长风心下了然,果然是从剑法上看出了问题,但李忘生他们只是知道这回事,却并未见自己使过长风剑法,就算自己不承认,他也没辙。

    实在不行,他还可以拿周天星斗剑法当成长风剑法施展给他们看,反正他们又没见过长风剑法,他说是那就是。

    谁知他正要说话,只听李忘生接着施施然道:“另外,我那关门弟子沈剑心,他曾修炼过的一门内功心法,据他所说叫《九阴真经》,是你传给他的。”

    “啪”

    罗长风一把拍在自己额头上,失算失算,他竟忘了这茬,当初为了让沈剑心顺利通过纯阳的入门考验,将九阴真经传给了他,如今却成了最大的破绽。

    罗长风苦笑道:“好吧!我承认,天地会的确是小弟暗中组建的,莫雨是我从稻香村出来的小兄弟,所以我将天地会交给他执掌,李复跟王遗风他们都是我拉进天地会的。”

    虽然他们早已猜到这件事,可听罗长风亲口承认,还是忍不住惊叹不已,短短六年时间,这个小师弟竟然生生发展出一个如此强悍的帮会。

    以天地会如今的实力,说是冠绝江湖正道也不为过,丐帮的弟子基数固然庞大,可综合实力与天地会完全没有可比性。

    哪怕丐帮有数十万弟子,可要是与天地会开战,最后覆灭的一定会是丐帮,如今的天地会,说是有了左右天下局势的能力也不为过。

    “小弟也知道此举不妥,有另起炉灶的嫌疑,但请师兄师姐相信我,小弟从未想过脱离纯阳,另起炉灶,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心力,为天下百姓做些事罢了。”

    说到此,罗长风站起身,缓步走到剑气厅门前,仰望着门外的天空,声音低沉的吟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罗长风吟的并非诗词,而是一首散曲,乃是元代才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谢云流等人并未见识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理解其中体现出来的意味。

    剑气厅中静了下来,良久,李忘生才叹息着开口道:“好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天下无论兴亡,受苦的始终是百姓,小师弟是真正拥有悲悯之心的人,为兄不如你。”

    其他人也不由自主的连连点头,的确如此,古往今来,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好,衰亡也罢,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官邸,从而给百姓带来繁重的劳役。

    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祸中遭殃的依旧是百姓,王朝兴替,带给百姓的永远都是灾祸与苦难。

    所以只有在天下太平时,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这就是罗长风成立天地会的初衷。

    他不知道天地会能保这天下多少年的太平,但能保一年是一年,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谢云流温言道:“小师弟你做得很好,师兄们并无责怪你的意思,只不过咱们是一家人,你要做什么,完全可以跟我们商议,只要你所做是有意义的,师门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罗长风转回身来,对谢云流深深一揖,道:“小弟如今已经明白了,多谢大师兄。”

    谢云流微笑着点点头,指了指椅子,让罗长风坐下,这才接着道:“天地会自崛起以来,助朝廷荡寇平叛,解除内忧,对大唐百姓来说,的确是福泽。”

    “但是如今的大唐问题不在外部,而在朝廷,当今朝廷奸臣当道,圣人昏庸,一些外族蠢蠢欲动,大唐天下看似平静,实则已处于风雨飘摇之境地。”

    “说烂透了还不至于,可这样的朝廷,是决然无法保得大唐天下太平的,小师弟你可有什么打算?”

    谢云流这番话一出,李忘生于睿大吃一惊,于睿下意识的手一挥,将房门关闭,凝眉看着谢云流,不知他有何用意。

    谢云流瞥了两人一眼,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罗长风。

    罗长风也愣了愣,从谢云流这番话,他听出了许多东西,看来他这些年回到纯阳后,并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天下大势也是随时关注着的。

    片刻之后,罗长风已经想明白其中的关节,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他并不反感,相反,谢云流这样的心思,他反而很高兴。

    罗长风抬起头来,不闪不避的看着谢云流,道:“大师兄的意思我明白,我成立天地会,本就是想要将之打造成一个,足以左右天下大势的势力。”

    “我想要的,大唐百姓想要的,都是天下太平,任何人想要破坏这份太平,都是天地会的敌人,无论是内寇、外敌、还是……朝廷。”

