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限之神话逆袭-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玉楼蹙眉道:“无论是人皮地图,还是这镇陵谱,所有的线索都说献王墓建在水龙晕中。”
“即便那水龙晕再神奇,我也不相信这世上真有这种违背常理的建筑,这镇陵谱背面的雕刻,一定是经过了夸张化,或是另有所指。”
鹧鸪哨解释道:“所谓的水龙,不过就是指水流特别大的瀑布,而水龙晕,就是水汽升腾产生的霓虹,有形无质,所以被古人视做仙人桥,绝不可能在上面建造建筑物。”
“这座宫殿应该不是献王墓,而是献王墓的地面祭祀之所,叫作明楼,按秦汉制,献王墓的地宫,应该在这座明楼地下十丈以下的地方,这种传统一直被保留到清末。”
罗老歪插言道:“也就是说,咱们只需要在这明楼之上埋设炸药,一点点的往下炸,那么早晚能把献王墓炸出来,没错吧?”
罗长风哑然失笑的看向罗老歪,这个想法简直就是特么的天才。
他记得原著中,胡八一王胖子雪莉杨三人,是从已经被水淹没的墓道下潜进去的。
那处水道入口下面是个漩涡,需要一定身手才能顺利进入水道,稍有差池便会被漩涡吸下去,到时候说不定只能他们几个加上卸岭剑士能进去。
而且要将献王墓中的明器带出来也不容易,那些炸药与枪炮也会完全失去作用。
胡八一的摸金三人组,既无有效器具,人手也不够,就算知道献王墓就在明楼下十丈位置,也无法可想,只能潜水从墓道进去。
可他们不同啊!他们有炸药,有炮弹,还有三百多号人,哪怕是一人一铲的挖,挖出献王墓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卸岭的牛逼之处,说到底,卸岭只是技术上赶不上摸金,对他们来说,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确定古墓地宫的位置,只要能找到地方,埋得多深的古墓都能给你挖出来。
摸金则刚好相反,他们找地方容易,可要倒斗却十分不易,因为人手始终是个大问题。
什么下墓只能取一件物品?屁,那是因为人手不够,都是一人,最多几人一起倒斗而已,所以只能挑最贵重的东西拿,慢慢的,居然就形成了那么一条坑爹的规矩。
摸金校尉在曹操手底下的时候,有这个规矩吗?要是有的话,曹操的军费从哪来?
所以,倒斗界最牛逼的组合,其实就是摸金搭配卸岭,摸金找地方,卸岭挖坟掘墓。
陈玉楼掏出人皮地图,指着地图上一片白色区域道:“你们看,地图上记载,在进入献王墓的外围地带,布满了白色瘴气,地图上这片空白的白圈,就代表了瘴气。”
“这些瘴气终年不散,中者即死,人莫能进,是献王所设镇守陵墓的В╪ie)冲云,环绕在献王墓周围,除非有大雨山岚使妖云离散,否则没有人和动物能够进去。”
“可是献王墓上既然有祭祀明楼,也就是说,献王死后,每隔一段特定的时间,便会有人进到明楼中举行祭拜的仪式。”
“那这些祭拜献王的人又是从哪进去的?难道说还有一条秘道,可以穿过毒雾?”
