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之神话逆袭-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资质悟性平常一点的,常常就需要十年二十年的苦练才能拥有实战能力。

    可后世是经济时代,那些所谓的大师都是为了赚钱,谁会当真用半辈子的时间去钻研传武的打法?

    而真正钻研传武打法的,又不屑于出来哗众取宠,结果就导致了真正高手无人知,假冒大师天下闻的景象,随便出来一个什么小东小北的,就能把那些大师打得落花流水。

    ……

    却说罗长风开始习武后,赵明德与陈近南顿时感觉,他们捡到宝了,这小子不仅身体协调无比,且资质悟性也高得吓人。

    一套四十八式基础拳法套路,他仅用半个月就练得精熟无比,赵明德立刻开始教他打法,而他每说出一招拳法的用法时,罗长风就能举一反三,自己领悟出另外数种用法。

    事实证明,教一个资质悟性绝佳的徒弟,简直是一种享受,每天看着自己教出来的徒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那种爽感别提了。

    他们之间不存在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关系,相反,他们越快为天地会培养出一个高手,对他们就越有利,所以赵明德对罗长风是倾囊相授,毫不藏私。

    罗长风每日除了跟赵明德学武外,体能训练也没放下,他请铁匠给他打造了一些铁块,再请卢婶给他缝制了一些装铁块的布袋。

    东西做成后,就在自己腿上、腰上、手臂上各绑了一圈,足足增加了五六十斤的重量,每日无论跑步、走路、练武、甚至吃饭上厕所时都不取下,只在睡觉时取下,次日一早又再度绑上。

    如此半年后,罗长风将铁块的重量增加到了一百斤,当身上带着一百斤的重量都能做到之前的程度时,他一取下铁块,可谓迅疾如豹,出拳带风。

    在罗长风到长林村一个多月后,陈近南就离开了总舵,听赵明德说,他是去了台岛。

    一年时间,罗长风从赵明德那共习得了四十八式南少林基础拳法,太祖长拳,五行拳中的虎行拳,且实战方面他已经能与赵明德走上三十几招。

    当然,这是切磋性质的,并非生死相博,就跟练法与打法的区别一样,比武切磋与搏杀又有不同。

    切磋主要是比拼双方的力量、速度、敏捷、眼力、神经反射与对招式的理解等基本能力。

    因为是点到即止,双方都要力求不伤人,所以一些杀招绝招不能用,而且不能攻击要害部位,以见招拆招,训练招式的用法为主。

    生死相搏则不同,真正的习武之人生死相搏,根本就不会打上几十上百招,连交手十招的都很少。

    所谓“高手过招一招了”,很多时候,根本没有机会出第二招。

    真正的武者对决分生死,通常都是一瞬间的事,虽然不至于全都是“一招了”,但最多也就是那两三下的功夫。

    像电影中那种噼里啪啦打个半天,又华丽又好看的武功,自然都是艺术加工出来的,那叫“套招”。

    当然,一招分生死这种事,得建立在对决双方武功都高到了一定程度,否则若是普通人,就算站那让你打,你也不可能一拳就打死人,一来是力道不足,二来也是不懂要害攻击,使用器械不算。

    ……

    一年后,长林村后山。

    罗长风静静的看着赵明德在树上钉了厚厚的一叠纸,随即对他道:“长风,你到如今,气力、速度、反应力等各方面都已经十分不弱,所以从今日开始,你需要让自己的拳头‘变硬’。”

    “要知道,力道是相互的,当你的拳头打到别人身上,会有一个反噬,这反噬的强弱,取决于你打出去的力道大小。”

    “出拳力道越大,反噬越强,你自己的拳头也越痛,所以从今天起,你用尽全力打这叠纸。”

    “一开始肯定会痛,等你什么时候不痛了,就每天撕掉三张,等再度感觉到痛时,就停下撕纸,继续打到不痛再撕,如此循环。”

    “每天半个时辰,打完后到我那用药水泡手,保持手上的皮肉不坏死,否则如此一段时间后,你的手就废了。”

    “大约这样打上八到十个月,你基本上就能撕光纸,直接打树干了,等你什么时候能一拳将树干打出损伤,就可以停止这个修炼,开始踢打木桩,练习手臂与腿部的硬度。”

    “再往后,你还得练习用棍子击打全身,所谓‘欲打人先挨打’,若自身的抗打能力不强,很容易被人一下子打死,你明白吗?”