    说到这,罗长风眼中闪过一抹寒芒,凝声道:“若朝廷烂透了,那咱们就给他治,脏腑烂了,就换脏腑,脑袋坏了……那咱们就给它换个脑袋。”

    谢云流闻言眼中精芒大盛,看向罗长风的目光充满了激赏与喜意,李忘生和于睿却是齐齐浑身一震,于睿花容失色的低喝道:“小师弟,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罗长风肃然看向李忘生与于睿,道:“师兄师姐,小弟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小弟从来没有什么称霸天下的野心,大唐江山,也只会姓李,天地会为天下百姓而存在,但天地会可以拥有慑服一切的力量,却无法做到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靠一个清明的朝廷,靠一个英明的君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帝王昏庸,只能害得天下百姓受苦。”

    “如今的朝廷被杨国忠、高力士等一帮奸佞把持,圣人沉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如此朝廷,如何能治理好天下?既然他李隆基不行,那就换个行的皇帝。”

    “嘭”

    谢云流一拍椅子扶手,长笑着大声赞道:“说得好,哈哈哈哈……小师弟,为兄相信,日后纯阳宫在你手中,定能长盛不衰,道统永传。”

    李忘生与于睿对视一眼,满眼无奈之色,疯了疯了,这师兄弟俩都疯了。

    罗长风对谢云流笑了笑,随即看向李忘生,道:“小弟知道二师兄在担心什么,你放心,我之所以选择瞒着你们,就是不想让天地会牵扯到纯阳宫。”

    “他日无论天地会做出任何事,若败,纯阳宫无虞,若天地会成事,我纯阳的好处却是无可估量的。”
………………………………

第七卷 第二百一十四章 船上之盟

    岭南道外海,海之丸号楼船之内。

    李重茂双目泛红的看着谢云流,道:“七年了,你总算肯来看我一眼了。”

    谢云流拍拍李重茂肩膀,叹道:“委屈你了,好在这七年的等候,终究不算白费。”

    李重茂不解的看向谢云流,谢云流扭头看向身侧的罗长风,笑了笑,道:“先坐下再慢慢说吧!”

    李重茂忙道:“怠慢了,风虚道长请。”

    罗长风微笑道:“殿下无须客气,唤我长风即可。”

    各自落座后,谢云流对罗长风道:“长风,如今咱们既然已经统一意见,那有些事为兄也不再瞒你。”

    “这些年,重茂以外海为根基,四处奔走,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朝廷大军依旧大多忠于李隆基,咱们手中掌握的力量还远远不足。”

    李重茂一听此言便是心中一动,不过他什么都还不了解,便只是静静听着谢云流与罗长风的话,没有插言。

    罗长风点点头,道:“力量方面问题不大,我既然打定主意,让天地会站在太子殿下这边,武力方面便无须多虑。”

    “关键问题在于,我不希望通过战争来解决这件事,唐军将士是无辜的,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那是将士的荣耀,但为了争夺皇位打内战流血,不值得。”

    李重茂心下大惊,旋即大喜,他此刻已经明白过来,谢云流与罗长风商议的,竟是要帮他争夺皇位?

    而且天地会,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天地会,自两年前天地会崛起,其势头之盛,几乎是所向披靡,没有任何势力能与天地会的锋芒相抗。

    与十二连环坞一战,更是让他看到了天地会硬撼军队的强大武力,若有天地会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想不到天地会竟是云流这位小师弟所掌控,如此一来,自己复位有望啊!

    谢云流凝眉道:“你说的我都明白,但这是没办法的事,重茂已经离开太久,大唐朝廷几乎都快要将他遗忘,不通过武力,根本就做不到啊!”

    罗长风道:“我知道这不容易,一点血都不流也不现实,所以咱们只能效仿太宗皇帝,直接发动政变,所有事情都在宫中解决,不要发展到战争那一步,尽量少流血。”

    “外面的藩镇或将领,若打着为李隆基报仇的名义搞事,也只需诛除为首者即可,不得牵连无辜。”

    “只要太子殿下登基后,能迅速做出成绩,让天下恢复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皇位自然便能坐稳。”

    “到那时别说是老百姓,任何想要反对太子殿下的个人或势力,都将是天地会的敌人。”

