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溯元行-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夜无语。
天色刚亮,开门正欲出去的易尘惊愕的看着正站着自己门口的诸葛晓风。
见得易尘出来,诸葛晓风手中的扇子一收,对着易尘拱手。
“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易兄是要前往石峰林?不如你我二人结伴而行如何”
“诸葛兄既有如此兴致,易某自不会拒绝”
回了一礼,易尘便与诸葛晓风一同前往石峰林。
……
此时的石峰林中,早已聚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修者,这些修者修为不一,最低者仅仅只是通脉期修为,而最高者却是达到了先天之境,在各个石峰之上打坐。
值得一说的是,石峰林并非是由石峰组成,恰恰相反,石峰林中最多的不是石峰,反而是各种参差不一的树木。
石峰却仅仅只有九座,环绕成一圈,位于石峰林中间,高度也不过比周围的树木高出一米左右,从空中看去在整个从林中显示出些许的凸起。
一刻钟后,易尘与诸葛晓风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兽类,便安然来到了九座石峰处,看着周围比预想中还要多的人,不禁微愣。
环视四周,在发现此时正在一座石峰上的陈家之人后,许是发现了易尘,陈明远远的点了一下头。
彼此打过招呼后,易尘仔细观察起来。
此时九座石峰上都已被诸大势力所占领,其中杨、李两家却是在一座石峰上,许是为了集中实力,显示强大之意。
而另外在启灵仪式上,易尘并不认识的两家也一样聚在了一起,不过看他们的实力,却是与杨、李两家不同,许是因为各自分开实力太弱,难以抵挡场中任意一家才不得不联合起来。
“易兄恐是并不认识这两家,不过,易兄应该曾听闻各大势力起初并不想向散修进入丹王墓之事吧”
一旁的诸葛晓风在旁对着易尘道。
“确实有所耳闻”
“他们其实是众多散修在各大势力的逼迫下不得不联合起来的散修势力”
刚开始发现丹王墓时,诸势力为了取得最大的利益,命族中子弟将墓严加看守起来,不让任何散修接近。
但随着时间,逐渐增多的散修愈加不满起来,双方之间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散修们为了自保,自觉的抱成团。
尤其是在一位先天境强者的带领下,最后便形成了一股不弱于场中任何家族势力的存在,而为了不与这些散修再次发生冲突,因此不必要的争斗,才与他们达成约定,开放石峰林。
“而那边那一位背刀的前辈是一位先天境的刀客,虽然是散修,但这位前辈不久前可是正面击败刚才我所说的那位散修前辈”
听着诸葛晓风详细的把在场中的势力一人不漏的说出,易尘心中也不自禁的佩服。
虽说他与诸葛晓风仅仅只是相谈了一次,但如此接近自己,肯定有他的目的。
可易尘何尝不是有自己的目的存在呢,只说一次百晓楼那强大的情报能力就是自己所没有的。
听完诸葛晓风对诸方势力的介绍后,也不再观察他们,但暗中却是提起了警觉,明面上便是如此,暗中恐怕还会藏着一些尚未露面的势力。
一边与诸葛晓风交谈,易尘一边暗中观察起周围的环境。
在九座石峰的中间,有着一个三米高的小山丘,而原本生长在小山丘周围的树木早已被人清除掉,只剩下一些七零八落的木墩。
在山丘一半的位置,有着一个可容纳一人通过的洞口存在,洞口被一层淡淡的莹白光芒笼罩,观其模样,只需不久便会消失。
想来,洞口便是墓穴的入口了,而那莹白光芒便是笼罩墓穴的阵法所散发出来的。
仅仅观察片刻后,易尘两人便寻找了一个位置,盘膝坐了下来,开始闭目养神,等待着墓穴的开启。
这一等便又是两个时辰。
烈阳之下,众多修者翘首以待,目不转睛的盯着墓穴洞口,看着洞口处的莹白光芒逐渐消弱,最终完全消失。
