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侠-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蓷蒙去世这个事情平静下来,再动手不迟。

    方正蓷之逐,下月起就会到宫里当值,我会派人盯着他。也不怕他走掉。”

    “好。”陈青牛应了一声,又道:“这第二件事,就是鱼朝恩。他果然上钩了,短短几天时间,已经召集了十多个门派,还有他曾经带的禁军队伍,全部整合好了。算下来,得有五千多人,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李选对这个消息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再次翻了翻手里的诗集,简单问道:“这些人里,可有什么厉害的角色吗?”

    “门派众多,最主要的就是:落英门、碧针阁、三汶三守。这三派的掌门都是江湖成名的高手了。特别是三汶三守,他的掌门和左右长老,都是成名已久的江湖人,实力之强,几乎和我不相上下,他们会投在睦王门下,本身也出乎我意料。

    哦,对了。除此之外,鱼令徽还去找了一个人——说来有点难以置信,居然是‘雕雪鎏虹’的传人。”

    “是单传九门里那个‘雕雪鎏虹’吗?”李选一怔:“那个以刺杀见长的单传一脉?”

    “正是。”

    “这样才好啊。有了他,多少能弄点动静出来。也许父皇一着急,就真的开了大阵,躲入其中呢?”

    这个所谓大阵,就是李选一年多计划的目的。也是融教在宫里设这一步棋的意图——找到“金之阵盘”的入口。

    融教很早就探知,“七阵”之一的“金之阵盘”就在皇宫之下,但迟迟找不到入口。

    这件事还要从隋朝说起:隋炀帝称帝之前,就知道长安金之阵的位置,也知道它的妙用。称帝之后,在“杨素”和“宇文化及”的帮助下,就在这“上古金之阵盘”上,建立了隋朝大兴宫。想借着金之阵的力量来保卫皇宫。

    不过直到隋朝覆灭,这个大阵也没有启用过。后来唐高祖入主长安,本来想废弃大兴宫另建,却被袁天罡和李淳风看出来这“金之阵盘”的奥秘所在,这大兴宫才得以保留,又在阵法上做了修改,成了太极宫。

    只不过这个阵法的入口,被一直被当做隐秘,只有不多几人知道。李选的生母,也是为了这回事情,才入了皇宫,在掖庭之中潜伏下来,打探消息。

    说回这阵法,其虽然玄妙,但作用却十分鸡肋。如果是大军压境,好似安史之乱,皇帝便要早早弃宫出逃,不会躲入阵法中等死。思来想去,只有这种逼供谋反,暂时的危机,才能让有可能让皇帝启用大阵。所以融教才大费周章,布局让睦王或是郑国公来谋反。

    陈青牛禀报完情况,看着李选在想事情,也不打扰。谁知,李选先问了他话:“还有别的事情吗?”

    “没有了。我只是在想,需不需要我留在这里保护你,万一明天真的……”

    李选知他用意,摇头道:“就算鱼朝恩逼宫,谁又会在意一个完全不得宠的皇子呢?我没事的,你去吧。”

    “那……”陈青牛语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住了:“你多小心。”

    说完,御起“踏岿罡步”的轻功,出了临照殿,遁入黑夜之中。

    他走后不久,湉浈端着一份汤水,推门进来,看着李选发呆,轻声道:“我看殿下今天心绪不宁,就煮了碗宁神汤,殿下喝一口吧。”

    李选的思绪被打断,看着汤水已经递到面前,端碗尝了一口。饶是汤药太苦,他还是放下了,只说了谢谢。

    “殿下,是在想李秉的事情吧。”湉浈说道:“其实我也看的出来,殿下布了这么大的局。不单单是要测出金之阵盘的入口,也想顺带着,成全襄王和李秉。”

    李选依旧沉默,算是默认了湉浈的想法。

    “从殿下暗中帮睦王做大势力,为他在江湖帮派中牵线搭桥开始,我感觉到了,殿下是希望鱼朝恩谋反成功的。一旦宫内大变,襄王必定不会坐视这天下落入鱼家的手里,必定入宫平叛。

    到时候睦王太子都已经去世,成年皇子中没有可用之人,襄王会借势登基也说不定。而他的独子李秉世子,自然就是太子。”

    “就算他不想称帝,我也有办法逼他。”李选叹了口气:“即便太子和睦王两败俱伤,我也不会有机会,大唐是不会允许一个跛脚皇子继承大统的。我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他能做到也好。”

    湉浈道:“可李秉世子未必就想当皇帝,殿下何苦劳心劳力安排这么多。何况,殿下也看的出来,太子殿下将来会是一个好皇帝。”

    “是好皇帝又如何,他终究不是李秉!”