    罗长风道:“明白。”

    说完径直上前,拉开架势,便一拳一拳的轰向树干上的纸,每一拳都用尽全力,打得树干哗哗作响。

    赵明德欣慰的缓缓点了点头,转身离去,去准备泡手的草药去了。

    罗长风练武,根本无须别人盯着,他的自觉性,正是属于别人家的孩子那个范畴。
………………………………

第一卷 第五章 得传内功

    两年时间很快过去,又是一个秋季。

    微凉的秋风刮过林子,金黄的树叶打着幽雅的旋儿,落到大地上,透露出几许凄凉,几许寒意。

    秋季,是伤感的季节,多少年来,那金黄的秋天让文人墨客倾情感叹,为何秋天,总是如此的忧郁。

    只不过那份淡淡的忧郁与伤感,并未影响某些人的生活。

    长林村后山,那片罗长风练功的林中空地上,罗长风正在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木桩做着实打实、硬碰硬的碰撞。

    “嘭嘭嘭……啪……”

    罗长风双臂几乎化为一团幻影,随着脚下步法变幻,在密集的木桩间游走的同时,双手小臂不断格向那些木桩。

    偶尔起脚以小腿胫骨或脚背磕向木桩的主干,沉闷的碰撞声几乎连成一片。

    这样的修炼不仅能锻炼他的步法与身法,更能锻炼他四肢的抗击能力。

    三个月前,他已经可以做到以拳头直接轰击树干,一拳下去,树皮顿时炸裂,树干也会被打破浅浅一层。

    又练了一个月后,那颗树的树干上,生生被打出一块凹槽,那一块直接缺了五分之一,这么下去,最多三个月,成人大腿粗的树就要被他打断了。

    以罗长风如今的拳力,若是一拳轰在人身上,定然是筋断骨折,如果轰击要害部位,如头部、心口、腋下等位置,一拳就能打死人。

    所以他如今开始锻炼四肢躯干的抗击能力,每天打完木桩后,赵明德会用棍子抽打他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

    两个月过去,已经初见成效,除了因为罗长风练功拼命,忍耐力过人外,那种用来泡澡的药水起到了巨大的强化作用。

    “嘭嘭嘭……咔嚓……”

    罗长风打着打着,不知不觉又加了几分力,结果一不留神,一根木桩上伸出来的横木被他小臂直接格断了。

    “好。”一道叫好声从木桩阵外传来,罗长风回头看去,却见陈近南与赵明德正并肩走来。

    陈近南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赵明德却是欣慰中夹杂着一丝骄傲之意,毕竟,罗长风可是他教出来的。

    罗长风走出木桩阵迎了上去,脸上虽无表情,眼底却有一丝恭敬之意,对陈近南抱拳一揖,“师父,你回来了。”

    陈近南微笑颔首,道:“嗯,最近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三五个月内不会再外出,如今你的武功已经有了几分火候,为师打算亲自传授你为师的独门内功。”

    罗长风目光闪了闪,有激动之色一掠而过,“多谢师父。”

    陈近南点点头,道:“你跟我来吧!”

    “是。”罗长风应了一声,对赵明德抱拳一躬身,赵明德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去吧!”

    跟着陈近南来到他居所的静室,陈近南盘膝坐到一个蒲团上,指着他对面三尺外的蒲团道:“过来,盘膝坐下。”

    罗长风依言坐下,陈近南这才温言道:“我先将心法口诀说与你听,待你记熟,我再教你练法。”

    “是,多谢师父。”

    陈近南语速平缓的开口念诵道:“盘坐宁心,松静自然,唇齿轻合,呼吸缓锦,手须握固,眼须平视,收聚神光,达于天心,进入泥丸,降至气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丹田气暖,肾如汤煎……”

