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巾?!”

    夏侯惇更是愣了愣。

    “然也。”赵昱道:“贼兵北来,已入东郡。王肱作为刺史刘岱的将领,必定要向刘公山请援。但青州黄巾战不过公孙瓒,必定南下徐州、兖州。数十万黄巾,刘公山哪里还有闲心他顾?依我之见,刘公山必死于黄巾之手。”

    夏侯惇张大了嘴巴。

    “我让王田连夜请你过来,就是因为此事。”赵昱道:“等王肱出兵,与贼兵大战之时,你打着曹孟德的旗号,击破贼兵,顺带悄悄把王肱也诛杀,但此事不能暴露,可有把握?”

    夏侯惇一听,拍着胸脯:“先生放心,我一箭就能射杀他。”

    “好。”赵昱道:“你射杀王肱之后,把残兵送归濮阳,如今濮阳县尉已是典韦,正好让典韦接管,如此,濮阳便在手中。记得一路要大肆宣扬,只道是你原本从扬州募兵归来在酸枣稍加训练,本要去河内对抗董贼,却不料在半路上遇到贼兵,如此如此”

    “元让知晓了。”夏侯惇心有明悟。

    赵昱道:“听我说完。王肱既死,濮阳也在掌握,既然刘公山也是必死无疑,何不再进一步,让孟德坐上兖州刺史之位?”

    刺史这个位置,原本是朝廷设立,用于监督地方太守的官职,并无实质的实权。相对的,只有州牧,才是主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超级诸侯。不过如果世道已乱,刺史也蹦起来了。做了刺史,在名义上,就有对整个一州指手画脚的权利。在汉律,刺史地位不比太守高,但做了刺史,却有了插手其他郡县的名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黄巾势大,数十万之众。兖州世家豪强百姓,必定战战兢兢。尤其刺史刘公山死后,必定惶惶不可终日。当初张角起事,诛杀世家豪强官吏之事,还历历在目。所以整个兖州,必定期盼一个战力彪炳的人坐镇。你以三千兵马,破两万贼兵,摧枯拉朽,孟德再于河内、魏郡,轻易击破於扶罗、于毒、眭固等贼,因此众望所归”

    夏侯惇听完,心中顿时佩服不已:“先生金玉良言。”

    赵昱微微一笑:“因此,你和孟德,必须要展露出强大的战斗力。我叫你来,就是为此。”

    夏侯惇心头一转,突然露出喜色:“莫非”

    赵昱颔首轻笑:“正是库房之中的兵甲装备。我原本打算,等孟德入主东郡,再把兵甲交给孟德,由孟德自己分配,我不能越俎代庖。但如今看来,兵甲放在库中,不如用出来。库房储存兵甲,已超过五千套,皆是锋利坚固,若装备精兵,必定无人能敌。我已经知会卫氏商行,明日就有商队前来,暗暗把兵甲运走。你三千兵马用一部分,剩下送到河内,交给孟德。”

    “多谢先生!”

    事情与赵昱预料的完全没有差别,先是,王肱求援,刘公山却得知青州黄巾数十万,被公孙瓒驱逐南下,已入泰山郡。徐州陶恭祖慌忙遣大将曹豹领兵据守。

    黄巾入不得徐州于是东来,入兖州,刘公山无力他顾。

    而王肱率兵北渡,于顿丘遭遇贼兵,大战一场,不敌,仓惶败退,只余数百人渡河,余者皆溃。贼兵白饶所部紧追不舍,缀尾渡河,把王肱残兵围困在濮阳外数十里处。

    夏侯惇适时引兵出现,瞬破贼兵,阵斩白饶于乱军之中。而东郡太守王肱,也为流矢所杀。

    这一战,夏侯惇所部装备精良,彪悍之处显露无遗。三千对两万,瞬破贼兵,折损不过十余人,斩首数千级,俘获上万,顿时名震东郡。

    夏侯惇护送百余东郡残兵归濮阳,城中豪族请求夏侯惇暂镇濮阳,却被夏侯惇拒绝,盖因夏侯惇要引兵河内,助袁盟主对抗董贼。豪族百姓苦求不已,夏侯惇却不为所动,翌日便引兵离开濮阳,往河内去了。

    而此时,贼兵数部,除了被夏侯惇击破的白饶所部,还有于毒、眭固和於扶罗等,势力仍然庞大,正在河对岸东郡之地肆虐。城中豪族战战,不可终日,于是频频集会,连赵昱也常在邀请之列。