    ————————

    改了半天,觉得这章好像还是写的有点单薄,但是不知道要怎么改了。

    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

廿五章 宫城内外风云变

    太极宫天牢最底层的坎字房中,正中一盏油灯,噼噼啪啪的溅着火星。忽然牢房门被推开,带来一股风让这油灯上的火苗猛烈的抖动一下,转瞬又恢复如初。

    “进去吧!”看管底层牢房的狱卒放两个太监进门,临了还对为首的使个眼色,略微点头之后才关上门。

    两个太监一前一后,各挽着一个食盒,从台阶上慢步走下,到了栅栏跟前。

    牢里的那人原本也没多留意,只以为是例行送吃食。直到为首的太监走到油灯附近,黄色的火光映在他脸上,睦王才认出那人,一下扑到栅栏前,连忙道:“泉顺,怎么是你!”

    这个叫泉顺的太监,便是睦王安排在太极殿的内应——太极殿是皇帝上朝议政的地方,泉顺身份低微,平日里是说不上话的,但越是简单的身份,越不容易惹人怀疑,打探或是传递消息,占着个太极殿这么重要的地方,无比方便。

    “嘘~!主子,我是来救你出去的。“泉顺眼神精明。刚说完,便在怀里摸了摸,掏出一把铜钥匙,伸手去开栅栏上的锁。另一个太监也帮忙抬着笨重的锁链,轻手轻脚,生怕发出的响声太大。

    “殿下放心吧,鱼大人都安排好了。今日天牢里的当值的人,多一半都是他的人,一切都已打点好。一会主子换上太监衣服,我们偷梁换柱,送你出去和鱼大人的大军汇合。”

    睦王一愣,瞧着泉顺背后的太监已经开始脱外袍,当下也会意,连忙开始脱自己的衣服。

    即便是稳重如他,到了这个节骨眼也神色也有些慌张,一边解盘扣,一边问道:“外面情况如何?鱼朝恩的人马已经进了皇宫了吗?”

    泉顺也上手帮睦王换装,回道:“暂时还没有。临时出了点状况。今日一早,宫内不知因何原因,忽然换了守宫门的禁军,鱼大人原本安排打开‘安福门’的人被换掉。没了内应,现在只能强攻。”

    他一边帮李述扎好腰带,一边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主子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宫外左右神威军、神策军已经集结完毕,还有江湖门派、郑国公的府兵,算起来几乎有一万人马。可比宫内留守的禁军多的多。

    另外,宫内左右神武军原本也是鱼大人在暗中的势力,十队禁军,有六队都效忠殿下,人数占优。到时候里应外合,必定万无一失。”

    “那就好。”睦王匆忙换上太监衣服,又问了一遍:“确定这样出去不会认出来吗?”

    泉顺将替身太监锁进天牢里,又把李述的衣服再理了一遍,回身道:“绝无问题。殿下,一会您跟在我后面走,把头放低些。天牢的守卫都是自己人,我来应付他们,你只管走。只是出去之后,就要小心些,这会外面正乱着,不要让别人发觉了。”

    “好!”睦王跟着泉顺,一人拿起一个食盒,敲了牢房大门:“守卫大哥,这边送完饭了,劳驾开下门。”

    狱卒开门之后,刻意的看了一眼泉顺背后的睦王李述,两人对视一眼。那狱卒自然是察觉了睦王的身份,只是没有任何反应,只道:“我送你们出去吧!”

    两人跟在狱卒之后,从最底层的天牢,一直往上走了两层,每层会经过仔细的搜查,那些狱卒无一例外都看到了李述的正脸,但又无一例外的放他通行。

    李述心中暗惊:鱼朝恩在宫里能动用的势力已经如此之大了吗?

