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漫威-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又道:“我自离京,那牛鬼蛇神必有动作。军师须得为小王盯紧,免得这些蛀虫坏了小王大事。”
李玉清道:“太子放心便是。上有天子支持,下有万般助力,一应粮草军饷,也不为其掐死,任凭他动作,也只在太子掌握之中。”
太子自是知晓,皇帝皇后,都支持他。麾下又有李玉清、王翊圣乃至于赵昱等人襄助,失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不过太子思虑纯熟谨慎,道:“那等人物虽则干不得大事,但坏事的本事,却不小,疏忽不得。”
李玉清应诺不提。
太子抖了抖缰绳,叹道:“这大好河山,断断不能败坏在小王的眼皮子底下走!”
噼啪一声马鞭响,滚滚烟尘之中,策马而走。
赵昱所率五万大军,迤逦一路,眼看至多一两日,便就要抵达京师,却有太子遣人快马传讯。
“闯贼二围开封,天子怒急太子领旨奔河南而走,着小人传讯于赵参将,令赵参将不必至京师,直扑河南即可。”
又道:“沿途行军路线,一应粮草供应,赵公明大人已安排妥当。”
说着便取出一卷地图,道:“先至通州,然后掉头南下,由固安,入保定府、过真定、顺德、广平,至大名府,直扑开封。”
言罢,传讯者又取出一封书信,交于赵昱,道:“这是李军师嘱托交付参将的书信,小人不敢观瞻,参将大人自观之。”
于是退到一旁。
大军行进不提,赵昱自策马立在路边,打开书信,一目十行,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把信中所书,看了个通透。
斟酌片刻,赵昱把书信递给一旁杨和,道:“你先看看。”
杨和只觉赵昱信任,信中感激,连忙接过书信很快看完。
赵昱便问:“你认为,我该怎么做?”
又道:“李军师言道,闯贼围开封,献贼东下亳州,侧里英、霍山区有革左五营流贼。流贼大略形势如此,是先奔开封破闯贼,还是绕道东下,至亳州,破献贼、革贼?”
杨和合上书信,沉吟片刻,道:“流贼不比鞑子,一个流字,便可说明一切。以属下只见,未免流贼复起,须得一战而尽全功。”
他目光灼灼,望着赵昱:“李军师来信,用意很明显。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参将领大军五万,正是要参将灵活作战,不被流贼牵着鼻子走。”
“你是意思是”赵昱略略思忖:“当东下亳州,先破献贼、革左?”
“然也。”
杨和道:“闯贼围开封。开封乃中原重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得寻常,自当该奔开封解围。然则却不能保证一定能将闯贼全数剿灭。就算开封一战,能将闯贼剿灭,是时献贼、革左必定得到消息,一旦遁走,便就是个难事了。”
“不如先悄悄绕道,东下亳州,破献贼、革左。献贼、革左知开封重要,定料想不到朝廷援军不去开封却奔亳州,毫无防备之下,必败无疑。”
“然后回师北上,与太子一南一北,两相夹击,闯贼必败。”
“如此,方能将流贼一网打尽也!”
杨和说的是神采飞扬,赵昱听的是连连点头。
“言之有理!”
抚掌道:“既如此,便先去亳州。”
然后摆手招来传讯者,道:“我意统兵东下,绕道至亳州,先破献贼、革左。然后挥师北上,与太子夹击闯贼,一战而尽全功。”
详细解释一番,赵昱道:“你且再跑一趟,去京师将我的打算告知李军师与赵公明先生。请军师与赵公明先生安排东下粮草供应。”
那人一听,犹豫了一下,道:“可太子那里”
“无妨。”赵昱微微一笑:“太子是知道的。”
这人才舒了口气:“小人这便回京师。”
于是赵昱大军到了通州,眼看前面就是京师,却连夜转道南下,一夜急行军,便就入了保定府。
却说那传讯的一路快马赶回京师,寻了李玉清与赵公明,道:“赵参将意图领兵东下,之亳州,先破献贼、革左,再北上破闯贼。使我请求沿途粮草供应,又道是太子知晓。”
李玉清一听,不禁与赵公明对视一眼,笑道:“赵参将果然是个打仗的将才。”
“赵兄弟虽然初出茅庐,却也是个心思通透的。你那一封信,不曾明言,他只一眼怕就看出了你的意图。”赵公明微微一笑,对那传讯的道:“你再跑一趟,请赵参将放心。沿途一应粮草供应,我早有准备。”
待那传讯的走后,赵公明道:“赵兄弟领兵东下,以辽东兵的战力,及赵兄弟威猛,献贼、革左必败。然则太子那里,却并不知道,你是时如何交代?”
