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漫威-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
典韦瓮声瓮气,声如闷钟,随意向赵司马抱了抱拳。
赵宠道:“典韦。”
道:“先来见过赵先生。”
典韦看了眼赵昱,见他书生模样,不敢轻视,道:“赵先生。”
赵宠道:“赵先生可是非常人物,太守大帐也如意进出,是曹孟德曹公的至交好友。这里有一桩好事,赵先生看你一身勇力,颇为怜惜,生出爱才之心。典韦,大头兵做起来没甚前途,若能跟着赵先生,日后必定飞黄腾达,我赵宠有朝一日,也许还要仰仗于你。”
典韦一听,有些愣神,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赵昱:“司马,你在跟俺老典开玩笑么?”
赵昱终于说话:“不是开玩笑。你叫典韦是吗?我看你一身勇力,留在这里除了整日与人比比力气还能做什么,不妨先跟着我做事,以后自有好处。”
典韦颇是不信,道:“赵先生,你如果要找乐子的话,俺老典不奉陪。”
赵昱失笑,先对赵宠道:“赵司马,我的承诺永远有效,典韦我就先带走了。”
不等赵宠开口,赵昱伸手,一把抓住典韦的肩膀,拖着就走。典韦想要挣扎,却感觉肩膀上一股震颤的力道传来,顿时全身酸麻,动弹不得,惊骇之中被赵昱拖到一边。
赵宠看的失笑,他并不知道典韦被赵昱制住,身不由己。还以为典韦装模作样,明明心里愿意,却假装不愿。否则以他的力气,赵先生一个书生,怎么拖得走他。
当下也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赵昱拖着典韦,好像拎着鸡崽一般,到了僻静处才把他放开。
劲力一收,典韦差点一头栽倒在地,好勉强才站住,惊叫道:“你是什么人!”
赵昱笑道:“别慌,你好歹也是闹市杀人,几百人也奈何不得的角色。”
典韦更惊:“你怎么知道!”
典韦参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所杀之人,在本地势力很大,又金钱开道,官府张榜,于是就成了一个通缉犯。没奈何只得加入军中,暂时落脚。
没想到这个面目陌生,像个小白脸一样的赵先生,竟然知道他的底细,当下心头发凉,连退几步,做出防备状:“你待如何!”
一双眼睛如虎视,狠狠瞪着赵昱:“若要拿俺老典见官,说不得血溅五步!”
赵昱失笑:“我拿你见官做什么?之前所说,并无差错。我的的确确,是看你勇力非凡,未免在这蝇营狗苟的联军大营之中蹉跎时光,才打算把你解救出去。”
“解救?”典韦冷笑道:“你看似一个书生,却有些非常的法子,我老典被你捏着肩膀,身不能动,话不能说。你到底有什么企图!”
赵昱脸拉下来,一巴掌闪过去,典韦出拳来挡,却只眼前一花,啪地一声,脑门上挨了一下,好像雷击,头昏目眩,一头栽倒在地。
“蠢材。”
赵昱道:“我要有什么企图,一巴掌打死你,还跟你废话?”
典韦晃荡脑袋,闷声闷气:“那你打死俺吧。”
“真是个榆木脑袋。”赵昱气乐了,一把将典韦提遛起来:“给我听好,从现在开始,你典韦就是我家仆。我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让你往西,你能回来。懂了吗?”
典韦傻愣愣的:“真没骗俺啊?!”
“我是吃饱了撑的来骗你,骗你是小狗!”赵昱都口不择言了。
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遇到榆木脑袋,越说越恼火。还是干脆点,以力胜之。
“那俺俺一顿吃多,管不管够?”
赵昱想敲开他脑门看看,里面长的什么。
“你想吃多少吃多少,行了吧?”赵昱道:“你现在闭嘴,听我说。”
“哦。”
“知道我是谁吗?”
典韦摇头:“只晓得是赵先生。”
“赵昱,我叫赵昱。”赵昱道:“我如今为曹孟德做事,你只管跟着,好处大大的有嘿,我这是吃饱了撑的,早知道就不理会了,自找麻烦”
赵昱说着,自己倒嘀咕起来。
冷不防典韦说了一句:“东家刚才施展的什么本事,真是神妙,能不能教教俺老典?”