    罗长风静静听着陈近南的念诵,凝神记忆,这篇内功心法不算长,总共也就数百言。

    罗长风虽无过耳不忘的本领,但陈近南念过三遍,罗长风也基本记了下来,背诵时只错了一句,陈近南纠正后,罗长风再度背诵,便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对于罗长风的记忆力,陈近南十分满意,随即便开始给罗长风讲解心法的涵义与练法。

    “这门内功名唤《乾元凝气功》,修习这门内功时,需全身放松,盘腿静坐,意守丹田,左腿在内,右腿在外……”

    “吐纳时要以口纳鼻吐,纳与吐隔闭三到五十息,(约一至两分钟),纳气时丹田收缩,吐气时丹田要鼓圆,每日需练一个时辰……”

    “当你每一次吐纳,都能隔闭约一炷香(五分钟左右)后,你的内功也就入了门,此时你会感觉到丹田之内有一个圆球在动,闭气时间越长,圆球越大,动的感觉随之增强,那圆球也就是内力了……”

    “当内功入门,拥有了第一股内力,你便可以按照心法口诀的规律,搬运驱使这股内力,逐渐使之壮大,并令其运至四肢百骸,如此日后运转内力时,自能如臂使指。”

    陈近南讲得十分深入浅出,遣词用句浅显易懂,一听即明。

    陈近南讲解完后,罗长风又提出了几个关键性的细节问题,陈近南欣然一一作答,直到罗长风再无不解。

    “好了,既然你已经了解该如何修习内功,便先试试吧!初练时不可躁进,所谓欲速则不达。”

    “你要一步一个脚印,先练出气感,一点点积蓄内力,等内力入门后,再勇猛精进不迟,每日就以一个时辰为准。”

    “若强行久练,容易伤到脑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走火入魔之人,不是死了,便是疯了的原因。”

    罗长风郑重应道:“是,谨遵师父教诲。”

    内功这种东西,不了解的人便会觉得玄奥莫测,一旦了解之后,却发现并无想象中那么神秘,关键就在有没有“师父领进门”。

    陈近南只知强行修炼会伤到脑子,但其原理如何,却也是懵懵懂懂,说不出个所以然。

    然而来自后世的罗长风却多少能明白一些,修炼内功时,需时时闭气,若修炼时间过长,或强行延长闭气时间,很容易造成大脑缺氧。

    大脑一缺氧,轻则损伤脑细胞,重则造成脑死亡,而一旦大脑受损,自然再也控制不住体内气息,容易“岔气”,这也就是走火入魔的由来了。

    随着功力加深,逐渐可以做到沟通内外,以内力运转代替呼吸,从口鼻的外呼吸转为内呼吸时,走火入魔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此时也就可以勇猛精进了。

    陈近南离开,罗长风则是开始修习内功,在那之前,他先点燃了一根筷子粗细的长香。

    陈近南的静室中放着许多不同规格的香,根据粗细长短的不同,分为可燃五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等等。

    罗长风点燃的这种就是可燃两小时的计时用香,因为静室无风,所以不存在燃烧快慢的问题。

    虽然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温度的不同,多少会有些不同,但相差也就左右几分钟的时间而已。