李玉清笑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太子雄才大略,哪里不知道我的意图?”
“这便好。不过还需的与太子通禀一声才是。”
“自该如此。”
言罢此事,李玉清道:“太子离京之后,朝中牛鬼蛇神又要闹腾起来了。”
“不是还没闹腾嘛。”赵公明哈哈一笑,不以为意:“何况粮草军饷,太子皆不寄托在那些蛀虫身上,他等如之奈何?”
“话不能这么说呀。”李玉清叹道:“这世间之事,唯人心最是难测。尤以名、器,最为重要。如今太子走上前台,初出便为督师,督大军数以十万计。我就怕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在天子面前诋毁污蔑太子,使太子失去天子信任呐。”
赵公明微微一怔,不禁脸上色变:“你是说,他们污蔑太子”
李玉清微微颔首,眼神里露出一丝忧虑:“太子掌军,督师天下。这军权的重要性,谁人不知?又有赵参将这位名动天下的猛将襄助,万一天子心生猜忌”
“这”赵公明不由挠头:“那该如何是好?”
顿了顿,眼睛一亮:“你随太子身侧已有数年,也曾多次入宫。不妨进宫去求见皇后?”
李玉清点了点头:“正有此意。”
“那还耽搁什么?”赵公明站起身来:“我立马要去安排赵兄弟行军途中的粮草供应,你快快入宫去见皇后罢。”
于是李玉清持了太子令牌,入宫觐见周皇后不提。
却说赵昱一行大军连夜急奔,大略三更,那传讯的就赶上来,告知赵昱粮草军饷之事不必担心。
赵昱心下安定,继续赶路。天亮时分,就到了保定府定兴城外。
便就找了个依山傍水之处,暂时修整。一边将粮草供应之事交托与杨和处理。
太子不知几年前,大概就在为扭转乾坤而做准备。其所属赵公明的商行,早早遍布天下。不论消息情报,还是金钱赚取,都是一等一的便捷。
便譬如定兴这等县城,都有赵公明操持商行的据点所在。
原本大军行军,粮草须得带上。然则太子的打算,却是以沿途县城的的商行据点提供粮草。大军只随身携带不超过七天的粮草,以减轻负重,加快行军速度。
没了粮草拖累,一则行军速度必定快捷。二则不需那许多民夫杂兵运输粮草。每个士兵身上,直接就能带上七天的干粮,利落的紧。
杨和就带了千人兵卒,至于定兴,取了早就准备妥当的干粮,下发到每个士兵手中。又修整半日,大略中午时分,大军便继续上路了。
………………………………
三十五章 油皮兵头不入眼
要至亳州,路径自不与去开封相同。
尤以要包抄献贼、革左,于是赵昱大军先至保定,然后望东南,第三日,便到了河间府。
这几日急行军,除了赵昱,这五万大军,没有几人能面色不变。都已疲敝。
于是便在河间府外寻了地方,扎下营寨,休息了一个白昼,入夜才启程,南下山东。
又四日,过济南府,至兖州府。
赵昱安排妥当,七日刚到,大军口粮将绝,正好到了兖州府的宁阳附近。
便安营扎寨,令杨和带上人手,去宁阳又取了七日干粮,顺顺利利。
赵昱不得不为太子的准备抚掌赞叹。
只要他想,任何一个县城级别的地方,他都能拿到粮饷。可见太子目光之深远,赵公明安排之周虑。
怕是多年以前,太子就预见到了现在的情势。
正是借了他皇帝嫡长子,储君的身份,才能做到这一切。否则换个人来,就算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有这份家业。
当然,只凭身份,也不一定能做到。太子有雄才,赵公明有能耐,两相和一,才是正理。
而且太子为军队准备的干粮,与寻常干粮却也不同。寻常军中干粮,若以五谷杂粮所造,实则已属上乘。但这年头,军中的干粮,多以糠麸做成,根本难以入口,饱腹都做不到。