赵昱一愣,不禁仔细打量了典韦几遍:“你还大智若愚了都。”
典韦憨憨一笑,挠了挠脑门。
“我就说嘛”赵昱自己嘀咕起来:“这名留青史的人,有几个是蠢货?把他们当蠢货的,自己就是蠢货,当然,我不是。”
“看情况吧,我哪天心情好,就教教你,不好就不教。”
赵昱一时间懒懒散散,摆了摆手,后面跟着典韦这高大壮汉,在营中逛了几圈,正打算去张邈大帐那边看看,刚到就看见曹孟德气冲冲从帐中出来,口里还在斥道:“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尊奉大义。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制,但没有如昌邑王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袁本初改立他人,天下谁能坐视!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呵斥过后,一眼看到赵昱,道:“赵先生,我们走。”
“孟德且慢!”
袁绍从帐中追出来,叫道:“有事可以商量,你大喊大叫像个什么样子!”
然后对一旁也追出来的张邈道:“孟卓兄,你先安排孟德去休息,此事明日再说。”
说完闷哼一声,拂袖走了。
………………………………
十六章 分道
曹孟德并没有离开酸枣大营。
如果拂袖而去,生生打脸,就会把袁绍得罪死。而现今的形势是,曹孟德不能真去得罪袁绍。
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曹孟德击败袁术,势力延伸到江淮,并拿下徐州之后,才真正与袁绍形成格局上的对立。而在那之前,袁绍最大的对手,是袁术。曹孟德只能算是袁绍的小弟。
说起来汉末的天下格局,最初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九鼎神器会落在袁家头上。不是袁术就是袁绍。尤其袁绍,人望达于海内,天下景从。像荀彧、郭嘉这样的人,早期也是在袁绍麾下做事。
当然,这些都还是没影儿的事。
暂时对曹孟德而言,站位是很重要的。他可以指着袁绍的鼻子说他不对,这是因为他和袁绍是好朋友,从小到大穿一条裤子。但却不能真正得罪袁绍。
一旦得罪袁绍,将举步维艰。
休说计划当中的东郡太守,若得罪了袁绍,除非投靠董卓,否则就跟刘备一样,等着吧。颠沛流离,等待或许有可能的机会。
这是不能容忍的。
营帐之中,烛火点燃,曹孟德让麾下十余人散布在营外,屏退闲杂人等。赵昱也让典韦出去候着。
两人就着熹微的烛光,相顾良久无言。
曹孟德终于叹道:“我今日在大帐中观各路诸侯,已是貌合神离。兴许年关不过,就要溃散。”
顿了顿,他又道:“先生神机妙算,刘公山与桥元伟已成水火之势,刘公山的建议,桥元伟必定反对,桥元伟的主意,刘公山必定驳斥。以我之见,桥元伟之死,就在旦夕。而盟军溃散,必定因此事而起。”
赵昱微微点头:“桥瑁不死,东郡太守之位就空不出来。这于孟德而言,岂非好事?”
曹孟德叹然摇了摇头:“好事归好事,但毕竟心里,有些放不下呀先生,我知这天下,已无可挽回。当着先生的面,我曹孟德也不说虚的,天下,我所欲也。然而我为汉臣,却总是一根刺,在心头难以磨灭。”
他站起身来,在灯光下影子拉的老长:“我曹孟德祖宗曹参,高帝论功,开国第二,封平阳侯。曹家之势虽起落无常,但与大汉运数相连。如今却是我后人唉”
“你想多了。”赵昱笑起来:“你祖上平阳侯,是高帝刘邦左膀右臂,同为沛县人士。但你祖上是祖上,你是你。大汉四百载,国运到头,非人力所能挽回。你有壮志雄心,就应该以平天下为己任。这才不负祖上威名。你看这大营之中,蝇营狗苟,那袁本初四世三公,威望加于海内,但在我看来,却不过是冢中枯骨。这等人物,有雄心,也无与雄心相配的才能。唯有你曹孟德,才是天命所归。”
曹孟德听了,喜中有忧,道:“我毕竟心中有坎,难过啊。”
“不去想就好。”
赵昱轻轻一笑道:“你还是想想,怎样与袁绍把关系稳固。等到桥瑁身死,你击破贼兵立下功勋,如意坐上东郡太守之位,获得这一根据地,才是至关重要。”
曹孟德坐下来,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先生所言甚是。”
道:“此间事,我已有想法。袁本初什么都不缺,我也还没到那等死皮赖脸求上门去拉关系的地步。袁本初有一位亲信,也与我相善,不过此人贪鄙,我若以重金贿赂,他必定在袁本初面前为我说话。如此大事可定。”
“哦?”赵昱心下连连转动,突然冒出一个名字:“可是许攸许子远?”