    听罗长风这样说,李重茂固然是心下激荡,难以平复,谢云流也听出罗长风似乎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小师弟,你究竟有何依仗,能以发动政变的方式助重茂夺取皇位?毕竟皇宫可不比外面。”

    罗长风略一沉吟,凝声道:“这件事我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如今咱们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也就不瞒你们了。”

    “但这件事出自我口,入得你们耳,再不要让第四个人知晓。”

    两人见状,神色也沉肃下来,谢云流道:“你说,我们都不是不知轻重之人。”

    罗长风点点头,缓缓道:“其实在很久以前,隐元会便已被我掌握在手中,无名……只是我的一个傀儡。”

    “什么?此话当真?”谢云流李重茂又惊又喜,若罗长风说的是真的,那天下最强大的武力组织,与最强大的情报组织尽皆掌控在他手中,这天下还有他罗长风做不成的事吗?

    罗长风颔首道:“千真万确,十六卫中许多关键位置,都是隐元会的人,要发动政变,并非不可能。”

    “我们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李隆基、杨国忠、高力士等人的心腹一网打尽,连根拔起。”

    若说刚才还只是一个很大的可能性,那么此刻就已经上升到该考虑具体如何实施了。

    李重茂从未觉得,他距离自己的梦是如此之近,仿佛已经触手可及。

    只听罗长风接着道:“不过有些丑话我得说在前头,我之所以选择帮太子殿下,是基于你跟大师兄的关系,但我愿意去做这件事,是因为我希望大唐拥有一个英明的君主。”

    “若太子殿下登基后,治理不好国家,做不到让百姓安居乐业,那我只能选择继续换人。”

    “我本人一心跟随师父的脚步,追寻天道,对凡俗的一切都没兴趣,我选择的替我执掌天地会那些人,也不是什么野心勃勃之辈,他们的信念都是为百姓谋太平。”

    “只要你能做好这个皇帝,那么天地会与隐元会,将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支持你这一脉,甚至替你守好大唐江山,开疆拓土,你只需要安心治理好内政即可。”

    “但是如果哪天你觉得,天地会和隐元会的存在,对你的地位是个威胁,不舒服总有势力可以威胁到你,想要将之铲除,那就不能怪我们不讲情面了。”

    谢云流听了罗长风这番话,心下也是暗暗点头,这不仅仅是天地会与隐元会的问题,还关系到纯阳宫的兴衰。

    他选择帮李重茂,是因为他们乃是几十年肝胆相照的至交好友,但纯阳是他的家,任何威胁到纯阳的人,他都绝不会留情。

    罗长风与谢云流齐齐看向李重茂,等着他表态。

    李重茂沉吟片刻,抬头看向两人,诚声道:“你们对我坦诚相待,我也说几句肺腑之言,我现在只能保证,登基后会用尽全力,去治理好大唐,除此之外,我无法保证任何事。”

    “因为我只能代表我自己,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任何人都掌握不了,我可以保证在我有生之年,永远与你们一条心,但我子孙后代的想法,却不是我能掌控的。”

    “但是我记得,大唐开国时,太宗皇帝曾封过几件可以上斩昏君,下斩奸臣的兵器,我也只能给你们这样一件东西,若子孙后代不肖,你们尽管废之,另择贤能。”

    李重茂这就有点我死后哪管他世上洪水滔天的意味了,但不得不说,他这番话已经算是十分真挚,比那些假大空之言要实在得多。
………………………………

第七卷 第二百一十五章 定计

    李重茂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可以看出他是认真思考了的,而不是敷衍的暂时稳住他们。

    谢云流和罗长风都十分满意,罗长风也诚声道:“殿下能这样说,我很高兴,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样,我能保证这一代,甚至下一代手下跟我一条心,那下下代呢?我同样什么都保证不了。”

    “我们都只能边走边看,设法找到一个可以维持双方平衡的方法,若实在不行,那也没办法,毕竟我们能把控百年内的世事,可数百年,千百年后会怎么样,谁也无法把握。”

    李重茂与谢云流皆是连连点头,谢云流笑道:“咱们就先不要看那么远,去考虑千百年后的事了,做好当下我们该做的即可。”

    “小师弟,既然隐元会由你掌控,那这天下局势,你定然掌握得比我们更清晰,说说吧!如今的大唐都有些什么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动手最合适。”

