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昱拂袖叹道:“穴窍乃肉身之根,生命源泉所在。一旦爆发穴窍道源,短时间内虽有撼天动地的伟力,却大损根基,你呀。。。”

    杨戬咧嘴一笑:“只是觉得痛快。。。”


………………………………

六十二章 损根基

    穴窍乃生命之本,肉身之源。凡人不通修行不涉穴窍,不能激发生命本源,由是躯体孱弱不堪一击。修士修行自锤炼肌体起始,开辟穴窍,蕴养本源,凝聚道源,引元炁锤炼之,由是肉身坚固可撼动天地。

    周天数穴窍漫布周身,是稳定个体生命的基点,是根本所在。实则也是肉身与神魂之间最直接的桥梁——壮大肉身精元反哺神魂,靠的就是穴窍与神魂之间的联系。

    尤其脑部关乎于‘神’的一组穴窍,乃是神与身之间的中转。

    开辟穴窍,精元蕴养饱满,逆而补神,便是这组穴窍的功劳。

    穴窍道源之中蕴藏着肉身最强横的力量,但这股力量不是用来杀敌的。它是修士在仙路大道上的一根顶梁柱,除非那种走极端的修士,只把肉身当作皮囊的旁门左道,否则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修行就好比修高楼,突然抽掉一根顶梁柱,这楼还怎么修?

    非是到了决死之时,不爆发立刻就要殒命的关头,等闲谁也不会将穴窍道源当作对敌的利器。哪怕对大道有一丁点仰望,有一丁点奢求的,都不会拿这个来开玩笑。

    赵昱怎不知穴窍蕴含的力量?但他一路走来,可曾有过爆发穴窍之举?便是生死关头,也不曾想过爆发穴窍。

    仙道艰难,不似话本中,动不动就天魔解体,动不动就燃烧寿元。那是自损根基的愚蠢之徒才会做的事。逞一时之快,换来的是根基大损仙道无望。

    杨戬为杀敌而爆发穴窍,这在赵昱的意料之中。自他孤身出关以一敌八,赵昱就知道他的打算。

    但赵昱并未阻止他。

    因为穴窍的力量,穴窍的重要性,是在启蒙的时候,赵昱就已经千叮咛万嘱咐。杨戬已经不小了,要为自己负责。而赵昱也不是保姆。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不外如是。难不成赵昱还能时时刻刻的看着他?

    他要用,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即便赵昱这个师父就在旁边,他也要用。这是他自己的决定,作为师父,赵昱不会去干涉他。

    但杨戬要承受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恶果。

    他是自主爆发穴窍,催发生命的潜能达到杀敌的效果。这是什么神通都无法从根本上去解决的麻烦。赵昱为什么对滴血重生的肉身神通念念不忘,非得要修成?就是怕遇到强敌,不敌之下被人打爆肉身。

    修成了滴血重生神通,在肉身损坏的关键时刻,可以将穴窍道源转移出来。并藉由一滴血甚至一个细胞,重生躯体,而道源不损。

    尽最大的努力,保全自身仙路大道的平顺。

    实际上许多神通妙法伟力强横,但创法之初的核心理念都不是为了对敌。而是为自身的前途计。

    当然,任何法门都与修为挂钩。便是滴血重生,也只能应付相差不是太大的敌手。若是遇到那种弹指间就能自时空长河之中将你从根本上抹杀的存在,那什么神通都不管用了。

    好在杨戬此番,只爆了一半的穴窍,好歹留下了些根子。不算是无可救药。虽然也会对以后的修行造成很大的影响,但还是能够克服。若一举将道源全爆了,那非常好,他可以上封神榜去了。

    封神榜上的那些人,不但要受封神榜的限制,更可怜的是生生世世都不能再有寸进了。神通可以磨砺精微,法力可以打磨强韧,但前途已断,毫无希望。

    赵昱原本是有计较的。只要申公豹和杨戬能坚持到世界重归混沌,赵昱就亲自送他们上封神榜。而他亲自送弟子上封神榜,则非是杀身上榜,非是独独一点‘真灵’。而是要将他们的肉身本源也一并送上去,给未来留下希望。

