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你。”圣母白了他一眼。

    于是两人便自开始论道,你一句我一句,道妙纷纷之间,自有天花乱坠不提。

    到那无限真灵转世,虽则根脚份属先天,毕竟抛却一切从头再来,有胎中之谜。非是练就元神,怕是不得恢复前世记忆。

    太一道人希望无限能体会一下凡俗孩童的生活。那无限乃是先天神灵,虽则见多识广,可眼见归眼见,自身亲历却涓滴也无。

    不如使她安生过个童年,也在她心中植下一点印记。

    幻圣界中,伏皇道人吞吐法力,勃发元神,一边磨去余下的一些伤患,打熬元神,一边便捉紧祭炼幻圣界。

    那幻圣界乃是虚假一方世界,因唤圣牌之故,完全独立于多元宇宙之外。其中时间流速,与多元宇宙完全不同。

    百倍差距。

    只不过因其虚假,伏皇真人无法在其中积累法力。但磨练元神,体悟功法,却没有关碍。

    外界还不到一跃,幻圣界已有十年,其中三方世界,熙熙攘攘,愈发繁荣。

    那高天之上,云端之间,伏皇真人睁开了眼睛,重瞳之中,射出两缕实质化的精光,将面前虚假打成虚无。

    “总算是祛除了伤势。”

    前时在那扁毛畜生掌下,伏皇真人受到重创。亏得先有天帝出手稳住伤势,又有自家师尊以造化神光疗伤,恢复了大半。

    否则若他自己疗伤,百十年怕都是难以全数复原。

    如今,在这幻圣界中,一边疗伤,一边祭炼幻圣界,十年,便皆已告成。

    于是端坐云端,伏皇真人散开元神,细细查知。

    只把那云端高天之下,那一方浩瀚世界,皆纳入心湖。许多熟悉的气息,那万余弟子,皆在心头。

    十年,这诸般弟子,皆是十岁的孩童而已。或为达官贵人子嗣,或为农夫猎人后代。乞儿、贼寇、农夫、世家子,凡此种种,身份不一。

    幻圣界自为伏皇炼化,其中种种,皆在掌中。他以元神观摩,从诸般弟子身上一一扫过,暗暗观察他们的一切,偶尔或是笑,偶尔或是恼,竟也自得其乐。

    忽然,端坐云床之上的伏皇真人神色一动,脸上露出一抹纳闷之色。

    这幻圣界中,三方世界,眼下这一方世界之中,除开教门弟子万余真灵,余者皆是虚假存在。

    可他以元神探查之时,忽然却发现一个也有真意的个体。

    细细一看,也是个孩童,大略十岁,头上总角,正骑着一只木马,与一些虚假的孩童玩耍。

    分明这个有真意的孩童,气息陌生,并非教门弟子真灵所化!

    伏皇真人念头一转,眉头便皱了起来:“这是哪里来的?!”

    他连忙返照元神,发现这幻圣界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并无疏漏。可这陌生的一个真意个体,又是怎么回事?!

    他眼睛微微一眯,念头一动,便将那孩童摄来高天。

    还不等那孩童露出惊恐,伏皇真人双目射出精光,神识深入孩童真灵,却恍然间,看到一片废墟一般的浩瀚世界!

    那一方世界,无比广大,却一片死寂,不曾有半点生机。

    一种寂灭、终结的奥义冲击着伏皇真人的神识,让他浑身一颤,连忙把神识撤出。在最后一刻,他隐约看到一片墓地,无比广大的墓地!

    伏皇脸色煞白,长长吐出一口气,看了眼身前意识模糊的孩童,想了想,挥袖又将其送回远处。

    却心里盘算:“那等景象,就好像宇宙终结毁灭,实在触目惊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那片墓地,其中死气袅袅,骇人听闻!”

    又想到:“这幻圣界分明是我祭炼的法宝,为何还有我无法掌控的存在?”

    思来想去,伏皇真人转身踏出虚假,下一瞬便自终南山下,麒麟峰边那一处峡谷中的门户里,走了出来。

    然后望终南山顶的太一宫,直奔而去。

    一瞬到了宫殿前,稽首一拜:“师尊,徒儿求见!”