而在阵法消失前,易尘与诸葛晓风两人不进反退,悄然来到了石峰边缘处。
在阵法消失的瞬间,人群中几个身影在众人尚未反应的速度向着洞口飞奔而去。
从他们身上散发的气息来看,具是聚气境修者,仅仅只是几个呼吸间便来到了墓穴洞口,而石峰上的先天境强者仅仅只是冷眼旁观,甚至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看着一步之遥的墓穴洞口,几个聚气境强者莫不笑了起来,然而仅仅片刻,一声声惊恐的声音从洞口中传来。
一个浑身被青色气流包裹的人从洞口冲出,身上满是大小不一的血洞,而在这些血洞的边缘,一丝丝的青色气流还在不停地腐蚀着这人的血肉,灵气流转却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反而被青色气流吞噬,壮大自身。
仅仅一会便被青色气流消融在众多修者的眼前。
早已逃离洞口的众多修者眼中也显出浓浓的恐惧之色,直至青色气流彻底消散,也难以止住自己内心对未知的恐惧。
再说这几位,在他们刚刚进入墓穴洞口不到一息的时间,一股猛烈的青色气流从里面迎面而来。
起初,几人并不在意,以他们聚气境修为,只需运起灵气撑起灵气屏障,这些从威力上仅仅只相当于窍穴中期修者攻击的气流根本不可能伤到自己。
然而当这股气流接触到自身的灵气屏障时,他们便只剩下惊恐,只见在这个气流的冲击下,屏障在瞬间便支离破碎,青色气流更是吞噬起他们体内的灵气,恐惧的他们转身便逃,也就出现了外面的那一幕。
“哼,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真以为这墓这么简单就可以进去的吗”
石峰上的刀客看着几个聚气境修者消亡的地方冷哼。
众多散修也总算明白了,为何石峰上的强者都只是冷眼旁观的原因所在,心中更觉惊惧。
无论是天地灵物、秘境、人以及各种势力的明面上的、暗地里的隐秘都可以从知世楼得知,当然,越是隐秘、无人得知的情报消息所需要的代价便越大。
易尘来这里,本是为了陈老的请柬,有多处不明,虽然亲自去问陈老也能得到准确的答复,然而从陈家老爷子托林安带来的话来看,纵然前去恐怕也不见得可以见到陈家老爷子,倒不如直接从知世楼打听。
而在来的过程中,易尘却了发现许多陌生的面孔,若是普通人也就罢了,但他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更多的是修行之人,其中更不乏有诸多修为深厚的高手,这也使得易尘不得不感到疑惑。
缓步走进知世楼,只看见一身白衣、书生模样、跟易尘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正在与一位黑袍人交谈,见得易尘进来,两人仅仅的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继续交谈起来,接着年轻人便将黑袍人领进了唯一的一间房间中。
而在这期间,易尘也不间断的打量着年轻人。
不一会,年轻人便从房间里出来了,而黑袍人却没有随其后出来。
“易尘阁下来此可是为了三天后陈府之事?”年轻人看着易尘清秀的脸,整了整自身服饰。
“哦?兄台居然知道我?”易尘稍微有点吃惊,不过稍稍一想便知道知世楼为何知道自己了,自己与陈老的关系凭借知世楼强大的情报能力,相信早已一清二楚了。
“阁下说笑了,既为知世楼之人,怎会不知阁下?倒是阁下,不知来此可是为了陈家请柬之事”,年轻人轻笑一声,便继续开口。
“请坐,在下诸葛晓风,不嫌弃的话在下可否称呼先生一声易兄?”诸葛风指着一旁的桌椅。
“不愧是知世楼,诸葛兄非我有余镇之人却能认出在下,佩服”
“易兄见笑了,我虽非本地之人,但身为知世楼之人,焉能不了解可能会与本楼有所利益往来之人,况且,对我知世楼而言,只是本职而已”
“只是看易兄的样子,并不知道三天后陈府之事?更不知道即将发生的大事了?”