太子准备的干粮,不但五谷杂粮俱全,其中还混杂有肉松。不论干吃,还是泡水,味道都还不错。
至少在吃的这方面,军中没有一人抱怨过。
这一路行军过来,赵昱一边在实践中印证兵书的道理,一边也不曾放松了对军队的训练。一边急行军,一边训练。
行军喧哗者,十鞭。扰民者,五十鞭。害民者,偿命。
又观察军中中低级军官的能为,那等草包,不尊军纪者,或杀之,或一撸到底,能者上。将有能力的提拔起来,把无能的摒除,不但加强了赵昱对军队的控制,还使得军队的气质,产生了质的改变。
如此,赏罚分明,短短七日时间,这支军队,就逐渐有了不一样的模样。
军令下达,急如风火。
这支军队就有了一个能如意运转的战争机器的模样。
在宁阳修整一日,夜间再次启程。
赵昱策马中军,杨和跟在一旁,亲兵张统领在另一侧护卫。
杨和脸上更加瘦削了,但精气神,却跟高昂。一双眼睛,自有精光,偶尔闪烁。
他望着前不着边后不着际的大军长龙,叹道:“待得至凤阳府,这支军队就格外不同了。”
道:“将军手段果然非同寻常啊。”
赵昱失笑摇头:“哪里是我手段寻常?只是世道混乱,世态炎凉。赏罚分明而已,并不难以做到。”
杨和摇头:“难难难。将军且看,这万里江山,各处大军,不知几多。又有几个将军能做到呢?人心贪婪,如斯而已。”
赵昱默然片刻,振奋道:“待得太子登基,妖氛自然一扫而空。”
杨和颔首称是。
当夜,大军便出了兖州府,天亮时分,就到了徐州。
这支军队,较之七八日之前,必定强悍了不止一筹。一则能吃饱。虽是干粮,却足额,五谷之中还夹杂肉松。加之急行军拉练,使得那黄皮寡瘦的许多士兵,脸上终于多了一抹血色,更加精神。
至少气力,比之以往,要充足的多。
二则军纪方面,终于能勉强做到令行禁止。
赵昱毕竟有威名,兵卒们愿意听他的。而且干粮供应充足,吃的又不错,让士兵们更加认可。
由是在履行军纪这方面,大略已经符合真正的军队的要求。
又七日,这支军队终于有了精兵的模样。
原本这五万大军,来自于辽东不同的总兵麾下。但不是老弱,除了那些总兵的标营,这些乃是中坚力量。基础的军事技能,是合格的。
只要将军纪,饮食,赏罚等方面,做到位,自然就能形成精兵的军势。
所谓将熊熊一窝,将乃兵之胆。
赵昱如斯凶猛,又处事公平公正,行事雷厉风行。说实话,这些士兵们觉得跟着赵昱,安全,有前途。
种种因素叠加,这才有了这等变化。
凤阳府,到了。
凤阳乃是太祖家乡,号为中都。
崇祯八年,献贼破凤阳,掘了太祖皇陵,此等恶行,实在令人发指。
如今六年已过,皇陵重修,然则却已不复往日矣。
赵昱所率五万大军,入凤阳,在怀远外扎下营寨。怀远就在凤阳北,不过几十里路。赵昱不打算去凤阳,他瞄准的,是寿州、霍丘。
革左五营,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争世王蔺养成、改世王刘希尧,这五个贼头,就在这一带活动。
其中,霍丘是这些流贼的大本营,寿州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实则不论怀远还是凤阳,都在这些流贼的窥伺之中,瑟瑟发抖。
如今凤阳总兵乃是黄得功,与泗州总兵王宪,合守皇陵。赵昱也不打算去见这两个总兵。在赵昱眼中,地方总兵,比辽东各镇的总兵,更入不得眼。
一句话,看不上他们。
所谓杀良冒功,在地方军队,最是盛行。辽东还要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辽东各镇的敌人,是鞑子。杀良冒功风险大,容易被认出来。
