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漫威-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嬴翌摆了摆手:“我自然知道。我暗暗盘算过,碧波谷那边,一应酬劳,一个月大抵二百多两左右。军饷一个月是四千多两左右,如果有战事伤亡,还要更多一些。一万条长枪的枪杆,我的预算是二千五百两。也就是制一根枪杆给四钱银子酬劳。开路的一人一天二十文,三批人手算三千人,一天消耗六十两银子,一个月一千八百两。这里加起来,第一个月耗费的银子不到万两。”

    孙秀才一边听一边记,微微颔首。

    嬴翌道:“如果有法子制军服,那也放在百姓当中。春秋算一件、夏一件、冬一件,三件各两套。每个兵丁六套军服。三千余人,近两万套军服,根据军服的质量定价。若是质量普通,几十文上百文也而已。军服一年一换,也就是说军服一年的开支,最多不过几千两。倒是甲胄是个大头,但暂时没的想。”

    “无论怎么算,二百万两银子,至少几年之内,没有问题。”嬴翌做总结道:“我还要外联商人,购买物资,等到我们自己发展起来了,还可以卖出货品。到那个时候,就形成了健康良好的运转机制,就不必再座吃山空。”

    “而且银子虽然看似消耗掉了,但实际上落到了百姓手中。一旦百姓手中有钱,便可以恢复经济循环。粮食、食盐等等各种生活物品,就不必再无偿供给,可以建立商店,卖给百姓,便能回收银两。”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暂时只能呈现在书面上,也许还有许多疏漏。”嬴翌说着,微微叹了口气:“终归是人不足用。”

    最后嬴翌斟酌了片刻,对秀才道:“郑县尊有经验,有才具。我今天说的这些,你如果不懂,或者在处事的时候遇到难题,可以去请教他。”

    孙秀才不禁眼睛一亮:“大人说的是。”

    正这个时候,洞外传来咋呼:“嬴小哥,嬴小哥!”

    那公鸭嗓子一样的声音,不是王中官又是哪个?

    嬴翌笑了笑,对孙秀才道:“你去做你的事吧。”

    就见王中官从洞外冲了进来,看他一脸欢喜,想必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孙秀才和连彪跟王中官礼了一礼,离开了山洞。

    王中官哈哈大笑着从怀里摸出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欢喜连连道:“嬴小哥,你看!”

    嬴翌一愣,不禁仔细瞧了瞧:“哟,中官厉害呀!”

    他竖起大拇指:“山大王都给中官逮了!”

    竟然是一只虎仔。

    王中官笑的欢喜:“可不是!咱家今天运气好。跟胡苗进山,竟然看到个山大王。好不容易打死,还带崽的。咱家想着这崽还挺可爱,就给带回来了。”

    嬴翌吃了一惊:“真打死个山大王啊?”

    说来他早前也是山中常客,但就是没遇到过山君。没想到王中官进山一回,不但打死山君,连崽都给一并拿了。

    “来,送你。”王中官把虎仔一抛,笑嘻嘻道:“咱家一个没卵子的,养不活它。”

    嬴翌一怔:“中官这是什么话。辛辛苦苦一番操劳,在下可不敢夺中官所好。”

    就要还给中官。

    王中官连连摆手:“别别别。咱家总是要回京师的。带着个虎仔不是回事。”

    嬴翌一想也对,不禁叹了口气:“中官要回京师,我这里也有的忙,都没时间照顾这小东西。”

    “那干脆杀了。”中官道:“好歹有几斤,炖了算一餐。”

    嬴翌失笑:“中官之前没杀它,那是它福气。既然有福气,那就先养着,也不能拂了中官的好意。”

    王中官嘎嘎大笑。

    随后他话音一转,便问道:“不知山外眼下是个什么情况。咱家每天等的是心急如焚。万岁爷那边恐怕还不知道,该有多急呐。”

    他叹息连连。

    嬴翌道:“中官莫急。我明日就带人出去,一待有消息,就立刻告知中官。”

    “那是再好不过了。”王中官舒了口气:“你别看咱家整天打猎游玩,可这心里,着实不好受哇。”

    嬴翌暗笑,面上深以为然的点头不止。

    随后就听王中官道:“那郑县尊整天不见踪影,躲在山洞里,咱家看也不是个好东西。亏得有你给他忙前忙后,要不然早被流贼杀了。”