    罗长风点点头,道:“目前大唐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内忧者,奸相杨国忠勾结高力士,把控朝政,专权误国,败坏朝纲,控制神策军为非作歹,危害甚大。”

    “外患者,除南诏、吐蕃外,大唐最大的外患来自胡人藩镇势力。”

    “隐元会已获得消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秘密组建了狼牙军,并大量储藏兵器粮草,反意已露,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为他爪牙,红衣教阿萨辛也与之勾结在了一起。”

    “不出意外,安禄山史思明起兵作乱之日已不远矣,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这个消息委实太过令他们震骇,李重茂与谢云流惊疑不定的对视一眼,疑惑的对罗长风问道:“如此重大之事,难道朝廷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罗长风叹了口气,道:“并非没收到,至少杨国忠掌握的神策军多少是得到一些消息的,但是杨国忠这种货色,又如何是安禄山的对手?”

    “去年李隆基派中官辅趚琳去调查安禄山,结果反而被安禄山收买,回朝后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

    “杨国忠告诉李隆基,若召安禄山进京,他一定不会来,结果诏令一发,安禄山立至。”

    “安禄山到长安后,反咬杨国忠一口,说自己是外族人,不识汉字,陛下越级提拔他,以致杨国忠嫉妒,想要害他。”

    “李隆基还真就信了,不仅未对他有任何防备,反而升他为左仆射,自此之后,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李隆基便会大发雷霆,把人绑了送交安禄山,杨国忠也只得偃旗息鼓。”

    听完罗长风的话,李重茂与谢云流是目瞪口呆,甚至他们心下齐齐升起一个念头,这样的朝廷若不亡,那还真是没天理了。

    李重茂愤怒的一拍桌案,低喝道:“李三小儿,昏聩如斯,大唐江山在他手中,早晚得被他断送了。”

    “长风,那我们何时动手?朝廷绝不能再让这帮昏君佞臣掌控下去,否则大唐危矣。”

    罗长风摆摆手,道:“殿下稍安勿躁,还有我们在,大唐亡不了,我倒觉得,安禄山正是李隆基此生最大的污点所在。”

    “现在大可静观其变,暗中做好一切准备,隐元会有李隆基在位这些年的所有情报,要列出他百八十条罪状简直轻而易举。”

    “咱们准备好李隆基的罪状,等安禄山史思明一反,我们便分头行动,我负责率天地会迅速平定狼牙叛军,你们则在隐元会的配合下,发动政变,控制住长安,然后将李隆基的所有罪状昭告天下。”

    “到时候天地会挟平定狼牙之威,保家卫国之功,公开发声支持你,如此便可让你以最快的速度稳定政局。”

    谢云流抚掌赞道:“此计甚妙,既如此,那咱们就依计行事吧!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解决南诏之乱为好。”

    “就怕安禄山趁大军全部集中到西南时,突然发动叛乱,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罗长风颔首道:“不是就怕,而是一定会,若我们当真与南诏陷入胶着,安禄山一定会趁机发动叛乱,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河北道全境,兵进洛阳潼关,直指长安。”

    “所以咱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南诏叛乱,南诏也是个不安定因素,这个国家等殿下登基后,需发兵灭之。”

    “至于吐蕃,只要再给天地会几年时间,咱们便可主动出击,杀到他们再无力与大唐为敌。”

    打仗,天地会弟子并不懂,他们只是会杀人而已,单论杀人效率,这天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与他们相比。

    要让他们屠戮平民,他们定然是不愿意的,可要让他们去消灭对方足以威胁到大唐的军队,他们绝不会手软。

    李重茂和谢云流对视一眼,重重点了点头,两人各自举起了右掌,伸在面前,看向罗长风。

    罗长风欣然伸出手掌,三只手掌拍在了一起,这大唐江山未来的局势,便在三人之间这场商议中,定下了基调。

    这些事罗长风自然早已与莫雨、李复、王遗风及薛北辰等人沟通过,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否则他也不敢说得如此笃定。

    事实上,他甚至早已知晓了南诏叛乱的真相,这里面涉及到了九天钧天君,罗长风便没有跟谢云流他们多说,关于九天,他还是不希望太多人了解。

    不错,经过几年的调查,薛北辰已经掌握了钧天君与变天君的身份,变天君倒还无妨,对天下大势没什么影响,但这个钧天君就不得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