但中原各地方军队,就没有这些顾虑。因为流贼,本就是活不下去的农民转化而来。每每这些地方军队打不过,或者没追上流贼,只要看到村庄,先杀了再说,把人头拿去,谎报军功。
由是这些人更是可恶。
大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所谓兵过如梳,说的就是他们。
就在怀远外,大营中,赵昱把各部将官都召集起来。
他坐在上首,右手边就是杨和。其余将官,皆依次列作。
赵昱展开地图,挂在当面,指着地图上的寿州、霍丘,又指了指北边的亳州,正色道:“革左流贼,就在霍丘一带,其寿州,也是其控制范围。再看亳州。我大军南下,献贼便已从河南东下,此时也不知亳州是否陷落。”
“无论如何,亳州陷落与否,革左五营,都是本参将的第一目标。”
赵昱先明确了目标,才道:“大军修整一日,入夜开拔。分作五部,皆从怀远出发,由北向南,或快或慢,务必要在天亮之前,包围霍丘。”
接下来赵昱做了详细安排:“我自领中军一万,直插寿州。余者四位参将,南北皆两路,各自相距不超过二十里,越过寿州,直奔霍丘。”
说到这里,赵昱目中杀气凛然:“务必听令行事,若得敢违抗军令,定杀不饶!”
帐下诸位将官登时凛然,齐齐起身,抱拳高喝:“定不负参将所托!”
赵昱摆手让众将坐下,这才侧脸对杨和道:“参谋可有补充?”
杨和道:“有两点。”
“其一,是否要知会凤阳总兵黄得功与泗州总兵王宪?”
“其二,革左五营流贼,虽控制着寿州和霍丘,霍丘还是他们的大本营。但大别山就在旁侧,须得谨防其逃入大别山中。”
言罢,便闭口不言。
赵昱微微颔首:“勿须知会黄得功和王宪。这些人物,我看不上眼。”
此话直的令人发指,毫不遮掩。
杨和不禁微微一笑。
他也看不上眼。
“至于大别山,这的确是一个麻烦。由是我才令大军连夜行军,围困霍丘。”赵昱道:“至于若不能一网打尽,有逃入大别山者,我自有办法对付。”
他目中寒光一闪:“那等流贼,以为逃入山林,便可高枕无忧。却也不知,我赵昱在山里生活了十年。我只需一人一口铁锥,就能把他们杀个一干二净!”
杨和闻言,微微颔首:“将军思虑周详。”
一应安排妥当,军令条条下达,各部兵卒抓进时间修整不提。
刚至傍晚,赵昱正在帐中,忽有亲兵来报,只道是凤阳总兵黄得功来了。
赵昱不禁一怔,思忖这黄得功怎么主动来了?
却也不好拒之门外,道:“请黄总兵进来。”
不过片刻,赵昱听的帐外一阵喧哗,不禁皱眉,起身几步,掀开帐门,就看到一员将领带着百十个亲兵,正在帐外不远。
自家亲兵,则将其拦住,大略就要冲突。
赵昱皱了皱眉,喝道:“何事喧哗!”
便就几步上前。
黄得功这个人,身材壮硕,倒是浓眉大眼,只是神色桀骜,看向赵昱的目光,颇有些玩味审视,居高临下的味道。
他自为总兵,赵昱只是参将。即便赵昱现在麾下大军五万,比他多,他也仍有优越感。
黄得功看见赵昱出来,稍稍一打量他的着装,就知道,这一定就是那广传民间的辽东战神。
却撇了撇嘴:“赵参将架子可真不小哇。”
赵昱一听,眼睛就眯了起来:“黄总兵?”
“正是本将。”黄得功嘿然一笑:“我是总兵,你是参将。我来见你,你不出营迎接便则罢了,竟还要缴我亲兵军械?这是何道理?”
赵昱笑了起来,忽然笑容一敛,目中寒光闪烁:“黄总兵守卫凤阳,职责重大,竟敢私自离开凤阳,按照大明律,这是什么罪过?”
黄得功一怔,不由得细细打量赵昱:“嘿,你这青头小子,还有这份心机?我自来此,你当若何?”