    兖州东部有黄巾势大,刺史刘公山难以他顾。而东郡之北,还有贼兵肆虐,东郡豪族思来想去,商讨十余次,在赵昱不着痕迹的暗示之下,终于在入秋之前,派出代表,往河内去见袁本初。

    不久,曹孟德奉盟主袁绍之命,引兵讨伐。先在魏郡内黄大破黑山贼眭固、匈奴於扶罗所部,又进兵东郡,于顿丘王肱战败之处,再破于毒,于是东郡大定。

    东郡豪族世家百姓,皆欢呼雀跃,心中顿时安定不少。

    “如今乱世烽烟,此事虽过,安知明年又有哪里来的贼兵呢?”

    赵昱于宴会之上,侃侃而言:“由是东郡要稳,就须得一位有能力,有战功的太守坐镇。依我之见,曹孟德曹公,以少胜多,不两月便破贼兵数万。董卓之乱,曹公昌大义,黑山之乱,曹公破贼兵,做东郡太守绰绰有余,诸位以为如何?”

    赵昱又道:“我产业皆在城外,若再来贼兵,难以讨好。诸位虽多住城中,但良田桑梓,皆在城外。如今兖州东部黄巾势大,刘刺史恐怕难以抵挡,非得要个战绩彪炳之人,才镇得主局面。张角之乱,鲜血淋漓,诸位,不过数年,难道都忘了吗?”

    赵昱一番推心置腹,的的确确,让东郡豪族为之动容。

    于是一致赞同,要派出代表,再去见袁本初,请曹孟德做东郡太守。

    却还未曾派出代表,袁绍的命令就到了。

    任命曹孟德为东郡太守。
………………………………

二十五章 接踵

    “哈哈哈”

    曹孟德意气风发站在原野之中,这一望无际的碧色,让人心胸舒畅,为此还作诗一首,抒发情怀。

    说到底,曹孟德这个枭雄人物,毕竟还是有些文青。

    “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呀!”曹孟德感叹振奋:“若按照先生的规划,只需得依葫芦画瓢,把这庄子的模式推广开来,不需个十年八年,天下必定鼎盛之世,想想便让人心中躁动,恨不得立刻大干一场。”

    “主公所言甚是。”程昱在一旁颇为自嘲:“我历来自视甚高,但只看这赵庄一眼,便甘拜下风!”

    赵昱不禁失笑:“孟德兄,仲德兄,你们两位就别吹捧啦,要不然我不得被吹飞起来?”

    曹孟德和程昱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已是曹孟德正式入主东郡的几日之后了。

    曹孟德引兵击破贼兵,因赵昱所供兵甲,比之原本历史上,还要凶猛的多。于毒、眭固,皆被阵斩,所部贼兵死伤过半,余者皆降。於扶罗所部也被曹孟德引入绝地,战都没战,便投降了。

    原本按照赵昱的想法,这等匈奴贼子,要一概坑杀。不过后来转念,觉得这於扶罗大概还有用处,至于数千匈奴骑兵,也可作为炮灰,直接杀了倒是可惜了。

    曹孟德本来便是这等想法。

    他如今早醒了枭雄之心,目光已不局限于一州一郡,而是放眼天下。於扶罗原为匈奴王子,挛氏直系,留一条性命,比杀了有用。

    曹孟德入主东郡,他这个太守之位,实际并非名正言顺,毕竟不是朝廷册封,而是袁本初这个自领的大将军册封的。不过民心有定,不是他也是他了。

    在濮阳城中,只几日,便将一概军政要务处理的妥妥当当,才来赵庄与正忙着造纸的赵昱相见。

    至于程昱,正是这几日才来投奔曹孟德的谋士。

    对于程昱,赵昱当然知道这个人。是最早投奔曹孟德的谋士之一,是曹孟德麾下几大重要的谋士之一。其为人刚烈,在曹孟德手下属第一,狠辣之处,属第二。

    当然,狠辣第二,还要在贾诩投靠之后才隐隐跌落为第二的,暂时还是第一。

    他敢用人肉作军粮,决断之处,寻常的谋士,比不得他。

    程昱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现在年纪已经不小,但行事作风,与武将也差不了几分,豪迈大气,非同寻常。

