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李飞刀玄衣行-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乐叹了口气道:“因为新皇登基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这位刘圣人平反。”

    朱老八问道:“那又如何?刘明远是苏林党的创始人,至尊登基之后,为刘明远平反,可以拉拢到很多苏林党人,本就是应有之意,这样一来,即便是倒了赵继善,没了北堂党,林惟暂时也不可能一家独大,等过上几年,至尊陛下真正培养出一个新的党派来,到时候便可以与苏林党抗衡了,这有什么问题吗?”

    李乐道:“这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不是刘明远本人,而是他的学说。刘明远之所以会被很多人私下里称呼为刘圣人,便是因为这部《思国》之论。煌煌大言十卷,放在你我面前的这本,只是其第一卷的一小部分,其他的被封存在大内典库内。”

    朱老八皱眉,问道:“这书有什么特别?”

    李乐琢磨了一下措辞,道:“这书……这书在我看来没什么特别,但是前段时间新皇初看此书时,却受了惊吓,正在犹豫着要不要为刘明远平反。你先看看吧,看完之后咱们再说。”

    朱老八被他这话引出了好奇心,将书本拿起来,开始品读。

    只见上面卷首开篇写道:

    思国,思千秋之大业,家国之存续也。余著此书时,每每思及感怀,自炎黄以来几千载,吾华夏之国存亡接继不断。夏自禹始,终于桀。商自汤兴,而末于纣。周周武,代商而有周之八百年国运。

    然则幽王之后,春秋四百年争战,五霸接替而起。又自战国时,雄鼎力于华夏,秦之祖龙灭六国而天下平。然则,秦不过二世,天下纷纷而起。才有刘汉问鼎于社稷……

    ……本朝太祖武皇帝驱逐鞑虏,雄启于原,亦有大商两百年之国运也。战国时稷下邹衍言有“五德终始”之说,一朝亡,而一朝代兴之,几如天之宿命。

    余以为实非宿命而言,千秋万世之王朝,或可始于大商……

    看到这里,朱老八不禁笑出了声,说道:“这位……刘圣人还真是敢说。这世上哪有千秋万世之王朝,便是在开国之初,太祖都曾对皇家子弟留有祖训:若朱家皇室不修人德,有失天和,汉家民可取而代之。”

    “知安你亦在那《国》开篇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他刘明远何德何能,敢说此朗言大话?虽然身为皇家子,老八我亦想让这天下万世之后,依旧为大商之国,依旧姓朱,可是,你我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李乐点点头,又摇摇头,道:“你继续往下看。”

    朱老八嗯了一声,接着翻入下一页。开始还好,看的津津有味,但看着看着,脸色渐渐凝重,直到最后,双目发直,脸色胀红,那样子简直像是要吃人。

    “啪”的一声将书摔在桌子上,指着书本,全身颤抖,破口骂道:“竖子!匹夫!奸佞!狂徒,国之大贼也!这刘明远当真该诛,险误天下根本……”

    李乐任由他骂,笑眯眯的喝着茶。

    在别人看来,刘明远的论调简直就是匪夷所思,让人大为惊异,可细想之下,又觉得好有道理的样子。而对于皇室之人而言,这是在断送皇家根本,比汉之王莽不逞多让。

    但在李乐看来,却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刘明远的学说,有点类似于上辈子所知道的“君主立宪”以及明朝末年黄宗羲,顾炎武他们的学说。都是在讲“虚君”,君主放权内阁,拱垂而治天下。

    或者是“矮君”,君王还政于相,有仲裁之权,却不可过问细节,再非以往那般是为天下至尊,可以一言而决天下事。从“君父”的位子上退下来,只是“君王”而已。

    平民百姓,亦有发声之权。首相、次相等职位,也应当由百姓选举而出,再非皇帝一言而决,或是官员之间互选。

    总体思想,就是这样了,也难怪他这样的人,会被别人称之为“圣人”。

    等朱老八骂够之后,李乐呵呵一笑,道:“想必新皇在最初看到这些书稿之时,也不比你现在好多少。所以至尊就很为难了,到底要不要为刘明远平反,若是为他平反,会不会让他的学说流传于世?流传出去的话,会不会对整个国家造成动荡?特别是那些武林人,读书士人,看到这样的言论之后,会不会做出危到皇室江山的事情来?”