人皮地图比镇陵谱少了一点东西,镇陵谱背面的石刻上,在溪谷中的一处地方,刻着一只奇形怪状的蟾蜍,蟾蜍嘴大张着,靠近献王墓的地方,也有只对称的蟾蜍,同样张着大嘴。
而在人皮地图上只有溪谷中的这一只蟾蜍,而且蟾蜍的嘴是闭着的。
绘制人皮地图给滇王的人,对瘴雾之后的情形一无所知,只大致标准了外围的一些特征,很显然献王墓内部的情况属于绝对机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
这个小小的区别,如果不留意的话,很难察觉到,因为镇陵谱与人皮地图上,都有很多珍禽异兽,这些动物并不见得真实存在于献王墓附近,有些只是象征性的意义。
这和古代人们的世界观有关系,就如同有些古代地图,用龙代表河流,用灵龟表示雄伟的山峰一样。
这只蟾蜍很不起眼,说是蟾蜍似乎都不太准确,形状虽然像,但是姿势绝对不像。
其面目十分可憎,腹部圆鼓,下肢着地,前肢作推门状,举在胸前,高举着头,双眼圆瞪,好像是死不瞑目一样,鼻孔上翻朝天,一张怪嘴大得和身体不成比例。
陈玉楼指着镇陵谱上的蟾蜍道:“这一里一外两只蟾蜍完全对称,整个图中,谷内谷外对称的地方,只有这一处,很可能就是祭祀时从地下穿过毒瘴的通道,蟾蜍的怪嘴,应该就是大门。”
“人皮地图上只标有一只,那是绘图的人不知道内部的情况,咱们只要在虫谷中找到这个地方,就可以进入深处的献王墓了。”
罗老歪见此,回头对手下叫道:“所有人,都上来看看,给我记住这碑上两只蛤蟆的模样,等进了虫谷后,分散搜索前进,谁先找到这蛤蟆,赏十块大洋。”
陈玉楼等人见此,失笑的跳下了椒图背,罗长风也对卸岭群盗道:“都上去看看吧!一样,谁找到这蛤蟆,赏十块大洋。”
士兵与群盗立马排着队上前查看,那蟾蜍的形象实在太有特色,看过一眼就绝对忘不了。
【悠阅书城uc书盟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
第六卷 第十章 蕴含大量玄铁的山石
在镇陵谱附近休息一晚,次日天一亮,队伍继续沿着遮龙山向前进发。
今天的这一段行程比较轻松,吸取了昨天的教训,尽量选靠近山脉的坡地行走。
山脉和森林相接的部分,植物比丛林深处稀疏不少,既没有丛林中的潮湿闷热,也没有山上海拔太高产生的寒冷,一阵阵植物的清香沁入心脾,顿觉神清气爽,头脑为之清醒。
如此向西北走了四五个小时的路程,见到一大片花树,红白黄三色的花朵,都是碗口大小,无数大蝴蝶翩翩起舞。
有一条不小的溪流自花树丛中经过,深处是一片林上林,也就是高大的树木集中在一起,层层叠叠,比附近的植物明显高出一半。
这条蜿蜒曲折的溪流,应该就是蛇河流经虫谷的这一段,蛇河水系在这一带,都集中在地下,地表只有这条溪流。
溪水流过花树丛,经过一大片林上林,流入远处幽深的山谷,望远镜也看不到山谷里面的情形。
陈玉楼取出人皮地图,找了找附近的参照物,确认无误,这里就是虫谷的入口。
经过这一段,随着地势越来越低,水流量逐渐增大,修建献王墓时留下的堤坝应该就在前方。
地面上虽然杂草丛生,大部分都被植物完全覆盖,但是仍可以看到一些砖瓦的残片,应该就是献王墓神道的遗迹。
陈玉楼对众人道:“到虫谷入口了,大家再坚持一下,咱们到堤墙遗迹附近扎营休息。”
一听到地方了,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纷纷加快脚步,走入了那片花树。
初时这些低矮的花树争相开放,五颜六色,说不尽的姹紫嫣红,而在树丛深处,则一色的皆为红花红叶,放眼望去,如一团团巨大的火云,成群的金丝凤尾蝶穿梭在红花丛中。
这里真是神仙般的去处,比起昨晚过夜的那片阴森丛林,简直是两个世界。
按镇陵谱与人皮地图上的记载,到了花树丛与林木相接的地带,就是虫谷的入口了,随着逐渐接近献王墓,古时的遗迹也越来越明显。
谷口有光秃秃的两座石山十分刺眼,只是这里被林上林遮蔽,从外边看完全看不到里面的光秃石山。
谁也没想到这么茂密的丛林中,有这么两块寸草不生的巨大山石,突兀又怪异。
众人举目观瞧,都觉得这两块石头像什么东西,再仔细一看,石上各用黑色颜料画着一只眼睛。
不过不是雮尘珠那种眼球造型,而是带有睫毛的眼睛,目光深邃威严,虽然构图粗糙,却极为传神。
难道这是在预示着,已经死去的献王,正用他的双眼注视着每一个进入这条山谷的人?