曹孟德惊奇道:“先生也知道许子远?正是此人!子远虽有才,却贪鄙,又与袁绍性情相交,只须得重金予他,必定成事。”
赵昱赞道:“说来便是不贿赂许子远,这东郡太守之位,多半也要落在你身上,但你防微杜渐,把八成把握做到十成,难得。”
曹孟德自得一笑:“我不过是了解许子远而已,若不知他为人,就不知该怎么做了。”
“你这就自谦了,”赵昱撇嘴道:“就算不知道许子远为人,但只要知道袁本初为人,照样有的是办法。苍蝇不叮无缝蛋,他有缝,不叮白不叮。”
曹孟德一怔,大笑道:“先生这个说法好,虽然粗陋,但正合人性。这算计之道,算的便是人心。算到人心,便有八成把握。剩下两成,则在天意。”
两人聊到最后,乱七八糟一顿侃,顿时轻松许多。
最后曹孟德道:“我打算向袁本初请命,以威迫河洛之名,率兵前往河内。一旦贼兵攻东郡,我立刻就能反应过来,将之击破。”
随后几天,曹孟德绝口不提当日之事,只和各路诸侯饮酒作乐,在酒宴上,向袁绍请命前往河内,并得到了他这位盟主的允许。
于是便原路返回,只是多了一个典韦。
曹孟德看人很准,如果没看到典韦,自然不说。但一眼看到,就知道这是个猛士。
也善待他。
让典韦颇为感动。
典韦不过市井之中的游侠,而游侠说穿了,最初就是从贵族门客演变而来的群体。这个群体,受到贵族的供养,然后在关键时候,为贵族卖命。所谓鸡鸣狗盗、屠狗杀猪之辈,就是他们。
游侠儿褒贬不一,有行凶作恶的,也有与人为善的。但不论是哪一种,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一诺而千金,九死不悔。
这样的人,用起来非常舒服。
当然,如今典韦是赵昱的家仆,但并不妨碍他对曹孟德的好感。
连夜轻骑,翌日赶回中牟,曹孟德便开始为引兵河内做准备,至于赵昱,则在见过诸侯之后,从新窝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做起了各种实验。而典韦,则被赵昱当成小厮,今天缺长石,让典韦去寻,明天差铁块,让典韦去买,把个猛士指使的团团转。
不过典韦乐在其中。
这家伙是个大肚汉吃货,本来历代猛将,都吃的多。像廉颇,八十岁了一顿还能吃几斗米饭,几斤肉。典韦正值盛年,更甚廉颇许多。而赵昱家的饭食,随着老妈子王婆手艺渐熟,做的愈发接近现代饭食,顿顿把个典韦吃的舌头都能吞下去。
他虽然大智若愚,但也是个简单的人。能吃能睡,不一定要打打杀杀。多好啊。
就是隔三差五跟东家赵昱提一提武功的事,但除了赵昱有兴趣的时候会稍微指点他一下,其他都直接打发了事。
现阶段,赵昱可没那心思传授功法。
陈宫去濮阳去了一个多月,终于回来了。
原来曹孟德是请陈宫去濮阳打前站去了。
濮阳是东郡治所,曹孟德盯着东郡太守之位,自然要把这个地方放在心上。陈宫就是带着许多金珠宝贝,去濮阳钩织人脉关系,打通各种关节,为曹孟德接任能顺利东郡太守,扫平一些障碍。
陈宫既然回来了,说明濮阳的一些关节,已经打通。
曹孟德也已准备妥当,要拔营去河内了。在这之前,他令曹仁之弟曹纯去往扬州,接应夏侯惇。至于曹仁,早被曹孟德打发回沛国谯郡。曹孟德的父亲曹嵩,惧怕因曹孟德起事而导致灾祸,要去徐州琅琊避祸,曹孟德于是让稳重的曹仁前往护送。
至于曹纯,也就是曹子和,早前的时候就是他护送卫兹遗体回乡,后来回到中牟,先跟着曹洪训练军队,曹洪先一步去河内之后,就跟着夏侯渊在训练军队。
曹孟德把曹纯派去接应夏侯惇,在整顿军队三日之后,三千余人拔营往河内而去。
这一次,陈宫未曾跟随,因为陈宫还是中牟令。赵昱也不曾跟随,因为赵昱分道去濮阳,先在那里落脚。
赵昱丝毫不担心曹孟德会搞不定即将入寇的贼兵,如果连贼兵都搞不定,还要赵昱亲自跟着,那曹孟德就是个废材,也没有扶持的必要了。