“恕在下孤陋寡闻,对于此事,在下确实不知,还得劳烦诸葛兄为我解惑”
说着易尘把左手往桌子上一抹,便见得其上出现了一小袋子,而里面是修行界中的统一交易货币——灵币。
在这个世界上,虽说人人都可以进行启灵仪式,但并不代表着人人都可以进行修炼。
因此,凡俗之人远远多于修行之人。凡俗之人进行交易往来所需金银等财物,而修行之人却是灵石。。
然而,为了更方便低阶修者,便将灵石进行切割制做成灵币,一百枚灵币相当于一枚灵石。
“易兄此事不急,况且此事过不了多久便会人尽皆知,倒不需要如此。何况今日难得可以结识易兄,
………………………………
第九十九章
这一场爆炸来得极为突兀,完全没有给人做好准备的时间便突然而至,因其而掀起的阵阵狂风与动荡不休的灵元风暴,肆虐着方圆三十米之内的一切东西。
狂暴的混乱能量伴随着被震荡而起的浓郁尘土,遮掩住所有投向其中的视线。
然而仔细一想,这一幕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的合情合理,对时机的把握亦是十分的准确。
费然的一身实力自然不必多说,其一身御空之境的修为虽尚属于灵境的入门之境,然则其体内真元也已由真元再进一步蜕变,成为比之更为强大的灵元,能发挥出来的威能也自然远超三丹之境修行者所拥有的真元。
若说三丹之境修行者的真元乃是一股涓涓细流的话,那么御空强者体内的灵元就是一波波汹猛的浪潮,因而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况且费然乃是一顶尖的三流势力之主,雄霸在星陨之地之内,其楼内各种功法典籍等底蕴或许不如其他郡域里最顶尖的同等级势力,也比大多数的要强上许多。
加之星陨之地的特殊性,因其前身乃是一处令周围郡域修行者都趋之若鹜的修行圣地,经历天灾后纵然可以完整遗留下来的功法典籍甚是稀少,却也并非是没有,而且其中许多都十分的珍贵强大的功法典籍。
就如同费然如今所使用的“暴元”,其乃是青焱楼在这几年中搜寻到的其中一种,品阶要在凡技之上,属于只有灵境之修方可修习的一种强大招式。
其修习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十分的简单,只需要修行者将体内灵元在自身体内进行一系列的压缩、聚合之后汇聚在自己掌心上,再通过自己心念灵识的强大控制力将之压缩到可以压缩的极限,最后也就会形成一颗完全由灵元压缩而成的灵元珠子。
这听起来或许十分的简单,真正想要做到却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说是与记载所说的简单是两种不同的极端。
要知道修行者之所以需要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修为境界,并没有直接吸纳天地灵气,以此来获得更为强大的实力,这完全是因为体内经脉、窍穴的脆弱性。
灵境之修体内的经脉、窍穴、丹田经过灵元的洗礼与强化,其强度与韧性自然要远胜凡境之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这种强度的经脉窍穴和丹田就能承受住经过修行者压缩的灵元运转,不会在运转的过程中因为逸散而出的威能而让自己也因此而受伤。
事实恰恰相反,灵境之修体内的灵元威能本就在真元之上,已经极为接近游离于天地间的灵气。
这种强悍的灵元经过一系列的压缩之后,其威能必然将会更盛几筹,高速运转之下一个控制不好就会对修行者的经脉等重要根基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
因而想要将之修习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修行者对自身灵元的娴熟操控,更需要修行者有着极为强大的灵识感知,如此方能在保证自身不会受到反噬的情况下,成功将之修习成功。
其威能自然也是强大无匹,可以轻松破除掉绝大多数修行者的防护,那么试想一下,这经过汇聚压缩在一起的灵元轰击在三线黑炎蛇蛇王的身上,又会发生何等事情。
因而在这种种条件结合之下,费然依靠其多年来在功法上的积累和战斗经验的判断,想要尽快的结束这徒生的战斗,唯有使出足以破开它那坚韧鳞片的一击方可。