    程昱目光高远,大局观颇为了得。他本是东郡人士,家乡是东阿。之前刘岱还曾向他问计,也曾征辟他出仕,却被拒绝。反而见曹孟德入主东郡,立刻前来投奔,可见程昱眼光。

    这几日,正是程昱襄助,曹孟德才能迅速理清东郡政务,有闲暇来见赵昱。

    当然,这也跟赵昱许多手段有关,这濮阳城中,许多关节,早被赵昱一一打通,否则即便有程昱帮助,三两天怕也稳不下来。

    对于赵庄,曹孟德之前入东郡之时,路过边缘,见过一些奇异的地方,早已心中痒痒。而此时入庄中一看,赵昱从旁叙说,更是让他惊为天人。

    只觉大业在望,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陈公台下次见到先生,必定要认输。”曹孟德笑道:“不知待他看到这赵庄一切,会是怎样想法。”

    当初陈宫与赵昱打赌,如今看来,已是输了。

    “戏言而已。”赵昱混不在意:“陈公台非是刻意为之,也是为孟德好。”

    曹孟德笑道:“先生心胸,实在让人佩服。”

    赵昱带着曹孟德和程昱一路把庄中许多重要的地方一一看过,曹孟德眼睛突出,难以收回,程昱把颌下的胡须都捻断了好几根。至于随行的曹洪、夏侯、夏侯渊和曹纯,早已无语凝噎。

    回到庄中书房,各自落座。

    赵昱才道:“孟德兄如今完美走出第一步,第二步也在眼前。”

    他道:“黄巾连破县城,刘公山怕是要支撑不住了。想必不日就要请你出马。我料定刘公山必死于黄巾之手,是时你再破黄巾,兖州各地必推你为刺史”

    曹孟德闻言,神色一整:“先生且慢。我与刘公山多年好友。如今东郡已定,我本已打算引兵前去相助,至于兖州刺史之位,休要多提。”

    旁侧程昱不赞同,道:“刘公山志大才疏,他做刺史,是万民之祸。主公,你来做这刺史,统领兖州,才是大势所趋。何必妇人之仁?”

    夏侯曹洪等人,也齐齐赞同程昱:“大兄,程先生所言甚是啊。”

    “不必多言。”曹孟德拂袖道:“我要取兖州,却不会坐视刘公山死在黄巾手中。”

    赵昱与程昱对视一眼,不禁齐齐失笑,便也不纠结于这话题。

    赵昱转言道:“如今高产良种在手,便要加紧推广下去。伴随水利设施,水车水渠,道路交通,都要开始着手去做。这赵庄毕竟不大,恐怕难以供应,孟德还须再建一个工场,多募工匠,烧制水泥、制造水车、锻造钢铁。随之而来就须得大规模开采矿藏,万事皆才起个头,不能大意才是。”

    “万事开头难,先生这里开了好头,我曹孟德若再做不出个模样,岂不是贻笑大方?”曹孟德信心满满:“至于再立工场,我看不必,这里一切皆是先生所有”

    赵昱闻言,神色一正:“孟德先听我说。”

    “我是什么人,孟德知晓。这水泥也好,良种也罢,钢铁水车,都不过身外之物。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来做甚?我早等你来,便要把这庄子交给你,什么乱七八糟鸡毛蒜皮,我才懒得理会。”

    曹孟德欲言又止。

    赵昱拂袖又道:“以后这等事,你不要多提。再多说一句,我转身就走。”

    曹孟德顿时闭口不言。

    却房里众人,皆目露感叹之色,程昱道:“赵先生实在国士,我不及也!”

    赵昱混不在意:“你们别把我当成木胎供起来就好了,其他的都无所谓。”

    就对曹孟德道:“你尽快找个人来接手,我乐的一身轻松。如今有高产粮食打底,什么事都好做。赵庄的名头,我已暗暗让人传出,许多百姓都十分羡慕。推广良种,必定没有阻碍。”

    任何新鲜的事物,总是让人不放心。尤其关于根本的农业,往往有新作物,都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才能推广开来。因为百姓承受不起任何损失,他们宁愿保持原样,也不愿接受新事物。

    所以必须要让他们看到新事物实实在在的好处,而赵昱在确定曹孟德能入主东郡之后,就已经开始在暗中宣扬。

    庄中的庄户,就是主力。只有他们的话,才能让同为百姓的其他人相信。

    如今不但许多百姓渴望着赵庄,连城中豪强,甚至都难以按捺。要不是赵昱已今非昔比,连城中兵卒,都被赵昱掌握,怕是赵庄不知被‘盗贼’光顾了多少次了。

    眼下曹孟德到了,这些麻烦事,就交给曹孟德去搞,赵昱懒得跟人斗来斗去的,烦。

    说完这句,赵昱又道:“至于良种外流的事,孟德也不必在意。这天下,终归是要归一的。谁得了良种无所谓,只要让百姓知道这是曹公的良种,不必在意势力问题。百姓总是记得你的好,那就够了。而且推广良种,用强制手段,反倒不如他们自己来,效率反而更高。因此这段时间,偷偷摸摸在庄田外围挖土豆的,我也没管。”