    嬴翌一怔,不禁心头一转,这是在试探他么。

    郑允芝已被他软禁,看样子被王中官看出什么蛛丝马迹来了。

    嬴翌道:“县尊如今有的忙呢。这谷中两万多百姓,吃喝拉撒,没完没了的事。别看县尊整天不见人影,但却是在考虑大局呢。”

    王中官嗤笑一声:“大局?万岁爷考虑的才是大局。他区区一个县令,算什么狗屁。”

    “算啦。”他摆了摆手:“咱家就等你好消息。”

    这一夜,嬴翌半宿没睡。

    脑子里思考着种种,把一团乱麻理了又理。想到山外的流贼,想到一只虎,想到这满谷的百姓,又想到自身,只觉千头万绪。

    翌日,天刚麻麻亮,嬴翌就起来了。

    遥遥看见对面的山崖上,几个人正在行拳走脚,原来是郑五、郑六、郑九。

    说实话,如今嬴翌面对他们,还是有些尴尬。毕竟他做的不算厚道。不过嬴翌心中并无愧疚。他只是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当初郑允芝让他习武学文,如今他也不好去见郑允芝。

    这下看到郑五三个在山头练武,便不禁悄悄打量起来。


………………………………

四十六章 练兵

    嬴翌目力超然,虽然隔得远,天色又不好,但却看的分明。

    郑六在练力,耍石锁。那石锁看起来粗糙,想必是新制的。而郑五和郑九则在练习杀法。

    一拳一脚,威猛如刀,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奔要害而去。开合简练,没有丝毫花哨,这比起几百年后所谓的武术,不知强到哪里去了。这是正宗的杀人技,而且看样子还是军中技法。

    所谓武功,其本质就是杀戮。加入武德、忍让什么的,那就不是武功了。武的来历,源自于上古时代的老祖宗们与自然、与野兽竞争的时候,伴随着杀戮和争斗应运而生。

    人比起野兽,没有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但人有智慧,懂得怎么去总结,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之,总结思考出杀戮的办法,这就是武。最初是时候,人跟野兽一样,没有工具,所以也是拳脚爪牙。但拳脚爪牙不比野兽强健,于是武器就诞生了。

    武器,就是武的运用的工具。

    人说武是止戈,但嬴翌不这么看。分明是一把戈加诸于人的脑门之上,是杀戮之象。

    武的真正的圣地,就在军中。因为军队专司杀伐。

    不是中那些二不隆冬的玩意儿,什么江湖,什么大侠,什么什么厉害人物。真正的厉害人物,永远在军队里。练习前辈传下来的技法,杀人杀的多了,有经验了,自然就厉害了。

    因此军队里的杀法,才是最凶狠,最暴戾的。

    绝无什么弯弯绕绕,花哨多余。最是直接,一动手就取人性命。

    各种武艺,都是为了适应兵器的用法。因此拳脚功夫之中,往往能看到兵器的影子。郑五和郑九此时演练的杀法,就是刀的用法。直接、凌厉,但不好看。还有滚地躲避的招法。

    嬴翌看了一会儿,明白大概是刀牌手的杀法。

    刀牌手,也就是刀盾兵,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用刀杀,用盾挡,战场上的姿态很低,尤其面对骑兵的时候,多有滚地的动作。用盾牌一垫,一个翻滚,一刀砍下骑兵马腿。

    形象不好,但却实用。

    嬴翌自然不看盾的用法,只看刀的杀法。他也用刀,但历来是以蛮力取胜。不讲什么技巧。

    不过嬴翌也承认,如果技巧出众,就能用最小的力气办最大的事。

    郑五两人的杀法很简洁,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全都是刀的最基础的用法。以劈砍为主,以切削为辅。凶狠凌厉,暴烈刚猛。这两个都颇具武力,他们探掌如刀,劈的风声呼呼,极有威势。