罗长风走上前,装作在那山石上查看了一番,回头对鹧鸪哨道:“这是陨石,鹧鸪哨兄,看看你的罗盘,有没有受影响。”
鹧鸪哨闻言诧异的从随身布包内取出罗盘,却见罗盘的磁针果然在不受控制的乱转,惊奇的道:“果然大受影响,在这山石附近,罗盘根本无法使用。”
罗长风颔首道:“那就没错了,这两块大陨石中有陨铁,也就是我华夏故老相传的玄铁,若把这两块大陨石炸开,应该能得到许多玄铁。”
“玄铁?”陈玉楼双目暴亮,喜道:“听说只需在兵器中掺入一点玄铁,普普通通的兵器立马就能变成神兵利器,这玩意的价值,可不比金玉宝货低,那咱这就设法把玄铁弄出来?”
罗长风摆摆手,道:“不急,玄铁密度很大,奇重无比,现在弄出来那是自找麻烦,还是等出来的时候再说吧!咱们这点人,还真不一定能弄走。”
罗老歪道:“咱不能把它炸成小块带走吗?”
罗长风无语的道:“要是那么容易炸成小块,就不是玄铁了,不过里面的玄铁也不一定是一整块,出来的时候再说吧!”
罗老歪笑道:“就算是一整块也没关系,等咱找到了一条安全的通道,以后我派大军来弄。”
陈玉楼赞同道:“那也行,咱们还是继续往前吧!尽快找到堤墙,好扎营休息。”
队伍穿过两块巨大陨石,沿着蛇溪向山谷的深处前进,随着地形逐渐下降,藤茎类植物也就越来越多。
一丛丛的藤萝将溪水上边全部遮盖,两侧山壁悬挂了无数形形色色的小植物,犹如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空中花园。
由于地形狭窄,这里的生存竞争格外激烈,各种植物为了获得多一点点光线,都拼命向谷外扩展,所以从高处完全无法看到山谷内的地形。
不过谷中虽然植物茂密,但随着不断深入,仍然可以看出,人类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多,不时露出一些倒塌的石像石人。
这些都是献王墓神道两侧的石雕,看得出来献王墓与其他王陵一样,都特意建立墓前的神道,供后人前去明楼祭祀参拜。
可是献王大概没有想到,他死后不到七八年的光景,他的领地臣民,包括他的老家古滇国,就都纳入了汉室的版图。
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挖空心思经营建造的王陵,只能留在这幽暗的溪谷深处,永远地被尘封在历史角落中,也只有摸金倒斗的才会不顾艰难险阻,前来拜访他。
又走了三四个钟头,在太阳又一次到达西边山巅上方时,终于在前边发现了一堵残墙的遗址,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道堤墙。
现在这堤墙只剩下三米多厚,两米来高的夯土石台,上面也同样覆盖了一层杂草,只有一些青条石上才没有生长植物,看上去倒更像是一座绿色的土堆,混杂在深谷的丛林之间。
陈玉楼取出人皮地图,在图中寻到献王墓残墙的标记,相互对照了一番,确认无误。
照此看来,那镇陵谱上的蟾口标记,就应该在距离这道残墙不远的山谷左侧。
再向前走了两三丈,有一段地面光秃秃的,连一棵草都没有,在这藤萝密布的溪谷中,显得不同寻常。
鹧鸪哨让一名工兵在地面挖了一个浅坑,蹲下身看那泥土中的物质,原来这里跟其他大型古墓一样,为了避免虫蚁对陵寝的破坏,在主墓附近埋设了经久不散的驱虫秘药。
这个方法在汉代帝王墓葬中非常普遍,最简单的是埋琉磺和水银,加上毒麻散、旬黄芰、懒菩提等相调和,由于有属性对冲,可以埋在土中,千百年不会挥发干净。
陈玉楼奇怪的看着地面,道:“这里距离献王墓的主墓尚远,为什么在此就埋设断虫道?”