    修士有很多活命的法子,但无论怎样活命,谁又听说过以夺舍之法再走仙路成就至高的人?鸿钧?三清?西方教二圣?女娲娘娘?都不是。混空老祖?混洞魔祖?天霄帝君?都不是。

    夺舍也好,乱七八糟的也罢,只要损了根基,休想问道巅峰。

    也许站在最高峰的时候,可以再不计较肉身、元神之类。但很明显,对于还在仙道路途中的修士而言,这是不敢奢望的。

    大道造化的奥妙,并非那么容易参透。便是造化妙法再厉害,造出的生灵也不能与大道造化相比。

    而这幻境世界之中,连鸿钧都不过比及真仙而已,这些人物上了封神榜,等开天辟地之后再造的身躯,大抵也有巨大缺陷。

    不过此事在赵昱这里有计较,是因为他的弟子修行路子是比照的真实法宇宙。而其他各教的修士,却不曾开辟过穴窍。自然那些圣人就不会为此而烦恼。

    否则的话元始天尊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座下的弟子一个个被干掉而无动于衷了。

    对他们来说,反正是要上封神榜的,早晚都一样。

    这边杨戬需要许多时日修养,邓婵玉抽身去照顾自家夫君。独黄飞虎、张山及恶来几人,又哪里挡得住阐教的修士?赵昱只好自己坐镇。不过短时间看样子阐教诸仙也没有那个精力顾及三山关了。

    与杨戬一番斗法,从头到尾看起来都稳稳当当。然而即便最后皆有警惕防备之心,也不曾料到杨戬爆发穴窍道源会有如此强横的力量。也好在有警惕之心,否则死的怕就不止三个了。

    接连几役,阐教二代十五人,自普贤开始一一殒命。到如今只剩下六个。

    广成子只觉心中悲痛难以化解,竟至于郁郁。虽然师兄弟之间原本各有龃龉,但终归只是内部小矛盾。然而如今,却一一去了,兔死狐悲耳?或物伤其类。

    如今六人,广成子、赤精道人、玉鼎真人、清虚道德真君、云中子和南极仙翁。六人在营帐之中默默无言,皆神色惨淡,偶尔咳嗽一声呕出血来。

    虽然在杨戬爆发的一霎那躲过致命一击,确也皆受创伤。尤以清虚和南极仙翁为最,几乎被杨戬一刀斩成两截。

    除开赤精道人,就算是广成子,也元神震荡,肉身受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六十三章 四方动

    “唉。。。。。。”

    广成子哀叹一声:“那杨戬到底是什么法门,竟厉害至斯。你我如此警醒,也着了他道啊。可惜了我三位师弟,唉,唉,唉。。。我又如何向老师交代?”

    “此诚非战之罪。”

    赤精道人惨惨淡淡道:“实乃猝不及防也。谁也不曾料到那杨戬还有这样一手,不是大师兄的错。”

    他主持太极图,如何看不分明?从头到尾,那杨戬看似纵横捭阖,却皆在八仙的计较之中。并未有过疏漏。这样的事,超乎意料,能怪的何人?

    玉鼎真人咳嗽一声,略显虚弱道:“我看那杨戬也不好过。他这法门,分明与旁门左道之中的天魔解体类似,只是更厉害了许多倍而已。天魔解体的害处诸位师兄弟皆知晓,他这比天魔解体还要暴烈的法门,这危害之处恐怕要强的多。否则他也不会一粘即走,而是把你我一网打尽才对。”

    众仙一听,转念想想,不禁深以为然。

    “如此说来至少短时间内杨戬不足为惧。”

    云中子本是飘逸面容,也显惨白,道:“如此一来,也算是你我胜了。”

    众皆无言。

    南极仙翁咳出一缕血丝,淡淡道:“然则你我师兄弟,如今死的死,伤的伤。休要忘了那朝歌还有个申公豹。依我之见,大师兄不妨回昆仑山一遭,问计老师。”

    众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广成子叹息一声:“也罢。诸位师兄弟先养伤,休要去撩拨三山关的贼子。我这便回昆仑一趟,看老师有何计较。”

    又嘱咐赤精道人小心谨慎,广成子这才遁西而走。

    此间连番大战,仙家成了主角,无论西岐还是殷商,皆作了陪衬。那姜尚和姬发心中不免有些不是滋味。但又能怎样?若无阐教修士相助,他西岐的反叛如今看来何其可笑也?