    他哪里晓得,这一切都是龙尊者李选的安排,这些狱卒守卫中有不少人的确是睦王或者鱼朝恩的人手,李选算准时间,用些手段假传消息,就能动用这些人。至于剩下的个别,他也自有手段让其听命于自己。

    睦王战战兢兢跟在泉顺身后出了天牢,刚出大门,还不急大喘气,就瞧着四周远处的宫殿见,火光冲天四起。

    “殿下你瞧,鱼大人的内应在宫中纵火,制造混乱。我们趁乱,更容易走。”

    李述刚要说话,忽然一小队禁军从天牢门口跑步经过,神色匆忙。李述连忙低头,静静站在泉顺身后。

    “很好!宫内果然已经大乱,那鱼朝恩真的行动了”他在狱中最怕的就是,自己侥幸逃出之后,鱼朝恩没有按时攻打皇宫,到时候才是真正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要活生生被困死在皇宫中。

    “我宫里可用的人现在还有吗?我们现在去哪,去‘安福门’跟鱼朝恩汇合吗?”李述低声说道。

    “主子原本身边的人,都被困在睦王府出不来。暂时是指望不上了。”泉顺带着睦王先挑着小路走,又道:

    “现在不论是‘安福门’,还是‘延喜门’,鱼大人和禁军都正打的激烈。尤其是宫门口,到处都是禁军,实在太危险了。鱼大人的意思是,让主子先找个地方躲起来,更他一旦攻破城门,就过来接主子。你觉得怎么样?”

    “也只能这样了。”李述虽是这么说,但心里多少还有些猜忌,只不过这些猜忌目前都只能是猜忌,自己没有人可以动用,就算怀疑鱼家另有所图,也不得不暂时依靠他们。好在,泉顺是自己一手培植出来的心腹,他肯定不会向着鱼朝恩,跟着他自然会安全。

    “不如殿下去承庆殿吧。那里离安福门近,房间多,人却少,夜间也没人走动。去那里最安全。”这话音刚落,一队“水龙队”人马从两人身边经过,推着水缸,沙桶四处救火。李述再次低头,不敢再说话,只靠着墙根走。

    在去往承庆殿的路上,两人离安福门越来越近,已经隐约能听见两边人马交战的声音,果然是打的无比激烈。

    “就是这里,殿下先呆着。”泉顺推开门,这是一间承庆殿的偏殿,房间不大,陈设也简陋的很,桌面上还有厚厚的一层灰,看起来是下人的房间,而且没人居住已久。

    泉顺刚要点蜡烛,却被李述一把制止:“不要点蜡烛了,他引人注意。”

    “哦!是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考虑不周,殿下见谅。”泉顺拿食盒,放在桌上打开:“外面不知道还要打多久,主子先在这里歇着,不如先吃些东西吧。今夜说不定会很漫长。”

    食盒里是些精致的小点心,和两盘看起来还不错的小菜,虽然已经凉透了,也没有水酒,但这些对李述来说,已经胜过这五天的任何一顿牢饭。

    他心中不安且思虑良多,原本是没什么胃口。不过原本也已经一整天没吃什么东西,前几日在天牢中的饭菜又实在是难以下咽,这会儿食盒一开,肉香又散发出来,嘴里的唾液不知怎么的不住的往外溢。

    他伸手掰开馒头,沾了肉汁,大快朵颐起来,毫不做作。

    “那主子多保重,我出去看看情况,一会就回来接你。”泉顺退下,临了还向李述行礼。

    睦王也点头,将嘴里包着的食物囫囵吞下,安慰道:“辛苦你了,等事成之后,你就是新的太监总管。”

    “谢谢主子提拔。”泉顺跪下行了大礼,转身出门。

    睦王自顾自的吃着餐食,一盘菜还没吃完,忽然觉得头有些晕沉沉的,又听着墙角似乎有响声,想要起身查看。

    才刚站起来,脑子里一片天旋地转,身子连平衡也掌握不了,只能又坐回椅子上,头疼欲裂。他闭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忽听得窗外“轰”的一声爆燃。一股半人高的火苗凶猛的窜起来——门口有火油被点着了。