鹧鸪哨解释道:“从外围的一些迹象看来,献王精通奇术,最厉害的就是会改风水格局,这么大规模的王墓,不仅主墓的形势理气要有仙穴气象,在附近也会改设某种辅助穴眼。”
“这些辅佐主陵的穴眼和星位,如果改得好,对主墓的穴位如猛虎添翼、蛟龙入水一般,这献王的确是一代奇人。”
自古风水秘术中,最艰难的部分便是改格局,这需要对世间天地乾坤、山川河流、斗转星移都有深入的认识。
许多欺世盗名的风水先生,也自称能改格局,其实他们只不过略懂一些枝节而已,要改地脉谈何容易。
改风水格局的工作量,也不是寻常人可以做到的,除非那些割据一方,大权在握的王侯才有实力如此大兴土木。
既然到了这,陈玉楼与罗老歪便下令扎营休息了,这里有断虫道,他们连防毒虫的药粉都省下了。
【悠阅书城uc书盟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
第六卷 第十一章 密道入口
吃过晚饭后,夜幕已经降临,又圆又大的月亮升上枝头,月光穿过缝隙撒下点点光辉,不远处的树木在月光照耀下,莫名的变得狰狞可怖。
断虫道内的一片空地上,营帐整齐排列,跋涉了一天的士兵与群盗都已经熟睡,陈玉楼、罗长风、罗老歪等高层围坐在一起,商议事情。
罗长风道:“我们恐怕得准备大量木材,地表上有毒瘴拦路,那些祭拜之人不可能从天上飞过去,那么密道只能是在地下。”
“而这里水脉发达,再结合堤墙的设置,那地下密道,说不定就是一条地下河。”
鹧鸪哨赞同道:“罗兄所言极是,当初献王建造献王墓,那是多么庞大的工程?有一条河流运送建材,也会轻松许多,所以密道很有可能就是一条河。”
罗老歪道:“没问题,咱们带的绳子足够,这林子里也不缺树木,只是不知道那入口够不够大,如果不够大的话,就必须要把木料抬进密道后,再制作木筏了。”
陈玉楼道:“这都不是问题,咱们还是得先找到入口,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办,今日天色已晚,大家早些休息吧!”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即各自起身,回帐篷睡了,如今条件有限,也没法保证一人一个帐篷,除了红姑娘与花灵两个女孩占据一个帐篷,其他人都是五六人一个帐篷。
第二天早上,解决了个人问题,吃过早饭之后,队伍再度出发。
走到这里,已经有许多参照物可作对比,虽然在丛林里植物繁多,但不久之后便发现了第二、第三道用防虫秘药铺设的断虫道。
由于在这深谷之中,遮风避雨,那防虫药中又含有大量硝磺,所以地面寸草不生。
山谷到了这里,地势已经越来越开阔,呈现出喇叭状,前边已经有若隐若现的轻烟薄雾,越往深处走,那白濛濛的雾气越显浓厚。
放眼望去,前边谷中,尽被云雾笼罩,里面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的虫鸣鸟叫和风吹草动,那就是所谓的毒瘴了。
不过他们也根本无须再往那边去,队伍已经来到山谷左侧山脚下,这里已经偏离了蛇溪很远一段距离,却几乎是三道断虫墙的正中地带。
走着走着,忽然身边的一片灌木丛猛然抖动起来,众人都吃了一惊,谁也没去碰那片葱郁的花草,又无风吹,怎么灌木丛自己动了起来?
士兵们立刻举起枪对向那片灌木,一名端冲锋枪的警卫“咔咔”一声拉栓上膛,便要对着那灌木丛扫上一梭子,罗老歪也不阻止。
花灵仔细观察了一番那灌木后,忙开口道:“不要紧张,这是跳舞草,平时无精打采,一旦被附近经过的人或动物惊动,便会弄姿作态的好像在跳舞,有闻声而动的特点,对人无害。”
众人中对花草植物最了解的就是花灵,她既然如此说,那就多半没问题,众人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那一大丛跳舞草,像是草鬼般一阵抖动,渐渐分作两丛,其后显露出半只火红的大葫芦。
那火红的葫芦,是用石头雕刻而成,三尺多高,通体光滑,鲜红似火。
如果它两千年前便竖立在此,那么岁月的流逝,沧海都可能变为桑田,但这石头葫芦却如同刚刚完工。
陈玉楼几人看得大为惊奇,它的颜色竟然鲜艳如斯,这可当真有些奇怪,待到拨开那丛跳舞草,走到近前一看,方知原来是用红色赭石作为原料。
赭石是天然生就的火红颜色,最早时的红色染料便是加入赭石粉制成。