    嬴翌又看了片刻,郑五先演练的刀牌杀法。后来练双手刀的杀法,便没有盾牌的用法了。却更适合嬴翌。

    他仔细看,以出众的目力,将郑五的每一个动作都解析开来,甚至暗暗逆推郑五一身筋骨在出刀的时候的运动和换气发力,那才是真正精华。

    正这时候,吆喝斥骂声从远处传来,惊醒了嬴翌。

    嬴翌回味了片刻,这才迎着嘈杂声音传来的方向,到了军队训练的山谷。这时候,三千多兵马已经开始集结,准备用早饭。

    嬴翌也去凑了一顿,然后回山洞,喂了虎仔。最后想了想,叫来孙秀才,把虎仔交给了他。

    也没有恁多话说,嬴翌随后让兵卒们带上准备好的干粮及各种必须物资,开拔往山外而去。

    。。。

    小王庄的位置是极好的。背后靠着大山,面前有树林遮挡,树林外便是一片适于耕作的旷野。如今临近村子的土地上已显露出一片青幽,那是之前小王庄的人们种下的番薯。

    这年头,番薯已经小规模的在大明朝传播开来。

    因为气候的原因,其他的作物产量骤降。尤其中原地区,天灾频频,水旱连年。因此不少的地方,都开始种植番薯。说起来几百年后的历史书上,所谓的康乾盛世,就是这样打下的基础。

    站在林边,望着这片幽幽的番薯地,嬴翌心中一叹。

    “番薯长起来了。”

    周力啧啧道:“倒是多了一味菜肴。”

    番薯的用途就不用说了。块根是核心,但茎叶也可以当作蔬菜食用。当然了,如果油水不下重些,味道不怎么好。然而这年头,味道不是追求。

    正因为番薯上上下下都可以利用起来,对环境的要求也比麦子、稻子更低,因此才能逐渐为人接受。

    “这片番薯地不能糟蹋了。”嬴翌道:“传令下去,谁糟蹋了一株,就打一鞭。”

    “喏!”两个千户,三十个百户各自对视一眼,齐齐应喏。

    嬴翌随后指着番薯地旁侧干涸的溪流,对众人道:“溪中早已干涸,两岸多有平地,寻些开阔宽敞的段位作为训练场。一练阵,二练力,三练杀法。以阵为主,余者为辅助。上午练军阵排布,下午练力气、杀法。不过在这之前,先挖井打水。”

    既是练兵,便急如火,没有丝毫耽搁。

    嬴翌吩咐下去,先在溪中择地挖水,其他人则取树为棍作为训练用的长枪。

    水源是重中之重。虽然小王庄有一口井,但干旱已久,水量不足,远远无法满足三千人的需求。便择溪中合适的地方打井,挖了好些,上下绵延几公里,才挖出六口有泉眼的。

    又在小王庄里安下营寨,这样一天就过去了。

    翌日一早,训练正式开始。

    大明朝的军队里,自有其规制。比旗语、鼓声节奏等等,以此来传达不同的命令。这些东西,嬴翌不知道。但朱炳琨知道。这也是嬴翌仍然用朱炳琨的一个原因。

    朱炳琨是老军户,一早就是百户官,也经历过战阵,这方面的经验,不是嬴翌或者周力这样新丁可以相比的。

    相关这方面的训练,都由朱炳琨主持。先让军队以小旗为单位,各自训练小阵。而总旗官以上的军官,则都集中起来,先学习旗语、鼓语等军官必须要铭记的知识。

    嬴翌也在其中。

    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嬴翌自不必说,实际上只用了半天时间,他对军队的指挥方式,就已了然于心。而周力等绝大多数的军官,对此都是抓耳挠腮,记住一个忘一个,总是记不全。

    看样子还要些日子才能完全学会。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

四十七章 运粮

    天刚杀黑,士卒解散休息之后,嬴翌把百户官以上的军官都叫到面前来。

    “眼下我们在这里训练,三千余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未必不会引来注意。”围坐着火堆,嬴翌的面孔在火光中明暗不定:“因此对周围的环境,要做到及时了解。”

    他目光扫过众人:“明天从各千户编制里挑选一些精悍善骑的兵卒,组成一支斥候队伍,撒出去随时监控周围十里之内的情况。暂定为一个百户编制。至于斥候百户官的人选,诸位有什么意见?”

    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了想,周力先开口:“大人,您看张石怎么样?”