    等罗长风慢慢有了经验,便无须点香了,自己修炼了多久,自己心里会有数。
………………………………

第一卷 第六章 剑法的本质

    罗长风除每日多增加了一个时辰修炼内功的时间外,其他的修炼并未放下,每天依然进行着受虐式的修炼,然后按时到赵明德那去泡药浴。

    他修炼用的木桩直径一变再变,从一开始的成人手臂粗,到慢慢变得小腿一样粗,木桩主干上原本包着的草绳,也被尽数解掉,如今的罗长风,无论拳脚,都是直接打木桩本体的。

    在修炼的过程中,罗长风的四肢皮肉伤了又好,好了又伤,不知已结过多少次痂,又换过多少次皮了。

    他的皮肉越来越坚韧,但因为有赵明德的药水浸泡,倒是并未有坏死的迹象。

    否则到罗长风年纪大了后,一身的暗伤,会让他身体彻底崩溃,跟那些练暹罗拳的一样,中年以后就差不多废了。

    半个月,罗长风练出了气感,三个多月过去,罗长风总算感觉到了陈近南所说的,那种丹田内有圆球滚动的感觉。

    换言之,他的内功入门了。

    随着内功的入门,罗长风的速度、力量、敏捷等各种身体素质,再度有了一个不小的提高,连抗打能力都强了许多。

    而如今,即便是小腿粗的木桩,他也能一格而断,赵明德用同样粗的棍子打他前胸后背,同样是直到棍子打断,他依然混若无事。

    赵明德终于宣布,在外门功夫上,他已经登堂入室,小有所成,日后的主要修炼,将转到内功的修习上,同时,他也可以开始修习一门器械功夫。

    至此,赵明德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他日后不再负责传授罗长风武功,最多给他当个陪练。

    陈近南将罗长风每日修习内功的时间,提升到了一个半时辰,至于器械,他擅长的是剑法,传给罗长风的,自然也是剑法。

    将三十二式“丹心剑法”传授给罗长风后,陈近南再次离开了总舵,前往晋西处理分堂的事务。

    罗长风依然每日尽心修炼,剑法要想练精,可比拳脚功夫困难多了,在常见四大兵器刀枪剑棍中,修习难度排行第二,仅在枪法之下。

    练了半年,罗长风虽已练得十分精熟,且凭着自身悟性,领悟出了这门剑法的许多用法与组合方式。

    但罗长风始终觉得,这门剑法虽然十分精妙,便是连赵明德在面对这门剑法时,也占不了什么便宜,但那是切磋。

    而其实战能力,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

    他慢慢开始思索,剑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可想了许久,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总结起来就是——武本杀人技。

    无论是拳法腿法,还是刀法剑法,其被创造出来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杀人,那么只要能有效的杀人,何必管他什么招式不招式?

    什么样的剑法才是最厉害的剑法?是精妙绝伦的招式?诡异莫测的变化?势不可挡的力道?

    不,都不是。

    是快。

    是让对手根本反应不过来的快。

    天下武功,无坚不摧,无招不解,唯快不破。

    《小李飞刀》中,阿飞并不懂什么高深的剑法,他甚至不懂什么招式,他就只会一招——刺。

    但是他这一刺,又有几个人躲得开?遍数全剧,在阿飞全盛时期,能避过他这一刺的,屈指可数,而且是理论上能避过。

    在他全盛时期与他动过手,还能避过他这一刺的,却是一个都没有,没错,一个都没有,只要跟他动过手,且是单对单的,全部都死了。

    就那么简单的一刺,一剑入喉,就是因为他足够快,快到别人根本反应过不来,自然也就无从闪避与防御了。

    还有《笑傲江湖》中的辟邪剑法,没有内功心法配合,速度提升不起来时,就是一门不入流的蹩脚剑法。

    可一旦速度提升数十倍,立马就一跃成为了顶级剑法。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简直不胜枚举。

    当然,快是核心关键要素,但并非只有快,除了快外,排在第二的就是“准”。

    若出剑不准,阿飞还能每一剑刺出,都正中对方咽喉吗?

    显然是做不到的。

    所以除了快,还得准,最后就是稳与狠了。

    出剑够快够准,可是若不够稳,稍有外力影响,这一剑就刺不到自己的目标。

    至于狠就很好解释了,没有出手即杀人的决心,没有出剑即夺命的狠心,剑法再高又有何用?

    所谓够狠,也就是绝无丝毫犹豫之心,出剑绝不迟疑,更不能有一丝仁慈之念。

    要么就别出手,一旦出手就一定要让剑尖刺入对方要害。

    说了这么多关于稳准狠快的剑法要诀,那么是不是说剑招就没用了呢?