    无论杨戬还是孔宣,单人独骑,也能平了西岐。

    如今虽为陪衬,却好歹推进到三山关下,也算是聊以慰藉了。

    不说姜尚姬发心绪复杂,却说广成子回到昆仑山。

    如今昆仑山中阐教道场,在广成子眼中,怎么看怎么不对味。不是昆仑山变了,而是人变了。昆仑山因阐教而昆仑,想想往昔众多师兄弟在这里谈玄论法,如今却怎一个凄凉?

    便是以广成子的道心,也不免流下两行痴泪。

    “痴儿,痴儿。”

    轻叹声中广成子转身,元始天尊就在他身旁。

    “老师!”

    广成子大哭,如一个婴儿拜倒。

    元始天尊眼中闪过一抹悲色,拂袖将广成子扶起来。

    师父师父,亦师亦父。阐教弟子除了燃灯之外,哪个不是元始天尊一手调焦出来的?无数年朝夕相处,亲胜血脉至亲,毋庸置疑。即便天尊有所偏心,但弟子死了,又如何不心痛?

    天尊再怎么心如铁石,见广成子哭的如同孩童,又怎不悲悯?“唉。。。”

    天尊叹息。

    “你可怪我不曾出手相护?”

    天尊这般问他。

    广成子只是摇头。

    天尊道:“实乃无用之功也。”

    鸿钧计较,天尊为鸿钧亲传又怎不知晓?此间虚幻,天尊又怎不知晓?知晓虚幻,向往真实,诚哉圣人也。既知虚幻,自要炼假为真。圣人如何甘愿为一虚幻?

    打破世界,重归混沌,再开天地,这是既定的策略。诸般弟子,万众生灵,皆要随世界破灭而破灭。不过早晚的事。既如此,护短与否还重要吗?

    尤其杨戬出手,竟也给天道带来一些资粮,作为元神寄托天道,如今又被鸿钧放开限制的圣人,天尊高兴还来不及呢。

    此中悲,此中喜,何其复杂。便是圣人,也为之纠结。

    好在有封神榜,殒命则上榜,待得天地重开,还可再来。

    天尊于是将除开虚幻世界之外的一切隐秘,皆告知广成子。广成子这才知晓为何如此,为何历来护短的老师,竟不出手。

    才知道是为天地计。

    天尊道;“原本此间,只封神耳。却出了个天一道人。鸿钧老师觉察世界晋升的机会,才改了主意。那杨戬原本并不入目,未料想他每次出手,也给天道带来一些资粮,想必也是因修了天一之道的缘故。道祖欲天一多出手,越多越好,才能为天道的晋升提供足够的资粮。所以你此番,须得前往各教、天庭求援。”

    顿了顿,又道:“叫的人越多,天一道人出手越多,不计死伤,便则毁天灭地,世界晋升的机会才越大。此番封神,已不止封神。而是鸿钧道统共伐天一。你只管去,各教必不拒绝。”

    广成子听完,这才恍然大悟。却道:“然则截教那边。。。不少修士折在弟子等手中。。。”

    “无妨。”天尊摆了摆手:“你只管去。通天师弟不会计较。早晚要上榜,折在何人手中并无差别。”“是,师尊。”

    广成子离开昆仑山,思忖片刻,先往九天而走。

    他也是心中复杂。

    依天尊所言,他广成子早晚也要上榜。毁天灭地之时,圣人只得自保,无法保住他人。只有借封神榜,才有再来的机会。何况如今,已非封神,也非鸿钧门下道统之争,所谓西岐,所谓殷商,皆是虚妄。想想此前,广成子也不免自嘲。

    “先去天庭,再去东海,最后西方。至于人教,怕是要上八景宫一趟。。。”

    广成子念头转动间,不多时,便到了南天门。

    天庭如今冷清,原本封神的一个目的,就是为天庭补足人手。如今封神变了味,天庭还是原本模样。南天门连个看守的神将都没有。

    走进烟霞滚滚的天庭之中,迎面一个须发皆白的星官迎上来:“广成道友,大天尊已等候多时。”

    广成子点了点头:“前面引路。”

    便到了凌霄宝殿,见天帝端坐当中。

    天帝道:“你既然来了,想必老师的计较已到关键时候。你只管放心,天庭一概,皆当临凡。”