    此言一出,众人把目光,落在张石身上。

    “那。。。那啥。。。”张石有些手足无措。

    朱炳琨也笑道:“大人,属下也觉得张石合适。他是猎户出身,狩猎追踪最是厉害,山中的野物,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众军官一听,也觉得有理。便齐齐点头,表示赞同。

    嬴翌笑道:“好,那就张石。”

    张石忙道:“大人信任,属下一定不让大人失望。”

    嬴翌颔首:“我相信你。”

    然后便道:“斥候是军队的眼睛。斥候队一旦建立起来,监控周围环境、警戒寻找敌人、甚至第一个与敌人接战,往往是最的危险。因此斥候的饷银翻五倍,训练要求也最高。没本事的不要。”

    “明天先把斥候选出来,我亲自来练。一边练,一边实践。”

    。。。

    挑选斥候并不难。

    之前有说过,选择兵卒,军队的主体以老实本分为主。然而斥候则不一样,在嬴翌看来,斥候就要选刺头。因为斥候往往经历人数极少的战斗,并不以军阵为能,反而以个人能力为能。

    这三千多的兵马,普遍来讲,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但老实本分的人里面,总也有稍稍冒头的。很容易选出来。

    一个百户的编制,一百一十二人,只用了半个时辰就选出来了。

    然后自然是训练。

    斥候的训练,嬴翌亲自来。

    所谓刺头,往往是自视甚高的角色。天老大第二老二他老三。要折服这样的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你比他更强。这一点放在嬴翌身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说嬴翌力拔山兮气盖世,那也是等闲。

    对斥候的基础训练,不以军阵为主,反而以杀法和气力为主。

    嬴翌并不会什么杀法,也不会武功。但他体魄强横,如今又经历过几多杀戮,加之观摩了郑五等人的杀法,体会过后也有一番心得。指点起来,不能说效果有多好,但也不差。

    这批斥候嬴翌有急用。

    他之前跟蒲铁锤承诺过,三天之内就要把铁料运到碧波谷。而铁料如今还在叶县地下埋着。此外,三千兵马要耗费的粮草,也在叶县地下埋着。此番出来,只带了三天的干粮,不从叶县取粮,要饿死的。

    这批斥候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铁料和粮食。

    因此只训练了一天,天黑的时候就打发休息,子时被嬴翌叫起来,他亲自带队,赶着三十辆马车悄然往叶县方向而去。

    说起来嬴翌什么都缺,但不缺银子,也不怎么缺车马。叶县的车马、锦衣卫运送军饷来的车马,单单挽马就有二百多匹。又缴获了流贼几十匹马,加上东厂番子的五十匹马,暂时是够用的。

    这时候斥候队人手一匹马,还赶着三十辆双马拉的马车,一路悄悄往叶县方向而去。

    半道上,嬴翌把张石叫来:“你带上两个小旗的人手先行一步,看看县城附近有没有什么障碍。如果没有,不必回报。若有异常,立刻回报。”

    “喏!”

    张石低声吆喝,便有两个小旗的斥候队出列,迅速远去。

    随后嬴翌又撒出一个小旗的斥候,放在南边,关注南边的动静。

    也许是运气不错,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十分顺利的抵达了叶县县城。

    这个被烧成了白地的县城,众人见了,都不免有些唏嘘。

    当下不敢犹豫,来到原县衙所在的位置,很快找到地窖的出入口。

    “打开。”

    嬴翌挥了挥手,兵丁刨掉浮土,露出一面门板。揭开门板,一股子闷气冲上来,冲的人呼吸不畅。

    “等一会儿。”嬴翌道。

    粮食这种东西,有呼吸作用。地窖不通气,里面氧气稀薄,须得通风一会儿,才好搬运。

    等了大概一刻时间,嬴翌道:“速速搬运粮食、铁料,不要耽搁!”