    闻言,曹孟德等人都大笑起来:“先生所言,正是道理。”

    程昱不禁道:“那这宣扬之事,就是重中之重。主公为百姓计,良种传遍天下,此仁义之举,必使贤才归心,百姓敬仰。”

    “怕是有些人,还要以为我曹孟德是个傻子。”曹孟德点头之余,笑呵呵的。

    “那便是鼠目寸光之徒,不足道哉了。”程昱道。

    说了良种这一根基,赵昱又说到水泥:“水泥用途广泛,建城池、修道路,各种公共设施,都必不可少。孟德须得多募工匠,如今仓库中囤积的,怕是用不了几次。”

    赵昱道:“良种可以传开,但水泥和精钢,却须得保密。如果落入他人之手,说不得便是大害。”

    曹孟德深以为然。

    “精钢炼造,水泥烧制,工序我都分的清清楚楚,能以最少的人,把效率提升到最高,还能起到相当的保密能力。如今钱有琉璃、肥皂,粮有良种打底,基础建设有水泥,兵甲锋利坚固,则有精钢”

    赵昱不厌其烦的嘱咐,让曹孟德颇为感动:“有先生一番操劳,我曹孟德若是再不成大业,干脆去投河自尽算了。”

    随后赵昱便搬出了赵庄,从新回到城中小院居住。至于如张望王田百里师等人,乃至于典韦,都全部移交给了曹孟德。一时间,又孤家寡人了。

    而曹孟德果然没有让赵昱失望,在程昱的辅佐之下,良种的推广,各种公共设施,道路水渠,城池修复,都有条不紊的开始进行。

    而曹孟德自己,则在数日之后,以夏侯渊镇守濮阳,自己则带着夏侯等人,引兵一路往兖州东部,襄助刘岱去了。
………………………………

二十六章 山头

    赵庄被曹孟德暂时交给曹洪掌管,至于程昱,却是随他一道,前往兖东。

    曹孟德虽然信任程昱,连庄中要务,也都敞亮给他看,但赵庄这样重要的地方,却不会轻易交给他来掌管。唯有曹家、夏侯家的亲族,才能让曹孟德放心。

    在引兵离开之前,关于东郡的发展计划,曹孟德早已与赵昱、程昱商量拟定,夏侯渊只要按部就班实施即可。

    至于赵昱,出入赵庄,自然没有什么阻碍。在曹孟德领兵离开不几天,就造出了上好的纸张。不过这种造价低,品质好,可以大规模普及的纸张关乎也极为重要,暂时还不能流通。不论曹孟德还是程昱,都知道这一点,纸张会取代竹简,成为文明的新载体,要慎重对待。做的好,天下的文人士子,都要感激他曹孟德。因此,暂时还不能随意区处。

    造纸的事做完之后,赵昱就完全闲了下来。

    接下来半月,都没再去赵庄,要么窝在家里,像个老爷一样懒散,要么就在城中逛逛。不论赵庄还是濮阳的军政要务,赵昱都全然不予理会。就算夏侯渊、曹洪找上门来,他能不理就不理。

    大概是闲过头了,赵昱这天到郡守府,找到夏侯渊。

    “赵先生。”

    夏侯渊不敢怠慢。

    赵昱道:“我闲来无事,昨天出城游玩,看到几座小山头,景致不错。你把他划给我。”

    夏侯渊二话不说,让人取来地图,大笔一挥,那小山头就成了赵昱的了。

    划完之后,才来问:“赵先生要这区区几个小山头做什么?”