    当然不是。

    没有招式,就缺乏变化,变化不足,单对单时还能凭着快占据绝对优势,可一旦被多人围攻,麻烦就大了。

    依然以阿飞为例,小李飞刀世界在面对阿飞快剑而不死的人中,只有少林心眉禅师与四个少林弟子。

    因为他们是在以众凌寡,且布下了罗汉阵的情况下,才没有死在阿飞剑下,这就是阿飞的剑法变化不足的劣势。

    可罗长风不同,他学到了一门招式精妙的丹心剑法,不缺变化,那么他只需要让自己的剑够快即可。

    罗长风放下了陈近南送给自己的精钢长剑,到铁匠铺中请铁匠给他打造了一口不开刃,没有剑尖的长剑。

    然后他回到自己平时练功的地方,先用自己的精钢长剑,在一颗树的树干上刺出一个剑痕。

    随即放下精钢长剑,握住了没有剑尖的剑,站到树干前,凝神看了那剑痕片刻,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一剑刺了过去。

    “笃……”

    毫无疑问,这一剑刺偏了,罗长风毫不气馁,收回长剑,再度刺出……

    罗长风就这么日复一日的开始练习刺这一个动作,他必须保证自己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刺出的每一剑,无尖的剑头,都要落入精钢长剑刺出来的剑痕中,

    如此,他剑法中的稳与准才算合格了,而狠的话,那个没什么办法修炼,只能靠杀生,无论是动物还是人,杀得多了,自然就有了狠意。

    而要让自己的出剑变快,需要做的事有很多,换言之,要变快的方法有许多。

    比如增加自己的臂力、磨练自己的发力技巧、提升内力强度、或提升自己的身法与步法等,这些都是决定出剑快慢的因素。

    甚至,连出剑专刺咽喉,都是为了保证下一剑同样快。

    因为咽喉就只有薄薄的一层皮肉,不会给拔剑造成多少阻力。
………………………………

第一卷 第七章 罗长风的剑

    “笃……笃……笃……”

    罗长风依然一剑又一剑的往树干上刺着,每天一个时辰,风雨无阻。

    除此之外,手臂力量、全身协调性、步法与身法等基础训练,他也同样没有放松,内功更是勇猛精进,这些可都是对剑速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他这么练了近四个月,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一百剑中,也只有几剑会稍稍刺偏,大部分时候,都是一剑直入那个剑痕。

    出剑的速度,更是比刚开始练剑法时快了数倍。

    如今他刺树,已经不是站在原地刺,而是站在半丈开外,迅速向前窜出一步,再一剑刺出。

    随着修炼的进展,他离树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而且,无论距离多远,他都要保证刺出那一剑,在一秒以内完成,也就是……不到一秒。

    他的手掌时常都会起泡破皮,所以他又开始去找赵明德泡药水。

    这药水果然效果斐然,他连老茧都没起,但手掌上皮肉的强度韧性,却跟老茧也差不了多少。

    当初赵明德很奇怪,问过罗长风为什么要这么练,这样练又有什么用。

    以他的眼光,自然能看出来,罗长风这是在练习出剑的精准度。

    可在他看来,练器械最重要的地方,是掌握各种精妙招式的变化。

    毕竟以剑对敌,可攻击的敌方部位实在太多了,只需保证能攻击到对手,无论刺中任何位置,都能对对方造成巨大伤害。

    你出剑再准,刺不到对手也是枉然,可若能刺中对手,就算出手精准度差一点也没多大影响。

    刺中心口和刺中胸膛有什么区别吗?对手同样难逃一死。

    赵明德是使刀的,对剑法并不精擅,也没看出来,罗长风如此练剑的关键在快,而不单单是准,所以罗长风也没与他争辩。

    罗长风只说一年后会再找他切磋,到时候他就知道这样练有什么用了。

    对罗长风的资质悟性,赵明德是相当佩服的,当下欣然答应了这个不怎么正式的一年之约,也不再管他怎么练。

    如此修炼了七个月后,罗长风终于发现,他似乎已经到了瓶颈,再这样练下去效果也不大了。

    如今他离树的距离已经达到丈余,这个距离基本上已经暂时够用。

    他出剑的速度,也快到了极致,当然,是他自己能力的极致,而非剑法的极致。

    所以罗长风停止了修炼“刺”,转而练起了第二招——削。

    没错,横削,目标则是对方颈侧大动脉与咽喉气管,虽说削比刺好防,可那是在反应得过来的情况下。

    当出剑速度超过了别人的反应速度,根本连防的意识都还未提起,剑就已经掠过对手脖子,又谈何防呢?

    所以说到底,还是得够快。

    练习削比练习刺时省了不少力,因为他自身的条件,已经达到他目前能达到的极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