    李述这才反应过来情况不对,挣扎着起身,踉跄的走到门口,双掌用力一推,门居然上锁了。

    他抬腿一脚,踹在门上,居然下盘一时不稳,摔倒在地。他功夫虽算不得高明,但往日里要踹开一扇门还是轻而易举。可是今日却四肢瘫软,完全使不上劲。

    刚倒在地上,胸闷气短,不及起身,忽的胃里翻腾,只觉得气血上涌,喉头一辣,一口鲜血喷出。

    “原来这菜里有毒。”睦王伸手抹了嘴角的血,放在眼前一看,血液发黑,还泛着泡沫,显然是剧毒。

    “好你个鱼朝恩,果然算计到我的头上了。”

    屋外的火势越来越大,烧着了窗户和房梁。李述倒在地上,眼睁睁的看着火苗窜入房间,自己却动弹不得。

    身边的桌椅被烧着,发出强烈炽烈的火光,这火光黄橙橙一片,像极了金銮殿上的龙椅。这大概是他最后一个念想。

    泉顺站在承庆殿外面,一直瞧着屋里的火势已经足够大,睦王绝无生路之后才离开。

    “要保护李选的身份,你就必须死。可怜啊。皇子之中,你也算有心机有城府的。可惜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在宫里要想活着,可千万不能站错了队伍。”

    这便要说回‘泉顺’这人。他一早就是李选安插在李述身边的人手,后来表现精明,被三皇子相中,培养之后,又放在太极殿当耳目。

    明面上为睦王打探消息,给包括鱼朝恩在内的大臣传递消息,但实际却是深藏着的李选的人马。

    因为睦王把他当心腹,又完全依靠他对外传递一切消息,所以他知晓睦王的一切落款笔迹、私印、暗号,和所有计划!

    这才造就了,李选可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可以不断假冒睦王和鱼朝恩,给对方透露消息,将两边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从最初分别为睦王和鱼朝恩传递油纸,商量谋反的事情开始,两边都已经落入李选的圈套而不自知,甚至连李选这么个人都没有察觉,这注定是一场压倒性的谋斗。

    最好的猎人,最会隐藏自己。

    另一边,甘露殿中。

    甘露殿是皇帝的书房,也是散朝之后,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平日里,这是个无比安静的地方,可今夜却热闹了。不仅皇帝、太监总管都在,甚至太子李适、睿真皇后也在。

    皇帝李豫在尚书房中,焦急的等待。

    “从最开始的火灾,到刚才的‘左右神武军’叛乱,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怎么还没查到是什么情况?”他本是一个宽厚的人,即便如此着急,也没有对宫人发脾气,只是不断的催问身边的太监:“再去探探!”。

    “居然这么快,凌晨襄王叔才禀告了长安的异动,这还不到七个时辰,李述他们怎么敢!”太子恨的咬牙切齿。他和皇帝都是曾经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人,对那种流亡的经历无比在意。现如今,再一次面临叛乱,而且主谋还是自己的弟弟,怎么能让他不恨。

    李豫不断的在殿内踱着步子,忽然产生个念头,要让自己不要慌,冷静下来,才能稳住场面。他转而站定,开始思索对策。

    这皇上一静,整个大殿也跟着安静下来。外面兵器相接,噼噼啪啪的打斗声变得明显起来。

    “你们听,是不是打到甘露殿外了?”李豫更加紧张,有听得太监来报:

    “羽林军指挥使,忠武将军,‘宋治笕’在殿外求见。”

    “快传!”

    禁军十卫,共计一万五千人,分:羽林军、龙武军、神武军、神威军、神策军,各左右两卫。

    左右神威、神策四卫,共计六千人,一直都为鱼朝恩马首是瞻,众人皆知。

    神武军四千人,居然也早已被鱼朝恩招揽,成了内应。内宫纵火之后,神武军集体反叛,实在是荒谬。

    龙武军两卫,还有四千人。

    羽林军是禁军之首,负责皇帝的贴身护卫。虽最为精锐,但两卫加起来,人数也只有区区一千。其指挥使‘宋治笕’,也是无比忠心,一直都是禁军大统帅‘蒙海远’的左膀右臂。

    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

    “启奏陛下。宫内局势已经稳定。武德殿、淑景殿被完全烧毁外,四处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水龙队和各宫宫人都在继续扑火。不过纵火的人还没有抓到。

    叛乱的神武军已经被‘蒙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率领的龙武军打退,暂时得到控制。不过趁着宫内火情时,安福门和延喜门外出现了叛军,一开始只有些江湖人士,后来还有休沐的神威神策军,主使正是郑国公·鱼朝恩。