    朱老八气咻咻的坐下来,说道:“那就不要平反了,关乎江山社稷与安然的事情,难道这还要考虑吗?”

    李乐道:“可刘明远毕竟是冤枉的,再说要是不为刘明远平反,登基之初的政律将会十分艰难,因为如今有很多苏林党人士,或者非苏林党的官员,都在等着看新皇会怎样行事,他们可都是受过刘明远余泽的人。”

    朱老八气道:“这天下的冤枉多了,多他刘明远一个不多!刚刚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数万百姓,威逼阁臣,自行为至尊定下年号……”

    说到这里,朱老八突然醒悟过来,瞠目结舌的看着李乐。

    李乐点点头,道:“这也是我要告诉陛下的,刘明远书所道之民众之意,听起来惊悚,看起来也让人生怖,但细细论及,并没有那么可怕。百姓,或者按刘明远的叫法为民众,其实我更喜欢称之为公民。”

    “不管是百姓也好,民众也罢,公民也行,他们大多数都是盲从的,很多人缺乏主动的判断难力,他们只会随大流而走。大流在哪?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大,谁的响影力足,谁就是大流。”

    “秦末时,陈胜、吴广起义,叫了一句‘大楚兴,陈胜王’这就是大流。汉末张角之黄巾的那一句‘苍天已死,皇天当立’就是大流,前宋时王安石说的‘民不加赋而国足’,在当时的士人阶层也是大流。”

    “包括今天的那句‘至尊爷大行了,咱们去给磕个头吧’也是大流。只要将这源头抓在自己,刘明远的那句‘民众之声可为万古达鸣之奇韵’又何足道载?哦,对了,还要告诉老八你一件事情。”

    朱老八问道:“什么事?”

    李乐道:“‘新武’这个年号,是新皇至尊钦定,而非民众胁迫。”

    朱老八叹了口气,道:“这就是你所说的,抓住源头?引导大流,让百姓随着你的意志而走?”

    李乐摇头道:“不是我的意志,而是至尊的意志。只要善加利用,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老八想了一会儿,又问道:“所以你觉得,应该为刘明远平反?”

    李乐点头,道:“应该,但只是平反刘明远本人,而并非将刘明远的学说散布出去。毕竟,百姓是盲从的,这种盲从只能由至尊陛下去控制,不能被其他人利用。当然,若是民智有所提高的时候,散布出去也没什么的。”

    朱老八沉思片刻,无奈叹息,道:“你今日请我到这里喝茶,该不会只想让我看这么一出大戏吧?”

    李乐笑道:“知我者,八世子也。请老八你来这里看这出大戏,就是想通过你,一五一十的把今天所听到的,看到的,都转述给英王千岁。包括我的所言所语,以及林惟等人的动态,都要完完本本的告知英王。”

    朱老八不解,问道:“这是为何?”

    李乐叹道:“因为,英王前些日子在看完刘明远的书稿之后,虽然有先帝遗命,但却极力反对为刘明远平反,按英王千岁的意思,就算得不到苏林元老的支持,初期政令有所阻碍,那也比动摇国本强,大不了去杀,杀到他们胆寒为止。但滋事体大,所以新皇才会将我叫进宫,商量着做出这翻局面来。”

    “再说了,到时候动刀子去杀人的是谁?还不是玄衣?玄衣是谍报组织,又不是刽子,把这满朝武都杀个精光,谁为至尊牧民?谁为王朝守边?天下士人,谁还敢再为一个残暴的皇帝效命?”

    “然后,到时候迫于形势,至尊便会将玄衣推出去,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我费了这么大劲,帮新皇至尊搞出来的玄衣,难道最后的作用就是被推出去,以谢天下?不觉得可笑吗?得不偿失啊,所以咯,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便告诉英王,刘明远其实没那么可怕,不就行了?”

    朱老八沉思着点点头。

    李乐喝了口茶,接着道:“哦,对了,也不瞒你,还有一个目的,我为何要扇动百姓,借百姓之口,喊出新皇年号,就是要给百姓们灌输一个念头:新皇的年号可是大家给定的。这会极度促涨百姓的虚荣心,到那大战之后,就算玄衣战败,福安郡王登基,也看百姓们认不认他。”

    !!
………………………………

第486章 为何容不下我

    ()  小说网rg,最快更新小李飞刀玄衣行最新章节!