这只石头雕成的葫芦,表层上也被涂抹了一层驱虫的材料,以至于杂草藤萝生长到这附近,也各自避开了它。
这么多年来,它始终孤零零的摆放在这山谷毫不起眼的角落中。
鹧鸪哨奇怪的道:“为什么不是蟾蜍的雕像,而是个葫芦?若要把这条水龙脉风水宝穴的形与势完全释放出来,这里应该建座祭坛或盖一座宗祠庙宇之类的建筑,才是道理。”
陈玉楼想了想,大声吩咐道:“所有人,三人一组,分散搜索四周,找找看有没有什么建筑。”
“是。”
卸岭群盗与掘子营士兵们分散开来,四下搜索,还不到一分钟,便有人大声叫道:“总把头,罗帅,这边,这儿有座庙。”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纷纷快步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行去。
山谷的边缘嶙峋陡峭的山壁上,垂下来无数藤萝,三步以外便全部被藤萝遮蔽,看不见藤萝后的情景。
此时拦路的藤萝已经被剑士们清理掉,陈玉楼几人一眼便看到了那处十来丈外,在无数条藤萝植物的遮盖下,正对着红石头葫芦的地方,有座供奉山神的神庙。
那神庙建在背后这道山峰的中轴线上,采用楔山式大木架结构,分为前后两进,正前的门面被藤萝缠绕,有些瓦木已经塌落。
顶上的绿瓦和雕画的梁栋,虽然俱已破败,但是由于这里是水龙脉的穴眼,颇能藏风聚气,还算保留住了大体的框架。
山壁上那几层断虫道,由于水土的变化失去了作用,所以虽然神庙的木料朽烂不堪,但仍然未倒,也算得上是奇迹了。
这座供奉山神的古朴建筑,静静的立在这人烟寂寞的幽谷角落,安然度过了无穷的岁月,这都要仰仗于特殊的木料和构架工艺,以及谷中极少降雨的特殊环境。
只是不知神庙门前摆放的那只红石葫芦是做什么用的,可能和这山神有关。
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皆有司掌的神灵,每座山每条河流都是如此,但是根据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不同,神祇的面目也不尽相同。
陈玉楼与鹧鸪哨等人进庙去了,罗长风却带人留在了外面,他知道里面没有危险,有鹧鸪哨在,一定能发现庙中那打开密道入口的机关,只需以天星风水术计算,很快便能破解机关。
果不其然,一行人进去不到一刻钟,那个大红葫芦便在一阵机括声中裂为两半,下面露出一道石门。
这石门被修成了蟾蜍大嘴的形状,又扁又矮,也是以火红的赭石制成,上面刻着一些简朴的纹饰,左右分别有两个大铜环,可以向上提拉。
【悠阅书城uc书盟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
第六卷 第十二章 地下河道
却说那山神庙中有九个活动的大蟾蜍,正是开启密道入口的机关。
鹧鸪哨在里面一顿操作,明明九个大蟾蜍都已经按照风水秘术的记载,摆成了“九曲回环之数”,却没有任何动静发生。
满头雾水的鹧鸪哨带着陈玉楼等人出门查看,却听罗长风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总把头,这边,密道入口在这。”
众人心下一喜,忙向罗长风那边奔去,立马就发现了那裂开的大葫芦。
鹧鸪哨高兴的道:“镇陵谱上的标记没错,这应该就是密道入口,而且一定可以通到离水龙晕最近的那个穴眼星位,去明楼祭祀,似乎只有从这里经过才能抵达。”
说话间,罗长风已经与花麻拐一左一右握住铜环,将那石门拉了起来,显露出一个狭窄的通道。
夜能视物的陈玉楼与罗长风都能看到,那洞穴之中有无数巨大的白骨和象牙,这密道中有条规模庞大的殉葬坑。
洞内左右两端,在不对称的位置上,各有一个洞口,主道两侧堆满了森森白骨,只能分辨出有大量锥弧形状的巨大象牙,再远的地方有水波粼粼,果然是一条地下河道。
陈玉楼叹道:“果然得伐木做筏了,这入口狭窄,木筏抬不进去,得先下去几个人,清理出一片开阔地,将木材抬到下面去做木筏。”
罗长风没有多话,径直吩咐道:“地里蹦,你带你们这一组弟兄,跟我下去一探。”
“是。”地里蹦是一代剑士,而他这一组二代剑士,也大多身材矮小,可以算是卸岭剑士中的一道特色了。
陈玉楼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