    广成子稽首一拜,转身就走。又至东海,见了通天教主,教主无不允诺。

    连教主亲传一干弟子,虽不给脸色,确也不曾反对。

    广成子知晓,多半亲传重要人物,皆已知晓此中因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六十四章 大战将至

    广成子离东海,正往西去,半道上遇到玄都真人。原来老君早遣玄都临凡。

    人教弟子不多,老君亲传只玄都一人耳。除开玄都,也就两个记名弟子,一个是西昆仑渡厄真人,一个是东海潜修的东华真人。至于渡厄真人的弟子李靖,大抵可以不计。

    玄都自八景宫下来,先至西昆仑寻了渡厄真人,这时正好要去东海寻东华真人。

    倒也免了广成子一番路程。

    闲谈几句便则道别,广成子径自往西方而走。不多时,便到了须弥山。

    西方教的道场,就是须弥山。

    广成子一到须弥山,就见到了西方教接引、准提两位圣人。这两位早侯多时,一概西方教弟子,也皆在列。

    如弥勒、药师,亲传不过二三人,记名不过七八人。

    此时的西方教极其寒酸,西方蛮荒之地,少有良材美玉。任凭接引、准提如何操心劳力,也只大猫小猫两三只。比起人教也差不离。老君是无为,不愿多收弟子。而这两位是无可奈何。

    若无赵昱,按照剧本的发展,还得在封神之战中鲸吞了截教三千弟子,又拐走阐教几个亲传,西方教才日渐做大。

    拜过圣人,还不等广成子开口,准提道人便欢喜道:“我这里十来个弟子,皆随你去,定要教那天一道人好看。”

    说是十来个弟子,也皆是入了元神的修士。元神之下,此番没有献丑的余地。西方教虽然寒酸,但元神之下的喽啰,还是有一些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自然再无多言。

    广成子转身就走,米勒、药师等皆随他一道,直奔神州。

    。。。

    帝丘朝歌外。

    数十万大军绵延数十里,丞相申公豹与太师闻仲并骑在前。

    一干各方守将,如张奎张桂芳、崇侯虎、苏护等,皆簇拥环绕。

    闻仲回首看了朝歌一眼,不禁轻轻一叹。

    “朝歌,朝歌。。。唉。。。”

    申公豹面无表情:“日后再造一个朝歌何妨?”

    闻仲默默的点了点头。

    殷商已是倾尽全力——这段时日里,申公豹力排众议,收拢四方大将、军队,连闻太师也班师回朝。此番人王御驾亲征,朝歌除留下一些稳定朝局的文臣,其他尽随大军出征。

    此间隐秘,申公豹知之,闻仲知之。早有金灵圣母令闻仲弃朝歌而去,然闻仲不愿,决然拒之。他已与大商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何以在紧要关头弃大商而去?

    非为不忠于教门,更是诚于己心。

    闻仲自不愿与同门相残。不过此番并非截教一门,各大教门共伐。择其他教门修士而不与截教门人对阵便是。如此,一为违忠,二不违义,两全其美。

    虽知此番要毁天灭地,自也知这等大世之中自己不过蝼蚁耳。但蝼蚁有蝼蚁的坚持。闻仲不会坐在家中等着天地破灭。

    大商注定要亡,他愿意与大商共存亡,决意为大商流尽最后一滴血。

    大军虽臃肿,但行程却极快。这数十万大军,乃殷商镇守四方最精锐的部队。每一个放在民间都是武功高手。何况有符箓兵甲加持,端是行走如风。一路走,一路就有许多能人异士加入队伍之中。

    皆是申公豹这些时日付出种种代价自山野之中邀约延请而来的人物。

    有正宗修士,有旁门左道,有妖怪魔王。

    这些野修不知天数,不明白此番天地注定破灭的隐秘,为申公豹的口头承诺、灵药宝材所诱,一一出山相助。

    申公豹十分清楚,他这一门,除了师父天一道人,只他与杨戬两人。较之于各大教门,端是势单力孤。将这些野修聚集起来,虽然乌烟瘴气,好歹也能充一充门面。而且这些野修虽然修为不堪入目,却各有旁门奇术傍身,突兀之下未必不能建功。