    赵昱笑道:“我当初与孟德说过,要他为我搜寻一些药材奇物,那小山头上风水不错,阴阳五行俱全,正好用来种植药材。另外,我打算把我太和仙门的别院,就设在山头上,因此还要建一座院子。”

    当初赵昱跟曹孟德提起条件的时候,夏侯渊不在场。不过此间事,夏侯渊并非不知。

    闻言当下心里明了,道:“赵先生放心,别院的事,最多半月”

    赵昱笑着摆了摆手:“不用不用,我随便找些泥瓦匠,自己来修。公器私用,不好。”

    然后在夏侯渊感叹的神色当中,转身离开了郡守府。

    如今赵昱手底下,一个能用的都没了。百里师、张望、王田、典韦,都被赵昱交接给曹孟德。典韦直接入了军中,跟着曹孟德打黄巾去了。所以要做什么事,还得再找人打下手。

    同样,人市里走一遭。

    如今东郡虽然已在曹孟德治下,但要扭转局面,不是三五两天的事,人市仍然兴旺的很。

    赵昱也不挑剔,直接买了两人,一老一少,是祖孙二人。

    老的叫张二,没有名字,小的是女孩儿,叫小鱼,才十来岁,干瘦的跟一根柴火棍似的。

    这祖孙两人,就是最寻常百姓出身,也没什么见识。

    赵昱先带着祖孙俩回家中一趟,让小春和小秋照顾小鱼,自己则带着换了一身衣服的张二,到城中招募木工泥瓦匠。

    这一番忙碌,就是四五天。主要是张二不会,什么事都要赵昱自己来处理。不过跟了几天之后,张二逐渐熟悉过来,也能试着自己去处理事情了。

    随后自然就是改造小山头。

    赵昱看上的小山包,就在濮阳城外以东三十里,濒临大河岸边。三个山头鼎立,不高,百八十米的样子。但精致的很,风水流利。太和别院赵昱就打算建在三座小山头之间的山坳中。

    图纸是早就准备好的,不过城中招募的木工泥瓦匠水平不够,没奈何只得找曹洪借了赵庄几个大匠来指导。

    又叫张二监工,赵昱这才把自己解放出来。

    不过也只是把自己从别院的基础建设当中解放出来,他还有更重要的要做。

    既然是仙门的别院,那当然要与众不同,而且这里要种植一些药材,总不能随便放养。

    所以赵昱要在这三座山头上动一些手脚。

    阵法。

    要说阵法,在天衍镜幻境当中,赵昱也是异常精通。从最低级的基础阵法,到都天神煞、周天星斗、诛仙剑阵,无所不通。但那些都是幻境中的存在,真真假假。还需要提炼出精髓,才有用处。

    不过这难不倒赵昱。

    仙道每个分支体系,都是相通的。阵法尤其与符之术,最是贴近。赵昱早已提炼出许多符之术的精髓,如今借助真实世界许多书籍中的道理,要布下一些基础阵法,不算难。

    但以赵昱现在的法力境界,却要借助一些外物才行。

    正当赵昱窝在家里制作阵基符的时候,典韦回来了。

    “东先生!”

    本来要叫东家,但现在他已经不是赵昱的家仆,愣了愣,典韦只好也叫先生。

    “你怎么回来了?”赵昱看到典韦,诧异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孟德又有什么想法不成?”

    赵昱不认为有足够精良的兵甲之后,曹孟德还会打不过乌合之众的黄巾。

    还不等典韦开口,转念间,赵昱就明白了:“孟德打算收服黄巾贼众?”

    典韦瞪大眼睛:“先生都知道了?!”

    赵昱失笑:“孟德兵甲精良,又有元让、子和还有你的勇猛,区区黄巾,人数再多又有何用?你道我是榆木脑袋么?”

    典韦挠了挠脑门:“难怪主公说先生一定知道。”

    进了屋,赵昱没先问收服黄巾的事,而是问起了刘岱:“刘公山如今怎样?死了没有?”

    典韦嘿嘿一笑:“死了。”“哦?”

    “他命不好,主公引兵紧赶慢赶,可赶到的时候,他刚死。”

    “这就是天意。”赵昱大笑起来:“我还以为他不死,还得再想办法呢。”

    然后道:“死了好。如今孟德想必已经接管了刘公山的军队吧?”

    典韦连忙点头。

    “好。”赵昱颔首:“董卓一乱,兖州西部被董卓和诸侯来回搜刮,人烟稀少,正缺人口。孟德必定是看上了青州黄巾,只要处理妥当,这些黄巾不但能为孟德提供一支精兵,还能恢复兖州西部的生产,一举两得。所以他不愿大杀特杀,要降伏他们。可又想不出好办法,于是让你回来。”

    典韦使劲点头。

    真实历史上,曹孟德降伏青州黄巾,得老弱青壮加起来百万有余,一下子就把兖州西部的郡县给充实起来,极大的增强了自身的力量。但一来耗时日常,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