    “想来到那战局不利之时,以玄衣的实力,保全新皇的性命应该是没问题的,等蛰伏几年,实力足够,新皇再次归京之时,打出‘新武’年号,再次夺位。到那时,百姓必会纷纷景从,因为这是他们‘选’出来的皇帝,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效忠呢?还有比这更‘正统’的皇帝吗?”

    朱老八叹了口气,道:“这些话我会告诉父王的,想必父王亦会改变对刘明远案的看法。话说,知安,你这操弄人心的法子还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自打几年前第一次与你共事,你为了玄衣会的事情跟京城里的帮会火拼,借我的名声领着一群勋贵发财,那时你便在利用人心之贪婪。”

    “又过两年,你要吞青花,借着我与小叶的配合,利用人心之嫉妒,挖出了勋贵纨绔们的二心之人,除掉了曲那些家伙。再到后来,你借着梅花盗一案,斗赵不安、岳永兴,搅动京城风雨,逼着那些害怕你更晋一步的官员自损实力,再到如今这样的场面,我突然发现,你一直在利用人心,我现在都感觉有些害怕你了。”

    李乐摇摇头,道:“没你想的那么复杂,我只是不想死罢了,做这些事情,也只是为了自保,又习惯有枣没枣打杆子,所以才会这样。”

    朱老八疑惑道:“真的?”

    李乐点头,道:“真的,不骗你,也不想骗你。再说了,这朝廷里耍权谋的那些当官的,哪一个不是在利用人心?权谋是什么,权谋就是操弄人心罢了,操控自己的,操控别人的,操空大家的。也就你这没什么心眼的纨绔子才会把这东西想的那么高深,你要是把这些事情告诉英王千岁,他老人家说不定还会笑话你呢,甚至都有可能骂你不长进。”

    朱老八顿时无语,感觉自己真的像个傻瓜一样。

    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时,却见看向窗外的李乐微微一愣,紧接着笑了一声,道:“八世子,兄弟要去泡女人了,失陪!”

    说着话,身形一闪,李乐不见了踪影。

    留下朱老八一人,呆坐良久,接着苦笑一声,站起身来。

    ……

    午门广场。

    在礼部官员的唱礼之下,数万民众齐齐向着皇宫跪九叩,为景和皇帝送行之后,便在各大衙门的差役,士卒,以及皇宫侍卫的安排下,井然有序的离开。

    其间,也并未发生任何冲突。

    因为不光是这些差役,士卒在维持秩序,而且人群当,还有大批的玄衣玄兔司的暗谍进行着把控,一旦发现什么不对劲的苗头,便会把想要挑起事端的人拉进阴暗的角落,秘密处决。

    这样的事情在今天干了很多,最初在百姓们汇聚午门广场之前,便有人觉得这是个会,打算搞点事情。

    有人叫着:“天子无道,当行……”

    话还没说完,便被一柄棱刺刺进了后心,口号立马换成了:“为先帝送行啊。”之类的。

    也有人想借着这个会,为自家的冤屈伸诉的,喊出:“京兆府草菅人命……”

    玄兔管你冤不冤,结果亦是同上。

    这种事情不在少数,但总是在将兴未起之时,草草结束,并未揭起什么波澜。

    午门广场前,百姓们渐渐散去。

    “惊天棍”楚重恶与一群江湖客一起,正在跟大觉寺的僧人告别。

    楚重恶意味深长的看着大觉寺住持,“伏虎僧”妙静,呵呵笑道:“真没想到,大师也是自己人。”

    妙静喧了声佛号,道:“楚施主说的哪里话,当年贫僧在缉寇司任职之时,便与楚施主是自己人,都是侠义道,又哪里有什么想不到的?”

    楚重恶哼哼笑道:“大师,明人不说暗话,同为‘兔’字辈,又何必虚言人物?”

    妙静叹息,道:“施主说的是玄衣兔丝子吗?怕是施主搞错了,贫僧并非玄衣之人。今日之事,一是因为本寺上下真真感念先帝之恩情,代天下百姓为先帝祈福。第二,则是因为李公子的情面,贫僧不好拒绝,有着这两个原因在,一为公,一为私,贫僧才会带着僧众参与此事。”

    楚重恶不信,眯笑着问道:“若大师并非玄衣,又怎会知道兔丝子?”