    黄飞虎能想到此事,申公豹又怎会想不到?三山关那边传回信息的时候,申公豹早已在做这件事了。

    这些能人异士被申公豹聚集在一起,独为一营,作为先锋。远远便是呼呼喝喝,正如那乌合之众一般,与后面的大商军队形成鲜明的对比。偶尔还会发生争斗,简直不亦乐乎。

    眼看三山关近在眼前。申公豹先行一步,带着先锋营先入关去。闻太师随后,整肃大军,令其列队而入。

    申公豹入了三山关,将先锋营安置妥当,这才带着黄飞虎等一干镇守大将,出来迎接人王武庚。

    武庚不过八九岁,但其人早熟,自登基以来与申公豹颇为相合。此番隐秘,武庚并不知晓。申公豹也没告诉他。殷商朝中,除了申公豹和闻仲,没有人知道天地将注定毁灭。

    这样的事,是不能说的。

    一旦说了,以凡人的心性,怕是立刻就要崩溃。还没打一仗,殷商自己就乱了。

    在申公豹、闻仲的心目中,便是毁灭,也要毁灭的从容,死也要死的刚强。绝不容许在天地毁灭之前,大商就乱成一锅粥。

    虽为人王亲征,但人王年幼,精力不济。待见过一班大将之后,武庚便歇息去了。战场自然全权交给申公豹和闻仲处理。

    偌大的一个营帐之中,当中主位空着,申公豹和闻仲在主位左右。先商量着把先锋营的能人异士做了一番安排——也不过几句话而已——便则翌日大战,这些能人异士一一前往搦战便是。

    待得妖魔鬼怪退去,帐中便只殷商大将列座。

    申公豹道:“我与闻太师有些神通,大战起时,怕是无暇指挥军队。此事还要落在武成王身上。”

    他把目光看向黄飞虎。

    黄飞虎自无不可,抱拳道:“请丞相与太师放心,末将必不负所托。”

    闻太师抚须颔首:“有你指挥军队,老夫很是放心。”

    又道:“一旦战起,张奎、张桂芳、崇侯虎、魔家四将等,皆随老夫与丞相一道,与先锋营一起,与叛贼阵营的修士好生斗一斗。”

    张奎等自是应声不提。

    黄飞虎这时说道:“好教太师与丞相知晓,若修士斗到激烈之时,大军怕是不好展开。”

    申公豹点了点头:“武成王说的不错。一旦厉害的修士斗的收不住手,大军便成了摆设。因此我早向吾师请了个承诺。”

    众将忙打起精神。

    便听申公豹道:“吾师有言:凡人对凡人,修士对修士。”

    闻仲听了此言,不禁道:“此言何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六十五章 诸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我这些年努力施政,虽令大商军队战力翻了几番,以符箓兵甲为凭,一旦有千人结阵,便是寻常的练气士也不敢轻履锋芒。然则此战厉害的修士不在少数。一旦斗的激烈,便是风起云涌天翻地覆,数十万大军看似不少,但在诸多仙家斗法之中,却渺不可计。由是我请的师父承诺,便则修士之斗,自有修士斗法的去处,不得与凡人军队杂在一起。”

    申公豹道:“如此便不影响我军与叛贼之间的战斗。武成王只需好生指挥,说不得在修士之间斗法尚未尘埃落定之前,就已覆灭西岐大军。”

    “如此正好!”

    众将皆喜笑颜开。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拖住彼方修士,以殷商大军的数量和精锐程度,哪里是西岐军队能够相提并论的?只要灭了西岐,此战便是胜了。

    在申公豹等商议军务之时,三山关外的一座小山上,一座新成的院落前,赵昱正与余化说话。

    杨戬也在这里修养,邓婵玉在屋里照顾他。

    余化是今日来到三山关的。通天教主虽已令截教所有修士与各教合一,共伐天一。但余化却不在此列。

    却是因为余化的师父余元之故。

    余元本来不是等闲的修士,也有大神通,大法力。却因萧升、曹宝之故,被燃灯偷袭打死。余化所谓余元的弟子,是他一手带大,如父子一般。余元死在燃灯手中,虽然燃灯已死,但余化却把这仇恨转移到阐教的头上。

    教主要座下弟子与各教合流共伐天一,余化又怎肯甘愿?

    于是余化便自来三山关,要加入殷商阵营,与阐教做过一场,以报杀师之仇!

    他刚到三山关下,便被赵昱唤到这里。

    说来也是老相识,当初赵昱刚来,落脚天台山,山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