    地窖中储藏的粮食是大头,铁料并不多。郑允芝曾告诉嬴翌,铁料总共才不过五万斤而已。五万斤铁料,有多少?区区四十吨(取一斤十六两,一两五十克来算)。双马的马车,只要二三十辆就能轻松拉走。这回嬴翌只取万斤,五六辆马车足矣。

    更多的马车,还是要用来运粮。

    手快脚快,尤其嬴翌亲自动手,更是快得很。不多时,三十辆马车装满,将地窖复归原样,借夜色掩护立刻原路返回。而嬴翌走最后,带着一个小旗的人手,抹去车马留下的痕迹,谨慎之极。

    也不怪嬴翌谨慎。

    叶县地窖中的东西,可以说是他的命脉。是绝对不能暴露的。没有这里二十万石粮食,没有这里的铁料,嬴翌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回到小王庄的时候,天边已经微微泛起鱼肚白。若是轻车简从,来回两趟不是问题,若嬴翌一人,随随便便走个七八趟十几趟也不在话下。但装的满满的三十辆马车,极吃速度,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在没有遇上意外。

    卸下满满十辆车的粮食,其他的继续。要运到碧波谷去。斥候队累了一晚,暂时让他们去休息,嬴翌让周力召集一个百户编制的休息好的精神饱满的士兵,随嬴翌运送粮食、铁料。

    中午的时候,才运到碧波谷。没办法,山里路太难走。

    等到返回小王庄,已是下午夕阳。

    斥候们已经休息好了,嬴翌也不休息,继续训练不提。到了晚上子时,又是一趟叶县之行。取粮食物资的同时,也让斥候们轮换着进行实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晚上取物资的过程中,斥堠们的活动范围都在逐渐加大。


………………………………

四十八章 贼兵

    一连三天嬴翌没合过眼。

    不过他体魄强健,精力充沛无比,倒也没什么大碍。

    但周力等人作为属下,没理由眼睁睁看着。

    于是从第四天开始,晚上取粮还是嬴翌负责,但运送到小王庄之后,再运送到碧波谷这段,就由周力等人轮流着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嬴翌也在一天天的数。自叶县撤退开始算起,已经过了**天。他不知道袁通那边怎么样了。二百万两银子,不怕闯贼不动心,但时间恐怕还是急迫了些。

    对闯贼如此,对嬴翌自己而言,也是如此。

    流贼是个臃肿庞然的大物,开封境内数十万以百万计。以闯贼那点能耐,其混乱可想而知。越是如此,闯贼的反应就越难以预料。也许会立刻派遣一支兵马来夺取军饷,但同样也有可能难以成行。

    不过嬴翌趋向于前一个猜测。

    而嬴翌这边,三千兵马刚刚募集,几天的训练还是太过浅薄。要上战场,还拿不出手。

    他心里,总是有一种紧迫。

    这天晚上,嬴翌带队继续去叶县取物资,去的半道上接到张石回报,说叶县附近驻扎了一支兵马!

    嬴翌精神一振,忙问张石:“具体在什么位置?人数大概多少?”

    “就在县城城南不远,依树林扎营。具体有多少人不清楚,但属下根据路上的痕迹判断,应该超过万人。”张石郑重道。

    “超过万人。。。”

    嬴翌深深的吸了口气:“是开封来的流贼!”

    张石道:“大人英明。那支军队的确不像官军。路上的痕迹直指北边。”

    “很好。”嬴翌点了点头:“看样子今晚运粮的事不能成行了。分出一半人手,我带着押送马车返回小王庄。给你留一半,记住,牢牢监视住这支流贼兵马的动静,我要随时知道他们在哪里。”

    “是!”

    半道返回的路上,嬴翌心思万转。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是跃跃欲试,但同样也觉得头痛。

    松了口气,是因为袁通把事情办成了。跃跃欲试,是因为嬴翌已迫不及待想要碾压流贼。至于头痛,则是因为麾下的三千兵马都是菜鸟,还没有训练出火候。

    回到小王庄,周力等人被嬴翌叫起来。他们见嬴翌这时候返回,就知道肯定有事发生。

    果然听嬴翌道:“夜不收探报,县城城南驻扎了一支流贼,逾万人。取粮之事,只能暂时中止。”

    夜不收,就是斥候的别称。

    “我让张石随时监控,这边也要做好准备,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嬴翌叮嘱道:“一旦小王庄这里被流贼发现,便遁入深山,不得与流贼照面。如今兵器、甲胄俱无,我们打不起仗。”

    周力和朱炳琨不禁齐齐点头,深以为然。

    嬴翌道:“我随后就回山一趟,看看山中具体情况。这里你们两个好生看着,不要大意。”

    又道:“张石会随时来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