    妙静微笑道:“因为,李公子曾经邀请过贫僧,但贫僧是出家人,实在不能担当此职,所以便拒绝了。”

    楚重恶微微点头,这话他信了。因为这和尚从来不说谎,就算遇见不能说的,他也只会闭口不言。

    微微拱告辞后,楚重恶领着一群江湖人,与妙静等僧众分开。

    刚刚走过一条大街,在一个牌楼处时,楚重恶的耳边突然响起一道传音:“楚大捕做的好大事!”

    楚重恶惊愕,兴目四瞧,便见不远处的一坐茶棚里,余怀罪正面无表情的喝着茶。

    见到余怀罪,楚重恶轻嗯了一声,接着与自己同来的众侠客作揖告别之后,向着那茶棚走去。

    走近之后,向着余怀罪道了一声:“余堂上有礼。”

    说完话,楚重恶便直接便与他对面而坐。

    余怀罪叹了口气,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楚重恶微笑,道:“前两年的事情。”

    余怀罪喝了口茶,道:“李郎给了你什么好处?”

    楚重恶摇摇头,并不答言。

    余怀罪见他这副样子,有些无奈道:“楚兄,你我同僚一场,当年行走江湖时又是朋友,你暗投靠玄衣的事情,我可以不追究,只要你从此与其割裂,你依旧是八捕之一,而且,那副司之职,余某也为你留着,你以为然否?”

    楚重恶呵呵笑道:“余兄,辑寇司衙门能容的下吕寒霜、郭铁笛那样的‘夜不归’,能容得下曲独行,沙断刀那样的世家子,能容得下古经和尚跟周冷言那样的门派人物,也能容得下铁不争那样的隐世门派,怎么就容不下楚某一个玄衣呢?”

    “还是说,你容不下楚某,是因为你到如今还记恨着李家兄弟?楚某知道的‘丈天尺’可不是这样的人物,当年王太岁身死时,你可是费尽周折为王氏女舞儿,保住了家产,哦,对了,王氏女如今也是玄衣。”

    “铁不争被崆峒派所囚,你九上崆峒山,只为求他活命。吕颂青在太行山被人打下山崖,你挑了太山剑派掌门,之后几经寻找,才在山下一处绝壁洞穴找到了寒霜剑客。曲之声恶了金钱帮,你入龙潭虎穴,亲自跟上官飞分说。楚某亦受过余兄之恩惠不少,所以感念余兄。但今日之‘丈天尺’,却让楚某看不起。”

    楚重恶一翻言论,让余怀罪久久无语,是啊,能容得下夜不归,世家子,江湖门派,就容不下一个玄衣吗?

    可是,真的好恨李家兄弟啊,此生次耻辱,都是李家兄弟给的,能不恨吗?所以在知道楚重恶加入玄衣之后,余怀罪心里很不是滋味。

    或许是自己小肚鸡肠了吧,余怀罪这样想着,叹了口气,看了一眼楚重恶,淡淡道:“你好自为知吧。”

    说完这话,余怀罪站起身来,径直离去。

    楚重恶瞧他离开,长长松了口气,暗道:“还好有绝公子教的这套说词,不然姓余的今天可能就会跟我动了,打不过他呀……”

    ……

    百姓们渐渐散去之时,人流有两个俊美的男女,也随在百姓之。

    这两人的样子太过特别,他们都是高鼻深目,明显带着异域风情,其那男子,更是有着一双宝蓝色的眼睛。

    虽说京城里的胡商不少,但是像这样俊美的人物,还真不多见。

    于是路过的百姓都不由的向他们身上打量,有几个泼皮污烂人,更是吹起了口哨,但也不敢有什么过份的举动,因为京兆府的捕快正盯着他们呢。最多也就有胆大的泼皮在路过那男子时,因为嫉妒他有美人相陪,‘呸’的吐口唾沫,撂下一句:“西狗!”

    然后便在差役的瞪目下,匆匆离去。

    那男子对于污烂们的辱骂毫不在意,一直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好久,都快走到青龙坊时,男子才问随行的女子道:“菩萨,平民与奴隶的力量真的有这么大吗?可以决定一个国家新皇的年号?这……这太可怕了。”

    萧菩萨心情沉重,叹了口气,道:“原史书,这类事情多有发生。李唐贞观皇帝也曾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的力量很强大。”

    耶律元臣叹息,道:“若是有几万百姓与奴隶,突然直冲大辽皇城,会怎样?”