。。。。。。。
在半空中快速后退的身形一顿,费然也就迎着紧随而至的狂暴能量凌空而立,身体丝毫没有受到任何撞击带来的影响。
双眼微咪的看着被混乱、狂暴的能量笼罩其中,丝毫没有露出半分动静的尘雾之内,费然脸色却是越发的凝重。
他很清楚自己所使用的这一招的强大威力,更何况还是经由自己的判断下再度提升的情况下,他有着绝对的信心可以破开三线黑炎蛇蛇王的鳞片,直接作用在它的血肉当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缓慢流逝,空间中狂暴、混乱的灵元波动缓缓平息,花费了大力气说服孩子们的父母离开,刚欲踏进自家门槛的易尘却是脚下一顿,却是没有停下来,一步跨了进去,顺带的关上了门。
距离易尘书店不远的第三个巷口处,一个脸戴面具的黑衣人正隐藏在巷子的黑暗之中,而其面具左边,一把暗红色小剑的印记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黑衣人在易尘离开陈明的马车时,视线便一直跟随着易尘,直到易尘关上门消失在其视线之内,黑衣人才巷子的黑暗中消失,只剩下淡淡的煞气在空气中逐渐弥漫消散。
门后,易尘感知到黑衣人消失在巷子里面,感受着逐渐消散的煞气,心中疑问不解,这群人怎会出现在此地。
易尘欲要暗中跟上黑衣人一探究竟,却发现黑衣人所消失的方向是在石峰林,便把念头压制住,而后盘膝而坐,陷入了修炼之中。
一夜无语。
天色刚亮,开门正欲出去的易尘惊愕的看着正站着自己门口的诸葛晓风。
见得易尘出来,诸葛晓风手中的扇子一收,对着易尘拱手。
“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易兄是要前往石峰林?不如你我二人结伴而行如何”
“诸葛兄既有如此兴致,易某自不会拒绝”
回了一礼,易尘便与诸葛晓风一同前往石峰林。
……
此时的石峰林中,早已聚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修者,这些修者修为不一,最低者仅仅只是通脉期修为,而最高者却是达到了先天之境,在各个石峰之上打坐。
值得一说的是,石峰林并非是由石峰组成,恰恰相反,石峰林中最多的不是石峰,反而是各种参差不一的树木。
石峰却仅仅只有九座,环绕成一圈,位于石峰林中间,高度也不过比周围的树木高出一米左右,从空中看去在整个从林中显示出些许的凸起。
一刻钟后,易尘与诸葛晓风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兽类,便安然来到了九座石峰处,看着周围比预想中还要多的人,不禁微愣。
环视四周,在发现此时正在一座石峰上的陈家之人后,许是发现了易尘,陈明远远的点了一下头。
彼此打过招呼后,易尘仔细观察起来。
此时九座石峰上都已被诸大势力所占领,其中杨、李两家却是在一座石峰上,许是为了集中实力,显示强大之意。
而另外在启灵仪式上,易尘并不认识的两家也一样聚在了一起,不过看他们的实力,却是与杨、李两家不同,许是因为各自分开实力太弱,难以抵挡场中任意一家才不得不联合起来。
“易兄恐是并不认识这两家,不过,易兄应该曾听闻各大势力起初并不想向散修进入丹王墓之事吧”
一旁的诸葛晓风在旁对着易尘道。
“确实有所耳闻”
“他们其实是众多散修在各大势力的逼迫下不得不联合起来的散修势力”
刚开始发现丹王墓时,诸势力为了取得最大的利益,命族中子弟将墓严加看守起来,不让任何散修接近。
但随着时间,逐渐增多的散修愈加不满起来,双方之间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散修们为了自保,自觉的抱成团。
尤其是在一位先天境强者的带领下,最后便形成了一股不弱于场中任何家族势力的存在,而为了不与这些散修再次发生冲突,因此不必要的争斗,才与他们达成约定,开放石峰林。
“而那边那一位背刀的前辈是一位先天境的刀客,虽然是散修,但这位前辈不久前可是正面击败刚才我所说的那位散修前辈”
听着诸葛晓风详细的把在场中的势力一人不漏的说出,易尘心中也不自禁的佩服。
虽说他与诸葛晓风仅仅只是相谈了一次,但如此接近自己,肯定有他的目的。
可易尘何尝不是有自己的目的存在呢,只说一次百晓楼那强大的情报能力就是自己所没有的。