就在中牟外,赵昱别过曹孟德,转身坐上马车,一摇一晃,与曹孟德一个向北,一个向东,分道而去。
赵昱一行,有三辆马车。他自己一辆,典韦在前面骑马引头。后面两辆则是家中侍从仆人所用。
如厨娘王婆,还有服侍平素的两个丫鬟。王婆是一大家子,而两个丫鬟则是孤儿。
兖州东郡,是横跨大河两岸的一个郡治。有一部分在大河之北,有一部分在大河之南。而郡治濮阳,就在大河南岸之畔。
东郡东北方向,与冀州清河郡接壤,正北与冀州魏郡接壤,东北则与司隶河内郡接壤。说起来,位于大河两岸各一半的东郡,在战略位置上,并不太好。这里虽然是中原产粮之地,但被大河一分为二,有地理上的阻隔。
不过从另一面来看,这里却是一个天赐的宝地。占据东郡,向北可望冀州,向南俯瞰兖州豫州,东边沿河而下,就是青州徐州,西边沿河而上就是司隶雒阳,进而关中。虽四战之地,但若能守住,便是绝好的基业。
黄河在汉时,下游也曾爆发洪水,多有治理。百年前,明帝时水利专家王景治河,梳理河道,建立许多沟渠以分洪,好处绵延至今。因此大河中下游,河洛地区水患不多。水资源丰沛,就预示着这里是鱼米之乡。
………………………………
十七章 濮阳
诸夏文明自数千年前从大河上游发迹,现在的凉州的一些郡县,就是文明的源头,比如陇西、汉阳,比如北地。随着文明的发展,诸夏民族的足迹,沿着大河一路东进,南北扩展,才有如今地大物博的神洲。
诸夏民族一代代以降,秦汉之时关中是产粮重地。但随着时间流逝,对关中的过度开发,使得关中逐渐贫瘠,粮食产出从关中转移到关东,也就是冀州、兖州和豫州。
这里,是中原。
东郡应该算是中原的中间位置了。
在黄巾之前,这里是人口大郡。大河孕育滋养,只一个东郡,就有二十多万户,比南阳这个人口最多的郡也不差多少。但随着黄巾蜂起,中原是重灾区,乱兵挟裹,烽火连年,使得这里的人口密度迅速下降。等到现在,也就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东郡的人口只有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最多八九万户。
曹孟德有一首诗: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汉末的烽火,还没有达到最巅峰,但曹孟德在未来创作的这首诗中的可怖场景,已隐约呈现在人眼前。
三辆马车在黄土路上嘎吱嘎吱着,大旱影响着整个中原地区,东郡也未能幸免。生命力极度顽强的野草,也蔫嗒嗒的没了力气,大地上一片荒芜,裂痕密布。隐约一些白骨,在烈日之下,闪烁着刺目的光。
“强汉强汉,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都埋葬在这干裂荒芜的大地之下了”
汉的强大,后世的王朝几乎难以比拟。就算是三国时期,汉人人口大减,曹孟德只据三成天下,也能以一己之力把北方蛮夷压制的服服帖帖。而后世的历代王朝,崩溃分裂之后,那些诸侯往往对北方蛮夷称臣,以获得馋喘,甚至不惜引蛮兵南下。什么儿皇帝,什么狗屁,比比皆是。
唯独汉朝,就算崩溃,也威名震彻寰宇。
然而,大概也正是这种硬骨头,才导致了日后的悲剧。
反正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打生打死,打的汉人都要灭绝了,于是五胡乱华了。
打了一百多年,于是累了。司马家做了缩头乌龟,再也没有能力光复强汉盛世,躲在东南苟延馋喘,留下一个骂名。
赵昱扶着车沿,看着眼前这荒凉凄厉,心中浮想联翩。
后世一部三国演义,把曹孟德丑化成了一个贼子。然而谁又知道曹孟德所处险恶?