    目前大门还没被攻破,蒙将军已经带禁军前去增援,派我来守卫甘露殿。只要城门不乱,甘露殿不乱,这皇宫就不会乱。”

    皇帝终于略微心安,宽慰道:“很好,这样安排甚是妥帖。襄王今日一早就已经去寻求援军,算着时间,也差不多该到了。等他一来,大局可定。叛军必将失败。”

    他原本说完,还想交代点什么事情,忽然话锋一转,对着宋治笕和太监总管道:“传令下去,平定叛乱之后,所有有功的将士,都有大有封赏。”

    “谢圣上隆恩。”宋治笕抱拳谢恩,转身退出,让将士将甘露殿团团护卫住。

    宫内乱做一团,长安城中,不少百姓也已经注意到了宫内的火光,看着这一波波兵马忙慌慌的,就知道有大事发生。聪明点的,早已经躲在家里,不再出门。

    城卫军也都四面巡逻起来,除了东市西市之外,不少地方都施行了宵禁。

    鱼令徽带领的江湖人士,刚赶到安福门时,发现守宫门的将士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人马,而是被临时调换。不过既然已经起了势,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开始强行突袭。

    鱼朝恩算的很准,自己在宫外有六千禁军,又有一千多府兵,一千多江湖人士,几乎近万兵马。反观宫内,明面上有禁军九千,和李僙上次调来的潼关守军四千(见本卷十二章),好像是人数占优。

    但其实有四千人神武军是自己内应,这四千人又至少能拖住龙武军四千人。算下来,宫内可用的兵马,至多也只有五千。

    两边兵力悬殊,更何况潼关守军的战力,不论是和禁军还是江湖人士相比,都要弱一截。要真打起来,自己这边是必赢的,如此紧要的关头,没理由要放弃。

    既然是要强行逼宫,就无所谓之前的计划,一股脑将所有兵马都派出,才是正途。

    江湖人士和禁军刚打了没多久,神威神策两队禁军也赶到,局势瞬间就向鱼朝恩军队一边倒。

    即便后来蒙海远带着重新收拾齐备的“部分龙武军”增援,也只是杯水车薪。只是勉强靠着高墙,才勉强守住,时间要是再拖久一点,城门非被攻克不可。

    襄王府内,李秉很是着急。父王凌晨就去找援军了,还未赶回来。看着宫门要守不住了,事关皇家生死,也只能求助于自己的结拜兄弟们。糜歆也出门,求助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

    他先后拜访了魏、马、韩三家,在兄弟的带领下见了三家的家主,表明来意请求援军。这三家均是一方势力,若是能帮忙,这事容易多了。

    势力最大的当属魏家,在长安少说也有两三千人的护卫镖师可以当做军队用。只是魏泽的父亲说自己家族从未偏向任何势力才在长安长久立于不败,当下好言回绝了李秉,也吩咐魏泽不许出去。

    虽然不近人情,可这确实是魏家的立身之本,只做买卖,不参与任何政权斗争,当年安史之乱是这样,曾经睦王太子争斗是这样。今日鱼朝恩叛变,也是这样。

    马学文的父亲听了这事也说不行:武馆是黑道势力,一直和皇宫毫无瓜葛,虽然一直想脱离黑道,却也不想做朝廷鹰犬。这次若帮忙,既违反道义,也没有实质好处,当下作罢。

    马学文在堂上听着自己老爹的话便要发怒,冷哼一声就拉李秉出去,召集自己全部堂口的手下,约摸四五百人,把这事情讲了大概,吩咐弟兄们小心。说就算是死,也要帮自己结拜兄弟守住家业,一手提起自己的长斧,身先士卒。

    韩临渊和其父亲都不在府上,盈澜儿领着李秉,见了非派的副掌门。

    非派一直和朝廷有着不清不楚,若即若离的联系,之前正是因为“扶持武则天”上位,才立下功劳重新被朝廷重用。此番李秉表明来意之后,副掌门召集了门派里所有的门人,讲明事情,让大家决定。

    几乎所有人都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当下谈定。虽然非派里的人大多是江湖一等一高手,奈何这本来就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加之前一段时间蜀中同为法家的“蜀风商会”出了大事,多数人都不在门派里,此刻也只有将近百十个高手能成行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