    殿中,太一正与圣母论道激烈,闻听伏皇求见,声音一顿,道妙消散。

    太一也没多想,只道是伏皇炼化了幻圣界,伤势复原,前来觐见。于是道:“进来罢。”

    伏皇道人于是推门而入,到了那浮岛老松下,先与太一和圣母见了礼,这才急迫道:“师尊,那幻圣界中,大略出了些意外。”

    “意外?”

    太一脸皮一动,道:“什么意外?!”

    也是分外关注那幻圣界,毕竟其中有万余弟子。

    圣母也自被吸引,抬头看向伏皇。

    伏皇真人便道:“徒儿在幻圣界中十载,将幻圣界祭炼成功,又祛除了余伤,于是观察诸弟子行为。却意外发现,其中竟有非是我教门弟子,却有真意真灵的陌生个体!”

    “哦?!”

    太一道人面露惊色,心头急急转动,恍然间已有所猜测:“可曾有所查知?”

    伏皇道:“有。徒儿将那个体擒拿,元神返照其真灵,却恍恍惚惚之间,看见一方死寂的宇宙!有无量终结、寂灭的奥妙,只一冲,就让徒儿元神大震,不敢继续查看。最后退出神识之时,还看到一片望不到边的目的,死气冲天,骇人听闻!”

    太一听完,怔滞半晌,忽然猛地站起身来:“前面引路!”
………………………………

三十五章 大墓连天震人心

    幽寂、冰冷。

    浩瀚一方宇宙,五行逆乱,阴阳颠倒,一条条看不到尽头的时空裂缝,就譬如深渊一般,交织成一张无量大网,密布在空间当中。

    大陆崩碎,化作大大小小的碎片,无序的作着不规则的运动,构筑出一片巨大的废墟。其中,没有一丝生机。

    在那崩碎的大陆中间,一块无法估量的碎片上,影影绰绰高高低低,都是墓。无穷无尽的死气在这片墓地上缭绕,恶念化作种种狰狞无比的形态,只看一眼,就能让一尊地仙元神崩溃!

    那片墓地被笼罩在恶念之中,看不清晰。隐约只见外围的墓矮小,越往内,墓越大。那内部深处,一些大墓,甚至高达千万里、亿万里,就仿佛一座座巨大的世界!

    这片墓地,就似乎世界的归墟。

    一些幽幽的声音,好像在呼唤,好像在控诉,又似乎在怒骂、沸腾。不灭的战意,化作拳印、掌印,或是显化出一些法宝的形态,在那片死气恶念之中纵横,战斗,永远都不会消逝!

    有一些阴影,无比高大,百万里、千万里,好像缠绕着锁链,在无意识的行走,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太一道人一道虚幻的念头,周身缭绕着莹莹的造化神光,隔着无穷的虚空,以眼角余光去打量。终归不敢接近。

    休说接近,便是直视,都不敢!

    在这片充斥着死气、毁灭的宇宙之中,他的这一点念头,就好比一粒尘埃。那纵横在墓地上空的恶念阴云,发出无比凌厉的恶意。只要敢看一眼,走火入魔只是等闲,元神崩溃魂飞魄散不在话下。

    亏得太一道人练就造化神光,隔着无穷时空,尚能避开这等恶意。否则换个人来,敢这般打量,便是眼角余光,也只得一个死字。

    太一不由暗暗庆幸,幸亏伏皇道人此前只是匆匆一瞥,否则若如他这般,敢放出一个念头深入这片亦真亦幻的宇宙来观摩,必定已是魂飞天外,只剩下一具躯壳了。

    瞥这那片无边无际的墓地,太一心中无比沉重。他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不敢接近那墓地,否则若能看一看那些墓碑上的铭文,也是好的。

    只可惜本事不够,徒呼奈何。

    但太一却能感到,这里的一切与自己,一定有异常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说不清,道不明。但一定存在。

    恍然之间,太一微微一怔,看到一个鹤发童颜,身披混沌道袍,手持一条龙头拐杖,生的慈眉善目的老道士。

    太一连忙定睛去看,那老道士就在那片恶念阴云之中。

    这一眼看去,竟不曾不适。

    再细细一看,分明那老道士,周身有一缕清澈的气机萦绕,将那能够毁灭宇宙的恶念,全数镇压!