他独据北方,看似势大,但谁想过北方匈奴、鲜卑、乌丸等等蛮族对他的威胁?说刘备有南蛮威胁,孙权有山越威胁,但无论南蛮还是山越,可能比的上匈奴鲜卑?!
实际上,赵昱甚至猜测,在赤壁之后,曹孟德没有继续发起大规模的南下战争,正是考虑到北方蛮族的威胁。他必定有重兵镇压北方,但不能抽调。
濮阳在望。
“老典,到哪儿了?”
赵昱心绪不太爽利,懒散问道。
“已进了濮阳地界。”典韦回答道:“前面会路过一段大河,东家要去看看么?”
赵昱一听,来了精神:“要看。”
马车停在大河畔,赵昱爬上河坡,一眼望去,是波光粼粼。
黄河到了后世,已是一条悬河。也就是河床的海拔高于两岸的陆地。因为历年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累积,造成了这样的恶果。因此一旦发大水,黄河下游必定一片泽国。
不过现在这个年代,要好得多。
至少黄河的河床,还没有高出两岸地面。
然而浑浊的河水,仍然预示着这一切的不可逆。
汉家对关中的过度开发,也是造成黄河浑浊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这跟后世新时代,以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如出一辙。是没办法的事。
大汉鼎盛时期六千万人,在这样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只能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养活这么多人。
赵昱蹲在河边,捧起一捧淡黄的水,望着河面若有所思。
他突然对站在身旁的典韦道:“老典啊,你说我要是能把这黄河变得清澈,杜绝水患,好不好?”
典韦蹬目如铜铃:“东家,俺知道您有些奇怪的本事,可这,不太可能吧?”
“我就问你好不好。”
“好,当然好!肯定好!”典韦斩钉截铁:“东家你要是能把黄河变好,沿河两岸的百姓,定要把你当神仙一样供起来!”
赵昱点了点头,站起来:“走吧,去濮阳。”
治理黄河的考量,并不是赵昱一时兴起。他扶持曹孟德,但不会捞起袖子光着膀子帮曹孟德杀来杀去,他认为那很跌份。堂堂一个修士,又不是杀人机器。
反倒是如农作物培育、钢铁锻造,甚至水车、玻璃、肥皂这些产物,对他现在的吸引力更大。
从方方面面去改造历史,而不只换汤不换药。这是赵昱希望自己能够完成的。
从每一个角落去改变,去扭转,才能让时空产生根本性的动荡,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只是让曹孟德建立一个王朝就万事大吉。这只是皮表的功夫。
而治理改造黄河,也在赵昱的计划当中。
如果成功了,对时空造成的影响,绝不比改朝换代来的小。甚至影响更大。
何况改造黄河,也在扶持曹孟德的计划当中。也是一部分。黄河南岸是曹孟德的起家之地,是根基。关乎着曹孟德的大业。如果能完成对黄河的改造,配合在混沌珠小世界培育的改良作物,这片地区必定成为天下粮仓,能源源不断的支撑曹孟德南征北战。
不过要改造黄河,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就算在两千年后的现代世界,生产力异常发达,也无法从根本上去改变黄河。
要完成这个目标,赵昱必须要动用仙家手段。
而且现在也不是时候。就算动用仙家手段,也不是一时半会,而且还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支持。在曹孟德于东郡站稳脚跟之前,这个计划,还不会实施。
天黑之前,赵昱一行三辆马车,终于到了濮阳。
房子是现成的,是之前陈宫来濮阳的时候的落脚之处,现在归赵昱。
不过明面上,是赵昱出钱买来的。
“低调,知道吗?”
王婆带着两个丫鬟收拾院子的时候,赵昱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