赵昱二话不说,一步跨出两丈,眨眼就来到黄得功面前,一把就捏住了他的脖子,然后死死地盯着黄得功的眼睛:“我要杀你,如同杀一只鸡。你莫不是以为,你比黄台基还要厉害?”
甩手把黄得功掷在地上,沉喝道:“我自来剿贼,似你这等油皮兵头,休要扰我。若敢扰我,便是躲到天涯海角,我要杀你,你也跑不了。”
一脚蹬在地上,轰隆仿若地震,塌陷一片。
黄得功脸色煞白,瑟瑟然不敢做声了。
………………………………
三十六章 夜奔百里
就似个愣头青,光天化日之下,赵昱把那凤阳总兵黄得功狠狠的收拾了一顿。任凭他一介总兵,任凭他官高权重,却又如何?
似这等油皮兵头,与国无益。待得太子收拾山河,扭转乾坤,这等人物,是必定要被清洗的。
赵昱实不将其放在眼里。
就算黄得功眼底那一抹怨毒,赵昱也自不理。若得识相的,大略还有些日子好活。若不识相,便是命数到了,翻掌打死便是,也省了日后太子一番功夫。
至于以下欺上,什么大逆不道之类的,赵昱更不放在心上。不给他面子,甚至当面打脸,在赵昱看来,这是理所当然。黄得功的面子,不在于他比赵昱的官爵高,而在于赵昱看不看得上他。便是那阁部的几个大佬,赵昱看不上眼,同样不给颜面。
正是翻天覆地之时,一切打破,推翻旧的,迎来新的,什么是大逆不道?这就是大逆不道!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太子或者皇帝,若赵昱看不上,也同样没颜面可言。
他不是不会耍心眼,而是打心眼里讨厌,而且觉得没有必要。他现在手底下五万大军,要忙着剿贼,哪里有心思跟黄得功这样的油皮兵头弯弯绕绕?
黄得功一来,就趾高气昂,在赵昱看来,完全是不知所谓。你黄得功要耀武扬威,得拿出让赵昱信服的本事来。什么杀良冒功,这就是本事啦?任凭流贼就在左近,而不敢动,依着守卫皇陵责任重大,以此为借口,也未免太过可笑。
流贼曾掘了皇陵,如今还在眼皮子底下聚集,不去剿灭,什么玩意儿?
官爵?
似这等过眼云烟也!
那黄得功好歹也被称之为黄闯儿,说他打仗勇猛之类的。可被赵昱一把掼在地上,便却就吓得瑟瑟发抖了,说勇猛,大略也只是没遇到赵昱这样的凶人。
赵昱不去理他,浑然视而不见了。就似乎之前把他掼在地上,就譬如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那般无所谓。
赵昱看天色,对左右道:“各部大军准备妥当否?”
杨和就在身旁。之前闹腾起来,杨和也连忙赶来,正好看到赵昱收拾黄得功。他欲言又止,觉得这样不好,正待说话,赵昱先开口了。
闻言神色一整:“皆已准备妥当。”
还看了眼一旁软倒的黄得功。
赵昱点了点头:“那就好。天色一下来,便即刻出发。”
“是。”
赵昱转身回了帐中。
黄得功眼中屈辱之色几乎化作实质,又有恨意,又有怨毒。直到赵昱入了大帐,再也看不见了,他在缓缓爬起来,面色青黑,低着头,竟不敢见人,踉踉跄跄奔了出去。
杨和目视黄得功离开,谓左右道:“叫一队夜不收,监视凤阳总兵所部,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
杨和心里微叹,这才掀开帐门,走了进去。
“将军。”
杨和微微一礼,正色道:“将军今日太过刚强了些。”
赵昱抬起头来,示意杨和坐下,笑道:“对这等油皮兵头,哪里有必要虚与委蛇?我这里大战将起,没时间跟他啰嗦。”
杨和道:“话虽如此,可那黄得功毕竟是一镇总兵,手里握着不少人马。我知他入不得将军法眼,可就算看不上眼,眼下这时候,能不得罪他就不得罪他。这样的人,做大事不行,坏大事的能力,还是有的。”
赵昱失笑:“我知你的意思。不过我就是不愿与这样的败类打交道。他若敢坏事,我就宰了他。”
杨和苦笑连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