    太一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以他天仙级数的能为,尚且要隔着无量时空,才敢余光轻瞥。依着他心中所想,怕是太冥圣母到了此处,也不敢接近那片墓地。

    可那老道士,只放出一缕气机,就能将之镇压!

    那无尽恶念所化的种种恶意魔神,竟都服服帖帖不敢造次!

    这是何等的修为境界?!

    这等修为境界的老道士,又为何在那墓地之中?!

    太一道人念头纷乱如麻。

    就见那老道士隔着无尽时空,露出一个和煦之中带着一丝悲苦的笑容。然后对着太一道人,遥遥稽首一礼。

    太一怔滞,一些信息,凭空出现在心湖之中。

    他还了一礼,然后叹息一声,转身化作点点荧光,消散而去。

    墓地之中,那老道士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微微颔了颔首,随即消失不见。

    恶念登时暴动,卷起一阵阵恶意浪潮,刹那间席卷了整个一方宇宙。时间、空间,乃至于已经崩溃的一截命运长河,都随之化为虚无。

    幻圣界,高天云床之上。

    太一道人缓缓睁开了眼睛。

    身旁,圣母与伏皇道人皆一眨不眨的盯着太一。

    “到底是怎个一回事?”

    圣母见太一回神,于是连忙问道。

    此前圣母与太一、伏皇真人一道来到幻圣界。细细一查看,才发现,有真意的真灵个体,非只此前伏皇所发现的一个。

    整整有一元之数!

    十二万九千六百位!

    端端是让人惊骇莫名!

    分明这幻圣界,乃是太一开辟,三座虚假世界,皆为太一道人造就。其中一切,除开投入的万余弟子真灵,都该是虚假的存在。

    可这一元数的真灵,又是从何而来?

    伏皇道人分明炼化了幻圣界,竟也不曾察觉任何蛛丝马迹!

    合着伏皇此前所言,圣母于是大感兴趣,直接摄了一人,也以元神返照观察。却出乎意料的,什么都没有发现!

    伏皇所言毁灭的宇宙,她根本都没有察觉到一丝一缕。

    非但是圣母,连带伏皇,这次元神返照,也是一无所获。

    就好像此前只是做梦一般。

    唯独就看到太一道人坐定了。

    便大略猜测,其中该是颇有奥妙。

    于是见太一回神,圣母便迫不及待,问出声来。

    太一仿似没有听到圣母问话,怔滞半晌,拂袖将摄拿过来的三人皆归于原处,然后起身,直接离开了幻圣界。

    圣母追在他身后,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一不答,直到出了幻圣界门户,太一道顿住脚步,对身后伏皇道:“你既为幻圣界之主,为师便交代你一件事。”

    “请师尊吩咐。”

    太一道:“日后那幻圣界中,只要是真灵个体,皆为我教门弟子。”

    伏皇道人一怔,却不敢多问,连忙躬身:“徒儿知道了。”

    “嗯。”太一点了点头,抬步要走,却又顿住:“你若有闲暇,便抽空在幻圣界讲道罢,毕竟”

    说到这里,太一闭口沉吟片刻,道:“记住为师的吩咐便可。”

    “是,师尊。”

    伏皇虽心里不甚明了,却也知晓,这其中必有深意。既然是自家师尊吩咐,那便做就是了。至于内里奥妙,既然师尊不告诉他,说明他还没有资格知道。

    待日后境界到了,自然就会知道了。

    太一便回了太一宫。

    圣母见太一神思有些不属,便也暂且按捺住了心中好奇。

    太一宫中,太一盘膝坐下,仿若一尊老石,不动不摇。但圣母却能感受到他心中澎湃的心潮。

    不知过了多久,太一睁开眼睛,叹了口气,对一旁一直灼灼盯着自己的圣母道:“这人自生就以来,就有命数。我自以当初得了传承,便自要做道祖,将这一方无序的宇宙,归于秩序。却不料”

    “你这话说半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圣母恼了,道:“与我也要这般遮遮掩掩吗?”

    太一摇了摇头,沉默片刻:“有些事,不可明说。”

    圣母眉头拧了起来。

    太一又道:“便自以圣母的神通,也担负不起。知道的早了,于你于我,皆没有好处。”

    圣母微微一愣,念头转动间,不由道:“莫非与你那传承有关?”