    萧菩萨道:“大辽皇室会覆灭,耶律氏直系血脉将不复存在。其他继位者或许会打着耶律旗号复辟,就好比大石先祖那样。但也不过昙花一现,到最后,大辽会成为新姓氏的国度。”

    耶律元臣想了许久,问道:“这局面该如何去解?”

    萧菩萨沉含半响,才道:“大辽需要一个遏止贵姓种群的铁腕皇帝,以及一个通达执行的宰相。”

    !!
………………………………

第487章 我好想你

    耶律元臣听到这话,皱着眉,微微点头,半晌不言声。

    他脑子里正在想,揭制种姓贵群,如果自己成为大辽的皇帝,那么完全可以。至于可以通达势行的宰相人选,该是谁呢?

    耶律博搏?不行,这人太过揉和。马利姆达哈?不行,他跟神教走的太近。格尔奇幕达拉?这个女人倒是很有手段,但是,她是北元种,还不行。

    想了很多人,到最后,耶律元臣的目光看向了萧菩萨,因为他脑海里猛的出现了一个人的影子,他或许可以,原后族之人,后族已然平反,贵姓们想必不会排斥他,而且这个人很有智谋,应该可以担任宰相。

    只是可惜,他一直生活在商国,在大辽没有任何根基。似乎,还是不行啊。

    耶律元臣这样想着,便顺嘴问萧菩萨,道:“菩萨娘,最近见过阿悔吗?”

    萧菩萨皱眉,摇头道:“没有,他最近很忙的,这几个月只见了塞里木大叔。”

    耶律元臣叹了口气,道:“商国的夺位之战就要开始了,阿悔是绝公子的下属,这段时间忙也是应该的。”

    萧菩萨气哼一声,道:“阿悔才不是李知安的下属,阿悔只是”

    说到这里,萧菩萨猛的惊觉,立刻闭嘴。

    耶律元臣倒是听明白了,双目不由亮了起来。

    萧菩萨是个七窍玲珑的女人,见他这个样子,立刻便道:“阿悔只是跟李三公子是好友,谈不到是他的下属。”

    耶律元臣微笑,点头,道:“我知道啊,这些年也是辛苦阿悔了,堂堂后族男丁,在大商挣扎要救活。还好,他有绝公子这样的朋友。”

    萧菩萨笑了一下,并不答言,因为她知道,自己刚刚已经言多语失。

    耶律元臣瞧见她的样子,自然也再不多说什么,而是转开话题笑道:“菩萨,谢谢你了。”

    萧菩萨笑着问道:“谢我什么?”

    耶律元臣道:“谢谢你在那些的大商才子们来质子府中时为我周全,若不是你,我只怕会很难堪。”

    萧菩萨笑道:“那都是今年六月的事情啦,你这谢谢说了好几次”

    说到这里时,萧菩萨猛的反应过来,停下脚步,目光定定的瞧着他,问道:“你这谢谢,是不是想问我,到底有没有跟李知安睡过?”

    耶律元臣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时,却被萧菩萨打断,狠狠的盯着他,道:“没错,我和绝公子睡了,我的处子之身也是绝公子拿去的!他是个很温柔的公子,被他抚摸我全身都颤抖,我跟他喝了酒,睡在了一起,这下你满意啦!”

    说完这话,萧菩萨面带寒霜,十分气愤的举步快速离开!

    耶律元臣呆了片刻,瞧着她离去的背景,微微摇头,喃喃道:“菩萨啊菩萨,你还是被汉化太多了啊,在大辽,贵姓种群之间相互交换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你,却紧守着自己的节操,这又何必呢?”

    “我并不介意你跟谁睡过,只要最后你能成为我的皇后就行,其他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想问你的是,有没有可能通过绝公子影响到那位新武皇帝,让他将我放回去。要知道,大商的景和皇帝死了,大辽的皇帝也快死了,我需要回去夺位。”

    耶律元臣无奈的摇了摇头,随着人群往质子府方向而去。

    人群渐散。

    午门广场前另一对男女亦随着人群往外走。

    这两人一直走着,却相顾无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