听完诸葛晓风对诸方势力的介绍后,也不再观察他们,但暗中却是提起了警觉,明面上便是如此,暗中恐怕还会藏着一些尚未露面的势力。
一边与诸葛晓风交谈,易尘一边暗中观察起周围的环境。
在九座石峰的中间,有着一个三米高的小山丘,而原本生长在小山丘周围的树木早已被人清除掉,只剩下一些七零八落的木墩。
在山丘一半的位置,有着一个可容纳一人通过的洞口存在,洞口被一层淡淡的莹白光芒笼罩,观其模样,只需不久便会消失。
想来,洞口便是墓穴的入口了,而那莹白光芒便是笼罩墓穴的阵法所散发出来的。
仅仅观察片刻后,易尘两人便寻找了一个位置,盘膝坐了下来,开始闭目养神,等待着墓穴的开启。
这一等便又是两个时辰。。
烈阳之下,众多修者翘首以待,目不转睛的盯着墓穴洞口,看着洞口处的莹白光芒逐渐消弱,最终完全消失。
而在阵法消失前,易尘与诸葛晓风两人不进反退,悄然来到了石峰边缘处。
………………………………
第一百章 吴、费联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望着院子里十几张稚嫩的脸和他们满怀期待的眼神,易尘沉吟了一下。
“世间修行有万般法,各有优劣高低。有的直指大道,可让人进步神速,踏入无上之境;反之亦有可让人寸无可进,蹉跎数十年而碌碌无为,至死不得一窥大道。然,纵万般法,取其始,俱离不开一样东西,你们可知是何?”
“先生,先生,我知道,我知道,是灵气”
院子里十五个孩子的几个举手高呼,眼睛里满是期待,像等着父母的夸奖一样看着站在石阶上手里拿着戒尺的易尘。
“你们说的都没错,不过。。。。。。”
笑着夸奖了这些孩子,用手中的戒尺示意孩子们把手放下,而几个孩子也满足的放下了手,再次认真聆听起来,看到这一幕,易尘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众所周知,修行一道,身体为本,引灵气,通诸脉,冲玄窍,启丹田,聚气于其中,方能返本还原进入先天之境,筑造己身道途之基。而欲达此道,便离不开天地灵气,因此灵气可以说为一切修行之法的根本所在,也是修行之法的起源所依。”
“那么先生,既然有灵气就能修修行之法,可我为什么没有感觉到有灵气呢?”一个孩子疑惑的问。
“不错,灵气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但存在不代表我们能够看见,可以感觉到灵气的存在。事实上,若非前人先辈的偶然发现灵气的存在,再配以特殊的呼吸运气之法,世间可能便不会有诸多修行之法。”
“先生”
一个身着棉质衣服的孩子站起来对着易尘辑首。易尘点头示意。
“先生,既然感知灵气后方可修行,那么修行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变的强大了”。说完满眼期待的看着易尘。
“不错,理论上确实如此,当你可以修行的时候,只要你坚持,就能能变的强大起来。”
然而说到这,易尘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修行之难与易,皆需以己身而行,方可知晓其中之意。
纵然灵气存于天地之间,世间亦有万般修行法,皆是前人先辈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发展完善而来,然而,世间修行之人何其多,但能达到前人先辈的人少之又少,这其中所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天地灵气所能决定的。
“修炼之始,是为引灵,引灵,即为引天地灵气,纳之于体内,方可修行。”
“可以说,这是一切修炼之法的开始,唯有引动天地灵气入体,方能进行修行,而当引动灵气达到一定程度,便可打通经脉,晋入到下一境界:通脉。然这一切都需建立在能感知灵气之上,但能自然感知天地灵气之人少之又少,而多数人是并不能感知灵气的。因此为了能让世人感知到天地之间虚无缥缈的灵气,便需要进行启灵。”
听到这里,院子里的孩子不禁更加地集中精力。
“启灵,开启人体灵觉,从而感知灵气,踏入修行一途,人人皆可以通过启灵进而感知天地灵气,之后能达到何种程度便看个人造化与机缘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