    太一道:“该知道的时候,自会让圣母知道。我若不说,圣母也别问。我自不会害圣母便是。”

    圣母见他说的严重,虽然心中的确好奇,也只好按捺下去。

    “好吧。”圣母摇了摇头:“你怎么说就怎样吧。”

    只觉得兴味索然,便也不再说话,静坐盘膝,修行去了。

    “道祖道祖唉”

    太一长出口气,眼睛一闭,良久忽然闷哼一声,脸色随之煞白。然后就见眉心一缕晶莹剔透的明光,飞出太一宫去。

    这一缕明光飞出宫外,亿万分之一个弹指,来到麒麟峰一座静室。伏皇道人正在其中。

    见太一转身又来,伏皇心中疑惑,连忙起身一拜。

    太一拂袖道:“那幻圣界中,有许多不可说的奥秘,你只需记在心头即可,其余勿须多作理会。为师要在幻圣界中走一遭,教门之事,该怎么做,你便怎么做。勿须多做更改。”

    伏皇闻言道:“那师尊,那凭空冒出来的那些,该怎么区处?”

    太一摇了摇头:“为师此前说了,待那些真灵炼假成真,练就肉身之后,也自为教门弟子。”

    “那传道之事,这些弟子,可委以重任否?”伏皇不由又问道。

    太一斟酌一下,思绪转动,片刻后摇了摇头:“暂且不急。待为师在幻圣界走一走,看过之后再做决断。”

    “知道了,师尊。”

    太一道:“另则这幻圣界还有其他用处。你可曾想到?”

    伏皇道人道:“可使弟子历练之所在。非必是身死弟子炼假成真之地。”

    太一欣然一笑:“然也。幻圣界三大虚假世界,相互交界之所在,有一片战场。为师当时开辟虚假世界之时,便就做了准备。教门弟子,炼炁期皆可入内,然则只在战场,严禁入三座世界。为师已传讯赤混与元初两位道友,可使我三家弟子在战场之中斗法磨砺。真切该如何去做,便是你的事了。”

    伏皇精神大振:“徒儿知道了。”

    于是又嘱咐几句,别过伏皇,太一便就来到麒麟峰下,那山谷之中的幻圣界门户外,抬步便走了进去。

    隐约一道迷迷蒙蒙的光,在太一步入幻圣界之时,被排斥在外。
………………………………

第一章 青云峰上青云观

    要山势雄奇,天下名山大川之中,这辽东医巫闾山还排不上号。要地理位置,也算不得重要。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更是一文不名。唯有这山间景致,还算得上秀美,尤其夏秋季节,清爽宜人。

    此山西麓,有一峰,名叫青云峰。名字大约来历于山上一座道观,这道观,便叫作青云观。

    为何观名在峰名之前?

    盖因十余年前,这峰还是无名。自从一位道人在这峰上立下青云观,于是便被逃难至山野的人称之为青云峰了。

    自万历年间建奴崛起至今,这辽东,对汉人而言,便如同那人间地狱。

    不知多少儿郎血染大地,不知城池村庄被血洗一空。

    由是侥幸逃过一劫的,要么南迁,入关去了。可听关内日子也不好过,天灾绵绵,流贼遍地,烧杀抢掠,也是水深火热。

    要么就做了顺民,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抛却了汉家衣冠,做了建奴的包衣奴才。

    而两样都不选的,只有一个去处,山旮旯里。

    于是这医巫闾山中,零零碎碎,就有一些逃难的百姓组建起来的村子。可谓之难民。

    青云峰下,就有这样一个村子。

    就好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可毕竟没有那般闲适,没有阡陌交通,也没有鸡犬相闻。虽靠山吃山,却也过的拮据。加上与外界断绝联系,譬如医药之类,是没有的。一旦有人生病,便只能硬捱。

    此间琐碎,暂且不提。

    青云峰上,青云观里,早前只有一个道士。自称青云道人。自十年前,青云道人往山外走了一遭,回来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孩。

    听是在山外行走的时候,在锦州附近遇到建奴屠村,好不容易从尸体堆里抢回来的。

    这孩子姓赵,单名一个煜字。

    当时青云道人把这孩子救回来的时候,这孩子就有九岁了,懂事,他知道自己叫什么,也知道自己的父母老,被建奴所杀。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对一个孩子来,这实在太沉重了。这种压抑,使得这孩子,性格变得非常沉默。

    沉默中,有一股戾气。

    青云道人把这孩子带回青云观后,不希望这孩子被恨意蒙蔽心灵,就收他做了个道童,每日里念念道经,以道家淡然冲和之气与山间清灵之气,来洗刷怨气,消磨仇恨。

    十年以降,九岁的孩童,已经长大。

    青云道人,也是白发苍苍。

    时光流水,不外如是。

    这一天早上,大略已近巳时,朝阳的光才越过医巫闾山照射到西麓来。青云道人做了早课,又做好早饭,这才出来。

    青云观在青云峰的半山腰上,观门前,就是一片绝壁。侧里才有一条隐藏在密林中的道直通山下。

    观门前,绝壁上,有一片大略一分面积的平地。一个身材颀长,却并不显瘦弱的身影,正站在绝壁边缘打拳。

    这便是赵昱了。

    赵昱身材很高大,用古时的话来,身长八尺。但一眼看去,并不十分雄壮,显得颀长而匀称。

    他身上穿着一件洗的发白,还打了好些补丁的破旧短褂,这是用青云道人的旧道袍改的。

    赤着的胳膊,显露出结实的肌肉。一拳一脚之间,肌肉坟起,看起来就如同钢铁一样坚韧!

    拳风过处,噼啪作响,便是隔着三五丈的距离,立在门边的青云道人,也能感受到那股子扑面而来的劲风。

    老道士就这样依在门边,一边拈着稀稀拉拉的胡须,一边笑眯眯的看着赵昱练拳。

    赵昱手中的这套拳法,便是老道士所传。乃是道家秘传的一门功夫,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是内外合一的上乘法门。

    让老道士都感到惊叹的是,这门拳脚功夫赵昱只用了十年,便已经练到了三层巅峰圆满,进无可进的地步!

    要知道,老道士秘传这门功夫,前四十年,在气血还未衰败之前,也只练到第二层而已。即便这样,这天底下,放对能战败老道士的,也已经少之又少,怕是一个巴掌也数的过来。

    而今,奇迹就在眼前。

    一个被建奴杀害了父母亲人的孩子,只用了十年,就把这门功夫修炼到了近乎前无古人的境界!

    青云道人早已被震惊的麻木了,司空见惯了。

    他知道,这孩子心中有一股气,一股戾气,支撑、督促着他。报仇,这种执念,促使他把这门功夫当成了唯一的一根稻草,紧紧地抓住不放。

    有时候青云道人心中会生出一些后悔来。

    他不知道,传授赵昱这门功夫,到底是对,还是错。本就天生神力,体质奇特的孩子,加上这门练到巅峰的功夫,整个一人形怪兽。

    若是作恶,怕是这天底下,没有人能挡得住他!

    以他心中这一股戾气,由不得青云道人不心生忧虑。

    可又怜惜他这一身特异的体质,又不愿自己这门秘传的功夫失传。找到一个如此上佳,乃至于前所未见的资质的传人,实话,又是一种幸运。

    “只希望这孩子报了父母之仇,能散去心中那股戾气”

    青云道人如是想。

    赵昱早就知道自家师父在旁边。以他如今将师父传授的冰肌玉骨功修炼到最高境界,感官之敏锐,不要三五丈距离,便是十三五丈的距离,也能明察秋毫。

    十年来,冰肌玉骨功已经深入骨髓。从师父传授这门功夫开始,每天早晚,总是要练的。已经成了一种铭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至少一遍拳脚要打完,才会停下。

    中途是绝对不会停的。

    这也是青云老道不曾打断赵昱行拳练功的原因。

    大略一刻之后,这一遍拳脚总算走完,赵昱收功静立,双掌合于腹下三寸,胸腹鼓起,饱含一口气,良久才徐徐吐出,化作一道凝而不散的白气,与空气摩擦,发出嗤的一声。

    吐气成剑!

    这等功夫,虽只是寻常练拳之时的一个的体现,可即便这样,天底下也难寻几个相提并论的了。

    青云道人有这样的功夫,可一口气吐出来,绝对比不上赵昱这样绵长。

    这一口气,吐了一盏茶的功夫,才算完。

    赵昱微眯着的眼睛睁开来,射出一缕精光,随即收摄气息,一身凶猛无比的气势,这才消散一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